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通用12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 1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以趣味练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学法指导,掌握技术、提高能力,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运球绕杆动作是足球项目之一,具有脚支配球为主,灵活多变的特点,通过练习可以发展学生速度、灵敏身体素质,特别是对增强协调性具有显著作用,是在学习水平二脚内侧运球的动作基础上学习的,掌握好运球绕杆动作为继续学习运球射门动作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有时会出现浮躁的心情,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体育则是他们释放压力的学科,他们的年龄特征是:模仿能力强;好动、好奇心强;敢于表现自己。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足球运动的基础知识,并能在比赛中运用所学的技术。
【过程与方法】通过足球活动,发展奔跑能力、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足球游戏和教学比赛形式,在活动中培养主动地与同伴合作,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左、右两脚推拨球的自由转换。
【难点】左、右两脚推拨球的自由转换。
六、教学方法
1.讲解示范法:通过精练适度的语言讲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动作概念;以优美的示范,利于学生模仿正确技术。
2.问答法: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讨论法: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讨论或辩论,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形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4.演示法:通过动作图片、战术板等小道具的直观展示,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形成正确的动作表现,为技术的练习做好认知准备。
5.纠正错误法: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完成练习的情况各有不同,通过纠正习得正确的技术动作,避免运动损伤的产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在介绍教学内容环节进行设疑导入,如:提问学生自己喜欢的球星有哪些?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的表扬学生,加以总结学生的答案,引出他们如此优秀是因为带球技术好,顺势引出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运球绕杆。
2.队列队形练习:进行原地转法练习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教学意图】正由于该学龄段学生求知欲较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设疑导入法来激活他们的思维,而体育文化知识的补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真正的做到身心结合,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形态、认真练习的态度和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二)准备部分
1.同步卫星游戏
方法:将参加游戏的人分成三组,每组一次出一人。预备时各站于圈内手持一只球。发令后,垂直高高抛起,赶紧按逆时针方向互换位置,并接住前边一人抛起的球。每成功一次可得一分。在规定的局数内,以得分多的队为优胜。
规则:抛球一定要垂直,向右左偏离大于地上圆圈半径时,算失误扣掉一分。
组织教学:平均分成三组,每组分别围成一个圈。
2.配乐韵律操: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教学意图】选用球类的游戏即可充分利用器材,还能增加球操的运动量,加强对下肢力量的锻炼,提高跳跃能力,还能够熟悉球性,为接下来学习运球绕杆做铺垫。带有韵律节奏的动作还能降低肌肉的粘滞性,避免在练习中运动损伤,同时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以及自我表现意识,形成优美的身体形态。
(三)基本部分
1.复习脚内侧运球
组织教学:前后两个人为一组
【教学意图】复习脚内侧运球的练习既能够使学生快速的'进入到课堂节奏,也能够使学生的心率达到适合本堂课的练习,体现了课堂的连续性。
2.示范后针对重难点进行提问,如:大家想一想运球过程中应该触球的哪个部位?
3.讲解
动作要点:支撑脚向前跨,踏在球的侧前方,膝关节稍弯曲,上体前倾向里转,提运球脚,用脚内侧推球后中部,改变反向运球时,经常用两只X替拨球。
【教学意图】示范可以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动作表象,之后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明确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使得后续练习更具有针对性。
4.练习
(1)运球绕过一个障碍物后换脚运回,并强调脚的触球部位为脚内侧。
组织教学:四路纵队,前后距离5米,一次运球练习。
(2)听口令变向换脚运球,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运球时低头看球的不足,教师提醒大家练习的时候同伴之间要用信号来提示对方抬头。
(3)绕5-6个障碍物运球练习。
组织教学: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一次练习。
【教学意图】根据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设置循序渐进的练习,逐渐的体会运球绕杆的动作,便于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在学生初步掌握动作和了解正确动作的基础上,组内结伴练习相互观察对方的动作并纠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动作方法的记忆和理解,体现了新课改新型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模式。
5.检验—运球绕杆接力游戏
(1)方法:以体育小组为单位进行15米的运球绕杆游戏,先完成者为获胜者。
(2)评价:表扬获胜组,鼓励其他组别。
组织教学:学生自行决定运球的顺序以及每个学生间的间隔,哪个小组时间用时少则获胜。
【教学意图】在游戏中我会强调安全问题,同时还要强调在运用本课的动作的要领,以达到巩固的目的,做到学以致用,同时教师积极地为学生呐喊助威更加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更加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配乐放松操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
【教学意图】通过放松环节帮助学生恢复疲劳,为下节做好身心准备。教师针对学练情况给予鼓励、肯定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提出的希望为学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要求。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独立品质。
八、场地器材
足球20、标志桶10个、足球场。
九、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3%-40%;平均心率:128-136次/分;运动强度:中等。
十、课后反思
略。
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 2
一、教材分析
速度耐力练习中练习强度和练习密度直接决定的不仅仅是练习质量问题,而是练习结果是否和练习目标相一致。训练中除了要科学设置练习和休息的时间比例外,更需要准确地控制一些生理指标的临界值,因此对于训练强度的确定和生理指标的监控要做到严谨化和经常性。信息技术为此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如研修课程里提到的Polar手表)。
二、学生分析
从成长的角度来说初中阶段是发展耐力的敏感期。八年级的学生在七年级教学中已逐步建立起对体育科学性的认识,身体方面有了很好的速度基础和一定的耐力基础,对于练习强度、呼吸和练习、呼吸和体能恢复的关系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可以配合教师进行主动性练习,配合科学监控方法的实施,有层次性地推进练习目标。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速度耐力练习方法的'特点,如练习时间和休息时间的比例、跑动的距离和组数等。
2.技能目标:
以最快速度完成跑动路线,间歇期主动进行深呼吸,做到恢复的最大化。
3.情感目标:
习惯遵循训练计划,坚持达成目标,并在必要时借助于同学、朋友和老师的力量。
四、教学环境
1.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2.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3.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
4.移动学习。
5.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要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
1.运用PolarTeam2监控,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反馈(如果受到器材的限制,可用一块Polar表选定一个学生佩戴,借助这一个结果来分析全员,并作为单元训练计划制定的依据)。
2.从热身至放松结束全程使用Polar监测。
3.监测学生在预先设置的练习中心率工作的区域以及心率恢复的速度,便于在单元教学中有指导性地分组教学和设置合理的练习强度及练习目标。
六、教学特色
包括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
根据学校现状,课前一周发送学生链接,提醒学生找时间利用pad或班级电脑观看200米和400米比赛。观察运动员的全程跑动速度,以及摆臂、步伐、呼吸等的特点。
准确设置速度耐力练习。利用练习时间和休息时间比准确控制练习的强度和目标。
利用Polar做初始评定和后期练习的监控。
分析Polar结果,评定学生的练习状态和恢复状态。
运用Polar结果指导后期练习计划的制定。
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 3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提出的“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着重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在兴趣中形成自主锻炼和终身锻炼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参与,促进同学间、师生间的相互了解与沟通,培养学生对篮球知识、技术的不断追求;对同学热情帮助;对集体善于关心的良好品质。通过小组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促进交流与协作,从而达到提高机能,发展体能,增进身心健康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与对象
1.教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篮球熟悉球性、运球技术。
2.对象:初一男生。
三、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激发参与、促进协作、熟悉球性、提高篮球运球技能。
2.教学难点: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培养自主锻炼和终身锻炼的意识。
四、教法、手段与学法
1.教法:讲解示范、启发诱导、语言激发、表扬鼓励、纠正错误、分组练习等。
2.手段:运用多媒体手推车、体育教学课件等。
3.学法:观摩思考、动手动脑、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学习、互纠互勉等。
五、课的程序与构思
1.常规导入:在课的开始部分,运用集中注意力练习,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中来。
2.愉悦热身:
(1)在教师或体育委员的带领下,做慢跑和“喊数抱团”游戏。
(2)采用迪斯科音乐带领学生做热身操。
3.小组协作学习与自主学习:分四小组,在教师的启发诱导和各小组长的带领下,应用教学课件,确定本小组的复习内容
(1)熟悉球性;
(2)传球。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和同学间的互学、互纠、互帮、互勉,达到共同探究和掌握篮球运动技术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参与与协作。
4.为学生创建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应用教学课件,学习篮球的运球技术,逐步掌握篮球的直线运球、曲线运球技术,提高运球的实际运用能力,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和自我锻炼的能力。
5.展现与评价:全班集中,小组推荐1~2位同学参加全班运球技术的大比武──评选“每日之星”。通过评价活动,促进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篮球知识、技术的不断追求,由此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勉励的目的。
6.恢复身心: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愉快的放松动作──“托起心中的太阳”,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
六、预计运动负荷
安静心率:80次/分、最高心率:150~170次/分、平均心率:130~140次/分、练习密度:约50%。
七、场地器材
球场,多媒体手推车,篮球等。
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 4
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的宗旨,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练氛围,把实践和探究的空间留给学生:让问题引发思考,让实践发现规律,让兴趣发展能力,让体验收获成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激励和发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材特点:
软式排球是排球家族的新成员,是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由于它质地柔软、不易挫手,安全,易学,易掌握,趣味性很高,非常适合初中学生健身、娱乐。学好软式排球技、战术,为更好地学习硬排球、沙滩排球、气排球技术奠定良好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软式排球还因质地松软、安全、易掌握、规则灵活而具有很高的体育锻炼价值,能丰富学生的体育锻炼生活,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教材内容:
主教材:
软式排球——正面双手垫球。通过学练,发展学生力量,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增强肌肉、骨骼、韧带、关节力量,提高心肺功能。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合作、交往能力。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精神和实践探究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这一教材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符合以学生为本、成为课程标准水平四的学习内容。
副教材:
合作游戏——跳竹竿。目的使学生进一步在参与、合作与交流中,重点发展下肢力量及协调能力,培养学生挑战自己,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享受快乐与成功,获得身心陶冶。
教学目标
体现课程标准,以健康为第一、以育人为宗旨,掌握学科知识与基本技能,突出锻炼身体的实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知识与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软式排球的起源、发展及特点,熟悉球性,使每个学生不同程度的掌握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
过程与方法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采用问题导入学习,尝试探究、思考解疑、主动学练、实践运用、评价激励学习方式,体验快乐与进步。
情感与态度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软式排球运动,热爱生活,渴望健康热情。
重难点
教学重点:插、夹、抬与击球部位。
教学难点:击球时控球方向及力量。
教学设计
教法
本课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初中学生教学课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是否符合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能否通过教师的心理诱导,激起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根据初中学生具有观察模仿能力强、兴趣广泛、思维敏捷、活泼好动的特点,本次课导学策略以:问(问题引入)——试(尝试改变规则的比赛、练习)——疑(练习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教师讲解、示范与指导学生合作互助)——评(学练中展示与评价)——用(实践与运用于健身、娱乐比赛、评比中)为主线,重点在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创设趣味多样的学练情境和方法,以问引趣、以趣促学,寓教于乐,融德、智、体、美于体育教学中,使技能学练和健身趣味盎然。
学法
素质教育体育课堂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把教法和学法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课抓住学生好奇的特点,以趣味的问题引出学习内容,在学练软式排球、跳竹竿时,采用学生喜爱的比赛、游戏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学生通过观察示范和讲解,在主动自主学练中掌握技能,在展示评价中交流,在体验进步和发展中成功,使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乐于学习、会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确立目标
问:“今天我们班来了个新‘朋友’,你们猜猜是谁?”有趣的提问引入课的开始。提出本课的教学目标:主动、自主学习,敢于实践探索,在合作学习中进步,体验快乐和收获。
二、友情合作分组、自由组合进行兔子舞游戏。在游戏中发挥学生思考、组织的潜能。创编兔子舞动作和队形,在欢快的乐曲中提高身体、心理活动能力,为结识新“朋友”做好热身活动。教师参与游戏中,及时鼓励、点拨学生,使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三、结识新“朋友”——软式排球,引入主教材学习。
问:“你知道排球运动有几种?尝试过吗?”“你知道这种排球的名称吗?怎么玩?”
1、友情合作分组,带着问题进行尝试比赛,体验感受软式排球的质地、重量、性能和玩法,寻找答案,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再发现新问题。
问:“怎样才能在比赛中获胜?应掌握什么基本技术?”
2、本课学习内容——正面双手垫球
采用“确立目标——尝试探究——提出问题——疑难解答——互帮互学——展示评价——实践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
确立目标——本课熟悉球性,学会双手正面垫球技术,尊重学生差异。对身体素质和能力强的学生,应很好地掌握垫球技术。对身体素质和能力一般的学生应初步地掌握垫球技术。对身体素质和能力弱的学生,教师与学生多关心、帮助、指导,使他们努力学会动作,鼓励共同进步。
尝试探究——在垫球技术的学练、比赛中,积极思考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实践,并与同伴互相交流切磋,大胆创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提出问题——在学练中,激励学生多提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习。在课中问题可由教师提和学生提,鼓励学生质疑多问为什么。
疑难解答——疑难问题在学练中产生,就应在学练中获得解决:由教师的讲解、示范引导。由教师的点拨、纠偏解决。由学生的反复体验练习解决,由学生互帮互学中解决,或通过在课外看书、看电视比赛等方法中解决。
互帮互学——强调学生的“双重角色”,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担任“教师”与学生的双重角色。在学生获取知识技能后,可去指导、帮助、鼓励、提高同伴,并注重对学习困难的同伴进行关心和帮助,使课堂教学融合到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探索中去。
展示评价——在学练中发现自己、展现自己,诚实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完善自己和他人,学会做人。教师评价在全课过程中以激励方式评价每一位学生。
实践运用——通过实践和运用,突破教学与技术的重点、难点的方法和途径:
1、徒手模仿练习:插、夹、抬动作练习。(抬送幅度大)
2、自主学练:自抛自垫球。
3、合作学练:两人一组互垫球。
4、趣味练习:垫球比多,“天女散花”垫球入筐,体会控球的力量、方向。
5、尝试学练后的比赛:采用降网高(降低难度要求),可多次击球,无场地限制,球可落地一次后再垫球的比赛练习。同时,在每项学练活动中,教师都非常关注中、弱学生,亲自指导或陪练,并请技术好的学生帮助他们,营造一个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和谐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作风,并在生活中得到体现。实现课程标准以育人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发展的目的。
教师鼓励学生苦学(多练)、巧学(会练)、会学(巧练)、形成技能,学会一项终身健身的运动项目。
本课搭配了合作游戏:跳竹竿练习,在欢快的乐曲和明快的竹竿声中,发展学生下肢力量,提高运动负荷,增强合作能力和竞争能力,让学生可以有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去创新,去展示,从中了解和感受民族特色体育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通过欢快的舞蹈放松身心,感受优美音乐与舞姿,陶冶身心,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运用评价方式结束本课教学:学生分组坦诚地自评、互评。
教师最终小结评价:表扬勤学苦练的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树立学习的榜样。指出存在问题(不点名道姓),引以注意,改正缺点,争取进步。
布置课外作业:友情合作进行小组垫球比赛(由小组长向老师汇报比赛情况),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快乐、收获自信和健康。
回收器材。师生再见。
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 5
教材分析
《体育课》是语文S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学习,要对学生进行自强不息等方面的美德教育,在阅读的同时,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内容,抓住含义深刻的词句,领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他们的精神,从中受到启迪。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爬上横木顶上的故事,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设计理念
课堂上,以疑促读,以读为主,边读边想,边读边议,抓住关键句段进行品词析句,深入文本,了解人物特点,读懂课文,从而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在感知中揣摩,在揣摩中领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是怎样爬上横木顶上的,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
3、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
心和鼓励下,爬上横木顶上的故事,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体育课》。(板书课题齐读)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体育课》这篇文章的第一部分,谁来说说这部分写了什么?
(因为涅利太瘦弱了,妈妈认为他做不了那样的活动,所以前来请求校长免去涅利的体育课。但涅利硬是不同意。)
二、深入学习、感悟理解
(一)读中品词析句,引导体会涅利爬上横木顶上的困难之大。
是啊,涅利太瘦弱了,深爱他的妈妈来请求免去涅利的体育课,但要强的涅利硬是不同意。那么体育课上涅利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拭目以待吧!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一边读一边用“----”画出文中其他同学爬横木语句。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什么?(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出示相关的语句。
A:得洛西和科勒提像猴子似的几下就蹿了上去。
B:就连小普科西往上爬的动作也很灵巧,尽管他身上那件耷拉到膝盖的上衣有点儿碍手碍脚。
C:斯塔笛喘着气,咬着牙,脸变得像火鸡一样红,可他还是坚持爬到顶了。
D:诺比斯也爬了上去,还君临天下似的站在上面。(君临天下是什么意思?形容高高地站在上面,说明横木真的很高)
E:但是伏提尼却接连两次在中途滑了下来,他那身新做的蓝色条纹的`运动服也没能帮上他什么忙。
F:轮到加伦了,他嘴里嚼着面包,几下子就爬上去了,这对他来说根本就是小菜一碟。我相信他肩上扛着一个人也能爬上去,因为他强壮得就像一头小公牛。
(3)反复朗读句子,引导学生读有发现。(从中体会到涅利要爬上横木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4)指导朗读。
(二)读中品词析句,引导体会对涅利的认识
是啊,要爬上这么高的横木确实不容易,连一些身体比较好的同学爬上去都比较难,更何况是瘦弱的涅利。面对这么大的`困难,涅利放弃了吗?(没有)那请用“﹏﹏”画出描写涅利的语句,反复读几遍,把读的感受批注在文章边上。
组织交流:
出示ppt:
可怜的小家伙,他使出了全身的力气,脸都憋紫了,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上滚落下来。
(1)仔细读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涅利太弱小了,他使出了浑身的力气涅利要爬到横木顶上很困难)
(2)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使出全身憋紫汗珠滚落)
(3)抓住这些重点词,读出感受(学生抓重点词练读)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遍,再次感受涅利爬上横木的艰难。
(4)假如你就是“涅利”能告诉大家你心中是怎样想的吗?(一定要坚持)
(5)你还从哪些句子感受到涅利的坚持不懈。
A:可他没听,努力坚持着。(即使老师叫他下来,不用爬了,可涅利仍努力坚持着)
B:涅利气喘吁吁,用尽了力气,爬到离横木顶只有一臂远的地方。(涅利爬得很辛苦,用尽了力气还是坚持着)
C:他又一使劲,胳膊肘搭到平台上了,接着腿也上去了。最后,他终于站到了平台上,喘着气望着下面的我们。他在笑呢。
这是涅利的动作描写,写出了涅利努力爬上平台的情景。“笑”字写出了涅利爬上平台后高兴、自豪的心情。从中体会到了涅利是一个怎样的人?(坚持不懈自立自强)2.换位体验
(1)看着涅利那样的吃力,如果你是他的同学,你想怎么做?(鼓励他、帮助他)
(2)找出文中老师、同学鼓励涅利的话,自己多读几遍。教师领读你觉得涅利的老师和同学又有什么好品质呢?(关心爱护)(多么好的老师,多么好的同学,他们在涅利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断的鼓励他,关心他,使他终于获得成功)
(3)假如你是涅利,在同学、老师的鼓励下,终于站在最高处时,你的心理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你想对谁说些什么?出示ppt:
A.对自己说
B.对老师说
C.对妈妈说
D.对同学说
(三)读中品词析句,引导体会大家是如何赞扬涅利的。
(1)涅利从横木顶上下来时,大家是如何赞扬他的,快速读第三部分边读边画出赞扬涅利的句子。
(2)学生汇报交流,齐读相关句子。
(3)拓展思维:同学们,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你想对涅利说些什么?(学生自由抒发对涅利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四)提炼中心
文章读到这儿,来说说看,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小结:涅利是一个多么坚强的好孩子啊,他用超乎常人的努力,完成了一件别人都认为他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他的老师、同学也是好样的,关心、鼓励弱小的同学,他们都是高尚的;涅利的母亲是一位慈爱的好母亲。我们做人,就要像他们那样自强不息,关爱他人。
三、回归整体,升华认识。
1、在日常生活中、在学习上,你遇到过困难吗?你放弃了吗?学了本课后你又有什么体会?
2、在今后的生活中,你准备如何对待自己,对待别人?
四、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
2、拓展阅读:阅读亚米契斯的著作《爱的教育》
五、板书设计
体育课
涅利:爬横杆——自强自立
老师、同学:鼓励——关心、爱护
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 6
一、设计理念:
本课以推动校园足球为出发点,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以足球运动的基本动作“运球”为主要教学内容贯穿整个课堂。课堂中通过自主学练、合作体验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宽松、和谐、愉悦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和锻炼,在游戏中体验锻炼的价值,享受足球带来的乐趣。为进一步推进校园足球,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
小足球运球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提腿屈膝的运球方法。
2、教学难点:运球中对球的控制力
四、教材分析:
小学阶段的足球教学,有技术的教学,但并不苛求技术的细节,主要强调突出“游戏”二字。本课运球活动,有一定的难度,课上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方法和游戏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掌握相关的``技术动作及控制球的能力,为下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学情分析:
我所授课的班级是三年级学生,有集体荣誉感,特别喜欢上体育课,更喜欢上足球课。由于刚刚接触足球,对足球没有基础,容易出现很多问题,需要教师不断的变化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在该阶段实施足球的教学,让学生体验脚运球的基本动作。
六、教学方法及手段:
讲解与示范、游戏与比赛、评价学习法。学生主要采用的学法:体验法和自主学练法。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形式下,由简到难,在难度递进中反复体验,巩固提高。
七、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脚运球的方法,体验运球的乐趣。
2、能做出正确的用脚运球的动作,提高运球时对足球的控制能力。
3、提高学生的协调平衡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 7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侧重点,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授课中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地位,力争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快乐中学习成长。
二、教材分析
武术是中华传统以及,有着悠久的历史,学习武术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增强民族优越感和民族认同感。健身拳相对比较简单,再此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一定身体素质的积累以及武术的接触,对于本节课学习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健身拳》,有助于增强学生身体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尤其对于培养上下肢协调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
我所教授的是水平四阶段的学生,此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经过多年的学习,思维模式有所提升,并且对于抽象事物能有了一定的认知,由于其好奇心强,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充分的进行问题的思考,学习兴趣比较高。并且在此阶段学生渐渐步入青春期,逐渐的在意别人对于自己的看法,更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竞争意识也比较强烈。因此,应当充分的借助学生的好奇心以及竞争意识来进行展开教学。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说出健身拳技术动作的名称以及要领,80%学生可以掌握4~5式健身拳的技术动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模仿、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反复练习,提高学生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热爱体育,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正确规范做出武术动作
【难点】
连贯协调做出武术动作,并打出精气神
六、教学方法
1.讲解示范法:通过精练适度的语言讲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动作概念;以优美的示范,利于学生模仿正确技术。
2.纠正错误法: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完成练习的情况各有不同,通过纠正习得正确的技术动作,避免运动损伤的产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完整练习法:通过完整动作的学练,帮助学生建立动作的整体概念和动作间的练习。
4.递进分解练习法:便于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
5.分组练习法:通过体育小组的形式进行练习,并进行组间竞赛,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并能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3分钟)
1.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强调纪律安全,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教学意图】课堂常规的.进行可以让学生迅速进入上课状态,并以热情饱满的态度进行学习,锻炼学生做事不拖沓的习惯;课前对于着装的检查以及安全的提醒可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避免危险的发生。
(二)准备部分(8分钟)
准备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体温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并且也能降低肌肉的粘滞性,有效的避免了在后续联系中出现运动损伤:
1.慢跑
方法:四路总队围绕体育场进行慢跑2圈,慢跑过程中要求队伍整齐。
2.配乐韵律操: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要求:节拍准确,动作到位,节奏感强。
【教学意图】慢跑的方式可以更好的提高身体热量,并且整齐划一的慢跑也有助于培养集体意识以及整个班级的纪律性;配乐韵律操替代了传统的徒手操,在活动关节和肌肉拉伸的同时,也让学生在欢快的音乐中放松心情,融入课堂。
(三)基本部分(30分钟)
1.示范导入:在《男儿当自强》音乐伴奏下教师进行《健身拳》动作示范,引导同学进行观看,教师顺势讲解中国功夫文化,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导入本节课课题《健身拳》
【教学意图】通过教师进行富有精气神的示范,引导学生了解全套武术动作的内容,引起学生兴趣和学习。
2.示范及讲解
(1)先组织学生以体育小组为单位进行观看挂图并且进行尝试模仿动作,给予学生5min,对动作形成初步的印象。
(2)讲解:教师运用递进分解法进行讲解前五式技术动作。
①预备势:并步直立,目平视前方。
要点;挺胸、收腹、两腿央紧。
教师带领练习2次
②起势:两手在胸前相合成“抱拳礼”。紧接上动,两手握拳迅速收回腰间;同时头向左转,目平视左前方。
要点:拳掌变换要准确。
教师带领练习2次
③戳掌冲拳:
右脚向右后撤一步,同时右拳变掌向左前方戳出,目视右掌;接上动两腿成马步,同时右掌变拳收至腰间,左掌变掌摆至右肩前,目视左掌;接上动右腿跪膝前跟步,同时右拳向前冲出,左掌收至右臂内侧,掌指向上,目视前方。
要点:戳掌要伸展有力,跪步要平稳。
教师带领练习2次
④抽拳弹踢:
左腿支撑,右脚向前弹踢,同时两臂回抽至腰间,目视前方。
要点:抽拳、弹踢要同时,动作要有力。
教师带领练习2次
⑤进步蝶掌:
右脚向前落步,脚尖外展,同时两手如图,目视前方;接上动左脚向前上一步成半马步。然后右腿蹬地成弓步,同时双掌向前推出,目视前方。
要点:连续上步要连贯,蝶掌推出要有力,两掌根上下相对。
教师带领练习2次
【教学意图】选用递进分解法进行教学,更有助与学生对于整个武术套路的掌握,也可以更好的降低技术动作的难度,在教学中循序渐进,有助于提高整个武术套路动作的连贯性。讲解与练习相结合也有助于学生对于整个技术动作的把握,学习中不断的进行巩固。
3.完整练习
(1)异质分组练习,练习过程中组内相互纠错,教师进行巡视纠错指导。
练习时间:5min,练习结束后教师进行集体纠错。
(2)巩固练习:依照上次练习分组进行练习。
(3)集体展示:教师前面进行示范,带领学生做完整动作。
4.大比武
每一小组依次进行展示,并且小组间相互评价。教师给与评价及其鼓励。
【教学意图】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让学生逐渐的掌握动作要领,更好地学习本节内容。通过教师的个别纠错与集体纠错,能够迅速帮助学生回归正确动作,解决重难点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形成正确的动作技能。通过分小组练习、交流、讨论、评价,提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设置优生展示的环节更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进行比拼。
(四)结束部分(4分钟)
1.放松活动—配乐放松操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放松活动,身心充分放松。
2.课堂小结: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总结,表扬优生,激励全体学生。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教学意图】通过放松环节帮助学生恢复机体稳定状态,为下节课做好身心准备。并通过学生和教师的总结,强化本节动作要点。针对本节课进行鼓励性评价,为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自我评价的意识。
八、场地器材
体育场、录音机、磁带。
九、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0%~35%;平均心率:120~13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
十、课后反思
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 8
一、教学内容
1.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
2.比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90%的学生能够说出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步法,70%能说出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要领。
【过程与方法】90%的学生会持球三步单手肩上投篮,80%学生能够跨步拿同伴手中的球连贯三步单手肩上投篮,且有一定的命中率,发展学生的`协调性、提高手臂力量等身体综合素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与他人积极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相互观察与评价,积极参与不断进步。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单手肩上投篮动作及三步上篮一大、二小、三跳的步法的动作和节奏掌握。
教学难点:三步上篮的第一步跨步接球及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动作的协调、连贯。
四、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2分钟)
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3.检查服装
4.宣布本节课内容
5.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10分钟)
教法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1.一般性准备活动
拉伸练习:(体前曲拉伸、弓步拉伸、)教师示范、领做学生跟做。
2.专门性准备活动
(1)慢速运球跑、(方法讲解示范:1、两个篮球场边线慢运球过障碍;
(2)口头提示单脚跳起跨过,
(3)练习行进间单脚跳起的协调性。解决双脚起跳的问题)
3.球性练习:(双手拨球、俯背运动、腰部饶环、跨下“八”字饶环、抛接球、)教师示范、领做、口令提示动作要领,学生跟做。
(三)基本部分(28分钟)
1.导入:
语言启发:同学们,在电视、各类现场比赛、身边或自己实践中你看到三步投篮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回答:高手投篮、低手投篮、勾手投篮、跑投。
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 9
教学主题
行进间直线运球(复习)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一、教材分析
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体育与健康》中确定的篮球教材的教学内容之一。这是篮球运动中运用较为广泛而且常见的一种突破技术,它方法简单实用,具有动作迅速、隐蔽突然的特点。在高中年级学生已能较自如地在移动中控制好球的基础上,尝试安排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把其作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可提高学生控制球能力和手脚的协调配合,对于其它技战术的学习与掌握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该项篮球技术学习,让学生在学练中自己探究、分析、合作,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二、学生分析
参加篮球选项教学班的学生大多数都有一定的篮球基础,对篮球的兴趣也较浓厚,学生比较活跃,具有较强的模仿、自学以及自控能力,又具有很强的学习欲望。班级的体育骨干能力较强,同学之间团结合作,集体荣誉感较强。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动作原理及其实用价值。
2、通过学习初步掌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过3个连续的障碍。
3、在游戏中体验成功感,并能在游戏中尝试运用所学技能,增强学好篮球的自信心。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通过播放比较精彩的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识。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受到启发。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三步上篮的基础动作留在学生的脑海里。在此过程中,学生还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动作。
课前:在多媒体的支持下观看——NBA比赛,将比赛中的基本技术和方法与自己掌握的技术对比,通过对比纠正自己的错误动作。课中:抓住特点,图文互补,以视频中的正确动作为根本形成主观映像,贯穿行进间运球和换手的时机的教学。首先由前面设置的障碍为原因引出问题,“我该怎么办?”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并让学生试着找出解决的方法,并结合视频中的动作设计自己的动作,从而体会到遇到有障碍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同时,根据正确的技术动作修正自己设计的动作,引导学生找出本技术中的关键点,“换手的时机”。以彻底的了解和掌握直线运球过障碍变向换手的基本技术。课后:主题升华。用精彩的.比赛让学生体会期中的快乐。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开始上课→讲述篮球→幻灯片的播放→篮球视频的播放→共享文件给学生→教师示范→学生示范→学生阐述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学生点评→教师点评→下课
引出主题导入新课
师生相互问好
讲述篮球
幻灯片和篮球视频的播放
共享文件
教师示范动作
教师点评
教师总结本单元的学习成果
下课
全体起立,全体坐下
思考与学习
学生示范动作
学生阐述思路和想法
学生间相互点评
教师点评
教师总结本单元的知识
ppt和视频播放
欣赏作品
观察
欣赏优秀的学生动作
观看多媒体
幻灯片和篮球视频的讲解
1.〖导入〗同学们想不想学习篮球技能,让自己在球场上可以叱咤风雨?那么下面我就带领你们走进篮球是世界。
2.任务一:教师讲解篮球的基本知识,篮球的基本技能
3.任务二:通过幻灯片和篮球视频讲述三步上篮的知识
4.任务三:教师示范正确的技能动作
5.任务四:学生们自己练习
思考
观看幻灯片和视频
思考
实践练习
ppt的播放
设计评价
1.请动作好的同学说出想法,动作的变化?
2.要求其他同学从思考、观察、示范等不同角度进行简单的评价
表达动作的思路,相互评价
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到了那些知识,有没有在脑海中掌握了这个技能?
总结本课的收获
布置作业
思考:如果障碍很灵活,我们该如何办?
考虑用一些假动作来“欺骗”障碍,以达到自己过障碍的目的。
七、教学特色
(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本课我采用逆向思维教学方法,通过分组比赛、发现问题、完整动作、分解动作、慢速练习、快速练习的教学步骤,启发学生思维,在知其然之前先知其所以然,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针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如“遇到当对手堵截前进路线时,无法突破并丢了球,造成这些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情况下运用这一技术?“变向时与换手后拍球的部位相同吗?“这一连贯动作有何目的?“怎样才能做到“突破时隐蔽、快速、连贯?”。“除了今天学的变向运球,还知道哪些变向运球。从而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让学生借助已知去探索未知,达成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 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跨栏步和栏间跑的技术动作,90%以上学生能完成跨栏技术动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跨栏技术动作的学习发展灵敏、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发展跨越障碍的能力,培养节奏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建立自信、战胜自我、主动学生、勇敢顽强以及培养同学互助学习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跨栏跑及栏间跑的技术动作。
【难点】
起跨腿收紧抬平,腿勾脚尖,晚收快拉、侧平拉并拉正,摆动退屈膝攻栏,两臂配合,眼视前方。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2分钟)
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3)检查服装
(4)宣布本节课内容
(5)安排见习生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快、静、齐
(二)准备部分(10分钟)
1.游戏——跨越障碍
将1——4道每道分别摆放10个障碍物,放倒4个栏架、4块垫子、2根跳绳,班级所有学生分为实力均等的4组,每组的第一位同学听到老师的口令后开始跑动跨过障碍物,当第一位同学跑出10米后第二位同学跟上,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名同学跨越最后一个障碍,根据到达终点的先后顺序排出名次。
教学组织:四列纵队
要求:必须从障碍上方跨过,注意安全。
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 11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树立健康第一,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让学生在学练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学练中为每位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学练空间,让每位学生在学练中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教材分析
排球项目是中学体育教材之一,深受广大女生喜爱的运动,其中垫球和传球技术学生在初中和高中阶段有过介绍和练习,所以对垫球和传球技术都有所不同程度的了解和掌握。
然而在正面双手垫球和上手传球技术中,学生最难掌握的就是在垫球和传球时对传出球来的准确性及全身协调的用力。本课着重解决垫球和传球正确性及传垫球给对方的准确性,为往后的一传二传手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合理的.运用该项技术,为进一步学习组合技术和教学比赛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高三女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且排球是深受大部分女生喜爱的项目。对排球的基本技术也有一定的基础,有较强的表现欲和求知欲。
四、教法分析
1.游戏法
通过游戏带动学生的气氛,及培养球感2.评价教学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评、互动,教师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培养互助合作精神。
3.比赛法
通过比赛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知道自己那里不足,以进一步改进自己的不足。
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 12
一、指导思想:
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上快乐的小主人,发展个性,升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及设计思路
授课班级学生基本上是来自农村孩子,他们单纯,朴实,运动能力整体较强,但组织能力稍弱,需要老师的细致指导及充分组织;
本课就是按照学生学习的心理顺序来设置情景,寓教于乐。通过游戏获取知识和身体上的训练,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知、感悟和体验,从中学会生活,锻炼组织能力,学会与人相处,拓展创新及应用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学习弯道跑技术动作。
2、通过游戏形式的教学,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发展体能和弯道跑的能力。
3、培养创新能力及团队精神,感召团结的.力量。
四、教学过程特点
1、激发兴趣:上课伊始,学生带着笑脸,心情愉快地跑进课堂。老师以问题“弯道跑如何跑得快”为切入点导入,让学生尽快进入小主人的角色;紧接着用激情的音乐做背景,奔放的游戏来迎接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需求,通过游戏舒展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为下一内容的体育锻炼架桥铺路。
2、探索创新:在弯道跑的学习过程中,首先从小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小学生都具有好奇和好胜的特征。所以安排的内容都具有比较强的挑战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第一,以趣味游戏来调动学生动起来,跑起来;第二,进行富有挑战性的游戏"你追我赶",第三,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项活动。以上的动作技术的传授都是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自主练习中解疑,使学生真正感受“乐中学”、“动中练”、“玩中间”、“玩中乐”,全身心投入教学中,活跃教学气氛。学生弯道跑的能力在无限的激情中张扬。
3、领略乐趣:在音乐的伴奏下,师生起舞陶冶身心,让学生产生一种意犹未尽感觉。
【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05-27
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5篇06-10
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6篇06-10
中学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4篇06-09
中学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通用11篇)10-17
信息化教学设计02-07
[热]信息化教学设计12-27
体育的教学设计08-26
体育教学设计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