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读后感

时间:2024-07-28 21:05:03 观后感 我要投稿

《茶馆》读后感范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茶馆》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茶馆》读后感范文

  《茶馆》读后感范文 篇1

  老舍先生不愧为大家。他的文章总给人一种扎根土里的稳重感。初读他的书是《骆驼祥子》,如今又读《茶馆》,先生书里带着老北京味儿的语言和描写的底层群众的生活又一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茶馆》讲的是在新旧中国交替期间,以戊戌变法、军阀争战、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为背景,通过茶馆这一典型文化聚集地发生的人生百态与风云变化。老舍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带我们走进了那个光怪陆离的时代,接近那样特别的芸芸众生。

  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他是那个时代老北京市民的

  典型,世故圆滑,心眼不坏,但有一点自私和贪财。他可以说是裕泰茶馆的化身。他是懂得变通的,这一点,可以从裕泰茶馆的翻新和长存看出。他也是胆小怕事的,他不敢为了朋友出头,裕泰茶馆也一直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然而纵然裕泰茶馆再改良,再翻新请戏台子请招侍,旧事物也走向消亡,最终裕泰茶馆被强占,王利发也上吊死去。

  松二爷和常四爷是好友,都是裕泰茶馆的老主顾。他们的个性,从他们一出场就可以看出。松二爷文诌诌的,提着小黄鸟笼;常四爷雄赳赳的,提着大而高的画眉笼。松二爷是旧文人的典型,他爱国善良又胆小怕事,有那么一点点文采,但是不知道用到何处。常四爷健康正直,然而固执,不懂变通,所以在后期只能挑菜材上街卖,勉强糊口。秦仲义是维新时期民族资本家的代表。他是有着实业救国愿望的大心胸的人。他变卖祖产,耗尽心血,创办起不小的企业,自以为能使民富国强。然而在那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的道路根本行不通。最终秦仲义的工厂在日本和中国政府的双重压迫下,被强行没收。一生爱国的秦仲义最终只落得个卖花生米的下场。

  还有《茶馆》里的其他人物们,代表底层农民的康六,小妞和乡妇;代表顽固旧势力的庞太监,庞四奶奶;代表军阀势力的沈处长等人,他们一起构成了那个时代中国的社会。先生把这些人物,三个时代高度浓缩在裕泰茶馆之中,使得《茶馆》这部话剧成为一个不可超越的经典。无怪乎曹禺先生曾说,《茶馆》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

  1898年维新变法,1945年抗战胜利,中间大概近50年。50年发生了多少故事,数不尽的心酸。老舍《茶馆》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它写尽了封闭的、妥协的、灰色市民的形形色色,点到了我们民族根性中最顽劣的一面,更在于他点明我们去深思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如何自处,以及珍惜现在美好,谨记过去苦难。

  《茶馆》读后感范文 篇2

  裕泰茶馆掌柜王利发,地地道道良民,作为一个创业者,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无论政治舞台谁做主角,总能有一套独特的方法去应对。

  他不像秦仲义一样对国家和人民心存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他不像常四爷一样刚正不阿,敢于同恶势力斗争到底;他没有孙二爷有雅兴和闲工夫去逗蛐蛐玩黄鸟;他不和刘麻子唐铁嘴等人一样坑蒙拐骗;为了茶馆,宋恩子和吴祥子等人勒索敲诈了他一辈子,他见人就作揖,见人就堆笑,奈何命运捉弄着王利发。

  面对房东秦二爷催租金或涨租金或收房子的要求,他是点头哈腰,献媚乞怜,想尽办法去应对,这也倒是罢了,面对巡警和二德子这样的人,不给茶钱还要索贿,奈何不得,面对权贵,他是不敢怒也不敢言,为了茶馆能生存,他作为一个创业者,有理想,有积极性,一直改良,奈何改良,改良,越改越凉。

  其实王利发何尝不是和我一样,我又何尝不和王利发一样,王利发在剧本中皱着眉,哆嗦着嘴唇,我何尝不也是如此,看着刘麻子和唐铁嘴喝着好酒,吃着大肉,泡一壶高的.,宋吴二人凭借手中丁点儿权利索贿,一生短暂,其实王利发心中就是想把茶馆经营好,让妻子王淑芬和孩子们过上好日子,可是这个愿望他临死都没有实现,他经营茶馆四五十年,他看透了每个人的人心,他对社会各个阶层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他没有变,他不是要清高,只是他认为喝茶就应该先给钱,他对社会抱有幻想,他总认为苦日子能熬到头,可是他最后为自己撒了纸钱,自己埋葬了自己。

  有人会认为那个时代王利发的人生注定是个悲剧,就像骆驼祥子一样,是时代让他的一生是个悲剧,其实我认为不是,王利发就是生活在咱们现在二十一世纪也会有那样的命运,只不过悲剧会以另一种方式上演。

  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像宋恩子和吴祥子这样的人没有吗?像他们这样的人少吗?我认为这种人有很多,而且他们和宋吴二人一样,心安理得,沾沾自喜。

  我们这个社会像王利发一样的人有很多,未来像王利发一样的人还会有很多,老舍不忍,希望像王利发这样的人在他的话剧中结束命运,可是他贵为人民艺术家也没有办法,其实当老舍先生独自前往太平湖,在那里不吃不喝一整天,在深夜投湖自尽,已经说明了一切,没有人可以改变王利发这一类人的悲惨命运,没有人一个王利发能走出命运对王利发的安排……

  既在江湖内,便是薄命人,既在江湖内,便是苦命人,珍惜我们所处的每个时代,用心去体会这个时代给我赋予的使命感。

  《茶馆》读后感范文 篇3

  初秋,叶离树下,铺满了那条弯曲的小径。

  裕泰茶馆里,一个个苍凉的故事悄然缩放,有梦想破碎的无奈,有骨肉分离的痛楚,有欺软怕硬黑白颠倒的腐朽,混杂于茶客们喧嚣的冷谈声和叹息声中,化成一片嘈杂。而我,静坐于茶馆内,轻饮一口清茶,留下了满腔的苦涩…

  常四爷的鸟笼

  老舍是睿智的。在他的笔下,每个人的出场都暗示着他不可逆转的命运。他们都在等待着黑暗的源泉张开血盆大口缓缓地将他们吞噬。

  常四爷一出场,便提着一只被幽囚的鸟儿,殊不知,他亦是一只心高气傲的鸟儿呀!世事沧桑,社会腐朽,他用明锐的双眼看到了罪恶的本质。他愤世嫉俗,他正直无畏,于是他像画眉般高声吟唱,抑或抨击着奢靡的贵族和不公的世道,抑或预言着帝国悲怆的.命运。

  “二爷,我看哪,大清国要完!”

  一声清脆的啼鸣,轻易地打碎了人们精心呵护的幻境。然而,这只正直而又善良的鸟儿也难逃被囚禁的厄运。他被关入了冷冰冰的鸟笼中,于是所有悦耳的啼鸣都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化成一片徒劳的虚叹。鸟笼外,是人们悲悯的目光和无尽的沉默,而鸟笼内,只有一阵阵的叹息。

  王利发的茶

  王利发准备了两杯茶,一杯奉送给穷人,另一杯为达官贵人而温。

  在他的心中总是荡漾着一泓同情的湖水。他可怜那些沦落的人们,却感到无能为力,只能奉上一杯清茶。炙热的茶水里,翻滚的是掌柜的悲悯。

  然而,在动荡不安的局势里,他又不得不戴上世俗的面具,对于上层阶级,他谄颜献媚,吮痈舐痔,他希望能用一杯暖暖的好茶来换取自己的一席之地,可是,时代的悲哀将他一步步逼入绝地。

  无奈,王利发手中的茶壶摔碎在地,滚滚烫的茶水四溅,留下满地晶莹的碎片。

  秦仲义的刀和庞总管的剑

  秦仲义手持钢刀,他满腔豪情,期盼着能用钢刃斩断缠绕于神州大地的荆棘,开辟出一条光明的道路。

  庞太监身藏利刃,阴险狡诈,他的剑尖直指着那些真正救国存亡的义士。

  两人相遇了,表面上一阵寒喧,实际上早已刀光剑影,维新派与顽固派的针锋相对一触即发,令人不由为此惊叹。

  舞刀弄剑间,他们划开了时代的伤口,涌出汩汩的鲜血。

  茶馆的棋

  “将,你完了”!

  在那个遥远的时代中,人人如棋,每个人都肩负着不可下的使命,却又不得不如同傀儡般受制于人,尖锐的矛盾造就了均可逆转的悲剧,一枚又一枚的棋子被粉碎。棋盘上,只留下一片残局。

  《茶馆》读后感范文 篇4

  老舍茶馆中塑造的人物颇多,虽有主次,但依旧庞杂,这样的庞杂汇集在茶馆之中,流动的时间,流动的人物,三教九流之人,跟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只是唯一不变的是权力的压迫与荒唐。

  茶馆中五十多号人物大致可分为两拨:一拨是以王利发、松二爷、常四爷、秦仲义为代表的被压迫者,他们大多善良淳朴,虽并非理想化的道德形象,但心眼不坏,不以迫害他人为生,更多的时候是被压榨的对象,面对压榨他们无力还击,在动荡的岁月里无奈而艰苦的存活;另一拨是一刘麻子、宋恩子、吴祥子、庞太监、巡警为代表的当权者,他们手握权势,在国难危急之时在其位却不谋其职,反敲诈勒索平民为自己谋取津利。可笑的是,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等人一生求仁求义,在时代变迁中想方设法以心安理得的方式存活,以符合正常人性期望的方式游走于人间,他们完整的一生在悲剧中结束。而灭绝人性的、“吃人”的人,比如刘麻子、吴祥子却在小刘麻子等这些下一代继续绵延,甚至变本加厉。善良者带着他们的善良消失,恶霸将他们的恶继续传承。意味着责任的权力反倒成了作恶的凶器。

  剧本三幕戏聚焦晚清时期、军阀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这三个阶段在茶馆演绎的悲剧,不同于小说,剧本受舞台限制,无法像小说那样宏观展示时代生活,然而三幕戏中具体人物遭遇足以代表时代的悲剧:穷人迫于生计卖儿鬻女,官员对百姓敲诈勒索,物资匮乏贫穷饥饿普遍。悲剧中更是出现令人啼笑皆非的荒唐景象,如庞太监要娶妻生子,两个逃兵要共用一个妻子,庞四奶奶要当娘娘。荒唐与悲剧并存的时代到底是战争动荡的必然结果,还是权是被扭曲的人心利用的影响?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在老舍的茶馆中似乎有权势者大多是恶霸,自恃高位,不顾他人死活,甚至亲自酿造了他人的悲剧。在那个时期,人们对全市的`印象便是“欺压”“鱼肉”,对他们的态度便是服从。这样的风气与氛围,让人不禁怀疑到底是权势刚好落入恶霸手中,还是在一个缺乏民主的政治系统下,权势之人被“熏陶”成了恶霸。

  动乱的时代不是人性不堪的理由。生活艰难,但总有人选择以善意对待世界,权势带来的优越感总是容易蒙蔽人的眼睛,权与民的脱离不是权的措,是掌权者荒唐的选择。

【《茶馆》读后感】相关文章:

关于茶馆的对联02-09

茶馆读书笔记01-20

扬州茶馆教学设计10-24

茶馆读书笔记03-22

《茶馆》读后感02-18

茶馆读后感10-20

茶馆-读后感02-15

茶馆创业计划书06-07

茶馆元宵节文案09-10

老舍的《茶馆》读后感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