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荐)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1
秋雨先生说:“如果说人生是一条一划而成的线,那么具有留存价值的只能是一些点。”是的,人生无非是漫长历史的一个缩影。在这里,余秋雨教授是“探宝”的胜利者,他的收获便是这本《文化苦旅》。
有幸拜读《文化苦旅》,在这本书里,他从风景秀丽的江南到大漠孤烟的大西北,从冰天雪地的北国到充满民族风情西南边陲,他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里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线条令他着迷:北魏色彩的`浑厚沉着,隋朝的畅快柔美,唐代的喷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细、温煦,这是一条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直汹涌地向我们奔泻而来。
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随着作者的笔触在字里行间中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旅行结束,本应陶醉于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然而我的心头莫名地涌出一种苦涩的感觉。我一直对《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义,认为无非是指旅行的劳苦,其实不然!
读着《文化苦旅》,我仿佛置身于敦煌,走进了莫高窟。看莫高窟,不是看一个死了多年的标本,反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中国文化何其多,却偏偏忽视了这座文化宝库,我记得一车车的经典,一箱箱的文物,以你难以想象的低价收走。那是民族的痛,那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滴血。但是后来中国站起来了。当年,日本学者滕枝晃曾怎样狂妄地断言:“敦煌在中国,研究在国外。”而今,他不得不承认:“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这是一种欣慰,这是瑰宝回归后的欣慰,然而你可曾知道,一百年前的莫高窟,曾有过一场浩劫,可见莫高窟至今还能美丽绽放,实属不易。
也从这里,让我们尝到了苦涩。再看看天一阁,你可曾知道曾经有几代人用他们的心血,来守护住了这座瑰园?你来看看,80岁高龄的范钦中在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要监守岗位。他将自己的财产分成两部分,一份是他监守一生的藏书楼,另外一份是一张万两银票。他让他的两个孩子去选择自己想要拿的一份。最终,藏书阁存了下来。你也许会感激范氏家族的无私奉献,但在感激与仰望的同时你能体会到,这是一个家族在守护美丽的苦涩!
的确,中国“文化瑰宝”的传承,是需要多少代人苦心经营和艰辛维护,正如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我以为,这乃是文人最大的财富。苦涩过后总会留下一丝回味——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这苦涩后的回味中了。
我想苦即为美,一种像青花瓷那般优雅婉转的美,也许会有残缺的遗憾。在书里我们找到了心灵与心灵的撞击,发出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的呼唤。在这儿,也超过了时空的限制,经历一次艰难的旅行。读它,让我受到了灵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礼,心灵的升华。
何尝,人生不也就是一种苦难旅行!不经历风雨,怎见美丽的虹彩!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2
余秋雨先生的文章很多,最喜爱的莫过于《文化苦旅》了。也不知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触动着我,把它读了一便又一遍,思考了一天又一天。但却始终弄不明白,我是在读余秋雨的文章呢?还是在读中国的文化历史?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似乎在这位深沉的文明人笔下,引发出了种种连篇累牍的思索,是一种渴念?还是一种哀惋?是一种期待?还是一种诠释?无从知晓。
其实,写作是一种很跟自己过不去的累活儿,有时一提笔就感觉到年岁的徒隔,心有千言万语,几个月累就的思维,在下笔的时候,也总是要平一平心跳,理一理思维,像余先生说的一样:“回忆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不知是先生文章带给我的习惯,还是自己与生俱来的性格,总之,《文化苦旅》让我找到了写作的灵魂。
余先生总是不堪疲惫,习惯从一个地方辗转到另一个地方,抚慰着中国历史的文化遗址与残余,温存着历史文化名胜,而自己却从不疼惜自己的双腿和体力,跋山涉水,周游各国。在他心中,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似乎是落在山重水复、茫茫沧原、默默无言的大地上。或许,在别人眼中,本应是个萎靡柔弱的路旅行者,但在历史文化山水的天地间那么一站,人、文化、历史、自然就融为一体了,于是,文章也就应运而生了。
当在疑惑和迷茫中迟迟疑疑的站立起来时,离开案头,换上束装,带着自己那一份深深的渴念,悄悄地出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带着自己心中累积的郁闷和对中华文化的敬仰上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西北戈壁,江南水乡……都留有他深深的脚印,历史文化文化的脚印。如果说历史是永远的过去,那中华大地的遗址是什么?莫高窟、道士塔、都江堰、洞庭湖,天柱山,天一阁……似乎在向我们文明的现代人展示点什么呢?
大地无言,却只是留下废墟让我们无限遐思,古道沉默,却在呼唤我们不忘历史的沧桑。余先生在对历史的沧桑巨变的感慨中,同时也引发对人生的领悟。在山水跋涉中引发无限的回忆,同时,又将回忆迅速渗透在文化笔墨中,给自己的人生增添了声色和情致,充实了自己。他抛弃了忧伤和疑虑,去追逐涌来的潮水,那永恒的异乡人在呼唤他,他在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漂泊旅游,但每一次都会有新的发现,苍老的人生带着一颗年轻的心,让无限的思索沉重的驻扎在自己苦涩的文字上,让忙碌而有文明的现代人去思索。
夕阳西下,朔风呼啸,站在大漠上,勇敢的`用自己脆弱的身躯全然不知天高地厚扛起历史文化的厚渍,道士塔前面的驻足、遐想,甚至落泪、甚至恨,让他感到这个民族的巨大悲剧,看到古老沧桑的中华民族在痛苦的滴血,而正是他的这种巨大忧愤,在字里行间,显得是那么的沉重。
或许是天地造化的特意安排,才得以让这个富有文化底蕴的莫高窟座落于中国的西北向,在哪个漫长的封建统治的年代,全国各地优秀的匠工都云集的这里,是命运的趋势还是血与泪的选择?在鞭影和无数凶神恶煞的表情忙碌着,为中国,为世界诉说着奇迹。他华美而有矜持,富有而又远藏,他执意要让每一个朝拜者,用长途的艰辛来换取报偿。
?文化苦旅》不是一本书,而是一种永远也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文化沉思。座座遗迹,隐隐丰碑,却无不在默默的诠释着中国的历史文化的足迹,文明的伤痕!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3
在年末,我读了一本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巧合的是,那时我也在旅途之中,这使我在感受文化之余体会苦旅,不觉有了很多认同感。
这是一本余秋雨先生在中国大陆各名胜古迹旅游时记录下来的散文集。是一本最令人动容的散文集,敦煌莫高窟。都江堰。三峡。庐山……它透过中国大陆的自然景物、名胜古迹,写出了这一代中国人心灵中的纠结,同时也是一本有关中国美学的书,深入浅出,用干净漂亮的白话文字,描述出了中国深沉的文化,及抒发自我的情感。就文笔而言,《文化苦旅》中的散文,是一篇篇美文,是一篇篇经过精心打造的文化佳构。文辞雍容、典雅,而又不显出雕琢的气息,在淡淡的叙述中,又蕴涵有浓浓的抒情意味。
他从祖国大西北的甘肃敦煌起步,转向大西南四川的柳候祠、都江堰,再到东南的吴越春秋,最后写至境外南洋的叠叠从冢。写下了《那里真安静》、《莫高窟》、《五城记》、《夜航船》、《道士塔》、《酒公墓》、《华语情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许作为一个文人,杯水车薪,不愿去找旅行社写出一些乏味的旅游观感之类文章。由此便决定了他的文化旅行成了种“苦旅”,浪迹天涯,行行止止,风尘仆仆,劳筋伤骨,这不可谓之不苦涩,再没有这般的创作魄力了,也可谓是真正的苦旅了。
然而,真正的苦旅,更是思想上的跌宕。是他对文化无休止的追思和探索,正因人生本是无休止的边界。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大悲,最后都是要闭上眼睛,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罢了。文学的历史情怀,是作家自身生命与历史的对晤,他要寻找自身与浩瀚历史长河的关联,因此不得不在历史中寻找合乎自身生命结构的底蕴,寻找那些与自身有缘的灵魂。这种情感愈来愈深,一旦有机会诉诸于文字,则必然将历史和生命混同一体。
我想,能走进书中的情境与思考,我们会不禁严肃起来。就象一群被流放的`士子,流放到一块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在书中说道:“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期望自身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急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正是这样的创作翼求,构成了《文化苦旅》中那种特有的低徊、感伤的历史氛围,在余秋雨如数家珍般的历史描述与山水文化临摹中,笼罩上了一层淡淡的感伤气息,这种感伤来自于对数千年历史文化的清理和总结,从而有了一种杯具味道。当这种感伤、杯具的气息,在《文化苦旅》中升腾与散发时,便让我感觉有种妙不可言的美感和阅读效果。
从那里,我几乎能够看到一个哲人瘦瘦的影子,背着手,低着头,在断垣残墙或莽莽苍苍的人文山水前,一会儿静静沉思,一会儿喃喃自语,欲步却又停留……他惊叹、震憾,他婉惜、叹息。皱着眉在慢慢地踱着,我也与这位哲人一齐品味历史,体验文化,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拂拂地吹过多情而脆弱的心灵。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4
苦苦的味道,为这本记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滋味,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估计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而作者运奇妙笔,以干净漂亮的散文组合,使它们成了一篇篇让炎黄子孙惊醒的。
“浅者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这副楹联道尽了江南小镇的魅力。江南小镇它不是经大自然雕琢出来的自然山水,而是属于中华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们不曾到过此处,但书中的小镇却给予我们一种回到家般的自在,难怪万年来,许多文人遇到政治不或人生不得志时,便会此隐居起来,但荒山结庐有生活中的麻烦,大隐隐于市便成了文人来到江南的推力。其实我们对“隐”有着正反两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当中国文化收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区而开始凋零时,文人或学着就会带着他们的文学修养到此地隐居起来,借以免于战争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和官场浮沉是文人失意的时刻,做什么事都不顺心,此时的方式就是使自己的`身心得到纾解,找个地方隐居,等到休息够了又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启。坏处是有人会把隐居当初沽名钓誉的工具,假隐以求得一官半职,这些举动让中国特有的隐的文化开始产生变质,隐生前的孤傲和死后的名声全然黯暗。尽管如此,我们对隐还是抱有正面看法,因为古代中国给文人发展的空间太狭隘了,逼得他们只有隐居或者死,与其这样让自己的雄心壮志损落,我们会选择沉潜,待有朝一日东山再起。在自然与人文环境中的沉思,考量人的情感,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从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贬,既遭贬谪,而永柳二州又是荒远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泽之间,将其困厄感的心境,完全寄托在游赏山水之间与文章创作之中,使中国文学有了“永州八记”这样出色的山水文学。这样的一代士人的气节与傲疑问来气让后世学者不得不尊敬他的文化意识及人格,带着崇敬和疑问来瞻仰这位大文豪。合上书卷,我们不由自主的走向床前,流动的车潮和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种文化,这里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许咱们应该背起满满对中国文化的疑虑,亲自去辽阔的土地,让我们读过书
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去深思着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写下了华夏的文化。《文化苦旅》它不甘甜,因为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
走进书中的情境与思考,我们不禁严肃起来,像一群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块不甚熟悉的土地,逼我们不得不因历史和那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于我们眼前出现的莫高窟山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旧不言,我们静静看着光影投射的石壁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化。千年前的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工手中的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中,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之而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运往国外,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而又充满意义的洞窟,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并非外表绚丽,而它只是一种仪式,一种人生的,及它深层的蕴藏。我们在这儿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华的标本,一种美的标本,一样美的标本,纵使它曾残缺被人无情的转换。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5
第一次听说《文化苦旅》这本书还是在上中学的时候,直到上大学时才买了一本认真来读。古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作者一次次漂泊的旅程,都是增长智慧的机会,也使心灵经过了一段漫长的洗涤。
我细细读着书,慢慢地被书中的历史、游记所吸引。从莫高窟的中华民族痛失瑰宝到风雨天一阁那座仅存的藏书楼,从沙原隐泉到洞庭一角,又从吴江船到牌坊。作者走过的每一处地方,似乎都蕴藏着那么多中华历史。有时候真想自己也能懂得中华五千年历史,每当走到一个地方,都能想起此地过去的故事和故人的评价。
读这本书,就像和作者一起,从中国的西北走向江南。偶尔,作者也会停下来,写一写腊梅或是写写自己的藏书,或者在每个清静的雨夜里想起,夜雨诗意。但是作者永远都没有忘记,真正的山水不光只是自然山水,更有着文化气息,人文山水。正如他自序中所说: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在我的全身,要摆脱也摆脱不了。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是的,在西天凄艳的晚霞下,我看见了王圆麓,那个敦煌石窑的罪人;在罗池庙里,我看见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我看见了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的李冰;在天柱山我看见了华发苍然的苏东坡。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叫做文化苦旅?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历史的重压,苦在历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远离,更苦在文人心里的敏感。
读了这本书,不仅让我略懂了作者,更让我读懂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丝细脉。 篇三:《文化苦旅》读后感600字
在《文化苦旅》中讲述了许许多多在中国部位人们所重视的地方。
道士塔—建于莫高窟。它的所属者王圆簏即使道士也是历史中莫高石窟的罪人,是他从外国“冒险家”手中接过极少的钱物,然后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也是因为他,如今敦煌研究所的专家们之得一次次确如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后走到放大机前······
敦煌莫高窟的悲剧,只是因为一个道士流浪至此并驻足引起的',因为他的私欲,从而导致外国“冒险者”以少数的银元换走我们住过大量的文化遗产,我好恨,王圆簏的无知与私欲,从而导致如今我们的遗憾。
昔日的辉煌早就我们如今的成就,但假若昔日的辉煌被窃取了,那后果将怎么样·····
因老一代创造的奇迹,才造就我们这一辈的骄傲,才是我们摆脱令人屈辱发指的历史。
但如今的我们仍以过去的光辉做明天,那真正的明天在哪里。历史会倒转轮回至当时,我们会不会再次面临屈辱。
这个问题不要问别人,而要问你自己,你是否要为自己的出现创造一份价值或是为他人的路上做点点星光······假如你仍为自己的私欲而奋斗,我要问你,这些东西你有什么用你死后能带走吗?有一句形容人的价值及意义“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6
打开书的扉页,看到的是这么一句话:“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在这千年的叹息中讲诉苦旅。”这句话迫使我对这本书产生了一种迫切的好奇,恨不得可以一股脑的把它全部塞进脑袋里。但是我做不到也不能这么做,一本好书是值得我去细细的啃读,而不是一个劲的囫囵吞枣。
我是一个没有旅行过的人,什么名胜风景、文化古迹、生态花园等等我都没有很真的见过,熟悉这些美丽风景也只是影视屏幕上的一刹那,模糊、虚幻、没有方向感,这些华丽的美丽都显得那么的没有真实感。从《文化苦旅》这本书的扉页到尾页就像是在作者的带领下旅游了一番,西湖、天一阁、道士塔里的莫高窟等等景象一幕一幕在我的脑海中滑过,是那么的清晰、真实、质感。就像作者初游西湖时的感受,如临故地,我也像是曾经去过这些地方看过、玩过、感受过。
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而这其中所受的波折也跟其历史长度成正比,几经波折,不断改变、改进、创新、变革。文化遗产的几经磨难后有的还屹立于世,有的销声匿迹,有的破烂不堪,有的失去原来的本色,没有了以前的`原貌,有的保存稍好。文化,不只是只有物质文化这一种,还有一种非物质文化的精神文化。各国、各民族、各地的风俗人情,传统习俗都可以称为非物质文化。
除了在作者的带领下游历一番外,还有是认识到了作者的思想、看物看事的方式。反观现代社会中又有几个人能完全理性的看待事和物呢?我想应该不会有很多吧!但是作者做到了,当我们大伙向往上海,羡慕上海人的时候。作者却是理性的思考、合理的分析,讲述上海人的无奈,考证上海的由来,叙述上海的波折、灾难、变化,对上海和上海人做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位,让我一头热的心趋于平静。不再盲目、冲动,面对像上海这样大都市的诱惑时也可以心平气和了。
天一阁,一个古老的藏书楼,其的藏书之巨、之珍是我们常人所惊叹的。它的历史对我来说是神秘的,但我从来没有像这么迫切的希望了解它的史实。作者他把自己苦心钻研所得的历史成果慷慨地分享给世人,不做作、不扭捏。曾经的天一阁居然如此辉煌、神秘。
我一直关心着国家新闻,当国家颁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时,我没有想到这是的难度,认为这是一件非常轻易寻常的事。殊不知,有的人为了它而遗尽自己的毕生精力,有的人费尽心思,为的只是国家的这样一个行动,一句话,一记文字。全世界都在涌动着文明,所有的人都在为自己所景仰、认定的文化文明努力着,仰或是继承,或发展,或创新,这都是文化延续的一种方式。
世界每一个角落里都有着文明,全世界都浮动着文明。不论文明先进与否,文明都在不断变化、发展、创新。每一段文明都有其的一段发展历史,人类不灭,文明将继续延续下去,文明将不断发展。认真对待、正确看待一种文化,文化的存在价值不再它本身,而是它的历史价值,以及它所带来的影响!如果可以,我愿意像余秋雨一样去旅行,在人生短暂空白的记忆中添加一场文化苦旅又何妨呢?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7
《文化苦旅》是一部带着游记风格的散文集。作者将旅行时的激情融入了文字中,其中又蕴含着作者对中华文化深深的、苦苦的追寻与思考。一步一景,一地一文,而每个地方都隐藏着千年来中华文化的印迹。不同的地方,是散文集的“形”,而共同的对文化的探索,则是这本散文集的“意”,一脉贯通。
最令我印象很深的一景描绘的是莫高窟,在无垠的沙漠中,给人的感觉似乎只有荒凉。但是,莫高窟的存在,却忽然给了这片荒漠一缕深厚的文明光亮。自千年前的丝绸之路开通始,无数来往的路人,或想一见大唐都域的风采,或想一览罗马帝国的胸襟,都路过这里。玄奘也许在这里留下几卷经文,印度僧人也曾在这里描画飞天。千年以来,这里有着多少积淀的文化?
在1900年5月26日清晨,这些文化的一大部分被打开了。看守莫高窟的王道士无意发现了一个藏经洞,百万册经卷,带着已然沉封千年的历史和百年的冷寂,展现在它们已经陌生的世界前,才疏学浅的王道士带了几本书给地方官,但地方官员似乎对它并不感兴趣。于是,又一出造成中华民族屈辱的事件到来了,几个月后,陆陆续续,来自国外的`探险者,面对王道士,就跟他们当年面对非洲的黑人一样,用几枚银元换得了几十箱的经卷,用几面镜子带走了无数绘画、雕塑,留下的是无尽的遗憾……
这是中华文化的损失。无数人愤怒地指责王道士和当时官僚的无知,可读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件始终令我遗憾的事。几年前,当我读《三国演义》时,看武将们在护城河边止步,在城墙下奋力拼战时,忽然想到,为何合肥有护城河,而无城墙呢?之后才知道,它在几十年前被拆除了。我还了解到,大多数城市的城墙或已荡然无存,或已只剩凤毛鳞角了。合肥的“鼓楼”、“钟楼”都已拆除,只留下一个个地名。这不也跟当年藏经洞经卷遗失一样,是我们文化损失吗?这无疑是对文化的破坏。我还能想起,当看到还算完整的西安明代城墙时的震憾。这只曾在电视屏幕上见过的城墙如此真实地矗立在我面前。呆板的屏幕如何能表现城墙的壮美?但也许,很多景色只能在电视屏幕上虚拟地展示了。当别人与我谈论曾经白水坝的麦田和流经这儿的几道河流和水坝,知道合肥曾经河道密布时,我似乎只能想象电视屏上显现出这些画面,而现实中却是不可能的了。
读完《文化苦旅》,我第一次感受到中华文化是现实的,可触、可听、可亲眼看见的。它不只在书上,它不仅仅在屏幕上,它散落在各地。但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它是现实的却很难。四周已少有它的踪迹,有的只是无数火柴盒似的楼。我们城市的现代化让千年的中华文化大大减少。而且,每个城市都几乎一个模样。读完《文化苦旅》,我们或许该重新对待我们的文化,不再让它损失,而让它发扬光大,只有强大的中华文化,才会有强大的中华民族。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8
在这次短暂的节假日里,我读完了文化苦旅这本书,阅读时间虽短,但她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中国文化在最高层面上是一种做减法的文化,是一种向往简单和自然的文化。”余先生在《文化苦旅》一书《鱼尾山屋》中如是说。
当我的灵魂跟随先生的文字从解冻了的乡村走出,心里还徘徊着那些被冰封在贞节牌坊里的女子,偏见在女子身上的烙印终究是越来越淡,只是这种根深蒂固的念头做出的减法是以众多的美貌绝伦的东方女子的生命为代价的,但我觉得这似乎只是一种表象,真正改变这种偏见,为文化做“减法”的是一个个敢于站出来,说出来,做出来的女子,甚至是男子,而那些湮没在《中国历代失踪女子》名录里的只是侥幸活下来的人罢了。
当我的思绪沉浸在先生《我的山河》中不能自拔,随着他的文字从中国的地域到天地间的战争,再到对中华文化三条天地之线的踩踏,也一起感喟中华文化在海洋领域的缺失,直到先生的最后一句,以陶渊明的“托体同山阿。”画上句号。先生的这一收笔给我一种战役激烈,又鸣锣收兵的失落。
先生的文字幽默诙谐,引喻更是另辟蹊径,文中把都江堰比作一位年迈的老祖宗,一批千年的骏马,文字传达给我的不只是一座防洪工程,更是道,如此浩大的治水工程,连于山系于人,厚重的中华文化又做了一次减法,正如书中所言“人领悟了水,顺应了水,听从了水。”“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山与水浑然一体,人与山水天人合一,虽不能尽懂先生所诠释的中华文化,读此处也有种触动心灵之感。
书中的一些人物也让我记忆犹新。像《道士塔》里的王圆箓之流,历史错付了人,才把自己一层层剥开了给人看,诸如敦煌莫高窟,这些文化的灵魂,被一次次蹂躏,支离,瓦解,后人从这些碎片中联想,猜测,补充,争论,我们只能自我慰藉:也许维纳斯的断臂延展了她的美。《杭州宣言》中的钱镠让我竟一时屏蔽了“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美景,为他的形象所折服,他无心青史留名,却关注着“民众的福祉、一方的.平安、海潮的涨落、湖水的浊清”这又何尝不是历史在做着减法,当中国历史的着眼点从朝廷荣显转向民生和环境的时候,人民为他修建的钱王祠才是“历史良知的一项修复工程”。杭州宣言不是人文的赞美与人间天堂的炫耀,而是“关于自然,关于生态,关于美丽,关于人间”的宣言,这难道不是文化的减法吗?
读罢此书,很多潜意识里的“我以为”变了模样,宁古塔不是塔,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帝,道光、咸丰,褪去了光环,首先成为了一个个普通人,有着普通人我担忧,惧怕,就连我无比崇拜的王国维先生的死也变了样子,书中提及“他死于一种文化”,他无法把文化与朝代割裂开,读来由衷喟叹。范氏家族几代人痴守的天一阁,只能守不能看,这个在藏书楼下生活的家族,把天一阁捆绑成了范氏家族的一个宗教式朝拜的对象,他们诚惶诚恐了几百年,然而最后天一阁的楼板上留下的不是文人的脚印,而是偷儿吐出的一大堆枣核,窃以为文化是不能束之高阁的,只有一次次的碰撞一次次的毁灭与修缮才是文化该有的模样。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9
东坡先生的诗词,东坡先生的才学,东安先生的品行,哪一点不让人叹为观止,哪一不让人心生敬佩?如无数沙丘后一片青葱的绿洲,如被枯枝败叶所掩盖的清泉。他的高山景行,令他就算身处重重深渊,也能怡然自得,散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可他的光风霁月,成为了使他失去自由的枷锁。
如秋雨先生所说,“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四周的笔墨比得十分寒碜,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于是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脚地糟践,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温和柔雅如林间清风、深谷白云的苏轼啊,你作为一个君子,怎会敌过那些小人的诋毁?于是乎,他们看见你被他们拉下云端,跌入肮脏而黑暗的地牢中时,他们笑了。
我也笑了。真正的才子,怎么会因身处黑暗而丧失了自己的.光辉?无数次的打压,和着数不尽的谩骂,不会将他的棱角磨平,只会使他展现出更加温润而成熟的一面。
我想,当他终于从地牢中出来时,应是带着笑的。
笑自己终于被释放?不。释放,是意料之中的。一个深受百姓爱戴的廉官,一位让自己的政敌都赞叹不已的文豪,怎么可能就这样凭白无故地死于牢中?那么。.。.。.是笑那些人的不自量力?亦不是。君子敌不过小人,不是因为说不过骂不过,而是因为不屑去做,不在乎他们。君子是不怕任何事物的,因为一切的一切,都影响不到他,影响不到他想做的事。他在笑,是他发现了一个机会,一个能够认请自己的机会。
他被贬至黄州。在黄州,他日日耕种劳作,与此同时,他也时时剖析着自己,想找到自己至真的一面。我虽然不是苏东坡,不是和他同一层次的文人,但我知道,他成功了。《赤壁赋》便是最好的见证。
现在,我想透过他,展望整个历史。司马迁、屈原、李白、杜甫。.。.。.这些人出现于中华上下五千年。贝多芬、海伦凯勒、托尔斯泰。.。.。.这些人,出现于亚洲大陆之外。我还未曾细数当代几位著名人物,便已是一惊:冥冥之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将他们的什么东西夺走,却又带给了他们什么。
我不会说,也说不出口。但我会在心中暗叹:若是每一位伟人,在成为伟人之前,都务必要受这些折磨的话,那也难怪这世上庸人如此之多,而伟人却如此之稀少了。可转念一想,伟人之所以是伟人,不正是因为无论多大的挫折与苦痛,都无法压倒那始终挺直的骨粱吗?
如此一想,我又释然了,随即更加敬佩不已。道理是人人都懂的,可越懂就越发现,做出行动并坚持下来,有多困难。就像是身处于幽黑而深沉的海洋,每个人都坐在一条小船之上,操控着帆,尝试驶至彼岸。中途有狂风,有骤雨,甚至有海啸。退回起航点的路很近,可到终点的路却“长路漫浩浩”。这就是人生。成功与否,都由自己决定的人生。
纵使不知身处何方,纵使不知前路如何,但我知道,我不再慌了,在人生这场苦旅的路上,我不再慌了。有何可慌?为何要慌?到不了终点又如何?做不到又如何?
人生本不完美,因为品味了成功与失败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10
有人这样评价余秋雨先生:“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闻名于世。他的言辞,带领我们领略人间的风光”。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根本不会想到一处处名胜古迹的背后都会有如此深层的含义,不会想到踏足在各片鲜活的土地上,其实是踏足在千年历史的积淀上,如今的我们虽无法切身感受曾经的兴衰,却可以通过先生的文字,品味山河、回味历史,玩味人生。
真正的山水不光只是山水,正如余秋雨先生在自序中所说:“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我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心想……而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却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阅读时,灵魂游走在余秋雨先生所勾画的场景中,既感觉到这个世界是如此的触手可及,翻阅书卷,便可以到想去的地方,又觉得自己也仅是历史的过客之一,只能站在某个节点,或回溯,或展望。
童年待过的家乡,小学、牌坊、寺庙,以往和如今生活在当地的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无不引发作者对“传统”与“现代”之间博弈的思考,坐落西边的山庙,似日落西山的“传统”,而建在东边的学校,则代表着旭日东升的“现代”,看似充满矛盾,彼此分离,却也在时间的镂刻中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从漫漫黄沙的边塞到涛涛不绝的黄河、从清新宛约的江南小镇到大漠孤烟的.西北、余秋雨先生的足迹遍及祖国的山山水水。粗莽凌乱的线条,浮躁忧郁的色彩,描绘出浩瀚、壮美、苍凉和富有野性的西北风光。描写莫高窟那段,愚昧的王道士,被斯坦因用极少的钱财哄骗,运走了难以计数的文物—那些代表着中国最灿烂文化的瑰宝。这份巨大的民族悲痛,与作者文字间渗透着的惋惜悲痛对应着。不由让人沉思,如何去面对这笔文化重债。若是无人顾及,怕是他的“苦”又会更甚了吧!
来到江南,可以欣赏到的是,羽纱朦胧、细雨绵延、柔情似水的美,与粗犷的西北不同,牵系江南的却是一“隐”字,古时失意文人大多居住于此,他们隐去功名利禄,潜心躬耕于此,将文化的种子散播给这片土地、待盛开结果后被采摘到江南的小院里。
为什么叫做文化苦旅?何苦之有?我思忖良久,苦在文人内心的敏感不甘、苦在屈辱历史苦难之深重、更苦在精华文化流传之艰辛。闭上眼,静下心顺着历史足迹前进,用心去感受那一片时间所不能存留的情与景,仿佛能听到当时的中华大地的一仰一息。但也发现,除了苦涩、挣扎、灰暗,厚重的历史文化依然更替包容、深具哲韵。
人的一生又何尝不是一次苦旅?无论你拥有多么辉煌的成功,却总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作者在山水之间跋涉,寻求着历史的足迹、文化的灵魂;更多的人则是在生活中跋涉,寻求着人生的真谛。余秋雨先生说:“如果说人生是一条一划而过的线,那么具有留存价值的只能是一些点”,游走在山河中的我们,作为一个个点,推动着历史线不断向前。而人生旅行线上的风景,我们得自行点缀。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11
自能读懂书的年纪以来,便一直与之相伴。记忆里那窝在被子里温暖的冬日,那踩在落叶上声音细碎的秋,那寂静清凉的夏天夜晚,同那晨光仍熹微的春晨,都被书香浸染。那些读后唇齿留香的字句久久萦绕,编织着我与书的情结。
一直以为,书中人物同读者心灵是息息相通的。读一本书,便让我得以走进许多人的生活,想他们之所想,悟他们之所悟,同苦同乐,也受到震动,获得启迪。
初读《文化苦旅》尚在二三年之前。虽然以一个十几岁学生的学识与体悟,还不足以将这本书深刻的文化内涵与意义挖掘出来,但其中字句确令我动容。
文字始于《道士塔》一章。仅览此一章,便令我深受震撼。王圆箓,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中国农民,偶然地逃荒到了甘肃做了道士,又不幸地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明。卑微愚昧的他不懂这墙壁上釉色图案的重大意义,以一个农民的想法,让外国冒险家们一次次将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运走,以换取极少的钱财,还沾沾自喜。“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对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读到这一句时,我仿佛亲眼看到晚霞之下流泪的莫高窟,看到了一个民族曾有的悲剧。
我于是痛恨那个道士,并为这平白的流失而深深痛惜,作为一个中国人为民族的不幸而感慨万千。但愤怒的同时,也深深领悟到,他们是历史的必然存在,正因有了他们,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才有了摄人心魄的力量,才是一部由人书写的历史,才以一轮明镜的姿态,照出万代得与失,爱与恨,愚昧与丰稔,开明与腐化。
历史之完整,便从他们而来。从此,不再过分在意这些人怎样令人恨之入骨,渐渐学会从他们身上汲取营养,收获体悟。正如秦桧,正如嬴政。
书中,作者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众多历史记忆也被一点点挖掘。在长江,有那个坚强的绝代女子王昭君,有一身傲骨的屈原,更有潇洒浪漫的诗人李白,在某日清晨悄然顺江远去的身影;在都江堰,有那个朴实的郡守李冰,他手握长鍤,世代守护这片谓之天府的土地;连在偏远的柳州,也有柳宗元等历代文人留下的一札札泛了黄的诗文。这些人仿佛都从书中站起了身,随之而站起来的.,是一个个或光辉灿烂或哀婉沉重的故事,一份份因了经岁月酝酿的笔墨香而更加美丽动人的真性情。
读着这本书,我的思绪也随之走遍大江南北。忽然又发现,这些历史如同构建了通道般,同我们的生活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每个人的生活里或多或少存在坎坷,就连一代文学大师柳宗元,也免不了被皇帝天南海北随意玩弄,但他在柳州度过的荒凉晚年生活里,仍凭一个文人的心意留下了其正直品质的有力印证;李冰,再简单不过的文人,却因他的朴实想法,为百姓造了福,为四川大地的千秋万代造了福;更不必再提齐王昭君带来的感动,不必再提李白的荡气回肠。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12
滇橄榄的甘甜在苦涩之后。
书吸引我的不止是文字,还有那泛黄的书页散发的朴质的清香。我身边的许多人都不喜欢书的味道,我却不然。每次翻开《文化苦旅》之前,我总要先嗅一嗅那书的味道。后来我发现,这种味道可以把人带入一种境界,跟随余秋雨走进文化,找寻文化中的足迹,以深邃的眼光观沧海桑田的变迁。记得,前言中余秋雨写到,书名之所以要叫“文化苦旅”,是因为在历史中穿梭的沉重。是的,当读到《阳关雪》和《废墟》时我分明能感受到他触摸风沙与残亘时,我的灵魂也在震撼,震撼的同时眼前浮现出秋雨先生再回首凝视这些古道遗迹的凝重,好像风沙也打在我脸上,心上。不是钻心的痛,却久久挥之不去的矛盾和悲伤。我耳边回荡着“这里,一个民族的伤口在滴血!”这时,一个炎黄子孙的子孙,怎能不痛,在滴血啊,那里就是中国人心中一道抹不平的伤痕。再看看墨印之下又窜入眼中的黄,书页上质朴,洽似古老和枯萎了的昏黄正是我脑中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的颜色。
但正如秋雨先生自己所说,如果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么走进文化和历史也就称不上享受,连会心一笑都没有总是悲伤就是莫大的折磨。人生如戏,历史亦如一场气势恢宏、荡气回肠的大戏。所以有悲伤就有喜悦,有反思就有进步。虽然读到《白发苏州》时称不上快意,却也有了几分舒心。真像他说的原先心里的皱痕也被抹平了 。不用再在风沙中停步,向粗糙的手掌心中呵气避寒了。而可以蜷缩起身子在这精致的亭台楼阁中品一口茶,观茶杯中的茶舒茶卷直到思索,一直思索到进入梦乡。不是说苏州少了历史的沉淀,而是西湖中的沉淀就犹如西子一般清澈纯净,思量的问题也显得轻松了许多。
此刻,我嘴里正品着一颗滇橄榄,也体味到作者先写《道士塔》再写《江南小镇》,最后写《这里很安静》的意图了。原来这一颗滇橄榄苦涩中的回味正如回味历史,回味文化,回味《文化苦旅》一样。好像人的认知和年龄的增长亦如此。想起自己也这样。开始浅薄读史时只由两种感情,悲伤之后就是愤怒,怒王道士,怒千千万万个王道士的愚昧无知。怒国家宝藏容身之所却在大英博物馆,庞大的中国却没有一个卷宗的位置。可是当我越深走进历史的世界,才发现了一种文化、一种交融、一种安静的思考,反省真正的历史,安静的`,不带任何个人的感情色彩。到《这里很安静》中的秋雨先生虽然也被震撼,却处事不惊仍然冷静的思考着,思考着,最后宛尔对着街上的日本人一笑。我才顿悟,这就是智者,这就是大家广阔温润而博大的头脑和胸怀。这是经历多少岁月如历史一般的沉淀才让一个人成为真正的慧者。岁月与时光也在磨砺每个人的历史,我这颗棘头刺脑的小石子儿还早呢。
有点甘甜,我嘴里的橄榄,顿时畅快。读史明智,读文化,读完《文化苦旅》合起书一瞬间的畅快与振奋。旅行,一次洗礼让我更加学会了思考,安静地,安静地思考身边的时光流逝。反省历史,我又看到窗外明媚的希望,正如橄榄绿一样深沉稳重,却有着阳光与生机勃勃!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13
全书的主题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余秋雨先生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去深思着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本书。写出了因为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那苦苦的味道,为这本记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滋味。
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有这种感觉,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作者余秋雨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我想,这个原因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同样适合。
我们去某一个地方参观旅游,都总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的一切,主人是谁,修建的目的,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何许人也曾经到过这里等等。这样,就在这一瞬间,把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笼罩在每一位参观者的全身,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使每一位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历过一定的历史事件,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
譬如说,我们路过汨罗江,总会在百感交集之中挤出一声来源久远的喟叹。既羡慕沉睡江底的闲散,又恨楚国忠臣的轻生;既有感于物换星移的短促,又兴幸楚臣的精神没有随流水而长逝;既叹惜滔滔江水的无情,又因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这众多的感慨,全是因为楚臣遇到了汨罗。我们看到了汨罗,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爱国精神与浪漫诗篇。
又如,我们去参观长城。长城,之所以能成为我国的象征,就是因为它一直肩负起了保家卫国的责任。走在长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觉到无数英灵在抗击匈奴时的勇猛,倒下前转过头给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亘古不变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口号的提出,大概也是来自一个简单的愿望: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历代相存。而不懂得这一切,长城,中国的长城,只不过是一条长长的土堆儿而已。
大概,每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需要一些历史事件才能得以丰富,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古迹,陈年的石头和木块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迹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与人类精神感悟出来。因此,文人也是丰富历史古迹的内涵的要素。没有了历史事件与人物,人们对于无论有着任何意义的景观都只会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与技术多高啊!”之类单纯的赞叹,而永远也不会有更层次的感慨。旅游的更高层次,就是要领悟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传统精神。
在这儿,已超过了时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艰难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历史的漫游,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对那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的默认。读它,让我受到了灵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礼,心灵的升华。
人生,其实也是一种苦难旅行。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14
正如余秋雨所说,一个真正的文明人都会过着许多与年龄相重叠的生活,没有了这种生活,生命就很容易风干和脆折。
——题记
我想从敦煌刮过来的黄沙是不会被埋没的,它会一直不停的刮,不停的刮,直到风化了文化史上那个千古的罪证。
莫高窟,千佛洞,多么响亮的名字,萦绕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心。古代艺术家们的心血,在那坚实的墙壁上凝结成一幅幅震撼千古的生命,那立体的生命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咆哮,翻腾,在文化的征途上深深印刻,以至饱受千余年风霜的它,依然屹立,向下一代人诉说着奇迹的诞生。
然而,这活了一千年的生命,终究还是毁在了中国人手上。哪个王道士,为了少得可怜的几枚银元,恭敬地让人从中国大批大批地运向国外。只有国家的强盛,才能让文化强盛,仔细想想,也许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错,因为中国的文化,并不是靠个人的力量来维护的。
莫高窟,是整个民族的伤口,千百年来,鲜血汩汩流淌。
中国人的文化苦旅啊。
白发苏州,二千五百年的岁月没有使它衰老,跟那些江南小镇一样,反而更显清闲、幽静。这一份鱼水之乡的环境,赢得了许多文人墨客的青睐,但大多只是进来小憩却不愿长久居住,因为这里太过安逸,缺少了一份金陵王气。
正是因为这里的水,才养育出了江南人的朴实与清丽,才筑造了江南的园林瑰宝,正是这里的洒脱,才让唐寅、金圣叹、仇英大肆挥毫,谱写了非官方文化的潇洒与悠扬,在沉重的中国文化里添上了几笔艳丽。
也许,只有在江南的小巷里游走,才更能体会到中国文化的渊远流长,这里的静,韵量出了文化的内涵,这里,是中国文化宁静的后院。
中国人的文化苦旅啊。
一个民族的'灵魂,是靠文字这一条坚硬的览锁紧紧串连,漫长的历史被它凝聚。而天一阁,正是为断残零落的文化史提供了栖脚之地。它,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固守的梦。
天一阁,圣洁、崇高,神圣不可亵渎,因此,钱锈芸的命运注定要成为悲剧,哪怕庄严面前仍飘浮着那幽怨的眼神。天一阁,在漫长的岁月里被打磨的光滑,它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驻足欣赏了一下文化的瑰丽,但这一看,却看了整整几百年。
一代一代的不断传承,我们可以说,天一阁是成功了,它不仅将中国文化四处翻腾的火星珍藏,更将中国人努力维护文化的投影剪辑,这是一个极端艰难的过程,而天一阁,成了这个伟大过程的见证者。
中国人,甚至连外国人都对中国文字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因为中国的文字,能描绘出其他语言所不能表达出的美,像清雅,像悠悠,像脱俗,这种美,征服了每一个人,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深深扎下了根。
中国的文化旅途是一条充满坎坷的路,几经磨难,大起大伏,但最终,中国文化坚强的站起来了,更多了几分锐利与气魄。像天一阁、青云谱、庐山、白莲洞,还有很长的路,如今,我们只是拾起了历史的截头,中国人的文化苦旅仍然要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