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02 14:15:31 设计 我要投稿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个儿子》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5篇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浅显的文字中却饱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能帮着妈妈拎水桶,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3、理解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桶、围巾。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揭示课题

  讲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小视频,请同学们认真观看,想一想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生观看)

  好,谁能告诉大家,这个视频主要讲了什么故事呢?

  没错,这就是《三字经》中的“香九龄,能温席”,后被世人称为《黄香温席》的故事。九岁的黄香就已经知道要靠自己的'行动孝敬父母,真值得我们向他学习!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学习这一篇关于孝道的课文,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齐读课题。注意儿子的子是轻声。

  二、研读课文,升华感情

  1、复习字词

  老师想通过摘星星的方式,检查上节课学习的效果。也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朗读课文时把字音读准。(甸)红彤彤、黄澄澄。看来同学们上节课学的真不错!

  2、分析2—6自然段

  接下来,老师想采访采访同学们,你们有听到过妈妈对你的夸奖吗?

  同学们你们真棒,我们知道,我们在妈妈的心中那永远是块宝。现在,课文中也有三位妈妈,你们瞧,她们正在打水呢!看看她们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儿子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应语句,用“—”标记出来。

  第一位:(课件出示)你们想一想这位妈妈在夸赞自己儿子时是什么样的心情?(自豪、骄傲)没错,那谁能当一当第一位妈妈,把她这种自豪的语气读出来!

  嗯,老师听出来了,你是真爱自己的儿子呀!而且这些同学都很厉害,知道重读关键词来加强语气。以后我们在朗读时要注意!这里的关键词是一组关联词。谁找到了?(既…又…)能够表达出一个物体的两个特点。

  谁能用它来夸夸自己?谁能夸夸同桌?(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并取长补短!)

  现在请我们同学学着这位妈妈的样子,昂起头,露出得意的表情,眼神中满是自豪,并伸出大拇指,一起夸夸自己的儿子吧!

  第二位:另一位妈妈听了她的话,不甘示弱,谁找到了她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儿子的?

  这一位妈妈听了上一位妈妈夸奖自己的儿子,而她呢感觉自己的儿子要比她的儿子还要优秀,因此我们在朗读的时候要比上一位妈妈语速快一些、语调更高,而且要重读关键词“极了”,要读出这位妈妈更加自豪那股劲!(自由练读)并把你的成果展现给同桌!

  第三位:正当这两位妈妈激烈地讨论着,而第三位妈妈却毫无反应,于是,这两位妈妈不禁产生了疑问。(课件出示)谁找到了第三位妈妈是如何回答的?我们来分析一下,前两位妈妈都觉得自己的儿子很有才能,并且还想让人们都知道,这其实是一种炫耀。而这位妈妈却说自己的儿子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是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优点等。而第三个儿子真的像她妈妈说的那样吗?不见得!

  因此这位妈妈与前两位妈妈截然不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三位妈妈是什么样的人呢?(谦虚、朴实、不炫耀)因此我们要用平淡的语气读这位妈妈说的话。谁能试试?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三个儿子都有什么特点呢?(板书)

  3、提出质疑

  就是这样的三个儿子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文章题目也是三个儿子,然而文中的老爷爷却没看到三个儿子,他只看到了几个儿子呢?谁能用原文回答?

  哦,原来他只到了一个儿子,那到底事发生了什么事情才会让老爷爷觉得只有一个儿子呢?你们好不好奇?(好奇)那就让我们继续看课文。

  4、分析7—11自然段

  7—8自然段

  哦,原来是三位妈妈已经打好了水,正拎着水桶往家走呢,而老爷爷也跟在他们后面。那我们来看一看是怎样的一桶水呢?找同学读一下第8自然段。谁能说一说是怎样的一桶水?通过哪些词语可以知道这水桶很重?谁能给大家分析分析?嗯,第一个很简单,老师来说:可重啦!这是从正面描写。谁还能找到呢?嗯,同学们非常棒,重点词语重点理解。从这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出妈妈很辛苦。

  但是,只从字面理解,我们不能设身处地的体验到妈妈当时的艰辛。

  老师这正好也有一桶装满水的水桶,谁想上来体验一下?从门口拎到老师讲台这侧。老师想采访你一下,累不累?哦,只是这么近的距离,就给他累成这样,那我们不难想到,文中的三位妈妈还要拎回家呢,她们的艰辛不言而喻!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让你们用耳朵听,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让你们用眼睛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让你们用心体会,妈妈最需要什么?

  恰好这时,引以为傲的三个儿子出现了,我们来看一看,当三个儿子面对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时,是怎么做的?(课件)

  分析9—11自然段

  请同学找出来,并用“~~”标出。

  找同学读一下。(课件出示)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组句子又出现了一组关联词。谁能用这组关联词说一句话?(生答)如果要描述一堆小猴子呢?我们应该改成?好,谁来完成这组句子?

  现在,老师要问问你们,这三个儿子都有什么表现啊?

  第一个:光顾着翻跟头;第二个:唱歌;第三个:帮妈妈提水。

  我们重点看一下第三个儿子的表现,这句话是对第三个儿子的动作描写,谁找到相应的动词了?通过这一连串熟练的动作,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儿子没有一丝犹豫,也经常帮助妈妈来提水。这又与前两个儿子只顾着展现自己的才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你们觉得哪个儿子的做法对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你们现在还觉得这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孝敬父母、板书)

  同学们,原来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因此老爷爷才会说…(课件)

  讨论解答疑问

  同学们,我们学到了这,请小组讨论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他所指的是哪一个儿子呢?(只有知道孝顺父母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弟子规的总绪也是以“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开始;而三字经中又有“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孝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传承下去。

  三、总结全文,感情升华

  同学们,现在,你们想对这三个儿子说些什么呢?

  老师也想对他们说句:孝敬父母就是提一桶水这么简单。

  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孝顺父母!

  现在老师给你们一些启发,想想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孝敬自己的父母呢?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孝敬父母就从小事做起,孝敬父母就从现在做起。老师有一个倡议:从现在起,每天至少为父母做一件事。

  最后,我们来玩一个射击小游戏,来总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看来这节课我们班同学真是收获满满!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任的道理。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从课文的语句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重点难点】

  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认识了《三个儿子》这一课的生字和词语。现在我来考考大家。看你们还认不认识它们。

  (出示词语卡片)

  (指名认读,齐读)

  二、理解课文

  过渡:

  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时都在评价自己的儿子。当三个儿子同时出现在眼前时,老爷爷却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三个儿子》。

  1、学习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在井边打水时,三个妈妈分别是怎样评价自己的儿子的?请听老师朗读,边听边做记号。

  (指名回答)

  投影出示:

  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问:A、 这个儿子的优点是什么?

  B、谁也比不过他这说明儿子在妈妈心中是怎么样的?

  C、既聪明又有力气,瞧,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儿子呢。请你也用既又说句话吧。

  投影出示:

  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问:A、 这个儿子有什么特长?

  B、好听极了说明了什么?

  ⑴ 指导朗读两位妈妈的话。

  ⑵ 指导读第三位妈妈的话。

  ⑶ 指名分角色朗读三位妈妈的话。

  ⑷ 齐读三位妈妈的话。

  2、学习课文第7~11自然段:

  过渡: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爷爷跟在她们后边慢慢地走着,一桶水可重啦!

  (随机出示相关段落)

  ⑴ 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一段。

  ⑵ 指名表演读。

  ⑶ 喜欢这一段的同学一起读。

  从井边到家里可远啦,妈妈拎着沉甸甸的水桶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大家想想,此时,妈妈最需要的是什么啊?

  3、当三个儿子看到他们的妈妈拎着重重的水桶在路上走时,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

  ⑴ 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⑵ 指名读,随机出示句子。

  ⑶ 播放动画,指导学生用一只一只另一只说话。

  ⑷ 联系生活场景照样子说一句话。

  4、学习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过渡:

  大家都说得很好,我们再来看课文。当三个儿子都出现在眼前了,这时候一位妈妈又是怎样夸她们的儿子的,老爷爷又是怎样说的呢?

  投影出示:

  妈妈: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啊?

  老爷爷: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⑴ 教师示范读。

  ⑵ 分四人小组讨论:明明三个儿子同时出现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⑶ 指名回答。

  (因为老爷爷只看见一个儿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所以老爷爷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⑷ 指名分角色朗读老爷爷和妈妈的`话。

  5、文中的三个儿子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平时,你碰到妈妈在做事的时侯,你是怎么做的?

  三、小组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简评

  四、总结全文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子女要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从小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做一个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人。)

  五、实践活动

  从现在起,我们每天至少为长辈做一件事。你还可以把做这些事的感受写在自己的日记里。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学反思】

  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当执。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没有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很多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没有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只是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示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表演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与文本接触。并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与文本对话多种形式的对话,让学生体会到文本的思想内涵。我将课后的练习说话穿插到学习课文之中,并结合儿童的特点采用动画,先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练习说话,然后再放手让孩子展开想象练习说话。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在突破课文难点时,我挖掘文本的空白处,让孩子感受妈妈在提水时最需要别人的帮助,从而引导孩子理解帮妈妈提水的儿子很懂事,再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一环一环地引导学生理解文本。通过学生讨论理解儿女应该孝敬父母这一思想后,再将主题思想升华到尊敬长辈,关心他人。

  回顾这一堂课我觉得有几个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

  1、在突破文中难点时,我出示有关段落,朗读后就提问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一问题的提出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跳跃性,如果在此问题提出前,先作一个铺垫:老爷爷看见的是哪个儿子?这样设计提问,就降低了难度,学生更容易理解。

  2、教学中的每一环节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而在最后一个分小组朗读的环节中,我没有明确地对学生提出朗读要求,而导致这一环节课堂气氛有点乱。

  3、我们的研究问题是教师的示范作用,而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虽然注意了运用示范手段,但广泛运用的意识还不够,只着重在朗读的过程中,大量进行了教师范读的指导。在下一次的课堂上,视野还要放宽一些,在交流感悟、体验表演等其他环节,应该让教师的示范性更强一些。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3

  一、激趣导课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23课:三个儿子(板题)

  2、大家想不想认识这三个儿子?(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3、边上的老爷爷也说话了,一起来看他说了什么?(出示老爷爷的话)

  4、咦,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却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呢?相信大家学完课文就会明白的。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请同学们拿出笔快速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读书情况。

  三、研读文本

  1、(指课题)一起再读课题。这三个儿子在妈妈的眼里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6自然段,边读边用“----”画出三位妈妈评价自己孩子的话。

  2、请同学们对照大屏幕上话检查自己画的是否正确。指名读。

  前两句读出骄傲、自豪、得意、神气的语气。指导神态、动作。第三句读出平和、谦虚的语气。分角色读

  4、转眼间,三位妈妈打好了水,开始往回走,从井边到家可真远!她们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为什么?指名说

  文中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水很重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妈妈提的这桶水吧!(出示句子:一桶水可重啦)指名读。从他的朗读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从哪个词可以感受到?(直晃荡、走走停停、痛、酸)

  “晃荡”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你感受到什么?(辛苦)你试着读一读。老师范读,请大家认真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不停地捶背、气喘吁吁、水的晃荡声)

  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说什么?再次体会妈妈的累。齐读。赛读。

  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你们对自己妈妈的那份浓浓的爱,假如这三个妈妈中有你的妈妈,此时你最想做什么,最想说什么?(是呀,妈妈最需要你们的帮助)

  四、角色互换,回报母爱

  1、文中的三个儿子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的9—11自然段,用“~”画出三个儿子的表现。

  2、指名交流,出示句子,练习朗读。

  3、那文中的哪句话能让我们感受到这桶水是“沉甸甸”的?指名读。

  4、面对这沉甸甸的'一桶水,你最欣赏哪个孩子的做法?

  5、第三个孩子是怎样帮的?谁再来读?老师把跑改为走,你们觉得怎样?(出示句子)从跑字感受到什么?这么重一桶水妈妈都提得这么辛苦而他却二话不说提着就走了,此时他心里面想什么?(帮妈妈,孝顺,分忧)

  6、大家说得很好,原来对于老爷爷来说(出示)只有孝顺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从大家的话中,老师听到一个共同的心声: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五、拓展:

  师:三字经中有这么一句:香九龄,能温席。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读故事《黄香扇枕温席》。

  生:边看边听故事。

  师:说说黄香为父亲做了些什么?

  生:夏天,黄香为父亲扇枕,冬天,黄香为父亲温席。

  师: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像这样的故事还有中国古代的二十四孝,如:仲由为亲负米、刘恒亲尝汤药、寿昌弃官寻母等。希望同学们课下收集相关的故事读一读。因为他们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引导学生诵记。

  六、总结、作业: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要做孝敬父母的孩子,那就从现在开始,每天至少为父母做一件事情。让我们成为父母心中真正的最优秀的孩子。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4

  【教材简说】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三年级第五册第一组的第四篇课文。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迎面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地方”的儿子,却接过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一声不响地走了,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好儿子。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

  2、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读自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内容,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4、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

  【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从小懂得为父母分担重。

  【教学难点】

  理解老爷爷的话,他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学过程】

  一、字词过关(略)

  二、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同学们,你们在家里曾经为父母亲做过哪些事?有什么感受?

  (生兴高采烈,列举事例)

  三、引导

  你还记得你的妈妈是怎样表扬你的吗?

  (生面带微笑,自豪而骄傲,个个争先恐后地汇报。)

  四、进入新课

  今天有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你们想不想知道她们是怎样夸奖自己的孩子的?

  (找出妈妈表扬孩子的话)

  五、自读自悟,合作研讨,体验阅读内容《三个儿子》

  1、你把自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四人一小组练一练,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

  2、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3、请一个小朋友读读这句话,大家听听,他把自己当成了妈妈没有?

  (读完后采访他当时的思想感情。)

  问: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您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生:我在想:我的儿子真了不起!

  4、交流提高:我也为您的儿子感到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得更自豪一点吗?

  (生练读,把练习结果表现给同桌看。)

  5、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⑴ 师生共建交流平台:另外一个妈妈是怎样夸奖自己的孩子的?也请几个小朋友来读一读。大家听听,他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

  (指名朗读)

  师: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还可以做出妈妈骄傲的表情来。

  师:那你能上来试一试吗?

  生:(昂首挺胸,骄傲的眼神)读得有声有色。

  师:夸夸他!

  ⑵ 大家自由练读,感悟提高。

  (趁热打铁)

  6、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⑴ 提出疑问: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说,这是为什么呀?

  (体会第三个妈妈说这句话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⑵ 通过朗读来体现:她认为自己的儿子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语气很平常)

  ⑶ 自由练读,感受第三个妈妈的平常心。

  六、自主发现,从细小处见真情

  1、自读课文第七小节,想想你发现了什么?三个妈妈打完水回去,在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提示。)

  2、汇报:

  水很重、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痛了、腰也酸了……

  3、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水重的?你能用朗读来体现水很重以及妈妈很辛苦吗?

  (通过朗读为课文后来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作铺垫,体会第三个儿子对妈妈的一片真情。)

  4、这样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样做的?用笔划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生立刻拿出笔来,积极地寻找句子)

  5、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三个句子:

  ⑴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⑵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⑶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6、激起共鸣:

  “你觉得哪一个儿子表现最好?最后一个孩子是怎么想的?如果换了是你,你会怎么做?”

  生:第三个儿子表现最好。妈妈特别辛苦,非常吃力。让我来帮妈妈提水吧!

  7、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第三个儿子的妈妈会想什么?一直跟在后边的老爷爷心里在想什么?

  (充分说。他的妈妈在想:我的儿子真是长大了。虽然比不上第一个孩子会翻跟头,比不上第二个孩子歌声动听,但他知道关心妈妈,帮助妈妈分担重担。老爷爷在想:只有这个儿子看到了自己的妈妈吃力地拎着水桶,并主动地接过水桶。他才是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的好孩子。)

  七、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1、提出疑问:

  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呢?

  (同桌之间互相说)

  2、全班参与讨论,提炼中心: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师热情地给予鼓励:大家说得真好!生得到老师的夸奖,个个喜形于色、兴高采烈……)

  八、拓展

  出示小黑板:

  你认为该向哪个孩子学习?为什么?

  你觉得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你平时又是怎样帮助父母做事的?

  (生沉浸在思考当中,下课。)

  【设计理念】

  生活化,同时又是富有乐趣的学习,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灵活,并拥有成就感,甚至能让人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阅读也不例外,如果能让孩子们融入生活场景,自主学习,体验阅读的乐趣,获得阅读后的快感,长此以往,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学习的方式应从“授之以鱼” 转变为“授之以渔”,甚至可以“授之以渔场”,真正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让孩子们人人都灵动起来,在老师的引导下,以最大的热情和积极性投入到自主学习当中去,合作探究,真实体验,从中体味学习的乐趣。

  【设计评析】

  1、教学设计的导入部分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回忆平时妈妈对自己的表扬,让孩子们马上就进入了兴奋状态,为后面的课文朗读奠定了基础,也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进入新课时,创设情境,让孩子们转换角色,扮演妈妈去朗读文中妈妈夸奖儿子的话,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发掘人物内心,感同身受,很快地体会到一个妈妈在介绍自己的孩子时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放开手脚让他们去读、去悟,会有更多地收获。我设计学生自读、自悟、自演妈妈的话,感受三个妈妈的不同语气和心情,使学生对人物的形象有了各自不同的体验。除了能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把文本的含义进行正确的表达外,还让孩子们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学习方法,并根据这些方法去自主学习。

  4、自主发现是新课程标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学设计的六部分设计了一个自主发现的环节,让学生通过读书、体验和激发共鸣,感悟人物的真情。学生通过第三个儿子默默无声的表现,立刻就能体会到:一个好儿子的好,不能光表现在会翻跟头、会唱歌上,而应以实际行动去分担妈妈的重担。此时,学生已模糊地意识到,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5、最后在通过第七部分的同桌之间的相互合作以及全班学生的共同讨论,使本来处于模糊状态的同学,在老师的点拨下,在老爷爷的话的启迪下,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个孩子,要孝顺父母,懂得为父母分担重担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好孩子。这个设计环节进一步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成为整堂课的高潮部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6、第八部分拓展中设计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寻找自我差距,激发孩子们孝顺父母的心愿,理解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科书104页第23课《三个儿子》

  【教学目标】

  1、学习6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为什么老爷爷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学准备】

  生字卡、插图卡片。

  【设计思路】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会边读边想,围绕“为什么老爷爷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讨论学习。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质疑激趣

  1、谈话导入:

  世上谁是你最亲的人?最爱你的人是谁?

  (用一首歌来表达你对妈妈的爱)

  2、导入课题:

  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今天,我们也来看一看,三个儿子他们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妈妈的.。

  (出示课题)

  3、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根据文内注音,读准字音,找出生字。

  2、以游戏形式学习生字,给生字宝宝找朋友。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生字宝宝的。

  三、小组合作,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带着以下三个问题,继续阅读课文:

  1、这件事发生在哪里?

  2、三个妈妈在打水时是怎样说自己的儿子的?

  3、三个妈妈提水时,三个儿子怎样做?

  四、加深巩固课文内容

  1、分角色朗读。

  2、表演巩固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思想。

  3、提问:

  你喜欢谁?为什么?

  4、师范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5、提问:

  三个儿子中,你们最喜欢谁?你们想知道老师喜欢谁吗?

  6、教师小结:

  老师喜欢歌声嘹亮的儿子,也喜欢力气大,能翻跟斗的儿子,却更喜欢体贴、关爱妈妈的好孩子。

  思考:

  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五、课文延伸

  平时你是怎样孝顺妈妈的?以后又准备怎样做?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一个 聪明 有力气 翻跟斗

  一个 爱唱歌 好听 唱着歌

  一个 不特别 接过水桶

  老爷爷: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复习生字、词语。

  2、真诚地表扬:哎呦,小朋友们真能干呀,这麽多的生字都可以顺利解决了,真了不起。

  3、创设生活的情境:小朋友,你看老师是这样表扬你的,你记得你的妈妈是怎样表扬你的吗?(学生自由表达)

  4、提高要求:你能把妈妈的表情和动作也做一做吗?(学生自由表演)

  5、导入新课:今天,有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了,请你自己去读读课文,找出妈妈表扬孩子的话。

  (二)、自读自悟,合作研讨,体验阅读内容。

  1、三个妈妈分别是怎样夸奖自己孩子的,请你仔细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妈妈表扬的话。

  2、你把自己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3、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指名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4、在你的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一起练一练,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学生互相交流)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反馈: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

  交流一:(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大家听听他把自己当成妈妈了没有。(指名生读)

  1、 采访刚才读的同学: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麽呀?

  生: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

  生:我想,我的孩子是很能干的,要是他表现好的话,我要好好表扬他!

  生:我为我的孩子感到骄傲!

  生:我还为我的'儿子感到自豪,我想他以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很有名的运动员!

  2、 交流提高:师(面带微笑):我也为你们的儿子感到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地更自豪一点吗?

  (学生练读)

  师:把你们练习的结果表现给你的同桌看看。(同桌互相读这句话)

  交流二: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1、师生共建交流平台:另外一个妈妈是怎麽说自己的孩子的?也请几位小朋友来读一读。

  大家也听听,他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指名学生朗读)

  2、 朗读、评价。

  师: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得怎麽样?

  生:我觉得他还可以做出妈妈骄傲的表情。

  师:那你能帮助他来改善一下吗?(生做抬高头的动作,骄傲的神情)

  生:我认为他的话还可以说得更慢一些,那样别人可以听得更清楚,感觉这个妈妈也就更骄傲了。

  师:嗷,你的想法很棒,你能来读读吗?(生自信地朗读)

  3、自由练读,感悟提高。

  大家提的意见都很有水平,像他们这样,其他的同学也去练习一下,争取读得更好。

  交流三:(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麽可说的,他没有什麽很特别的地方。”)

  1、提出疑问: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麽也没有说,这是为什麽呀?

  2、找到情感共鸣:这个妈妈在说话的时候会是怎麽样的心情呀?

  3、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四)、自主发现,从细小见真情。

  1、自读发现: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路上发生了什麽事情?请小朋友自己去读读课文的7、8小节,想一想,你有什麽发现。

  2、交流反馈:

  3、(1)完成填空。

  一桶水可重了!水——,三个妈妈——,胳膊都——了,腰也——了。

  (2)你从填上的词语中体会到什麽?

  (水桶里的水很满,三个妈妈提着水很吃力。)

  (真想有人来帮忙)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的?

  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出水的重吗?

  (3)假如是你拎着这麽重的水桶,此时你在想什麽?

  朗读提高

  4、这样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麽做的?请你去读读书,用笔划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5、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他们各自有什麽表现呢?

  (1) 边读边划出有关句子。

  A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B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C另外一个孩子跑到妈妈面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2)抓动词,体会最后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a找动词(跑到、接过、提着走)

  b最后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觉得妈妈特别辛苦。“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非常吃力。我来帮助妈妈提水吧!)师:读了两段话,你有什麽发现?(水很重)

  (五)、体会感悟,挖掘孩子内心的想法。

  小朋友们,看到这样的孩子,你体会到了什麽呀?想说些什麽?(学生自由交流)

  (六)、指明中心,升华主题。

  1、自由表演: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准备一下,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表演对话。

  2、上台表演:指名两组来表演。

  随即采访: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怎麽说只有一个儿子呀?

  3、全班参与讨论。提炼出中心: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4、拓展练习:这个妈妈还会和老爷爷说什麽呀?你们能把故事编下去吗?

  (七)、小节课文,读读议议。

  你认为该学习哪个孩子?为什麽?

  你觉得该怎麽样孝敬父母亲?

  说说你是怎麽样帮助父母做事情的?

  板书

  三个儿子

  妈妈 儿子

  既聪明又有力气 翻跟头

  唱歌好听极了 唱着歌

  没有什麽特别的 接过、提着走了

  只有一个儿子

  孝顺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欣赏课文《三个儿子》《幸福的感觉》。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培养孩子的思考和朗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生活中同学们一定得到过妈妈的表扬,能展示一下吗?(学生自由表达)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两篇文章中也有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了,我们先来听听《三个儿子》中妈妈的夸奖吧!

  二、(读)自主合作,体验阅读内容

  1、出示导读提纲:

  ①、大声读一遍课文,然后用括号画出三位妈妈说自己孩子的话。

  ②、和同桌一起分角色读一读,体会三位妈妈说话时的语气一样吗?

  (学生自由读画,同桌交流练读)

  2、交流: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谁和大家说说你找到了哪几句话吧?

  3、三个妈妈说话时语气一样吗?

  三、(交流)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反馈:我们先来听听前两位妈妈的话吧。

  交流一:(利用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交流二:(利用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两句话,大家听听,他把自己当成妈妈了没有。(指名生读)

  1、采访刚才读的同学:

  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板书:一个儿子聪明有力 一个儿子 唱歌好听)

  真不错,第一位妈妈用“既……又”这对关联词,自豪的夸奖了自己的儿子。让我们也来学一学夸一夸吧。(课件让我也来夸一夸)

  2、引读:因为第一位妈妈的儿子不但聪明还有力气,所以妈妈骄傲地说:“…………”因为第二位妈妈的儿子唱歌好听,所以这位妈妈也自豪地说:“…………”(学生接读)

  交流三:(利用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提出疑问:两个妈妈都在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板书:另一个儿子 没有特别)

  2、“特别”的反义词是什么?

  3、这个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

  4、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四、(感悟)体会感悟,挖掘内心想法

  出示导读提纲;

  1、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请你们自己去读读课文的第8自然段,边读边想,看你有什么发现?然后在学习小组内交流交流,再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2、交流反馈:师:读了这两段话,你有什么发现?(小组汇报)

  (水很重)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的?(生找重点词出示)

  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出水的重吗?(学生读)从你的朗读声中,我感觉到了三位妈妈很辛苦)

  3、朗读提高。让我们都来做做妈妈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拎一拎这沉甸甸的水桶吧。

  妈妈们拎着这么重的水桶,此时你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别人的帮助)

  4、是呀!此时别人的帮助对妈妈来说是多么重要呀!

  (生读画)

  出示导读提纲;

  面对妈妈拎着沉甸甸的水桶,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你去读读书第9、10、11自然段,用笔划出三个儿子的做法(生读画)

  1、汇报出示三个句子(引读:当妈妈拎着水桶晃晃荡荡走来时,……当妈妈拎着水桶走走停停时……当妈妈拎着水桶腰酸胳膊也痛时……)

  2、同学们看到这样的场景,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生自由谈)(课件我想说)

  3、是呀!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支持赞成第三个儿子的做法。现在我们来看,他真的像妈妈说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学生自由交流)板书:擦去“没有特别”改成“孝敬父母”

  五、(生华)主题阅读,进行情感延伸

  1、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准备一下,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表演对话。

  2、上台表演:指同桌表演。

  随即采访: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怎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呀?(出示课件)

  3、全班参与讨论。提炼出中心: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课件)

  总结: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不容易,作为儿女,我们也要像父母关心我们一样时时处处体贴父母,关心父母,孝敬父母,只有懂得妈妈的需要,懂得爱自己的妈妈,孝敬自己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外国,都有许多这样的故事。下面让我们走近另外一篇文章《幸福的感觉》,再来感受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儿子吧。

  出示导读提纲;

  1、默读文章,找出乔治妈妈夸乔治的话,小声读一读,体会乔治妈妈的内心感受。

  2、文中乔治的哪些地方使你感受最深的?画一画,与同学分享。

  1、学生阅读《幸福的感觉》,小组交流。

  2、学生汇报,指导朗读,感悟升华。

  (三)拓展内容,培养阅读习惯

  同学们,你觉得该怎么样孝敬父母亲?(课件:孝敬父母就是在父母需要的时候……孝敬父母就是…………)

  快乐作业:(任选一)

  1(读)读一读《黄香扇把温席》《卧冰求鲤》《 陆绩为母藏橘》《乌鸦爱妈妈》等故事,和同学们谈谈你的感受。

  2(写)学了这两篇文章,你一定有很多想法,把它写出来吧。

  3(做)从现在起,每天至少为长辈做一件事。

  下课前,老师想把《三字经》里的一句话送给同学们,希望同学们记在心中,都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师生齐读)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繁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能协助妈妈拎水桶,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复习生字、词语。

  2、真诚地褒扬:哎哟,小朋友们真能干呀,这么多的生字都可以顺利解决了,真了不起。

  3、创设生活的情境:小朋友,你看老师是这样褒扬你的,你还记得你的妈妈是怎么褒扬你的吗?(同学自由表达)

  4、提高要求:你能把妈妈的表情和动作也做一做吗?(同学自由扮演)

  5、导入新课:今天,有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身的小朋友了,请你自身去读读课文,找出妈妈褒扬小朋友的话。

  设计意图:在复习生字的时候,给小朋友们带去的是枯燥的,乏味的信息,但是,利用老师真诚的褒扬,通过联系生活,回忆妈妈的夸奖,马上就使小朋友们从枯燥中走出来,进入兴奋的状态,为后面课文的感情朗读垫定了基础,是小朋友们表达真实感情的需要。同时,在回忆妈妈的话,讲述妈妈的话的同时,提高要求,让小朋友们把妈妈的动作和神态也表示出来,经过这样的加工,一个为自身的小朋友而感到骄傲的妈妈的形象就有血有肉地出现在小朋友们的面前。

  二、自读自悟,合作研讨,体验阅读内容

  1、三个妈妈分别是怎么夸奖自身的小朋友的,请你仔细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妈妈褒扬的话。

  2、你把自身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3、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指名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其实是必不可少的,小朋友们在自读的基础上,找到了学习的内容:三个妈妈夸奖小朋友的话。在自悟的'基础上,把自身就当成妈妈来读,读出妈妈的语气和神态。

  4、在你的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一起练一练,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同学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三人行,必有我师”。在自读自悟的条件下,博采众长,吸取他人的经验也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新课程下学习方式从接受学习到自主、合作、探究的一种体现。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反馈: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

  交流一: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大家听听,他把自身当成妈妈了没有。(指名生读)

  1、采访刚才读的同学:

  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生:我在想,我的小朋友真了不起。

  生:我想,我的小朋友是很能干的,要是他表示好的话,我要好好褒扬他!

  生:我为我的小朋友感到骄傲!

  生:我还为我的儿子感到自豪,我想他以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很有名的运动员!

  2、交流提高:

  师(面带微笑):我也为你们的儿子感到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地更自豪一点吗?(同学练读)

  师:把你们练习的结果表示给你的同桌看看。(同桌相互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小朋友们更进一步地把自身转化成妈妈的角色,读了以后访问同学,其实时时处处都在提醒他们:你说的话是妈妈说的话。这样挖掘内心的交流,让小朋友们很快就体会到作为一个妈妈在介绍自身的小朋友的时候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然后再自由练读,提供练习提高的空间,试图把“授之以鱼”转换成“受之以渔场”。

  交流二: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1、师生共建交流平台:另外一个妈妈是怎么说自身的小朋友的?也请几位小朋友来读一读。

  大家也听听,他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指名同学朗读)

  2、朗读、评价:

  师: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的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还可以做出妈妈骄傲的表情。

  师:那你能协助他来改善一下吗?(生做抬高头的动作,骄傲的眼神)

  生:我认为他的话还可以说得更慢一些,那样他人可以听得更清楚,感觉这个妈妈也就更骄傲了。

  师:哦,你的想法很棒,你能来读读吗?生自信地朗读)

  3、自由练读,感悟提高。

  大家提的意见都很有水平,像他们这样,其他的同学也去练习一下,争取读得更好。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由收到放的过程。第一个妈妈的话,老师和同学一起把情感的电点滴滴都挖掘了出来,小朋友们也读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那么第二个妈妈的话只要稍加点拨,他们就能把妈妈的心情用朗读来表示。同学还是学习的主体,放开手脚,让他们自身去读,去悟,会有更多的收获。

  交流三: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说很么特别的地方。”

  1、提出疑问:两个妈妈都夸奖自身的小朋友,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

  2、找到情感共鸣:这个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

  3、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示吗?

  设计意图:三次和文本的交流,把三个妈妈做了比较,同学对人物形象的反应是多元的。对同样的句子,不同的人肯定有他独特的体验,在不磨灭同学个性的前提下,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就是非常必要了。我设计这样三次交流,除了让同学用自身的理解把文本的含义进行表达以外,还设计了一个从“收”到“放”再到“收”的过程,让小朋友学会了学习方法,能根据方法自主学习。

  四、自主发现,从细小见真情

  1、自读发现: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自身去读读课文的7、8小节,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2、交流反馈:

  师:读了两段话,你有什么发现?(水很重)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的?你能用朗读来表示出水的重吗?

  3、朗读提高。

  设计意图:自主发现是这套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局部,在每个《语文园地》里都有“我的发现”这样一个内容,经过快一年的实践,感觉到小朋友们的观察发现能力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因此,这里设计了一个通过自主发现,领悟文章的深层含义的环节,从细小的地方发现水桶很重,更进一步发现儿子对妈妈的一片真情。

  4、这样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请你去读读书,用笔划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五、体会感悟,挖掘小朋友内心的想法

  小朋友们,看到这样的小朋友,你体会到了什么呀?想说些什么?(同学自由交流)

  设计意图:为了尽快展示出课文中具有人文性的思想,。我在这里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通过读书,体验,感悟,然后到了抒发自身想法的境界。这里的想法,主要是指小朋友们真实的想法,不是虚假的,空浮的,鼓励说真话,说自身心里想的话,允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六、指明中心,升华主题

  1、自由扮演: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准备一下,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扮演对话。

  2、上台扮演:指名两个组来扮演。

  随即采访: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怎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呀?

  3、全班参与讨论。提炼出中心:孝顺家长的小朋友,才是真正的小朋友。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9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字,识记字形,规范生字的书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

  识记字形,规范生字书写。

  教学准备:字卡、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活跃气氛。

  一.观察画面,导入新课。

  1.引导观察,激发兴趣。

  2.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扫清障碍。

  1、老师提出初读要求。

  2、让学生按照初读要求自读课文。

  3、认识生字新词。

  (1)学习文中要求会认的字:既嗓甸拎桶晃,引导学生会读会认。

  (2)指导学生读文中难读的词:晃荡 沉甸甸 胳膊

  (3) 认读文中词语:拎着水桶 嗓子沉甸甸 胳膊 晃荡

  (4)读好文中的长句和难读的句子。

  (5)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识记字形。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1)分析字的结构和写法。

  (2)老师指导学生写最难写的一个词:胳醇

  (3)学生写字,老师巡视指导,相机纠正写字姿势。

  (4)写字反馈。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

  2、整体感知

  (四)、教师小结,设悬念。

  师生谈话,老师小结,设置悬念,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附板书设计: 23三个儿子

  只有一个儿子?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巩固、复习生字。能有感情地明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读准人物说话的语气,懂得“只有孝敬父母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带着上一节课留下的悬念进入第一课时

  (二)、复习上一节课的生字。

  (三)、能有感情地明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的语气

  能读准三个妈妈说话时的语气。学习第7自然段和第8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妈妈们提水的`辛苦。学习课文的第9自然段,用笔找出三个儿子的做法,完成课文107页的练习。学习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好两个人说话的语气,接着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这个妈妈和老爷爷还会说什么呀?你能继续把故事编下去吗?

  (五)、展示表演的结果,随机点拨升华主题。值得委半敬父母的道理,

  (六)课外作业:回家后帮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话。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0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搞笑,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应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个性的地方”的儿子,却能帮忙妈妈拎水桶,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二、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复习生字、词语。

  2、真诚地表扬:哎哟,小朋友们真能干呀,这么多的生字都能够顺利解决了,真了不起。

  3、创设生活的情境:小朋友,你看老师是这样表扬你的,你还记得你的妈妈是怎样表扬你的吗?(学生自由表达)

  4、提高要求:你能把妈妈的表情和动作也做一做吗?(学生自由表演)

  5、导入新课:这天,有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了,请你自己去读读课文,找出妈妈表扬孩子的话。

  『设计意图』:在复习生字的时候,给孩子们带去的是枯燥的,乏味的信息,但是,利用老师真诚的表扬,透过联系生活,回忆妈妈的夸奖,立刻就使孩子们从枯燥中走出来,进入兴奋的状态,为后面课文的感情朗读垫定了基础,是孩子们表达真实感情的需要。同时,在回忆妈妈的话,讲述妈妈的话的同时,提高要求,让孩子们把妈妈的动作和神态也表现出来,经过这样的加工,一个为自己的孩子而感到骄傲的妈妈的形象就有血有肉地呈此刻孩子们的面前。

  (二)、自读自悟,合作研讨,体验阅读资料。

  1、三个妈妈分别是怎样夸奖自己的孩子的,请你仔细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妈妈表扬的话。

  2、你把自己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3、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指名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其实是必不可少的,孩子们在自读的基础上,找到了学习的资料:三个妈妈夸奖孩子的话。在自悟的基础上,把自己就当成妈妈来读,读出妈妈的语气和神态。

  4、在你的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一齐练一练,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学生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三人行,必有我师”。在自读自悟的条件下,博采众长,吸取别人的经验也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新课程下学习方式从理解学习到自主、合作、探究的一种体现。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反馈: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

  交流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但是他。”)

  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大家听听,他把自己当成妈妈了没有。(指名生读)

  1、采访刚才读的同学:

  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生: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

  生:我想,我的孩子是很能干的,要是他表现好的话,我要好好表扬他!

  生:我为我的孩子感到骄傲!

  生:我还为我的儿子感到自豪,我想他以后必须能成为一个很有名的运动员!

  2、交流提高:

  师(面带微笑):我也为你们的儿子感到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地更自豪一点吗?

  (学生练读)

  师:把你们练习的结果表现给你的同桌看看。(同桌相互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更进一步地把自己转化成妈妈的主角,读了以后访问同学,其实时时处处都在提醒他们:你说的话是妈妈说的话。这样挖掘内心的交流,让孩子们很快就体会到作为一个妈妈在介绍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然后再自由练读,带给练习提高的空间,试图把“授之以鱼”转换成“受之以渔场”。

  交流二:(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1、师生共建交流平台:另外一个妈妈是怎样说自己的孩子的?也请几位小朋友来读一读。

  大家也听听,他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指名学生朗读)

  2、朗读、评价。

  师: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的怎样样?

  生:我觉得他还能够做出妈妈骄傲的表情。

  师:那你能帮忙他来改善一下吗?(生做抬高头的动作,骄傲的眼神)。

  生:我认为他的话还能够说得更慢一些,那样别人能够听得更清楚,感觉这个妈妈也就更骄傲了。

  师:哦,你的想法很棒,你能来读读吗?(生自信地朗读)

  3、自由练读,感悟提高。

  大家提的意见都很有水平,像他们这样,其他的同学也去练习一下,争取读得更好。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由收到放的过程。第一个妈妈的话,老师和学生一齐把情感的电点滴滴都挖掘了出来,孩子们也读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那么第二个妈妈的.话只要稍加点拨,他们就能把妈妈的情绪用朗读来表现。学生还是学习的主体,放开手脚,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悟,会有更多的收获。

  交流三:(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说很么个性的地方。”)

  1、提出疑问: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

  2、找到情感共鸣:这个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会是怎样样的情绪呀?

  3、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设计意图』:三次和文本的交流,把三个妈妈做了比较,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反应是多元的。对同样的句子,不同的人肯定有他独特的体验,在不磨灭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就是十分必要了。我设计这样三次交流,除了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把文本的含义进行表达以外,还设计了一个从“收”到“放”再到“收”的过程,让孩子学会了学习方法,能根据方法自主学习。

  (四)、自主发现,从细小见真情。

  1、自读发现: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自己去读读课文的7、8小节,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2、交流反馈:师:读了两段话,你有什么发现?(水很重)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的?

  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出水的重吗?

  3、朗读提高。

  『设计意图』:自主发现是这套教材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每个《语文园地》里都有“我的发现”这样一个资料,经过快一年的实践,感觉到孩子们的观察发现潜力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因此,那里设计了一个透过自主发现,领悟文章的深层含义的环节,从细小的地方发现水桶很重,更进一步发现儿子对妈妈的一片真情。

  4、这样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样做的?请你去读读书,用笔划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五)、体会感悟,挖掘孩子内心的想法。

  小朋友们,看到这样的孩子,你体会到了什么呀?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设计意图』:为了尽快展示出课文中具有人文性的思想,。我在那里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透过读书,体验,感悟,然后到了抒发自己想法的境界。那里的想法,主要是指孩子们真实的想法,不是虚假的,空浮的,鼓励说真话,说自己心里想的话,允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六)、指明中心,升华主题。

  1、自由表演: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请你和你的同桌一齐准备一下,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表演对话。

  2、上台表演:指名两个组来表演。

  随即采访: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怎样说只有一个儿子呀?

  3、全班参与讨论。提炼出中心: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4、拓展练习:这个妈妈还会和老爷爷说什么呀?你们能把故事编下去吗?

  『设计意图』: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透过同桌之间的相互合作,我主要想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主角,对感情朗读课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自由朗读以后,请两个小组来表演,让大家都来体会别人是怎样读的,自己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最后升华文章的主题:为什么只有一个儿子?全班讨论,共同提炼出中心思想。

  最后给课文补上空白,进行了一个拓展练习,同桌两个人续编对话,让本来处于模糊状态的同学也能深切体会到作为一个孩子,要成为务必孝顺父母,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孩子。同时,课堂上的闪光点也由这个环节而显现出来,成为整节课的高潮。

  (七)、小节课文,读读议议。

  你认为该学习哪个孩子?为什么?

  你觉得该怎样样孝敬父母亲?

  说说你是怎样样帮忙父母做事情的?

  『设计意图』:我设计第一个问题,为了帮忙孩子们理解正确的价值取向,理解三个儿子都很优秀,但是只有孝敬父母的才是“真正的儿子”,在学生心里激起思维的火花,引导进行小小的辩论。设计第二、三个问题,出于联系实际的生活,激发孩子们孝顺父母的心愿,为课文的学习带给生活的保证。

  三、教后反思:

  “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资料,只要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

  1、阅读教学生活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把自己对文本的感受、理解、体验传授给学生是不行的,教学就应是一种“导体”,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因此,阅读教学生活化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资料,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比如:在开始引入课题时,让孩子们回忆“你的妈妈是怎样样夸奖你的,她的动作和表情是怎样样的?”从而导入课文“那里也有三个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你去读一读”。这样的阅读教学贴近生活,并营造了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敢想、敢说、敢做),使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的理解。

  2、阅读教学自主化。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透过自读自悟,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而交流研讨是培养和考察学生自主学习潜力的主要途径。其目的在于引发学生交流研讨的兴趣,培养学生交流研讨的潜力。因此,在每次安排自读自悟的环节以后,我都要设计一个交流的环节,用教师生动有效的课堂评价,学生充满个性化,充满生命活力的的语言,挖掘学生心灵深处想法,对文本的主题进行升华,把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支配时间,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3、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用心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因此,课堂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语言:“老师,我有个问题。”“***,我对你提个意见。”“我对他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老师的语言也成了:“**你先来说说好吗?”“能向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你先等一等,让别的同学先准备一下好吗?”生动活泼、用心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用心性。

  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最后几个环节的时候,学生争论哪个孩子更好,向谁学习时,教师的引导地位没有很好地显示出来,在续编故事时,教师的引导、点拨还不够到位等等。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实现这样大幅度的转变,教师的主角需要至少发生这样的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让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1

  1.会认“既、嗓”等6个生字,会写“拎、桶”等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明白老爷爷说话的意思,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二、教学准备:小黑板、三个装满水的水桶

  三、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一)听唱儿歌《好孩子》,导入新课。

  1、听唱儿歌《好孩子》:擦桌子,抹椅子,拖得地板像镜子,照出一个小孩子。小孩子,卷袖子,帮助妈妈扫屋子,忙得满头汗珠子。

  2、导入新课:好孩子,人人爱。这节课有《三个儿子》来到我们的课堂,他们是好孩子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三个儿子》

  (二)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认识生字。

  (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二)交流识字情况,培养识字兴趣。

  1、形式多样有趣的读生词(齐读、个人读、开火车读、领读、男女生轮读、比赛读等穿插进行,增加读生字的兴趣。)

  2、指导难读的词,注意“沉甸甸”的“甸”变读为一声,“胳膊” 读轻声。

  3、自主识记字形。

  4、组内交流:说一说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字的;哪个字难记,向组内同学请教。

  (三)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

  1、学“既”字。

  (1)“既”字有个好朋友是“又”,他俩总在一起,谁来读一读课文中这句话。

  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2)师用“既……又……”的句式夸奖学生。(你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2、学“嗓”字。

  (1)你会用“嗓”字组词吗?

  (2)师夸赞学生。

  如“你的声音真好听,你有一副好嗓子。”“你们的声音真洪亮,真是金嗓子!”用有“嗓”字的句子夸赞学生。

  3、学“拎”“桶”“晃”“甸”字

  (1)请学生先做拎水桶的动作,然后说为什么“拎”字是提手旁, “桶”字是木字旁。

  (2)请一名学生拎一桶水,其他学生观察水面变化。

  (3)师采访拎水桶的学生:你拎这桶水感觉怎么样啊?指导读句子: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

  (4)请学生说水面的变化,巧记“晃”字。

  如:太阳发出万丈光芒;日光为“晃”等。

  (5)课文中还有一个词也是说水很重的,谁发现了? “沉甸甸”,识记“甸”字。

  (6)请大家读词语、句子。

  4、师真诚地表扬:同学们真能干呀,这么多的生字都会读了,真了不起。

  三、创设情境、体验情感、练习朗读。

  (一)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1、小朋友,你看老师是这样表扬你的,你还记得你的妈妈是怎么表扬你的吗?(学生自由表达。)

  2、你能把妈妈的表情和动作也做一做吗?(学生自由表演。)

  (二)练习朗读。

  1、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请你自己去读读课文1-6小节,找出妈妈表扬孩子的话用横线划出。

  2、你把自己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夸一夸孩子。

  3、组内练读。

  四、朗读交流,感受阅读乐趣。

  交流(一):

  (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1、采访刚才朗读的同学,顺势指导:

  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儿子时,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预设:(1)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

  (2)我想,我的孩子真能干!

  (3)我为我的孩子感到骄傲!

  2、各位妈妈们都自豪地、骄傲地夸奖夸奖自己的儿子吧。(学生练读)

  交流(二):

  (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1、师生共建交流平台:另外一个妈妈是怎么说自己的孩子的?也请几位小朋友来读一读。大家仔细地听一听,评一评他的朗读。(指名学生朗读)

  2、朗读、评价。师: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的怎么样?

  3、自由练读,感悟提高。

  交流(三):(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提出疑问: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个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心里会怎样想?

  2、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来朗读。

  交流(四):整体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四、细心观察、写字练习。

  (一)观察生字,心里书空练习。

  学生细心观察要求会写的字,发现规律,找到难点,在心里书空练习。

  (二)组内交流。

  哪个字难写,哪个笔画难写,怎样才能把字写漂亮。

  (三)指导书写。

  1、指导“聪”字写法。

  怎么能把“聪”字写漂亮呢?“耳”字作了偏旁就变苗条了,这三横写得短一点儿,最后一笔横,变成了提,“耳”字就苗条了。老师相信聪明的孩子一定能把“聪”字写漂亮。

  2、请大家在田字格里写一个。

  3、学生自己练习写其他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个儿子》,读写了生字,读通了课文,还学习了课文1—6节。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个儿子》。

  二、立足文本旧知,进行说话示范

  1、齐读课文1——6节,在三个妈妈的话中,这是怎样的三个儿子?

  2、出示: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用上“一个……一个……另一个……”把三个句子连起来。

  (1)三个句子孤零零的,让它们在一起做朋友吧!谁能用上连接词“一个……一个……另一个……”介绍妈妈口中的三个儿子。

  (2)交流。

  一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一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另一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加上了“一个……一个……另一个……”这样的连接词,句子间就显得特别有条理。

  4、从妈妈的话中,我们看到三个不同的儿子。让我们的句子再变变变,谁能把三个句子变成一段话呢?

  出示句子:一个儿子 。一个儿子 。另一个儿子 。

  (1)交流。

  一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一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另一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开头空两格,后面三个句子连在了一起,三个句子就变成了一段话。学语文可真有意思。

  三、模拟文本情境,尝试说话训练

  学习第7、8节

  1、引读:三个妈妈介绍了自己的孩子,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

  一桶水可重了!水 直晃荡 ,三个妈妈 走走停停 ,胳膊都 痛 了,

  腰也 酸 了。

  2、这段话写什么?(水很重,妈妈很辛苦、很吃力。)

  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请你通过朗读把这个词表现出来!

  读得不错,把妈妈的辛苦读出来了。

  3、谁能通过表演把这些词表现出来!(实物:三个装满水的水桶)

  4、现场采访:

  这个妈妈,你感觉怎样?

  这个妈妈,需要帮忙吗?

  这个妈妈,如果把这桶水从这里拎到你家,你觉得行吗?你现在最希望什么?

  (真想有人来帮忙,有辆推车该多好,如果水井离家近些,好累,真想休息一下,下次换个小桶……)

  5、把三个妈妈的话连起来说说。

  一个妈妈说: 。

  一个妈妈说: 。

  另一个妈妈说: 。

  四、利用文本空白,发挥想象说话

  (一)学习三个孩子的表现(9——11节)

  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他们各自有什么表现呢?

  1、默读9——11节,画出有关句子。交流。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2、指名读。

  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运用了比喻,句子多生动呀!

  “跑到”看出什么?

  3、假如你看到这一幕,你想对哪个儿子说什么?

  (二)学习老爷爷的话(12——13节)

  1、看到这一幕,一个妈妈问老爷爷:“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啊?”“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2、老爷爷真的只看到一个孩子吗?

  3、那他看到的这个孩子是谁?

  4、他看到这个孩子的什么?

  填空:老爷爷看到这个孩子的 。(孝顺、懂事、关心父母)

  5、小结:老爷爷看到的不是外表,而是孩子的内心,身上的闪光点。老爷爷认为:一个孝顺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6、句式说话拓展运用

  听了你们和老爷爷的话,其他两个孩子会怎么做的?句式说话拓展运用。

  (鼓励学生加上动作、神态、语言说说。)

  出示: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一个孩子 。另一个孩子 。

  动作:跑、接、提

  神态:羞愧、不好意思、脸红了、脸上红一阵青一阵

  语言:妈妈,你辛苦了!妈妈,我错了,我来帮你的忙!

  五、提取生活素材,泛化说话训练

  1、在小朋友和老爷爷的帮助下,另外两个孩子也很棒!他们知错就改,也学会去帮助妈妈,关心妈妈,用实际行动父母分担生活重担,学着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真好!学会感恩是一种美德,它不分男女,不分老少,不分国内国外。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2

  【教材分析】

  本课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难怪哦,老爷爷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却能帮助妈妈拎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本课教学中,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就可以了。

  【学情分析】

  认字、写字、在准确的情感朗读中感悟课文。

  二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是重要环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说出识字方法。本文内容浅显,人物对话多。不同的人说话的语气不同,表达的心情也不同。因此,我把“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培养学生的语感”列为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1.会认“既、嗓、拎、桶、晃”6个生字,会写胳膊、晃荡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通过课文学习让大家体会妈妈的辛苦,懂得关心、孝顺父母。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明白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3.通过学文、赏文,懂得孝敬父母并能付诸行动。

  【教学难点】

  1.通过讨论明白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比较三个儿子的行为,体会老爷爷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一桶水。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儿子和妈妈之间的故事。一起走进23课《三个儿子》,伸出小手,跟着老师一块儿写课题。(学生跟着书空写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读书要求:①读准字音。

  ②画出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③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生字词:读音注意“躁”是平舌音;“拎”是前鼻音;“晃”是多音字,在本课读第四声;“甸”在“沉甸甸”一词中应读一声。

  3.初步感知

  ⑴简要说说:在三个妈妈的眼中,他们的儿子分别是怎样的?

  ⑵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本课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难怪哦,老爷爷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却能帮助妈妈拎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三、写字指导

  1.写正确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些容易写错,特别是诸多的“点”,最容易被忽视。如,“拎”字最后一笔(点),“桶”字右上的一点,“膊”字右上的点,都容易漏写。“荡”字也是易写错的字,学生往往写成左右结构,指导时应特别强调。

  2.写美观

  写“桶”字时,右上的“横撇、点”不宜大;“晃”字中间的横不能太长,下面的撇、竖弯钩要写舒展。写好“停”字的关键是写好右边,右边部件多,要写紧凑,口尽量扁,给下边的秃宝盖和“丁”字留出位置。“膊、荡”二字笔画多,不容易写好,要加强范写指导。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3

  一、教材简说:

  儿子,这个字眼里在妈妈的心里是神圣的。可是,妈妈这个字眼,在儿子的心里是怎样的呢?我们感动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而大力赞颂母爱的时候,是否应该引导孩子们读读“黄香温席”、“卧冰求鲤”,这些颂扬子孙孝心的文章呢?

  本课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难怪哦,老爷爷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却能帮助妈妈拎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二、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本课教学中,不必给二年级的学生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只要抓住关键内容,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自读自悟,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让学生读书、讨论,从而促进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品质的形成。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每个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在理解中感受妈妈对儿子的爱,感受老爷爷话语的深刻含义。

  3、学会孝顺、体贴母亲。

  四、教学重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从中感受妈妈对儿子的爱。

  2、理解老爷爷话语中的深刻含义。

  五、教学过程:

  (一)古诗引入,揭示课题。

  1、我们曾经学过一首古诗叫《游子吟》,哪位同学愿意背一遍给大家听?(请一学生有感情地背诵)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千古传颂的古诗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母爱的??(学生齐答)。

  3、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位妈妈和她们的三个儿子,让我们看一看妈妈对儿子又是一份怎样的爱。

  4、板书课题:《三个儿子》

  (二)读中学,读中悟。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狄更斯)

  文中的三位妈妈,她们眼中的儿子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马上翻开书本,去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用心感受一下。(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强调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2)简要说说:在三个妈妈的眼中,她们的儿子分别是怎样的?

  2、再读课文,提高认知。

  (1)怎样能把妈妈的话读得更有味道,下面听老师来读课文!(师范读)

  (2)刚才听了老师读课文,感觉三位妈妈说话的语气相同吗?

  学生自由说后,师小结:第一、第二个孩子的妈妈说话时很得意,读时语速稍快,语调稍高。最后一个妈妈说话时是比较平淡,读时语调平稳。

  (3)象老师这样读读吧!

  生自由练习再读文。

  3、三读课文,感悟情感。

  (1)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

  请几位同学读一读,师相机指导朗读。(得意的语气)

  师:让我们一起伸出大拇指,来夸夸自己的儿子,“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

  生齐读。

  (2)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

  师:第二个妈妈的话,谁来读?

  生读,师随机指导朗读。(得意的语气)

  师:我听出来了,你们读出了妈妈骄傲的语气。

  (自己的孩子永远都是妈妈眼中最出色的一个人,谈起自己的孩子总是那么的洋洋得意。但是……)

  (3)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

  师:这两个妈妈在谈论自己的孩子时充满了骄傲与自豪,那第三个妈妈呢?谁来读!

  请个别学生以平淡的语气读一读,师随机指导朗读。

  (4)刚才大家用不同的语气读出三位妈妈的话。在三个妈妈的眼中,她们的儿子分别是怎样的?示:(生汇报)

  一个 既聪明又有力气的儿子

  一个 唱歌好听 的儿子

  另一个 没有什么特别 的儿子

  (三)探究课文,明确中心。

  1、质疑: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几个孩子?(3个)可老爷爷却说了一句奇怪的话。

  齐读:“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让我们一起看看发生什么事?

  示句子: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反复读)

  (1)你想说什么?

  (2)你猜想一下妈妈们此时心里会想什么?

  (3)如果你是其中一位妈妈的孩子,你会怎么做?

  2、但是文中的三个儿子看见“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学生同桌间一起读一读,找一找,说一说。

  汇报:一个 的儿子

  一个 的儿子

  另一个 的儿子

  3、第三个儿子“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时,你觉得当时他正想着什么?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说吗?

  4、此刻,你又有什么话想对第一、二个儿子说吗?

  5、所以,老爷爷说????(生齐读:“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老爷爷看到的是哪个儿子?(一生答:第三个儿子)

  因为这是一个 的儿子(请个别学生说)

  6、小结:一个懂得孝顺、体贴妈妈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

  我们也是一样,只有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懂得孝顺、体贴自己妈妈,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好孩子。你们愿意做这样的一个好孩子吗?

  7、你曾为妈妈做过什么力所能及的事吗?

  (四)课外延伸,深化主题。

  1、三字经里也有“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只有懂得妈妈的需要,懂得爱自己的妈妈,体贴自己父母的才是好孩子。从古到今,也有许多这样的故事。

  2、鼓励阅读。

  示两篇小故事:

  《卧冰求鲤》晋朝时有一姓王名祥之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有诗颂曰 :

  继母人间有 王祥天下无

  至今河水上 留得卧冰模

  《黄香扇把温席》讲的是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夏天,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子,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

  读后有何想法?相互交流,深化“孝顺”这一主题。

  (五)作业布置

  在临近的母亲节,为妈妈设计一张心意卡,把你想对她说的话写进里面。

  板书设计:

  23 三个儿子

  既聪明又有力气 唱歌好听 没什么特别

  孝顺、体贴母亲

  真正的儿子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的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作为儿女应该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分角色朗读,懂得孝敬父母。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用“沉甸甸”说一句话。

  二、由疑引读:

  师:

  1、同学们,课文明明以《三个儿子》为题,而老爷爷却说自己只看见一个儿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个问题多么奇怪呀!

  2、请同学们打开书本23课三个儿子自由朗读吧!(板书:23三个儿子)

  三、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1、课文除了有三个儿子,还有哪些人物?(指导看图:三个妈妈一个老爷爷)

  2、思考:三个妈妈分别说了什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找出有关的段落来读一读。

  (二、三、六自然段)

  (1) 第一个妈妈是怎么说的?请第一组同学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板书:一有力气)

  思考:第一个妈妈的心情怎样呢?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再读一读。(生回答:得意.自豪)

  请大家.用......既......又......造句。让学生练一练,说一说。(板书:......既......又......)

  (2)第二个妈妈是怎么说的?与第一个妈妈的语气相同吗?请第二组的同学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生答:相同板书:二唱歌)

  (3)第三个妈妈又是怎么说的?请第三组的同学来读一读第六自然段。(生答板书:三没特别地方)

  思考:第三个妈妈的心情怎么样呢?应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请同学们再读一读。(平和.平淡)

  (4)指名分色地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3、三个孩子见到妈妈在提水时,分别怎样做?(学习七至十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七至十一自然段。找出三个孩子怎样做的段落。应用什么语气读?

  (2)第四组的同学来读一读第一个孩子的做法。(板书:翻跟斗)

  出示:小黑板第九自然段仿造句子读读说说。)

  (3)女生来朗读第二个孩子的做法。(板书:唱歌)

  (4)男生来朗读第三个孩子的做法。(板书:帮妈妈)

  4、指三名男生分角色地朗读三个儿子的做法并上台演示。

  5、当孩子接过妈妈手里的水时你们觉得怎样?哪个词语体现出?(重沉甸甸)

  6、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孩子吗?一起来读一读第十三自然段。

  (1)老爷爷说话的语气怎样的?再读一读。(幽默.风趣而又意味深长)

  (2)读了十二自然段你们知道老爷爷说的话意思吗?(知道因为他只看到一个儿子帮妈妈提水)

  (3)指名上台演示老爷爷说的话。

  7、你们喜欢哪一个?(第三个因为他懂得孝敬父母)

  8、学习了课文你们懂得了什么?

  三、总结:

  父母给了我们无私的爱,我们应该孝敬父母,多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板书设计:

  一 二 三

  有力气 唱歌没 什么特别

  翻跟斗 唱歌 帮妈妈

  ? ? 好儿子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5

  一、设计理念:

  儿子,这个字眼在妈妈的心里是神圣的。可是,“妈妈”这个字眼,在儿子的心里是怎样的呢?我们感动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而大力赞颂母爱的时候,是否应该引导孩子们读读“黄香温席”、“卧冰求鲤”,这些颂扬子孙孝心的文章呢?本课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难怪老爷爷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却能帮助妈妈拎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本课教学中,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 “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就可以了。

  二、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师:我现在的角色变成了一位妈妈了,昨天我见到了三个儿子,你想知道这三个儿子怎么样吗?那就让我们去见一见这三个儿子吧!(教师板书:三个儿子)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文中的生字词(带拼音)。

  师:妈妈要考一下孩子们,看你们是不是都学会了呢?(开火车认读)

  师:评价读的情况,不服也不行呀,妈妈想听一听这个故事,指生读。

  师:讲得不错,刚才我听到三个妈妈好像在说自己的儿子,说什么呢?

  课件出示: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教师指学生读一读。)

  师:当妈妈的`多高兴啊!

  (多指几生读一读。)要求把妈妈高兴的语气读出来。

  师:两个妈妈夸完了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是怎样说的呢?课件出示: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特别的地方。(指生读。)

  教师板书:一个 一个 另一个 (让学生根据他们书上的描述给他们起名字。)

  大力士 歌迷 一般

  师:妈妈提着水桶回来了。

  出示: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及时表扬。)

  师:看着妈妈提水,那三个儿子是怎样表现的?

  出示:一个孩子翻着跟头,象车轮在转,真好看!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结果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找三个学生读一读。)进行激励

  另找三位读,读后教师对他们进行现场采访:当你看见妈妈提水回来时,你在做什么?(板书:翻跟头 唱歌 提水)

  师:出示:“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指生读。

  师:我很奇怪,明明是三个儿子,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师:第三个儿子做得不错,你能评价一下他吗?

  板书:懂事 孝顺 真正的儿子

  师:是不是只帮妈妈提水就是孝顺妈妈,我们还可以帮妈妈做些什么呢?

  (板书:妈妈,我要)

  师: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看谁读得声音最洪亮。

  师:激励学生,提出要求:请一位学生读给大家听。

  师:一个人读全文真辛苦,我们一人读一段吧。

  师:现在我们对三个儿子有了更深的了解,休息一下,我们来写字。

  出示:桶 甸 (提醒应注意什么)

  师:布置作业:想想怎样才是爸爸妈妈真正的孩子?在家帮爸爸妈妈做一做。

  板书:

  三个儿子

  一个 一个 一个

  翻跟头 唱歌 提水 ( 懂事 孝顺)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03-06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2-21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与分析12-17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优秀12-12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5篇01-12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优秀【通用】02-10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5篇)03-02

《儿子们》教学设计04-17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05-29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个儿子》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5篇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浅显的文字中却饱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能帮着妈妈拎水桶,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3、理解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桶、围巾。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揭示课题

  讲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小视频,请同学们认真观看,想一想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生观看)

  好,谁能告诉大家,这个视频主要讲了什么故事呢?

  没错,这就是《三字经》中的“香九龄,能温席”,后被世人称为《黄香温席》的故事。九岁的黄香就已经知道要靠自己的'行动孝敬父母,真值得我们向他学习!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学习这一篇关于孝道的课文,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齐读课题。注意儿子的子是轻声。

  二、研读课文,升华感情

  1、复习字词

  老师想通过摘星星的方式,检查上节课学习的效果。也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朗读课文时把字音读准。(甸)红彤彤、黄澄澄。看来同学们上节课学的真不错!

  2、分析2—6自然段

  接下来,老师想采访采访同学们,你们有听到过妈妈对你的夸奖吗?

  同学们你们真棒,我们知道,我们在妈妈的心中那永远是块宝。现在,课文中也有三位妈妈,你们瞧,她们正在打水呢!看看她们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儿子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应语句,用“—”标记出来。

  第一位:(课件出示)你们想一想这位妈妈在夸赞自己儿子时是什么样的心情?(自豪、骄傲)没错,那谁能当一当第一位妈妈,把她这种自豪的语气读出来!

  嗯,老师听出来了,你是真爱自己的儿子呀!而且这些同学都很厉害,知道重读关键词来加强语气。以后我们在朗读时要注意!这里的关键词是一组关联词。谁找到了?(既…又…)能够表达出一个物体的两个特点。

  谁能用它来夸夸自己?谁能夸夸同桌?(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并取长补短!)

  现在请我们同学学着这位妈妈的样子,昂起头,露出得意的表情,眼神中满是自豪,并伸出大拇指,一起夸夸自己的儿子吧!

  第二位:另一位妈妈听了她的话,不甘示弱,谁找到了她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儿子的?

  这一位妈妈听了上一位妈妈夸奖自己的儿子,而她呢感觉自己的儿子要比她的儿子还要优秀,因此我们在朗读的时候要比上一位妈妈语速快一些、语调更高,而且要重读关键词“极了”,要读出这位妈妈更加自豪那股劲!(自由练读)并把你的成果展现给同桌!

  第三位:正当这两位妈妈激烈地讨论着,而第三位妈妈却毫无反应,于是,这两位妈妈不禁产生了疑问。(课件出示)谁找到了第三位妈妈是如何回答的?我们来分析一下,前两位妈妈都觉得自己的儿子很有才能,并且还想让人们都知道,这其实是一种炫耀。而这位妈妈却说自己的儿子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是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优点等。而第三个儿子真的像她妈妈说的那样吗?不见得!

  因此这位妈妈与前两位妈妈截然不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三位妈妈是什么样的人呢?(谦虚、朴实、不炫耀)因此我们要用平淡的语气读这位妈妈说的话。谁能试试?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三个儿子都有什么特点呢?(板书)

  3、提出质疑

  就是这样的三个儿子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文章题目也是三个儿子,然而文中的老爷爷却没看到三个儿子,他只看到了几个儿子呢?谁能用原文回答?

  哦,原来他只到了一个儿子,那到底事发生了什么事情才会让老爷爷觉得只有一个儿子呢?你们好不好奇?(好奇)那就让我们继续看课文。

  4、分析7—11自然段

  7—8自然段

  哦,原来是三位妈妈已经打好了水,正拎着水桶往家走呢,而老爷爷也跟在他们后面。那我们来看一看是怎样的一桶水呢?找同学读一下第8自然段。谁能说一说是怎样的一桶水?通过哪些词语可以知道这水桶很重?谁能给大家分析分析?嗯,第一个很简单,老师来说:可重啦!这是从正面描写。谁还能找到呢?嗯,同学们非常棒,重点词语重点理解。从这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出妈妈很辛苦。

  但是,只从字面理解,我们不能设身处地的体验到妈妈当时的艰辛。

  老师这正好也有一桶装满水的水桶,谁想上来体验一下?从门口拎到老师讲台这侧。老师想采访你一下,累不累?哦,只是这么近的距离,就给他累成这样,那我们不难想到,文中的三位妈妈还要拎回家呢,她们的艰辛不言而喻!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让你们用耳朵听,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让你们用眼睛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让你们用心体会,妈妈最需要什么?

  恰好这时,引以为傲的三个儿子出现了,我们来看一看,当三个儿子面对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时,是怎么做的?(课件)

  分析9—11自然段

  请同学找出来,并用“~~”标出。

  找同学读一下。(课件出示)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组句子又出现了一组关联词。谁能用这组关联词说一句话?(生答)如果要描述一堆小猴子呢?我们应该改成?好,谁来完成这组句子?

  现在,老师要问问你们,这三个儿子都有什么表现啊?

  第一个:光顾着翻跟头;第二个:唱歌;第三个:帮妈妈提水。

  我们重点看一下第三个儿子的表现,这句话是对第三个儿子的动作描写,谁找到相应的动词了?通过这一连串熟练的动作,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儿子没有一丝犹豫,也经常帮助妈妈来提水。这又与前两个儿子只顾着展现自己的才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你们觉得哪个儿子的做法对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你们现在还觉得这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孝敬父母、板书)

  同学们,原来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因此老爷爷才会说…(课件)

  讨论解答疑问

  同学们,我们学到了这,请小组讨论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他所指的是哪一个儿子呢?(只有知道孝顺父母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弟子规的总绪也是以“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开始;而三字经中又有“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孝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传承下去。

  三、总结全文,感情升华

  同学们,现在,你们想对这三个儿子说些什么呢?

  老师也想对他们说句:孝敬父母就是提一桶水这么简单。

  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孝顺父母!

  现在老师给你们一些启发,想想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孝敬自己的父母呢?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孝敬父母就从小事做起,孝敬父母就从现在做起。老师有一个倡议:从现在起,每天至少为父母做一件事。

  最后,我们来玩一个射击小游戏,来总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看来这节课我们班同学真是收获满满!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任的道理。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从课文的语句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重点难点】

  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认识了《三个儿子》这一课的生字和词语。现在我来考考大家。看你们还认不认识它们。

  (出示词语卡片)

  (指名认读,齐读)

  二、理解课文

  过渡:

  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时都在评价自己的儿子。当三个儿子同时出现在眼前时,老爷爷却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三个儿子》。

  1、学习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在井边打水时,三个妈妈分别是怎样评价自己的儿子的?请听老师朗读,边听边做记号。

  (指名回答)

  投影出示:

  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问:A、 这个儿子的优点是什么?

  B、谁也比不过他这说明儿子在妈妈心中是怎么样的?

  C、既聪明又有力气,瞧,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儿子呢。请你也用既又说句话吧。

  投影出示:

  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问:A、 这个儿子有什么特长?

  B、好听极了说明了什么?

  ⑴ 指导朗读两位妈妈的话。

  ⑵ 指导读第三位妈妈的话。

  ⑶ 指名分角色朗读三位妈妈的话。

  ⑷ 齐读三位妈妈的话。

  2、学习课文第7~11自然段:

  过渡: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爷爷跟在她们后边慢慢地走着,一桶水可重啦!

  (随机出示相关段落)

  ⑴ 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一段。

  ⑵ 指名表演读。

  ⑶ 喜欢这一段的同学一起读。

  从井边到家里可远啦,妈妈拎着沉甸甸的水桶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大家想想,此时,妈妈最需要的是什么啊?

  3、当三个儿子看到他们的妈妈拎着重重的水桶在路上走时,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

  ⑴ 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⑵ 指名读,随机出示句子。

  ⑶ 播放动画,指导学生用一只一只另一只说话。

  ⑷ 联系生活场景照样子说一句话。

  4、学习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过渡:

  大家都说得很好,我们再来看课文。当三个儿子都出现在眼前了,这时候一位妈妈又是怎样夸她们的儿子的,老爷爷又是怎样说的呢?

  投影出示:

  妈妈: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啊?

  老爷爷: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⑴ 教师示范读。

  ⑵ 分四人小组讨论:明明三个儿子同时出现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⑶ 指名回答。

  (因为老爷爷只看见一个儿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所以老爷爷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⑷ 指名分角色朗读老爷爷和妈妈的`话。

  5、文中的三个儿子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平时,你碰到妈妈在做事的时侯,你是怎么做的?

  三、小组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简评

  四、总结全文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子女要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从小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做一个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人。)

  五、实践活动

  从现在起,我们每天至少为长辈做一件事。你还可以把做这些事的感受写在自己的日记里。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学反思】

  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当执。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没有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很多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没有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只是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示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表演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与文本接触。并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与文本对话多种形式的对话,让学生体会到文本的思想内涵。我将课后的练习说话穿插到学习课文之中,并结合儿童的特点采用动画,先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练习说话,然后再放手让孩子展开想象练习说话。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在突破课文难点时,我挖掘文本的空白处,让孩子感受妈妈在提水时最需要别人的帮助,从而引导孩子理解帮妈妈提水的儿子很懂事,再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一环一环地引导学生理解文本。通过学生讨论理解儿女应该孝敬父母这一思想后,再将主题思想升华到尊敬长辈,关心他人。

  回顾这一堂课我觉得有几个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

  1、在突破文中难点时,我出示有关段落,朗读后就提问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一问题的提出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跳跃性,如果在此问题提出前,先作一个铺垫:老爷爷看见的是哪个儿子?这样设计提问,就降低了难度,学生更容易理解。

  2、教学中的每一环节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而在最后一个分小组朗读的环节中,我没有明确地对学生提出朗读要求,而导致这一环节课堂气氛有点乱。

  3、我们的研究问题是教师的示范作用,而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虽然注意了运用示范手段,但广泛运用的意识还不够,只着重在朗读的过程中,大量进行了教师范读的指导。在下一次的课堂上,视野还要放宽一些,在交流感悟、体验表演等其他环节,应该让教师的示范性更强一些。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3

  一、激趣导课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23课:三个儿子(板题)

  2、大家想不想认识这三个儿子?(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3、边上的老爷爷也说话了,一起来看他说了什么?(出示老爷爷的话)

  4、咦,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却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呢?相信大家学完课文就会明白的。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请同学们拿出笔快速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读书情况。

  三、研读文本

  1、(指课题)一起再读课题。这三个儿子在妈妈的眼里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6自然段,边读边用“----”画出三位妈妈评价自己孩子的话。

  2、请同学们对照大屏幕上话检查自己画的是否正确。指名读。

  前两句读出骄傲、自豪、得意、神气的语气。指导神态、动作。第三句读出平和、谦虚的语气。分角色读

  4、转眼间,三位妈妈打好了水,开始往回走,从井边到家可真远!她们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为什么?指名说

  文中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水很重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妈妈提的这桶水吧!(出示句子:一桶水可重啦)指名读。从他的朗读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从哪个词可以感受到?(直晃荡、走走停停、痛、酸)

  “晃荡”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你感受到什么?(辛苦)你试着读一读。老师范读,请大家认真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不停地捶背、气喘吁吁、水的晃荡声)

  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说什么?再次体会妈妈的累。齐读。赛读。

  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你们对自己妈妈的那份浓浓的爱,假如这三个妈妈中有你的妈妈,此时你最想做什么,最想说什么?(是呀,妈妈最需要你们的帮助)

  四、角色互换,回报母爱

  1、文中的三个儿子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的9—11自然段,用“~”画出三个儿子的表现。

  2、指名交流,出示句子,练习朗读。

  3、那文中的哪句话能让我们感受到这桶水是“沉甸甸”的?指名读。

  4、面对这沉甸甸的'一桶水,你最欣赏哪个孩子的做法?

  5、第三个孩子是怎样帮的?谁再来读?老师把跑改为走,你们觉得怎样?(出示句子)从跑字感受到什么?这么重一桶水妈妈都提得这么辛苦而他却二话不说提着就走了,此时他心里面想什么?(帮妈妈,孝顺,分忧)

  6、大家说得很好,原来对于老爷爷来说(出示)只有孝顺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从大家的话中,老师听到一个共同的心声: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五、拓展:

  师:三字经中有这么一句:香九龄,能温席。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读故事《黄香扇枕温席》。

  生:边看边听故事。

  师:说说黄香为父亲做了些什么?

  生:夏天,黄香为父亲扇枕,冬天,黄香为父亲温席。

  师: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像这样的故事还有中国古代的二十四孝,如:仲由为亲负米、刘恒亲尝汤药、寿昌弃官寻母等。希望同学们课下收集相关的故事读一读。因为他们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引导学生诵记。

  六、总结、作业: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要做孝敬父母的孩子,那就从现在开始,每天至少为父母做一件事情。让我们成为父母心中真正的最优秀的孩子。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4

  【教材简说】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三年级第五册第一组的第四篇课文。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迎面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地方”的儿子,却接过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一声不响地走了,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好儿子。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

  2、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读自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内容,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4、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

  【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从小懂得为父母分担重。

  【教学难点】

  理解老爷爷的话,他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学过程】

  一、字词过关(略)

  二、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同学们,你们在家里曾经为父母亲做过哪些事?有什么感受?

  (生兴高采烈,列举事例)

  三、引导

  你还记得你的妈妈是怎样表扬你的吗?

  (生面带微笑,自豪而骄傲,个个争先恐后地汇报。)

  四、进入新课

  今天有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你们想不想知道她们是怎样夸奖自己的孩子的?

  (找出妈妈表扬孩子的话)

  五、自读自悟,合作研讨,体验阅读内容《三个儿子》

  1、你把自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四人一小组练一练,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

  2、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3、请一个小朋友读读这句话,大家听听,他把自己当成了妈妈没有?

  (读完后采访他当时的思想感情。)

  问: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您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生:我在想:我的儿子真了不起!

  4、交流提高:我也为您的儿子感到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得更自豪一点吗?

  (生练读,把练习结果表现给同桌看。)

  5、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⑴ 师生共建交流平台:另外一个妈妈是怎样夸奖自己的孩子的?也请几个小朋友来读一读。大家听听,他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

  (指名朗读)

  师: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还可以做出妈妈骄傲的表情来。

  师:那你能上来试一试吗?

  生:(昂首挺胸,骄傲的眼神)读得有声有色。

  师:夸夸他!

  ⑵ 大家自由练读,感悟提高。

  (趁热打铁)

  6、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⑴ 提出疑问: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说,这是为什么呀?

  (体会第三个妈妈说这句话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⑵ 通过朗读来体现:她认为自己的儿子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语气很平常)

  ⑶ 自由练读,感受第三个妈妈的平常心。

  六、自主发现,从细小处见真情

  1、自读课文第七小节,想想你发现了什么?三个妈妈打完水回去,在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提示。)

  2、汇报:

  水很重、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痛了、腰也酸了……

  3、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水重的?你能用朗读来体现水很重以及妈妈很辛苦吗?

  (通过朗读为课文后来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作铺垫,体会第三个儿子对妈妈的一片真情。)

  4、这样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样做的?用笔划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生立刻拿出笔来,积极地寻找句子)

  5、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三个句子:

  ⑴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⑵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⑶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6、激起共鸣:

  “你觉得哪一个儿子表现最好?最后一个孩子是怎么想的?如果换了是你,你会怎么做?”

  生:第三个儿子表现最好。妈妈特别辛苦,非常吃力。让我来帮妈妈提水吧!

  7、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第三个儿子的妈妈会想什么?一直跟在后边的老爷爷心里在想什么?

  (充分说。他的妈妈在想:我的儿子真是长大了。虽然比不上第一个孩子会翻跟头,比不上第二个孩子歌声动听,但他知道关心妈妈,帮助妈妈分担重担。老爷爷在想:只有这个儿子看到了自己的妈妈吃力地拎着水桶,并主动地接过水桶。他才是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的好孩子。)

  七、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1、提出疑问:

  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呢?

  (同桌之间互相说)

  2、全班参与讨论,提炼中心: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师热情地给予鼓励:大家说得真好!生得到老师的夸奖,个个喜形于色、兴高采烈……)

  八、拓展

  出示小黑板:

  你认为该向哪个孩子学习?为什么?

  你觉得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你平时又是怎样帮助父母做事的?

  (生沉浸在思考当中,下课。)

  【设计理念】

  生活化,同时又是富有乐趣的学习,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灵活,并拥有成就感,甚至能让人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阅读也不例外,如果能让孩子们融入生活场景,自主学习,体验阅读的乐趣,获得阅读后的快感,长此以往,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学习的方式应从“授之以鱼” 转变为“授之以渔”,甚至可以“授之以渔场”,真正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让孩子们人人都灵动起来,在老师的引导下,以最大的热情和积极性投入到自主学习当中去,合作探究,真实体验,从中体味学习的乐趣。

  【设计评析】

  1、教学设计的导入部分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回忆平时妈妈对自己的表扬,让孩子们马上就进入了兴奋状态,为后面的课文朗读奠定了基础,也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进入新课时,创设情境,让孩子们转换角色,扮演妈妈去朗读文中妈妈夸奖儿子的话,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发掘人物内心,感同身受,很快地体会到一个妈妈在介绍自己的孩子时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放开手脚让他们去读、去悟,会有更多地收获。我设计学生自读、自悟、自演妈妈的话,感受三个妈妈的不同语气和心情,使学生对人物的形象有了各自不同的体验。除了能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把文本的含义进行正确的表达外,还让孩子们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学习方法,并根据这些方法去自主学习。

  4、自主发现是新课程标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学设计的六部分设计了一个自主发现的环节,让学生通过读书、体验和激发共鸣,感悟人物的真情。学生通过第三个儿子默默无声的表现,立刻就能体会到:一个好儿子的好,不能光表现在会翻跟头、会唱歌上,而应以实际行动去分担妈妈的重担。此时,学生已模糊地意识到,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5、最后在通过第七部分的同桌之间的相互合作以及全班学生的共同讨论,使本来处于模糊状态的同学,在老师的点拨下,在老爷爷的话的启迪下,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个孩子,要孝顺父母,懂得为父母分担重担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好孩子。这个设计环节进一步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成为整堂课的高潮部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6、第八部分拓展中设计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寻找自我差距,激发孩子们孝顺父母的心愿,理解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科书104页第23课《三个儿子》

  【教学目标】

  1、学习6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为什么老爷爷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学准备】

  生字卡、插图卡片。

  【设计思路】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会边读边想,围绕“为什么老爷爷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讨论学习。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质疑激趣

  1、谈话导入:

  世上谁是你最亲的人?最爱你的人是谁?

  (用一首歌来表达你对妈妈的爱)

  2、导入课题:

  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今天,我们也来看一看,三个儿子他们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妈妈的.。

  (出示课题)

  3、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根据文内注音,读准字音,找出生字。

  2、以游戏形式学习生字,给生字宝宝找朋友。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生字宝宝的。

  三、小组合作,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带着以下三个问题,继续阅读课文:

  1、这件事发生在哪里?

  2、三个妈妈在打水时是怎样说自己的儿子的?

  3、三个妈妈提水时,三个儿子怎样做?

  四、加深巩固课文内容

  1、分角色朗读。

  2、表演巩固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思想。

  3、提问:

  你喜欢谁?为什么?

  4、师范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5、提问:

  三个儿子中,你们最喜欢谁?你们想知道老师喜欢谁吗?

  6、教师小结:

  老师喜欢歌声嘹亮的儿子,也喜欢力气大,能翻跟斗的儿子,却更喜欢体贴、关爱妈妈的好孩子。

  思考:

  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五、课文延伸

  平时你是怎样孝顺妈妈的?以后又准备怎样做?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一个 聪明 有力气 翻跟斗

  一个 爱唱歌 好听 唱着歌

  一个 不特别 接过水桶

  老爷爷: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复习生字、词语。

  2、真诚地表扬:哎呦,小朋友们真能干呀,这麽多的生字都可以顺利解决了,真了不起。

  3、创设生活的情境:小朋友,你看老师是这样表扬你的,你记得你的妈妈是怎样表扬你的吗?(学生自由表达)

  4、提高要求:你能把妈妈的表情和动作也做一做吗?(学生自由表演)

  5、导入新课:今天,有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了,请你自己去读读课文,找出妈妈表扬孩子的话。

  (二)、自读自悟,合作研讨,体验阅读内容。

  1、三个妈妈分别是怎样夸奖自己孩子的,请你仔细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妈妈表扬的话。

  2、你把自己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3、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指名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4、在你的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一起练一练,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学生互相交流)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反馈: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

  交流一:(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大家听听他把自己当成妈妈了没有。(指名生读)

  1、 采访刚才读的同学: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麽呀?

  生: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

  生:我想,我的孩子是很能干的,要是他表现好的话,我要好好表扬他!

  生:我为我的孩子感到骄傲!

  生:我还为我的'儿子感到自豪,我想他以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很有名的运动员!

  2、 交流提高:师(面带微笑):我也为你们的儿子感到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地更自豪一点吗?

  (学生练读)

  师:把你们练习的结果表现给你的同桌看看。(同桌互相读这句话)

  交流二: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1、师生共建交流平台:另外一个妈妈是怎麽说自己的孩子的?也请几位小朋友来读一读。

  大家也听听,他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指名学生朗读)

  2、 朗读、评价。

  师: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得怎麽样?

  生:我觉得他还可以做出妈妈骄傲的表情。

  师:那你能帮助他来改善一下吗?(生做抬高头的动作,骄傲的神情)

  生:我认为他的话还可以说得更慢一些,那样别人可以听得更清楚,感觉这个妈妈也就更骄傲了。

  师:嗷,你的想法很棒,你能来读读吗?(生自信地朗读)

  3、自由练读,感悟提高。

  大家提的意见都很有水平,像他们这样,其他的同学也去练习一下,争取读得更好。

  交流三:(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麽可说的,他没有什麽很特别的地方。”)

  1、提出疑问: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麽也没有说,这是为什麽呀?

  2、找到情感共鸣:这个妈妈在说话的时候会是怎麽样的心情呀?

  3、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四)、自主发现,从细小见真情。

  1、自读发现: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路上发生了什麽事情?请小朋友自己去读读课文的7、8小节,想一想,你有什麽发现。

  2、交流反馈:

  3、(1)完成填空。

  一桶水可重了!水——,三个妈妈——,胳膊都——了,腰也——了。

  (2)你从填上的词语中体会到什麽?

  (水桶里的水很满,三个妈妈提着水很吃力。)

  (真想有人来帮忙)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的?

  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出水的重吗?

  (3)假如是你拎着这麽重的水桶,此时你在想什麽?

  朗读提高

  4、这样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麽做的?请你去读读书,用笔划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5、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他们各自有什麽表现呢?

  (1) 边读边划出有关句子。

  A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B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C另外一个孩子跑到妈妈面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2)抓动词,体会最后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a找动词(跑到、接过、提着走)

  b最后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觉得妈妈特别辛苦。“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非常吃力。我来帮助妈妈提水吧!)师:读了两段话,你有什麽发现?(水很重)

  (五)、体会感悟,挖掘孩子内心的想法。

  小朋友们,看到这样的孩子,你体会到了什麽呀?想说些什麽?(学生自由交流)

  (六)、指明中心,升华主题。

  1、自由表演: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准备一下,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表演对话。

  2、上台表演:指名两组来表演。

  随即采访: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怎麽说只有一个儿子呀?

  3、全班参与讨论。提炼出中心: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4、拓展练习:这个妈妈还会和老爷爷说什麽呀?你们能把故事编下去吗?

  (七)、小节课文,读读议议。

  你认为该学习哪个孩子?为什麽?

  你觉得该怎麽样孝敬父母亲?

  说说你是怎麽样帮助父母做事情的?

  板书

  三个儿子

  妈妈 儿子

  既聪明又有力气 翻跟头

  唱歌好听极了 唱着歌

  没有什麽特别的 接过、提着走了

  只有一个儿子

  孝顺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欣赏课文《三个儿子》《幸福的感觉》。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培养孩子的思考和朗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生活中同学们一定得到过妈妈的表扬,能展示一下吗?(学生自由表达)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两篇文章中也有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了,我们先来听听《三个儿子》中妈妈的夸奖吧!

  二、(读)自主合作,体验阅读内容

  1、出示导读提纲:

  ①、大声读一遍课文,然后用括号画出三位妈妈说自己孩子的话。

  ②、和同桌一起分角色读一读,体会三位妈妈说话时的语气一样吗?

  (学生自由读画,同桌交流练读)

  2、交流: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谁和大家说说你找到了哪几句话吧?

  3、三个妈妈说话时语气一样吗?

  三、(交流)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反馈:我们先来听听前两位妈妈的话吧。

  交流一:(利用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交流二:(利用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两句话,大家听听,他把自己当成妈妈了没有。(指名生读)

  1、采访刚才读的同学:

  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板书:一个儿子聪明有力 一个儿子 唱歌好听)

  真不错,第一位妈妈用“既……又”这对关联词,自豪的夸奖了自己的儿子。让我们也来学一学夸一夸吧。(课件让我也来夸一夸)

  2、引读:因为第一位妈妈的儿子不但聪明还有力气,所以妈妈骄傲地说:“…………”因为第二位妈妈的儿子唱歌好听,所以这位妈妈也自豪地说:“…………”(学生接读)

  交流三:(利用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提出疑问:两个妈妈都在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板书:另一个儿子 没有特别)

  2、“特别”的反义词是什么?

  3、这个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

  4、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四、(感悟)体会感悟,挖掘内心想法

  出示导读提纲;

  1、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请你们自己去读读课文的第8自然段,边读边想,看你有什么发现?然后在学习小组内交流交流,再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2、交流反馈:师:读了这两段话,你有什么发现?(小组汇报)

  (水很重)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的?(生找重点词出示)

  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出水的重吗?(学生读)从你的朗读声中,我感觉到了三位妈妈很辛苦)

  3、朗读提高。让我们都来做做妈妈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拎一拎这沉甸甸的水桶吧。

  妈妈们拎着这么重的水桶,此时你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别人的帮助)

  4、是呀!此时别人的帮助对妈妈来说是多么重要呀!

  (生读画)

  出示导读提纲;

  面对妈妈拎着沉甸甸的水桶,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你去读读书第9、10、11自然段,用笔划出三个儿子的做法(生读画)

  1、汇报出示三个句子(引读:当妈妈拎着水桶晃晃荡荡走来时,……当妈妈拎着水桶走走停停时……当妈妈拎着水桶腰酸胳膊也痛时……)

  2、同学们看到这样的场景,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生自由谈)(课件我想说)

  3、是呀!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支持赞成第三个儿子的做法。现在我们来看,他真的像妈妈说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学生自由交流)板书:擦去“没有特别”改成“孝敬父母”

  五、(生华)主题阅读,进行情感延伸

  1、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准备一下,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表演对话。

  2、上台表演:指同桌表演。

  随即采访: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怎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呀?(出示课件)

  3、全班参与讨论。提炼出中心: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课件)

  总结: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不容易,作为儿女,我们也要像父母关心我们一样时时处处体贴父母,关心父母,孝敬父母,只有懂得妈妈的需要,懂得爱自己的妈妈,孝敬自己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外国,都有许多这样的故事。下面让我们走近另外一篇文章《幸福的感觉》,再来感受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儿子吧。

  出示导读提纲;

  1、默读文章,找出乔治妈妈夸乔治的话,小声读一读,体会乔治妈妈的内心感受。

  2、文中乔治的哪些地方使你感受最深的?画一画,与同学分享。

  1、学生阅读《幸福的感觉》,小组交流。

  2、学生汇报,指导朗读,感悟升华。

  (三)拓展内容,培养阅读习惯

  同学们,你觉得该怎么样孝敬父母亲?(课件:孝敬父母就是在父母需要的时候……孝敬父母就是…………)

  快乐作业:(任选一)

  1(读)读一读《黄香扇把温席》《卧冰求鲤》《 陆绩为母藏橘》《乌鸦爱妈妈》等故事,和同学们谈谈你的感受。

  2(写)学了这两篇文章,你一定有很多想法,把它写出来吧。

  3(做)从现在起,每天至少为长辈做一件事。

  下课前,老师想把《三字经》里的一句话送给同学们,希望同学们记在心中,都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师生齐读)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繁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能协助妈妈拎水桶,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复习生字、词语。

  2、真诚地褒扬:哎哟,小朋友们真能干呀,这么多的生字都可以顺利解决了,真了不起。

  3、创设生活的情境:小朋友,你看老师是这样褒扬你的,你还记得你的妈妈是怎么褒扬你的吗?(同学自由表达)

  4、提高要求:你能把妈妈的表情和动作也做一做吗?(同学自由扮演)

  5、导入新课:今天,有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身的小朋友了,请你自身去读读课文,找出妈妈褒扬小朋友的话。

  设计意图:在复习生字的时候,给小朋友们带去的是枯燥的,乏味的信息,但是,利用老师真诚的褒扬,通过联系生活,回忆妈妈的夸奖,马上就使小朋友们从枯燥中走出来,进入兴奋的状态,为后面课文的感情朗读垫定了基础,是小朋友们表达真实感情的需要。同时,在回忆妈妈的话,讲述妈妈的话的同时,提高要求,让小朋友们把妈妈的动作和神态也表示出来,经过这样的加工,一个为自身的小朋友而感到骄傲的妈妈的形象就有血有肉地出现在小朋友们的面前。

  二、自读自悟,合作研讨,体验阅读内容

  1、三个妈妈分别是怎么夸奖自身的小朋友的,请你仔细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妈妈褒扬的话。

  2、你把自身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3、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指名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其实是必不可少的,小朋友们在自读的基础上,找到了学习的内容:三个妈妈夸奖小朋友的话。在自悟的'基础上,把自身就当成妈妈来读,读出妈妈的语气和神态。

  4、在你的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一起练一练,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同学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三人行,必有我师”。在自读自悟的条件下,博采众长,吸取他人的经验也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新课程下学习方式从接受学习到自主、合作、探究的一种体现。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反馈: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

  交流一: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大家听听,他把自身当成妈妈了没有。(指名生读)

  1、采访刚才读的同学:

  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生:我在想,我的小朋友真了不起。

  生:我想,我的小朋友是很能干的,要是他表示好的话,我要好好褒扬他!

  生:我为我的小朋友感到骄傲!

  生:我还为我的儿子感到自豪,我想他以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很有名的运动员!

  2、交流提高:

  师(面带微笑):我也为你们的儿子感到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地更自豪一点吗?(同学练读)

  师:把你们练习的结果表示给你的同桌看看。(同桌相互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小朋友们更进一步地把自身转化成妈妈的角色,读了以后访问同学,其实时时处处都在提醒他们:你说的话是妈妈说的话。这样挖掘内心的交流,让小朋友们很快就体会到作为一个妈妈在介绍自身的小朋友的时候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然后再自由练读,提供练习提高的空间,试图把“授之以鱼”转换成“受之以渔场”。

  交流二: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1、师生共建交流平台:另外一个妈妈是怎么说自身的小朋友的?也请几位小朋友来读一读。

  大家也听听,他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指名同学朗读)

  2、朗读、评价:

  师: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的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还可以做出妈妈骄傲的表情。

  师:那你能协助他来改善一下吗?(生做抬高头的动作,骄傲的眼神)

  生:我认为他的话还可以说得更慢一些,那样他人可以听得更清楚,感觉这个妈妈也就更骄傲了。

  师:哦,你的想法很棒,你能来读读吗?生自信地朗读)

  3、自由练读,感悟提高。

  大家提的意见都很有水平,像他们这样,其他的同学也去练习一下,争取读得更好。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由收到放的过程。第一个妈妈的话,老师和同学一起把情感的电点滴滴都挖掘了出来,小朋友们也读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那么第二个妈妈的话只要稍加点拨,他们就能把妈妈的心情用朗读来表示。同学还是学习的主体,放开手脚,让他们自身去读,去悟,会有更多的收获。

  交流三: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说很么特别的地方。”

  1、提出疑问:两个妈妈都夸奖自身的小朋友,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

  2、找到情感共鸣:这个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

  3、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示吗?

  设计意图:三次和文本的交流,把三个妈妈做了比较,同学对人物形象的反应是多元的。对同样的句子,不同的人肯定有他独特的体验,在不磨灭同学个性的前提下,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就是非常必要了。我设计这样三次交流,除了让同学用自身的理解把文本的含义进行表达以外,还设计了一个从“收”到“放”再到“收”的过程,让小朋友学会了学习方法,能根据方法自主学习。

  四、自主发现,从细小见真情

  1、自读发现: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自身去读读课文的7、8小节,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2、交流反馈:

  师:读了两段话,你有什么发现?(水很重)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的?你能用朗读来表示出水的重吗?

  3、朗读提高。

  设计意图:自主发现是这套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局部,在每个《语文园地》里都有“我的发现”这样一个内容,经过快一年的实践,感觉到小朋友们的观察发现能力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因此,这里设计了一个通过自主发现,领悟文章的深层含义的环节,从细小的地方发现水桶很重,更进一步发现儿子对妈妈的一片真情。

  4、这样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请你去读读书,用笔划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五、体会感悟,挖掘小朋友内心的想法

  小朋友们,看到这样的小朋友,你体会到了什么呀?想说些什么?(同学自由交流)

  设计意图:为了尽快展示出课文中具有人文性的思想,。我在这里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通过读书,体验,感悟,然后到了抒发自身想法的境界。这里的想法,主要是指小朋友们真实的想法,不是虚假的,空浮的,鼓励说真话,说自身心里想的话,允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六、指明中心,升华主题

  1、自由扮演: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准备一下,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扮演对话。

  2、上台扮演:指名两个组来扮演。

  随即采访: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怎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呀?

  3、全班参与讨论。提炼出中心:孝顺家长的小朋友,才是真正的小朋友。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9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字,识记字形,规范生字的书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

  识记字形,规范生字书写。

  教学准备:字卡、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活跃气氛。

  一.观察画面,导入新课。

  1.引导观察,激发兴趣。

  2.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扫清障碍。

  1、老师提出初读要求。

  2、让学生按照初读要求自读课文。

  3、认识生字新词。

  (1)学习文中要求会认的字:既嗓甸拎桶晃,引导学生会读会认。

  (2)指导学生读文中难读的词:晃荡 沉甸甸 胳膊

  (3) 认读文中词语:拎着水桶 嗓子沉甸甸 胳膊 晃荡

  (4)读好文中的长句和难读的句子。

  (5)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识记字形。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1)分析字的结构和写法。

  (2)老师指导学生写最难写的一个词:胳醇

  (3)学生写字,老师巡视指导,相机纠正写字姿势。

  (4)写字反馈。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

  2、整体感知

  (四)、教师小结,设悬念。

  师生谈话,老师小结,设置悬念,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附板书设计: 23三个儿子

  只有一个儿子?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巩固、复习生字。能有感情地明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读准人物说话的语气,懂得“只有孝敬父母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带着上一节课留下的悬念进入第一课时

  (二)、复习上一节课的生字。

  (三)、能有感情地明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的语气

  能读准三个妈妈说话时的语气。学习第7自然段和第8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妈妈们提水的`辛苦。学习课文的第9自然段,用笔找出三个儿子的做法,完成课文107页的练习。学习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好两个人说话的语气,接着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这个妈妈和老爷爷还会说什么呀?你能继续把故事编下去吗?

  (五)、展示表演的结果,随机点拨升华主题。值得委半敬父母的道理,

  (六)课外作业:回家后帮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话。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0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搞笑,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应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个性的地方”的儿子,却能帮忙妈妈拎水桶,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二、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复习生字、词语。

  2、真诚地表扬:哎哟,小朋友们真能干呀,这么多的生字都能够顺利解决了,真了不起。

  3、创设生活的情境:小朋友,你看老师是这样表扬你的,你还记得你的妈妈是怎样表扬你的吗?(学生自由表达)

  4、提高要求:你能把妈妈的表情和动作也做一做吗?(学生自由表演)

  5、导入新课:这天,有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了,请你自己去读读课文,找出妈妈表扬孩子的话。

  『设计意图』:在复习生字的时候,给孩子们带去的是枯燥的,乏味的信息,但是,利用老师真诚的表扬,透过联系生活,回忆妈妈的夸奖,立刻就使孩子们从枯燥中走出来,进入兴奋的状态,为后面课文的感情朗读垫定了基础,是孩子们表达真实感情的需要。同时,在回忆妈妈的话,讲述妈妈的话的同时,提高要求,让孩子们把妈妈的动作和神态也表现出来,经过这样的加工,一个为自己的孩子而感到骄傲的妈妈的形象就有血有肉地呈此刻孩子们的面前。

  (二)、自读自悟,合作研讨,体验阅读资料。

  1、三个妈妈分别是怎样夸奖自己的孩子的,请你仔细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妈妈表扬的话。

  2、你把自己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3、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指名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其实是必不可少的,孩子们在自读的基础上,找到了学习的资料:三个妈妈夸奖孩子的话。在自悟的基础上,把自己就当成妈妈来读,读出妈妈的语气和神态。

  4、在你的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一齐练一练,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学生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三人行,必有我师”。在自读自悟的条件下,博采众长,吸取别人的经验也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新课程下学习方式从理解学习到自主、合作、探究的一种体现。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反馈: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

  交流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但是他。”)

  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大家听听,他把自己当成妈妈了没有。(指名生读)

  1、采访刚才读的同学:

  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生: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

  生:我想,我的孩子是很能干的,要是他表现好的话,我要好好表扬他!

  生:我为我的孩子感到骄傲!

  生:我还为我的儿子感到自豪,我想他以后必须能成为一个很有名的运动员!

  2、交流提高:

  师(面带微笑):我也为你们的儿子感到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地更自豪一点吗?

  (学生练读)

  师:把你们练习的结果表现给你的同桌看看。(同桌相互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更进一步地把自己转化成妈妈的主角,读了以后访问同学,其实时时处处都在提醒他们:你说的话是妈妈说的话。这样挖掘内心的交流,让孩子们很快就体会到作为一个妈妈在介绍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然后再自由练读,带给练习提高的空间,试图把“授之以鱼”转换成“受之以渔场”。

  交流二:(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1、师生共建交流平台:另外一个妈妈是怎样说自己的孩子的?也请几位小朋友来读一读。

  大家也听听,他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指名学生朗读)

  2、朗读、评价。

  师: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的怎样样?

  生:我觉得他还能够做出妈妈骄傲的表情。

  师:那你能帮忙他来改善一下吗?(生做抬高头的动作,骄傲的眼神)。

  生:我认为他的话还能够说得更慢一些,那样别人能够听得更清楚,感觉这个妈妈也就更骄傲了。

  师:哦,你的想法很棒,你能来读读吗?(生自信地朗读)

  3、自由练读,感悟提高。

  大家提的意见都很有水平,像他们这样,其他的同学也去练习一下,争取读得更好。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由收到放的过程。第一个妈妈的话,老师和学生一齐把情感的电点滴滴都挖掘了出来,孩子们也读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那么第二个妈妈的.话只要稍加点拨,他们就能把妈妈的情绪用朗读来表现。学生还是学习的主体,放开手脚,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悟,会有更多的收获。

  交流三:(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说很么个性的地方。”)

  1、提出疑问: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

  2、找到情感共鸣:这个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会是怎样样的情绪呀?

  3、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设计意图』:三次和文本的交流,把三个妈妈做了比较,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反应是多元的。对同样的句子,不同的人肯定有他独特的体验,在不磨灭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就是十分必要了。我设计这样三次交流,除了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把文本的含义进行表达以外,还设计了一个从“收”到“放”再到“收”的过程,让孩子学会了学习方法,能根据方法自主学习。

  (四)、自主发现,从细小见真情。

  1、自读发现: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自己去读读课文的7、8小节,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2、交流反馈:师:读了两段话,你有什么发现?(水很重)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的?

  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出水的重吗?

  3、朗读提高。

  『设计意图』:自主发现是这套教材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每个《语文园地》里都有“我的发现”这样一个资料,经过快一年的实践,感觉到孩子们的观察发现潜力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因此,那里设计了一个透过自主发现,领悟文章的深层含义的环节,从细小的地方发现水桶很重,更进一步发现儿子对妈妈的一片真情。

  4、这样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样做的?请你去读读书,用笔划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五)、体会感悟,挖掘孩子内心的想法。

  小朋友们,看到这样的孩子,你体会到了什么呀?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设计意图』:为了尽快展示出课文中具有人文性的思想,。我在那里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透过读书,体验,感悟,然后到了抒发自己想法的境界。那里的想法,主要是指孩子们真实的想法,不是虚假的,空浮的,鼓励说真话,说自己心里想的话,允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六)、指明中心,升华主题。

  1、自由表演: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请你和你的同桌一齐准备一下,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表演对话。

  2、上台表演:指名两个组来表演。

  随即采访: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怎样说只有一个儿子呀?

  3、全班参与讨论。提炼出中心: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4、拓展练习:这个妈妈还会和老爷爷说什么呀?你们能把故事编下去吗?

  『设计意图』: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透过同桌之间的相互合作,我主要想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主角,对感情朗读课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自由朗读以后,请两个小组来表演,让大家都来体会别人是怎样读的,自己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最后升华文章的主题:为什么只有一个儿子?全班讨论,共同提炼出中心思想。

  最后给课文补上空白,进行了一个拓展练习,同桌两个人续编对话,让本来处于模糊状态的同学也能深切体会到作为一个孩子,要成为务必孝顺父母,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孩子。同时,课堂上的闪光点也由这个环节而显现出来,成为整节课的高潮。

  (七)、小节课文,读读议议。

  你认为该学习哪个孩子?为什么?

  你觉得该怎样样孝敬父母亲?

  说说你是怎样样帮忙父母做事情的?

  『设计意图』:我设计第一个问题,为了帮忙孩子们理解正确的价值取向,理解三个儿子都很优秀,但是只有孝敬父母的才是“真正的儿子”,在学生心里激起思维的火花,引导进行小小的辩论。设计第二、三个问题,出于联系实际的生活,激发孩子们孝顺父母的心愿,为课文的学习带给生活的保证。

  三、教后反思:

  “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资料,只要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

  1、阅读教学生活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把自己对文本的感受、理解、体验传授给学生是不行的,教学就应是一种“导体”,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因此,阅读教学生活化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资料,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比如:在开始引入课题时,让孩子们回忆“你的妈妈是怎样样夸奖你的,她的动作和表情是怎样样的?”从而导入课文“那里也有三个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你去读一读”。这样的阅读教学贴近生活,并营造了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敢想、敢说、敢做),使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的理解。

  2、阅读教学自主化。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透过自读自悟,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而交流研讨是培养和考察学生自主学习潜力的主要途径。其目的在于引发学生交流研讨的兴趣,培养学生交流研讨的潜力。因此,在每次安排自读自悟的环节以后,我都要设计一个交流的环节,用教师生动有效的课堂评价,学生充满个性化,充满生命活力的的语言,挖掘学生心灵深处想法,对文本的主题进行升华,把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支配时间,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3、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用心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因此,课堂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语言:“老师,我有个问题。”“***,我对你提个意见。”“我对他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老师的语言也成了:“**你先来说说好吗?”“能向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你先等一等,让别的同学先准备一下好吗?”生动活泼、用心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用心性。

  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最后几个环节的时候,学生争论哪个孩子更好,向谁学习时,教师的引导地位没有很好地显示出来,在续编故事时,教师的引导、点拨还不够到位等等。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实现这样大幅度的转变,教师的主角需要至少发生这样的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让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1

  1.会认“既、嗓”等6个生字,会写“拎、桶”等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明白老爷爷说话的意思,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二、教学准备:小黑板、三个装满水的水桶

  三、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一)听唱儿歌《好孩子》,导入新课。

  1、听唱儿歌《好孩子》:擦桌子,抹椅子,拖得地板像镜子,照出一个小孩子。小孩子,卷袖子,帮助妈妈扫屋子,忙得满头汗珠子。

  2、导入新课:好孩子,人人爱。这节课有《三个儿子》来到我们的课堂,他们是好孩子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三个儿子》

  (二)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认识生字。

  (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二)交流识字情况,培养识字兴趣。

  1、形式多样有趣的读生词(齐读、个人读、开火车读、领读、男女生轮读、比赛读等穿插进行,增加读生字的兴趣。)

  2、指导难读的词,注意“沉甸甸”的“甸”变读为一声,“胳膊” 读轻声。

  3、自主识记字形。

  4、组内交流:说一说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字的;哪个字难记,向组内同学请教。

  (三)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

  1、学“既”字。

  (1)“既”字有个好朋友是“又”,他俩总在一起,谁来读一读课文中这句话。

  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2)师用“既……又……”的句式夸奖学生。(你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2、学“嗓”字。

  (1)你会用“嗓”字组词吗?

  (2)师夸赞学生。

  如“你的声音真好听,你有一副好嗓子。”“你们的声音真洪亮,真是金嗓子!”用有“嗓”字的句子夸赞学生。

  3、学“拎”“桶”“晃”“甸”字

  (1)请学生先做拎水桶的动作,然后说为什么“拎”字是提手旁, “桶”字是木字旁。

  (2)请一名学生拎一桶水,其他学生观察水面变化。

  (3)师采访拎水桶的学生:你拎这桶水感觉怎么样啊?指导读句子: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

  (4)请学生说水面的变化,巧记“晃”字。

  如:太阳发出万丈光芒;日光为“晃”等。

  (5)课文中还有一个词也是说水很重的,谁发现了? “沉甸甸”,识记“甸”字。

  (6)请大家读词语、句子。

  4、师真诚地表扬:同学们真能干呀,这么多的生字都会读了,真了不起。

  三、创设情境、体验情感、练习朗读。

  (一)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1、小朋友,你看老师是这样表扬你的,你还记得你的妈妈是怎么表扬你的吗?(学生自由表达。)

  2、你能把妈妈的表情和动作也做一做吗?(学生自由表演。)

  (二)练习朗读。

  1、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请你自己去读读课文1-6小节,找出妈妈表扬孩子的话用横线划出。

  2、你把自己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夸一夸孩子。

  3、组内练读。

  四、朗读交流,感受阅读乐趣。

  交流(一):

  (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1、采访刚才朗读的同学,顺势指导:

  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儿子时,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预设:(1)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

  (2)我想,我的孩子真能干!

  (3)我为我的孩子感到骄傲!

  2、各位妈妈们都自豪地、骄傲地夸奖夸奖自己的儿子吧。(学生练读)

  交流(二):

  (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1、师生共建交流平台:另外一个妈妈是怎么说自己的孩子的?也请几位小朋友来读一读。大家仔细地听一听,评一评他的朗读。(指名学生朗读)

  2、朗读、评价。师: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的怎么样?

  3、自由练读,感悟提高。

  交流(三):(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提出疑问: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个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心里会怎样想?

  2、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来朗读。

  交流(四):整体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四、细心观察、写字练习。

  (一)观察生字,心里书空练习。

  学生细心观察要求会写的字,发现规律,找到难点,在心里书空练习。

  (二)组内交流。

  哪个字难写,哪个笔画难写,怎样才能把字写漂亮。

  (三)指导书写。

  1、指导“聪”字写法。

  怎么能把“聪”字写漂亮呢?“耳”字作了偏旁就变苗条了,这三横写得短一点儿,最后一笔横,变成了提,“耳”字就苗条了。老师相信聪明的孩子一定能把“聪”字写漂亮。

  2、请大家在田字格里写一个。

  3、学生自己练习写其他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个儿子》,读写了生字,读通了课文,还学习了课文1—6节。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个儿子》。

  二、立足文本旧知,进行说话示范

  1、齐读课文1——6节,在三个妈妈的话中,这是怎样的三个儿子?

  2、出示: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用上“一个……一个……另一个……”把三个句子连起来。

  (1)三个句子孤零零的,让它们在一起做朋友吧!谁能用上连接词“一个……一个……另一个……”介绍妈妈口中的三个儿子。

  (2)交流。

  一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一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另一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加上了“一个……一个……另一个……”这样的连接词,句子间就显得特别有条理。

  4、从妈妈的话中,我们看到三个不同的儿子。让我们的句子再变变变,谁能把三个句子变成一段话呢?

  出示句子:一个儿子 。一个儿子 。另一个儿子 。

  (1)交流。

  一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一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另一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开头空两格,后面三个句子连在了一起,三个句子就变成了一段话。学语文可真有意思。

  三、模拟文本情境,尝试说话训练

  学习第7、8节

  1、引读:三个妈妈介绍了自己的孩子,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

  一桶水可重了!水 直晃荡 ,三个妈妈 走走停停 ,胳膊都 痛 了,

  腰也 酸 了。

  2、这段话写什么?(水很重,妈妈很辛苦、很吃力。)

  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请你通过朗读把这个词表现出来!

  读得不错,把妈妈的辛苦读出来了。

  3、谁能通过表演把这些词表现出来!(实物:三个装满水的水桶)

  4、现场采访:

  这个妈妈,你感觉怎样?

  这个妈妈,需要帮忙吗?

  这个妈妈,如果把这桶水从这里拎到你家,你觉得行吗?你现在最希望什么?

  (真想有人来帮忙,有辆推车该多好,如果水井离家近些,好累,真想休息一下,下次换个小桶……)

  5、把三个妈妈的话连起来说说。

  一个妈妈说: 。

  一个妈妈说: 。

  另一个妈妈说: 。

  四、利用文本空白,发挥想象说话

  (一)学习三个孩子的表现(9——11节)

  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他们各自有什么表现呢?

  1、默读9——11节,画出有关句子。交流。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2、指名读。

  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运用了比喻,句子多生动呀!

  “跑到”看出什么?

  3、假如你看到这一幕,你想对哪个儿子说什么?

  (二)学习老爷爷的话(12——13节)

  1、看到这一幕,一个妈妈问老爷爷:“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啊?”“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2、老爷爷真的只看到一个孩子吗?

  3、那他看到的这个孩子是谁?

  4、他看到这个孩子的什么?

  填空:老爷爷看到这个孩子的 。(孝顺、懂事、关心父母)

  5、小结:老爷爷看到的不是外表,而是孩子的内心,身上的闪光点。老爷爷认为:一个孝顺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6、句式说话拓展运用

  听了你们和老爷爷的话,其他两个孩子会怎么做的?句式说话拓展运用。

  (鼓励学生加上动作、神态、语言说说。)

  出示: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一个孩子 。另一个孩子 。

  动作:跑、接、提

  神态:羞愧、不好意思、脸红了、脸上红一阵青一阵

  语言:妈妈,你辛苦了!妈妈,我错了,我来帮你的忙!

  五、提取生活素材,泛化说话训练

  1、在小朋友和老爷爷的帮助下,另外两个孩子也很棒!他们知错就改,也学会去帮助妈妈,关心妈妈,用实际行动父母分担生活重担,学着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真好!学会感恩是一种美德,它不分男女,不分老少,不分国内国外。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2

  【教材分析】

  本课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难怪哦,老爷爷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却能帮助妈妈拎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本课教学中,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就可以了。

  【学情分析】

  认字、写字、在准确的情感朗读中感悟课文。

  二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是重要环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说出识字方法。本文内容浅显,人物对话多。不同的人说话的语气不同,表达的心情也不同。因此,我把“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培养学生的语感”列为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1.会认“既、嗓、拎、桶、晃”6个生字,会写胳膊、晃荡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通过课文学习让大家体会妈妈的辛苦,懂得关心、孝顺父母。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明白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3.通过学文、赏文,懂得孝敬父母并能付诸行动。

  【教学难点】

  1.通过讨论明白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比较三个儿子的行为,体会老爷爷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一桶水。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儿子和妈妈之间的故事。一起走进23课《三个儿子》,伸出小手,跟着老师一块儿写课题。(学生跟着书空写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读书要求:①读准字音。

  ②画出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③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生字词:读音注意“躁”是平舌音;“拎”是前鼻音;“晃”是多音字,在本课读第四声;“甸”在“沉甸甸”一词中应读一声。

  3.初步感知

  ⑴简要说说:在三个妈妈的眼中,他们的儿子分别是怎样的?

  ⑵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本课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难怪哦,老爷爷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却能帮助妈妈拎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三、写字指导

  1.写正确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些容易写错,特别是诸多的“点”,最容易被忽视。如,“拎”字最后一笔(点),“桶”字右上的一点,“膊”字右上的点,都容易漏写。“荡”字也是易写错的字,学生往往写成左右结构,指导时应特别强调。

  2.写美观

  写“桶”字时,右上的“横撇、点”不宜大;“晃”字中间的横不能太长,下面的撇、竖弯钩要写舒展。写好“停”字的关键是写好右边,右边部件多,要写紧凑,口尽量扁,给下边的秃宝盖和“丁”字留出位置。“膊、荡”二字笔画多,不容易写好,要加强范写指导。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3

  一、教材简说:

  儿子,这个字眼里在妈妈的心里是神圣的。可是,妈妈这个字眼,在儿子的心里是怎样的呢?我们感动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而大力赞颂母爱的时候,是否应该引导孩子们读读“黄香温席”、“卧冰求鲤”,这些颂扬子孙孝心的文章呢?

  本课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难怪哦,老爷爷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却能帮助妈妈拎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二、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本课教学中,不必给二年级的学生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只要抓住关键内容,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自读自悟,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让学生读书、讨论,从而促进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品质的形成。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每个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在理解中感受妈妈对儿子的爱,感受老爷爷话语的深刻含义。

  3、学会孝顺、体贴母亲。

  四、教学重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从中感受妈妈对儿子的爱。

  2、理解老爷爷话语中的深刻含义。

  五、教学过程:

  (一)古诗引入,揭示课题。

  1、我们曾经学过一首古诗叫《游子吟》,哪位同学愿意背一遍给大家听?(请一学生有感情地背诵)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千古传颂的古诗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母爱的??(学生齐答)。

  3、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位妈妈和她们的三个儿子,让我们看一看妈妈对儿子又是一份怎样的爱。

  4、板书课题:《三个儿子》

  (二)读中学,读中悟。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狄更斯)

  文中的三位妈妈,她们眼中的儿子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马上翻开书本,去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用心感受一下。(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强调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2)简要说说:在三个妈妈的眼中,她们的儿子分别是怎样的?

  2、再读课文,提高认知。

  (1)怎样能把妈妈的话读得更有味道,下面听老师来读课文!(师范读)

  (2)刚才听了老师读课文,感觉三位妈妈说话的语气相同吗?

  学生自由说后,师小结:第一、第二个孩子的妈妈说话时很得意,读时语速稍快,语调稍高。最后一个妈妈说话时是比较平淡,读时语调平稳。

  (3)象老师这样读读吧!

  生自由练习再读文。

  3、三读课文,感悟情感。

  (1)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

  请几位同学读一读,师相机指导朗读。(得意的语气)

  师:让我们一起伸出大拇指,来夸夸自己的儿子,“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

  生齐读。

  (2)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

  师:第二个妈妈的话,谁来读?

  生读,师随机指导朗读。(得意的语气)

  师:我听出来了,你们读出了妈妈骄傲的语气。

  (自己的孩子永远都是妈妈眼中最出色的一个人,谈起自己的孩子总是那么的洋洋得意。但是……)

  (3)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

  师:这两个妈妈在谈论自己的孩子时充满了骄傲与自豪,那第三个妈妈呢?谁来读!

  请个别学生以平淡的语气读一读,师随机指导朗读。

  (4)刚才大家用不同的语气读出三位妈妈的话。在三个妈妈的眼中,她们的儿子分别是怎样的?示:(生汇报)

  一个 既聪明又有力气的儿子

  一个 唱歌好听 的儿子

  另一个 没有什么特别 的儿子

  (三)探究课文,明确中心。

  1、质疑: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几个孩子?(3个)可老爷爷却说了一句奇怪的话。

  齐读:“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让我们一起看看发生什么事?

  示句子: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反复读)

  (1)你想说什么?

  (2)你猜想一下妈妈们此时心里会想什么?

  (3)如果你是其中一位妈妈的孩子,你会怎么做?

  2、但是文中的三个儿子看见“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学生同桌间一起读一读,找一找,说一说。

  汇报:一个 的儿子

  一个 的儿子

  另一个 的儿子

  3、第三个儿子“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时,你觉得当时他正想着什么?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说吗?

  4、此刻,你又有什么话想对第一、二个儿子说吗?

  5、所以,老爷爷说????(生齐读:“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老爷爷看到的是哪个儿子?(一生答:第三个儿子)

  因为这是一个 的儿子(请个别学生说)

  6、小结:一个懂得孝顺、体贴妈妈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

  我们也是一样,只有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懂得孝顺、体贴自己妈妈,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好孩子。你们愿意做这样的一个好孩子吗?

  7、你曾为妈妈做过什么力所能及的事吗?

  (四)课外延伸,深化主题。

  1、三字经里也有“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只有懂得妈妈的需要,懂得爱自己的妈妈,体贴自己父母的才是好孩子。从古到今,也有许多这样的故事。

  2、鼓励阅读。

  示两篇小故事:

  《卧冰求鲤》晋朝时有一姓王名祥之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有诗颂曰 :

  继母人间有 王祥天下无

  至今河水上 留得卧冰模

  《黄香扇把温席》讲的是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夏天,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子,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

  读后有何想法?相互交流,深化“孝顺”这一主题。

  (五)作业布置

  在临近的母亲节,为妈妈设计一张心意卡,把你想对她说的话写进里面。

  板书设计:

  23 三个儿子

  既聪明又有力气 唱歌好听 没什么特别

  孝顺、体贴母亲

  真正的儿子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的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作为儿女应该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分角色朗读,懂得孝敬父母。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用“沉甸甸”说一句话。

  二、由疑引读:

  师:

  1、同学们,课文明明以《三个儿子》为题,而老爷爷却说自己只看见一个儿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个问题多么奇怪呀!

  2、请同学们打开书本23课三个儿子自由朗读吧!(板书:23三个儿子)

  三、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1、课文除了有三个儿子,还有哪些人物?(指导看图:三个妈妈一个老爷爷)

  2、思考:三个妈妈分别说了什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找出有关的段落来读一读。

  (二、三、六自然段)

  (1) 第一个妈妈是怎么说的?请第一组同学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板书:一有力气)

  思考:第一个妈妈的心情怎样呢?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再读一读。(生回答:得意.自豪)

  请大家.用......既......又......造句。让学生练一练,说一说。(板书:......既......又......)

  (2)第二个妈妈是怎么说的?与第一个妈妈的语气相同吗?请第二组的同学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生答:相同板书:二唱歌)

  (3)第三个妈妈又是怎么说的?请第三组的同学来读一读第六自然段。(生答板书:三没特别地方)

  思考:第三个妈妈的心情怎么样呢?应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请同学们再读一读。(平和.平淡)

  (4)指名分色地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3、三个孩子见到妈妈在提水时,分别怎样做?(学习七至十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七至十一自然段。找出三个孩子怎样做的段落。应用什么语气读?

  (2)第四组的同学来读一读第一个孩子的做法。(板书:翻跟斗)

  出示:小黑板第九自然段仿造句子读读说说。)

  (3)女生来朗读第二个孩子的做法。(板书:唱歌)

  (4)男生来朗读第三个孩子的做法。(板书:帮妈妈)

  4、指三名男生分角色地朗读三个儿子的做法并上台演示。

  5、当孩子接过妈妈手里的水时你们觉得怎样?哪个词语体现出?(重沉甸甸)

  6、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孩子吗?一起来读一读第十三自然段。

  (1)老爷爷说话的语气怎样的?再读一读。(幽默.风趣而又意味深长)

  (2)读了十二自然段你们知道老爷爷说的话意思吗?(知道因为他只看到一个儿子帮妈妈提水)

  (3)指名上台演示老爷爷说的话。

  7、你们喜欢哪一个?(第三个因为他懂得孝敬父母)

  8、学习了课文你们懂得了什么?

  三、总结:

  父母给了我们无私的爱,我们应该孝敬父母,多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板书设计:

  一 二 三

  有力气 唱歌没 什么特别

  翻跟斗 唱歌 帮妈妈

  ? ? 好儿子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5

  一、设计理念:

  儿子,这个字眼在妈妈的心里是神圣的。可是,“妈妈”这个字眼,在儿子的心里是怎样的呢?我们感动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而大力赞颂母爱的时候,是否应该引导孩子们读读“黄香温席”、“卧冰求鲤”,这些颂扬子孙孝心的文章呢?本课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难怪老爷爷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却能帮助妈妈拎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本课教学中,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 “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就可以了。

  二、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师:我现在的角色变成了一位妈妈了,昨天我见到了三个儿子,你想知道这三个儿子怎么样吗?那就让我们去见一见这三个儿子吧!(教师板书:三个儿子)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文中的生字词(带拼音)。

  师:妈妈要考一下孩子们,看你们是不是都学会了呢?(开火车认读)

  师:评价读的情况,不服也不行呀,妈妈想听一听这个故事,指生读。

  师:讲得不错,刚才我听到三个妈妈好像在说自己的儿子,说什么呢?

  课件出示: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教师指学生读一读。)

  师:当妈妈的`多高兴啊!

  (多指几生读一读。)要求把妈妈高兴的语气读出来。

  师:两个妈妈夸完了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是怎样说的呢?课件出示: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特别的地方。(指生读。)

  教师板书:一个 一个 另一个 (让学生根据他们书上的描述给他们起名字。)

  大力士 歌迷 一般

  师:妈妈提着水桶回来了。

  出示: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及时表扬。)

  师:看着妈妈提水,那三个儿子是怎样表现的?

  出示:一个孩子翻着跟头,象车轮在转,真好看!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结果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找三个学生读一读。)进行激励

  另找三位读,读后教师对他们进行现场采访:当你看见妈妈提水回来时,你在做什么?(板书:翻跟头 唱歌 提水)

  师:出示:“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指生读。

  师:我很奇怪,明明是三个儿子,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师:第三个儿子做得不错,你能评价一下他吗?

  板书:懂事 孝顺 真正的儿子

  师:是不是只帮妈妈提水就是孝顺妈妈,我们还可以帮妈妈做些什么呢?

  (板书:妈妈,我要)

  师: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看谁读得声音最洪亮。

  师:激励学生,提出要求:请一位学生读给大家听。

  师:一个人读全文真辛苦,我们一人读一段吧。

  师:现在我们对三个儿子有了更深的了解,休息一下,我们来写字。

  出示:桶 甸 (提醒应注意什么)

  师:布置作业:想想怎样才是爸爸妈妈真正的孩子?在家帮爸爸妈妈做一做。

  板书:

  三个儿子

  一个 一个 一个

  翻跟头 唱歌 提水 ( 懂事 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