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人教版《桃花源记》教学设计范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桃花源记》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桃花源记》教学设计范文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xx内容,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理想社会; 2.理解作者寄托的社会理想;
3.掌握出自xx的四个成语;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xx内容,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美好的理想社会;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寄予的社会理想;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桃花源记,导入新课
课堂开始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内容。具体导入语如下:
同学们,“桃花源”真的存在吗?陶渊明虚构这样一个故事,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怎样的社会理想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读课文,并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1.描写桃花林景色的句子;
2.描写桃花源自然景色的句子;
3.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句子;
4.描写桃花源人衣着、劳动、精神状态的句子;
5.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
(三)深入研读,体悟情感。
上环节画出句子后,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的人为什么会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当渔人说了外面的情况后,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又为什么说“不足为外人道也”?课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小组内讨论:xx的结尾写道渔人复寻桃花源而不得,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后遂无问津者”,这样的结尾说明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找出出自xx的四个成语,并写出它们的意思;
2.熟练背诵课文。
五、板书设计。
略。
人教版《桃花源记》教学设计范文2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通译全文。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理解文章深刻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
4、学习文章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及叙事脉络清晰、描写生动的特点。
5、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疏通文意。
2、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情景动画,并导入。
同学们,我国湖南省有一处风景独特、备受世人青睐的旅游胜地,她因东晋时期一位诗人的名作而闻名天下。
大家知道是哪儿吗?那位诗人又是谁呢?你去过没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散文《桃花源记》,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作者:
二、诵读和复述
1、教师泛读课文,学生听读,从而熟悉字词读音、朗读节奏。
2、请一位同学朗读,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
(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
3、全班同学结合注解默读课文,准确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
五分钟后请同学复述大意,复述时可适当增加自己的想象。复述不完整可由其他同学补充。
4、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然后反复自由朗读。
三、疏通词句
1、请同学们找出__中难解的、注解中没提到的、应特别予以重视的字词。
2、教师可适当给同学讲解词语古今异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等,但不宜细讲。有些词语应尽可能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及相关知识,展开联想、加深理解。
3、请同学找出难译的语句,寻找优秀同学作答。 (此项活动意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激发敢于直面疑难、大胆探索的热情。)
4、请同学逐句翻译,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重点讲解部分”进行点拨。
第二课时
一、理清思路
划分课文段落层次,并归纳其大意。
第一段: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
第二、三段: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林的见闻和经历。第四段:结局,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未果。
第五段:尾声,写桃花源无人问津。
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视频――音乐电视片《桃花源》,从而加深学生对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理解。
二、深入研读
1、揣摩语言。
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从而体会陶渊明__的语言技巧。
⑴“忽逢桃花林”,“忽”表现渔人怎样的心情?
⑵“渔人甚异之”,“之”在此指代什么?
⑶“欲穷其林”,“穷”与前文哪个词照应?表现作者怎样的心理?
⑷前文与“豁然开朗”相对应的词语是什么?
⑸为什么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
2、主题探究。
四人小组讨论以下问题,讨论结束后每题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明确:
⑴
⑵
⑶
三、拓展思考
独抒己见(根据立场、观点相同或相近的特点,将全班同学分成两至三派进行讨论,然后以自由辩论会形式发表各自见解。)
⑴渔人为何“停数日”就“辞去”?为什么不留下来?
⑵这种理想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成为现实?
⑶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种社会理想?
四、教师总结
我们学习了一篇很好的文章,不仅学到了一些相关的语文知识,也进一步了解了封建社会的一些社会状况,了解了陶渊明其人。
古人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当关注社会,关注历史,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五、布置作业
你认为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会不会成为现实?为什么?请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12-31
《桃花源记》教案设计01-22
《杯子的设计》教学设计03-14
教学设计09-05
比的教学设计08-10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07-07
教学论与教学设计09-06
课程设计教学设计12-24
学习制作手机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