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导学案

时间:2024-10-04 23:00:12 教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的老师》导学案

《我的老师》导学案1

  学习目标:

《我的老师》导学案

  1、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经历。

  2、找出文中莎利文老师教“我”学习的具体事例,理清文章思路。

  3、品味环境描写、侧面描写对烘托人物、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环境、心理描写、侧面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自学过程:

  一、查阅资料明确海伦?凯勒的生平经历,并填空:

  1、本文选自《 》的作者是 , 国 家,

  家。文中的“老师”指的是 。

  2、“起初,我只是个有可能学习的毛坯,是我的老师帮我开了眼界,使我这块毛坯有可能发展进步”。运用 的修辞,把起初的“我”比作“ ”,从而表现了老师对我的巨大作用,同时,充满了作者对老师的 、 之情。

  二、给加点生字注音:

  纳闷( ) 启蒙( ) 预兆( ) 无垠( )

  温存( ) 琢磨( ) 毛坯( ) 绚丽( )

  三、认真读课文,小组讨论完成下面思考题。

  1、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抒发了什么感情?

  2、莎利文老师给海伦?凯勒教了些什么?她对海伦?凯勒产生了什么影响?

  3、文章的题目是“我的'老师”,为什么写自己的笔墨比写老师的还多?

  4、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在文中几乎没有直接抒发,但我们在文章处处可以看到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其中通过环境描写加以烘托,便是重要的手段。请以课文第十二自然段为例,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形象、生动?有什么表达效果?

  四、仿照例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例句: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

  仿句: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 , 。 。

  五、仔细体会下面一段话中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回答文后问题。

  老师催促学生交作业,他扬了扬手上的作业本,问:“都交齐了吗?不会有漏网之鱼吧?”有位学生怯怯地说:“那条鱼明天自投罗网可以吗?”

  老师话中的意思是什么?

  学生话里的意思是什么?

  六、病句修改:

  1、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

  2、只有坚持经久不息的冶炼和艰苦卓绝的开采,才有可能获得一颗光彩夺目的金珠。

《我的老师》导学案2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2、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3、体会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重点难点

  1、真挚的师生感情。

  2、体会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记事写人有主有从、详略得当。

  学法指导:

  带着问题读书,读出问题的答案。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有人说:“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像蜡烛,照亮了学生前进的道路。”“老师是人梯,载着学生攀登科学的高峰。”同学们,从幼儿园到现在,有很多老师教过你们,这些老师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他们给了你们哪些支持、鼓励和帮助呢?哪位老师使你终生难忘呢?

  你们也许也写过“我的老师”这类作文,写得好不好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现代著名作家魏巍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察警芝的一篇文章,比较一下,有没有课文写得那么生动,有真情实感。

  知识建构,分享积累:

  1、介绍作者、解题。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入长篇小说《东方》等。

  《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叙写自己最难忘的老师的。

  2、写作背景

  上世纪50年代,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教育是人才的摇篮。因此振兴教育被提上议事日程。1956年9月底,应《教师报》之约,魏巍写了这篇《我的老师》。

  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分别给多音字、形近字注音组词。

  多音字:觉形近字:磕、瞌、嗑

  2、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3、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4、这七件事是如何贯串起来的?七件事的次序可以不可以打乱?为什么?

  合作讨论,交流展示:

  1、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2、“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3、“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全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为什么改用第二人称“你”?

  4、“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如果删去“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行不行,为什么?

  5、“我”凭什么认为“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呢?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这一点?

  拓展延伸,强化认知:

  1、假如作者在写这篇文章以后得知蔡老师的音讯,准备给老师写一张明信片。你能试写一段文字表达作者对蔡老师的思念、尊重和热爱之情吗?

  总结回顾,当堂检测:

  1、蔡芸芝老师给“我”写信时,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我”认为蔡芸芝老师是一个慈爱、公平、伟大的人,师生互相的评价说明了说明?

  2、阅读“每逢放假的时候……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回答问题。

  (1)用四个字概括选文所讲的事情。

  (2)写出这件事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的起因:

  事情的经过:

  事情的结果:

  (3)选文中“迷迷糊糊”和“模模糊糊”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课后反思:

  《我的老师》部分参考答案:

  “知识构建,分享积累”部分:

  “自主学习,探究新知”部分:

  1、见《教师用书》课文旁批。

  2、本文记叙了我的老师蔡芸芝、我的母亲和我小学时的几位同学。主要人物是蔡芸芝老师。

  3、共记叙了七件事: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课外教我们跳舞;③带我们观察蜜蜂;④教我们读诗;⑤我们看老师写字;⑥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⑦睡梦中去找老师。这七件小事,后两件详写,前五件略写。这样安排,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4、(1)本文有一条感情的线索——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记叙的七件事,始终贯穿着“爱”——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强烈的思想感情。(2)这七件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之情。随着作者回忆的轨迹,顺着作者记忆的思路,师生感情一步步加深。可见次序安排是不可以随便调换的。

  “合作讨论,交流展示”部分:

  1、(1)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她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这些说明蔡老师温柔,热爱学生。(2)她教我们跳舞,让我们观察蜜蜂吃蜂蜜,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这些说明蔡老师热情、慈爱的性格。(3)蔡老师排除“我”和“小反对派”的小纠纷,说朋蔡老师公正、伟大的性格。

  2、(1)“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写出“我”的调皮、机灵。表现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理解。(2)“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表现“我”的天真活泼。(3)接近文学、爱好文学、模仿老师写字的姿势,说明“我”聪明、好学、尊敬师长。(4)梦里导师,更表现“我”尊敬爱戴老师。

  3、一般的情况下,一篇文章的人称应前后一致。这里由于抒发感情的需要,变换人称,表示感情激动到了极点,从而抒发了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用第二人称直接抒情,更加亲切。

  4、从孩子的眼光评价老师给“我”的支持和帮助,热情赞美自己的老师,它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心情。如果删去,使人感到空泛,不亲切,过于夸张。

  5、与课文后“探究·练习”二中的(2)相同。

  “拓展延伸,强化认知”部分:

  1、与课文后“探究·练习”四相同。

  “总结回顾,当堂检测”部分:

  1、与课文后“探究·练习”一相同。

  2、(1)梦里寻师

  (2)时间:一个夏季的夜里;地点:家里的当屋;人物:“我”和母亲;事情的起因:想老师;事情的经过:熟睡中“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往外走,走出席子六七尺远,要去找老师;事情的结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

  (3)不能调换。“迷迷糊糊”形容从梦中爬起来,神志不清的样子;“模模糊糊”形容说话含糊不清。

【《我的老师》导学案】相关文章:

导学案及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详解06-23

《音乐之都维也纳》导学案12-13

生物的启示导学案设计12-12

村居古诗导学案设计12-15

导学案心得体会03-13

有关《梦想的力量》导学案设计02-10

导学案的心得体会03-31

高中生物导学案01-04

《 生物入侵者》导学案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