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第一千个球》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第一千个球》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千个球》教学设计1
教学设想
1、本文设有两个小标题,层次非常清楚,不必要求学生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不必逐段讲解。
2、教学重点定在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对文章前后两部分内容内在的联系进行深人的理解,体会家庭教育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通过讨论我国20xx年世界杯亚洲预选赛队员们的表现,激发学生的爱国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课前播放《生命之杯》乐曲,喧染气氛,创设情境)
1、播放《罗纳尔多》的光盘导人本文的学习。创设情境,51起学生的共鸣。
2、学生交流材料。(贝利的简介、插图;学生的偶像球星彩色插图等。)
3、贝利简介(展示屏幕,学生自由阅读。)
二、整体感知。
沸沸扬扬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突破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全班交流。)
1、当球迷们为贝利踢进第一千个球而欢呼时,贝利虽然也为创造了千球记录而感到愉快,但他却"为这件事终于过去而高兴"。试从课文中找出他高兴的理由,并就此谈谈你的感想。
2、贝利的父亲劝贝利不要吸烟,他采取了怎样的方式?为什么那么有效?
3、从小处就可以看出一个人是怎样的人。从这两个片断中你看出贝利是怎样的A?
四、拓展延伸
1、从课文中可看出:父母是你们很重要的第一任老师。模仿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请你以"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为主题,谈谈你与父母相处时的一些事情。你对他们的教育方法满意吗?
2、中国足球队虽然三战三败,但"失败是成功之母",请你对中国足球队员说一句鼓励性的语言。(让同学张贴他们搜集到的中国足球队全家福的彩照,以此激起他们的爱国热情。)
五、实践练习
写一个人的传记,有时需要叙述对这个人产生重大影响的某个或几个生活片断,如《第一千个球》就属于这种情况。试模仿《第一千个球》,用一两段文字,叙述对自己或他人影响深远的一两个生活片断。
六、附板书设计:
第一千个球》的教与思
《第一千个球》教学设计2
分析教材:
这一七年级语文课文《第一千个球》节选于《贝利自传》。追星是现在社会风气,体育明星的辉煌可让学生炫目。这一课集中地透过贝利精彩的球技,开发其内在美,在精神上洗去了许多浮华的幻想,引导学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目标。这篇自读课还谈到贝利对父亲的感恩,是很好的教育文。
分析学生:
七年级的学生是追星一族的成员,他们喜欢明星,想知道一切有关明星的事。对于是非深浅判断尚处在朦胧状态,有些迷惘。对于父母,他们既爱又不想当个十分听话的孩子了,怕埋没了自己的个性。
七年级的学生不喜欢抽象的、枯燥的道理。他们的认知兴趣还停留在感性层面,只有形象的场面、具体的设想才能激发内心的想法。
设计理念:
1、课堂设想是:感知课文→兴趣课文→思考课文→拓展课文
2、以丰富的内容、形式多样的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满足学生表现欲同时,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力求在整修课堂中体现出语文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
教学目标:
1、了解明星,以明星事迹来激励自我。
2、学习贝利胜而不骄、实事求是、有错就改的积极态度。
3、促进学生对父母的理解,对长辈的爱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讨论20xx年中国球出线为导入。
有些学生对中国队员表示不满,认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在于队员的不团结。
就这个问题,我引导学生:中国足球的出线已是中国球员与国人付出极大努力换来的;在中国队出线后,全国上上下下球迷和非球迷都关注着中国队与世界杯,这体现出中国人强烈的爱国心;至于中国队在世界杯中的失利,我们应客观对待,对手的强大、我方经验的缺乏都是关键原因,队员们的不团结可能也是其中的原因,但我们只需避免这种事发生在我们身上,而不必去夸大他。接着与学生探讨足球明星,又转到贝利的生平事迹。讲述贝利贫穷的出身,对父亲热爱的足球的继承,对父亲的深爱,人格的不断完善,及足球生涯的坎坷与辉煌。
我在讲述贝利的生平时,学生聚精会神、面露崇拜之色。我也很注重阐述贝利成功背后的不利条件与汗水,以激励学生们的上进心。
零零碎碎讲了謻,中间如有遇学生不解之处就当场稍做讨论、解决。下课铃响了,故事也讲得差不多了,学生们却都余意未尽。
第二课时
这一节课,我事先排了一个课本剧。再现课文中的第二部分“慈父与恩师”。
1、联系上节课内容导入
提出一个探索贝利成功因素的等式疑问。
一千个球=?+?+……
学生们反应激烈,一个个答案随口而出:
一千个球=汗水+勤奋+智慧+慈父+……
【让学生认识到成功的内在意义,并导入新课】
2、课本剧<一>的探讨
我先肯定学生有根据的回答,并对贝利成功因素之一的“慈父”,表示需探究。而拉出课本剧<一>。
课本剧<一>生动地再现处于少年叛逆时期的贝利,与朋友一起而被父亲碰见的过程。
在摇滚音乐的背景下,演员们非常自然地投入剧中。全班学生都被剧中尚有的无知却极欲张扬个性的形象惹得哈哈大笑。
剧<一>是以贝利的惊惶失措与猜疑结束。剧情和书本都告诉我们贝利的父亲有看到贝利抽烟。于是,我抛出第二个问题“如果你是贝利的父亲,你会怎样做?”这一反生活角色的设问,学生们非常积极参与。
一生说:“我会立刻冲上去,甩他一巴掌。”
一生说:“我会顾及他的面子,回家后再打他。”
一生说:“我会慢慢与他讲道理,让他明白吸烟有害健康。”
甚至有一女生说:“我会买烟给他抽,因为男人抽烟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
【不同性格的学生,就有不同的见解,从学生的想法中,也折射出现存的一些教育方式问题和孩子们内心的希望。】
3、课本剧<二>的探讨
以学生们“充当贝利父亲”的假想又引出了课本剧<二>。
剧<二>的内容主要是贝利的父亲发现少年贝利抽烟并不有打骂孩子,而是以朋友的方式劝说他,尊重贝利,让贝利自己选择,贝利则羞愧难当。
作为观众的学生,眼里流露出缕缕的羡慕。因此,学生不再怀疑贝利成功的必要因素之一是他从小拥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为了避免学生对父爱的误解,我又进一步与学生探讨贝利父亲的教育方式与奏效。
【引导学生明白每个父母的期盼都与贝利的父亲相同,不同的是教育方式,其实天下父母心都是爱子女的。】
4、贝利的形象整理
此时,我就可以板书贝利成功的等式。
一千个球=汗水+智慧+良好的家庭教育
对于名人,能挖掘出基内在美是最有教育意义的。当贝利成功地踢进第一千个球时,全世界的球迷都为他欢呼,而我让学生讨论的是贝利自己的态度。
“谦虚”“不满足”“高兴”……一系列答案来自学生的口中。这些态度都是学生用心去解读课文,对贝利在成绩面前不得意忘形的不同表述。
最后,就能概括贝利的形象了。
学生们从文本出发,列举了贝利的“技术高超”“谦虚”“爱国”“不得意忘形”等等。
我总结为:贝利不但有出众的球技,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切与从小爱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分不开。
5、拓展
让学生模仿“慈父与恩师”写自己因年少无知犯错而被长辈碰见,长辈的教育方式及教育的奏效,形成一个片断。
课后反思:
在这一自读课里,我尝试地抛开基础知识的讲解,而是培养学生从整体上去感知课文、理解人物形象。从学生的反应可看出,我的期望基本上已兑现,但这种不注重基础的授课方式,我还存忧虑。
《第一千个球》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的要点,深入理解两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
2.学习在叙事中直抒胸臆,披露人物内心活动,表现人物个性的心理描写方法。 3 .学习球王贝利的出色人品并探究其成因。
教学重点:理解内容,心理活动在传记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两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生命之杯》,你喜欢足球吗?你崇拜的足球明星是谁?
播放贝利少年时代的几个小故事:《玩“袜球”的小地科》、《“九七”俱乐部》、《步入桑托斯》,那么贝利的成功靠什么?(板书 成功=?+?+?+……)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请学生简介球王贝利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生涯( )滂沱( )堕落( )
3.根据意思写成语
①不经慎重考虑,轻率地采取行动。( )
②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藏起来,形容十分羞愧。( )
③把不同事物不加区别地混在一起来谈论或对待。( )
三、朗读课文,理解思想内容。
1.浏览全文,本课与前两篇在结构上有何不同?那么两部分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2.朗读课文。第一部分集体朗读,第二部分分角色朗读。读完后请同学分别概括两部分的内容。
3.理解内容。教师提示,学生根据文意回答
①当初贝利是以什么方式踢进这第一千个球的'?当时的环境怎样?说明了什么?
②文中对贝利踢这第一千个球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怎样写的 ?有说明了什么?哪些词能说明贝利的心理素质好?
③当贝利踢进这第一千个球时,观众有什么反应?有什么作用?
④第一部分哪些地方还能体现贝利的心理素质良好?
⑤第二部分贝利的 父亲劝贝利不要吸烟,他采取了 怎样的方式?为什么那么奏效?要是你的父亲发现你在抽烟,会怎么做?你又会有什么反应?
⑥文中贝利当时是怎么想的 ?有什么作用?
4.想一想,编者把这两个片断放在一起,有什么深意?从贝利的哪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父亲确实是一位出色的 “慈父与恩师”?
四、小结
思考开始提出的问题,贝利的成功靠什么?还有什么?请同学们补充省略号的 内容。
五、布置作业
创设情景,写心理活动。父亲发现你①看电视时②抽烟时
【《第一千个球》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实心球》教学设计10-26
乒乓球教学设计08-09
《摸球游戏》教学设计12-14
小学体育乒乓球教学设计03-04
《中华第一龙》教学设计12-22
中华第一龙教学设计01-15
《中华第一龙》教学设计(热门)03-11
《第一次……》教学设计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