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故事15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过典故吧,典故的来源大致有三个。第一,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个地名等。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典故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学经典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国学经典故事1
昔日有母熊被猎人打中要害,端坐不动而没有倒地,猎人觉得很奇怪,上前去看个究竟,结果发现母熊已死了,却紧紧抱住一颗大石头。为什么呢?原来母熊的孩子在石下的.溪流中玩水,母熊怕落石会打中小熊,至死也忍痛抱紧大石不放。
动物界中的母与子,无论生死都相互眷恋,它们的慈爱与孝义都到了极处。人类为了贪欲却捕捉动物,天下没有比这更狠心的了!
国学经典故事2
[原文]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译文]接近水才能了解鱼的习性,靠近山才能识别鸟的声音。路途遥远才知道马的力气大小,人与人相处时间长了才能看出人品的好坏。
[故事]割席断义
三国时,魏国的管宁和华歆是好朋友,但二人的性格却很不一样。管宁不在乎荣华富贵,把心思都用在钻研学问上,可华歆就很羡慕有权势的人。一天,他们在菜地里锄草,翻出一块金子。管宁毫不在意,华歆却想据为己有。还有一次,他们坐在席子上看书,有个大官乘着华丽的车子路过他们窗前。管宁依然在读书,华歆却连忙出去看,回来后还对管宁说个不停。管宁很反感,就拿出刀子将两人同坐的席子割成两半,说:“我发现我们不是一路人。从此以后,我们就像这片割开的草席一样,不再是朋友了。”
[解读]和人相处久了才能看出这个人是否和你合得来,值不值得继续交往下去,因此我们交朋友时应该多观察,这样才能交到合适的'朋友。
[原文]两人一条心,有钱堪买金。一人一条心,无钱难买针。
[译文]两个人一条心,就能买得起黄金。如果一个人一个心眼儿,在一起连一根针也买不起。
[故事]兄弟折箭
宋朝时,吐谷浑的国王阿柴得了重病,他担心自己死后,儿子们会为了争权而自相残杀,就把他们召集到一起。阿柴说:“你们都从箭袋里拿出一支箭来给我。儿子们各自抽出一支箭交给父亲。阿柴拿起一支箭给大儿子,说:“你能折断这支箭吗?”大儿子很容易就折断了箭。阿柴又让大儿子把剩下的箭一起折断,但大儿子无论如何都折不断哪些箭了。阿柴对儿子们说:“折断一支箭容易,想一起折断许多支箭就很难。你们明白吗?”儿子们都心领神会。阿柴去世后,他的儿子们团结一心,吐谷浑王国渐渐强大起来。
[解读]团结就是力量,小朋友们一定要向阿柴的儿子们学习,和同学们团结友爱,这样大家才能一起进步。
[原文]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
[译文]前来对你说别人是非的人,他自己就是一个制造是非的小人。是非每天都有,不去理会自然就不存在了。
[故事]父子骑驴
从前,有对父子赶着一头驴进城去。路中有人笑话他们说:“真笨,为什么不骑驴进城呢?”于是父亲让儿子骑上了驴。走了不长时间,又有人说:“不孝的儿子,居然让父亲走路,自己骑驴。”父亲赶紧让儿子下来,自己骑着驴。又走一会儿,有人说:“这个父亲真狠心,居然让孩子走路,也不怕孩子累着。”父亲连忙让儿子也骑上驴,心想这回总算满足所有人的了。但又有人说:“两人都骑驴,还不把驴压死啊。”于是父子俩又下来,绑起驴的四条腿,用棍子抬着驴走。他们经过一座桥时,驴挣扎了一下,掉到河里淹死了。
[解读]人应该有主见,该听的话要听,不该听的话就不要去理会,这样才不至于做错事。
[原文]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学不尚实行,马牛而襟裾。
[译文]喜欢学习的人就像禾苗一样,是有用之材;不爱学习的人就像野草一样,只能当柴烧。学习了道理而不按理行事,就像穿了衣服的牛马一样,依然改变不了基本性。
[故事]阮大铖学不尚行
明朝末年的阮大铖是著名的戏曲家,是诗歌的创作上也很在成就。但是,他十分虚荣,爱慕权势,为了做官而不择手段,甘心和魏忠贤这种奸邪的人勾结在一起。后来,阮大铖又怕朝里正直的人士联合起来反对他,就辞官回家避风头。但是,他不甘心默默无闻,私下里对自己的亲戚和朋友说:“我还能好好儿地活着回来,那些人可不一定。”后来,魏忠贤害死了那些正直的人。阮大铖知道后很得意,就又开始勾结魏忠贤,为非作歹。然而,坏人终究是不会有好下场的,阮大铖后来投降了清朝,在随军出征的时候惨死在途中。
[解读]学习了书本上的做人的道理就要切实地去实行,我们要言行一致,做一个正起码的人。
[原文]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译文]请求别人帮助的时候,应当去求那些真正的男子汉;接济别人时,应当接济那些急需接济的人。干渴的时候,一滴水也像甘露一样甜美;酒醉之后,再添杯还不如不添。
[故事]宋太宗雪中送炭
宋太宗虽然是皇帝,但他知道创业不易,因此生活很俭朴,也很体恤百姓。有年冬天很冷,太宗穿着狐狸皮外套,坐在温暖的屋子里还觉得冷。他想:“天气这么冷,那些缺衣少柴的百姓肯定也很冷。”于是,他把开封府尹召进宫,说:“现在这么冷,我们这些吃穿不愁的人都觉得冷,那些缺衣少食、没有木炭的百姓肯定更冷。你现在就带人拿着衣食和木炭去城里走走,帮帮那些无衣无柴的百姓。”开封府尹听后,立刻带人拿着衣食和木炭,去问候那些贫困的百姓。受到救助的人们都很感激。于是,历史上便留下了“雪中送炭”的佳话。
[解读]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及时地给予他们帮助。
国学经典故事3
四年前,人民大学成立中国首所国学院,58名大二学生通过自愿转系成为国学院的首批学子。这不仅是一次教育探索,更是传统文化复兴之路的开端。明年,国学院将培养出首批本硕连读的毕业生。在他们中,大部分人选择了继续攻读或者潜心做研究,然而也有人正沿着自己的人生理想走上一条未知的创业之路。当国学与创业相遇,本不相交的两条线究竟会产生怎样的交集?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餐厅老板“国学范儿”
在后海的银锭桥边,有一处正在装修的二层小楼。门内一幅婀娜多姿的傣族少女剪影手绘,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而这里,将是人大国学院学生赵晗梦开始的地方。
赵晗现在的身份是人民大学国学院中国古代文化专业的研二学生,同时他也是这家餐厅的合伙人之一。从国学研究生到餐厅老板,这个跨度曾让不少人跌破了眼镜。赵晗的理由却很简单。他说,自己只是不愿做“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一介书生,“记不得谁说过‘和平年代,男人最刺激的游戏就是创业’,所以我也想走创业这条路。”尽管不希望被定义为“书生”,但在言谈举止间,赵晗仍然透着一股“国学范儿”。
不甘于坐冷板凳
没有转到国学院之前,赵晗是人大历史系的学生。大二时,人大开办国学院。赵晗因此转到了自己更感兴趣的国学领域。也是从那时起,赵晗发现了自己的“商业头脑”。来自云南的赵晗是学生会的外联部干部,一次为学生节晚会拉赞助的经历几乎改变了他未来的职业轨迹。
“学校旁边是一家云南饭馆,因为我自己也是云南人,所以就想到那边拉赞助,后来和老板谈的很投机,他便出了近一万元的赞助费。”赵晗说,之后,他便经常跑到那家餐馆做“饮食顾问”。“其实云南有很多好吃的还没被挖掘出来,当时就心动了,也想开这么一家云南餐厅。”
性格上的“不安分”加之有了创业的`理想,让赵晗离研究国学的轨迹越来越远。“老师经常说,做学术就需要耐得住寂寞,至少坐上十年的冷板凳。”但恰恰相反,赵晗希望将来拥有一份自由的、可以体现团队协作的工作。“大学时代,受孔子未知生焉知死’与海德格尔‘面死而生’的影响,我将注意力集中在怎样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上。在家人的言传身教和所学国学专业的耳濡目染下,我并不甘于坐一辈子冷板凳,躲在书斋里穷经皓首地做学问。”
从学国学到研究市场
大四下学期,赵晗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创业想法。“学文科其实没有什么技术优势,对于我来说,也没有什么雄厚的家底和资源,能涉足的行业只能是进入门槛较低、自由竞争、非市场因素干扰少的领域,最好这个领域还能与自己的理想和使命结合起来。”经过一番调研和考察,他把目标锁定在了餐饮行业。
对于这样的决定,父母给予了赵晗最有力的支持。他说,前期投入在餐馆的房租以及周转金全部是父母赞助给他的。“我父亲可以算的上一个准美食家,而且也有过做餐饮的经验,他很支持我创业的想法。”餐馆其他三个合伙人也是赵晗一一游说的,“他们都是我上大学时在社团工作认识的好朋友,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去年,其中一个合伙人的亲戚出租了后海的这套二层小楼,赵晗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像我们这样刚起步的菜鸟,以前都没有奢望过在这样一个地段租到房子,现在机会来了,就要抓住。”因为没有了二房东甚至是三房东的“扒皮”,这套黄金地段的房租还是相当公道的。
国学餐厅讲策略
“北京的饭馆很多,竞争也很激烈,靠什么来吸引客源?”面对记者的疑虑,赵晗很有自信地说,首先靠在网上的大力宣传,其次,餐厅的优惠力度肯定要足够大,足够吸引眼球。“先把人气攒旺。这边的酒吧有很多,我们就买了那种硬度很高的凳子,这样是为了提高翻台率,让顾客吃完了就去别的地方消费。而且我们的厨师都是从云南聘请过来的,菜味儿应该还是不错的。人均消费也不高,大概在70元左右。”
在这家还尚未装修完毕的餐厅里,不管是摆设装饰,还是氛围气息,都蕴藏着几分国学的痕迹。赵晗说,虽然从事的是餐饮行业,但是对于员工来说,我所要开的餐饮企业不仅是一个能打工挣钱的地方,更是一个接受职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地方。“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这是我的信条,我要让在我的餐饮企业里工作的员工,不仅成为物质上的有产者,更是精神上的有产者。”他还想在未来的企业文化中加入国学的精华,比如每周进行论语知识竞赛,让员工们潜移默化地接受国学的熏陶。说这话时,,赵晗彷佛不仅是一个餐厅老板,而更像是一个国学研究者。目前,赵晗的目标是,20xx年再开一家餐厅连锁店。
国学经典故事4
曾子,名参,字子舆,是春秋时期鲁国南武城人,从小就很孝敬父母,以其孝行而著称乡里。孔子将“孝道”的学问传述给他,在《孝经》当中,与曾子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把孝道表露开解无遗。孔子嘱托曾子一定要把孝道发扬光大,可见曾子的孝心孝行非同一般。
有一次,曾子到山里头去砍柴,只有母亲在家。不巧,家里突然来了客人。母亲一时不知所措,惟恐因待客不周而失礼,情急之下,她就用力咬了自己的指头,希望曾子在山里头心能有所感应,赶快回家。果然,母子连心,曾子正在山中砍柴,突然感觉一阵心痛,他马上就想到了母亲,于是就赶紧背着木柴赶回家中。
又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蒸梨给年迈的婆婆吃。当时梨蒸得还不熟,她就端给婆婆吃。曾子看了非常生气,也很懊恼,就把妻子休出家门。从此,曾子父兼母职,也没有再娶。
还有一次,曾参与父亲曾晳一同在瓜地里劳作,曾参稍不留神,斩断了瓜苗的根,曾晳看到孩子不知爱惜物力,做事不谨慎,举起手上的'大杖就向曾参的背部打去。曾参见父亲因自己做错事而生气,心里很惭愧,也不逃避,就跪在地上受罚,可身体承受不住,便晕倒在地,不省人事,过了很久才慢慢苏醒过来。
曾参刚睁开眼睛,就想到了父亲。为让父亲安心,他欢欢喜喜地爬了起来,整理好衣冠,恭恭敬敬地走到父亲面前行礼,向父亲问道:“父亲大人,刚才孩儿犯了大错,使得父亲费了很大的力气来教育我,您的身体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吧?”
问候完父亲,父亲见曾参似乎没有什么大碍,稍放了心,曾参于是退回了房间,拿出琴开始高声弹唱起来,他希望欢乐的音乐与歌声能传到父亲耳中,让父亲更加确认自己的身体无恙,可以安心。
听到这件事的人都很敬佩曾参对父亲的孝顺,可孔子很不高兴,对门下的弟子们说:“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来。”弟子们有些奇怪。曾参知道后,内心很是惶恐不安,老师如此生气,一定是自己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可仔细检点反省,却又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于是,就请其他同学去向老师请教。
孔夫子此时便向前来请教的弟子说道:“舜在侍奉他的父亲瞽瞍(ɡǔsǒu)的时候非常尽心,每当瞽瞍需要舜时,舜都能及时地侍奉在侧;但当瞽瞍要杀他的时候,却没有一次能找到他。如果是小的棍棒,能承受的就等着受罚;可如果是大的棍棒时,就应该先避开。这样,瞽瞍就没有犯下为父不慈的罪过,既保全了父亲的名声,舜也极尽自己孝子的本分。而如今,曾参侍奉他的父亲,却不知爱惜自己的身体,轻弃生命直接去承受父亲的暴怒,就算死也不回避。倘若真的死了,那不是陷父亲于不义么?哪有比这更不孝的呢?”
弟子们恍然大悟,曾参感叹地说:“我真是犯了大错呀!”于是就很诚恳地向孔夫子拜谢并悔过。
智慧小语:曾子一生秉承孔老夫子的教诲,依教奉行,专心致力于孝道,也用自己一生的行持来告诉我们,如何顺承亲意,如何将孝道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真正的孝道,不只是表面的顺从。除了养父母之身,更要养父母之心,全父母之德。
国学经典故事5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孙元觉,从小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可他父亲对祖父却极不孝顺。
一天,他父亲忽然把年老病弱的祖父装在筐里,要把他送到深山里扔掉。
孙元觉拉着父亲,跪着哭求不要这样,但父亲不理。
他猛然间灵机一动,说:“既然父亲要把祖父扔掉,我也没办法,但我有个要求。”
父亲问什么要求,他说:“我要把那个筐带回来。”
父亲不解道:“你要这个干什么?”
“因为等你老了,我也要用它把你扔掉。”父亲一听,大吃一惊:“你怎么说出这种话!”
孙元觉回答:“父亲怎样教育儿子,儿子就会怎样做。”
父亲想想,就没敢按以前的'想法去做,赶紧把老人接回家赡养。
故事点评:《弟子规》中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假如父母的言行举止有过失,性格难以沟通,从尽孝的角度而言,子女还是应以婉转的语气劝说他终止不良行为,但不能语言犀利、态度不好。
国学经典故事6
1、小学生国学经典故事:铁杵磨成针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故事点评:一个人无论做任何的事情,都要花费一番心血。只有经过无数血汗、苦泪和功夫磨砺后,你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物。
2、学生国学经典故事:曹冲称象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聪明的小孩,名叫曹冲,曹冲的爸爸是个大官。
有一天,外国人送给他一只大象,他很想知道这只大象有多重,于是就对手下的官员说:”你们想办法把大象称一称,我想知道它有多重。”
这可是一件难事,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怎么称它?手下的官员开始使劲想,没有那么大的秤,人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把大象抬起来,这可怎么办啊!大家都围着大象发愁,谁也想不出称象的办法。
这个时候,跑出来一个小孩子,站到大人面前说:“我有办法,我有办法!”
官员们一看,原来是曹冲,大家心里在想:哼!大人都想不出办法来,一个五岁的小孩子,会有什么办法!而且大象这么重,他怎么可能想到办法称它呢!
可是千万别瞧不起小孩子,这小小的曹冲就是有办法。他想的办法,就连大人也想不出来。
他爸爸就说:“你有办法快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曹冲说:“我称给你们看,你们就明白了。”
他叫人把大象牵了过来,跟着他到河边去。他的爸爸,还有那些官员们都很奇怪,曹冲去河边干什么呢?大家都想看看他到怎么称大象,就一起跟着来到河边。
河边正好有只空着的大船,曹冲说:“把大象牵到船上去。”
大象上了船,船就往下沉了很多。曹冲说:“在船挨着水的地方画一条线做记号。”记号划好了以后,曹冲又叫人把大象牵上岸来。这时候大船空着,就往上浮起来很多。
大家看着,一会儿把大象牵上船,一会儿又把大象牵下船,心里想:“这孩子在玩什么把戏呀,他这样怎么能称出大象有多重呢?”
接下来曹冲叫人搬了很多石块过来,装到大船上去,搬了很多很多,大船又慢慢地往下沉了。
曹冲看见船上的记号到了水面,就大喊:“行了行了!不要再搬啦!”就叫人把石块一块块搬下船来。
这时候,大家明白了:石头装上船和大象装上船,那船下沉到同一个记号的地方,这时候,石头和大象是一样重的';再把这些石块称一称,把所有石块的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了。
大家都说,这办法看起来简单,可是要不是曹冲做给大家看,大人还真想不出来呢。
所有的官员还有曹冲的爸爸都竖起大拇指说:“曹冲真聪明!”
故事点评:曹冲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孩,曹冲利用大石头成功称出了大象的重量,至此曹冲称象的故事就广为流传了,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让我们的思维受限制,要多角度思考,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学生国学经典故事:完璧归赵
战国时期,赵国得到了一块楚国丢失的宝玉——和氏璧。
秦王听说了这件事,也非常想得到和氏璧,便派人给赵王送了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赵王想:如果我不答应秦王,他肯定会兴兵来进攻;如果我答应他,有可能既丢了宝玉还得不到城池。我到底该怎么办呢?
正当赵王拿不定主意的时候,蔺相如对赵王说:“大王,请您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就算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我也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既机智又勇敢的人,就同意了。
蔺相如到秦国后,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他,秦王说:“天下人都说这和氏璧是世间难得的宝玉,我倒想见识见识。”蔺相如用双手把“和氏璧”递给秦王,秦王接过来看了又看,赞叹道:“果然是块宝玉。”说完,他又把和氏璧传给大臣们看。
可是,过了很久,秦王始终不提割让十五座城池的事情,这时,蔺相如终于明白了,其实秦王根本不想用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可是,和氏璧已经到了秦王手里,怎样才能拿回来呢?蔺相如突然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计策。
蔺相如走到秦王跟前,说:“大王,这块和氏璧虽然看着挺好,可是有一点小瑕疵,让我指给您看。”
“在哪?”秦王赶紧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
蔺相如一拿到和氏璧,便迅速后退几步,怒气冲冲地对秦王说:“我认为您并没有用城池换和氏璧的诚心,现在,和氏璧在我的手里,如果您抢,我就把自己的脑袋和这块宝玉一起撞碎在柱子上!”说完,蔺相如举起和氏璧,就要撞向柱子。
秦王大惊,连忙摆手说:“大夫不要着急,我说过的话怎么会不算数呢?”说完,便叫人拿来地图,假惺惺地指着地图说:“从这儿到那儿,一共十五座城池,都划给赵国。”
蔺相如可没那么容易相信秦王,他想了想,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闻名的宝贝,如果您要接受这块宝玉,必须先斋戒五天,然后在朝廷上举行盛大的接受仪式,到那时,我一定将宝玉奉上。”秦王见他态度如此坚决,只好答应了。
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回到旅店后,马上让侍从打扮成买卖人的`模样,并吩咐他把和氏璧藏在身上。随后,侍从偷偷地走小道,连夜跑回了赵国。
几天后,当秦王发现这件事时,和氏璧早已回到了赵王的手里。秦王十分恼怒,可又觉得蔺相如机智勇敢,是位难得的人才,便没有扣押他,让他回了赵国。
故事点评:我们做事情既要有勇气也要有智慧,面对强势,要有勇气与之抗衡,同时做事情应当灵活,随机应变,用机智与强势力抗衡。
4、学生国学经典故事:买椟还珠
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会高起来。
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即椟),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看上去,闪闪发亮,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这样,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
到市场上不久,很多人都围上来欣赏楚人的盒子。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郑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可是没走几步他又回来了。楚人以为郑人后悔了要退货,没等楚人想完,郑人已走到楚人跟前。
只见郑人将打开的盒子里的珍珠取出来交给楚人说:“先生,您将一颗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于是郑人将珍珠交给了楚人,然后低着头一边欣赏着木盒子,一边往回走去。
楚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他原本以为别人会欣赏他的珍珠,可是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超过了包装盒内的.价值,以致于“喧宾夺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当取舍;而楚人的“过分包装”也有些可笑。
故事点评:人的眼睛只盯着那只精美的盒子,结果却丢掉了真正有价值的宝珠。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否则就会像这位“买椟还珠”的郑人那样做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的傻事来。所以说,我们应分清主次,不能取舍不当,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5、小学生国学经典故事:姜太公钓鱼
商朝的末代君主纣王,暴虐无道,荒淫无度,骄奢淫逸,烂杀百姓。纣王手下有个叫姜尚,又名姜子牙的大臣,他见纣王如此胡作非为,便弃官而走,隐居在渭水之滨。
渭河一带是诸候姬昌的.管辖范围。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姜子牙知道姬昌胸怀大志,求贤如渴,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渭水边“钓鱼”。
一般人用弯钩钓鱼,弯钩上挂着鱼饵,然后把鱼钩放入水中,诱骗鱼儿上钩。可是姜子牙用的鱼钩是直的,上面不放鱼饵,而且离开水面足有三尺高。他一边高举钓竿,他一边钓一边说:“鱼儿呀,愿意的就上钩吧!”
在水边钓鱼的姜子牙七十岁时,巧遇在渭水河边出猎的姬昌。姬昌同他交谈,谈得非常投机,文王了解姜尚确有真才,便让姜尚与他同车而归。
姜子牙入朝后,被姬昌封为太公。姬昌曾问姜子牙:“怎么样才能得到天下呢?”姜子牙说:“王者之国,使人民富裕;霸者之国,使士富裕;仅存之国,使大夫富裕;无道之国,国库富裕。这叫做上溢而下漏。”
后来,姜子牙连续辅佐文王、武王,推翻了纣王的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年代最长久的周朝。
“太公钓鱼”比喻心甘情愿上圈套。
故事点评:运用逆向思维,有时会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比如,要达成某个目标,如果采取正常途径,非常难;如果从目标到当前任务逆向来看,逐层分析,会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6、学生国学经典故事:笨鸟先飞
王守仁出生在一个封建贵族家庭。他父亲官至兵部尚书,但是,王守仁似乎一点儿也没有遗传到父亲的聪明。
他5岁还不能说话,当时大家都以为他是个哑巴,有的人还以为他根本就是一个白痴。但是他父亲不这样看,他觉得王守仁只是生病了,他四处寻访名医,只要听说哪里有名医,他就派人去请。到王守仁6岁的时候终于把病医治好了。
王守仁病好之后,智力却显得一般。因为小时候不会说话,也没有读过书,因此,比起别的小孩子,他显得更笨拙一些。有人风言风语:“他这么迟才开始学说话,当然笨啦!也别指望他以后会有大出息。”
小守仁本来就觉得自己比别人笨,现在又听到别人这样嘲笑自己,心理更加难受。他跑到父亲怀里哭诉:“父亲,别人都说我笨,我真的很笨吗?”
父亲听了他的话说:“孩子,你不笨。为父一定好好教你,你会有出息的。不用在乎别人的嘲笑,你自己发愤努力,争口气让那些人瞧瞧,好吗?”
有人父亲的鼓励,王守仁又有了信心。他始终记得父亲曾经给他讲过的“笨鸟先飞”的故事,并时时提醒自己要努力学习。平时读书,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两遍、三遍,甚十遍。他抓紧时间,把别人玩耍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了。白天他认真听先生的课,放学后,趁着还没有吃饭或者吃饭后的.时间,他一个人跑进父亲的书房,认真读书,直到家人催促他吃饭、睡觉。年年如此,从不间断。
父亲见守仁如此争气,心里很是高兴。他也耐心给小守仁辅导功课,有时还请一些大学者给他辅导。家里来了客人,谈论天下大事的时候,也让王守仁站在一边,向别人学习。母亲见了也非常欣慰,更加细心地照顾他。她不仅给他收拾出一间书房,还不许别人去打扰他读书。
就这样,在父母的鼓励支持和他自己的努力下,王守仁的学习成绩提高很快,先生的提问,他也回答得很有主见,最后竟成了先生的得意弟子。
就这样,王守仁凭借笨鸟先飞、刻苦勤奋的精神,长大后,成了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故事点评:其实,我们大家都是在同一个阶梯上的,只是因为自己想不想学习,想不想努力的愿因,如果你稍稍落后于别人,你就要有一种上进的心态,去付出更多,赶上大家的脚步。只要你能努力,笨鸟也能聪明,领先起飞,飞到那遥远的属于他的世界。
7、学生国学经典故事:高山流水遇知音
春秋时代,有一名琴艺十分高超的乐师,名为俞伯牙。伯牙有一位特别了解他的朋友,名叫钟子期。
一天,伯牙弹琴给钟子期听。伯牙小时候曾拜名师学琴,琴艺原本就很棒,长大后,他开始自己作曲,琴艺又大大提升。凡是听过他弹琴的人没有一个不赞叹不绝。但是很少有人能每次都准确地道出伯牙弹琴的心意,而唯独钟子期可以做到这点。
一日,俞伯牙坐在高山之上弹奏《高山流水》这首曲子时,心中想到了挺拔的高山,琴声就像一座雄伟的山川竖立在听者耳旁。路过的樵夫钟子期驻足倾听,陶醉在其中,听后拍手赞叹道:“弹得真是太好了,琴声慷慨激昂,就好像巍峨挺拔的高山屹立在我的面前,先生志在高山。”伯牙心中想到流水,琴声犹如一条翻滚着的江水流进了听者的心中。钟子期听后高兴地说道:“真是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面前流过” 。俞伯牙万分惊讶,于是与钟子期成为知心好友。他们俩融融洽洽,从来没有发生过冲突。连游人也赞叹道:“钟子期真是俞伯牙的知音呀!”
可惜,这件事过去几年后,钟子期去世了,伯牙这世上唯一的知音去世了。伯牙泣不成声,悲痛欲绝。
钟子期死后,伯牙经常自己一个人在屋中弹钟子期生前最爱听的《高山流水》。听着自己弹的曲子,伯牙仿佛又听到了子期一句句赞赏的.话语。伯牙想:“子期死了,谁又能说出我的心意呢?那弹琴又有什么意思呀!”想完,他又爱惜地抚摸着琴,心里暗暗地说:“没了知音,弹琴还有什么乐趣可求,子期已经去世了,没有人能像子期那样了解我了,就让我的灵性随逝去的琴声去陪我的知音吧!”说完咬咬牙,长叹一声,便把自己心爱的琴“啪”的一声摔碎,决定终身再也不弹琴。
故事点评:高山流水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故事,这则故事千百年来一起感动着人们,人们不是羡慕俞伯牙的高超的琴艺,而是羡慕他遇到了一个能听懂他的琴声的人——钟子期。这就是后人也说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故事。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12
国学经典故事7
编蒲抄书
西汉时期的路温舒,他少年时非常热爱学习,可家里十分贫穷,没钱去读书,只好以替人放羊为生。有一天,他赶着羊群来到一池塘边,看见一丛丛又宽又长的蒲草,灵机一动,采了一大捆蒲草背回家,晒好压平之后,切成与竹简同样的`长短,编连起来。然后他向人家借书,抄写在这些蒲草上,做成一册一册的书。从此,他每次去放羊,身边都带着这种书,一边放羊一边读书,从中获得了很多知识。后来,路温舒靠自学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因为他精通汉书、熟悉法律,以后做了狱吏,最后官至临淮太守,成为著名的法律专家。
【智慧小语】:历史上许许多多的伟人志士都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勤学不辍,终于学有所成。古人说:“玉不琢,不成器。”一个人想要追求知识和美德,想要有所作为,就要有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努力坚持、辛勤付出。
孔子学琴
从前,孔子跟从师襄子学琴。师襄子教了一首曲子后,孔子每日弹奏,丝毫没有厌倦。过了十天,师襄子说:“这首曲子你弹得很不错,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虽学会了曲谱,可还没有掌握一些高难度的技巧。”
又过了许多天,师襄子说:“你已掌握了弹奏技巧,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品味出这首曲子的神韵。”
又过了许多天,师襄子说:“你已领会了这首曲子的神韵,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体会出作曲者是怎样一个人,尚未深入他的`内心世界。”
又过了很多天,孔子庄重地向远处眺望,说:“我现在知道作曲者是什么人了。这人长得黑,身材魁梧,胸怀大志,要统一四方,一定是周文王。”师襄子听后,立即离席行礼,说:“这首曲子就叫做《文王操》啊!”
【智慧小语】:学习需要用心专一,深入其中。倘若停留在表面,或是深入得不彻底,便难以领悟其中更深的道理。而且学习也不是为别人学,是为我们自己学,为更好掌握知识,提升能力,服务社会而学。因此,真正有志于学习的人,会用心投入,深入下去,不会轻易带过或是半途而废。
管宁割席
《世说新语》中有这么一则故事:管宁和华歆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成天形影不离。
有一次,他们在田里锄草。管宁挖到了一锭金子,但他对此没有理会,继续锄他的草。华歆得知后,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子摸来摸去,爱不释手。管宁见状,一边干活,一边责备他:“钱财应该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华歆听了,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但不住地唉声叹气。管宁见他这个样子,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摇头。
又一次,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这时一个大官在窗外经过,敲锣打鼓,前呼后拥,威风凛凛。管宁对外面的喧闹充耳不闻,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华歆却被这种排场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连书也不读了,急急忙忙跑到街上去看热闹。
管宁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失望。等到华歆回来后,就当着他的`面,把席子割成两半,痛心地宣布:“我们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这即是历史上著名的“管宁割席”。
【智慧小语】:《弟子规》中说:“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如果不肯亲近有道德的仁者,无形中会给自己带来无限的危害。一旦让小人有机可乘,你所做的一切会一败涂地,甚至有可能堕入罪恶的深渊。
国学经典故事8
唐朝有位著名书法家叫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不敢,我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看看去吧。”
第二天,小公权起了个五更,独自去了华京城。一进华京城,就看见一棵大槐树下围了许多人。他挤进人群,只见一个没胡双臂的`黑瘦老头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地写对联,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的人们阵阵喝彩。
小公权“扑通”一声跪在老人面前,说:“我愿意拜您为师,请您告诉我写字的秘诀……”老人慌忙用脚拉起小公权说:“我是个孤苦的人,生来没手,只得靠脚巧混生活,怎么能为人师表呢?”小公权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写了几个字:“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记在心,从此发奋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经过苦练,柳公权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他不仅字写得好,做人也和他的字一样,铁骨铮铮、正直不阿(ē)。据说,有一次柳公权在写字,穆宗皇帝边看边连连赞叹,惊诧地问:“你的字怎么写得这么好?能告诉我书法的秘诀吗?”柳公权毫不犹豫地回答:“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写字的窍诀在于心,心不清净、不端正,字也不可能漂亮。
【智慧小语】
无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心一意,勤学苦练,才能成功。《弟子规》中说:“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意思是说:古人写字使用毛笔,写字前先要磨墨,如果心不在焉,墨就会磨偏了,写出来的字如果歪歪斜斜,就表示你浮躁不安,心定不下来。
国学经典故事9
唐诗故事:胡旋女
陈友冰
唐诗与舞蹈(其三)
胡旋女[1](戒近习也[2]) 白居易
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
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3]。
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
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
曲终再拜谢天子,天子为之微启齿。
胡旋女,出康居[4],徒劳东来万里余。
中原自有胡旋者,斗妙争能尔不如。
天宝季年时欲变[5],臣妾人人学圜转[6]。
中有太真外禄山[7],二人最道能胡旋。[7]
梨花园中册作妃,金鸡障下养为儿[8]。
禄山胡旋迷君眼,兵过黄河疑未反[9]。
贵妃胡旋惑君心,死弃马嵬念更深[10]。
从兹地轴天维转[11],五十年来制不禁[12]。
胡旋女,莫空舞,数唱此歌悟明主。
【注释】
[1]胡旋女:跳胡旋舞的舞女。胡旋舞是由西域康居传来的民间舞。胡旋舞的特点是旋律快、节奏快、转圈多而难分面背。胡旋舞是因为在跳舞时须快速不停地旋转而得名的。《新唐书·礼乐志》载:“胡旋舞者立毯上,旋转如风。”。
[2]戒近习也:要制止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白居易认为,当年唐玄宗就是贪恋这种胡舞导致了安史之乱。现在胡旋舞依然盛行,作者写这首关于胡旋舞的新乐府,就是要今日君主以此为戒。白居易的新乐府结构上有个特点,叫做“篇首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即,开头点明写此诗的目的,诗歌结尾处再点明创作的主旨。“戒近习也”即是“篇首标其目”。
[3]回雪飘飖转蓬舞:形容表演者在急速的旋转(这也是胡旋舞得名的原因),像流风中飘飖的廻雪和旋转着的蓬草。回雪,同“廻雪”;飘飖(yáo),风吹飘荡之状;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文选·曹植<杂诗>》:“转蓬离本根,飘颻随长风。”
[4]康居(kāngqú):古西域国名。自锡尔河下游,至吉尔吉斯平原,是康居疆域的中心地带:清代学者魏源在《圣武记》中考证:古康居即今日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一带。
[5]天宝季年时欲变:天宝末年社会风气产生巨大变化。“天宝”,唐玄宗年号,从天宝元年(742)到天宝十四年(755)。“时欲变”,指天宝末年纲纪败坏。
[6]圜转(huán):旋转。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参两篇》:“凡圜转之物,动必有机。”
[7]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宫内有杨玉环,宫外有安禄山,两人最善于跳胡旋舞。太真:贵妃杨玉环号。杨玉环(719-756),原籍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开元七年(719年)六月一日生于蜀州(今四川崇州)。开元二十三年(735),17岁的杨玉环被册为寿王妃(寿王李瑁,唐玄宗第十八子)。天宝四载(745),27岁的杨玉环被李隆基册为贵妃《旧唐书·后妃传上·玄宗杨贵妃》:“时妃衣道士服,号曰‘太真’”;安禄山(703年-757年):本姓康,名轧荦山,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禄山为平卢兵马使,以贿赂交结唐廷派往河北的御史,博得唐玄宗李隆基的称许与宠信。历任营州都督、平卢节度使,兼范阳节度使、河北采访使,又兼河东节度使,掌握了今河北、辽宁西部、山西一带的军事、民政及财政大权。受封为东平郡王。天宝十四年发动叛乱,攻下唐王朝首都长安,建立燕政权,年号圣武。据《旧唐书·安禄山传》:“安禄山晚年益肥壮,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但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杨贵妃会跳各式各样的舞蹈,跳起快速多变的`的胡旋舞来更是美艳绝伦。
[8]梨花园中册作妃,金鸡障下养为儿:梨花园即梨园。《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金鸡障:画金鸡为饰的坐障。“天宝中,安禄山每来朝,上特异待之,每为致殊礼。殿西偏张金鸡障,其来輒赐坐。”(唐·李德裕《次柳氏旧闻》)养为儿:据《新唐书·后妃传》:“时杨贵妃有宠,禄山请为妃养儿,帝许之”。
[9]兵过黄河疑未反: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在幽州(今北京市)发动叛乱,好大军已渡过黄河,消息传来,唐玄宗仍不相信,还认为是诬陷安禄山。
[10]死弃马嵬念更深: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十四日,杨玉环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禁军哗变,玄宗无奈,只得下令38岁的杨贵妃自缢。“念更深”,玄宗迫于无奈赐死杨贵妃后对她思念更深。
[11]地轴天维转:指安史之乱给国家社会带来巨大灾难。
[12]五十年来制不禁:指胡旋舞从康居国传入中原后一直很流行。从玄宗天宝年间到白居易写此诗的宪宗元和年间(806—819)约五十多年。
【翻译】
跳胡旋舞的舞女,心随着曲调的旋律,手随着鼓点舞动。鼓乐声中舞动双袖,象雪花空中飘摇,象蓬草迎风飞舞,连飞奔的车轮都觉得比她缓慢,连急速的旋风也逊色了,左旋右转不知疲倦,千圈万周还在转个不停。世上万物都无可比拟,她的旋转比飞转的车轮和疾风还要快。一曲终了拜谢天子,天子开口褒奖。胡旋女出自西域的康居国,千辛万苦从千万里外来到中原。从此中原有了胡旋舞,中原舞者争奇斗艳甚至超过胡旋女。天宝末年纲纪败坏大臣和女子都学这种飞快旋转的胡旋舞。其中宫中的杨贵妃和外镇安禄山,两人的胡旋舞跳得最出色。杨贵妃因善歌舞受宠,在宫中乐部梨园内册封为贵妃。安禄山则在宫中画金鸡为饰的坐障前被杨贵妃收为义子。安禄山用胡旋舞迷惑了玄宗的眼睛,让他分不清是非。以至叛军度过了黄河他还不信安禄山已反叛。杨玉环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禁军哗变,玄宗无奈,只得下令38岁的杨贵妃自缢。“念更深”,玄宗迫于无奈赐死杨贵妃后对她思念更深。从这以后国家发生天翻地覆变化,五十年来胡旋舞却一直延续下去,胡旋女,请不要一味地跳胡旋舞,把我这首歌唱给贤明的君主听让他领悟。
国学经典故事10
鸡鸣狗盗
有一次,孟尝君率领众宾客出使秦国。秦昭王将他留下,想让他当相国。孟尝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来。不久,大臣们劝秦王说:“留下孟尝君对秦国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齐国有封地,有家人,怎么会真心为秦国办事呢?”秦昭王觉得有理,便改变了主意,把孟尝君和他的手下人软禁起来,只等找个借口杀掉。
昭王有个最受宠爱的妃子。孟尝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应了,条件是拿齐国那一件天下无双的.狐白裘(qiú)(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报酬。这可叫孟尝君作难了,因为刚到秦国,他便把这件狐白裘献给了秦昭王。就在这时候,有一个门客说:“我能把狐白裘找来!”原来这个门客最善于钻狗洞偷东西。他了解到,那件狐白裘放在宫中的精品贮藏室里,便借着月光,钻进贮藏室把狐白裘偷了出来。妃子见到狐白裘高兴极了,想方设法说服秦昭王放弃了杀孟尝君的念头。
孟尝君立即率领手下人连夜偷偷骑马向东快奔。到了函谷关(在现在河南省灵宝县,当时是秦国的东大门)正是半夜。按秦国法规,函谷关每天鸡叫才开门,半夜时候,鸡怎么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时,只听见几声“喔,喔,喔”的雄鸡啼鸣,接着,城关外的雄鸡都打鸣了。原来,孟尝君的另一个门客会学鸡叫,而鸡是只要听到第一声啼叫就立刻会跟着叫起来的。怎么还没睡踏实鸡就叫了呢?守关的士兵虽然觉得奇怪,但也只得起来打开关门,放他们出去。
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尝君已经逃走,立刻派出人马追赶。追到函谷关,人家已经出关多时了。孟尝君靠着鸡鸣狗盗之士逃回了齐国。
成语“鸡鸣狗盗”,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这种技能的人。
国学经典故事11
周朝的鲁国,有个姓闵名损,字子骞的人。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不幸过世了。父亲娶了后妻,后妻又连续生了两个弟弟。人都有私心,因为不是自己亲生的,所以后母对待孩子就有很大的差别。后母平时对子骞很不好。严冬,后母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孩子穿着保暖的棉花做的棉衣,两个小孩子就算是在户外玩耍小脸也是红扑扑的。可怜的子骞却裹在一件单薄的芦花做成的衣服里。数九寒天,寒风刺骨,子骞经常被冻得四肢僵硬、脸色发紫。
在一个严寒的冬天,子骞的父亲外出办事,要子骞驾车。冰天雪地,子骞身上芦苇做的衣服哪里能抵挡住冬天的严寒!双手被冻僵了,嘴唇冻紫了。一阵寒风吹过,子骞剧烈抖动的身体实在没法抓紧缰绳,一失手,驾车的鞍辔就掉了,这引起了马车很大的震动。
坐在后面的.父亲身体猛晃,很是生气,心想:这么大了连马车都驾不好!便要下车呵斥。正要斥骂时,突然发现子骞脸色发紫,浑身颤抖。很是奇怪,便上前拉开子骞的衣襟,顿时脸色大变,眼睛湿润:原来,子骞的“棉衣”里全都是一丝丝的芦苇絮,没有一片棉花的影子!父亲火冒三丈,没想到同床共枕的妻子竟然这样狠毒,当即决定把妻子赶出门去。子骞听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含泪抱着父亲说:“母亲在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寒冷。可是,如果母亲不在的时候,家里的三个孩子就都要受凉挨饿了。”
父亲非常感动,不再赶妻子了。看到闵子骞一点都不怀恨于心,后母感到后悔,后来也把子骞看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
国学经典故事12
春秋时期,有个昏君荒淫无道,他有一位大臣叫赵宣子,为人忠诚,时时处处都在劝谏君主。
君主很不耐烦,有一天突然起了歹念,雇杀手想把赵宣子杀掉。
这个杀手叫锄麑(ní),天不亮就到了赵宣子的家。
这时赵宣子已经起床,端端正正穿好朝服,在那儿稍微闭目养神,等着上早朝。
杀手见了很感动,心想:“一个人平居时都毕恭毕敬,这绝对是国家的栋梁。假如我杀了他,就是不忠,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假如不杀他,又失信于君主,这是不信。不忠不信,哪能在世上做人呢?”
最后他不得已,就撞树自杀了。
故事点评:一个人的.威仪如理如法,竟可以产生这么大的力量。《弟子规》中说:“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意思是说:一个人的穿着应该整齐,不要不伦不类。戴帽子也应该戴正,不要歪着斜着。一个人如果有涵养,从外在的仪容装束上可以体现出来。
国学经典故事13
柏拉图曾说过:“年轻人成长时首次听到的故事应该是美德的典范。没有哪种训练能比这更高贵了。”一个人所具有的良好品德是其人生最有价值的一种资源,不仅能够促进他的人生发展,而且有利于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静下心来,让我们细细品味这一篇篇至善至美的品德故事。无须苦心思索,我们就能感受到美德直击心灵深处的那份感动。不过,《感动一生书系:感动中国学生的100个品德故事》仅仅是学习人生美德的一个开始,佘下的路程还很长很长……
《感动一生书系:感动中国学生的100个品德故事》从品德修养的各个方面,诸如诚实、守信、仁爱、宽容、孝顺、敬业、感恩、公正、廉洁、勤俭等出发,精选了许多真挚感人、行文优美的故事。这些故事大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因而更加贴近生活,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从中得到切实、有益的启迪。同时,还为每个故事设置了一条引言,对故事的内涵加以提炼,并给青少年朋友们以有益的引导。此外,《感动一生书系:感动中国学生的100个品德故事》选配了大量轻盈优美、风格独特的图片,使您在阅读时就如同在品尝一道色香味美的文化大餐。
快乐的暑假开始了,我便有许多时间看书,今天我就读了一本名叫《感动中国学生的100个品德故事》,其中的一篇令我难以忘怀,这篇文章的题目叫《一杯牛奶和三片面包》。
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位贫穷的少年为了攒够学费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但一天下来,他非常累却没有挣够吃饭的钱。于是,他决定向一户人家要点吃的`。他敲开了一户人家的美,开门的是一位美丽的少女,这让少年很不好意思。少女看少年很饿,便拿出一杯牛奶和三个面包片来招待他,让这位少年很感动。本来他打算退学,但是这位少女的举动又让他重新鼓起了信心和生活的勇气。数年后这位少女长大了,却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的医院束手无策,最后她被送到了大城市的医院治疗。当年的那个贫穷少年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医生——霍华德·凯利,他也参与了治疗行动中。凯利医生一眼就认出这是给予自己自信和生活勇气的少女,从此,他就对这位特殊病人给予特殊的照顾,偷偷的把手术费和其他费用的钱都付了。等女病人的病好了之后,她压根就不敢看药费通知单,因为她知道,这会让她倾家荡产。不过,她还是鼓起勇气看了单子,一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读了出来:“医药费——一杯牛奶和三片面包就足够了。——霍华德·凯利医生。”
这篇故事告诉我们,仁爱是一种美德,有一种无穷的魅力,是一个人身上最有价值的东西。当你给了别人一片生活的阳光,你就会收获一次希望,因为她(他)就会藏到这一片阳光的背后。这个世界是很公平的。
国学经典故事14
昔日有母熊被猎人打中要害,端坐不动而没有倒地,猎人觉得很奇怪,上前去看个究竟,结果发现母熊已经死了,却紧紧抱住一颗大石头。为什么呢?原来母熊的孩子在石下的溪流中玩水,母熊怕落石会打中小熊,所以至死也忍痛抱紧大石不放。
【感悟:】动物界中的母与子,无论生死都相互眷恋,它们的'慈爱与孝义都到了极处。人类为了贪欲捕杀动物,天下没有比这更狠心的了!
国学经典故事15
破釜(fǔ)沉舟
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秦军重重包围。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
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四十六天按兵不动,项羽对此十分不满,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才进攻。此时军中粮草缺乏士卒困顿,宋义仍旧自顾饮酒,项羽见此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叛国反楚。于是将士们拥护项羽为上将军。
随后,项羽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项羽在全军渡过黄河之后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此表决一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正是这样,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而前来增援的'其他各路诸侯却都因胆怯,不敢近前。楚军的骁(xiāo)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看项羽。
后来,“皆沉船,破釜甑”演化为成语“破釜沉舟”,以比喻拼死一战,决心很大。
【国学经典故事】相关文章:
经典国学故事06-14
经典国学故事简短03-22
国学经典故事12-07
国学经典故事03-17
国学经典五则故事12-08
经典国学故事15篇06-08
经典国学故事(15篇)03-24
国学经典故事优秀03-31
经典国学故事(通用45篇)03-29
国学经典故事18篇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