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中秋时作文

时间:2023-06-09 10:33:57 中秋节 我要投稿

关于又到中秋时作文8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又到中秋时作文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又到中秋时作文8篇

又到中秋时作文 篇1

  “圆魂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我又能吃到美味的'月饼啦!

  那天晚上,当黄昏来临时,我和哥哥早早来到了门前,等待着这又大又圆的月亮。

  我们一直等啊,等啊。这时,不知道谁这么一直说:“今晚月亮被云遮住了,不出来了!”一听到这句话,我那等待的心情完全被打破了,仿佛掉进了万丈深渊,无法自拔。悲伤侵入了我的心灵,我的眼眶模糊了,恨不得马上发明一台超大的吸云机,把云吸了进去,好让月亮露个面。

  在饭桌上,我几乎一口都没吃,这时,我闷闷不乐的表情被妈妈发现了,妈妈问我:“你怎么不高兴啦!”“月亮看都没看见,怎么高兴得起来呢?”我反驳妈妈。突然,爷爷大声喊道:“快来看,月亮出来了。”我一听,马上从楼上走下来,来到楼下时,月亮已经完全露出来了,只见月亮像一只亮眼的白玉盘,向大地洒下一片银光,我一看,兴奋到了极点,马上拿出手机,把月亮拍了下来。

  到了现在,我再打开手机品味那张月亮的照片时,我觉得月亮还是那么圆,那么美。

又到中秋时作文 篇2

  有一个节日,它不像春节那样热闹非凡,鞭炮声“劈里啪啦”响个不停;有一个节日,它只有淡淡的回忆,淡淡的温情,淡淡的桂花香。答案呼之欲出,是中秋节,也只有中秋节才有这般淡淡。

  抬头遥望月宫,只见嫦娥轻抱玉兔,心中想着后羿,轻轻“唉”叹一声,透过朦胧的薄雾,嫦娥脸上的泪痕还是依稀可见。月宫上的嫦娥是凄凉的,而大地上的我们是美满的`,不是吗?你瞧瞧!随着洁净明丽的窗户望去,几个人正在同一张桌子上围坐着,年逾古稀的爷爷、奶奶,不惑之年的爸爸、妈妈,咿呀学语的弟弟、妹妹。一家人,同欢乐,共畅饮,彼此倾诉着,他的开心,她的欢喜,他们的雀跃。此情此景,“只应天上有”!

  蓦地,脑海中闪现出许多诗人对中秋之叹。“皓魄当空宝镜生,云间仙籁寂无声。”是李朴对浩瀚广阔的中秋月景油然之敬;“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张九龄寄思念予明月的浓浓归家心;“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苏轼向明月表达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古时候,因为交通不方便,有家不能归;而现在,交通方便了,远在他乡的亲人回来了,漂泊在外的华侨归来了。家团圆了,祖国团圆了,大家欢天又喜地!

  的确,又到中秋月圆时,又到家国团圆时。

又到中秋时作文 篇3

  明月如镜,星斗满天。在八月十五幽静的月夜里,我们全家一起兴奋地来到黄河边,欣赏中秋的月亮。我反剪着手摇头晃脑地念着苏东坡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人们常说“月到中秋分外明”,这话很有道理。看,那带着一圈金环的'月儿终于升起来了。它先是金黄金黄的,徐徐穿过一朵一朵轻烟似的白云,向上升着、升着,就在一刹那间,月儿的颜色变浅了、变白了!

  啊,皎洁的月亮,你引起多少人的丰富想象:嫦娥,因偷吃仙药,被关在寂寞的广寒宫内;吴刚,被罚砍那砍不断的桂花树;小玉兔,在广寒宫里为嫦娥捣药……

  我多想和吴刚去做伴,多想去慰问孤独的嫦娥,多想去逗逗可爱的小玉兔呀……

  可你又那么遥远,我想借大雁的翅膀,在这欢乐的时刻飞向你的怀抱,可大雁也飞不了这么高;我想用长虹架起一座彩桥,去探望你这地球的少年,可当彩虹出现时,你却不知在何方……

又到中秋时作文 篇4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一家人吃罢晚饭,坐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欣赏起中央台的中秋晚会。我看了一会,便走出屋,来到小院,独自赏月。

  立秋已过,中秋的夜晚有些寒意,我披上一件长袖褂子,漫步在小院之中。小院的东面有一方泥土,建有一个花池,面积虽然不大,但是里面栽满了花花草草,花草之下藏匿着一些小昆虫,他们争先恐后地演奏着自己拿手的音乐,美妙的乐曲凑成一曲扣人心弦的.大合唱。我倾听着自然界中的天籁之声,惬意无比。我抬头凝望苍穹,一轮明月悬挂天空,圆月宛如一个玲珑剔透的大玉盘镶嵌在苍穹之上。皎洁的月光显得那么柔和,那么洁净,那么光亮。月光洒满小院,洒满树梢,洒满山川。整个世界仿佛罩上了一层薄纱,朦朦胧胧,若隐若现。天穹中的星星在月光的映衬下,黯然失色,星星稀稀疏疏,不情愿地眨着眼睛。似乎在嫉妒圆月呢!我如痴如醉地欣赏着圆月,突然,飘来一片黑云,圆圆的月亮被黑云遮住,顿时月亮失去了光芒,圆月悄悄藏匿在黑云之中。我有些惆怅,暗暗抱怨起可恶的黑云。过了片刻,圆月终于冲破黑云,重现苍穹,月光愈显皎洁。我转悲为喜,心情豁然开朗,目不转睛地欣赏着失而复得的圆月。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文人墨客对明月的赞美:“床头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多么美妙的诗句,表达出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之情。此景此情,让我也涌动一种写诗的冲动,于是低吟出一首小诗:“月到中秋分外圆,皎洁月光洒山川。嫦娥寂寞羡人间,玉兔乖巧伏身边。”

  我凝望着圆月,心潮澎湃,浮想联翩。我仿佛看到嫦娥在广寒宫独自跳着舞蹈,不时窥探人间的璀璨的灯光,火树银花不夜天,人间灯火让天河黯然失色,怎能不使嫦娥窥探人间哪?玉兔乖巧地伏在一边,欣赏着嫦娥的优美舞姿,不时摇摇耳朵,以表对嫦娥的赞美;我仿佛看到吴刚挥舞大斧不停地砍着桂花树,木屑飞溅,吴刚挥汗如雨,气喘吁吁;仿佛看到我国的玉兔探测器正在漫步在月球之上,小心翼翼地探测着月球的地貌。我深信,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宇航员也会登上月球,漫步月球之上。中国人征服月球已指日可待,我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夜,深了。秋风乍起,一丝寒意袭来,顿觉凉爽。圆月偏西,月亮依旧那么圆,那么大,月光依旧那么皎洁。蟋蟀的琴声清晰可辨,不绝于耳。我满怀恋恋不舍之情离开小院回到屋里。

又到中秋时作文 篇5

  连续了十几天的秋老虎,在中秋节临近时突然没了威风,气温突然降下来,窗外也渐渐沥沥地飘起雨来。天色明净,凉风怡人,中秋的明月就在这浓浓的秋韵中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月明星稀好景致,便引诗情到碧霄。脑中突然闪现出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太常引》一词--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恒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面对中秋的一轮满月,辛弃疾所抒之情,缠绵悱恻,伤怀念远,幽情寂寂者多,思与境谐,景与情会,“飘飘有凌云之气”者少。而像辛弃疾这样情思浩荡,神驰天外,异彩纷呈,爱国壮志隐含其中者,尤不多见。

  一阵秋风拂过,挟带着明月的空灵和清澈,一股诗情又溢上心头--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的《霜月》叫我陶醉在他绵绵的诗情中,融化在这溶溶的月光下。深秋季节,词人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秋色明朗单纯,月色清幽空灵,冷艳绝俗。李商隐为人们盈造了一个美妙想象的摇篮,唤起了人们脱俗离尘的意念。正是在这个摇蓝里,诗人的灵府飞进月地云阶的神话世界中去了。

  中秋佳节,是诗人词人最爱抒怀创作的.时间。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诗仙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圣杜甫的“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樊桂仰天高。”无不是借中秋的这轮明月来寄托情思,表达情感,而正是这些古色古香的诗词歌赋,唱咏感叹使得中秋这个传统佳节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音律的和谐美以及诗情画意的浪漫色彩。

  我突然想起了一年让我悲恸万分的事。就是在很多年前的中秋节前夕,张爱玲女士在美国的寓所里被发现时,她的灵魂已早早地飞到了天堂上。

  在中外文学史上,身前寂莫,身后热闹的故事很多,却很少有张爱玲那样,满世界在为她而热闹,她却躲着,躲着谁也找不着她。她这种自我放逐,自我埋没式的寂寞,并非外力所迫,而是一种深刻的故意。

  余秋雨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其实这一切都是她自己选择和设计的,她的辞世方式,包括她的衣着姿态。她把一切都想过了,冥冥之中有什么力量在帮助她,使她把这个仪式择定在秋天,又把尾声伸延到中秋节前夕。“我欲乘风归云”,这或许是她最终吟诵的诗句?

  这不得不让我联想到一位女诗人临终前的讣告,大意是:我有一空小木屋,仿佛是童话里的一朵鲜蘑菇,依附在百年老树上,撑着一把小伞,为我遮挡深冬的寒流仲夏的雨。我在小木屋里追忆,思考,假如人间的善恶爱憎无法分明,我宁愿飘浮在永恒冷寂的太空。

  此间情景,很像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要么小木屋,要么大海,其他场所与他无缘。

  女诗人的小木屋空了,不必在别处寻找,她们只会云了太空。

  正这么想着,凉风阵阵袭来,雁阵惊寒,树叶飒飒作响。忽然从天边传来一阵嘹亮的吟咏,所咏之词竟是李白的《关山月》,接着却是另一个声音,后来,声音逐渐增多,耳边也嘈杂一片,不得辨认。后来,便是嫦娥的哭泣声,还有吴刚砍伐桂树的斧声。在这一年一度的时刻,月亮为他们献上最皎洁的光,让他们在宇宙之中团聚,赏人间风景,再抒心中之情。

  我望着遥不可及的灿烂星河,醉意微醺。

又到中秋时作文 篇6

  又是一年中秋月圆时,月圆人圆,饼更圆。踏着桂香,披金戴银,珠光宝气的月饼信步而自,不慌不忙,不紧不慢,早已没了前些年朴实的劳苦大众模样。如今脱胎换骨,一跃进入豪门的它,不愁没人要。不用吆喝,往那儿一站,自有人为他倾倒。

  月饼是什么?月饼是个饼。这听着像废话,确是大实话。可悲可笑可叹地是如今这大实话却真成了废话。只因它改了姓,整了容,顺便还和皇室沾了点亲带了故。人家现在叫做“皇家极品金装月饼”。

  俗话说人靠衣装,饼靠包装,仅是换了身贵族行头,原来大街上2快5一个的地摊货,便成了人人得而吃之的抢手货。单是外表又怎能定显它的贵气呢,于是,人们又挖空心思给它加料啊,附赠品啊,藏金纳银啊。一盒小小的'月饼瞬间身价长了N个百分点。挂的是月饼“羊头”,卖的却是其他奢侈品的狗肉,美名其曰“买一送N”。殊不知月饼到底是主角还是配角?

  贵?没关系。需求决定生产。正有人发愁呢,佳节将至,送钱吧,太俗,还是贪污受贿,名声不好听,送月饼吧,太没诚意。于是,披着“月饼”外衣的绝佳礼品便应运而生了,拎一盒金贵“月饼”小小心意,领导笑了,工作有了,事儿有着落了。贵吗,不贵,也就万儿八千。不得不佩服中国人伟大的智慧,明着不行目睹着来,“意思意思”,其中的意思,地球人都知道。只是不知道那些油光满面,脑满肠肥的领导大人,撕开华丽包装时,会不会两眼放光,仰天长啸:“爷吃的不是月饼,是腐败!”

  这是月饼吗?不是!它只剩下一层华而不实的空壳,所有的内在都应经被挖空败尽,取而代之的大量陪嫁品。鲍鱼参翅肚样样俱全,五粮液茅台酒更是小意思,甚至还有粉嫩嫩的毛爷爷随之出嫁。这些大老板出手可真阔绰,比嫁个女儿只要大下血本。今天买月饼送RMB明天该送什么呢,该送“二奶”了吧。

  中秋,准备上一桌好菜,一家人和和乐乐地分食月饼,共赏明月,是同等情趣,如今这中华美食怕是变得自家人都完全陌生了吧,试问我们的传统在哪里?年年月圆,月似当时,月饼却已不是当时模样。

  又是一年月圆时,只是何时才能再见月饼?

又到中秋时作文 篇7

  寂静的夜,清风拂面,田野中传来阵阵蛙鸣.大地上的一切都隐没在苍茫的夜色中,风吹云动,在遥远的天边,渐渐露出一面玉镜的模糊轮廓,越来越清晰,同时皎洁的银光也悄无声息的洒上乡间阡陌.照亮归家的路,在每个人的心湖激起阵阵涟漪.

  月,从自然科学角度说,它只是一颗普普通通的卫星,没有地球的生机勃勃,没有太阳的光亮耀眼.但是月给人以宁静祥和之感,在中国人心中,月更是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月是神圣的,是团圆的象征,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代诗人李白望月思乡,以月寄情,写下不朽诗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早在宋代,苏轼的词中月就成了人情感的载体,通过月来表达思念之情和对天下所有分离之人的美好祝愿.可见月在中国人心中早已被赋予了无限的遐想,是团圆美好的象征.

  月文化在历史长河的荡涤中,不但没有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反而逐渐发展,更加深入人心.每逢佳节倍思亲,正值中秋佳节,虽然如今,网络,电话,邮递都可以解决相思之苦,但中国人所盼望的还是一家子坐在一起,吃上一顿团圆饭,酌酒赏月,要的.就是那浓浓的人情味儿.

  我觉得中秋的意义并不单纯是团聚,而是心与心的沟通.中秋不只是向一个名叫故乡的地方奔波,更可贵的是采撷异地的月华,却拥有着同一种感动.中秋不仅是家庭聚会上的觥筹交错,更难得的是身在他乡,却能心意相通.在月下许下美好的愿望,让月光传递我们的真情.不论你是事业有成的名人富商,还是忙碌平凡的普通百姓,或是落魄贫穷的流浪汉,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轮圆月,照亮你的内心,带给你最深的感动.

  身为子女的你,希冀着父母健康长寿,身为父母的你,盼望着孩子聪明伶俐,身为人民的你,期待着祖国繁荣昌盛,在中秋月下,许下你的愿望,让月光载上这些愿望,将它们送上天宫.

  又是中秋月圆时,月儿园,人团圆.仰望夜空,昨夜星辰早已坠落,今日明月正当空,望月息心,以月为题,记情于文,寄情于月,记情于心.

又到中秋时作文 篇8

  夏天到了,家门口那棵茴香树疯长,差不多有我高了,看着它枝繁叶茂,不禁嘴又馋了,不由得又想吃母亲包的粽子了。

  记忆中从小到大吃粽子,总是母亲自己动手包好的。母亲包的粽子有股独特的味道,尽管市场上的粽子琳琅满目,可在我眼中任何一款粽子都无法和母亲包的粽子比美,不是市场上的粽子味道不好,而是三四十年来吃惯了母亲包的粽子。那粽香里有古朴的家乡味道,有浓浓的母亲情结。当然家门口这棵茴香功不可没。每年的端午前夕,母亲都要将它的叶子采下,用清水冲洗后用刀子分段放进糯米馅里,清香无比。母亲制作的糯米馅非常有讲究,是由糯米、绿豆、茴香、芝麻、红枣、腊肉等组成的,糯米和绿豆要在包的前天晚上用水浸泡着,如果温度低,差不多要浸泡一天一夜吧,腊肉荤素搭配要炒熟且凉着,等完全冷却后在包粽子前十几分钟将腊肉和油放到糯米里,茴香要当天放,否则不新鲜,材料备齐后要和糯米一起均匀地搅拌……

  粽叶是她亲自拾的毛竹叶。老家有一个竹园,每年春天,在毛竹生长季节里她就回家住上几天,大清晨就出来捡竹叶,洗干净带回县城以备端午节用。端午节前一天,她精心地配置粽馅后,然后将洗干净的.粽叶用娴熟地巧手卷成一个空心的圆锥形,用汤匙将糯米馅放到那个空心的圆锥形粽叶里,再用一根筷子在糯米馅里均匀地摇动,直到把糯米包裹得紧紧的,然后用彩棉线圈着,一个连着一个,像一串红灯笼似的有序地排列着。“今年要多包点,带回家给你们的公婆尝尝”,自我们姊妹几个出嫁后她每年都重复着这句话。清香粽馅满含着母亲对子女无限的爱,层层粽叶下包裹着家的温馨和甜蜜,丝丝彩线系上的是对女儿们的希翼和嘱托。

  忙到粽子成形时,她就烧柴火煮,袅袅娜娜升腾的蒸汽里,浮现母亲忙碌却依然泛红的笑脸。每当热气腾腾的锅盖掀开的刹那,一股粽叶的清香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嘴里享受着美味,这时的端午节恐怕是一年中最幸福快乐地时刻了。全家满口粽香,她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吃:“味道怎么样?”“好吃”当听到这两字入耳,她就麻利地转身去厨房用盆子装满煮熟的粽子送给左邻右舍分享。

  母亲的本事,只是遗憾我竟没有学会,还记得去年包粽子的情形,细长的粽叶在我手里像是一弯迷失方向的扁舟,任凭我怎么努力,来来回回折腾半天,就是不成锥形,“慢慢学,不要紧,只要想学,总会学会的。”母亲总是给我希望。

【又到中秋时作文】相关文章:

精选又到中秋时作文7篇10-28

又到中秋时作文八篇10-27

又到中秋时作文8篇10-28

【精选】又到中秋时作文4篇10-26

【精选】又到中秋时作文四篇10-27

又到中秋时作文五篇10-22

精选又到中秋时作文八篇10-21

又到中秋时作文3篇10-23

又到中秋时作文三篇10-25

又到中秋时作文4篇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