六国论教学设计

时间:2023-05-15 16:51:20 设计 我要投稿

六国论教学设计11篇

  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国论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国论教学设计11篇

六国论教学设计1

  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疏通文言字词句,归纳并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特殊文言句式。

  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运用设分论点,例证法、对比法、引证法等论证方法,并以此指导写作。

  德育目标

  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今的意图,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在阅读方面,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把握作者贯注在文章中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1、掌握一些文言知识和个别句子的翻译是难点

  2、学习本文运用设分论点,例证法、对比法、引证法等论证方法,并以此指导写作。

  教学方法1、诵读法2、提问法3、讨论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唐太宗曾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如何以史为镜,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的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统,且看苏洵的《六国论》。

  二、跟读课文录音,注意读清句读、读出情感。

  三、学生自读课文,读时要求对照注解,疏通文意,并圈画勾点出自己难以解决的疑难字词,老师巡视时提出共同解决。

  四、老师通过多媒体显示本文重要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句子翻译,学生讨论加以解决。

  五、学生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赏析结构。

  六、结合课后的“赏析示例”,理清文章的脉络。

  1、提问:文章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分别从两个个方面论证这一中心论点的。

  A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不赂者以赂者丧。

  2、问:文章的第二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问:文章的第三段的内容与第一段的哪句话意思相吻合?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4、文章第四段的作用是什么?

  文章第四段是对上面论证的总结和深化。

  理清文章的结构,多媒体显示结构图。

  在议论文中我们还要学习论证方法,请同学们思考本文运用几种论证方法?

  明确:例证法、对比法、引证法、喻证法。

  5、思考探究:从本文的题目可以看出文章是要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按理文章写到第三段就论证完整了,第四段如仅作上文的收尾,完全可以简化,可是文章不但论证得比较具体,而且作进一步的引申。第五段则已由论六国转向其它方面,是否多余?

  引导学生看“赏析示例”,从中找到答案。

  多媒体显示要点:意图以古为鉴,讽喻当今

  教师明确:这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意图所在)。因此,四、五段的论述才不是多余,而是非常必要,是对文章内容的提升。

  6、“赏析示例”的倒数第二段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其情其气,真是愤郁及且,感慨至深”。你们能否分别用一个字概括作者对六国、秦国、当世现实的'情感?

  多媒体显示:感情仇秦哀六国悲当世

  这一情感贯穿文章的始末,这点跟单元提示的“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相吻合。

  七、温故知新:

  《阿房宫赋》里“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总结了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本课和《过秦论》与之相对应的句子是哪一句?

  明确:《六国论》弊在赂秦《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八、拓展训练

  分析1980年北京高考史上第一篇满分作文的第一段结构。

  读“达·芬奇画蛋”有感

  人说“名师出高徒”,这话实是不假。依我看,这原因有二:其一是师之教有方;其二是徒之学不怠。离开了这两条,既称不上“名师”,也出不了“高徒”。名画家弗罗基奥手下出了一代宗师达芬奇,便是很好一例。

  教师明确:这一段话共四句。第①句提出中心论点:“名师出高徒”。用“人说……”表明这一观点早有历史渊源,而我完全同意:“这话实是不假”。第②句提出两个分论点:“其一是师之教有方;其二是徒之学不怠”。用“依我看,这原因有二”既表达出自己对前人观点的延伸,又表达出分论点与中心论点之间的因果关系。第③句从反面重申两个分论点以及它们与中心论点的关系。第④句“……便是很好一例”扣接到作文题目给出的材料。起承转合,一气呵成,严谨有度。

  写作启示:

  a、首段提出一个合乎题意的中心论点(只能一个)。

  一般考场作文尤其是议论文当起笔入题。文章的首段或首句就扼住正题,尽快地、旗帜鲜明地、简明扼要地把中心表述出来,使人一看就知道作者要写什么内容。这样的开头是最受欢迎的。

  b、可以在中心论点下面分解出两三个小论点(即分论点)。

  如果叙述含糊,观点不明确,层次不清晰,那么这篇文章注定是失败的了。议论文的写作过程就是讲道理的过程,讲道理就是“剖析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好比一个大西瓜,你用思想的解剖刀把它一分为二(两个小论点),方能让人消化吸收。

  九、布置作业

  迁移训练:

  无论在个人经历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令人难忘的转折。对此,你一定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

  请以“转折”为话题,自拟题目,并用开门见山提出观点的方法,写好这篇议论的第一段,100字左右。

六国论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生能从历史评论的学习中,进一步了解如何处理议论文中观点和材料的关系。

  2、学生能品味出人们把握和认识历史的不同的方式和感情态度。

  3、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研习,学习审视历史,反思历史,接受和借鉴历史经验,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教学设想:

  从文本入手,激发学生问题探讨的热情,并由文本联系实际,发挥创造性思维,以史为鉴,学以至用。

  教学步骤:

  一、激发阅读兴趣,调动探究欲望。

  在前一课时结束时,出示一首小诗“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让学生猜写的是历史上的哪家父子。学生当然明白老师的意图,一猜就猜出来。马上指出三人文学成就很高,父亲写过《六国论》,儿子苏轼和苏辙也写过《六国论》,就在《读本》上,不失时机的布置阅读苏辙《六国论》的任务:

  1、找出苏辙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

  2、编写文章的论证结构。

  二、比较阅读,探究六国灭亡的原因。

  (一)师生对话,弄清苏辙的观点及论证过程。

  苏辙的观点: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

  即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六国的谋士只看到眼前利益,没有战略眼光,并且不知道天下的形势,不援助韩魏而互相残杀。

  论证过程:

  提出观点: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

  分析论证:

  1、秦与诸侯争夺的不在齐、楚、燕、赵,而在韩魏之郊。

  2、秦进攻燕、赵,不曾有韩魏两国袭击的忧虑,因为韩魏抵挡秦国受挫后依附了秦国

  3、韩和魏不能单独抵抗秦国,可是天下的诸侯却依靠它来抵挡秦国

  总结六国诸侯不知定出协助韩魏抗击秦国的策略,却贪图好处,背弃盟约,互相残杀。

  苏询的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论证过程:

  提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分析论证:

  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二)学生讨论,探究六国灭亡的原因。

  两人的观点各不相同,而论证过程都很严密,都能自圆其说,对同一段历史,父子两人的看法迥然有别。其实关于六国灭亡的.原因,清代的李桢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不采用孟子的仁义学说,不施行仁政。你你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引发学生讨论。

  【附】讨论结果:

  1、一个国家和朝代的兴亡,首先在于人君的素质。秦始皇胸怀统一天下的大志,其他六国的国君要么是碌碌之辈,要么没有雄才大略。

  2、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经济飞速发展,为它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而六国虽有改革,但不彻底。

  3、秦王恨毒,不留后患,不放虎归山。长平之战40多万降秦赵军被活埋。

  4、六国不诚信,“合纵”不彻底,尤其楚国只图眼前利益。

  5、六国没有认清共同的敌人。

  6、天下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六国灭亡,秦统一天下是必然趋势。

  ……

  (三)活用文本,探讨现代社会如何以史为鉴。

  总结历史经验借古讽今,向统治阶级发出建言或警言,是历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也是我们民族的传统和精神。像这样的文章,在中学里已经学过不少,我带领学生回顾一下学过的文章中史论家关于天下兴亡的观点,以激发爱国热情,并指出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也存在这种种弊端,我们如何以史为鉴,革除社会弊端,让社会机体能无障碍运转,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附】讨论结果

  1、六国为了各自的利益,没有坚持“合纵”政策而被秦所灭中,我们可以明白,在商业经济中,大家遵守行业行规非常重要。不至于导致不公平竞争,反而让某个企业吞并。

  2、六国经常受利益的诱惑,彼此缺乏诚信,反而害了自己。现代社会提倡诚信也非常重要。

  3、秦由于改革,实力增强,奠定了统一六国的基础。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内部也应该苦练内功,增强实力,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4、楚国因贪图小利,而上了秦国的当。腐败贪污分子应该从中获取教训。

  5、作为领导者,应该耳根坚定,不能轻信。对方经常会用反间计。

  6、“有勇无谋者,莽夫也”,秦王就是个懂得用脑子的人,作为领导者应该善于找出矛盾所在,才能够各个击破。

  ……

  设计指导思想:

  平时我们的教育总是为学习加上一大堆崇高伟大的意义,加上一大堆规则和限定,加上一大堆“人见人怕”的过分精确的答案,从而使学习过程满布陷阱,成为孩子提心吊胆却最终无法绕出的谜宫。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指望为感受自由而教学、为感受自由的欢乐而教学吗?

  我之所以组织《六国论》的探究学习,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发展人的素质为基点,以全面提高人的社会效能为最终目的。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新教材的开放性,教师应积极拓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努力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方式一定要实现三个转变:第一要转变他律的被动学习现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第二要转变单一的个体学习现状,培养合作交流能力;第三要转变机械的接受学习现状,培养探究实践能力。课堂上,应给学生更大的空间,让他们自主地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增长创造性思维。所以,我以教师的教为本位的教学观转向以学生的学为本位的教学,以书本知识为本位的价值观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价值观。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学习活动中,真正地体验到自我的存在,感受到情感的满足和自我的力量,感受到自己创造的冲动与潜力,把学习看成是“我要学”的快乐事。这样,课堂教学改革才能取得好的成效。

六国论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提要钩玄和因声求气的方法,把握作品的意脉和情感,体会古代散文中的逻辑性与抒情性。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背诵前四段,要求读出语气。这次检查带有巩固记忆的性质,时间可以稍长,可以让全班同学齐背,也可以指名个别学生背诵,最好教师也给学生作示范背诵。

  二、诵读第5段。

  1.导入本段,略讲时代背景。

  问: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是指什么说的?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什么联系?(“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指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

  问:这样来比较有什么意图?(全国政权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政权,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

  问: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

  以下介绍时代背景:

  苏洵(1009——1066)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当时辽崛起于北,西夏崛起于西北,时时进行侵略,给北宋朝廷造成极大的威胁。北宋朝廷为求苟安,对他们实行妥协退让,每年都要向他们交纳几十万银两和大量的绢。例如: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2.诵读练习(快速练习)

  三、作者意图和写作方法分析。

  1.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理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推代表发言。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三、难点、重点小结

  (一)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

  分析: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二)课文第2、3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

  分析:课文第2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否定了与论题相反的论点,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作好了准备。接下来,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接着,作者运用推理得出结论:由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诸侯就越地少国弱,而“侵之愈急”,暴秦就越地多国强,因而得出结论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而后下一肯定判断: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这一段,是从正面直接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从而抓住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实质进行论证。所以,只要作者有力地、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就从根本上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3段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第一层论齐国,虽“未尝赂秦”,但它亲近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所歼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诛,用武不终,因而“邯郸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仅如此,而且燕赵两国“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作者层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三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最后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2、3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

  (三)怎样理解第4、第5段?

  分析:本文2、3段已运用确凿的论据对中心论点作了严密的论证,使论点、论据、论证三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但作者并没有就此辍笔,而是在第四段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正确主张,以此同史实相比照,形成矛盾,使人们在鲜明的对比中,认清孰是孰非。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具有“豹尾”之妙。末段,作者又巧妙地运用类比论证,借古论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据史载,北宋王朝在景德元年曾与辽国(契丹)订立屈辱条约:每年给辽国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史称“擅渊之盟”。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又与西夏议和,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二千匹,茶三万斤。宋王朝的软弱屈辱政策,虽可苟安一时,但实际上却加速了它走向灭亡的进程。作者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借六国赂秦来批评北宋王朝赂契丹、西夏的苟安政策。所以,最后一段才是作者写这篇史论的主旨所在。作者这样篇末点题,犹如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了升华,给这篇史论赋予了强烈的战斗力量和现实意义。

  (四)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分析: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五)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分析: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

  例如,课文第3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习一”中提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恣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六国论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

  A借助课本注释和工具书(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B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C反复诵读,体会作品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从历史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或人物,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教学重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文章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

  教学过程:

  一、概括介绍本文。

  教师指出:本文属于史论中的兴亡论,一开篇就提出了“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意即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以土地赂秦。这指的`是战国下半期内的事,此前各国诸侯相互兼并,不存在“赂秦”的问题。秦自孝公(前361年至前338年在位)以后日渐强大,开始蚕食诸侯,才出现了“赂秦”的事。但也不是各国诸侯全都采用这种策略。从《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便可以看出,赵、魏两国统治者对秦的态度是不相同的。

  问:试据《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说说赵魏两国对秦的不同表现在哪里。(赵采取抵抗的策略,魏则实行妥协。)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怎样评价赵的策略的?(“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问:既然如此,赂秦的是哪几国呢?试据课文回答。(据“燕赵之君……”和“齐人未尝赂秦”,可知“赂秦”仅指韩、魏、楚三国而言。)为什么作者不指名呢?(这是史实,尽人皆知,无须指名。)

  问:三国赂秦而另三国不赂秦,作者却说“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不是以偏概全?(正因为有以偏概全之嫌,所以作者又提出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命题,这就变得全面了)。问:由此可见,“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包含着两个分论点,请说说是哪两个?(“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文中哪一段是论证“赂秦而力亏”的?(第2段。)哪一段是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的?(第3段。)二者的顺序能颠倒吗?(不能。前者是主要的,后者是次要的。)

  问:第4段该是结论了,作者的结论是什么?(“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积威之所劫”是什么意思?(长时期积累下来威势,即长期优势,这里是说“不要被敌方的长期优势所挟制”。)

  问:“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是个别结论(针对六国而言)还是一般性结论?

  结束语:正因为是一般性结论,由此又引出第5段,但此段涉及当时北宋的历史背景,留到下节课再说。现在我们已初步掌握了全文大意,可以练习背诵了。

  二、诵读第1段。

  1.诵读的准备。

  ①停顿:“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语气:破灭之道也(肯定判断)

  ③补充史实:秦灭韩为前230年,灭魏前225年,灭楚前223年,灭燕灭赵前222年,灭齐前221年。“互丧”,先后相继灭亡。

  ④“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提出此问的根据是齐、赵、燕三国未赂秦。

  ⑤“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

  2.诵读练习及检查。

  要求速背,只用3分钟(包括检查),因为前面正对此段的理路作过分析。

  3.归纳本段大意:提出本文中心论点,即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三、诵读第2段。

  1.诵读的准备。

  (1)补北乡自刭”中的“以”)。以,当释为“在”,课文注为“用、凭着”,误充注释

  ①“秦以攻取之外”——秦在攻占土地之外。以,同“于”(让学生从旧课文中找出例子:“以至晋鄙军之日。

  ②“较秦之所得……其实亦百倍”——“较”,直贯全句。“所得”,指受赂得地。“百倍”,极言其多,不是确数。全句意即秦受赂得地为攻战得地之百倍,诸侯赂秦失地为战败失地之百倍。

  ③厥——同“其”。先秦典籍中用得较多,以后不常用。作者这里是有意用古字。

  ④“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是形象的描述。秦在六国之西,不可能“四境”而至。

  ⑤然则——承上发下语,这里用法同“然而”,跟“可是”大致相当。

  ⑥判——形声兼会意。半,物中分。

  ⑦理固宜然——按理说,本当如此,即俗语“理所当然”。

  ⑧古人云——古人,指苏代。这话是对魏安釐王说的,当时魏安釐王接二连三地以地赂秦,苏代不同意这种做法。

  (2)找出本段中的论断

  (“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问:哪一个是主要的?(后一个。)说明理由。(照应开头“赂秦而力亏”。)“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跟这个论断是什么关系?(推论。)

  问:引古人语有什么作用?(旁证。)

  2.分层练习诵读及检查。

  ①开头至“固不在战矣”。提示:注意排比句式。行文先说事实后作论断。“则”,相当于“可见”。

  ②“思厥先祖父”至“而秦兵又至矣”。提示:议论文中亦可有形象的描绘。对比“先人”与“子孙”,包含着对赂秦政策的严厉批评。“今日”“明日”,极言割地之频繁;“五城”“十城”极言割地之多。

  ③“然则诸侯之地有限”至段末。提示:注意对偶句式、比喻写法。

  3.归纳本段大意;论证“赂秦而力亏”的论点,指出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原因。

  四、留作业。

  1.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2.细读第3段,从中找出跟首段“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相照应的语句。

六国论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文中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二)学习本文极有分寸的论证语言。

  (三)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题的本意。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

  分析: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二)课文第2、3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

  分析:课文第2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否定了与论题相反的论点,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作好了准备。接下来,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接着,作者运用推理得出结论:由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诸侯就越地少国弱,而“侵之愈急”,暴秦就越地多国强,因而得出结论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而后下一肯定判断: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这一段,是从正面直接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从而抓住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实质进行论证。所以,只要作者有力地、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就从根本上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3段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第一层论齐国,虽“未尝赂秦”,但它亲近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所歼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诛,用武不终,因而“邯郸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仅如此,而且燕赵两国“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作者层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三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最后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2、3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

  (三)怎样理解第4、第5段?

  分析:本文2、3段已运用确凿的论据对中心论点作了严密的论证,使论点、论据、论证三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但作者并没有就此辍笔,而是在第四段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正确主张,以此同史实相比照,形成矛盾,使人们在鲜明的对比中,认清孰是孰非。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具有“豹尾”之妙。末段,作者又巧妙地运用类比论证,借古论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据史载,北宋王朝在景德元年曾与辽国(契丹)订立屈辱条约:每年给辽国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史称“擅渊之盟”。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又与西夏议和,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二千匹,茶三万斤。宋王朝的软弱屈辱政策,虽可苟安一时,但实际上却加速了它走向灭亡的进程。作者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借六国赂秦来批评北宋王朝赂契丹、西夏的苟安政策。所以,最后一段才是作者写这篇史论的主旨所在。作者这样篇末点题,犹如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了升华,给这篇史论赋予了强烈的战斗力量和现实意义。

  (四)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分析: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五)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分析: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

  例如,课文第3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习一”中提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恣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贾谊的《过秦论》,作者治史致用,借评论秦的兴亡引出可资当时最高统治者借鉴以治国的历史经验。贾谊这种治史致用、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们学习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它的作者苏洵,也是一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封建进步文人。关于苏洵,课文注释中已经有简括介绍,如果愿意进一步了解,可参看宋史本传(见附录)。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欧阳修很赏识他的论文,在嘉祐年间,曾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祐集·权书》,原题《六国》,后世选本多题为《六国论》。“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苏洵的《六国论》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时弊?他在文中怎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这是我们学习时要注意的。但《六国论》毕竟用文言写成,要读懂这篇文章,就必须注意文言词语的积累,明白词义的古今差别,对与今天不同的特殊句式该如何翻译等,在学习时也不可忽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预习指导。

  1.关于课文的“预习提示”。这是我们质疑的钥匙。“预习提示”共四小段。首段介绍了作者的写作动机。为对此加深理解,请认真阅读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介绍。同时,在阅读课文时了解作者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第2小段,介绍了论证特点。读课文时应思考作者使用了哪些历史事实,如何进行“充分分析”,文末又如何联系北宋实际的。

  第3小段,介绍了文章的结构。这对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容很有作用,它实际上是全文的结构提纲。读课文时可以一一与之对照,细加体味。

  第4小段,是对本文写作特点的评价以及提醒我们读时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去分析作者的观点。读时既要弄清其片面性,又要注意其进步性和今天可借鉴的有哪些方面。

  2.预习提纲:

  提纲力求体现课文“预习提示”的内容,但侧重于字词,未涉及的将在后面研习课文时处理。本提纲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小结: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苏辙明确地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当是“厚韩亲魏以摈秦”。苏洵说的“弊在赂秦”也主要是指韩魏说的(这二国以地事秦最为突出),韩魏之所以“赂秦”,是因为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如果照苏辙说的“厚韩亲魏”的办法去做,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可见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场是接近的。

  小结: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这是内容的不同。苏洵是借古讽今,不是单纯论史,所以结尾谈到现实问题;苏辙是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这是基本构思的不同。苏洵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后),苏辙以“不知天下之势”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前)——这是布局上的不同。

六国论教学设计6

  教学目的:

  A借助课本注释和工具书(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B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C反复诵读,体会作品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从历史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或人物,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教学重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文章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背诵第1、2段。

  二、诵读第3段。

  1.诵读的准备。

  (1)补充注释

  ①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②义不赂秦——守义而不赂秦,即坚持不赂秦的正确原则。

  ③斯用兵之效也——这(是)用兵的功效。斯,代词,这。

  ④“后秦击赵者再……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史记赵世家》:“(幽缪王迁)三年(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却之。封牧为武安君。四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却之。……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李牧诛,司马尚免,赵忽及齐将颜聚代之。赵忽军破,颜聚亡去。以王迁降。八年(前228年)十月,邯郸为秦(郡)。”文中的话即是这段史实的概括。再,两次。为郡,指邯郸成为秦的一个郡。(按:“秦实行郡县制。)

  ⑤向使——对过去的事作假定时用。

  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理”与“数”为互文,也是天数、命运的意思。(下一课《伶官传序》首句“盛衰之理”的“理”,义同此。)

  (2)层次分析

  教师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五国既丧”。)作者对秦持怎样的态度?(从“与嬴”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问: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有赞扬,有批评。)赞扬什么?(以武力对抗的政策。)批判什么?(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这两句话是照应上文哪一句的?(“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小结:可见,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三国各爱其他……良将犹在”。)为什么在此前要加“向使”二字?(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不可能办到的。)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说明什么?(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这告诉我们下判断切忌武断,要注意分寸。

  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要求读出语气,如:

  “齐人未尝赂秦……何哉”中,不能用“也”替换“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中,“也”不能删。

  “齐亦不免矣”中,“矣”有讽刺意。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中,“也”有感叹意。

  “且燕赵处秦”中,“且”表推进一层之意。

  “向使……,则……”,要读得语意连贯。

  3.归纳本段大意:指出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是“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三、诵读第4段。

  1.诵读的准备。

  (1)句意辨析

  ①“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A秦人欲吞灭六国而不能

  B秦人惶恐之极,寝食不安

  (A以“之”为代词,代六国,用比喻写法;B以“之”为结构助词,无义,全句写实。)

  小结:B正确,解句要注意上下文,上句说“井力西向”,对秦造成极大威胁。

  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从《过秦论》中找一段话来解释。(“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弱国入朝。)

  (2)层次分析

  问:“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各领出一层意思。)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问: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上段句末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后一层有什么作用?(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问:《“有如此之势”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指导:注意读出文势,抑扬分明(教师可以作示范诵读)。

  作业:流畅地背诵前四段,准备诵读第5段。

六国论教学设计7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采用对比逐层论证的方法。

  3.掌握课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国、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二、作者简介

  (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阅读课文

  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疏通字词

  学生自译。补充(板书):

  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

  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厌、当

  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二——四题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完成练习二——四题

  二、分析课文

  1、齐读课文

  2、思考练习一。

  3、提名思考回答: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哪一句?两个分论点是?分别是就哪些国家而言的?文章的论证段落有哪些?哪一句是对历史教训的总结?哪一句点明了写作意图?

  4、教师简析(参考教师用书)

  5、简介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爱国之情

  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宋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它们不断骚扰,国家不得安宁。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辽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真踪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只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应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是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以为这和战国六国以地赂秦相比,有国之而无不及,下场更加不堪设想,于是写下了这偏醒世文章。

  所以,结合背景,我们能够更加体察到作者的一片爱国之情。

  三、小结

  本文立论鲜明,论证严密,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语言上,长短相间、整散交错。确如王安石云:“苏明允有战国纵横之学”。

  文章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这样感情强烈的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洋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赂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四、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比较阅读《过秦论》;

  学习苏辙《六国论》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

  背诵中心论点句、写作意图句;背诵全文

  二、比较《过秦论》

  1、都是史论文

  2、都借古讽今,以史致用,都得源于作者的忧国情怀

  《过》讽谏汉武帝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朝施行暴政而迅速灭亡的覆辙;《六》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奋起抵御外侮。

  3、论证方法:都运用对比论证方法。

  4、中心论点的提出:《过》卒章显志,《六》开门见山。

  5、语言:同:多排偶句,句式整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

  不同:《过》词采华丽,《六》浅显易懂。

  三、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另二篇《六国论》

  一是苏辙的《六国论》,见教材。一是李桢的《六国论》(节选)

六国论教学设计8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体会作者缜密的构思和对比手法。

  2、学习前两段的文言字词和固定句式。

  3、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4、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5、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体会作者缜密的构思和对比手法。

  2、学习文言字词和固定句式。

  教学难点:

  1、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第一节

  一、导入:

  在高一学习必修三时,我们学过贾谊的《过秦论》,贾谊通过回顾秦王朝的兴衰历史,总结了秦王朝迅速覆亡的历史教训,意在借古讽今,规劝汉文帝实行宽松的休养生息的政策,以巩固汉王朝的统治。今天我们学习与《过秦论》相辉映的一篇史论---《六国论》。

  二、作者介绍: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相传“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达到通六经百书、下笔顷刻数千言的程度。学成后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所著的文章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

  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也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三人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

  三、解题:

  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政论和史论两种。

  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四、写作背景: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输多胜少。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五、讲解文章的一、二自然段的重要词句。

  六、学生巩固梳理。

  第二节

  一、复习上课时所学重要文言知识。

  二、讲解3-5自然段

  三、学生巩固梳理本文词句。

  四、练习检测。

  1、特殊句式。

  A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判断句

  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

  C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

  D洎牧以谗诛。被动句

  E举以予人。省略句

  F至丹以荆卿为计。省略句

  G赵尝五战于秦。介宾后置

  H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定语后置

  I其势弱于秦。介宾后置

  2、词类活用:

  A日割月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B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C义不赂秦(名词用作动词,坚持正义)

  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礼遇)

  E不能独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F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G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副词作动词,坚持到底)

  H理固宜然(名词作状语)

  3、古今异义词。

  A、其实百倍(那实际上。今:实际上)

  B、思厥先祖父(祖辈父辈。今:指父亲的父亲)

  C、后秦击赵者再(两次。今:表示又一次。)

  D、始速祸焉(招致。今指速度快。)

  E、可谓智力(智谋和力量。今: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的能力。)

  F、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前例、旧事。今: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G、率赂秦耶(全都,一概。今:率领,不慎重)

  4、一词多义现象。

  “以”的用法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3)以地事秦。

  (4)洎牧以谗诛。

  (5)至丹以荆卿为计。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11)皆以美于徐公。

  “兵”的用法

  (1)非兵不利

  (2)斯用兵之效也

  (3)而秦兵又至矣

  “为”的用法

  (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至丹以荆卿为计

  (3)邯郸为郡

  “始”的用法

  (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2)始速祸焉

  5、找出文章中的通假字。

  A、暴霜露通“曝”暴露,冒着。

  B、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C、当与秦相较通“倘”如果。

  第三节

  一、全文重要词句的复习。

  二、全文赏析。

  1、赏析第一段。

  A、指定学生诵读该段,其他同学思考:作者认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也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B、这一论点的提出方式很有特色,试加以分析?

  作者先用双重否定摒除了两种传统的观点,然后用斩钉截铁的语气,从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种开门见山、简洁明快的提出方式,给人鲜明的印象。

  C、为什么说“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呢?我们接着读下文。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因为“赂秦”国力就会损耗,国力损耗武器再好,也无力拒敌;再善于打仗,也难以御敌。(从“不赂秦”的国家正面提出六国灭亡的原因)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世强援,不能独完”。(从“不赂秦”的国家反面提出六国灭亡的原因)

  D、大家想想,我们能不能删掉第二个分论点?

  因为在六国中,齐、燕、赵三国并没有割地事秦,但是它们灭亡了。这样就会使人们在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观点后,对这个观点的正确性表示怀疑。故而作者自己先设疑,“六国互丧,赂秦耶?”然后解疑,“不赂者以赂者丧,盖世强援,不能独完”。综上所述第二个分论点是第一个分论点的补充,它解除了中心论点与局部情况之间的矛盾,起到强化中心论点的作用,使论证严谨。

  E、说说第一段在全篇中的作用?

  全文的总论,为下文的论述举纲张目。

  2、赏析第二段。

  A、指定学生朗读该段,其他同学思考:第二段是论述什么道理?即证论述哪个分论点的`?

  证论第一分论点“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B、首先大家说说“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是什么?

  固不在战矣。

  C、为什么“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D、作者是如何论述这一道理?

  作者运用对比论证,先将秦以攻取之外所得,即“贿赂所得”与“战胜所得”相比;

  又用“诸侯赂秦所亡”与“战败而亡”相比,说明了赂秦的危害,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的结论。

  E、接着作者又用四组对比,请同学逐一找出,并说说这些对比说明了什么道理?

  诸侯的祖辈父辈创业的艰难与子孙割让土地之易的对比;

  诸侯割地求安与“秦兵又至”即求安不得的对比;

  诸侯之地有限与秦之欲无厌的对比;

  六国奉之弥繁与秦侵之愈急形的对比。

  通过四组对比,说明了割地的情形和后果,从而得出了“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结论。

  F、最后作者引用古语,那么本段引用古语有什么作用是什么?

  引用古语,形象地说明诸侯割地事秦的严重后果,从而有力地支持了本文论点,在结构上也有收束之意。

  3、赏析第三段。

  A、第二段分析了赂秦的国家(韩、魏、楚)的灭亡,作者认为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的灭亡,它们的灭亡的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齐亡原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分说1】

  燕亡原因:“以荆卿为计”

  赵亡原因:“牧以谗诛”“用武不终”【合说2】

  B、作者认为燕、赵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所以燕、赵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C、齐、燕、赵的灭亡照应上文哪一句的?那么该段是论证哪个分论点?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论证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D、作者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

  “向使三国各爱其他……良将犹在”

  E、为什么在此前要加“向使”二字?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不可能办到的。只是以假设引起,得出假设的结论。归纳了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3】

  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

  F、“或未易量”一语中,“或”有什么作用?

  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使语意舒缓,避免判断武断,加强了说理的正确性。

  4、赏析第四、五段。

  A、指定学生朗读第四段,其他学生思考:第三段最后一层与“呜呼…不得下咽”有什么关系?

  都是讲的救亡之道,只不过上一段是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而这一层承接上文,正面提出救亡之道。

  B、那怎样正面救亡?

  C、可悲的是,六国却没有这样做,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致使土地“日削月割”,作者回到史实,批判了六国的政策。那么六国破灭有什么历史教训?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似乎是在批评六国的“为国者”,其实

  也在告诫北宋的“为国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D、所以第四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由上文的评析历史,转入下文的讽谏当朝统治者。

  E、教师朗读该段,学生思考:本段或明或暗作了多方面的对比,请找出来。

  六国――秦【爵位(诸侯)、实力(强弱)】

  北宋――契丹、西夏

  北宋――六国

  契丹、西夏――秦

  小结:通过这四组对比,讽谏北宋统治者勿重蹈覆辙,要奋起御侮,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点明写这篇史论的主旨,是本文的结论部分。

六国论教学设计9

  【学习目标】

  1.了解苏洵,积累、梳理并归纳文言知识。

  2.理解并掌握本文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严密的论证及借古讽今的写法。

  3.了解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及本文的现实意义。

  4、比较《六国论》《过秦论》的异同。

  【学习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体会作者缜密的构思和对比手法。

  2、学习文言字词和固定句式。

  【学习难点】

  1、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

  特色。

  3、比较《六国论》《过秦论》的异同。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阅读全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

  2.查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简介,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3.朗读课文,注意读正字音、读清文意、读出感情。

  一、激趣导入,培养兴趣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原来苏轼行的酒令是(嬴政并吞六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第一个大动荡、大碰撞,也是大融合时期七雄争霸并于秦,后世英杰多扼腕对这段历史,后人多有评说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轼和苏辙之父)就曾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那就是《六国论》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来领略苏洵精辟与广博的分析。

  二、知人论世

  (一)学生眼中的作者

  请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及相关资料进行回答,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课前预习中的疑问。

  (二)老师眼中的作者(老师ppt小结,给大家一张苏洵的名片)

  1.作者简介:

  苏洵(1000─1066)字明允,号老泉,宋朝眉山人。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2、解题

  (1).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2).“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散文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一般有两种,即政论文和史论文,政论文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史论文主要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提问:本文属于政论文还是史论文?

  (史论文)

  三、检查预习

  1、读准下列句子,并说出句子的意思。

  率赂秦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抱薪救火()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赵之君()

  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

  2、对掌握的文言知识进行汇报,师生共同点评,教师在ppt中展示

  3、质疑环节,鼓励学生找茬质疑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四、整体把握(导、思、议、展、评)

  1、出示“战国七雄形势图”补充讲解史实: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外交上,秦采取“连横”这一有针对性的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2、对于如此历史事实,苏洵有着怎样的见解,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那么苏洵指出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3、、文章是以怎样的论述结构这个中心论点的。(各小组进行讨论,小组汇总讨论结果。)

  明确(2、3):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第五、六段)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总结:(思考后回答,幻灯片)

  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了本文的中心点:。第二段是以作为论据,论证。第三段再从的具体事实来论述第一段中提出的“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授,不能独完”这一道理。第四段提出的看法。最后一段借古讽今,。

  4、本文既是一篇有见地的史论,也是一篇典范的文言文。请从文章的论证结构探究其典范性。 (学生画出思维导图)

  明确:

  论证结构:

  (1)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开宗明义)

  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分论点二:“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2—3)本论——论证中心论点,从论证两个分论点来论述。

  第2段: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论证方法:例证法(小则获邑,大则得城,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引证法(以地事秦……火不灭)。

  第3段: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论证方法:例证法(齐附于秦、燕赵用兵后亡),对比法(附于秦之非--用兵之效)

  (4-5)结论——总结六国破灭之教训,劝谕当朝统治者“无使为积威所劫”。

  5、明确写作意图,借古讽今。

  怎样理解作者的结论?

  学生结合注释回答,文中通过议论六国灭亡,批评北宋朝廷贿赂契丹、西夏以求苟安的国策,告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补充:

  北宋与契丹、西夏地理位置图,补充讲解时代背景:

  北宋第一个皇帝赵匡胤是从军事政变中取得政权的。他鉴于唐末五代的藩镇割据,害怕武将拥兵自立,反对中央,因而实行了一系列防范武将军权过重、地方武装过强的措施,但这种做法却削弱了兵力。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并在此基础上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总结:历史与现实有时候是惊人地相似,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一个“赂”字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复辙,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

  五、课外拓展

  我们在学习前人对历史解读的同时自己也要学会总结、反思,《过秦论》、《六国论》都是史论文,试着比较的两者的异同

  讨论明确:

  归纳相同点:[板书:体裁、题材、创作目的、写作手法]

  ①体裁:两篇文章作者虽然所处年代有先后的差别,但表达思想都用了史论的方式。

  ②题材:两篇文章都是借战国时期秦与六国间的战争来议论的。

  ③创作目的:两篇文章都强调借过去的史实来讽喻当今的最高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④写作手法:两篇文章都采用了对比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2..相异点的区分理解。

  归纳区分相异点:[板书:主旨、结构、语言]

  ①主旨:

  《过秦论》所体现的意图是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反面总结出中心思想,即“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它的现实针对性是指西汉初期的政策,是劝谏西汉统治者要施行仁政。

  《六国论》主要是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目的在于讽喻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为辽和西夏的“积威之所劫”,一味纳币输绢以求苟安,要“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奋起抵御外侮以维护统治。(补充: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秦末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他曾向汉文帝反复宣讲仁义之道,认为“德莫高于博爱人,而政莫高于博利人”,“政莫大于信,治莫大于仁”。他认为按照礼的规定,“国有饥人,人主不飧;国有冻人,人主不裘”。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认为民是国家、君主和官吏的根本,离开了民则国将不国,君将不君,官将不官,谁敢与民为仇,必将为民所埋葬。因此,他极力向汉文帝宣讲仁政的道理。)

  苏洵也是一个非常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六国论》是一篇政论文,苏洵从六国破亡的教训立意,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②结构:

  《过秦论》的结构

  第一步:秦孝公至庄襄王不断扩展疆域,已形成了居高临下、高屋建瓴的架势。秦始皇上台后吞并六国,一统天下。

  第二步:叙述秦王朝胜利后所实行的种种错误政策:一为“焚百家之言”,一为实行高压政策,武力防范。

  第三步:记述陈涉发难,天下云集响应,推翻了秦王朝。

  第四步:在前文叙述的基础上议论,表明作者的政治见解。

  《六国论》的结构

  第一步: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第二步:将中心论点转化为两个分论点:一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三步:总结历史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四步:讽谏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的覆辙。

  补充:这两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恰好是相反的,前者是先叙史,后作结;后者是先提出论点,后举例论证。

  ③语言风格:

  《过秦论》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气势磅礴”。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文章饱满充沛,气势磅礴。第二个作者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过秦论》的语言如辞赋一般,词采华丽,千变万化,多用对偶和排比句式,长句较多,用语雅而不俗;文章一气呵成,文脉如行云流水,汩汩而出,滔滔不绝,首尾气贯长虹,感情充沛。

  《六国论》是语句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句式丰富多彩,交相辉映;论证语言隐、直、正、反相映成趣,行文干练老辣,有“战国纵横之学”。

  可以这么说,《过秦论》的语言主要着眼于作者自身的感受,而《六国论》的语言则着眼历史事件的现实意义。前者的感性色彩更浓厚,后者的理性思考更深刻。

六国论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六国论》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课文,是高二第一篇文言文。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高二上学期文言文按时代编排,本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 明确提出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现行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后两中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层级B)的培养。从而忽视了(能力层级C)、(能力层级E)的提高。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下降,不能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充分的“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知识目标 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

  能力目标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

  【教学难点】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转变

  【教法设计】 引导——启发——点拨

  要在开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文言文的旧习,使学生明白“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只是简单翻译、背诵。而是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在学生转变观念后,可启发学生以一篇议论文的观点来分析文章,对不明确的问题适当适时点拨。(可适当运用一些多媒体辅助工具)

  【学法设计】分析——归纳——联想

  自主分析文章第二、三段,归纳作者的思路,联想所学过的文章

  【教学过程设计】——(以40分钟为标准一课时)

  导入新课 (3分钟)9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

  (课件显示)

  补充20xx年高考福建试卷作文题(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人 物:孔子 苏轼 曾国藩 鲁迅 史蒂芬·霍金

  文学形象:曹操 宋江 薛宝钗 冬妮娅 桑提亚哥

  题解 “论”的文体(课件显示)

  分析课文(共22分钟)

  教师背诵文章第一段,并分析文章论点的提出—指出本课的学习重点(7分钟)

  学生自主分析文章后四段(以二、三段)为主,体会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教师点拨(15分钟)(课件显示)

  【课内情感迁移设计】在文章最后一段,适当加入写作背景材料,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并展开联想和讨论,联系以往学习的文言文体会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10分钟)

  补充背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各家关于天下兴亡的观点(高一年级为主,适当联系初中内容) (课件显示)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记身

  《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阿房宫赋》:戒奢以俭

  《触龙说赵太后》:磨炼国君意志,培养能君主

  《邹忌讽齐王纳谏》:广开言路

  《勾践灭吴》:励精图治,心忧天下,尊贤重士,法纪严明

  《《出师表》:广开言路、亲贤远佞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总结课文 发课外练习(苏辙、李桢《六国论》节选比较阅读)(课件显示,课后完成)

  机动时间(5分钟)

  课堂注意1学生课前要充分预习,解决字词及课文翻译

  2以课文分析为主,翻译为辅。

  3使学生明白文学和历史的区别,不要陷入历史史实的纠缠中

  【教学媒体设计】可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

  【课堂板书设计】

  大欲大患

  固不在战 强弱

  胜负

  赂秦力亏 奉之弥繁 不战 韩 魏 楚

  破灭之道 侵之愈急 已判

  以地事秦

  六国破灭 抱薪救火

  齐人与嬴 终继迁灭

  弊在赂秦 不赂秦者 不助五国 势所不免

  以赂者丧 燕谴刺客 齐 燕 赵

  (盖失强援 始速祸焉 智力孤危

  不能独完) 赵失良将 战败而亡

  用武不终

  (课件显示)

  【课外能力迁移设计】

  六国论(节选)

  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国天下诸候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向西,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候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取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杀。秦兵未出,而天下诸候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六国论(节选)

  李桢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心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国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也,视秦也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sàn据有)形便(地理形势有利)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正确义项依次是( )

  (1)窃怪天下之诸侯

  (2)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

  (3)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4)天下诸侯以自困矣

  A.偷偷的 过失 排除 困惑

  B.私下(自谦词) 责备 排斥 困乏

  C.私下(自谦词) 责怪 排斥 困窘

  D.(谦词,不译) 责怪 摈弃 困窘

  2.解释《六国论》(李桢)加点的词。

  罪秦( );曾无虚岁( );向使( ) 视秦也无异也( )

  3.翻译两文中的句子。

  (1)彼秦者将何为哉

  (2)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

  4.下列各句加点词用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1)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2)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3)以攻山西千里之秦

  (4)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5)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

  (6)若此可以应乎无穷

  A.(1)(4) B.(1)(3)(6)

  C.(1)(2)(3) D.(4)(6)

  5.苏辙以为“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天下出身以当秦兵”的条件是

  6.李桢认为六国与秦国相同处在于 ;不同之处在于

  7.李桢以“未必不复增一秦也”的意思是 ;他以为六国“视秦无异也”是因为 ,他观点的局限性是 。

  参考答案

  【课外能力迁移】

  1.C2.以为秦有罪;竟;假使;比。3.(1)那秦国将有什么作为呢?(2)只是他们自己不能做秦国所作的事情。4.A 5.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6.六国皆欲为秦所为;秦得天助而六国未得天助。7.六国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六国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认为秦统一六国得天助,有种天命论思想。

六国论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权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解题:“六国论”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上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2、简介作者:苏洵,宋朝眉山人,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中著名散文家。苏洵为文,学《孟子》、《荀子》、贾谊、司马迁诸家,尤以《战国策》为主要楷模。

  3、课文通读:请两名学生分段朗读全文,教师正音。

  4、疏通文字:着重讲清下面加黑的词语:

  其实(其实际,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副词“其实”)思厥先祖父(他们的)秦之所大欲(所字结构,可译为“最想得到的”)子孙视之不甚惜(对待)暴秦之欲无厌(满足)强弱胜负已判矣(分)终继五国迁灭(革、改变)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始速祸焉(招致,类成语“不速之客”的速)革灭殆尽之际(几乎)以事秦之心(侍奉)从六国破灭之故事(从:跟随、重蹈;故事:旧事、前例)

  5、作业:熟读课文,掌握以上加黑的词语。

  第二课时

  1、课文分析:

  问:本文一共5段,可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明确: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提出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二部分为2、3段,围绕中心论点,提出两个分论点——“赂秦而丧”、“不赂者以赂者丧”——分别论证;第三部分为4、5两段,总结六国破灭之教训,劝谕当朝统治者“无使为积威所劫”。

  问:课文最后一段,也用了比较法,请问比较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课文第5段也有两组比较,一组是明比,将“六国”与“秦”比,结果是秦强而六国弱,但六国当有不赂秦而战胜秦的可能。第二组比较是将“宋朝”与“契丹、西夏”比,是暗比。作者所处的宋代,正逢契丹、西夏等外患骚扰,宋朝统治者不是坚决抵御,而是割地赔款,然而从力量的比较上,统一的大宋远远强于边境小国的契丹、西夏,宋朝就更有战而胜之的可能。

  问:宋与契丹、西夏比,为何要暗比而不明说?

  明确:这正是苏洵散文的长处,行文至此,作者观点已十分明确,用旧事来讽喻今事,含蓄而又明晰,这是其散文具有《战国策》风格的体现。

  2、与《过秦论》作比较分析:

  问:《六国论》与《过秦论》两文比较,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明确:同,两者都是史论;都是借古讽今,用历史旧事来讽喻今事;两文最后都用了比较法来说明道理,劝谏统治者。异,两者的议论结构不一样,《六》文先提出论点,然后论证,《过》文先叙述历史过程,然后从中引出论点;两文劝谏当权者的内容不一样,《六》文主张坚决抵御外侮,《过》文劝说统治者施以仁政;两文语言形式不一样,《六》文以议论性语言为主,而《过》文以记叙性语言为主。

  3、集体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作业:①“思考和练习”三、四。②预习《伶官传序》。

【六国论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六国论教学设计05-15

《六国论》教案设计(精选5篇)04-14

《杯子的设计》教学设计03-14

an教学设计11-23

《我设计的服装》教学设计06-15

课程设计教学设计12-24

蔬菜的教学设计07-17

桔子教学设计03-10

统计的教学设计03-14

《牧童》教学设计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