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评课稿【汇总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评课稿,评课的类型很多,有同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评课;有学校领导诊断、检查的评课;有上级专家鉴定或评判的评课等。那要怎么写好评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压强评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压强评课稿1
《液体的压强》一课重点是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难点是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杨老师对教材理解透彻,认真分析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并结合我校学生的学情及我校生命课堂的理念,把课本知识渗透到生活当中去,把课堂交给了学生,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独立学习、合作交流、创新展示的平台。
听了杨老师执教的《液体的压强》的这一课,我深有感触,收获颇多,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个人的感受。
一、这堂课遵循了自学、交流、实践评价四部学习流程
杨老师用潜水器引入新课,接着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出示阅读要求,学生自学;然后小组交流:液体内部压强有何特点?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紧接着小组派代表进行试验操作,对液体内部压强特点中的其中一点进行探究验证;最后,在描述结论的时候,未发言的小组对发言组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整节课下来,流程完善,过渡自然。
二、这堂课营造了一个安全、受鼓励的学习环境。
在回答液体内部压强有什么特点这个问题的.时候,同学们都进行了猜想,并且杨老师叫了很多同学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很多同学都回答了:液体内部压强跟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这样的回答不太完善,杨老师就鼓励他们说:液体内部压强跟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呢?这样一来保护了学生的回答,同时提高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三,这堂课发展了学生理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鼓励了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表达。
在教学设计中,杨老师为学生创设了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表达空间。在小组代表上台展示的环节中,让学生自己选择讲台上老师准备的器材或者选择身边的器材进行探究,发展了学生的理性思维,没有展示的小组对展示的小组探究的过程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建议:如能准备两种不同的液体供学生探究,那么这堂课将会更加完美。
压强评课稿2
本节课是一节有创意、较为生动的教学演示课,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方法得当,体现了科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设计巧妙、直观、生动,整个实验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从感性到理性,生动、深刻,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积极参与,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一、教学过程亮点
(1)课前准备充分,课件,实验器材课堂安排等都很好。能应用已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从课堂作业完成来看,预设目标完成很好。
(2)多媒体应用合理,步步逼近,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学生实验增强了学生体验,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知识的应用。
(3)引课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动画:人坐在在木板上,木板凹陷下去。再次展示一个小资料,大家根据生活经验猜测一下,是什么原因使玻璃管压成了粉末呢?设疑质疑,打开学生想象,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欲望。
(4)体现了科学学习是实验科学的特点:运用各种活动展开生生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合作交流能力。把课本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分组实验进行探究,让全体学生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疑的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5)师生活动相得益彰,运用提问,借助活动,推进教学过程。
二、改进意见
但是教无定法,每一位老师对每节课都有自己的看法和做法。现谈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几个值得商榷的地方和改进的建议。
(1)学生大部分能掌握新知识,但有的学生不能掌握,例:对比压力与重力作用点时部分学生答不出。这时老师随手拿起讲台桌上的花露水瓶重重往讲台桌上一放问:“花露水瓶给桌面的压力作用点在哪里?”老师提问后学生找不到问题指向性时老师有点心急,语速有点过快。
(2)在概念的教学上,要注意学生的理解。本节在压强的概念的引入为难点之一,公式中受力面积要具体讲解,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
(3)本节课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太少,老师应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最终获得答案。
(4)问题设计不够充分、语言不够精炼。
(5)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本节课的知识点有点过多,学生基础不是很扎实,部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有一定的难度。最后提出压强的计算公式后,关于压强的计算讲解很仓促,并没有相关的练习。
(6)在学生提出猜想时,老师不应该对猜想带有过多的指向性痕迹,否则探究性实验就可能变成验证性实验。估计有的同学会提出压力作用的效果可能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等可能。在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多种猜想之后,老师再从主要因素、次要因素,有关因素和无关因素等方面逐步筛选,确定探究的课题,不能因为教师的种种原因而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
压强评课稿3
听了这堂关于《大气压强》的公开课,我有了以下几点的思考:
1、本节课中老师注重学生的体验,通过一些具体的实验,让学生体验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以及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让科学结合生活,在生活中理解科学的意义。由于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教育。
2、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识的拓展。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往往会考虑到课本知识的连贯性,或者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只能讲课本中出现的一些事例。但是从学生长远的发展来看,在教学中加入适当的知识拓展,有助于学生的认识。
3、把科学史融入到了课堂教学中。对于新课程的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授,也是科学精神的传递。在学习过程学生有了有关科学史的内容,促进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
4、关于物理知识内容,如何上,才能让学生有真正的知识取得,也是我听了这一节课,对自己教学的一种反思。很多知识,学生在小学阶段都学过了很多,在中学中学生学些什么就是我们所要更多思考的地方。
压强评课稿4
综合组在推进“生命课堂”进程中,每一位老师都在学习,也在进步。黎老师新授的《压强》是一节以实验探究为主的力学课程。以下我从生命课堂的基本特征对黎老师的课进行得要的评析。
一、营造安全、受鼓励的学习环境
黎老师主要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解决问题时其实有的不太科学,黎老师注意保护学生自尊,最大可能的鼓励学生,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学生敢于表达,也乐于表达。如果黎老师的评价更机智一点,效果肯定会更好。
二、遵循自学、交流、实践、评价四步学习流程
引入课题后,黎老师让学生带着几个问题自行阅读教材,然后合作交流解决“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这一环节,学生自主探究展现较好,小组之中分工合作,解决自己的'猜想,得出结论。最后老师给出评价,整个流程较好顺畅。在探究环节中,如果黎老师让学生上讲台边演示边讲解应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三、强调学习行为的自主、真实、有效
从独学、对学到群学,不管出现什么样的结果,黎老师始终尊重过程的真实性。这一点做得比较好。
四、发展理性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这一点黎老师还可多训练学生,当一组同学把他们的实验方案呈现出来时,黎老师只是自己做了评价,其实学生的方案不一定很科学,其他组的同学也能从中发现问题,并在他的基础上加以完善,这样长久地训练学生,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更好地培养。
总的来说,黎老师的课进步了,“生命课堂”的理念渗透到了每一个环节,他在成长,听课的我也在成长,有了我们共同学习的精神,相信在“生命课堂”的推进中,我们会做得越来越好。
压强评课稿5
气体的压强实际是分成三部分: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这部分内容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任老师执教本节课从呼吸气感知空气的存在,到一系列有趣的实验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到分析实验中怎样显示大气压的存在,再回到实验现象的解释。一步步,由现象到理论。在此基础上,以实验为载体,以现象为模型,设计测定大气压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不停地提出问题,不停地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交流讨论,形成一套完整的学习程序。一改以往的教学学生缺少一种自己探究的经历和过程,缺乏思维的深刻性的弊端,达到培养学生探究、创新意识的要求。
探究型教学模式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有可能的实验方案,并按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操作,去验证自己方案的可行性。这样一来,学生潜在的那种探究热情立即被激发出来,教师所能想到的那些方法,学生也能想到,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教师再引导学生对比总结各种方法,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习物理的思维素养,也能在自己大胆的设计中尝到了甜头,奠定了探究学习的基础。
商榷:学生自备的`实验器材稍少:注射器应该很容易收集或买到,若四名学生一组估测大气压的值,教学效果可能更好。
借鉴:注重实验教学,创新改进实验,想方设法弥补学校仪器不足对教学的影响。如本节课估测大气压的实验任老师做的很好。
探究型教学模式更适合初中的物理教学,让孩子经历探究的过程,发现知识。我所缺乏的是耐心不够,总是担心时间不够或是担心孩子得不出什么结论,这一点任老师这堂课给了我很好的示范!
【压强评课稿】相关文章:
压强评课稿04-05
压强评课稿11-08
《液体的压强》评课稿04-06
气体的压强评课稿11-08
压强评课稿[荐]07-10
压强评课稿11篇04-05
压强评课稿(11篇)04-05
压强评课稿3篇02-12
(必备)《液体的压强》评课稿07-09
压强评课稿13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