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革的时代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21 02:41:40 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变革的时代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变革的时代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变革的时代教学设计

大变革的时代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牛耕等生产工具的使用情况,理解先进生产技术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通过分析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现象,认识到封建生产关系比奴隶制更能适应生产力发展。在掌握和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商鞅变法的成败,以掌握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解决”历史问题,再实践前人的创新过程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培养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树立“实现抱负不怕挫折和牺牲”的观念,从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去认识人生的价值。

  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本课难点:封建社会的形成。

  教法学法:分组导学,学生自学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1.将学生分为4个小组,布置研究任务。一组:研究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二组:搜集商鞅的有关资料。三组:用历史短剧的形式表现出商鞅舌战守旧群臣。四组:调查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

  2.教师查阅书籍、报刊、网站等,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以便能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的资料作出评价、指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国庆长假就要到了,请同学们谈谈打算怎样度过假期?

  你们知道上世纪70年代人们是怎样过假期的吗?

  四组同学进行了调查,请他们展示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改革开放]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春秋战国时代也是一个大变革时代,让我们了解当时的改革是怎样推动社会进步的..

  二、展现大变革的时代背景

  通过学生角色[奴隶、统治者、新兴地主]扮演,展现大变革的时代背景

  1.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水平提高。奴隶生产积极性不高。

  2.奴隶主大量开垦私田,改变剥削方式,成为新兴地主。

  3.统治者统治面临危机。[“公田不治”诸侯争霸]

  三、讨论问题:

  假如你是当时的统治者,怎样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通过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要变法改革。

  四、指出当时各国都进行了变法,提问最彻底的变法在哪国?

  引出秦国商鞅变法。

  二组同学介绍商鞅。[以多种形式展示]

  商鞅最主要的功绩是变法.,那么变法的具体情况怎样?

  三组同学表演历史剧商鞅舌战守旧群臣。

  地点:秦王宫殿

  人物:秦孝公、商鞅、大臣甲、乙、丙主持人

  场景:秦孝公与商鞅对坐于舞台右侧,作议事状,大臣甲、乙、两边说边上。

  大臣甲:听说孝公要启用商鞅这穷小子进行变法,这不是乱了祖宗的规矩了吗?

  大臣乙:是啊,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怎么能够乱改!

  大臣丙:我们赶快去劝劝孝公吧!

  主持人:孝公心里非常赞成商鞅的主张,觉得不变法就不能使秦国富强起来,但是看到反对的人那么多,又感到为难,就把许多大臣召集到一起,让他们辩论。

  大臣甲:现在的制度是祖宗传下来的,官吏做起来得心应手,老百姓也都习惯了。不能改,改了准会乱!

  大臣乙:新法是胡来,是谬论!

  大臣丙:古法、旧礼改不得!

  商鞅:你们口口声声讲什么古法、旧礼,请问这一套能使国家富强起来吗?从古以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和礼。只要对国家有好处,改变古法、旧礼有什么不对?墨守成规只能使国家灭亡!

  众大臣:这……这……

  孝公:先生说得对,新法非实行不可!秦国现在很多人大量开垦私田,不向国家交税,贵族生来就有爵位和田宅,整天游手好闲,百姓不愿生产和当兵打仗,地方贵族不听中央指挥。先生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改革?

  讨论:假如你是商鞅,你会采取什么措施?

  学生讨论,制定变法措施。

  用多媒体展示商鞅变法内容。

  讨论问题: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出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五、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大变革的时代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都江堰的修建;商鞅变法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封建制度的确立和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通过角色扮演,及小组讨论指导学生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讨论商鞅在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认识到变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必要性、曲折性,从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评价变革及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应用多媒体与教师的提问相结合,使学生直观感受到铁器、牛耕的推广和水利工程的修建使开垦耕地面积扩大;通过角色扮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讨论,引导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及合作学习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冶铁技术的发明、农业技术的领先地位、闻名世界的都江堰,都说明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说明我国古代的经济、技术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激励学生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重点和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

  难点:生产技术的进步、商鞅变法与大变革时代之间的关系。

  教学资源

  图片:《自制生产工具图片》、《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战国时期牛耕图》、《自制都江堰平面图》、《都江堰现状全景图》、《商鞅舌战旧群臣》

  课前导学

  考虑到学生历史知识积累较少,若要掌握较抽象的历史概念,就必须运用浅化机制,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逐渐培养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本课课前布置学生设计导入方案;师生共同搜集都江堰的有关资料、图片,分析其防洪灌溉原理;搜集商鞅及其变法的有关资料。

  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查找相关资料,根据平面图分析都江堰的工程原理,了解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

  导入:先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事先准备展示自己的导入设计方案:有的可能从复习上节课内容人手;有的可能会引用课前小故事;或从当前的改革开放入手等等。老师根据情况进行评价打分。

  教师小结导入: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化的“大变革的时代”,而生产力的.发展是引发这场“大变革”的重要原因。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情况;(培养学生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归纳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一、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1、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2、投影:《北京人的石器》、《半坡人的石器》、《河姆渡人的骨耜》、《战国时期的铁农具》图片,提问:如果给你一块实验田,让你亲手耕种,你会选用哪种农具?为什么?

  接着提问: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

  3、铁农具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当时标志着生产力提高的另一个因素是牛耕。那么我国大约在什么时期就开始使用牛耕了?

  用牛耕以前人们是怎样耕地的?

  请两组同学上台演示:一组演示用耒耜翻地(倒退)、另一组表演人拉犁翻地(前进),不久,拉犁者脚步变得吃力,并不断用手擦汗。

  提问:看完表演你有什么体会?怎样解决人体力不足的问题好呢?

【大变革的时代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设计01-16

企业管理的重大变革研究论文12-17

生态时代绿色服装设计研究论文12-14

《杯子的设计》教学设计03-14

比的教学设计08-10

教学设计09-05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07-07

生态时代绿色服装设计分析论文12-16

教学论与教学设计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