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家长礼仪教育随笔(8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相信大家一定接触过随笔,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的随笔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长礼仪教育随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长礼仪教育随笔1
在候机厅里我们看到中国的小孩子跑来跑去、吵吵嚷嚷,外国小孩子静悄悄的在看书,或是小声的在说话。上洗手间时,人太多,大家都排着队,一个小孩子进来,直接挤到最前面,大家不置可否,他是孩子嘛!中国人到欧洲旅游,被列举:随地吐痰;公共场合大声说话;不自觉排队等等恶举。我们感到脸红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教育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要遵守公共秩序。教育孩子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自觉排队;做公共车时给老人让座等等。一旦发现孩子行为不当时就应该马上指正。例如,小孩在超市不断奔跑吵闹,屡劝无效时,可问他:“你是要安静下来,还是要离开?”如果还是不从,带他们回家,千万不要舍不得选好的物品。让孩子清楚明白,除非在公共场所表现得宜,否则不能再出门。有一天,我去接孩子出校门看到一个小女孩吃零食时,随手把垃圾一扔,但又立刻回头看看,看到我时她又赶快捡起丢掉的.垃圾,害羞的跑了。我觉得孩子真可爱,我们的孩子真可爱。中国就是“礼仪之邦”。
礼仪教育体现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礼仪教育应当做到“小处不可随便”。孩子生活在家庭中,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孩子的心中,永远是美好的,他们喜爱、尊敬父母,并竭力去模仿父母的行为,家长的言谈举止是孩子模仿的主要内容。所以,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文明礼貌的家庭环境,对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是非常重要的。为使孩子讲文明,懂礼貌,家长应以正确的道德观念、行为和良好的个人修养,为孩子树立榜样。礼仪修养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家长和孩子应互相督促,共同努力。
家长礼仪教育随笔2
教育孩子问题,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育孩子没有固定的模式,千万家庭有着千万种形式,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家庭的方式,成功与否在于孩子是否认同,家长礼仪教育心得。
一、注重思想品德教育,继承和发扬中华优良传统一个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看学习、看特长,健康成长的心理,才是应对将来日益复杂的社会竞争的保障。自从孩子懂事起,我们就刻意教育孩子要学会宽容、懂得礼貌,对一些做法能简单的判断出对与错。做一个热爱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以及遵守规章制度的典范。
二、充分发挥家长的表率作用,帮助孩子培养良好习惯 孩子的模仿性很高,很多性格和做法都是从自己的家长身上去学习、模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出生到上学,孩子接触最多的是家长,他们自觉与不自觉在模仿着父母的一言一行,俗话说: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神仙跳大神。因此,家长要做好表率作用。决不能在孩子面前随意,把社会上的不良习俗带到家庭中来,影响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增强孩子的专注性,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觉性
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孩子在家庭的.地位也一高再高。孩子的随意性也显现出来,做事不专注,常常半途而废,家长一定要督促孩子自己做的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完,形成习惯。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报道,大学生生活不会自理等等,无不给我们提醒,孩子不能独立,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为了让孩子学会独立自觉,我们家长就把他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去完成,绝不包干代办,逐渐养成自觉完成的习惯。
四、学会和孩子沟通,做孩子的朋友
与孩子沟通,最重要的是要平等,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尊重,心得体会《家长礼仪教育心得》。孩子也不例外。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或多或少的难题,在他向你求救或者准备放弃的时候,尽量不要批评、抱怨孩子,在任何时候都要信任孩子,给他时间,勉励他、鼓励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我们从旁助他分析原因,查找问题的所在,从侧面启发他、引导他,激发他解决问题的欲望,和他一起享受解决问题后的喜悦心情。对孩子的不同意见要认真听完,不能随意打断,等他说完再告诉孩子你的想法,一定要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不能一味的居高临下,去提要求、下命令,否则你以后真的再也没法知道孩子的真实想法和现实情况了。每天抽出一点时间与孩子聊聊,无管内容,可以海阔天空,保持你和孩子的联系畅通,让我们的孩子身体和心里健康的成长。
xx年9月18日有幸参加了七幼组织的家长学习活动。置身于会场中,倾听着老师精彩的演讲,尤其金老师的切身体会让我感触颇深。其中金老师提到一位妈妈为了不耽误自己上班,无条件满足孩子无理的要求。这让我非常惭愧!我就如那位妈妈同样。在没有开网店的时候我经常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给孩子们讲故事、带孩子们出去玩,而且我们都很开心快乐!自从自己开了网店后,我所有的精力几乎都放在了网店,我变的暴躁,经常不理孩子,有时候还给孩子发脾气,说孩子不懂事,我不愿意带她们出去玩,也很少给她们讲故事,就连吃饭我都开始凑合。常常是坐在电脑前一坐就一整天。孩子在我身边哭闹的时候我就给点零食哄下,要不就把电视打开让看动画片。其实我的孩子还是非常懂事的,有时候想让我陪她,就在我面前晃悠晃悠,给我说好话。说:妈妈你很辛苦,我拥抱下你吧!其实我知道孩子是想让我抱抱她,对她关心点,但是我总觉的我忙。有一次孩子说:妈妈,你不要看电脑,我不让你给我买好吃的,你带我出去玩会吧。我觉得自己的时间很宝贵,给孩子一点点的时间......
自从听了讲座后,回来我好好的反省了下自己!自己这么忙到底是为谁呢?还不是为了孩子?但是孩子现在需要的不是钱,需要关心、爱护、健康快乐的成长。从那天开始我就给自己定下规矩,无论多忙我都要每天抽出时间来陪孩子。早晨我们坚持跑步上学,每天晚上都抽出半小时和孩子读书。星期天无论多忙我都要陪孩子出去玩,和孩子做游戏!我也不再暴躁!我们的日子又恢复到以前那样快乐!非常感谢七幼能给我们提供这样学习的机会,也希望以后常有这样的机会学习!不断的完善自己!
家长礼仪教育随笔3
父母如果长期用不良的话语伤害孩子,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有位母亲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这孩子只爱听故事,不爱讲故事;爱乱画,不爱写字;胆子大得谁都不怕……结果,孩子上学后,不愿回答老师的提问,爱自己乱画不愿写字,并常常不顾老师的劝阻和批评破坏纪律,老师和家长都以为他是个弱智儿童,可是智力测验的结果却是"智力正常"。最后经专家鉴定,才知道孩子患了"语言性智愚症",其病因就来自他母亲那经常性的口头强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招募了一批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人到前线打仗,当局请来了心理学家帮助管理这些人,心理学家要求这些人每个月都给家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拟好,告诉亲人他们在前线如何勇敢,如何听指挥和取得战功等,半年之后,这些人竟都变了样,变得像信中所说的那样勇敢和守纪律了。
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变"好"了呢?就是那些良好愿望的暗示作用。大人如此,又何况小孩子呢?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首先要看到孩子的`好行为,看到他的长处和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鼓励,发现了孩子的闪光点就要发扬光大,使孩子充满信心从而更加积极起来。至于孩子的不良行为,则要明确告诉他,这是不对的。否则,由于孩子的判断力差,你唠唠叨叨他还以为你是在表扬他呢,他将会更加"我行我素",再则,要让孩子学习自我竞赛,自我比较,认识到自己的进步。
总之,不要没完没了地唠叨孩子的不良行为,否则"坏孩子"可能就诞生在家长的言语之中。
家长礼仪教育随笔4
文明礼仪要从小培养,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良好习惯。家庭的熏陶和老师的引导在它的形成过程中都很重要。
我家的两个孩子今年近四岁了,在二幼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也已经快一年了,成长得非常好,这与二幼的老师们辛勤的教育和耐心的培养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二幼的礼仪教育方面对孩子的心灵成长非常重要,我感觉一年来,孩子的变化很大,各方面都有进步!
首先是生活方面。例如,注意个人卫生,学会正确的洗手、洗脸方法;会正确使用“请”、“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送他们入园时能主动跟老师和同学打招呼,主动晨检;见到长辈也会主动问好;
其次是学习活动方面。逐渐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说话;能够静下心来做一些简单的读书认字活动;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手工作品;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会向父母及长辈请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教孩子学礼仪、懂礼貌,是责无旁贷的。从最简单的站立、坐姿、走路、说话教起,我们会告诉孩子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不好的行为,经常提醒他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用爱心塑造他言行举止的每个细小方面,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使孩子慢慢地领会自己的社会角色,逐步建立良好的行为和道德情感。幼儿的礼仪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使小朋友从小养成好的'礼仪习惯,就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抓起,从小朋友的一言一行抓起,贵在坚持。
以上是我们家长对幼儿礼仪教育的一些粗浅体会和认识,和其他小朋友的家长一样,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一名懂礼仪、讲礼仪、受大家欢迎的好孩子,所以就让我们共同努力,支持好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共同为小朋友们创造一个健康文明的成长环境。
家长礼仪教育随笔5
当家长们看到一个小朋友穿着脏兮兮的衣服,顶着乱蓬蓬的头发,一边走路,一边吃东西,还一边随手乱丢垃圾时,可要瞪大了眼睛仔细看看:这个孩子可千万别是自己的孩子。家长们肯定听到过小朋友议论:“我们班的有个小朋友太脏了,真讨厌!我们班有个同学口臭,谁都不想和他坐在一起。”当孩子因为不讲卫生而受到小朋友排斥时,爸爸妈妈可要清楚:没有人会喜欢不讲卫生的人,因为不讲卫生而受到歧视,无疑会让孩子不自信,甚至会影响他的心理健康,这是很严重的事情。所以要让孩子保持仪容仪表的整洁,每天把脸、脖子、手都洗得干干净净;要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注意口腔卫生;经常洗澡,勤换内衣内裤,保证身体没有异味;衣着要干净、整洁、合体。
家长应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有些人家里东西到处乱扔,衣柜一打开,衣服就全掉出来,找到要穿的那一件,剩下的再塞进去。孩子要做作业了,得把书桌上的.东西扒开才有地儿写作业。这样的爸爸妈妈还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丢三落四,常常不是忘了带作业本,就是刚买的笔又丢了。殊不知,孩子的这些毛病正是自己培养出来的。其实,从小就让孩子每天都干干净净,整整洁洁,他自己是不能忍受脏、乱、差的。我们家的房间我每天都要花十多分钟收拾整齐,定期打扫干净,女儿的小房间也不例外。假期里当我不帮她收小房间时,她早已不能忍受乱糟糟了,她自己会把东西摆放整齐,还会将将物品按照自己的需求整理整齐。看到她整理干净的小房间,我暗自窃喜,其实我从来没有刻意去教她怎么收拾房间。
家长礼仪教育随笔6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了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此句灵活采用)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古今教育家、学者非常重视幼儿早期教育对于人一生教育的基础性作用,认为幼儿一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行为将固而不化,长大后可以“正性”、“养心”、“成德”。所以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就是“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要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校特点,以政教处为依托,少先大队和各班中队为主阵地,狠抓学生养成教育,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叶圣陶先生生前呼吁:“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我校领导班子通过学习、论证,转变办学思想,明确办学重点,统一了办学思路。一致认为,让孩子拥有良好的习惯,其重要性并不亚于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健康的人生的基础是建立在良好行为习惯之上,不管是美好的品德,还是较强的学习能力,一切都依赖良好习惯的培养,抓住了习惯培养这一条主线,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主管德育和教学校长任副组长,以政教主任、教导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品德教师和骨干班主任等为组员的养成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养成教育工作计划的制定、组织与实施,评估与奖励等全面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职责明确,分工具体,指挥畅通,运转协调。保障养成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学校将养成教育纳入整体工作计划之中,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反馈、有成效。
要求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前提是得让他们知道要养成哪些好的习惯,哪些习惯是好的。我们组织全校学生开展《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背诵活动。政教处、教导处、少先队,以及校办公室的领导入班逐人检查,落实《守则》和《规范》的背诵情况。通过背诵,学生明确了要养成哪些好的行为习惯,更知道了已有的行为习惯哪些是好的,需要坚持;哪些是坏的,需要改正。
抓养成教育的关键是抓行为教育。我校的班主任、任课教师、中队辅导员都把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讲礼貌的`文明行为习惯、拥有良好的品德作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全校上下一致行动起来,通过举行各班主题班会、全校演讲比赛,促进学生养成各种良好习惯;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报栏树立典型,激励学生向榜样看齐。
抓了一段时间,学校的养成教育初见成效:在自习课时间,你走进校园,学校中央挺立的的皂荚树静悄悄的,操场上盛开的白玉兰静悄悄的,花坛里的花花草草也静悄悄的;走进教室,伴着舒缓悦耳的音乐,学生们有的看书,有的画画,有的练字……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了。耳边除了优美动听的音乐,昔日的嘈杂、争吵再也没有了。这是多么和谐的校园啊!在课间,学生们或在花坛之间,或在绿树之下散步、谈心、读书;或在操场上、球场上跳绳、踢毽子、拍巴掌、跳皮筋儿……昔日的追逐、打闹已无影无踪了。这是多么有序的校园啊!两人相撞,怒目相向的没有了,诚恳的道歉、真切的问候多了;校园教室,随手扔纸的没有了,俯身捡纸的多了;师生见面,形同陌路的没有了,互相亲切的问候、甜美的微笑多了;花坛之中,损花折树的没有了,浇水、施肥、除草的多了……这是多么文明的校园啊!看着这些动人的情景,我们喜在眼里,美在心头,这都是养成教育结出的硕果啊!
家长礼仪教育随笔7
社交礼仪,是人们相互交往中的一种行为规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离不开社交礼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交往不断增多,讲究社交礼仪越来越凸现出它的紧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尤其是机关干部,在工作交往中更应当注意礼貌礼节,处处做到仪表端庄,谦逊和蔼,文明礼貌,保持一种有素质,有修养的良好形象。通过参加本次网络学习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全新的知识,专家们精彩讲解深深地感染了我,通过本次学习,启发了我的思想,陶冶了我的情操,洗礼了我的心灵。相对于传统面对面式学习,本次培训依托互联网,采取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学习、考核方式。这种全新方式和大量新的内容给干部教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最让我记忆犹新的一课《家庭礼仪》这一课,虽然课程只有短短的两小时三十几分钟,但让人受益匪浅。下面我结合本职工作谈谈一点意见。
家庭是人类社会的最小单位,是生儿育女的摇篮,是培育家庭美德的场所,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位。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在文明礼仪方面也存在着诸多的不文明的言行:在家庭中,长辈们重智力学习轻德育教育,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忽略了对孩子文明礼仪的教育,导致了他们对家人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与父母沟通,不理解家长的辛苦,不珍惜家长的钱财,不分担家庭的劳动,一味索取不知奉献;在学校里,不听从老师的教诲,说一些时髦的脏话,穿一些奇特的衣服,留着时尚的发型;
不知道认真学习,在校园内大声喧哗,乱扔垃圾。这些行为直接影响同学们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了学校的形象。
家庭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最理想的港湾,它既是遮风挡雨的寓所,也是孕育希望和放飞理想的地方。家庭礼仪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具体可由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突出家长的表率作用。
家庭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加强教育者(主要是父母)自身的礼仪修养。孩子是父母言行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先、最深的人,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生活中孩子常常把自己的行为与父母相对照,孩子既可以从父母身上学到优点,又可学到缺点。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多给孩子做表率作用,孩子学习时不要看电视,要多读书,在家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做父母的应该切实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认真负责地扮演好孩子人生道路的引路人的角色,努力践行规范的.文明礼仪,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从而自然地接受影响、教育,自觉地付诸实践。
二、关爱老人。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人人都有双重父母,人人都要作双重父母。要尊重和关爱双方父母。对双方父母要同等对待,不偏不倚,一视同仁。对待老人不嫌弃,不弱待,要把他(她)们放在尊贵的地位去对待。家有老人是儿孙们的福气和骄傲。上班下班都要与老人打招呼,说声“我走了”、“您休息好”、“我回来了”、“您今天过得愉快吗”,等等。年轻人要理解老年人的心里,想吃什么给他们做点什么,衣服宽松大方,勤洗勤换。要特别注意给老人以精神慰藉。按照他们的情趣支持他们参预各种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一旦有病闹灾,要亲近扶持,不惜花钱求医问药,要像他们哺育我们小时候那样擦屎端尿地侍候他们。老人不在跟前的要理解老人想念儿女的心里,常回家看看,经常打电话报平安,以示对老人的安慰。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
家庭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营造一定的氛围,制造一定的舆论,以感情的变化促进礼仪活动的开展。生活环境,是孩子品德最好的教师,孩子性格形成,生活环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许多家教成功的父母都十分留心在每日的生活,在欢愉的气氛中,对孩子进行启蒙。相反,一个充满争吵,甚至暴力的家庭,只会教育出一个性格偏激的孩子。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也认为,创设彬彬有礼,愉快活泼,和谐协调,相互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的教育氛围是搞好教育的主要条件。作为家长,应该努力建议一个充满理解、信任和亲情的幸福家庭,这正是孕育良好礼仪素养的摇蓝。
四、注重孩子礼仪意识的培养。
家庭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包括具体清晰的指导、规观和训练。事实上,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林崇德教授也指出,重复和练习是习惯形成的关键。无论是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还是不良的道德行为习惯,都是靠重复和练习而形成的。要使文明用语普及,唯一的办法是在明确意义的情况下反复练习,使之习惯化。良好的文明习惯和德习惯,我们提倡重复和练习养成。作为家长,必须向孩子提供
良好习惯的训练,不时地对孩子进行有意识地礼仪重复、练习。久而久之,孩子的良好习惯养成了,就会变成一个懂礼仪的人。
家庭礼仪是社交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以家庭美德为主线,每个成员都能自觉做到尊老爱幼,相互尊敬,讲文明,懂礼貌,守规矩,和睦相处。我们只要持之以恒地注重实效,从平时做起,从点滴做起,就能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一名机关工作人员。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只要我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就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初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阶段,作为家长,通过家庭的良好的礼仪教育,定会让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更应该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在未来的社会,懂礼仪的孩子就会成为一个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
家长礼仪教育随笔8
有些家长在社会交往中缺少文明礼貌,习惯讲粗话脏话无所顾忌;在家庭中当着孩子的面,夫妻间讲亲密的语言,做亲密的动作也无所顾忌,这怎能使孩子在健康优雅的环境中健康成长?特别是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某些小毛病也会随口出怨言,甚至打骂孩子,这对孩子的自尊心会产生很大的伤害,严重时可使孩子对家长的依赖减少,从而减少父子母女间的感情交流,使孩子心理健康发育受阻。
所以,父母对孩子说话千万要讲究语言的教育性鼓励性,而绝对不能对其有所伤害,千万不能这样对孩子说:"你真让人烦死了!""别忘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我对你说过多少次不要乱跑!""为什么你不像聪聪那样听话?""你从不听我讲话!"等等。要知道随意语言是要付出代价承受后果的。
1."你真让人烦死了"类似的.表达方式:"你又把饮料弄泼了,你不会好好拿杯子吗?你怎么就这么笨?"这样的语言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伤害呢?这些会给他们带来羞愧感,孩子还会因此惧怕受到惩罚,要知道学龄前儿童出现各种状况是常见的事,必须记住,孩子们不是故意要这样做的。
2."别忘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类似的表达方式:"我一下班就回来做好吃的给你你还不吃!"或者"因为你我放弃了多少东西呀!"等这些语言会造成什么伤害呢?你的孩子并没有自己要求出生,他不必为自己的存在而感到负罪。你在使他感到自己的低级、多余和毫无价值,你的话语还在暗示,他无法离开你。
3."我对你说过多次,不要乱跑!"类似的表达方式:"不要乱跑,我没有对你说过吗?"等,这样的话使孩子感到自己无法把事情做好而失去信心。
4."为什么你不像聪聪那样听话?"类似表达方式:"邻居小妹妹就不怕黑,她比你还小呢!"这些话语又会造成什么伤害呢?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聪明或勇敢,孩子感到不如别人时就会觉得没有希望而放弃一切,还会使别的孩子成为他愤恨的目标。
5."你从不听我讲的话。"类似的表达方式:"你经常使我上班迟到!"或"你从不替大人想想!"等,在你和孩子的关系中,你是主要的,不能让孩子为你承担罪责。你应正面教孩子如何遵守规矩,体谅大人,还要教他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