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教学设计(通用15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匆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匆匆》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文中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引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喟。
这篇文章很注意修辞,文中第一自然段用长短一致,节奏整齐,对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显示季节更替的诗意化景物;又用一组长短不一,节奏跳跃,口语色彩很浓的设问句,感叹日子的飞逝无痕。整句与散句的结合,不但具有一种音乐的美感,而且显得既典雅又朴实。
设计理念
学习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就是读,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充分地读,自己获取体验,引发联想,加深对文章地理解,感悟文中所包含的意蕴。学习语文的目的不只是了解内容,也不仅是引起一时一地的同感,更重要的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 伶伶俐俐 徘徊 赤裸裸
2、熟练的、入情入境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学习重点
1、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2、积累语言。
教学准备
1、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2、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凭直觉,你认为你的一生能活多少天?
(学生大胆猜想)
我们估算一下,按80岁计算,能有多少天?你们现在已经过了多少天?这些日子里你留下了什么?
通过计算,你有什么感受?
是啊!人的一生确实太短暂了,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转眼就没有了。80年前的一位年轻人也和我们有同样的感觉,这个人就是朱自清。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匆匆》。(板书课题)
二、自由朗读,读通课文。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究竟写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读正确读通顺,注意读好标注拼音的词语,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
(学生自由朗读)
刚才同学们自由朗读,看同学们认真投入的样子,就知道你们肯定读得很好。现在谁能展示一下,读给大家听听。
(指名接读课文,教师和学生评价)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
是啊,告诉我们日子怎么一去不复返呢?
教师指导问号的读法。
大家看“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话应该怎样读?你能不能试着来读一读。
(教师范读 学生练习。)
对了,以后碰到问号的时候就要读出“问”的感觉。
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呢?我们要到文章中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三、默读课文,交流感受。
下面我们来默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文中的每一个自然段。边读边随着作者的描写,想象文中描写的画面。
(学生默读课文)
同学们都读完了,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你想象到了什么?说说自己读文章以后的感受。
(学生交流感受)
四、自由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的句子,提出问题。
同学们真不简单,边读边想象就有了这么真实的感受。对哪些句、段的印象最深呢?对文中的哪些地方还读不明白?
出示要求:自由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文中的每句话、每个词、每个标点符号。画出有关的句子或者自然段。
五、小组交流,解决问题,揣摩朗读。
出示要求:
1、懂的地方通过相互交流能不能弄懂。
2、找出了哪些印象深的句子,设计如何读才能把这些句子读好。
3、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小组内互相交流。
六、全班交流,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你们小组画了哪些句子?说感受,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能不能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句子蕴含的情感读出来。
教师出示自己的照片,(婴儿、少年、青年、现在)讲述自己的故事,让学生体验时间的流逝。
同学们能不能讲出自己的一些和时间有关系的故事。
(学生讲述自己的生活体验)
怎样才能读好这些句子呢,除了想象作者当时的心情,还要加进我们自己的感受。下面同学们再读一读。
(指名读,老师指导朗读)
举例: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这一段话应该怎样读呢?(从学生的感受入手,指导朗读)
(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师的适时恰当的评价。)
从这些句子中,我们想象到了什么?作者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出示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大学读书后期,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开始写新诗,一直继续到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当中学教师的时期。
1926年任清华大学教授,转而从事散文创作,成为名噪一时的散文作家。
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葡欧洲,次年回国,仍至清华大学任教授。抗战期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1946年7月,著名的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促使朱自清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
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该年8月在北平逝世。对此,毛泽东给予高度评价:“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主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自由朗读作者简介。您能说出读了作者简介以后的感受吗?交流感受。
朱自清先生一生中,写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他自己就是珍惜时间的典范。我们也应该做珍惜时间的人。
第二课时
一、读书体会,感悟写法。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笔下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也体会到作者感觉时间流逝而自己没有作为的伤心,还有作者想珍惜时间的情感。
那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呢?默读课文,看这篇文章有什么特别之处。
2、汇报交流,感受语言。
你认为作者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在哪里?特别之处在哪里?
引导学生找到:“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体会句式的.运用)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体会运用比喻的好处)
教师随机出示一些名家对朱自清文章的评价。
【评论朱自清的资料摘录
(1)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2)“现在大学里如果开现代本国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本国的文学史,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会写口语,朱先生应该是首先被提及的。”
(叶圣陶《朱佩弦先生》)
(3)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的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
(4)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决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语言,绝不是堆砌词藻。
(朱德熙《漫谈朱自清的散文》)】
【朱自清本人对写文章的感受:
——“文章的成功,最大因由却在情感的浓厚。”
——谈描写“于每事每物,必要剥开来看,拆穿来看”,“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乃是他们的秘密”,只有这样“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的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会有惊异之感”】
3、朗读交流。
除了刚才我们说的这些以外,这篇文章还有什么妙处呢?我们还要仔细品味一下,请大家自己默读课文,划出你喜欢的句子,然后大声朗读画出的句子。
谁能把自己划的句子读出来,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老师和其他同学评议并示范。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拓宽学习,加深感受。
从古至今,人们都在感叹时间的流逝,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下面同学们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时间的文章、格言、警句、诗词拿出来。
读给大家听,讲给大家听,说出自己的感受。
【资料准备:1、“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
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3、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5、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三、写感受。
通过大家的交流、讨论,我们对时间的流逝也有了自己的感觉。
下面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写一段话,写出自己现在最想说的话。
学生练习。
全班交流。
四、课下作业。
1、教师推荐《朱自清散文选》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要求学生认真去读。
2、推荐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人教教材小学语文第七册)。继续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写出自己的体会,组织一次演讲。
3、同学们也可以自己查询资料,写出《我所了解的朱自清》。
《匆匆》教学设计2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文章创作于二十年代,在表达上与现代文章有所不同,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文中运用了各种修辞方法,而且大多数句子都是一些短句,适合朗读,因而地教学设计时,我力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过课堂实践,我觉得有些环节落实的较好,而有些地方还不尽人意。
首先,能较好地创设情境。上课伊始,引背《长歌行》,并让学生谈感受,激发学生要珍惜时间、及早努力的情感。然后出示朱自清二十四岁时写这篇文章前的一段话,让学生明白朱自清二十四岁时已经意识到时光悄然逝去而无所作为,决心从今以后要珍惜时间,才写下了这篇《匆匆》。最后播放《匆匆》 FLASH动画的配乐范读,形象的画面,舒缓的音乐,低沉的语调,把学生带入一种情境,奠定了整节课那种淡淡忧伤的基调,学生在这种基调中,很容易入情入境。
其次,精心选用教学语言。本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任何散文都是作者情感地抒发,心灵地倾诉和思绪地流淌,语言都很美,而这篇散文尤为突出。因而在课堂上,我所使用的语言也尽量与文本一致,与课堂基调相符。如:“读了这句话,你听到了作者在你耳边的低低絮语了吗?”“作者通过写自己的日常生活来将无声无形的时间具体化了。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它就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在一个又一个极普通的日子里匆匆流逝了。让我们真切地触摸到了时间的脚步。”“作者的时间步履匆匆,那么你的时间又是怎样过去的呢?能像作者这样具体地拣拾起时间的足迹吗?”……
当然,本节课还有许多不足。
首先,盲目求全。由于追求课堂的完整,而不能使有些环节落到实处。这篇课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正常的情况下,应该分二至三课时完成,但为了显现课堂的整体性,设计了一课时学完,确实密度很大,不够科学。导致有些地方该拓展的不能拓展,该多读的`不能多读。如让学生谈作者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这部分是本课的主要环节,应该让学生充分地读,充分地说,在读中感悟、理解、领会,领会后再有感情地朗读,并进行拓展练习,但由于时间所限,匆匆结束。
其次,交流不够。课堂应该成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生与文本交流的平台,而这种交流的引发还是离不开提问。因而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应该成为学生课堂交流的依据。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在备课时,我采用了课前预习提示中的问题:想一想,作者在文中向我们看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作者有没有作出回答。并且在学生确定作者作出了回答后又追问:作者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
本以为这个问题可以统邻全文,让学生充分交流起来,但在实际上课中,这种“提问”没有转化成“交流”,同学们没有动起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思良久,觉得所提的“问题”是有价值的,只是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我不能融会贯通地迁移、引导,导致师生交流不够充分,没能激发起学生地交流热情。因而,问题的设计固然重要,而把握教学时机更重要。
课堂上更多的是教学机智,是动态生成,为了不使每一节课匆匆而逝,我还要不断地深入学习。
《匆匆》教学设计3
一、感受时间,唤起体验
同学们,你们现在已经过了多少日子?这些“日子”是怎样在自己毫不注意时流逝的?
二、创设情境,读中感悟
1、作者又是怎样具体描写日子去来匆匆的?请找出具体的语句。
2、学生上黑板板书找到的语句。
3、教师范读第三段,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情景。
4、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5、带着这样的心情,学生配乐表演读。
三、感受语言,积累语言
1、你感觉这篇文章美在哪里?(学生畅谈)
2、请大家仔细品味课文,划出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家长听,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3、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站起来跟读。
四、拓展学习,运用语言
1、自古至今,很多人都在思考时间,请同学们把自己课外搜集到的关于时间的格言、警句、诗词拿出来,同学间交流。
2、这么美的文章,谁不想多读读,多学学,我们来做做下面的练习,小组任选一题合作完成:
(1)仿照课文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写法写上自己的几句话。
(2)用课文中的'句子和搜集到的格言、警句、诗词,进行一分钟演讲,建议大家要珍惜时间。
3、学生汇报。
4、教师小结:利用学生演讲和仿写的内容,称赞学生的语言表达并推荐课外阅读《荷塘月色》、《背影》。
五、板书设计:
匆匆
一去不复返
《匆匆》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感受时间和生命的匆匆流逝,感受作者焦灼、无奈、紧迫的感情,使学生认识到应该珍惜时间、珍爱生命,在享受生命的同时有所作为,使人生迸发出应有的光彩
2.在反反复复的诵读中积累语言
【教学构想】
1.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在反反复复的诵读中体会文本的涵义
2.引入相关文本,拓展阅读视野,深化学生的感受
3.从学生实际出发,加深学生对时光匆匆、生命易逝的感受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林清玄《与时间赛跑》、普希金《一朵小花》等相关文本
【课时安排】
2课时
【设计意图】
从学生喜爱的安徒生童话谈起,巧妙地引出时光匆匆这个话题,学生的阅读期待被有效地激发起来,在自然的过渡中以最少的时间进入本课主题。学生能否充分地感悟文本内涵及蕴含的情感,取决于是否足够地“倾听”了文本文章发表在1922年,离现在已有八十多年了,有些句子读起来不太符合现在的表达习惯,估计学生在阅读时会遇到感到难读的句子或段落教师范读、学生选择自己觉得难读的地方读,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读,都是基于一个目的:试图通过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品评语言、积累语言其实,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贯穿了始终不论是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合读、变换人称去读、教师范读、引读等等,都是基于这个目的。把静心静气的写字训练与感悟文本的人文内涵巧妙地结合起来,在看似零散的词语之间串起一个共同的主题:时光匆匆流逝。对《匆匆》一文的教学,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时间不是过得快,而是太慢那么,要让孩子真正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时光匆匆、生命易逝就比较难所以,让孩子紧密地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思考,孩子的心灵才能真正有所触动,从而真正感受到时光匆匆,一去不返。此文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现代散文中公认的经典后人对此文及朱自清先生作品的论述颇多,选取其中较有代表意义的一部分供学生参考,可以帮助学生感受文章的写作特色,打开视野,丰富语感,提升对文本的理解。关于“留下生命痕迹”,学生先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地想,自由地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怎样的人生才算没有虚度;然后插入朱自清的有关介绍,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人应该怎样活着关于时光匆匆,关于人应该怎样的活着,通过这样一番交流,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有了自己的答案。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古往今来关于时光匆匆的话题,让学生说出一些著名的诗文警句,并通过滚动字幕的方式出示,让学生快速朗读,从而理解珍惜时间、珍惜生命是一个超越时空的永恒的主题。把普希金的这首小诗出示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感受时光匆匆,应珍惜生命,也不忘享受生命这当是在越来越忙迫的人生旅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绕了一圈,又回到“时光匆匆”这个话题燕子已经不再是去年的燕子,杨柳也不再是去年的杨柳,对世间万物来说,时光都是一样的公平,一样的一去不复返这种深层而复杂的人生感喟,在学生清浅的'心灵池水中投下了一枚小小的石子,荡起层层涟漪,在学生纯净的心灵土壤中埋下了一颗颗美丽的种子,它们必将生根,发芽,逐渐长大。
【教学流程】
一、 从交谈入手,引出时光匆匆的话题
师生谈话:同学们平时喜欢读什么书?安徒生的童话一定不会陌生吧?你读过哪些安徒生童话?(师生自由交谈)两百多年前,安徒生诞生在丹麦直到现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肤色的孩子,都从安徒生的童话之中汲取着营养,获得了快乐时光匆匆,从安徒生创作第一篇童话算起,一百多年过去了,但他的童话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减少魅力有意思的是,尽管这篇文章已经发表八十多年,但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读者的喜爱,已经成为现代散文中的经典——它就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 。
二、多种方式熟读课文,为感悟、品评做准备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感受文字的节奏,感受文字蕴含的情感
2.学生选择自己感觉最难读的段落或句子再读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再读
在读中纠错,评价,初步感受时光匆匆
三、潜心感悟、品评文本,感受时光匆匆
1.默读课文,哪些文字值得细细的去品,去读,去思考?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画
请学生将词语写在黑板上,教师巡视
2.交流:
(1)从词语生发感受时光匆匆
① 师生判断词语书写的正误
② 师生评价哪些词书写美观
③ 讨论:你为什么选择这些词写下来?从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我们从这些零碎的词语中感受到了作者的情绪,他焦灼,他惋惜,他无奈这些词语都不是孤立的,请把这些词语放回到句子中再读一读,感受作者面对时光匆匆流逝的焦灼、无奈、痛苦的情绪
学生把词语放回到句子中再读课文
(2)从句段入手感受时光匆匆
交流句子或者段落:你觉得哪些句子或段落值得一再的去品、去读、去思考?自由读文章感受最深的段落或者自己喜欢的段落,谈体会,教师随机引导
板块1:感受对时光流逝的追问:精读第一自然段
板块2:感受对生命的追问:精读第四、五自然段
板块3:从对时光的追问到生命的追问,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人生感触呢?略读第二、三自然段
预计的几个教学生成点:
a.关于“一去不复返”:出示曾经学过的课文——林清玄《和时间赛跑》,帮助学生理解
b.讨论:你还是去年的你吗?与去年相比,你的什么变了?把你的感触融进去读文字
c.关于朱自清先生的文字之美:品评具体的文字;课件引入相关的评论: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的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
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决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语言,绝不是堆砌词藻
——(朱德熙《漫谈朱自清的散文》)
d.面对时光的流逝,作者头涔涔而泪潸潸,他一定是想到了什么?读一读,体会作者的焦灼、痛悔
e.按照课文中的描述讲一讲,我们的时光究竟是怎样的匆匆流逝?
f.朱自清先生一连串的自我追问,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人应有的自我追问你觉得什么样的人生就算没有虚度?举一个你佩服的人作为例子来说明
学生讨论,教师随机点评:朱自清先生正因为认识到了时光的匆匆,他虽然只活了50岁,但他却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他并没有虚度人生,他留下了生命的深深的痕迹
出示课件:朱自清介绍
四、展示交流诗文、警句,进一步懂得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你们想到了哪些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诗文、警句呢?
1.学生交流,教师随机点评
2.以滚动字幕的形式出示教师搜集的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名句格言,学生接读
五、由“一朵小花”悟人生流逝
在忙忙碌碌的人生旅途上,也别忘了用你细腻的心去感受生命中那些细小的却又是美好的东西,那些值得怀念的东西,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珍惜生命也别忘了享受生命
出示文字:普希金《一朵小花》,学生配乐朗读
六、由“人面桃花”引发深层思考
讨论:最后有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今天不一定有答案还记得课文第一段的几句话吗?想一想,燕子还是去年的杨柳,杨柳还是去年的杨柳,桃花还是去年的桃花吗?
学生讨论,随机出示:崔护《题都城南庄》
学生读完后,教师小结:的确,尽管桃花依旧笑春风,但是人面已经不知何处去也许以你的年龄还不能透彻的理解作者的这种复杂的人生感喟,但没有关系,时光匆匆,它能够教会你领悟一切 。
《匆匆》教学设计5
一、谈话导入,引出文本
1、同学们,知道老师的年龄吗?猜猜看!是的,光阴似箭,岁月匆匆,不知不觉我已经走过三十四个年头,弹指一挥间,人生的三分之一就悄无声息地过去了。我不禁想起几个成语。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逃去如飞、稍纵即逝
(齐读成语)读完有什么发现吗?对于时间,你们是怎样认识的呢?
2、是啊,时间真是个神奇的精灵!上个世纪的20年代,朱自清先生曾饱含深情地写下一篇关于时间的散文,题目叫“匆匆”。(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感知文本
1、引读:这是一篇优美而充满智慧的散文,读了以后,它会让你怦然心动、豁然开朗。想不想读?课文就在你们的手里,读起来吧!边读边划出本课的生字新词与大家分享。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倾听、指导。
3、初读感悟
同学们都非常认真、细致地读了一遍课文。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或者说从这篇文章中读出了什么?凭直觉,你觉得朱自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文章呢?你觉得朱自清先生写这篇散文的心情怎么样?
4、小结:虚度光阴、无可奈何、前途不明、伤感彷徨,这些复杂的心情,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朱自清有,其实你有,我也有。让我们把这份情感凝聚在我们的朗读中吧!
5、朗读展示,适时评议,注意评价的引导性、激励性。
三、探究阅读,批注文本
1、引导:
时间在我们的朗读中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同学们已经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但这是不够的!波尔克说过:“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吃饭要细嚼慢咽,读书也要认真阅读,细心体会。真正的阅读,应该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思考。
下面,让我们轻声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划出课文中写得精彩的地方,或者是你感受很深的`地方,然后在旁边写上你最想说的话。可以是对优美词句的欣赏,可以是对含义深刻的句子的体会,也可以是阅读时的感受和联想,还可以是对作者朱自清先生的质疑问难……每位同学可以重点选择2处,认真阅读,细心体会。
2、学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点、批注,与课文、作者对话;教师参与到学生的阅读、思考中去。
四、师生对话,解读文本
刚才的阅读过程,我们同学都非常投入。许多同学读得好,想得深,写得更是美。下面,我们就来交流阅读的感受和体会,老师非常愿意倾听你们心灵的声音!
五、言语运用,拓展文本
1、联想延伸:
一篇好的散文往往能让人浮想联翩。课文学到这儿,同学们想到了什么呢?(引导交流)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教师示范:“时间与生命同在。珍惜时间,我们的生命就会日益充实;善待时间,我们的生命必将走向成功。”──知道这段话是谁说的吗?告诉你们,它的作者就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我自己!
3、学生创作:
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对于时间都有一份自己独到的思考与理解。下面,就请同学们沉思一分钟,然后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你对时间的认识。(交流、评议。)
六、总结全文。
1、课文学到这儿,同学们肯定产生了一些疑问。对于这些问题,下节课我们一起解决。时间就是这样的来去匆匆,不知不觉,40分钟的一节课就要结束了。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四个成语: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逃去如飞、稍纵即逝。
2、总结:
此时此刻,老师情不自禁地想起一段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知道这段话是谁说的吗?(奥斯特洛夫斯基)
《匆匆》教学设计6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了解作者:请你说说,朱自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二、自读自悟
1、自读课文,完成自读要求:
⑴ 把课文读正确。
⑵ 学会六个生字。
⑶ 思考问题:文中“匆匆”指的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
⑷ 画出自己喜欢的或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提出问题。
2、小组交流一下⑶⑷的思考。
三、协作评价
1、指名朗读课文,读不通、读不顺的重点练习。
2、齐读词语,书写词语。
3、交流感受:“我喜欢──,因为──。”
四、课后练习
朱自清先生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尝试着用朗读表达你的理解。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
请大家边听边思考,抓住重点句子、词语划划、点点。
三、品读二、三自然段
1、学生交流。你对哪几句描述最有感触,你想到了什么?你想怎么读?
2、品读“八千多日子……也没有影子。”:
说:“我觉得──”。
读:(读出日子溜去的悄无声息,舒缓低平。)
算:我也度过了多少日子。
想:我用这段时间留下了什么,做了什么。
读:(齐读,有感情地读,喜欢的.试着背诵。)
3、品读“早上我起来的时候……但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说:“我觉得──”
读:(读出日子的匆匆和永不停息,紧促低平。)
写:联系自己的生活,再写写日子是怎么匆匆而过的。
读:(听范读想象,有感情地读,喜欢的试着背诵。)
四、精读第四自然段
1、读“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一句:
说:体会到了什么?
读:(读出作者的思考、无奈和彷徨,平缓凝重。)
2、读“……但不能平的……”一句:
说:体会到了什么?
读:(读出作者的追寻、信心,沉稳坚定。)
3、教师阐述作者思想感情,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4、扩展,读梁实秋《时间就是生命》,加深领悟。
5、用格言、警句、诗文来表达自己的感想。
五、作业
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搜集有关时间“匆匆”和珍惜时间的词语、句子和诗文。
《匆匆》教学设计7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确乎、挪移、涔涔、潸潸、徘徊、遮挽、蒸融”等词语,
理解生词意思;正确书写“蒸”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并积累具体描写“时间匆匆,一
去不返”的语句,体会作者对时间的逝去感到无奈、惋惜和不甘虚度此生的思想感情。(重点)
3、学习通过不同修辞、不同句式表达情感方法并尝试运用。(难点)
【评价设计】
通过检查课前预习,达成并检测学习目标1;
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达成学习目标2、3;
通过仿写句子,完成学习目标3的检测。
【学习流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咱们来学习第10课“匆匆”(板书课题),注意写的时候不要匆匆忙忙而忘记了中间这个长点,请大家齐读课题。
2、揭示课题,理解匆匆的意思。
二、检查预习(10分钟)
(一)词语检查
(1)小组合作读词,抽写,小组长将本组出错最多的字写到黑板上。
(2)集体交流,学写“蒸”字。
A、师板演“蒸”字笔画、笔顺,
B、生在练习本上写三个。同桌交换评价:正确加一颗星,美观加一颗星
(3)检查读词(课件出1出示词语)
正确认读下列词语
匆匆 一去不复返 头涔涔 泪潸潸 挪移
跨过 溜走 蒸融 遮挽 徘徊
A、指名读,随机正音:徊 (huái) 旋转(zhuàn)
B、齐读。
(二)借助词语感知课文大意
1、将词语重新分组,自读思考(课件出2出示词语)
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每组分别是描写什么的词语
匆匆 一去不复返 (时间特点)
挪移 跨过 溜走 蒸融 (时间是怎样逝去的 )
头涔涔 泪潸潸 遮挽 徘徊 (作者感叹)
2、把括号里的词语连起来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借助关键词语概括文章的大意,这是理清文章脉络的好方法。
(三)简介作者
(1)我们都知道,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谁把它定格在文字中?关于他,能简单的'说一说吗?
(2)请看大屏幕----(课件3出示朱自清画像、作品及特点。)
(朱自清画像)他是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语言简练,情感丰富,被誉为“现代散文的典范”,他一生刻苦勤勉,共出版著作百余部,代表作有大家熟悉的《荷塘月色》《背影》等等。
3、咱们今天学习的就是他的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
【引导学生朗读重点词语,既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效果,又让学生借助词语感知课文大意,同时渗透了学法指导,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蒸”字是书写难点,指导正确规范书写,检测目标1;简介作者,为进一步阅读、理解文章奠定基础。】
(四)交流疑惑,以学定教(预设)
1、预习时有同学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头涔涔而泪潸潸呢?”那我们就从这个问题开始我们的品读。(课件4出示: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2、“头涔涔”“泪潸潸”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这一句话呢?(一想到时间的流逝就头痛脑胀,流汗,流泪不止。)
3、你能读一读吗?(抽生读)
4、方法提示:同学们,要联系上下文,一边读,一边用心去感受,去与作者,与文章对话,你才能真正读懂作者为什么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头涔涔”“泪潸潸”了。
【文章很长,内容很多,找到一个关键点切入,突出学习重点。】
三、研读课文,感悟情感,体会表达。(28分钟)
(一)自主合作,感知“头涔涔而泪潸潸” (8分钟)
1、读课文1——3自然段,把你认为能令作者“头涔涔”“泪潸潸”的句子,圈一圈,划一划,填写好自主学习记录单。匆匆优质课教案设计
自主学习记录表
令作者感到“头涔涔”“泪潸潸”的句子 谈体会,感情读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每小组找准一个点进行合作学习,确定最佳展示方案,为集体展示做好准备。
【通过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有序地完成重点内容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达成学习目标2。】
《匆匆》教学设计8
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的《长歌行》吗?引背全诗。
学了这首诗,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珍惜时间,及早努力。)
是啊,时间匆匆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啊!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表达他对时间的感叹的,愿意吗?
通过预习,你能说说朱自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吗?
这样一位文学才华卓著、一生清正高尚的人老师也很敬重。
(朱自清先生尤其是他的这一段话,给我很深的影响。出示朱自清的一段话:我深感时日匆匆底可惜,自觉以前的错处与失败,全在只知远处,大处,却忽略了近处,小处,时时只是做预备的工夫,时时都不曾作正经的工夫,不免令人有不足之感。他已经意识到了以前的时间匆匆溜走而无所作为,他决意今后要从小处,近处着手,要切切实实做些事,他认为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和价值,应该珍惜这每一刹那,所以写下《匆匆》这篇文章。)
板书课题:
匆匆
你能说一说“匆匆”是什么意思吗?组个词或说句话。课文中的“匆匆”指的又是什么呢?(时间)。
在预习时你发现这篇课文的特点是什么?(散文,语言美,含义深,有些地方读起来拗口)那该怎么解决呢?(多读,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查资料理解。)
二、初步感知
1、我们来读读课文看作者是怎样描述时间匆匆而逝,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听了课文感受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作者为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我们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呢?)(读完后,读的真好,你是怎样读的这么流利──多读。看来用心去多读是学好任何文章的一个前提。)
师:作者焦灼、无奈、惋惜,还有一丝痛苦。所以他不断地反反复复地追问──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请同学们看看课文,能不能发现这些追问在哪几个自然段中比较突出?
生: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
三、精读第一自然段
师:我们先来看看作者的第一次追问。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一段;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师:自己来读一读想想你喜欢这一段文字吗,喜欢它可以是因为一句另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也可以是文字的表现形式,还可以是一种感同身受的感动,但是一定要能说出原因。
先找学生说前半部分再说后半部分在找小春(形式)、艳(痛感)
生:这一段把什么都写活了。特别是时间,而时间自己也会走,而且他的追问自己先有了回答,有了回答之后他又发现了问题。第一自然段写得很美,突出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而别的都会再回来。师:她抓文字抓得多好,她具有多么敏锐的语感!她发现了世间万物──燕子、杨柳、桃花,这些都可以轮回,唯有一样一去不复返,那就是──生:时间!
师:燕子去了,还能再来;杨柳枯了,还能再青;桃花谢了,还能再开。唯有时间一去不复返,那么时间究竟到哪里去了呢?所以作者反反复复在追问啊!再看看第一自然段的后半部分,作者是怎么问的?
师:在这反反复复的追问之中,当他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他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师:很茫然,很痛苦,很无奈。对过去流逝的时光,没有好好把握的时光,他又有些后悔。当你感受到了这些,请你把你的感受融进去再读一读,再来感受作者的这一份追寻。
学生自由读第这一段。
指名学生读这一段。
师:是啊,我们的日子就这样一去就不复返了,你有这样的感受吗?
(学生谈感受。)
师:(雪、博)你更聪明了,更成熟了,更懂事了!你看,这短短的一年的时间,你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啊!你已经不再是去年的'你了。这就是时光的匆匆啊!这就是时间永远不会回来啊!
师: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意境,带给我们诗一般的感觉!这就是朱自清先生文字的奥妙之处啊!让我们也不禁跟着先生追问我们的日子到底现在又到了哪里呢?你知道吗?(让学生答)是啊他溜走了。
四、学习2、3段
请同学们默读2、3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在作者的描述中,你从哪儿感受到时光飞适的匆匆。边读边圈画,或写上批注。
(指读)学生交流。
你最喜欢哪一句对于时间流逝的描写,要抓住重要的词语来感受。
小结:朱自清就是抓住这些生活中的小事,赋予时间以生命,把它当作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来写,从让我们感觉到是那么的生动那么的具体,让我们每个人都感觉到时间的来去匆匆。
这么美的语言让我们再次去读中品味一下吧。碰到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就多读读。
(配音乐,学生自练读,教师巡视辅导。)
你喜欢哪些句子就来给大家读一读,好吗?大家别忘了听完后用自己的方式给他点评价。
(溜走了读的轻快好象真的让人感到时光匆匆。)
你的时间是怎样从你的身边一点一滴溜走的,能不能学着朱自清先生这样的写法,也抓住你身边的小事,也赋予时间以生命,让我们感觉一下时间是怎样从你们身边溜走的。我看看谁写的最有朱自清先生的风格。
的确去的尽管去着,来得尽管来着,有多少日子在作者手重滑过,──8千多,象──没有──也没有──我的日子──没有──也没有──
理解“头当涔涔”“泪潸潸”为什么“头涔涔”“泪潸潸”你用心灵感悟到作者此刻的心境了吗?(作者伤感)指导朗读。出示这段话,有同感吗?(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学生说过之后,作者真的是在荒废时间吗?如同他自己说的度过的那般没有意义?──不是。
你怎么知道的?──在资料上知道──
一位在20多岁便著有背影等一批名著的人看到时光的流逝都如此伤感、失落,粗粗一算有限的生命赋予我的一万多的日子已经从我手里滑过,如同落入大海的一滴水那样渺小,无声息,便更觉得头涔岑而泪潸潸了。
指导朗读,我不禁想来读一读,范读。
(你觉得老师读的怎么样。问了可以接上,因为我感同身受在用心来读,如果把自己的感受融合在字里行间相信你比我读的还好。)
还有谁也想来朗读一下吗?
五、总结
过渡:是啊,闲聊时,日子从我们的嘴边溜去;打电子游戏时,他又从我们的鼠标上跨过。从我们手边飞逝了,你觉察他去的匆匆了,惋惜时,日子便又随着我们的叹息声轻轻飘去了。时间就这样白白地流逝了,我们甘心吗?作者甘心吗?请大家从第四部分中找出有关的句子作依据。然后大家互相交流一下取长补短,提出疑问。
(比如第2和最后一句,找学生来解答,答后问你怎么理解的?结合上下文或是联系资料等。)
学生自读第四部分,找出有关句子,谈理解。
重点品读:
1、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随文理解“徘徊”的意思。在读中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无奈和惋惜的心情。)
2、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随文理解两个“赤裸裸”的含义,在读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不甘愿虚度此生。)
3、是啊,作者为时光匆匆逝去感到无奈和惋惜,发出了不甘心虚度此生的呐喊,这一个紧跟着一个的问题中实际蕴涵着答案,那就是──
4、时间它来去匆匆,总在人们不经意间流逝,留给人们对它深深地思考。我们齐读最后一段。
师: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朱自清先生得到答案了吗?你从中得到答案了吗?
在即将逝去的日子里,能做些什么?
说话练习: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_,我能做_____,我还能做_____。
古往今来,很多人都感悟到时间的宝贵,同学们当你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想到了什么?
你们说的太好了本来我想给你们推荐一些名言,可是我想与其这样不如让你们自己创作一句惜时的名言,记住要署上你的大名,前面还要有一个头衔比如未来的教师林双。好吗?
真棒,珍惜时间,努力求索相信你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从这篇课文中我们感受到了时光的匆匆,并有了如此多的人生感悟,我想这也正是作者散文语言的魅力,他往往从人人都能感受到的事例中娓娓道来的却是一种亲历的人生体验,一种深刻的人生感悟。他告诉我们要珍视在我们身边流逝的分分秒秒。喜欢这篇散文吗?喜欢就拿起笔仿照作者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写法写一段话。
《匆匆》教学设计9
一、谈话导入。
初次见面,我为大家带来了几件礼物:一个是曾经教我们小学语文一年级语文课本;一个是记载着我们第一天迈进小学校门的旧日历;一个是一位和你们一样的孩子成长中留下的足迹。这几件礼物,大家看了有什么想法?
(师生自由交流)
小学六年时光,一眨眼就要从我们身边匆匆而逝了,想不想留住时光飞逝的脚步,让我们小学的日子在长一点?可是,这样的想法能实现吗?唉!记得上节课那位因时光飞逝和我们一样叹息的那个人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他的名著《匆匆》。(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在MTV中赏读课文。
2、欣赏完这篇课文,你最想说什么?
(学生在上节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谈自己对文章的领会)
三、选择学法
一种无奈,一声叹息,来去匆匆的时光老人总是在一班的时光列车上向我们招手了,真想大声的问他: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板书:一去不复返)
还好。朱自清已在课文中写到:你聪明的告诉我!
同学们,我知道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下面,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这一回,你们想怎么学?
(学生汇报学法)自主学习。
四、自主汇报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和鼓励评价中学生去体会作者在时光面前的困惑、难过,无奈与最后在时光不复返中的`觉醒。
五、升华体会
此时,我们再看课题《匆匆》,你会觉得它是作者对我们发出的一种怎样的声音?
在这种声音中,让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中作者再次对匆匆而逝的时光而发出的感叹!
六、情感倾诉
同学们,时光老人在提示我们短暂的40分钟就要结束了,想好一句你自己的时间格言送给我们身边的人,好吗?
(学生自由倾诉)
《匆匆》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匆匆》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一篇散文,它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作者通过对时光匆匆逝去,一去不复返的感慨,给我们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做有意义事情的启示。
文章用语讲究:一是巧用修辞,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可视可感的物象。二是句式的整散结合,加上叠词的运用,读起来令人感到格外的轻巧、婉转,越读越爱读。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里强调:阅读教学应重视主体阅读感受和体验,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根据这点本设计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读中体味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朱自清其人其事,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并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
1、感受语言美,体味文章拟人、排比的修饰手法及优美的语言,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积累语言,学习运用语言。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朱自清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收集关于时间的古代诗词、名言、警句。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启动感情
1、请看大屏幕的钟表。问:你想到了什么?
2、说几句有关时间的格言。(演示时间格言)
3、揭题。是啊!时间过得真快并且一去不复返。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时间的散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匆匆”是什么意思?生活语言中什么时候用到“匆匆”一词?好!让我们感悟一下,我们的日子是怎样匆匆而逝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你想大声读就大声读,你想默读就默读,你想和伙伴读就和伙伴读,用你喜欢的方式去读,边读边画:哪些语句是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
2、看同学们认真投入的样子,就知道你们一定读得不错,现在我们来展示交流一下!
(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师:这个句子用得是什么修辞方法?
师:写出了八千多日子在时间的流里是非常 的。
师:谁来把这短暂的时光给大家读读。
师:你从“没有声音,没有影子”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师:请带着想象将这无声无息的时间读一读!
师:你读的真不错,让我们感到了时间的无声无息。作者为这匆匆而过的日子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头涔涔而泪潸潸”是什么意思?作者是一种什么情绪?请同学们带着这种伤心、着急再来读一遍。
评价:读的不错走近了作者的心灵。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匆匆》教学设计11
教材来源:小学六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组
主题:人生感悟
课题:匆匆
课时安排:1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主备人:代媛媛
副备人:何朝丽、张素玉
单位:荥阳市第一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基于识字写字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基于阅读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3.基于口语交际
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教材分析
《匆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中的一篇散文。本组课文以“人生感悟”为主题,《匆匆》这篇课文作者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本课学习重点是品读作者语言的`优美并进行积累,学习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
学情分析
1.基于识字写字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识字写字能力基本形成,能通过自学读准字音,识字写字难度不大,书写上有一定速度,但在美观上需要指导。
2.基于阅读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六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但在表述一段话的时候仍然会有语句不流畅的现象。在与大家交流中,质疑和补充发言的习惯没有完全养成,需要教师及时地引导和鼓励。
学习目标
1.通过自由练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正确读写“挪移、伶伶俐俐、徘徊、蒸融、赤裸裸”等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能说出“涔涔、
潸潸、徘徊、游丝”的意思。
2.通过自由朗读、提问的方式,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运用默读、全班交流等方式,抓住具体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积累并背诵文中的优美句段。
3.通过自读自悟、交流讨论等方式,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设问、排比的写作方法,并进行仿写。
评价任务
1.认读生字词,听写词语。
2.通过默读、全班交流的方式具体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3.仿写第三自然段排比句。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方式中,通过此评价看学生对于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检测对记忆理解及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检测。
匆匆
时光飞逝珍惜时间
反思与评价
1.目标达成情况:
目标一:
目标二:
目标三:
2.教后得与失:
《匆匆》教学设计12
教材分析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词语。
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 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情感目标: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2.积累语言。
难点:通过个性化的阅读,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2.搜集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学生交流课前所搜集到的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
2. 听了这些名言警句,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3.揭题:80多年前有一位年轻的作家也和我们有着一样的感怀,于是他写下了散文《匆匆》(板书课题,读题。)这位作家就是--朱自清.(板书:朱自清)
1. 你了解朱自清吗?(生简介作者)
过渡: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朴素、精炼,文笔清新如如水,自然如风,令人回味无穷。在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文章里,他是怎样来抒发他的情怀呢?
设计意图:师生谈话,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时间的诗词、名言、朱自清的生平,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由此也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本文自主阅读的状态。
二、整体感知,读中悟学
1. 整体感知:录音朗诵《匆匆》。
听了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文章,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懂文中的每个自然段。
(1) 老师选择几个难度的自然段指名学生朗读,师生评议,正音。
(2)每个自然段分别说了什么?
(3) 文中作者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媒体映示句子: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3.指导有侧重点地读好问句。
(1)指名读。要求:读出自己的疑惑。
(2)假如要强调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该怎么读?指名读、齐读。
(3小结方法: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要求就有不同的读法和感受。
设计意图:紧扣题眼,用不同的语气朗读重点语句,通过不同角度的朗读,引导学生获取不同的体验,引发联想,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获得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
三、 细读探究,品味感悟
1、课文中,作者以他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具体形象地描述了日子的来去匆匆,请同学们细细读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找出有关的语句,读读品品,并在旁边做些批注,写写自己的感受。
2、学生自读自悟。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这一环节指导学生自主朗读,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味,在读读写写中探究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
3、交流,随机映示语句,相机指导朗读。
(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A.指名几声读,谈体会。(在交流中了解作者运用比喻的写作方法,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B.请读的出色的学生介绍为什么能读得好,让学生们明白怎样读进文字中去。
C.小结方法:朗读时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融入自己的感受,就能把文章读好。
D.运用上述方法朗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教学时一方面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同时又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学生自己朗读喜欢或感受深刻的句子,有自己的独特体会,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而师生共同研读讨论重点句段,有利于解决重难点,也体会了课堂的互动。
(2)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圈画:“水盆”“饭碗”“双眼”下面加点。)
A.读了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B.学生评议:他读得怎样?听了同学的朗读,你还想到了什么?
C.读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学习语文的目的`不只是了解内容,也不仅是一时一地的同感,更重要的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老师不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读后的感受,创设不同的情景引导学生说话,落实了读的训练的同时指导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3)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A.教师范读,你能体会到什么?是你想到了那些时光飞逝的词?
B.时间能”跨”能“飞”,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谁也能把日子的这种飞逝的感觉读出来?和老师比一比。指名读。
C.男女生赛读。
D.喜欢这个句子的同学站起来读。设计意图:该环节为学生创设了个性化阅读的时空,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重视学生的自主多元感悟,重视学生朗读中谈体会和朗读中的师生评价、交流,真正达到有感情朗读的要求。
四、配乐齐读,深化情感
1学生配乐读第2、3自然段,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
2、此刻让我们再来回味文章开头的问句,你是否有新的体会呢?再读。
设计意图:抓住文中的设问句在课堂首、尾的运用,既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又对理解文章的内涵起到了很好的帮助。
五、总结全文
既然日子这样容易匆匆而逝,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品味,寻找答案。六、作业
1、课外读一读《跟时间赛跑》。
2、协议据有关珍惜实间的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3、读一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如《荷塘夜色》《春》等著名的散文,学习积累优美的语言。
教学反思
语文是充满“诗意”与“美”的艺术,语文课堂也离不开一个“美”。在新课程理念下,充满“美感”的课堂应该是我们一种理想,一种追求。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努力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努力凸现“美”,做到:
一、营造氛围美。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它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热情,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性格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课堂中我恰时恰度地利用潺潺又略带幽幽的音乐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美。并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平等、民主的沟通和互动,营造出和谐美。
二、挖掘文本美。本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匆匆》是他散文代表作之一,也凸现出他散文的特点,语言诗般优美。所以在教学中,我努力挖掘文本美,特别是语言美,引导学生品尝“语言美”,酿造课堂的“语文味”。如品味抓住重点词语分析推敲,体会时光匆匆等,这样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训练,落实工具性的目标,也让课堂充满着语文味。《匆匆》的第一自然段,朱自清在倾吐自己对时日匆匆这一瞬息间的感受时,依托于大自然多种可感的景象之中,一开篇就以独特的诗意创造,产生动人的效果,语言像诗般优美,读起来像一首流淌着的小诗。挖掘到这一文本美的特点后,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品味文中排比、比较、追问等精妙的表达方法,进而发现文本诗意的美,然后顺学而导通过学生个性化朗读、师生合作朗读,配乐朗读等美读积累和升华。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文本美。
三、流露情感美。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更有人文性和思想性。细读课文,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那些优美的语言中充满深挚情感。教学时就是要让学生在情感的熏陶、冲击、融会之中,身临其境,进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的过程我以学生自主感悟为本,进而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背景穿插帮助理解。用换位思维体会、仿说联想引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生走进了文本,深切地与作者、与文本对话,联想到自己小学时光的匆匆流逝,更深切地体会到朱自清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惋惜与无奈的感受。进而反复朗读悟情,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环节螺旋上升,使学生一步步走进文本,体会情感。朗读自然做到真情流露,入情入境。
《匆匆》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2、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教学难点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词语,全班齐读。
2、作者在第一段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板书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解决问题。
二、品读句子,感叹时间匆匆
1、谁能告诉老师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
2、学生找出第二自然段中的有关的句子。
3、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1)读这个句子,你能感受到什么?(或:你体会到什么?)
(2)谁喜欢这个句子?把你的理解读出来。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呢?
(3)这个句子写得多好,作者用一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无声无息地消失了,老师也喜欢这个句子,我能读读吗?那你们要认真听,等一下来评评老师的朗读。
(4)全班齐读。
三、精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运用语言
1、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具体写出了时间是怎样的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的,让我们一起来看这一段,谁愿意读这一自然段?愿意读的同学就站起来读,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朱自清认为哪些时间是匆匆过去的?请你把相关的词语或句子划出来。
2、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作者认为时间是浪费在做哪些事上?(板书:……的时候,从……过去)
3、这是排比句,你认为这个句子写得好吗?愿意再读读吗?请你们放声读,看能不能把它背下来。
4、朱自清先生告诉我们:时间就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你我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溜走的。像以上所说的洗手、吃饭、睡觉的时间是必要的,可朱自清却认为这些时间是浪费了,可见他有多么珍惜时间。
5、想想我们自己,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有许多时间白白地浪费了,比如:在……的时候,从……过去(让学生仿照以上句子的结构说出几句话)
四、品读第四自然段
1、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具体地写出了日子是怎样的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他甘心这样度过每一天吗?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板书
2.我们还可以从这一段中的其它句子看出作者的自责吗?(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3.事实真的像作者所说的他什么都没有留下吗?这里老师可以告诉你: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是毕业于北京大学,在清华大学等几所著名大学当过老师。他留下的.著作很多,即使这样,他还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可见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多么严格啊。
五、品悟文法,体会表达之妙
1、通过第2~4自然段的阅读、理解,我们知道作者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2、教师出示句子,学生一起读。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雪,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呢?我何曾有着些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仿写: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
3、关于“时间一去不复返”的追问,在文中一共出现了两次,大家找一找。
4、对!一句在文章的开头,一句在文章的结尾,首尾呼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珍惜。
六、总结全文
1、同学们,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激励:同学们,珍惜时间吧!正如热爱你们的生命一样。
七、布置作业
1、搜集珍惜时间的名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2匆匆
一去不复返?
……的时候,从……过去
不能白白走这一遭
《匆匆》教学设计14
教材分析:这篇讲读课文的作者是朱自清,写与1922年3月28日。作为诗人和散文家,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五四”新文学的创业者之一。他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他的散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等名篇,一直被认为是白话美文的典范。《匆匆》这篇课文,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事实,说明时间的来去匆匆,教育人们珍惜时间,不要让时光匆匆流失。
学情分析:在初读的基础上,抓住课题“匆匆”,从题入手,看看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的日子匆匆而逝/带着这个问题,通过读,找出有关的片段和句子进行分析。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教学目的:
1、了解时间的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让它白白地流去。
2、学会本课的生字。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匆匆”是形容什么的?(急急忙忙的样子。)不仅人会“匆匆”,时间也回“匆匆”。而且是一去不复返。时间到底到那里去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家朱自清的《匆匆》,对作者进行简介。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课文,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它到那里去了呢?)
2、按作者叙述的顺序,理清文章的脉络。
三、理解课文内容。
1、出示问题“作者提出一个问题,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哪儿去了?”学生讨论,交流。
2、作者用燕子去了再来,杨柳枯了再青,桃花谢了再开,是要说明什么?(说明这些事物有去有来)
3、紧接着作者提出了什么问题?这里的“日子”代表的是什么?(时间)这里的“他们”指的是什么?(时间)
4、指导朗读这部分内容。
过渡:同学们,我们在回答前面的问题时,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溜走了。正如作者所说“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请同学们分析作者讲这句话的'意思。
5、让学生讨论、交流。如果你理解了这句话,那么老师这里还有这么一句话,请你们再来分析一下:出示“我的日子滴在时间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让同学分小组讨论。(时间悄悄地溜走,再也没有了。)
6、为什么“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呢?(为时间的失去急得出汗,为时间一去不复返而流泪)
7、究竟时间是怎样溜走的呢?哪句话最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呢?
8、指导朗读这部分内容。
四、巩固练习。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认真学习,你现在对时间有了一个怎样的新认识?作者又是怎样看的呢?
1、作者对过去的日子作了形象的比喻,“如轻烟”说明无影无踪;“如薄雾”说明很快消失。
2、“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是什么意思?
3、而“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你又是怎么理解的?
4、指导朗读。
5、是呀,时间这么的宝贵,我们真不应该让它白白地浪费啊!所以作者再次提醒我们。齐读最后一小节。
二、总结课文。
1、时间是怎样匆匆溜走的?
2、人的一生应该怎样的度过?
3、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板书设计:
一去不复返
时间 来去匆匆 要珍惜
留下痕迹
《匆匆》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6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溜去、挪移、旋转、凝然、空虚、叹息、徘徊、薄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课文中的一连串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4、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流逝,能说出自己对时间的流逝的感触,仿照第3自然段,用一段话把感触写下来。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语言。
2、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流逝,能说出自己对时间的流逝的感触,仿照第3自然段,用一段话把感触写下来。
教学方法
1、“读、思、议、导”结合法。
2、“读、写”结合法。
学生学习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课前准备
1、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2、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问题导入,引发思考。
出示问题:凭直觉,你认为你的一生能活多少天?让学生大胆猜想。估算一下,按80岁计算,能有多少天?你们现在已经过了多少天?这些日子里你留下了什么?通过计算,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用这些问题调动学生的生活感受和学生对时间的认识,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时间匆匆,为下面学习文章打下基础。)
二、检查预习,过关字词。
(一)词语检查
1、小组合作读词,抽写,小组长将本组出错最多的字写到黑板上。
2、集体交流,学写“蒸”字。
(1)师板书演示“蒸”字笔画、笔顺,
(2)生在练习本上写三个。同桌交换评价:正确加一颗星,美观加一颗星
3、检查读词
正确认读下列词语
匆匆一去不复返头涔涔泪潸潸挪移
跨过溜走蒸融 遮挽徘徊
(1)指名读,随机正音:徊 (huái) 旋转(zhuàn)
(2)齐读。
(二)借助词语感知课文大意
1.将词语重新分组,自读思考:
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每组分别是描写什么的词语
匆匆一去不复返(时间特点)
挪移跨过溜走蒸融 (时间是怎样逝去的)
头涔涔泪潸潸遮挽徘徊 (作者感叹)
2.把括号里的词语连起来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借助关键词语概括文章的大意,这是理清文章脉络的好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更是学习的主人,主体地位回归,内在潜能被激发,学生会无拘无束的交流,自主学习效果明显增强。)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读课文,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它到哪里去了呢?)作者通过文章要告诉我们什么?(告诉读者时间飞逝,我们要珍惜时间,有所作为。)
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行文的,请用简单的语句试着概括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1)作者先提出问题;(2)回顾自己已走过的八千多日子,无限感慨;(3)然后重点写日子是怎样稍纵即逝的,具体回答了开头的提问;(4)引发对人生的思索和感慨;(5)最后一句照应开头。
四、认识作者,加深体会。
1、出示作者简介,加深学生的感受。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一生勤奋写作,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主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2、师总结。
他自己就是珍惜时间的典范。我们也应该做珍惜时间的人,从而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和感受。
五、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回顾本课学习收获,鼓励课后继续背诵并抄写1、2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文的课后习题中有背诵课文的要求。教师要从关注过程、教给方法、培养语感入手,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背诵的方法,积累优美的语言。)
第二课时
一、读书体会,感悟写法。
作者为什么能把情感表达得如此细腻呢?默读课文,看这篇文章有什么特别之处。
(《匆匆》这篇散文以叙事、抒情为主,运用了排比、设问、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让抽象的时间具体化、形象化,让读者也真切感受到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惋惜。)
(设计意图:通过默读,让学生找到这篇文章和其他文章不同的地方,初步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特点。)
二、汇报交流,感受语言。
1、你认为作者这篇文章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感受深刻的地方及时做好批注。
预设: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把“燕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谢了还开”与时间流逝进行比较,写出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把过去的日子比作“轻烟”“薄雾”,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不可挽回,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与无奈之情。)
3、教师随机出示一些名家对朱自清文章的评价。
出示评论朱自清的资料摘录:
(1)“现在大学里如果开现代本国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本国的文学史,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会写口语,朱先生应该是首先被提及的。”
——叶圣陶《朱佩弦先生》
(2)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的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3)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决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语言,绝不是堆砌词藻。
——朱德熙《漫谈朱自清的散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的评价和名家的评价互相对照,一是给学生成功感;二是让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规范起来,不能漫无目的;三是从不同的侧面为学生提供思想的借鉴。)
4、随机出示朱自清本人对写文章的感受:
——“文章的成功,最大因由却在情感的浓厚。”
——谈描写“于每事每物,必要剥开来看,拆穿来看”,“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乃是他们的秘密”,只有这样“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的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会有惊异之感。”
(设计意图:出示作者本人对文章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写作的本质是浓厚的情感和细致的观察,而不光是词句的运用,使学生对写文章用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
三、课堂练笔,学习写法。
1、作者感受到了时间的去来匆匆和稍纵即逝。他甘心碌碌无为、浑浑噩噩地度过每一天吗?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想想作者对时间的流逝发出了哪些感慨?
2、师引导学生概括第4自然段作者对时间的流逝发出的感慨:
(1)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对没有作为的自责;
(3)对要有所为的渴求。
3、时光如水,匆匆逝去,作者在感慨、自责之余,表达的是不甘虚掷光阴,力求上进的决心。同学们,读了课文,你对时间的流逝有什么感触,赶紧拿起笔,仿照课文第4自然段,用一段话把你的感触写下来吧!
4、 自由练写。
例: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回忆罢了,只有向往罢了。在这充满童真与欢乐的童年里,我又能做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落花,被流水冲走了,如露珠,被阳光蒸发了;六年时光仿佛弹指一挥间,在这美丽的校园里,我留着些什么记忆呢?我何曾留着像雾般朦胧的记忆呢?我匆匆地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匆匆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要这般匆匆的度过这一生啊?
四、拓宽学习,加深感受。
1、从古至今,人们都在感叹时间的流逝。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时间的文章、格言、警句、诗词、故事拿出来,读给大家听,讲给大家听,说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一是对时间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加深对文章的了解,更主要的是让学生积累语言,以时间为线索,背诵和理解一些诗词、名句、格言……拓宽语文的学习领域,培养有目的地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大家的交流、讨论,对时间的流逝也有了自己的感受。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写出自己现在最想说的话。可以引用刚才交流的一些名言警句。
3、学生练习。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语言,用情感支配语言,从而更深刻的体会到写文章的本质。)
五、分层作业,课外延伸。
1、教师推荐《朱自清散文选》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要求
学生认真去读。
2、推荐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继续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写出自己的体会,组织一次演讲。
3、同学们也可以自己搜集资料,写出《我所了解的朱自清》。
(设计意图:作业的布置是有层次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其中的一项或者两项。)
【《匆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匆匆》教学设计02-17
《匆匆》教学设计04-26
《匆匆》教学设计精品01-25
朱自清匆匆教学设计01-31
人教版匆匆教学设计06-06
《匆匆》教学设计优秀09-09
《匆匆》教学设计15篇02-18
《匆匆》教学设计(15篇)02-18
《匆匆》教学设计(精选15篇)08-30
匆匆教学设计(精选3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