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1
【教学资料】
课本第5--7页例1、例2。完成相应的“做一做”题目和部分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好处,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潜力,在学生操作、计算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潜力。
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潜力。
4、透过“圆的直径、周长的变化,圆周率不变”的探索,对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结合我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中华民族的教育。
【教学重点】
探索圆的周长公式
【教学难点】
对圆周率π的理解
【学具准备】
每四个学生一组
1、直径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的圆片各一个
2、直尺一把
3、细绳一条、两根长31.4厘米的细铁丝
4、实验表格
5、计算器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议、电脑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培养创新意识
1、电脑演示:有甲、乙两学生争论。
甲说:“我脑袋大。”
乙说:“我脑袋比你在大。”
师:“如果你是裁判员应如何评判,两人才能都服气?”
2、学生四人小组讨论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甲生:“看谁的脑袋大。”
师:“如果看不出来怎样办?”
乙生:“把头放入水中,看谁的水面上升得高谁的头就大。”
师:“十分好!很有创意。”
丙生:“用绳绕头一周,测量绳的长度。”
师:“你的办法很有新意,我们的头近似球体,横切面近似于圆,你用绳子测的长度(线测方法),就是脑袋的横切面的周长,谁的周长大谁的头就大。这天我们共同学习“圆的周长”。师板书圆的周长的定义。
二、动手尝试操作,探求新知
1、动手尝试操作
(1)组织学生四人小组用绳测量直径是1厘米和2厘米的小圆的周长,并把测量的结果填入实验表格。
圆的周长c(厘米)
直径d(厘米)
周长÷直径(c÷d)
1
2
3
4
(2)组织学生讨论,除了用绳作测量工具外,还有什么办法能测出圆的周长。
讨论后得出:也能够把圆放在尺上滚动一周,来直接量出它的'周长(滚动方法测量),把圆对折进行测量(折叠法)。
(3)用滚动的方法测出直径是3厘米、4厘米的圆的周长,并填好实验表格。
2、探索规律
(1)师将填好的实验表格在实物投影议上出示。
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得出:圆的周长和直径变化,比值不变,都是3倍多一点。
(2)思想教育
师:“任何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都是3倍多一点,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圆周率用字母π(读pai)来表示。其实,约20xx年前,中国的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意思是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约1500年前,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他的这一项伟大成就比国外数学家得出这样的精确数值的时间至少早一千年。π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过程中通常取3.14。
教师用绳的一端系一粉笔头,手拿另一端,绕动绳粉笔头在空中“画出一圈”。
师:“像这个圆你能用线测和滚动的方法量出它的周长吗?”
生:“不能”。
师:“这说明用线测和滚动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是有局限的。那么,我们能不能找出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呢?”
(3)推导圆周长公式
师:“从公式看出,明白什么条件能够求出圆周长?”
生:“直径、半径。”
师:“如果圆的周长已知,怎样才能求出圆的半径或直径?”
三、圆周长公式的应用(尝试练习)
1、出示例1
学生尝试练习,找学生板演,师生共同讲评。
2、完成例1下面的“做一做”。
3、出示例2
学生尝试练习,找学生板演,师生共同讲评。
4、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5、第8页练习二的1、2、3题。
四、再次尝试操作、第二次创新
1、求出人脑袋的横切面的半径
(1)利用桌面上现有的测量工具,透过计算,怎样求出你脑袋的半径?
(2)四人一组互相合作,动手测量,计算时可利用计算器。
(3)将运算的结果对全班公布,并说明理由。
2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圆,谁的面积大
(1)组织学生将长为31.4厘米的铁丝折成正方形和圆形,比一比谁的面积大?
师将折好的正方形和圆形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得出结论“圆的面积较大。”
(2)四人小组讨论:为什么饭店的桌面一般都设计成圆形的,而课桌设计成长方形的桌面。把讨论的结果讲给同学们听。
五、全课小结
1、这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资料?
2、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3、师:“这天我们透过测量学习了圆的周长的求法,而且我们还明白了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圆,圆的面积较大。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求圆的面积”。
六、作业
第9页练习二中的第9、10、11题。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圆的周长
c=πdc=2πr
例1、一张圆桌面的直径是0.95米。这张圆桌面的周长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生板演)3.14×0.95
=2.983
=2.98(米)
答:这张圆桌面的周长约是2.98米。
例2、一个圆形水池,周长是37.68米。它的直径是多少米?
(生板演)解:设水池的直径是X米。
3.14×X=37.68
X=12
或:37.68÷3.14=12(米)
答:水池的直径是12米。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能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推导并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测量结果记录、计算器、直尺、直径不同的圆片、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图片,同学们想看吗?
师:请看大屏幕,这是我们学校的直径是9米的圆形水池,为了同学们的安全,学校要在水池的周围安装上护栏,需要多长的护栏呢?你有办法知道吗?
师: 我们看这个水池的边沿是圆形,安装护栏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如果我们知道了圆的周长,这个问题是不是就解决了?
师:这节课我一起研究圆的周长。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二、探究新知:
1、圆的周长含义
师:请看大屏幕,这是一个圆,谁能看着圆再说一说什么是圆的的周长。
师: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的周长。
2、测量圆的周长 师:怎样才能知道圆的周长是多少呢?师: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圆片,你能想办法测量出它的周长吗? 生测量活动,师巡视。
师:谁愿意说说你是怎么测量的?
师:还有不同测量的方法吗?
师多媒体演示。
我们可以在圆片上作个记号,然后把圆片沿着直尺滚动一周,这样就测量出圆片的周长大约是31.5cm。
我们还可以用绳子绕圆片一周,作好记号,然后把绳子拉直,用直尺量出绳子的长度,就得到了圆片的周长也大约是31.5cm。
师:现在同学们都会测量圆的周长了,我们再来看圆形水池,请看大屏幕。请你用刚才的测量方法测量出水池的周长。
生:用绳子量出水池的周长。
师:水池那么大,用绳子子测量太麻烦了,滚动就更不行了。
师:有没有比测量更科学、更简便的方法呢?
生:计算
3、探究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①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
师: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呢?
师: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需要什么条件,怎么计算?
师:计算正方形的周长需要什么条件,怎么计算?
师 :同学们看,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都需要一定的条
件,计算圆的周长也一定需要(条件),那这个条件可能是什么呢?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呢?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测一下。
师:如果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又有什么关系呢?
师 我们再来看,长方形的周长与它的条件长和宽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条件边长之间有什么关系。
你们看,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都与它们的条件之间存在着倍数关系。我们可以猜测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也存在着(倍数关系)。
这个倍数会是几呢?同学们来猜测一下,这个倍数大于几
生1:大于2;
生2:大于3;
生3:大于4;
师: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师:你从图上来看,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会大于几。
生:直径把圆平均分成了2份,半个圆的曲线的长比直径长,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一定大于2。
师: 有理有据。我们再来看,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倍数会小于几呢?
生猜并说理由。
师:这个问题有点难,老师来作个辅助图形,请看大屏幕。
(师多媒体演示圆外切正方形)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正方形的边长与圆的直径相等,正方形的周长是直径的4倍,而圆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小,所以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小于4。
师:你真聪明。通过同学们的猜想、交流,我们知道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存在着倍数关系,并且这个倍数在2和4之间,到底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呢?同学们能不能想办法求出来呢?
生:计算。
师:好,就用同学们这个办法来求。先测量出几个直径不同的圆片的周长,再用圆的.周长除以直径,来找出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
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学具来量一量,算一算,把计算的结果记录在表格内,计算的时候可以请计算器帮忙。 (小组活动,师巡视。)
师:一定注意要测量准确,减少误差。
(集体汇报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计算结果给大家展示一下。
(生说并展示结果)
师:请同学们来观察这些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有什么特点。
生:都比3大一点。
师:也就是说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实际上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板书:圆周率)大家看用这个字母表示,(板书π)。
师:会读吗?(板书pài)
师:一起读,用手在桌子上写几遍。
师:会写了吗?
师:π就是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它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再看同学们计算的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为什么都不一样?
生:测量不准确。
师:很会分析问题,我们计算出的这些商都不一样,是因为测量有
误差造成的。
师:老师这里有关于圆周率的历史资料,同学们想看吗?
师:请看大屏幕。(解说:古今中外,有许多数学家研究圆周率。其中,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约在1500年前,计算出π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小数的人。比国外数学家得到这一精确数值的时间至少要早1000年。)
师:有关圆周率的历史资料还有很多,如果有兴趣,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搜集,查阅好吗?
师:好了,通过同学们的猜想、测量、计算,我们知道了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π倍。知道了直径,怎么计算圆的周长。
生:圆的周长等于圆周率乘直径。
师:如果用字母C表示,那么C=?
(板书C=πd)
师:如果知道了圆的半径,我们还可以怎样计算圆的周长?
(板书:C=2πd)
师:这两个公式都是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利用它可以计算圆的周长。
由于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的时候,一般取两位小数。(板书:π≈3.14)
三、实践应用:
师:现在我们来解决几个问题好吗?
1、师:请看大屏幕,请你来算算在水池的周围安装护栏需要多长的护栏。生算,集体交流。师评价。
2、老师还有一题,请看大屏幕。(生读,试做,集体交流。)
3、判断题
4、思考题
四、小结。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十一册第107~108页“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进行简单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3、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念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推导并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一元硬币、茶叶筒、易拉罐、圆形纸片等实物,
以及直尺、绸带,测量结果记录表,计算器,投影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猜想:
(一)激发兴趣
播放课件:小黄狗和小灰狗比赛跑,小黄狗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小灰狗沿着圆形路线跑,结果小灰狗获胜。小黄狗看到小灰得了第一名,心里很不服气,它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同学们,你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二)认识圆的周长
1、回忆正方形周长:
小黄狗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正方形的什么?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
2、认识圆的周长:
那小灰狗所跑的路程呢?圆的周长又指的是什么意思?
每个同学的桌上都有一元硬币、茶叶筒、易拉罐等物品,从这些物体中找出一个圆形来,互相指一指这些圆的周长。
[评析]播放的课件既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又为后继学习和深入探究埋下了伏笔。把两只小狗进行赛跑比赛的生活问题转化为比较圆的周长和正方形周长的数学问题,可谓一举多得;而且,动画的演示过程,很好的展示了圆周长的概念,并通过结合实物动手指和利用正方形周长概念进行迁移,使学生较为牢固地掌握了圆周长的概念,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基穿
(三)讨论正方形周长与其边长的关系
1、我们要想对这两个路程的长度进行比较,实际上需要知道什么?
2、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那也就是说,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哪部分有关系?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几倍?
[评析]正方形周长的复习,进一步强化了正方形周长与其边长的关系,为学生发挥自身主动性研究圆周长作好了学习方法上的准备。
(四)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1、讨论方法:刚才我们已经解决了正方形周长的问题,而圆的周长呢?
如果我们用直尺直接测量圆的周长,你觉得可行吗?请同学们结合我们手里的圆想一想,有没有办法来测量它们的周长?
2、反馈:(基本情况)
(1)“滚动”——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
(2)“缠绕”——用绸带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打开;
(3)“折叠”——把圆形纸片对折几次,再进行测量和计算;
(4)初步明确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测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3、小结各种测量方法:(板书)转化
曲直
4、创设冲突,体会测量的局限性
刚才大屏幕上小灰狗跑的路线也是一个圆,这个圆的周长还能进行实际测量吗?那怎么办呢?
5、明确课题: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周长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实物想到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由不能用直尺直接测量到用“滚动法”、“缠绕法”,以及用“折叠”的方法测量圆形纸片,最后到大屏幕上的圆不能进行实际测量,既留给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又不断设置认知冲突,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前提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五)合理猜想,强化主体:
1、请同学们想一想,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有关系,而且总是边长的4倍,所以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我们能不能像求正方形周长那样找到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呢?小组讨论并反扩
2、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你认为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
向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再看这幅图,猜猜看,圆的周长应该是直径的几倍?(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直径相等,直接观察可发现,圆周长小于直径的四倍,因为圆形套在正方形里;而且由于两点间线段最短,所以半圆周长大于直径,即圆周长大于直径的两倍)
4、小结并继续设疑:
通过观察和想象,大家都已经意识到圆的周长肯定是直径的2~4倍之间,究竟是几倍呢你还能想出办法来找到这个准确的倍数吗
[评析]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充分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和讨论,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学生依赖教师指导进行操作的被动局面,学生对后续的实际探究过程有了明确的目的性,从而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当中的主体地位。
二、实际动手,发现规律:
(一)分组合作测算
1、明确要求:
圆的直径我们已经会测量了,接下来就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确定好测量对象,实际测量出圆的周长、直径,并利用计算器帮助我们找出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填入表格里。
提一个小小的建议,为了更好的利用时间,提高效率,请你们在动手测算之前考虑好怎样合理的分配任务。
测量对象圆的'周长(厘米)圆的直径(厘米)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二)发现规律,初步认识圆周率
1、看了几组同学的测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2、虽然倍数不大一样,但周长大多是直径的几倍?
3、刚才同学们已经对大小不同的圆进行了比较准确的测算,如果我们任选一个圆再进行测算,结果还会怎样?(课件进行验证)
板书: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三)介绍祖冲之,认识圆周率
1、这个倍数通常被人们叫做圆周率,用希腊字母π表示。
2、早在1500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曾对这个倍数进行过精密的测算,他最早发现这个倍数确实是固定不变的,知道他叫什么吗?
3、这个倍数究竟是多少呢?我们来看一段资料。
(投影出示: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方法,把圆的周长分成若干份。分的份数越多,正方形的周长就越接近圆的周长。最终通过计算正多边形的周长来计算圆周率。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不但在当时是最精密的圆周率,而且保持世界记录九百多年……)
4、理解误差
看完这段资料,同学们都在为我们国家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数学家而感到骄傲,可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为什么我们的测算结果都不够精确呢?
5、解答开始的问题
现在你能准确的判断出小黄狗和小灰狗谁跑的路程长了吗
(四)总结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1、如果知道圆的直径,你能计算圆的周长吗?
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C=πd
2、如果知道圆的半径,又该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呢
板书:C=2πr
追问:那也就是说,圆的周长总是半径的多少倍
[评析]本环节选取一元硬币、茶叶筒、易拉罐等学生身边常见的物品,融小组合作、实验操作以及观察、归纳和概括为一体,引导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在理解圆周率意义的过程当中,循序渐进,利用课件进行验证,渗透了由特殊到一般的分析方法,还出示了较为详尽的资料,从而在深入理解新知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而且,利用圆周率的意义准确解答开始的问题,前后呼应,使结构更加严谨,计算公式的总结水到渠成。
三、引导质疑,深入领会(略)
四、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判断并说明理由:π=3。14()
2、选择正确的答案:
大圆的直径是1米,小圆的直径是1厘米。那么,下列说法正确是:()
a、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
b、大圆的圆周率小于小圆的圆周率;
c、大圆的圆周率等于小圆的圆周率。
3、实际问题:老师家里有一块圆形的桌布,直径为1米。为了美观,准备在桌布边缘镶上一圈花边。请问,老师至少需要准备多长的花边?
五、课内小结,扎实掌握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评析]练习设计目的明确,层次清楚,有效的对新知加以巩固;判断题和选择题很好的抓住新授内容的重、难点,有利于学生对新知准确而清晰的把握;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体现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教学观念。通过引导学生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谈收获,不仅明确的再现了教学的重点内容,而且再次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六、课外引申,拓展思维
如果小黄狗沿着大圆跑,小灰狗沿着两个小圆
绕8字跑,谁跑的路程近
[总评]
纵观本课,教师紧密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准确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断设置合理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进行有效的猜想、验证,初步体现了“创设情境——大胆猜想——合作探索——反思归纳”的探索性教学模式,从而充分的体现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p62----64页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其中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和关键:
重点: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学生以合作实践,讨论交流的方式探究圆周率的含义。
关键: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具的准备:
多媒体课件,模型圆,几个直径不同的圆形,线、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出示课件(广场,找学过的平面图形)为理解圆周长的含义做好铺垫。
(二)教学新知
1.在情境中内化概念
(1)由情境图,(课件出示广场图从中找学过的平面图引入新课。生,找出了圆。师,如果沿圆形喷水池走一周的长度,实际就是求圆的什么呢?生:周长。师:上节课大家对圆,有了很多的了解,今天我们继续探究有关圆的知识。)(板书:圆的周长通常用字母C)
同学心里已经知道圆的周长指的那部分,那你们拿出自己的圆片,用手摸一摸这个圆的周长,并且指给你的同桌看一看。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
师生共同小结: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圆的周长。
既然圆的周长是曲线那能不能用直尺直接测量呢?
2、测量圆的`周长
(1)、这条曲线的长度你有没有办法测出它的长度呢?(让学生独立思考10秒左右)
(2)、然后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测量方法。并把结果记录下来。(滚动法、绕绳法)
(3)、小组汇报:哪个组愿意第一个到前面来把你们的方法介绍给大家?(用滚动、绕绳的方法)。(结合学生的方法配以课件演示)
课件演示的时候让学生观察两种测量方法的相同点是什么?(都是把圆周长这条曲线转化成了线段,然后通过测量这条线段的长度就得到了圆的周长)
(板书:化曲为直)这种转化的方法在数学学习中很常见,同学们利用的很好。
(4)、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圆,想请一位同学上来测量一下,谁愿意?
(5)、演示:转动的风车,形成圆形,问:你怎么不量呢?(这个圆会动,很难测量……如果把地球近似地看成一个球,绕赤道一周的长度是多少,这一周的长度你能测量出来吗?
(6)、小结:看来象这样动态的圆或很大的圆测量其周长确实存在很大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探究出一种像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一样普遍使用的方法来解决圆周长的问题。
3.在探究中理解公式(探究圆周长的规律)
(1)设疑激思
同学们想一想正方形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边长)哪圆的周长又与什么有关呢?( 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看一个实验。)(出示课件 电脑演示:从小到大依次出示2个虚圆)看来圆的周长的确与它的半径有关,与半径有关也就与直径有关,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个问题要同学们自己去发现,请同学们用我们上面的滚动法或绳测法测量手中圆的周长,并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填如下表.)
测量对象
圆的周长(厘米)
圆的直径(厘米)
周长÷直径=
交流实验报告单,得出结论。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填写的表汇报一下。(生报数师填表)从他们汇报的数据,同学们发现了什么吗?
生:直径与周长的比值是三点多。
师:其他小组有不同意见或补充吗?
生;虽然圆的大小不一样,但我们算得周长也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师:凡是通过测量计算发现你的圆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的同学请举手。
师:这说明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有规律的。在我们所测量的这些圆中,每个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如果再换成其他的圆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请同学们看电脑演示。
通过观察的确是这样,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刚才,同学们测量了大小不同的圆,但却有相同的发现。(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板书: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
(2)认识圆周率
①、实验证明:圆的周长确实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很早以前我国的数学家就发现了这个规律,下面请同学们听有关圆周率的故事。请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把你认为重要的记在脑子里。
②、听了这个故事,你有哪些感受?(我自豪,我骄傲。太了不起了,)师:是啊,中国人真了不起!从古到今,一直如此,我希望同学们也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③、师说明:刚才同学们算到的结果都不是3.14,那是因为做实验时的误差所致。“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写成关系式,(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还可以说成“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π倍。
根据这个结论,你能说出计算圆周长的公式吗?如果用字母C表示圆的周长,d表示直径,它的字母公式你会表示吗?(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能用字母表示吗?(板书:C=πd)还可以知道圆的什么条件求周长?(半径)知道半径怎样求呢?字母公式怎样表示?(C=2πr)
③ 、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出了求圆周长的公式,要求圆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条件?(直径)
做一做 同学们现在我们能不能解决转动的风车,形成的圆的周长的问题?如果老师告诉你风车的半径是10厘米,你能算出周长吗?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圆桌,它的直径是0.95米,你会算它的周长吗?(例1)
做一做.一辆自行车的车轮半径是0.33米.车轮滚动一周自行车前进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三)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各圆的周长。
d=2米 r=6分米 d=1.5厘米 r=1.5厘米
2.判断题
(1)π=3.14 ( )
(2)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 ( )
(3)直接是2厘米的圆的周长是 ( )
3.14×2=6.28米
(4)半径3米的圆的周长是
3.14×3=9.42米
3.知识的拓展应用
计算广场圆形喷水池的周长。(计算两个圆的周长,环形,小圆的直径是40米,环宽5米)
(四)评价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评价一下自己学得怎样?你有什么收获?这些知识是怎样学到的?
师:同学们,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还有很多,希望你们善于发现,善于探索,善于总结,相信你们一定会拥有更多的智慧,收回更多的快乐!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98~99页例4、例5以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八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绕一绕、滚一滚等活动,自主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知道圆周率的含义,并能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学会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求圆周长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结合圆周率的教学,使学生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操作导入
谈话引入,并指名说说怎样测量圆的直径。
每个同学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个圆形物体(圆形铁环、一元硬币、塑料胶带或其他任意一个圆)。
学生独立测量圆的直径,比一比谁量得最精确。
组织交流。
[思考:量直径是上一节课的内容。在教学新知之前进行复习,意图有两点:一是因为直径与周长的关系是本节课的主要研究内容,量直径能为研究圆周率和推导圆的周长公式服务;二是让学生练习比较精确地测量直径,为接下来比较精确地测量圆的周长做必要的准备。]
二、揭示课题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三、自主探索
1、出示圆形铁环。
谈话:这是一个用铁丝围成的圆,谁上来指一指这个圆的周长?(学生指出圆的周长)同桌讨论一下,什么是圆的周长?(引导学生概括圆的周长的含义)
提问:你能量出这个铁丝围成的圆的周长吗?
学生动手尝试测量。(可能会想到把铁丝剪开、拉直,再测量铁丝的长。)
指名介绍方法,并上台进行测量演示。
2、出示一元硬币。
提问:你能测量这枚硬币的周长吗?
指名说说方法,学生动手测量。
3、猜测联系。
提问:对于刚才这几种测量圆周长的方法,你有何评价?
谈话:回忆一下,我们以前是怎样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
引导:是啊,用绕线法和滚圆法测量圆的周长比较麻烦,测量的结果也不够准确,我们应该寻找更简便的计算圆周长的方法。那么,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与直径的长短有关)
追问: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之间可能有怎样的关系呢?(学生提出各种猜想,也可能会提出圆的周长等于直径的3、14倍)
谈话:大家能提出不同的猜想,这很好!不过猜想只是猜想,圆的周长与直径到底有什么关系,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与验证。
4、研究验证。
出示活动要求:
(1)每个同学选择一个圆形物体,分别测量它的直径和周长,并计算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2)把你们小组测量与计算的结果整理在下面的表格里(表格略)。
学生活动后,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汇报。
提问: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其实,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而且这个倍数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称为圆周率。一般情况下,人们用字母π表示圆周率。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它的值等于3.1415926……为了计算方便,我们取它的近似值3.14。(板书:圆周率π)
谈话:关于圆周率还有一段值得我们骄傲的历史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读一读第120页下面的“你知道吗”。
提问:读了这段介绍,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想?还想知道些什么?
提问:为什么我们研究的结果和圆周率的实际值有一定的误差?
[思考:量铁丝围成的圆、一元硬币、塑料胶带等圆形物体的周长,是看似简单、重复的操作,但实际上不断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第一次量铁丝围成的圆的周长,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想到将铁丝围成的圆剪开、拉直成一条线段再测量,在操作中充分感受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量一元硬币的周长,则不能直接剪开、拉直,而必须采用绕线法或滚圆法,这在引导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同时,又使学生感受到实际测量得到周长的方法并不方便,从而产生探究圆周长计算公式的心理需求。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分组自由选择圆形物体测量周长,探究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5、推导公式。
提问:根据圆周率的意义,怎样求圆的周长?(板书: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提问: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怎样用字母表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呢?(板书:C=πd)
谈话:你能运用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吗?
出示“试一试”。
学生独立解决后,组织反馈。
四、练习巩固
1、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圆周率等于3.14。
(2)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π倍。
(3)一个半圆形的周长是这个圆周长的一半。
学生判断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一个圆形木桶的外直径是4.8分米,在它的外面加一道铁箍,这道铁箍长多少米?(接头处忽略不计)
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再独立解答。
3、地球赤道的半径约是6278千米,绕赤道走一圈有多少千米?
先让学生估计地球赤道的周长,再独立计算。
五、课堂总结(略)。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
3、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4、通过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所作的贡献,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5、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对圆周率的认识。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直径为5厘米、6厘米、7厘米的圆片各一个,有圆面的物体各一个,线,直尺,每组准备一只计算器。
2、教师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同学们喜欢运动么?小明也是一个爱运动的孩子,他每天都会去公园绕花坛骑行几圈。同学们想知道小明骑行一圈有多远么?我们先来看一下花坛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回答:圆形)对,是圆形。我们要想知道小明骑行一圈有多远,就必须知道圆的周长,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的周长。
二、探究新知
看到今天的学习内容,同学们都有哪些疑问呢?(学生回答:什么是圆的周长?如何测量圆的周长?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
同学们提的问题可真棒,这些都是研究圆的周长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先来探讨一下什么是圆的周长。
请看大屏幕,这里有一个圆,那位同学能上台指一指它的周长呢?(学生指)同学们同意他的看法么?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定义一下圆的周长?(学生答,老师及时补充纠正,得出圆的周长的定义)。----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圆的周长。请同学们把圆的周长的概念默记两遍吧。
请同学们拿出你手边的圆,同桌互相指一指它的周长吧。
三、合作探究
老师看到同学们做的.都很棒。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那么该如何测量圆的周长呢?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利用手边的学具,想办法测一测圆的周长吧!
好,时间到。老师发现这组同学的方法很好,请你们到前面展示一下吧。(学生展示)你的表达能力可真强呀,请回。(结合课件展示绕线法)请看大屏幕,用一根长线紧贴圆绕一周后,剪去多余部分,把线拉直,线的长就是圆的周长。我们把这种方法叫绕线法,可以化曲为直。
老师还发现这组同学的方法也很好,请你们也到前面展示一下吧。(学生展示)你的表达的真清楚呀,请回。(结合课件展示绕线法)请看大屏幕,先在圆上确定一点,然后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圆滚动一周的长就是圆的周长,我们把这种方法叫滚动法。
四、找出关联
同学们可真聪明,自己就能想办法测量圆的周长。是不是所有的圆都能用这两种方法测量呢?(学生回答:不能)请看这是什么?(学生回答:摩天轮)对,是摩天轮,摩天轮的周长能用绕线法和滚动法测量么?对,不能,因为摩天轮太大了。那么我们就需要研究出一个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了。
我们都知道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有关,那么请同学们大胆猜一猜,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学生回答:直径、半径)同学们猜的有没有道理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看来半径越大,圆的周长也就越大。再看这张图,看来直径越大,圆的周长也越来越大。同学们猜得都有道理,下面我们就来找出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吧,同学们有信心么?
五、合作解疑
请看大屏幕,(读要求),老师给同学们五分钟时间,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自己动手测量,填一填这张表吧。
好,时间到,老师看到同学们计算的非常认真,合作的也很默契,下面老师请四位同学来帮我填一填这张表吧。(学生填)
好,四位同学填了四组数据,请同学们观察这四组数据中周长和直径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哦,你发现了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你的观察可真是敏锐呀,凡是算出周长是直径3倍多的同学请举手。这么多呀,看来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有规律的。由于我们在测量时存在误差,我们算出的比值也不完全相同。但实际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这个数叫圆周率,通常用字母∏表示。也就是说周长总是直径的∏倍。
请同学们跟老师读一读这个字母吧。同学们能用等式表示周长、直径和∏之间的关系么?(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六、知识渗透
说的真好,那么∏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呢?这个问题我国古代数学家早就做了研究呢,我们一起看一看吧。(课件展示)我们前人刻苦研究的精神真是值得我们学习呀。看来∏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但我们在计算时通常保留两位小数,也就是∏≈3.14。
七、公式推导
既然“周长÷直径=∏”,那么周长等于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如果用字母C表示圆的周长,用字母d表示直径,圆的周长该如何用公式表示?(学生答,板书:C=∏d)看来我们知道直径,就可以用公式C=∏d来求圆的周长。如果我们知道半径,能求圆的周长吗?应该用哪个公式来求?(学生答,板书:C=2∏r)回答的真好,你前面的知识学的真扎实。看来我们知道了半径也能求圆的周长。
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两个公式吧。现在我们只要知道什么就可以求圆的周长了?(学生回答)对,老是重复。下面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小明绕花坛一周有多远吧。
八、解决问题
1、请看第一问,请同学们想一想该如何解答。请问你用的那个公式?很好请坐。
2、请看第二问,请同学们思考后告诉老师解答方法。(学生回答)
这位同学思考问题可真细心呀,同学们在计算时也要养成细心的习惯,先看清楚单位是否统一。
3、我们再来看摩天轮,请同学们思考后在练习本上解答。这位同学算的最快了,你来说答案吧。你用的那个公式?同学们都算对了么?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7
一、教材分析
“圆的周长”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它是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圆面积及圆柱、圆锥等几何知识的基础。
教材从生活情境入手,先让学生思考自行车绕圆形花坛骑一圈大约有多少米,从而引出圆的周长的概念。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在实践中逐渐体会到有些圆不能测量出周长,怎么办?在此基础上,探索圆周率,并归纳总结计算公式、运用公式解题。为了有效内化计算公式,教材安排了相应的变式应用练习。
笔者以为,本教材有以下特点:一是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逻辑性较强;二是特别重视实验操作,突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和发现规律的能力;四是通过圆周率的介绍,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熟练掌握了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材直观的情境导入,让学生理解圆周长的概念会很容易。学生已具备测量圆周长的基本技能,关键是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有什么样关系学生难以想到;或者容易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影响,以为圆周长与直(半)径也一定成整数倍关系。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引导、点拨,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测量、计算、比较分析等探究活动,找出规律,总结特征。
三、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其中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复习圆的认识。
2.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及几个不规则图形,让学生指一指它们的周长,明确其计算结果用的是长度单位。
以上两步同时进行,为理解圆周长的含义做好铺垫。
(二)教学新知
1.在情境中内化概念
(1)具体感知圆周长的概念。
出示情境图(小蚂蚁在正方形和圆形路口爬行),谁能说说小蚂蚁走哪条路近一些?
说明,小蚂蚁走过的路程实际上就是圆的的周长。
师生共同小结: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圆的周长。
(2)板书课题。
2.在探究中理解公式
(1)设疑激思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测量圆的周长。
用绳测和滚动测量法,测量自己的学具圆获圆形实物的周长。
学生测量了这些圆的周长以后,教师进一步提问:“要是有一个很大的圆,怎么测量它的周长呢?如学校的'圆形花坛。”如果学生说用卷尺绕花坛一周进行测量,教师可以举出更多的圆的例子,如空中划出的圆形,引导学生寻求更为一般化的方法。
学生猜想圆的周长是否也有计算公式时?
激思: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与直径到底有什么关系?
(2)操作填表
同桌两人一组,正确测量学具圆(实物)的周长和直径。并逐一汇总填表。
再次操作:修正自己的测量结果。
(3)比较发现
分别引导学生竖向和横向看表格,比较找规律,计算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最后比较、分析、归纳出圆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
(4)归纳总结
介绍圆周率和祖冲之的故事。
推导公式:圆周率=圆周长/直径;推出圆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长=2×圆周率×半径。
几下字母公式。
3.在运用中强化公式
教学例1独立解题。
练习:口头列式并讲算理,巩固公式。
(三)巩固练习(图略)
基本练习。判断题,直接求周长。
变式练习。在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内化画一个最大的圆,再求周长。
综合练习。求阴影部分的周长。
五教学反思
1课前预设的学生活动太少,数学上没有从活动中探究新知;
2课前对学生原有任职的单位太简单,没有具体到学生。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2~6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际测量计算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2.通过对比分析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3.能用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4.通过对圆周率的计算,渗透爱国主义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准确计算圆的周长。
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一块钟表
问题1:你能猜想小秒针的顶端在一分钟的时间里,所走过的轨迹是一个什么图形吗?
学生猜想。
教师演示小秒针的运动过程,证实学生的猜想是否正确。
问题2:你能知道不知疲倦的小秒针顶端,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内所走过的路程有多长吗?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先计算出走一圈的路程有多长,在计算出走60圈的长度。
师:非常好。那么小秒针走一圈的路程,就是这个圆的周长又怎么来求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引入课题——圆的周长)
(设计目的:通过学生身边的实物引入新课,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
二、动手量一量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好的圆,小组内交换圆,合作完成下表,看哪一组完成的最快。测量值精确到毫米。
物品名称
周长
直径
1号圆
2号圆
3号圆
4号圆
教师评价学生小组合作的情况。
(设计目的:强调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小组是怎么测量的,并展示一下小组测量的结果。
学生展示小组的成果。
(设计目的:通过实物投影,向其它小组的同学展示本小组的结果,增强学生的自信)
三、对比分析
师:观察一下我们得到的几组数据,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学生自由谈。
学生发现:1. 一个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点。2. 周长和直径的比值与直径相乘可以得到圆的周长。
师:老师也做了一个圆,现在看一下老师是怎么测量这个圆的周长的。
课件展示圆的周长的测量方法。
(设计目的:通过让学生对比分析表格,教师课件展示圆的周长的测量过程,让学生能对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激发学生想要知道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的热情)
课件展示:圆的周长随直径的变化而在变化,而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值确是一个定值。
(设计目的: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得到结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定值,顺利得到圆周率的值)
小结1:圆周率: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它的值是:π=3.1415926535……,在实际的应用中,一般取它的近似数π≈3.14。
你知道吗?我们的祖先在圆周率的计算上可是有着辉煌的成绩的,你能讲给同学们听吗?
学生自由谈。
我们有这么伟大的祖先,相信我们这些站在伟大巨人肩膀上的现代中国人一定能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设计目的:通过学生讲故事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小结2:你能通过分析表格得到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了吗?
学生回答。(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前面的层层铺垫和对表格的分析学生可以很容易的回答这个问题。)
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计算公式:C=πd或C=2πr
四、动手做一做
下面我们来看看怎样应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来解决问题。
1.计算圆的周长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
(设计目的:通过简单的图形计算让学生理解圆周长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并强调解题的书写过程)
2.一个圆形喷水池的半径是5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设计目的:通过转化把由半径求周长的问题转化为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
3.小组交流错误原因。(可让其他学生避免同样的错误)
(设计目的:通过实例计算,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能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的作用,又可为最后的实践题打下很好的伏笔)
4.现在你能告诉大家不知疲倦的小秒针顶端,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内所走过的路程了吗?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想得到什么样的数据。
(设计目的: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条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此题和前面的引入题互相呼应,做到解决问题有始有终)
五.你能说说在这一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吗?
可让学生从知识点,从测量方法——能力点,数学史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总结自己的收获。
六、课外合作:
小组合作完成,应用你的知识,想办法测量一下,从学校大门口到圆城楼门口的距离大约是多少米。
(设计目的:让学生真正能够达到学习上的学以致用,并且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学生的动手能力)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测量,讨论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圆的周长公式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会用字母表示,能运用周长公式进行计算。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圆周率的发展史,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探索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具准备:
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我所准备的教具有直尺、圆形硬纸板、绳子、剪刀、圆周长演示器。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的学具有直尺、圆形硬纸板(大中小各一个)、绳子、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了解图中的事情,提出谁的车轮转动一周走的远,为什么?
师:那车轮转动一周,谁的车走得远呢?为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3、揭示车轮周长概念。
4、讨论:车轮的周长和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
师引入并板书课题:圆的周长。下面我们继续研究,看看圆的周长和直径还有什么关系?
二、自主探索
(一)测量硬币
1、让学生用准备好的材料测量1元硬币和直径和周长。
师:同桌合作,利用手中的材料测量出1元硬币的周长和直径。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
2、交流测量结果和方法,注意测量的过程要交流清楚。
3、计算并观察测量的数据,推测硬币的周长与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我估的硬币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3倍。
大胆推算硬币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二)测量圆片
1、提出做一做的要求,让学生用教师准备好的圆片测量并计算。
2、交流各组测量和计算结果,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三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三)总结圆的周长公式
1、教师介绍圆周率的发展历程,然后交流感受和启发,进行思想教育。
师:看来,任何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些,其实这个倍数是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它叫作圆周率。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师:由于我们在测量时有误差,所以得不到一个固定值。
师:圆周率可用字母π来表示。板书:π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并在桌子上试着写一写。
师:我们今天课上研究的圆周率,早在几千年前,我们古人就开始研究了。
板书:π3.14
2、引导学生根据周长÷直径=圆周率,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师:根据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如何求圆的周长呢?
生:直径×圆周率=圆的周长
师:如果周长用字母“c”表示,直径用“d”表示,谁来总结求圆周长的公式?
生:c=πd师:板书
师:那如果把直径d换成半径r呢?
生:c=2πr师板书
三、简单应用
让学生试着用公式求圆的周长
课件出示(书中例题和镜子实物图。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看着实物镜子,去理解金属条的长就是镜子的周长。)
学生自己完成,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四、交流收获
五、布置作业:83页第一题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π≈3.14)
C=πd或c=2πr
3.14×40=125.6(厘米)
答:这根金属条的长至少是125.6厘米。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1.回顾并梳理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并通过练习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在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能运用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积极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圆周长、圆面积问题;结合圆周率的发展史和祖冲之的故事,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在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认真审题,分辨求周长或求面积。
教学难点:
能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积极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炫我两分钟
大家好!今天的炫我两分钟由我来为大家主持。同学们,一提到圆,我们就会想到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在数学上的.伟大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之上,经过刻苦钻研,求出 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之后我们在计算中为了方便,一般只取它的近似值,即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梳理第四单元圆的周长和面积。在我们合作梳理之前我要考考大家关于3.14的口算如何。
出示口算题目。
随机评价。
相信我们都是有智慧有思想的人,我要为你们点赞(动作)。
二、组内交流,完善梳理
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孩子梳理圆的周长的知识。而后学生尝试像老师这样梳理,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梳理过程,然后小组内形成共识,确立发言任务,师深入其中一个小组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都有所收获。通过组内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完善,使知识呈现会更全面、更精练,知识梳理更有条理、更科学化。】
三、小组合作交流。
组内交流尝试小研究。
出示小组合作交流建议:
1、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序进行交流。
2、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发言,如有不同意见,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
3、把自己梳理知识时遇到的疑问向大家请教,也可以考考大家自己积累的易错题。
4、再次确认发言顺序,准备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给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发言的机会,小组合作交流建议的给出使小组交流有序进行,让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表达与合作、学会倾听与欣赏、激发了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探索知识的欲望。】
四、班级交流,提升梳理
1、小组汇报,按照本单元三个知识模块分别找三个小组进行汇报。汇报时既要汇报典型题的解法,又要重点说明本组梳理的每个知识点的易错题。在小组汇报成果后,其他学生质疑或作以评价。
2、师结合学生的汇报进行引导完善,帮助学生梳理单元知识点,同时,教师可以举出一些实例,强化学生对易错、易混知识的掌握。
【设计意图:分层次交流尝试小研究的内容,做到层层递进,有利于学生扎实掌握本单元知识。】
3、完善自己设计的知识树,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其他学生加以评价,教师予以学生肯定或激励。教师挑选好的思维导图进行展示,评价好在哪里。
师总结:无论哪种形式的思维导图,只要能清楚的、有条理的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就是一幅好的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单元梳理课的重点在于“梳理”,本单元知识公式很多,学生既可以尝试小研究作业单作为知识梳理的结构图,也可以自己设计本单元知识网络图,形成个性知识树,目的只有一个即提升学生知识整理能力,形成知识网络。】
五、应用拓展
结合练习做相应题目,巩固易错易混知识。
(一)基础题
1、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计算直径为10毫米的圆的面积的列式是3.14×(10÷2)。 ( )
(2)半径为2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
(3)把一头牛栓在木桩上,木桩到牛之间的绳长3米,牛能吃到地上草的最大面积是28.26平方米。(栓绳处不计算在内) ( )
2、一个圆的周长是25、1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3、一个环形的铁片,外圆半径是7厘米,内圆半径是0、5分米,这个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二)拓展提高
1、一张长方形纸片,长60厘米,宽40厘米。用这张纸剪下一个尽可能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剩下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公园里有一圆形花坛的周长是50.24米,花坛周围是一条环形小路,小路宽2米,这条环形小路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3. 一辆自行车的轮胎的外直径是1.12米,每分转50周,这辆自行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设计意图:习题设计体现基础性、层次性,既面向全体学生,巩固当堂所学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能。】
六、个人整理
经过本课时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设计意图:反思是成长的催化剂,本环节让学生自由畅谈收获,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回顾、反思所学知识的水平,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1——12页“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的周长,能用滚动、线绕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2、在测量活动中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用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能运用圆的周长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2、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1、每小组一根小绳、一个米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片、计算器。
2、课件1:阿凡提与国王比赛A、B。
课件2: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的关系。
课件3:祖冲之有关资料。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阿凡提的故事。国王多次受到阿凡提的捉弄,非常恼火。有一天,他又想出了一个新招,想为难阿凡提。国王从全国精选出了一头身强力壮的小花驴要和阿凡提的小黑驴赛跑,并且规定小花驴沿着圆形路线跑,小黑驴沿着正方形路线跑。(课件出示小花驴和小黑驴赛跑)
50米
师:同学们看,比赛开始了——紧张的比赛结束了。今天的比赛谁获胜了?
生:国王的小花驴获得了胜利
师:可是,对于这场比赛小黑驴觉得很委屈,阿凡提也大喊比赛不公平。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他们的小毛驴跑的路程不是一样长。
师:那到底他们的路程是不是一样长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判断一下呢?
生:量一量就知道了,
师:谁能说说正方形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
生: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有关系,周长是边长的4倍,
师:也就是说只要测出正方形的一条边长就可以知道正方形的周长,是吗?那小花驴围着圆形路线跑一圈的长度又是圆的什么呢?
师:有的同学反映可真快,对!这就是圆的周长,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圆的周长?同桌可以交流一下。
得出: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圆的周长。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发现测量圆的周长的不同方法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准备的圆拿出来,那“圆的周长指的是哪一部分的长”,同桌互相比画一下。
师:好,想一想圆的周长怎样测量?(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师:把你的好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上台交流测量的方法)
生:我们的方法是用线绕圆一周,然后量出线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生:我们小组觉得直接用米尺绕圆一周就可以读出圆的周长。
生:我们把圆沿着尺子滚动一周,这一周的距离就是圆的周长,
生:我们小组还有不同的方法,我们是用线量出圆周长的一半在乘以
2、就可以求出圆的周长。
师板:线绕、滚动、拉直化曲为直
(2)探究发现圆周率和圆的计算公式
师:我们同学真是太棒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这么多的好方法。那我们能不能用这些方法测量出圆形跑道的周长是多少?
生:不行,圆太大了,测量不出来!
师:哦,太大了不容易测量。那大家看,老师画一个小圆,你能不能帮老师测量出来它的周长?
生:有些圆的周长没办法用绕线和滚动的方法测量出来
师:那咱们能找到一种更简便、更科学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师:我们知道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有关系,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呢?
生:圆的周长和圆的直径有关系,直径越长圆越大,所以周长也就越大,
师:有道理!那大家来猜一猜,周长和直径有怎样的关系?
生:周长是直径的2倍,生:他们一样长,生:我觉得这个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4倍)(3。5倍)
师:大家猜得可真起劲呀!那到底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呢?怎么才能知道?
生:动手量一量,算一算,
师:说的真好,这可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动手做来验证一下。同学们想试试吗?每组拿出大小不同的三个圆,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测量。听好要求:1、小组同学作好分工,选好测量员、记录员、汇报员。2、记录员要及时地把测量员测量的数据记录在书上的表格里。3、可以用科学计算器帮忙算一算周长和直径的'商。
3、可以用科学计算器帮忙算一算周长和直径的商。
师:好,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
生:实物展台交流。
师:大家仔细观察分析,看能发现什么?
圆的周长
(厘米)
圆的直径
(厘米)
周长与直径的商
(保留两位小数)
生:我发现了这三个圆的大小虽然不一样,但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商都是三点几。
生:所有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师:看来大家的发现都一样,那我们再来看看电脑小博士是不是也发现了这样的规律?(课件直观展示三倍多一点)
生:圆不论大小,它的周长都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师:说得真好。圆不论大小,它的周长都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这是个固定不变的数,!你们的这个发现和许多大数学家的发现不谋而合,
师:人们通常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这个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师:关于圆周率,大家都知道什么?你说,
生:我知道我国古代有个数学家较祖冲之好象和圆周率有关系,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有关的资料,大家想看吗?
看屏幕,这就是祖冲之,(课件介绍祖冲之)
师:我们通过圆的周长除以直径得到了“π”也就是圆周率(板书:C÷d=π)你能通过圆的直径求它的周长吗?用字母表示出来。通过半径能求圆的周长吗?
生回答、师板书:C÷d=π→C=πd→C÷π=d
d=2r→C=2πr→C÷2π=r
三、拓展练习,实践应用
(1)计算跑道的周长。
师:(课件显示比赛跑道的有关数据正方形的边长(即圆的直径)50米)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个圆形跑道的直径,请同学们利用公式快速算一算,这两个跑道的周长是多少?看看国王和阿凡提的比赛到底是不是公平?(学生开始计算,知道比赛不公平)
(2)判断。
(3)巩固练习:
A、1、判断并说明理由:π=3.14()
2、选择正确的答案:
大圆的直径是1米,小圆的直径是1厘米。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
b、大圆的圆周率小于小圆的圆周率;
c、大圆的圆周率等于小圆的圆周率。
B、做P12下面T1:填表
T2:教师指名读题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题中要求的问题实际上是求什么?注意算式与单位。
四、拓展练习课后延伸
师:阿凡提看到同学们帮他解决了这个大难题,非常高兴。可是,可恶的国王阴谋没有得逞,心里很不服气,他又冥思苦想出了个新花招,设计出了新型跑道,要和阿凡提再展开一场比赛
同学们想不想看看新跑道是什么样子
师:(课件出示新跑道)国王看到阿凡提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心里真是乐开了花,心想,阿凡提呀,聪明人也有犯糊涂栽跟头的时候,我绕里面的小圈跑8字,不知要比你外面的大圈近多少路程,这个第一肯定是我的了。
师:请同学们课后去研究。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12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将知识同化到学生原有的知识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从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思维能力。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89-91页《圆的周长》
学情与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及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获得了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认识:它们的周长就是围成它一周的长度,这为学生认识、概括、归纳圆的周长提供知识技能基础。在教法上,以“铺垫孕状——新知探究——新知运用”为主线,又在各个环节中设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合作交流、独立思考、各个击破、呈现重点、突破难点。在学情上,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主全的能动性,经历探究、合作交流、自学等方式自主构建知识。
教学目的
1、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通过动手实践,自计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和理解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3、在探究中体验成功,增强信心。
4、结合圆周率的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老师:课件、直尺、纸剪的圆、系有小球的绳子两具啤酒瓶、绳子。
学生:2个大小不同的硬纸圆片、直尺、彩带、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机器人轿车和跑车在两个赛道上比赛,轿车沿着正方形路线跑,跑车沿着圆形路线跑。
2、想一想
(1)要求轿车所跑的路线,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么?要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只要量了它的什么就可以?能说出你的依据吗?
(2)要求跑车所跑的路程,实际就是求圆的什么呢?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3、从图上可以看出,圆的周长是一条什么线?谁来说说什么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演示,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圆的周长,归纳圆的周长的意义,突出正方形周长与它的边长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圆的周长的理解,为后继教学“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作学习策略上的铺垫。】
二、引导探索,展开新课。
1、感知、测量:用手摸圆的一周<纸剪的圆>
(1)师演示用直尺测量圆的周长,你觉得怎样?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测量圆的的周长呢?
(2)利用学具操作,用不同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3)想一想:用这些方法测量圆的周长有什么共同特点?
[设计意图:本设计为学生的操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从各自不同的操作实践中感悟“化曲为直”的数学思考方法,感悟“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关系。”]
2、合作研究: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
(1)猜一猜:(老师拿出一个一端系有小球的绳子,手执另一端并不停地转动形成一个“圆”),你们还能利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圆的周长可能与它们有关?
(2)比一比:同桌合作,用绕圆一周的彩带跟学具的圆的直径比一比,看它们有什么关系?
(3)算一算:小组合作,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算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学情预设:由于测量有些误差,其结果有所不同,可让学生通过争辩来统一认识】
(4)、议一议:计算结果有不同,你发现了什么?
(5)、得出结论:通过以上活动,你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本设计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量一量、想一想、猜一猜、比一比、算一算、议一议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这样,学生获取的关非纯粹的知识本身,更主要的是态度、思想方法,是一种探究的品质】
3、认识圆周率
(1)揭示圆周率的概念
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是个固定不变的数,称之为圆周率。圆周率一般用字母∏表示。
指导读写
(2)指导阅读第90页方框中的文字,了解让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历史,介绍近代大于圆周率的研究成果。
4、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方式
(1)问:已知一个圆的直径,该怎样计算它的周长?板书:C=∏d,学生任意挑选一个圆片的直径,计算出它的周长,然后跟测量的结果比比看,是不是差不多?
(2)问:告诉你一个圆的半径,会计算它的周长吗?怎样计算?板书:C=2∏r
(3)问:转动木条形成的圆的周长你会求吗?
(4)小结:要求圆的`周长,一般需要知道它的直径或半径。
【设计意图:本设计通过学习自主的“探究—发现”,进一步理解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圆的周长公式就推导而出。】
三、初步运用,巩固新知
1、辨析、判断<课件>
(1)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 ( )
(2)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3.14倍 ( )
(3)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倍 ( )
2、教学例1 <课件>
(1)在生读题后,问:求这张圆桌的周长是多少米?实际上是求什么?
(2)学生尝试,反馈评价。
3、完成第91页中间的“做一做”。
【设计意图;通过判断题的判断,加深了学生对圆的周长和直径间关系深刻认识,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桌面周长的计算,培养了学生对知识运用的能力,了解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业务,让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
四、全课总结、
1、请学生说说收获。
2、回放两车比赛的课件;算一算,哪辆车跑的路程长?
3、生活中的数学
师演示;把两个啤酒瓶捆扎在一起。啤酒瓶的直径是T厘米,如果只扎一圈,至少要多少厘米绳子?(接头处不算)
设计思路
着名教育学家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本设计求为学生创设“探究——发现”的空间,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在探究中发现,在交流中升华。
一、在操作中感悟。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把人类的知识成果转为个体认识的过程,
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践操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本设计为学生的操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从各自不同的操作实践中感悟“化曲为直”的数学思考方法,感悟“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关系”。
二、在探究中发现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本设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量一量、想一想、猜一猜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操究过程中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这样学生获取的并非纯粹的知识本身,更主要的是态度、思想、方法,是一种探究的品质。
三、在经历圆周率的研究历史中,渗透数学文化和数学思想。
在教学设计中,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得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进而介绍祖冲之的研究成果,最后,介绍看守代关于圆周率的研究成果。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经历了圆周率的研究史,渗透数学文化和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在实践中体会到知识的价值
在教学设计中,让学生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作者简介:
郑蓉,现任教于浦城县新华小学,1971年出生,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担任校数学教研组组长,县学科带头人。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数学》(苏教版)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第98-102页,例4,例5和例6及练一练和练习十八。圆的周长,周长计算公式。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圆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首先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借助观察、比较进行猜想,再具体描述圆的周长的含义,并让学生通过进一步的思考,认识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最后引导学生根据对测量圆周长活动过程的理解,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然后让学生应用刚刚掌握的公式计算圆的周长,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巩固对公式的理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周长。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圆、绳子、直尺、圆规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生成问题
1、出示一个正方形花坛和一个圆
问:这是什么图形?围着花坛跑一圈,哪个长哪个短呢?
预设一:看哪个跑得步子多。
预设二:计算它们的周长,进行比较更为简便。
2、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与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预设一:C=(a+b)×2
预设二:C=2a+2b
3、什么是圆的周长?
让学生上前比划,圆的周长在那?那一部分是圆的周长?
得出定义: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圆周长的公式推导。
1、探索学习。
(1)你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一个圆的周长是多少?
(2)学生各抒己见,分别讨论说出自己的方法:
预设一:用一根线,绕圆一周,减去多余的部分,再拉直量出它的长度,即可得出圆的周长。
预设二: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直接量出圆的周长。
那么用一条线的一端栓上小球在空中旋转。这样你能知道空中出现的圆的周长吗?
用滚动,绳测的方法可测量出圆的周长,但是有局限性。今天我们来探讨出一种求圆周长的普遍规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借助观察、比较进行猜想:到底怎样测圆的周长。进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圆的周长是如何求出来的兴趣。
2、动手实践。
(1)4人小组,分别测量学具圆,报出自己量得的直径,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2)引生看表,问你们看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关系?
预设:都是3倍多,不到4倍。
(3)你有办法验证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吗?
(4)阅读课本P102,介绍圆周率,及介绍祖冲之。
∏=3.1415926535…… 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3、得出计算公式。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C = ∏d或 C = 2∏r
设计意图:教材通过示意图对这两种方法做了清楚的说明,这有利于学生学会具体的测量圆周长的方法,又能使学生从中体验“化曲为直”的策略。
(二)、解决新问题。
1、解决情境题中的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订正。
2、教学例1 : 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小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m,绕花坛一周车约转动多少周?
小组内想出解决的办法,并在全班交流。
预设一: 已知 d = 20米 求:C = ?
根据 C =πd 20×3.14=62.8(m)
预设二: 已知: 小自行车d = 50cm
先求小自行车C = ? c=πd
50cm=0.5m 0.5×3.14=1.57(m)
再求绕花坛一周车约转动多少周?
62.8 ÷1.57=40(周)
答:它的周长是62.8米。绕花坛一周车约转动40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列式解答。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简单的实际问题,巩固对公式的理解的能力。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求下列各题的周长。
书本102页练习十八的第1、2题
2、判断正误。
(1)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 ( )
(2)在同圆,圆的周长是半径的6.28倍。( )
(3)C =2πr =πd 。 ( )
(4)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 ( )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小题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呢?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14
教学资料:
圆的周长(小学数学九年制义务教材第十一册).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圆的周长.
2.理解圆周率的好处.
3.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初步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圆周率的好处.
教具学具:
1.学生准备直径为4厘米、2厘米、3厘米圆片各一个,线,直尺.
2.电脑软件及演示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圆,谁能说说什么是圆心?圆的半径?圆的直径?在同圆或等圆中圆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用字母怎样表示?
二、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圆的周长(板书课题).
1.指幻灯图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问:这些是什么图形?谁能指出它的周长?
2.指实物图片(圆)问:这是什么图形?谁能指出它的周长?
问:什么是周长?
出示:平面上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想一想:什么叫元的周长
出示: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3.你能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能)
4.指实物(用铁丝围成的圆)问:你能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
5.用拴线的小球在空中旋转画圆.问:你能测量它的周长吗?
回答:不能.
想一想圆的周长都能够用测量的方法得到吗?(不能)这样做也会不方便、不准确.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计算圆的周长呢?这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三、请同学们用圆规在练习本上画几个大小不同的圆,想一想圆的周长可能和哪些部分有关?(半径或直径)再看电脑演示(半径不同周长不同)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或半径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请同学们测量手中圆片的周长(用线或滚动测量),再和直径比一比,看谁能发现其中的秘密?
四、学生动手测量、教师巡视指导.
五、统计测量结果.
观察表中数据,想一想发现什么?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任何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吗?
六、电脑出示:
(几个大小不同的圆,它们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谁明白我国历史上最早发现这个规律的人是谁?圆的周长到底是直径的3倍多多少?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认真读书63页,默读“其实”到“π≈3.14”.以及“你明白吗?”
七、看书后回答问题:
1.什么叫圆周率?
2.你明白是谁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吗?
师:早在一千五百年前祖冲之就已经把圆周率精确到了7位小数了,他的发现比外国数学家早一千多年,一千多年是何等漫长的时间啊!为了纪念他,科学家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脉命名为祖冲之山,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3.明白了圆周率,还需明白什么条件就能够计算圆的周长?
4.如果用字母c表示圆的周长,d表示直径,r表示半径,π表示圆周率,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就应怎样表示?
此刻你们已经掌握了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下面你能根据所学的知识决定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决定:
1、π=3.14()
2、只要明白圆的直径或者半径,就能够明白圆的周长()
3、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
求下面圆的周长:(见课件)
师:十分不错,大家基本掌握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我们能够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下面看例题1:
八、出示例1:
一辆自行车车轮的半径是33厘米。车轮滚动一周,自行车前进多少米?小明家离学校一千米,骑车从家到学校,轮子C大约转了多少圈(π取3.14,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请同学们想一想:车轮滚动一周的距离实际指的是什么?
解:c=0.33单位:米
c=2πr1000÷2=500(圈)
=2x3.14×0.33
答:骑车从家到学校,轮子大约转了500圈。
=207.24(cm)
≈2(米)
答:车轮滚动一周约前进2米.
九、课堂练习:
(一)应用题:
1.一张圆桌的直径是0.95米。这张圆桌的周长是多少米?
2.摩天轮的半径是5米,坐着它转动一周,大约转过多少米?
3.汽车轮胎的半径是0.3米,它滚动1圈前进多少米?滚动1000圈前进多少米
(二)选取填空:
1、车轮滚动一周,前进的距离是求车轮的()
A.半径B.直径C.周长
2、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倍。
πC.3
3、大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小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A.大于B.小于C.等于
十.思考:已知圆的周长,如何求它的半径或直径呢?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直径=圆的周长÷圆周率
半径=圆的周长÷圆周率÷2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15
【教学资料】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圆》。
【教材分析】
这部分资料是在学生认识了圆周长的概念和圆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透过实验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自学自知圆周率,从而总结探究出求圆的周长的公式。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圆周率的探索过程,理解圆周率的好处,掌握圆周长的公式,能运用圆周长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潜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理解圆周率的含义,熟记圆周率的近似值,结合圆周率的教学,感受数学文化,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透过多种数学活动推导圆的周长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
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的探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线、尺、塑胶板上剪下的直径大小不一的圆、实验报告单、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一、把准认知冲突,激发学习愿望。
1.谈话:同学们,明白大家都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动画片,这天,老师把它俩带到了我们的课堂。听:(课件播放故事: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里,喜羊羊和灰太狼举行跑步比赛,喜羊羊沿正方形路线跑,灰太狼沿圆形路线跑,一圈过后,它们又同时回到了起点。此时,它俩正为谁走的路程长而争论不休。同学们,你们认为呢?)(学生进行猜测)
2.要想确定它俩究竟谁跑的路程长,可怎样做?(生:先求出正方形和圆形的周长,再进行比较。)
3.指名一生说说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生:边长×4=周长)这天这节课,我们一齐来研究圆的周长。(揭示课题: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喜羊羊与灰太狼》是当前孩子们最喜闻乐见的动画片。设计两者进行赛跑时生活问题,转化为比较圆的周长和正方形周长的数学问题。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为后继学习和深入探究埋下了伏笔。利用动画的演示过程,很好地展示并便于学生理解圆周长的概念。)
二、经历探究全程,验证猜想发现。
(一)认识圆周长的含义并初步感知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谈话:那什么是圆的周长呢?(课件出示3个车轮)
2.师:上面的3个数据是表示什么的?(生:圆的直径)“英寸”是什么意思?(学生看书回答)
3.将3个车轮各滚动一圈,猜一猜,谁滚动的路程最长?从中你们有什么发现?(生:车轮滚动一周的长度是车轮的周长;直径越长,周长越长,直径越短,周长越短)
(设计意图:本环节淡化了对圆周长概念的讲述,以生活中常见的三个车轮为研究的对象,在滚动的过程中具体理解圆周长的含义。并借助观察、比较、合作交流,初步感知到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
(二)交流测量圆周长的方法:
1.学生拿出课前剪的圆,互相指一指它们的周长。
2.用什么办法测量它们的周长?(同桌交流方法)
3.指名到前面投影上展示测量周长的方法:
①滚动法。明确注意点:做好记号,从零刻度开始滚,滚动到这个记号再次指向那里,圆滚动一周的长就是这个圆的周长。
②绕圈法。明确:线贴紧圆周,把剩余的部分剪掉,把线拉直,这两点之间线的长就是这个圆的周长。
③用软尺测量。明确:用软尺上有厘米刻度的一面测量。从零刻度开始量,绕圆周一圈,然后看看对齐哪个刻度。
4.小结: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生:将一条弯曲的线变成一条直的.线)这就是数学上所讲的“化曲为直”的方法。
5.(课件出示摩天轮图片)问:它的周长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吗?(生:不能,很不方便)问:那怎样办?引发学生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精心做好实验准备。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课前让学生准备了软尺,因为软尺既具备了线的特点又兼有尺子的功能,不仅仅能提高实验的速度,而且也能减少实验误差。对学生实验的方法进行深入细致的指导,促使学生有效地进行探究。最后抛出的一个问题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新方法的欲望。)
(三)认识圆周率。
1.谈话:接下来同学们分4人小组,选取自己喜欢的方法,测量出身边这些圆的周长与直径,完成表格。(学生分组活动,完成书上表格)(课件出示表格)
2.各小组组长汇报测量结果。(学生说结果,教师在课件上完善)
3.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说说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一个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中,教师为学生带给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操作前明确操作要求、操作方法以及操作的注意点,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动手实践,探索圆周长和直径之间比值的规律,提示出圆周率的概念,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学习体验。)
4.(课件出示)介绍《周髀算经》这本书及“周三径一”的意思。(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3倍)
5.介绍祖冲之在求圆周率中做出的贡献,让学生想象祖冲之探索圆周率的过程,体验科学发现的艰辛、不易。(课件播放资料,学生自学)
6.学生说说从资料的介绍中明白了什么?(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
7.师小结:祖冲之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与自豪,正因为他杰出的成就,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就被命名为祖冲之山,宇宙中第1888号小行星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期望同学们以后也能像他那样刻苦钻研,将来也做一个不平凡的人。
(设计意图:那里向学生介绍了人类探索圆周率的过程,拓宽了他们的数学视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礼貌的发展,体验到人类不断探索的脚步。透过介绍祖冲之,使学生了解到祖冲之令人神往的成就,感受到身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同时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也起到了必须的激励作用。)
(四)推导公式
1.当学生弄清了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后,让学生说说圆的周长怎样计算?(生: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2.谈话:如果圆的周长用大写字母C表示,那么这个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
3.谈话:还可已知什么条件求周长?(生:半径)为什么?(生:在同一个圆中,圆的直径是半径的两倍)那这个公式还可怎样变换?
4.齐读公式,加深印象。
(设计意图:当学生发现了已知直径求圆周长的方法后,让学生思考还能够已知什么条件来求圆周长,这样透过学生自己总结得出的结论印象更深刻。)
三、刷新应用潜力,总结巩固新知。
1.(课件出示第1题)学生口答两个圆的周长。
2.计算例4中三个自行车车轮的周长大约各是多少英寸?(课件出示3个车轮)透过计算,比一比谁的周长最长?这再一次说明了什么?(生: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
3.(课件出示一个喷水池)一个圆形喷水池的周长是12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学生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投影仪展示答案)
4.(课件出示摩天轮图)它的半径是10米,坐着它转动一周,大约在空中转过多少米?(学生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后在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设计有层次的巩固练习,从计算直观的图形的周长到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价值,进一步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四、交流学习收获,课后拓展延伸
1.透过这节课研究圆的周长,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回顾和总结,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感受数学价值,增强学习和发展的自信心。)
2.谈话:此刻如果老师问喜羊羊和灰太狼谁走的路程长一些?同学们可怎样做?(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有没有其它方法?(学生可透过计算解决,也可直接观察两个图比较)
3.师:种种方法都能够帮忙我们来确定谁走的路程长,所以当喜羊羊得知这一结果后,直喊比赛不公平,于是老村长为它们又重新设计了一种新的赛跑路线:
问:如果喜羊羊和灰太狼沿这样的路线赛跑,谁走的路程长一些呢?(学生课后思考,下节课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所学新知去解决课前矛盾,一方面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另一方面拓展题的创设使得本节课的知识有了一个很好的延续。】
教学反思
一、“情境”与“知识”两条主线相互交融。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资料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抓住“情境”与“知识”这两条主线。在教学情境上,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和谐的学习氛围。我们明白,《喜羊羊与灰太狼》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学生对此十分感兴趣,也有必须的了解,以此为学习的背景,作为学习圆周长的切入点,使“情境主线”与本节课的“知识主线”有机的融合在一齐,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学生用心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构成过程。
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带给了丰富的操作材料和开放的操作空间,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亲身经历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的操作活动有目的、有思考、有选取、有创造,使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的过程中增长智力,提高动手实践潜力,获得用心的情感体验。
三、数学阅读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厚实的文化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适当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发现与数学史的认识,能够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对后续学习起到必须的激励作用。结合本节课的教学资料,教师向学生介绍了圆周率的有关认识。那里的介绍从《周髀算经》中的“周三径一”、祖冲之的“算筹”到圆周率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用电子计算机来计算圆周率,使学生对圆周率的历史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感受到我们祖先的智慧,体会数学知识与人类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的密切关系。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04-19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02-26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03-06
人教版《圆的周长》教学设计06-10
《圆的周长》数学教学设计07-21
圆的周长优秀教学设计10-03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15篇)03-06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15篇06-07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15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