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评课稿[优选14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评课稿,所谓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评估,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课堂上的教育行为作出正确的解释。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评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太阳》评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太阳》评课稿 篇1
一、周老师的执教的《四个太阳》将字理识字贯穿始终。
我们一年级的阅读课,识字是重点。汉字,不仅是一种语言符号,不仅是读写汉语言的工具,而且是中华民族积淀了几千年的文化。所以,识字教学不仅在于教会学生会认会读几个字,更在于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洪老师努力通过字理教学,让学生了解汉语言文字的来龙去脉,让汉字学习成为一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本节识字课中,洪老师重点抓住“甜”、“街”等字进行字理教学。如学习“甜”字,学生能从字面上理解“甜”是用舌头去品尝甜甜的味道。而教学“街道”时,先让学生说说这个词什么意思?再联系生活说说我们大溪有哪些街道,再来通过字理识字的方法,解释“街”,通过图文结合,古今贯穿的方法,从字源出发,再去观察现在的十字马路,讲述这个字的本义,再延伸着说说它现在的意思。
二、个性品读,读中感,读中悟。
我们一年级的教学中,朗读是非常重要的`。本节课中,洪老师引导学生在个性品读中感受、体悟。洪老师用了不同方法对一、二两段进行朗读指导。如第一自然段的朗读教学,洪老师主要抓住“到处”这个词语,引导学生体悟到小画家希望将清凉送到夏天每一个角落的美好愿望,另外再重点抓住顿号和逗号等标点符号,教给孩子朗读的技巧。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我们中华的语言真神奇,一个小标点都能表达不同的感情。
《太阳》评课稿 篇2
今天由我来评吴老师的课,我感觉我只是像只蜜蜂,而吴老师的课堂就像是个花园,我不是来评课,而是来采蜜的。吴老师是位钻劲很足、力求完美的老师,和她在一起研究课,总能听到她充满智慧的语言和巧妙的构思。听完这节课,我想大家都能感受到吴老师丰厚的教学底蕴。现在我们不少语文老师都说语文课越来越难上了,好多有识之士也大声疾呼要“简简单单上语文,可是就连他们似乎也没有把语文课上简单。那我们为什么会把简单的事情反而搞复杂了呢?原因有一条,就是怕别人说没有新意,没有亮点。今天吴老师这节课,表面上看上去,也很平淡,也没玩什么花样,但是简单中求真,简洁中求实,上得扎扎实实,亮点就藏在那一个个精心处理的环节中。下面我就把从吴老师课堂上采集到的花絮和大家一起共享:
第一:我认为吴老师突破文本的切入点抓得好
晚上的“太阳”这篇课文,篇幅比较长,处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吴老师在处理这篇教材时,就抓住爱迪生说的两句话作为切入点,引领全文的教学,使烦琐的内容一下子就变得简洁清晰,从这个切入点进去,我们可以看见整个课堂的教学流程很顺畅,重点难点的突破也很到位,让教者、学者、听者都能感受到两个字“轻松”。可见吴老师对教材吃得很透,钻研得很深。从吴老师的这堂课中,我深深感到,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在深入上下功夫,浅出上做文章,准确地把握教材,艺术地处理教材,善于运用教材中最有价值的地方,合理裁剪,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一种简约。
第二、我认为吴老师在这堂课中情感体验的激发点抓得准
吴老师抓住“急“和“爱”两个字做全文的情感点,在读中感悟,在说中体会,我感觉做得非常好。让学生感受到急,吴老师在课堂上和学生有这样一段精彩的对话:吴老师问:这段话中,哪句话最牵动你的心?一个学生读了第二句。吴老师就问他:你心里感受到什么?可那个学生一下子没有答出来,冷场在那里,这时吴老师没有请他坐下,而是鼓励他说:你可以再读一遍,相信你能感受出来。那个学生又读了一遍,这一次这个学生答出来了,吴老师又说:我觉得你读得还不够急,你再读一遍,那个学生又读了一遍,读得比刚才进步多了。就是这个细节的处理,让学生在读中真正感受到了急,而不是老师强加给他的那种感受。语文教学所谓的亮点,其实首先就是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有感情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就体会出来了。吴老师这节课中,就很注重围绕一个急字、一个爱字,引导学生去读,在读中和课文中的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
第三、我认为吴老师在这堂课中语言表达的训练点抓得实
吴老师的课堂上很注重学生语言表达的训练,这节课上,吴老师的两个故意和两个对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故意是把课题上的双引号故意漏掉,让学生去发现,创设一个良好的说话机会,还有一个故意是把句中的几个关键词漏掉,让学生体会到这几个词语的重要性,即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又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创设了说话机会。两个对比,一个对比是手术前后人物表现的对比,吴老师出示插图,创设一个说话的情境:手术前医生怎么样,妈妈怎么样,爸爸怎么样,爱迪生怎么样?现在手术成功了,医生会怎么样,妈妈会怎么样,爸爸会怎么样,并出示一个简单的提示句式,在这个对比中,学生前后联系,情感被很好地激发了出来。还有一个对比是开头和结尾的一个照应对比,开始教学的.时候问,这是一个怎样的晚上,全文结束了。老师又问:刚刚上课时,同学们说了这是一个风雪交加油灯很暗的晚上,是一个妈妈突然生病,急需手术的晚上,是学完了课文,再想想,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晚上?学生的情感再一次地被调动,也再一次的被故事所感动。听完吴老师的课,我想起一个特级老师说的话:生活有真爱,细节有真情,语言有温度,字词知温暖。吴老师的课,在很多细节的处理中,都能让人感受到了语言的温度,字词的温暖。
《太阳》评课稿 篇3
听了常老师的《太阳与影子》,收获颇多:常老师在上课之前,根据课程内容,带领学生实地观察影子与太阳之间的关系,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再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验证课前的发现,这样做体现了科学课的教学理念,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平常也见过影子,但影子与太阳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并不能做到张口就来,说得正确,通过精心的课前准备再加上课堂上的实验,学生的印象非常深刻,轻而易举地把教学重难点突破了。由此可见,课前准备对科学课教学是尤为重要的。
从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看出常老师课前是做了精心的准备的,无论从材料和课件以及学生知识联系都准备的非常充分,这就为这节课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常老师的'教学环节设计合理,各个环节之间衔接过度流畅自然。首先,以手影游戏导入,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然后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探究影子形成的条件,接着又把学生引入生活中对太阳形成的影子的认识,让学生谈感受,从而把引入下一个环节,“探究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在做模拟实验之前,教师不是简单的把实验方案告诉学生,而是利用材料引导学生把实验方案交流得出,然后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整个教学过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及科学教学要求,课堂学习气氛浓厚,探究活动开展充分,所以说是一节非常成功的科学课。
当然,如果在语言的精细程度上进一步进行雕琢,更好的驾驭课堂,就更不失为一节精彩的科学课了。
《太阳》评课稿 篇4
听吴老师的《太阳是大家的》一课,留给我一种柔美。吴老师那甜甜的笑脸,柔柔的声音,整堂课都在“太阳”的照耀中与孩子们一起快乐着。“太阳是大家的”,“太阳带给大家快乐”是整堂课留给我的声音。另外课堂上还突出了: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课堂中多媒体课件的补充既创设了一种快乐的学习氛围,又给诗歌内容的理解,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在课题揭示时就出现了一张可爱的太阳的笑脸,一开始就给课堂创设了快乐的情境,教室里有一种暖暖的感觉。诗歌的第一小节的学习中,展现了太阳落山时美丽的景色,让学生形象地理解了“西边天上的朵朵白云,变成了红彤(tōng)彤的晚霞”在老师示范朗读后引导学生:我在朗读的时候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副画,谁看到了?让学生想象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在引导学生依照第二段————太阳还做了哪些好事,写话时,又展示了生活中许多美丽的图片,一下子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广度,使学生在想象写话中有了更多的直观形象体验。
二、抓住诗歌语言特色,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诗歌第二段以拟人的手法表达了太阳做的好事,在重点段第二段的学习中,吴老师在引导孩子们感受太阳的无私和为大家带来的快乐和温暖时,在诵读、体会之余,还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抓住了关键词,如“洒、拔、看、陪、”等,想象说话来深入理解太阳的无私。并及时地抓住时机,及时填补课文的留白处,让学生进行想象写话的训练,此时的孩子是情动而词发了,从学生的笔端,自然地流淌出了太阳为人们为地球上的`一切所做的好事。
吴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的前提下,从语言形式的角度去开发、利用我们的教材资源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三、精心设计课堂作业,讲练结合,学以致用。
吴老师在课堂中精心安排了两次书面作业,每次作业都是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一次是在学习了课文第二节时了要求学生完成这样的作业“她把金光往鲜花上()地洒,她好像在说:‘()’。”这样的练习既是理解的延伸,又是情感朗读的指导,同时又使课文内容具体形象化。第二次作业在课文的省略号处,“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她(),她(),她()”这样的作业设计与文本紧密结合,既是理解,又是提升,同时又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捕捉情景,学会关心生活,发现生活。
我觉得我们对教材的理解还需深入,课文讲“太阳是大家的”,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吴老师仅仅诠释为“太阳不仅仅是属于我们的,也是属于别的国家的,所以说太阳是大家的”。我认为,还应该从太阳在一天中做的许多好事,她还要趁大家睡觉的时候,走向另外的国家,还应该体会“太阳是无私的”这样才更全面。
《太阳》评课稿 篇5
今天下午第三节课听了沈老师的一节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课,受益颇多。我个人认为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学过程合理流畅,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课一开始,沈老师通过PPT展示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从而很自然地引入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然后利用课件出示本节课的框架图,从整体上带领学生掌括要学习的所有知识点与句型,做到“心里有数”,这样利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二、教学思路清晰明了,教学内容步步为营。
整个一节课,共设置了四个教学内容,内容链接上有序、紧实而无杂乱,显示了教师较为扎实的“基功”,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重点语法与句型。在这个环节上,沈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课件展示、学生会话等,学生表现较为突出,自我表现能力较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利于师生间的互动。
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合理
教师总体上课件制作尚可,应用的较为熟练。互动环节设计让学生都有操练、表现机会。并最后每个知识点进行了总结,有个合理的归纳,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总之,教师个人的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很强,所用的课堂用语简洁、准确、清晰、规范,制作的课件生动、形象,对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提一点个人建议:
课件需要深加工、打磨;课堂气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师生互动效果不是很好,应加强小组讨论,充分调动小组间及小组内部的竞争,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这样有助于课堂的生动性和有效性。
《太阳》评课稿 篇6
何老师执教的《太阳出来喜洋洋》这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以下几点值得我学习:
一、课堂结构紧密协调。从发声练习到创造性处理歌曲体现了整─分─整这样一个完整的教学结构,其中,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活动目的清晰明确,环环都能落实。
二、教学过程循序渐进。教学过程实质上是由许多个教学活动组织起来的,各活动之间一般是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本课教学设计十分注重循序渐进,尽量使学生在每个活动中都有收获,并且不断地逼近本课的全面目标。如歌曲处理,先进行思想性挖掘,然后用这种思想情感来指导对歌曲的艺术性处理,最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创造性处理。在这样一个歌曲的处理过程中,学生的'体验不断增强,学生的认知趋于和谐的发展。
三、学法指导及时到位。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为了学生的学而教,最终是为了不教而教,因而,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本课中,何老师的善导给我们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如:手势指挥到位;活动前都有明确、具体的要求,突破难点有好的措施;学生每次活动后有恰如其份的评价和点拔,都体现了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可以说,点在学生困难时,导在学生需要处,就是教学中的一种艺术。
《太阳》评课稿 篇7
周三下午第一节课,听了雷xx老师执教的《四个太阳》,《四个太阳》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8课的课文。这一单元的课文均围绕“只要动脑筋,就会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主题来编排,《四个太阳》这篇课文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作者凭借丰富的想像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出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分别送给“夏、秋、冬、春”,表现出作者希望一年四季时时美丽、处处舒适的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
雷老师执教的这节《四个太阳》,符合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这节课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老师在导入新课时,一曲富有童趣且孩子们相当熟悉的儿歌《种太阳》把孩子们带入了美妙的音乐世界,激发了他们高涨的学习兴趣,老师的问题:歌曲里的小朋友种的是什么?既引出了课题又激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注重课堂与生活相结合。生活处处皆语文,带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这也是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在朗读感悟的几个环节,老师都注重与生活联系,如学习第三段时,老师给学生留了一个空间,让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通过视频中播放的“白雪皑皑,北风呼啸”的.情境,感受冬天的寒冷,体会在冬日里红红的太阳给人们送去了温暖,以此体悟小作者美好的心灵和浓浓的爱心。
3、雷老师把课文开发得很准,借助课文的四种不同颜色的太阳,展示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给孩子强烈的视觉冲击——变成真真切切的感受。老师引领学生画一个自己心中的太阳,并说说表达什么愿望,使学生更进一步升华情感。
4、板书设计简单明了。教师贴出“绿绿的太阳、金黄的太阳、红红的太阳、彩色的太阳”四张图片,让孩子们明白课文的主线条和大致轮廓,获得整体上的印象,在视觉上获得美的享受。
假如这节课能注意下面几点,也许会更完美些:
1、新课标指出:低年级的孩子要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既然处在初学学习阶段,那么本文的教学重点就是指导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老师要是能下到讲台与同学更近距离接触可能会更好一些。
2、学习夏天那一段时,不要仅仅停留在对春天欣赏的感性层次上,还可以让学生用学过的词语来赞美夏天,体会大树在炎炎夏热下的怡然自得,人们在树下歇息的凉爽,能使学生更近一步了解凉爽的意思,进一步体会对生活的热爱。
《太阳》评课稿 篇8
《四个太阳》是一年级下册的第18篇课文,主要讲了小画家画了四个太阳,送给四个季节,表达美好的心愿。史老师在教学时紧抓课文重难点,切实抓住识字进行多次训练。下面我表达我的几点感悟。
优点1:识字有办法,训练有实效,以生为主。
在识字时,先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宝宝多读几遍。在真正认读生字讲办法的时候,不是教师一味的讲解,而是调动全班的智慧,通过表扬、鼓励的办法,前13位同学最幸运,激起学生的`奋斗欲,并且学生识字的办法既简单又有效,达到了短时间识字量多的效果。加一加、减一减、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换一换等,充分运用了教参的提点,正确把握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接受水平,而不是我,过分拔高,学生达不到任何识字的方法提点。所以一节课下来,我很累,感觉自己讲好了,学生听懂了,可是再问再答还是有困难。
“街”字的讲解十分好,行字中间有两个土,发现的十分巧妙。并且联系生活,步行街,街道上的街道名字等,十分巧妙。“甜”字的讲解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了解甘蔗,讲解甘蔗,顺便让生说记忆的好办法:舌头舔甘蔗甜,学生在老师的步步引导下,说的真好。
游戏众多,样式多样,次次都有亮点。
优点2:课文剖析方法多,换词、重点强调、想象说话,多方面训练说话。
教师在讲解四个太阳时,不仅将自己精心制作的太阳贴在了黑板上,而且让生主动说话,你喜欢什么样的太阳?抓住“街道”进行拼音强调,由于本地的孩子接、间不分,所以这是个难点。在讲到清凉时,重点强调这个词语,而且让学生给清凉换个词,表达相同的意思。进而延伸到炎热的夏天,你站在太阳底下,你的感觉又是什么呢?之后引出把绿绿的太阳送给夏天,强调夏天需要绿绿的太阳。让生通过图片说话,果园里都果子熟了,锻炼学生说完整的话。
优点3:读的方式多样,课件精美,板书细致有重点。
不仅让四个小朋友读课文,而且一句一句读,齐读,指名读,教师叙述再读,学生再齐读。
建议:
1、脸字左面是月字旁,跟身体有关。右面的人是头发,横代表眉毛,两点和一撇是眼睛和鼻子,最后一横是嘴巴。这样学生会记忆的更加清晰。
2、训练太多,识字时间耗费过长,以至于后面的课文讲解囫囵吞枣,时间比较紧。
《太阳》评课稿 篇9
《我的太阳》是上海书画版第一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从备课、教具的准备以及精彩的多媒体课件来看,李老师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教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让学生利用各种材料制作他们“心中的太阳”,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创造出自己的作品,整堂课可以说上的非常成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一、课堂导入
李老师以一个关于“太阳”的谜语导入课题,通过让小朋友们猜谜这个活动,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分析与探究
1、揭示课题后,老师提出:“为什么说太阳是人类的好朋友?”让学生说说自己与太阳的故事,不仅锻炼了一年级小朋友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通过交流,使学生知道故事里的太阳和人类一样也有“喜、怒、哀、乐”,为下面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2、接着,老师又提出“你们怎么画太阳?”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他们先思考,后制作,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然后,老师播放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各种造型的太阳:拟人的太阳、四季的太阳、具有各自兴趣倾向的太阳等等,在丰富学生视觉的基础上,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突破了原有太阳的概念,再通过不同的表现方法(点、线、面),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想象设计出“独特的太阳造型”,创作出来的每副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4、最后,老师提出学生可以用画、撕、剪、折、贴等各种方法制作太阳,这样学生不受约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制作,更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激发了他们马上动手制作的热情。
三、展评:
通过评一评“哪副画最棒”,学生不仅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更使他们在展评中学会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总的来说,李老师上课时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她的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方法独特,是一堂重主体、重合作、重过程、重创新的好课,是一堂在新课程背景下洋溢着现代教育气息的好课,是一堂让人感觉耳目一新的好课,通过这次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教育教学方法,我要将这些好的方法运用到自己以后的教学中,使自己的课也能上的更加精彩!
《太阳》评课稿 篇10
《太阳是大家的》是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一篇儿童诗。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而第二小节是写了她在一天中所做的好事。本单元是围绕着“让世界充满爱,让人间充满信任”组织教材的,本文教学重点是培养孩子热爱和平的情感,感受阳光对世界人们带来的美好。
听崔老师上的《太阳是大家的》一文中的第二小节的10分钟微格教学,深感崔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扎实。她不但教学经验充足,还与时俱进,新的教学理念与创新意识在她身上都能充分体现出来。她教态大方、亲切、富有亲和力。在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处理上及教材的'驾驭能力都较好,板书设计有特色,能突出重点。
这节10分钟微格课比较突出的地方有
1、充分准备,突出教学重难点。如对“洒”“拔”等拟人化的动词的理解,崔老师就是通过做动作,想像体会等形式进行启发,使学生感受到用词的准确。
2、非常注重德育渗透,让学生在感受到太阳带给我们的爱的同时,热爱太阳,热爱和平,感恩太阳
3、能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4、注重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提升。
5、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去拓展,去创造。启发学生自由创作,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说出更精炼的诗句,崔老师让学生当小诗人的形式,让学生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更加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
《太阳》评课稿 篇11
以“说一说你知道的有关太阳的故事和知识”以及“植物的哪些结构和太阳有关?”作为本节课的切入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体现了王老师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关注。然后通过一段介绍太阳的视频,带给学生相当直观的视听材料,让学生对太阳的认识有个全新的认识。既而让学生通过结合书本对太阳的概况做一简要的梳理,并计算阳光抵达地球所需要的时间,这个过程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同时也把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情感熏陶结合起来,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分析太阳的大气结构的时候,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太阳的实际结构和我们平时所见的不同,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在讲述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的时候,尤其是太阳黑子数量变化图象的分析,王老师特别注重对学生读图识图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对图象中相关信息的获取,让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是11年,为什么是11年?)。应该说,这样的指导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本节课的小结部分可以说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采用问题“假如你是太阳,你将如何介绍你自己?”,一石激起千层浪,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学生在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向大家介绍太阳的过程中,不仅自然而然地把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做了一个很好的回顾,而且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整堂课的教学构过程中,还非常注重学生比较思想的应用,从介绍太阳概况时,比较太阳和地球的直径和体积大小,到分析太阳活动在太阳大气层各层次的分布等,都借助一定的表格进行了梳理和类比。让学生通过对比,对太阳的基本特点、活动类型等知识内容有个全面的把握,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当然,课在有些方面也还有待改进。如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更多地关注全体学生,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应该及时地给予积极的评价,在课堂教学语言上也表现得比较随意等。
《太阳》评课稿 篇12
听黄老师上的《太阳是大家的》一文,通过整堂课的教学看出教师的基本功扎实,教态大方、亲切、富有亲和力。在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处理上及教材的驾驭能力,都较好,板书设计有特色,这节课主要优点是:
一、充分准备,突出重难点
教师课前精心备课,不仅准备了音乐和文相关的资料、图片。,从听觉、视觉、感官上吸引了孩子,调动了孩子的各种感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如:课前一首欢快的〈七色光〉歌曲的引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阳光的美好,太阳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课中,老师收集了许多战争给儿童带来伤害,痛苦的照片,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我们生活的美好。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要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是帮助学生随机解决一些比较独立的单独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比较筛选,使问题集中到与课文主要内容有密切相关的一,两个问题上,如:太阳为我们人类做了哪些好事?为什么说太阳是大家的?这些问题是文章的灵魂,在读悟中促使学生理解。这样,既突出了本文的教学目标,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三、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提升
这首优美的小诗,只有在反复诵读中才能理解其蕴含的思想情感。课上,老师采用了各种形式的'读,指名读,小组读,范读等等。每次读都是有目的的指导,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理解去读,并说说读后的感受,尤其是第三小节的,蹦蹦跳跳的叹号,摇头晃脑的问号,使文章增添了情趣,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逐步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读书,体悟感情,实现了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的提升。
四、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去拓展,去创造
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是很有潜力的,这就看老师怎样去发现,引导。黄老师善于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思维的拓展,如:第二小节中的“……”的拓展训练,老师设计得很有梯度,先是老师范说,接着大屏打出句子让学生试填写,最后放手让学生去拓展说,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说得非常好。课后老师出示世界儿童手拿和平鸽的图片,让学生说说,你想对世界儿童说些什么?使学生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使自己的情感再一次提升,学生们说(和平、友谊、快乐、温暖)并相机板书,再板书的过程中使课文的重难点在老师的引导下得以突破。
《太阳》评课稿 篇13
《四个太阳》这篇课文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作者凭借丰富的想像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出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分别送给“夏、秋、冬、春”,表现出作者希望一年四季时时美丽、处处舒适的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
陈老师执教的《四个太阳》,符合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这节课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猜谜语,激趣导入。上课伊始,老师以学生喜欢的猜谜语引入课文,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既引出了课题又激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注重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它要求我们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探索识字方法、拓宽识字途径、提高识字效率。在这方面,我也认为陈老师做得非常好。先是带拼音的生字、再去掉拼音,通过齐读、个别读等多种形式进行认读。让学生根据每个汉字特点,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汉字。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喜欢识字,感受识字乐趣。同时当学生识记有困难时,陈老师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如,通过编口诀和编故事帮助学生记住了“街”(行字在两旁,两土中间站)之后,又从生字然后又过度到词语。由易而难,比较有层次。
3、品词品句,走进文本。
课堂上,陈老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抓住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重点句让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语文味来。如,在理解“挂”一字时,老师充分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加上动作演示,在了解了字形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理解了字义。接着图片出示,抓关键词“清凉”、“到处”感受世间因为有了绿绿的太阳后,万物所发生的变化,引导学生再来进行感情朗读,当学生有了文本的、生活的、自然的体验后,让学生带着情感再次走进文本,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可以说,这个环节,学生经历了感知、感悟、体验表达的`过程。一环扣一环,螺旋上升,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这样学生广开思路,发表对自己的独特感悟,从开始的“走近文本”,到现在的“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的心灵碰撞),真正与文本进行了个性对话。
4、板书设计简单明了。教师贴出“绿绿的太阳、金黄的太阳、红红的太阳、彩色的太阳”四张图片,让孩子们明白课文的主线条和大致轮廓,获得整体上的印象,在视觉上获得美的享受。
《太阳》评课稿 篇14
这个星期二听了唐老师高三(3)班第二轮复习课《正午太阳高度》,让我在当中学习到许多知识技巧,由此引发了关于课堂教学上的各种感悟。
1、注重总结规律,构建知识体系。
作为高三的第二轮复习,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点的重复强化,而是注重总结规律,从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高度的分布和变化的实例上,分析归纳出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和变化的规律: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靠近我增大,远离我变小,最近最大,最远最小。用通俗的语言清楚的阐述了重要的规律,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2、重视拓展引伸,提高学生的能力
本节课归纳出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和变化的规律后,为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唐教师又给出了某时刻太阳高度的分布图,同时还讨论了日影的变化过程,日出日落的方位,还有太阳的视运动过程,帮助学生举一反三,提高学习能力。
3、关注地理教学技术,增加教学效果
现在的地理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普遍具有多媒体教学能力,普遍具有信息技术能力。扩充了地理资源,使高中地理教学的空间大大拓展,也使地理事实的空间性、时间性比以往得到了更好的.展示,使地理思维的综合性、比较性得到了有力的表现。
4、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课堂,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课堂,还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阵地。在这堂课上可以窥见唐老师平时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多么重视。例如在读图时,要求学生边读边想,帮助指导学生提取有效信息。
就这堂课而言,我还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仅供参考:
1、要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注重学生的课堂反馈,提高课堂的应变技巧。
2、要注意多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不能为了课堂教学进度而减少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
总的来说,唐深深这节课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教学内容是否符合考纲要求,课堂教学的有效。在45分钟里面,教学容量适当、顺利完成预定目标;学生的集体反映,思维积极、气氛活跃。是一堂成功的课。
【《太阳》评课稿】相关文章:
《太阳》评课稿06-03
《太阳》评课稿06-17
番茄太阳的评课稿08-11
晚上的太阳评课稿11-05
《太阳》评课稿[精]07-07
《太阳》评课稿集合06-23
晚上的太阳评课稿03-20
让太阳长上翅膀评课稿11-06
《太阳》评课稿15篇03-26
《太阳》评课稿(15篇)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