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读后感4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菲的世界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
对于任何一名哲学初学者而言,我们时常会困惑于哲学的深奥,痛恨于哲学将事物的辩证性地反复赘述,冗长的文段,晦涩的理解,种种因素,往往会让我们对哲学望而却步,站在哲学的大门前,犹豫徘徊。我们究竟是要带着目的性地完成对哲学的探讨,还是依靠主观能动性去探寻事物因果?你真正爱上过哲学吗?我们常常难于解答自己心中的疑惑,这又是为什么?
乔斯坦·贾德所写的《苏菲的世界》一书中说到过这样的一句话“总的来说,人们不太注意哲学家,他们太懒了,他们不知道哲学家开始了危险的旅程”。事实真的如此吗?然而我想说的是:“并不是!”虽然人们公认真理只存在于少部分人的手上,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过对真理的发问,童年时期,简单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都是哲学性问题。对于曾经同真理擦肩的人们而言,他们或许是因为根本不知道这是关乎哲学的东西。由于生活中缺乏启迪,探索真理成为了少数人的信仰,因此真理成为了一种高深的事物。
对于《苏菲的世界》这一本哲学性著作,《新闻周刊》(国际版)评价到“这是一个将学术作品通俗化的杰出范例——对于未曾修习哲学概论者而言,本书是最佳的入门读物”。的确,当我带着一种对哲学崇高的敬意首次翻开这本著作时,我惊叹于乔斯坦·贾德的天才化写法使得哲学通俗化。他仿佛是在召唤哲学初学者们游览于哲学的沃土之上,不用担心严寒冰霜将真理冻结,因为哲学的大门永远会在你伸出双手时自觉开启。
在近乎一个月的自律阅读后,长达45万字的长篇小说《苏菲的世界》,在物质化层面上可以说是圆满完结,但在思维化层面上,它却是不朽的,仍在延续。关上读物,我在知乎上问了这样一个问题:“通俗化”是《苏菲的世界》成功的主要原因吗?一名“沙发”(即由于被点赞较多而居于首位的言论)网友的回答,吸引了我的眼球。他说:“《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写给15岁青少年关于哲学启蒙的图书,世界文坛对《苏菲的世界》的介绍和评论主要围绕于该书将哲学的通俗化。它能作为一部优秀的哲学入门读物而广为人知,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但是,转念一想,世界上那么多的哲学家,他们在出版读物时,肯定也尝试过“通俗化”这一行文技巧。为证实这一猜想,我在百度上搜索了近四十年来的哲学性著作,惊讶地发现,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里,曾有一大批同《苏菲的世界》一样将哲学通俗化的作品。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它们都没有像《苏菲的世界》那样取得成功?所以,在这里,我想就小说“《苏菲的世界》究竟采用了何种方法,在玩转通俗化这一概念时,能够甩尾其余人,成为哲学小说史上的泥石流”这一问题来表达我的看法。
在探讨这一问题之前,先允许我对这部小说的概要进行梳理。故事发生在挪威的一座小城,14岁的少女苏菲同其母亲居住,苏菲的父亲是一艘大油轮的.船长,常年出海,仅凭书信与其妻女联系。在苏菲15岁生日临近时,她在家里收到两封神秘信件,里面写有两个问题: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苏菲好奇这些问题,但更好奇来信者,她期待来信。最后,在会说话的汉密士的牵引下,自称哲学家的艾伯特(AlbertoKnox)终于出现在她的面前,并开始教她哲学史。有趣的是,授课方式全凭信函!一封信一般讲解一个时期的哲学,或是介绍一个西方代表性的哲学家。在这位神秘导师的带领下,苏菲走进了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法国大革命、十月革命等影响人类命运的各个时期,思索哲学和艺术的真谛。穿插在其中的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笛卡尔、史宾诺莎、休姆、康德、黑格尔、祁克果、马克思、达尔文和弗洛伊德等伟大哲学家。在苏菲与艾伯特的故事里,明信片里写着的“转交席德”以及艾伯特常常误称苏菲为席德……让苏菲无时无刻不想探查所谓“席德”的真实身份。在小说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场景突然切换为席德的卧室,席德竟与苏菲如复制般的相像!在描写有关席德的生活情节时,透过席德同父亲的电话交流,故事真相渐渐浮出水面。所谓席德的父亲,其实是挪威联合国部队驻扎在黎巴嫩的上校,他热爱哲学和写作,而《苏菲的世界》一书正是他为女儿席德准备的15岁生日礼物,他希望借此激发女儿对哲学的兴趣。在苏菲的世界中,苏菲、她的妈妈、她的朋友和哲学家都是上校笔下的小说人物。当然,小说中的一些背景,包括故事地点、事件等实际上都来自于席德的现实世界。席德阅读一章又一章的关于苏菲与哲学的故事,,而苏菲的世界又与席德的世界产生交叉重叠。
读到这里,以上的问题似乎也有了答案。乔斯坦·贾德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取材,借少女苏菲学习哲学的多样方式带读者进入“通俗化”的哲学世界。但它也并是一本单纯的哲学小说,在我的认知程度上,它类似于一种魔幻型小说,将虚假的事物进行近一步地虚无,从而让人剥离现实层面,投入极大的脑力来辩证自己所处世界的真实性。所谓“小说中的小说,小说中的讲义”大抵上便是它成功的重要原因。当你读到一半时,你会发现《苏菲的世界》是少校送给自己女儿席德的礼物,即苏菲是虚幻的人物,元小说概念由此证实,也正因此,现实世界开始神秘化,书本上的内容吊足了他们的胃口。当童话、历史、宇宙……一切人类思维所能想象到的问题像雨珠一样倾泄而下时,讲义的枯燥乏味被人们忘却,因为它以讲故事为主体,忽略了所谓的形式,也由此套住了读者寓学于乐的“味口”。
此外,文章内容的丰富也不可小觑,可以说,这本书就像是一个西方哲学家的荟萃馆,在这里,留于史册上的哲学家们都会出来发表他对于哲学的观点。柏拉图的理型论、德谟克里特斯的原子虚空论、笛卡尔的方法论、康德的因果率、黑格尔的辩证观、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这些不仅仅是哲学的世界,更是人类进化的象征。当我们沉下心来静静阅读时,作为一个当代人,你一定会对历史产生一种敬畏感。前人的智慧原本是不可“窃取的”,但是文明告诉我们,这是一种学习与继承。所谓“历史的过客”总要留下些什么来证明他们的存在,而我们也是如此。因此,当哲学上的饕餮盛宴赤裸裸地公之于众时,读者们定然会如饥似渴般地汲取。
抛去小说哲学上的内容丰盈这一特点,作家乔斯坦·贾德的巧妙的叙事手法也十分另人赞服。关于哲学的问题,乔斯坦·贾德总是在故事前让读者思考“为什么”,然后再通过故事解答“为什么”。比如,小说开篇苏菲在毫无目的的前提下思考两个问题,这样也可以带动读者同其一起思考,更好地发散思维,自由畅想。他的这种写作手法,有利于打开我们闭塞的思想之窗,让我们原本的思维天性得到复苏,通过“哲学”的大门,去找寻属于自己的智慧。
在苏菲与神秘哲学老师艾伯特之间的交流互动和上校与女儿席德间的对白的相互切换中,我们不难发现小说情节的进展也具有一定的哲学性质。这也是它在“通俗化”的同时表现出哲学无处不在的一个典例。《苏菲的世界》属于一种“嵌套式”的结构,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类似于“庄周梦蝶”般扑朔迷离。虽然我们都知道苏菲和艾伯特只是上校创造的“人物”,他们只是活在上校写的《苏菲的世界》这本书里,但是当上校的女儿席德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却真切感受到了苏菲的存在,甚至相信是一种真的存在。那么,所谓“影子”的苏菲到底存不存在呢?席德的世界就一定是真实的吗?是否所谓的席德也是某一个“上校”创造的呢?就像苏菲说的:“假如上帝创造了人类,那么上帝肯定也由另一种东西创造……到底什么才是世界的本源?”上帝可以设定人的命运,但却无法时时刻刻掌握人的思想和行动,尤其是思想。很多情节对应了弗洛伊德关于梦境和潜意识的理论。但实际上,不管是苏菲和艾伯特,还是上校与席德,都只不过是《苏菲的世界》的作者乔斯坦贾德笔下的虚构人物而已。那么,面对这种类似“生命的虚无”时,我们作为其中的芸芸众生,又该如何自处呢?在《苏菲的世界》一书结尾部分,苏菲和艾伯特的“逃离”为我们解答了这一问题。
认真读完《苏菲的世界》后,我对自身学习哲学的方法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从前,我仅仅只是针对一些著名哲学家的思想来进行哲学方面的学习,想着凭“最优思想”而少走弯路,可是到最后,我发现自己在哲学学习的道路上逐渐脱轨,仿佛成为一个机器,只会去记录思想的机器,这不仅使我对哲学发展缺乏整体上的感知,更让我对哲学有了一种“生疏感”。或许是一种所谓的“能量守恒”让我在历经失败之后寻得希望,《苏菲的世界》展现给世人的“通俗化”不仅勾起了我对哲学的兴致,同时也助力我在学习哲学的道路上勇敢前行!在此,以笔墨的形式,我真诚地希望每一个爱好哲学的初学者们都能够利用自身的空余时间,好好地读读这一本优秀读物——《苏菲的世界》。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
《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14岁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讲述了西方哲学史的发展过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
它是一本哲学史小说,更是一种自我世界的体验,某种程度上,却也是一个自我世界的折射。
本书虽说是哲学史的介绍,但并不是很侧重哲学思想本身,书中对关注更多的是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我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上帝是否存在等。然后对学派或者哲学家也没有过多探讨,更多的是在介绍他们基本思想的前提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的去进行哲学性的思考。最后,对于每一个阶段的哲学思考,作者都会用容易让人理解的例子来阐释怎样去理解并哲学性的思考。
但如果本书只要表达这些,我想作者也没有必要安排如此曲折的情节。作者采用的手法与其说是想引人入胜,让哲学史的介绍不显得枯燥,更不如说是为了激发我们对哲学的兴趣,让我们像哲学家一样思考。因为本书小说的情节不就正是一个最好的哲学基本问题吗?一个关于是否存在的问题。
或许,某种程度上,苏菲的世界就是我们的世界,或者更确切的说,少校和席德的世界也许就是我们的世界。
苏菲和她的哲学导师是少校写的书里虚构的人物,少校用这本书来作为给他女儿席德的15岁的生日。而这一真相在讲到柏克莱等经验主义学派时向我们揭示。然后后面更离奇的是苏菲从书中走出来,来到了少校的世界。这些看似离奇的情节引发了我一系列的思考。
我们不防采用像《盗梦空间》里梦境的层次一样来定义世界(正如书中说的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
苏菲和她的导师艾伯特的世界作为第一层,少校和席德的世界作为第二层,本书的作者乔斯坦贾德和我们的世界作为第三层。是否有第四层我们暂且放一个“?”。
先假设我们站在苏菲的世界,即第一层世界,那我们也会像乔安的爸爸一样,在听到艾伯特说我们并不存在时感到愤怒。因为我们觉得我们能感受到一切,我们用手拍桌子手会疼,我们经过一生那么多年的时间。但事实证明,它们只不过是少校的'思想产物,它们所谓的感觉不过是少校给予它们的让自己以为自己存在的“形式”,也就是少校先给了它们存在的“理型”。但后来苏菲他们是怎么意识到自己其实是不存在的呢?
我们注意到作者在安排这些情节时,是在教我们怎样去使用哲学性思考。如,苏菲是虚构的是在介绍柏克莱等经验主义时才告诉我们的。这不正证明了这一理论吗?这时的哲学是怀疑,不能证明的并不代表不存在,就像苏菲并不能证明她是虚构的,她一直以为她是存在的,但事实确实她是虚构的。回到我们刚才说的,苏菲是怎么意识到自己其实不存在的呢?这要结合当时给我们介绍的哲学思考,这时的哲学提到的是,我们并不能证明上帝是否存在,因为上帝不会以“超自然”的法则来向我们显示,于是我们没有超自然的感官经验,就不能证明上帝存在。同样,我们也不能证明上帝不存在,也就是说说上帝存在和不存在其实都是迷信。
于是,作者利用这一观点,让苏菲有超自然感官的经验,比如让各种童话人物出现,还有从一开始就有的席德的爸爸的各种“超自然”法则的把戏,然后苏菲他们再借着哲学性的思考从而证明了自己的不存在,或者说他们世界的上帝——少校的存在。
然后,我们站在第二层世界,也就是少校的世界。他们会怎么看呢?他们同样也会认为他们是存在的,他们也会知道苏菲是不存在的,因为苏菲就是他们虚构出来的。但他们真的存在吗?如果站在第三层,也就是现实层的我们当然知道,因为少校不过也是作者虚构出来的。
但,少校他们知道吗?他们不知道,因为作者还没有让他们经历“超自然”法则。他们不能获得这方面的感官经验,不能由此证明自己是不是存在,或者他们的世界有没有上帝——作者的存在。但是,或许以后少校会意识到他自己是不存在的,就像艾伯特说的,或许少校也只是另外一个人虚构的人物。如果少校认为自己是存在的,认为自己就是最高层,那他怎么样也不会想到自己虚构的苏菲会来到自己的世界,如果第二层世界是最高世界,那么苏菲在这一层的出现当然就是属于“超自然”法则的了,那么这一事件就属于离奇的了,所以作者在这里安排这一看似离奇的事件不就说明了,这一切只是作者创造的,所以作为少校虚构的苏菲可以出现在少校的世界里。我想,接下来要发生的,从那条船自己解开缰绳开始,到苏菲慢慢的去影响第二层世界,少校在慢慢经历了这些“超自然”法则,有了这些经验,经过哲学的思考可能也会发现自己是虚构的吧。
最后回到第三层世界,也就是我们现在的现实世界,你还会肯定自己的存在吗?会不会到最后我们才发现其实我们的世界就是苏菲的世界或者少校的世界呢?我们不能肯定,我们不知道我们是否存在,因为我们不能证明我们所处的第三层世界是否是最高世界,即是否有上帝存在于我们之上,苏菲他们弄清楚了自己所处的第一层不是最高世界,因为她的世界都是少校的思想,或者说上帝——少校存在于苏菲世界中,这一世界不过是少校“理型”的一个影子。而苏菲之所以知道了这些,是因为她有了少校给的“超自然”法则体验以及自己哲学性的思考。
少校没有弄清楚自己所处的第二层世界是不是最高世界,虽然他的世界都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作者的思想,但作者并没有给他“超自然”法则的感受,少校感觉的一切都是那么合理,一切都是那样在那儿的,或许苏菲的出现会让他慢慢意识到自己的不存在吧。但我们不也一样吗?我们不是很像少校吗?但我们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少校,我们也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合理,我们也觉得我们是存在的,我们会以为自己就是最高层世界,我们会否定上帝的存在,就像苏菲的世界里乔安的爸爸不太会承认少校的存在一样。但这是否就说明上帝真的不存在呢?或者说我们真的存在呢?
我们
不禁就想问这样的问题,世界从何而来,我们是谁?我们存在吗?上帝存在吗?然后就有了那些哲学史,有了从自然观到人本主义的思考,哲学研究了这些问题,但并没能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事实上哲学也给不出这些答案,因为哲学本身已经否定了自己能给出答案。但这看似矛盾的说法是否就让哲学没有意义呢?不,哲学的意义其实就出现在这些矛盾的思维中。或许就像书中开头说的,我们不去关注那些哲学家得出了什么答案,而是去看他们怎么思考的。因为哲学家对上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都是没有意义的,我们确实无法证明那些答案,但我们在研究那些问题中采用的方法却是我们值得关注的,就像黑格尔说的,这些哲学性的思考,会朝向人类有利的方向的发展,我们会变得越来越了解自己。就像书中说的,哲学虽然不能回答上述问题,但至少我们可以顺着兔子的毛皮往上爬,越来越多的看到外面。
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苏菲的世界就是我们的世界。你怎么认为呢?那就像哲学家一样思考吧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3
对于任何一名哲学初学者而言,我们时常会困惑于哲学的深奥,痛恨于哲学将事物的辩证性地反复赘述,冗长的文段,晦涩的理解,种种因素,往往会让我们对哲学望而却步,站在哲学的大门前,犹豫徘徊。我们究竟是要带着目的性地完成对哲学的探讨,还是依靠主观能动性去探寻事物因果?你真正爱上过哲学吗?我们常常难于解答自己心中的疑惑,这又是为什么?
乔斯坦·贾德所写的《苏菲的世界》一书中说到过这样的一句话“总的来说,人们不太注意哲学家,他们太懒了,他们不知道哲学家开始了危险的旅程”。事实真的如此吗?然而我想说的是:“并不是!”虽然人们公认真理只存在于少部分人的手上,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过对真理的发问,童年时期,简单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都是哲学性问题。对于曾经同真理擦肩的人们而言,他们或许是因为根本不知道这是关乎哲学的东西。由于生活中缺乏启迪,探索真理成为了少数人的信仰,因此真理成为了一种高深的事物。
对于《苏菲的世界》这一本哲学性著作,《新闻周刊》(国际版)评价到“这是一个将学术作品通俗化的杰出范例——对于未曾修习哲学概论者而言,本书是最佳的入门读物”。的确,当我带着一种对哲学崇高的敬意首次翻开这本著作时,我惊叹于乔斯坦·贾德的天才化写法使得哲学通俗化。他仿佛是在召唤哲学初学者们游览于哲学的沃土之上,不用担心严寒冰霜将真理冻结,因为哲学的大门永远会在你伸出双手时自觉开启。
在近乎一个月的自律阅读后,长达45万字的长篇小说《苏菲的世界》,在物质化层面上可以说是圆满完结,但在思维化层面上,它却是不朽的,仍在延续。关上读物,我在知乎上问了这样一个问题:“通俗化”是《苏菲的世界》成功的主要原因吗?一名“沙发”(即由于被点赞较多而居于首位的言论)网友的回答,吸引了我的眼球。他说:“《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写给15岁青少年关于哲学启蒙的图书,世界文坛对《苏菲的世界》的介绍和评论主要围绕于该书将哲学的通俗化。它能作为一部优秀的哲学入门读物而广为人知,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但是,转念一想,世界上那么多的哲学家,他们在出版读物时,肯定也尝试过“通俗化”这一行文技巧。为证实这一猜想,我在百度上搜索了近四十年来的哲学性著作,惊讶地发现,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里,曾有一大批同《苏菲的世界》一样将哲学通俗化的作品。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它们都没有像《苏菲的世界》那样取得成功?所以,在这里,我想就小说“《苏菲的世界》究竟采用了何种方法,在玩转通俗化这一概念时,能够甩尾其余人,成为哲学小说史上的泥石流”这一问题来表达我的看法。
在探讨这一问题之前,先允许我对这部小说的概要进行梳理。故事发生在挪威的一座小城,14岁的少女苏菲同其母亲居住,苏菲的父亲是一艘大油轮的船长,常年出海,仅凭书信与其妻女联系。在苏菲15岁生日临近时,她在家里收到两封神秘信件,里面写有两个问题: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苏菲好奇这些问题,但更好奇来信者,她期待来信。最后,在会说话的汉密士的牵引下,自称哲学家的艾伯特(AlbertoKnox)终于出现在她的面前,并开始教她哲学史。有趣的是,授课方式全凭信函!一封信一般讲解一个时期的哲学,或是介绍一个西方代表性的哲学家。在这位神秘导师的带领下,苏菲走进了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法国大革命、十月革命等影响人类命运的各个时期,思索哲学和艺术的真谛。穿插在其中的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笛卡尔、史宾诺莎、休姆、康德、黑格尔、祁克果、马克思、达尔文和弗洛伊德等伟大哲学家。在苏菲与艾伯特的故事里,明信片里写着的“转交席德”以及艾伯特常常误称苏菲为席德……让苏菲无时无刻不想探查所谓“席德”的真实身份。在小说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场景突然切换为席德的卧室,席德竟与苏菲如复制般的相像!在描写有关席德的生活情节时,透过席德同父亲的电话交流,故事真相渐渐浮出水面。所谓席德的父亲,其实是挪威联合国部队驻扎在黎巴嫩的上校,他热爱哲学和写作,而《苏菲的世界》一书正是他为女儿席德准备的15岁生日礼物,他希望借此激发女儿对哲学的兴趣。在苏菲的世界中,苏菲、她的妈妈、她的朋友和哲学家都是上校笔下的小说人物。当然,小说中的一些背景,包括故事地点、事件等实际上都来自于席德的现实世界。席德阅读一章又一章的关于苏菲与哲学的故事,,而苏菲的世界又与席德的世界产生交叉重叠。
读到这里,以上的问题似乎也有了答案。乔斯坦·贾德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取材,借少女苏菲学习哲学的多样方式带读者进入“通俗化”的哲学世界。但它也并是一本单纯的哲学小说,在我的认知程度上,它类似于一种魔幻型小说,将虚假的事物进行近一步地虚无,从而让人剥离现实层面,投入极大的脑力来辩证自己所处世界的真实性。所谓“小说中的小说,小说中的讲义”大抵上便是它成功的重要原因。当你读到一半时,你会发现《苏菲的世界》是少校送给自己女儿席德的礼物,即苏菲是虚幻的人物,元小说概念由此证实,也正因此,现实世界开始神秘化,书本上的内容吊足了他们的胃口。当童话、历史、宇宙……一切人类思维所能想象到的问题像雨珠一样倾泄而下时,讲义的枯燥乏味被人们忘却,因为它以讲故事为主体,忽略了所谓的形式,也由此套住了读者寓学于乐的“味口”。
此外,文章内容的丰富也不可小觑,可以说,这本书就像是一个西方哲学家的荟萃馆,在这里,留于史册上的哲学家们都会出来发表他对于哲学的观点。柏拉图的理型论、德谟克里特斯的原子虚空论、笛卡尔的方法论、康德的因果率、黑格尔的辩证观、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这些不仅仅是哲学的世界,更是人类进化的`象征。当我们沉下心来静静阅读时,作为一个当代人,你一定会对历史产生一种敬畏感。前人的智慧原本是不可“窃取的”,但是文明告诉我们,这是一种学习与继承。所谓“历史的过客”总要留下些什么来证明他们的存在,而我们也是如此。因此,当哲学上的饕餮盛宴赤裸裸地公之于众时,读者们定然会如饥似渴般地汲取。
抛去小说哲学上的内容丰盈这一特点,作家乔斯坦·贾德的巧妙的叙事手法也十分另人赞服。关于哲学的问题,乔斯坦·贾德总是在故事前让读者思考“为什么”,然后再通过故事解答“为什么”。比如,小说开篇苏菲在毫无目的的前提下思考两个问题,这样也可以带动读者同其一起思考,更好地发散思维,自由畅想。他的这种写作手法,有利于打开我们闭塞的思想之窗,让我们原本的思维天性得到复苏,通过“哲学”的大门,去找寻属于自己的智慧。
在苏菲与神秘哲学老师艾伯特之间的交流互动和上校与女儿席德间的对白的相互切换中,我们不难发现小说情节的进展也具有一定的哲学性质。这也是它在“通俗化”的同时表现出哲学无处不在的一个典例。《苏菲的世界》属于一种“嵌套式”的结构,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类似于“庄周梦蝶”般扑朔迷离。虽然我们都知道苏菲和艾伯特只是上校创造的“人物”,他们只是活在上校写的《苏菲的世界》这本书里,但是当上校的女儿席德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却真切感受到了苏菲的存在,甚至相信是一种真的存在。那么,所谓“影子”的苏菲到底存不存在呢?席德的世界就一定是真实的吗?是否所谓的席德也是某一个“上校”创造的呢?就像苏菲说的:“假如上帝创造了人类,那么上帝肯定也由另一种东西创造……到底什么才是世界的本源?”上帝可以设定人的命运,但却无法时时刻刻掌握人的思想和行动,尤其是思想。很多情节对应了弗洛伊德关于梦境和潜意识的理论。但实际上,不管是苏菲和艾伯特,还是上校与席德,都只不过是《苏菲的世界》的作者乔斯坦贾德笔下的虚构人物而已。那么,面对这种类似“生命的虚无”时,我们作为其中的芸芸众生,又该如何自处呢?在《苏菲的世界》一书结尾部分,苏菲和艾伯特的“逃离”为我们解答了这一问题。
认真读完《苏菲的世界》后,我对自身学习哲学的方法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从前,我仅仅只是针对一些著名哲学家的思想来进行哲学方面的学习,想着凭“最优思想”而少走弯路,可是到最后,我发现自己在哲学学习的道路上逐渐脱轨,仿佛成为一个机器,只会去记录思想的机器,这不仅使我对哲学发展缺乏整体上的感知,更让我对哲学有了一种“生疏感”。或许是一种所谓的“能量守恒”让我在历经失败之后寻得希望,《苏菲的世界》展现给世人的“通俗化”不仅勾起了我对哲学的兴致,同时也助力我在学习哲学的道路上勇敢前行!在此,以笔墨的形式,我真诚地希望每一个爱好哲学的初学者们都能够利用自身的空余时间,好好地读读这一本优秀读物——《苏菲的世界》。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4
《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透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14岁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讲述了西方哲学史的发展过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透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
它是一本哲学史小说,更是一种自我世界的体验,某种程度上,却也是一个自我世界的折射。
本书虽说是哲学史的说,但并不是很侧重哲学思想本身,然后书中对关注更多的是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我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上帝是否存在等。然后对学派或者哲学家也没有过多探讨,更多的是在说他们基本思想的前提下,告诉我们就应怎样的去进行哲学性的思考。最后,对于每一个阶段的哲学思考,作者都会用容易让人明白的例子来阐释怎样去明白并哲学性的思考。
但如果本书只要表达这些,我想作者也没有必要安排如此曲折的情节。作者采用的手法与其说是想引人入胜,让哲学史的说不显得枯燥,更不如说是为了激发我们对哲学的兴趣,让我们像哲学家一样思考。正因本书小说的情节不就正是一个最好的哲学基本问题吗?一个关于是否存在的问题。
或许,某种程度上,苏菲的世界就是我们的世界,然后或者更确切的说,少校和席德的世界也许就是我们的世界。
苏菲和她的哲学导师是少校写的书里虚构的人物,少校用这本书来作为给他女儿席德的15岁的生日。而这一真相在讲到柏克莱等经验主义学派时向我们揭示。然后后面更离奇的是苏菲从书中走出来,来到了少校的世界。这些看似离奇的情节引发了我一系列的思考。
我们不防采用像《盗梦空间》里梦境的层次一样来定义世界(正如书中说的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
苏菲和她的导师艾伯特的世界作为第一层,然后少校和席德的世界作为第二层,本书的作者乔斯坦贾德和我们的世界作为第三层。是否有第四层我们暂且放一个“?”。
先假设我们站在苏菲的世界,即第一层世界,那我们也会像乔安的父亲一样,在听到艾伯特说我们并不存在时感到愤怒。正因我们觉得我们能感受到一切,我们用手拍桌子手会疼,我们经过一生那么多年的时刻。但事实证明,它们只但是是少校的思想产物,它们所谓的感觉但是是少校给予它们的让自己以为自己存在的“形式”,也就是少校先给了它们存在的“理型”。但之后苏菲他们是怎样意识到自己其实是不存在的呢?
我们注意到作者在安排这些情节时,是在教我们怎样去使用哲学性思考。如,苏菲是虚构的是在说柏克莱等经验主义时才告诉我们的。这不正证明了这一理论吗?这时的哲学是怀疑,不能证明的并不代表不存在,就像苏菲并不能证明她是虚构的`,她一向以为她是存在的,但事实确实她是虚构的。回到我们刚才说的,苏菲是怎样意识到自己其实不存在的呢?这要结合当时给我们说的哲学思考,这时的哲学提到的是,我们并不能证明上帝是否存在,正因上帝不会以“超自然”的法则来向我们显示,于是我们没有超自然的感官经验,就不能证明上帝存在。同样,我们也不能证明上帝不存在,也就是说说上帝存在和不存在其实都是迷信。
于是,作者利用这一观点,让苏菲有超自然感官的经验,比如让各种童话人物出现,还有从一开始就有的席德的父亲的各种“超自然”法则的把戏,然后苏菲他们再借着哲学性的思考从而证明了自己的不存在,或者说他们世界的上帝——少校的存在。
然后,我们站在第二层世界,也就是少校的世界。他们会怎样看呢?他们同样也会认为他们是存在的,他们也会知道苏菲是不存在的,正因苏菲就是他们虚构出来的。但他们真的存在吗?如果站在第三层,也就是现实层的我们当然知道,正因少校但是也是作者虚构出来的。
但,少校他们知道吗?他们不知道,正因作者还没有让他们经历“超自然”法则。他们不能获得这方面的感官经验,不能由此证明自己是不是存在,或者他们的世界有没有上帝——作者的存在。但是,或许以后少校会意识到他自己是不存在的,就像艾伯特说的,或许少校也只是另外一个人虚构的人物。如果少校认为自己是存在的,认为自己就是最高层,那他怎样样也不会想到自己虚构的苏菲会来到自己的世界,如果第二层世界是最高世界,那么苏菲在这一层的出现当然就是属于“超自然”法则的了,那么这一事件就属于离奇的了,因此作者在那里安排这一看似离奇的事件不就说明了,这一切只是作者创造的,因此作为少校虚构的苏菲能够出此刻少校的世界里。我想,接下来要发生的,从那条船自己解开缰绳开始,到苏菲慢慢的去影响第二层世界,少校在慢慢经历了这些“超自然”法则,有了这些经验,经过哲学的思考可能也会发现自己是虚构的吧。
最后回到第三层世界,也就是我们此刻的现实世界,你还会肯定自己的存在吗?会不会到最后我们才发现其实我们的世界就是苏菲的世界或者少校的世界呢?我们不能肯定,我们不知道我们是否存在,正因我们不能证明我们所处的第三层世界是否是最高世界,即是否有上帝存在于我们之上,苏菲他们弄清楚了自己所处的第一层不是最高世界,正因她的世界都是少校的思想,或者说上帝——少校存在于苏菲世界中,这一世界但是是少校“理型”的一个影子。而苏菲之因此知道了这些,是正因她有了少校给的“超自然”法则体验以及自己哲学性的思考。
少校没有弄清楚自己所处的第二层世界是不是最高世界,虽然他的世界都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作者的思想,但作者并没有给他“超自然”法则的感受,少校感觉的一切都是那么合理,一切都是那样在那儿的,或许苏菲的出现会让他慢慢意识到自己的不存在吧。但我们不也一样吗?我们不是很像少校吗?但我们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少校,我们也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合理,我们也觉得我们是存在的,我们会以为自己就是最高层世界,我们会否定上帝的存在,就像苏菲的世界里乔安的父亲不太会承认少校的存在一样。但这是否就说明上帝真的不存在呢?或者说我们真的存在呢?
我们不禁就想问这样的问题,世界从何而来,我们是谁?我们存在吗?上帝存在吗?然后就有了那些哲学史,有了从自然观到人本主义的思考,哲学研究了这些问题,但并没能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事实上哲学也给不出这些答案,正因哲学本身已经否定了自己能给出答案。但这看似矛盾的说法是否就让哲学没有好处呢?不,哲学的好处其实就出此刻这些矛盾的思维中。或许就像书中开头说的,我们不去关注那些哲学家得出了什么答案,而是去看他们怎样思考的。正因哲学家对上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都是没有好处的,我们确实无法证明那些答案,但我们在研究那些问题中采用的方法却是我们值得关注的,就像黑格尔说的,这些哲学性的思考,会朝向人类有利的方向的发展,我们会变得越来越了解自己。就像书中说的,哲学虽然不能回答上述问题,但至少我们能够顺着兔子的毛皮往上爬,越来越多的看到外面。
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苏菲的世界就是我们的世界。你怎样认为呢?那就像哲学家一样思考吧。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相关文章:
《苏菲的世界》有感04-10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1-05
《苏菲的世界》有感14篇04-11
《苏菲的世界》有感15篇04-10
《苏菲的世界》有感(15篇)04-10
《苏菲的世界》的读书笔记09-20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1-22
《苏菲的世界》有感(通用15篇)05-19
《苏菲的世界》有感(集合15篇)04-11
《苏菲的世界》心得体会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