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

时间:2023-07-15 14:07:21 文化 我要投稿

《文化苦旅》读后感(集合14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文化苦旅》读后感(集合14篇)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1

  《文化苦旅》是当代著名文化学者、散文作家余秋雨先生的第一部文化散文合集,全书共收录37篇作品,借山水风物书写着中国文化与文人的历史命运,在字里行间探寻着文化的灵魂与人生的真谛,文字优美又言之有物。其中既包括《道士塔》《白发苏州》《青云谱随想》等文采飞扬、见解独到的历史文化散文,也包括《牌坊》《庙宇》《家住龙华》等充满怀旧气息与文化感慨的心路回忆散文。余秋雨先生行走在中华民族的大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其细腻的心思和笔触,带领我们一起感受这华夏文化的“苦旅”。

  记得初读《文化苦旅》是在学业繁重的高三,当年略显浮躁的匆匆一瞥,到现在静下心来,怀着对中国文人和中华文化的思索,再次捧起这本书细细品读细细咀嚼,便又是另一番滋味。既为书中透射出的人文思考和历史沧桑所震撼,又为作者的文人真性情所感动。

  文化苦旅,不仅仅是穿梭在各种名胜古迹、田园山水中的空间旅行,更是一种穿越千年,探索中国历史与文化灵魂的时间之旅。它从敦煌的漫漫黄沙开篇,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读到两千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旅,它涵盖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让一颗不堪负重的心灵,只能用沉默的眼泪来回答历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与太多的无可奈何。之所以是苦旅,是因为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正在逐渐的沦陷和丧失,作者在感概和惋惜之余,也将自己满腔的悲愤和不满寄于笔下,在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流失的批判和思索中,重拾人类精神文明发展所缺失之物。

  品读书中的文字无疑是苦涩的,我们既为书中透射出的人文思考和历史沧桑所震撼,又为作者的文人真性情所感动。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沦丧感,书中讲述的那一段段沉重的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悲凉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开篇的《道士塔》一文,短短几千字,我已反反复复读了三遍,既为余秋雨先生辛辣的笔锋拍手叫好,更为莫高窟中珍贵的文物就这般轻易的'流失而感到痛心不已。当那几车、几十箱、几百卷的文物被运往其他各国时,负责看管的愚昧的王圆箓无疑是敦煌文化的罪人,更是历史的罪人,但正如作者所说,他太卑微渺小,无知的躯体无法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但究其根源呢?是官僚的腐败和政府对文化保护的无视才导致了这惨痛的民族悲剧!中华民族的伤口在滴血啊!而如今的中国人呢?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敢于吸收世界上任何优秀的文化,而惟独冷淡了自己的文化;他们可以倾慕时尚任何国家的时尚,而惟独寻不到自己的时尚;他们可以走出国门为自己的骄傲,而忽略了自己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事实上,仅仅运走一些文物并不能撼动中华文化之根本,但一旦运走了思想、灵魂,文化的土壤就会日渐贫瘠,一个民族即将面临的便是消逝的命运,这怎能不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最可怕的,不是丢失,而是丢失了过后,我们依然走在丢失的道路上。

  文字,因为真,才会苦。原来散文,真的可以写出历史的重量。

  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智者对话。《文化苦旅》据对是一位历尽世间沧桑的老者,散发着书墨的清香、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余秋雨先生携着他的纸笔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在文学的画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抹油彩。每一次留驻都不会否定新的出发,乾坤在心中,人文山水也在心中。如果可以,我也愿开始一段文化苦旅,去感受那世间百态,去触摸历史的魂魄,去聆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生当无憾矣!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2

  某种感人的震撼和深厚的诗意似乎注定要与艰难相伴随。

  ——余秋雨《文化苦旅》

  我像平时一样大步流星又轻快地走着,突然被一块不大不小的石头绊倒。在这平坦的道路上怎么会有这样一块碍事的石头呢?我回望一眼这打乱我脚步的家伙,天哪!竟一眼看进了心里,“咯噔”一下滚进了心的空隙——再也挥之不去了。

  一眼万年

  这明明就是一块不起眼的石头,为什么我却看见它出现在王道士发现的洞窟中,出现在刻有“阳关古址”的碑旁,出现在圆明园的废墟里,出现在无数人曾被血与泪冲破的堤坝间,出现在文化苦旅那必经的道上?

  粗糙的表面爬满了无数条裂缝,似乎在诉说着一段历经沧桑的过去。每一道断痕都是内心翻江倒海后被撕裂的伤口吧。为那些愚昧的人们无知的践踏;为原本的完整却强行决裂后的零落;为中国文化曾经的衰落与悲凉在淌血吧。只是,血迹已经风干,早已被岁月烙下阴霾,那斑驳的色泽便是每一次被恨与痛覆盖过后留下的见证。那些棱角又代表什么呢?是一段段伤痕累累的历史所刻画下的缺口?是一次次逝去的辉煌留下的刺痛的印记?还是每个中国文人内心斩钉截铁钻研的突显?亦或是中国文化在时间的打磨下愈显坚韧的造化呢?

  究竟是怎样的石头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

  一触震魂

  忍不住用手去触碰这块颠簸了太久的石头,不愿只是停留在其直观的表面。心疼地欲抚平这缝隙,更想真切地去感受每一块凹凸的起伏以及每一处粗糙的摩擦。

  我竟心甘情愿地把心交给这石头,任凭自己卷入感情的漩涡:为敦煌国宝大量流失这页悲剧而遗恨;为范钦及其后人可贵的文化良知而动容;为清幽静谧的江南小镇而倾倒;为长江三峡这幅山水画卷的瑰丽而自豪……我正和每一段中国文化探索的心路历程一起跋涉,和每一座用人格与良知筑起的文化长廊共同坚守。

  我的手还很细嫩,为什么触摸到的只能是粗略的大体?反观那些长满茧子的手却更能敏感地体味隐埋在肌理间的深邃。

  我的手力量不大,为什么如此饱含命运与情感的石头似乎依旧扛得起?反而那些粗壮的手臂却更艰难地承载着这份重量。

  ——十指连心!

  我的心还需更多地去触碰,去受震撼。

  一听穿心

  一直在用童心品读着这些古老的事物,但是每当面对印象中的那一片碎瓦、一角残砖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深沉起来。看过那些斑驳,身临那些苍凉。顿时,耳畔激荡起幽叹。在流转的时空里,似乎用耳朵才能把那一杯满溢的沧海品得更细腻。

  听一声声滚落在字里行间的啼哭;听一排排诗人、学者放达的脚步声;听一漾漾喷涌的深入骨髓的.挚情;听一片片被蚀的历史的自解。石头的每一次撞击是火光灿烂前铿锵的号角;石头的每一回落地是陨落时最单薄的叹惋;石头的每一个雕琢又都是残存后最悸动的感慨。

  脱离了石头的本身去融入这道道皱折和夹缝,我除了听见那远古的回音与呼唤,更聆听到了心的声音——这是我自己的声音。当憬悟穿透心灵,自破一片黑暗时,刺眼的亮光让久眠于思想、精神内核的意识苏醒,令久等的小宇宙爆发。

  让每一眼看得更深;让每一触辨得更细;让每一声听得更贴近于心。

  我庆幸因为这块石头我驻足停留,于是重新调整了步伐和看风景的心情。它代表的不是这本书,而是文字之后曾经陌生的文化和潜藏的感情。它就像是一块撞,但蹒跚下却也抖落了诗意。因为身上流淌的血液,让痛苦更苦,让辛酸更酸,让豪情更豪,让坚强更强。在那个世界的入口旁,毅然刻有中华的魂,民族的根,文化的精髓也早已站成一列坚毅,刻入中国人的血脉。

  现在的我究竟走向了哪儿?

  一半的我走向深邃的心。一半的我走向博大的情。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3

  余秋雨先生写的《信客》,实为文化苦旅中的“信客”,是诚信、宽容文化在不诚信、不宽容文化中的一次苦旅。

  文中的“信客”肩负的是诚信和宽容的文化,然而,这种文化的提升和生存之路却是那样的艰难。余秋雨在《信客》中写出了老信客和年轻信客同样的悲剧:老信客和年轻信客都被迫远离信客这一职业,一个是偶然的、唯一的一次失信,导致整个社会对他一生诚信的彻底否定,老信客痛楚无奈地从浸满诚信文化因子的这一职业中悄然退出;而另一个则是因为太诚信而被捕进班房,认识到诚信“这条路越来越凶险,我已经撑持不了”而决然退出。他们殊途同归的根源都在于:整个不诚信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以他们为代表的诚信文化进行诋毁和嘲弄,甚至是迫害(信客因诚信被打耳光、进班房)。

  诚信、宽容文化的生存需要诚信、宽容的环境。假如没有这样的生存环境,就会像“老信客”的结局一样,“活人的世界”没有“宽容”,只有与“死人”—“坟地”相依为伴。

  年轻的信客尽管是“诚信、宽容”的文化精灵,然而诚信的每一寸,宽容的每一步,都是要付出忍辱负重的代价的。这个奔波于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之间的“另类文化使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诚信、宽容”而感到幸福:他要忍受丧夫之妇咬牙切齿的憎恨、大声呵斥;要忍受“红红的眼圈里射出疑惑的利剑”,这种疑惑和诘问让他“流了一身汗,赔了许多罪”;还要因为在外谋生发财的、因为不忠于自己的妻子而包二的同乡的侮辱:挨耳光、进巡捕房。“诚信和宽容”文化的精魂──信客,就是在这种环境中艰难地生存的。这实质上是两种相反的文化在碰撞、在冲突,信客就是在这种冲突中最终忍受不住,败下阵来,这正暗示着“诚信、宽容”文化没有顺利生长的土壤和环境,只好隐退于生活之外。最后,信客与老信客两坟相守,也正暗示着,只有“诚信、宽容”与“诚信、宽容”相随,才是诚信文化生长、生存的最佳土壤和环境,这正是余秋雨先生文本中所要诉求的要义。

  而更为有趣的是,信客在平时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尊重,只有当代表“诚信、宽容”的文化信客不干了,辞职了,那些在外的家属们再也找不到“诚信、宽容”的'载体时,他们“一时陷入恐慌”,“才想起他的全部好处”,才开始重新尊重这个信客,其实也是认识到“诚信、宽容”的重要性。这有点寓言味道,耐人寻味:拥有的不如失去的珍贵。

  然而,更具有讽刺意味的、荒诞可笑的是,在这种整体社会文化不诚信、不宽容的背景下,只有不诚信才能赢得“不诚信者“的感动和尊重。看看那位在都市里打了信客耳光的同乡,因为信客没有说他任何坏话(即没有向他的结发妻子告发他在外包二的秘密),也就是没向他的妻子说真话,而让这位同乡“深受感动”,决定办邮所,让信客任职。其实作者在告诉我们“诚信文化”所遭遇的尴尬和不幸,告诉我们这种畸变的、不诚信文化的社会心态的滑稽与荒诞,可笑与可悲。

  这篇文章不是单纯在赞信客的“诚信、宽容和善解人意、任劳任怨、忍辱负重”,而是在告诉我们:“诚信、宽容的文化”在一个不诚信、不宽容的社会里,就必须忍辱负重,乃至消隐。因为信客的“没说任何坏话”反而让人感动,这不能说信客永远是“诚信”的,而只能表明,这是“诚信文化”遇到不诚信的社会而发生的一场荒诞剧,是诚信文化在不诚信社会中经历的一次艰难辛酸的、荒诞的“文化苦旅”。

  但是,这篇被选入初中语文人教版的散文所具有的丰富深刻的思想教育价值,却被教参和大部分语文教师进行了浅陋化的表述和解读:仅仅要求学生学习信客的“诚信、宽容和善解人意、任劳任怨、忍辱负重”,而没有让学生认识到建立整个社会诚信文化的重要性,忽略了诚信个体和诚信社会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4

  中国灿烂的文明正在被时光磨灭,不知在角落里边回味心酸史边唾骂历史罪人的人们是否真曾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我一直以来欣赏懂史且敢于评论批判历史的学者,而也同时认为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的余秋雨先生是无数学者中的豪杰,他的《文化苦旅》是万千部文史学散文著作中最为出色的上品。

  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夺得首奖。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余秋雨先生以他独特的写作魅力吸引着读者,那是一种苦涩的回忆,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他也曾在本书中像许多知青学者样深情感叹,但同样的感叹,出现在不同的地方,韵味也相差甚远。正如他所说的一样"我也可以年轻",他的人生是富有弹性的`,他总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闲度过他充实的中年时光,所以,余秋雨先生无论何时都是个混合体。因此,他的文章,也永远夹杂着不同感觉的口气。如他对中国文化日益沦陷丧失的悲伤感慨,就饱含了年轻人对不满的辱骂,中年人对世事的无奈和老年人沧桑的惋惜。

  也许有些的观览完全无心,但撰成此书的灵感源头绝对是有意的。很明显,他发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尘封点。在如今这个弘扬我国绚烂文明的蓬勃时代提出这样的悖论观点,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国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创造过盛世,人们为了保留住曾经繁华便将绚烂的文化代代相传,陆续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筑,就连普通的牌坊,藏书楼也印有文化的痕迹。但人们的理想总是好的,而岁月却是逆人而行,变故也是层出不穷的,人们再想保存下来的东西到了一定的极限还是会被时间冲走,虽然也有些是出于人为,但归根结底,还是源于历史的轮盘上的空白。有些历史尘埃的东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学者在哀伤的挽回,总痛心的活在不属于他们的曾经,便永远无法活着走出来。因此,"正视过往与当下",便是我从此书中悟出的一个当前重要的课题,我也同时认为这是余秋雨先生的研究与警世主题。因为,只有能真正认清历史风云的人才能在顺应历史车轮的基础上印出自己的车辙印。

  "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废墟是进化的长链。""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在心灵与心灵的撞击中,发出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的呼唤。

  在这儿,已超过了时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艰难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历史的漫游,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对那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的默认。读它,让我受到了灵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礼,心灵的升华。

  在山水解读历史,在历史中解读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让自己的心灵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礼,这便是我读《文化苦旅》获得的最强烈的感受。或许,我还未完全领悟作者的深意。或许,我还未真正读透这本书的内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怆奏响了时代的绝响,警世亦憾人!

  抽一枝柳条,折一只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书。

  走进余秋雨,走进《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5

  读书,让我既没有富庶的生活,仍拥有富庶的生命,让我清贫至今也朴素至今;甚至日后嫁人,此生智慧和善念就是我的嫁妆。我未入过繁华之境,未听过喧嚣声音,未见过太多生灵,未有过滚烫心情,但书本给了我所有智慧和感情。

  走,不为终点

  进入20xx年,元月选读的并非《文化苦旅》。那天晚上,是记忆中第二次丫头给我推荐这本书了:“妈妈,你知道余秋雨吗?”“知道,但他的书读得不多。”“你读读《文化苦旅》吧?”孩子兴冲冲从书柜给我拿来,不忍扫人家的兴,便窝在沙发上随手翻开。

  “文化的旅程是苦、涩,在这千年的叹息中讲诉苦旅。”扉页这样一句话让我对内容产生几分期待。许是过了40不惑,品尝生活诸多,知道“苦”字后面总是隐藏耐人寻味的厚重。随心所欲,慢慢翻阅,顺从文字牵引,去寻觅企图遇见的绝美行旅。其实,我之前对游记是不太感冒的,但翻过几页,却发现这本书里的每一笔却比过去读得那些借景抒情的文字沉甸许多,灵性的山水遇到作者,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奔泻而出。沉溺其中,竟有些无法自拔。

  《文化苦旅》分为四个部分: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山水物象,大漠荒原,处处留下作者的足迹,也留下作者的思考,字字真言,处处真心。一个个古老的物像,描述大漠荒荒,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的深邃苍凉;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背景,形神俱佳地表现了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通过文化人格、文化良知的描述和回忆,展示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以及文化走向。

  《道士塔》《莫高窟》有对民族屈辱历史的感叹,有对愚昧的中国道士及卖国者的批判,有对中国古代灿烂文化被毁的悲哀。与此同时,余秋雨又对莫高窟的灿烂艺术有着深切热情,“它们为观看者而存在,期待着仰望的人群。”正因如此,才有一种警醒:“我们是飞天的后人。”情感的抑扬、低落、升华,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此起彼伏,显示出中国学者特有的文化心态和生存心态。

  写西湖的`文章并不少,但真正从西湖的碧水柔波看出它在中国人文景观上独具的内蕴的又有几位。《西湖梦》便将山水的停滞,人性与非人性等人格、道德、社会的多重思路一一铺展。在余秋雨笔下,山水景观,人文世态,历史变迁,自我生命体验浑然一体,行止于古今之间,盘旋于历史文化长河,而又返归于存在之境。“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只是人对自然的浅层次情感反应,只有以这种激动为情感唤起,并能进而深刻地体悟自然独具的人文内涵,生命意味者才真正感知了自然的生命力。

  神话般的都江堰,三峡咆哮的长江水,文化瑰宝莫高窟与天一阁,清新婉约的江南小镇……一幕幕被文字雕刻得那么清晰、真实、有质感。余秋雨用细腻又不失大气的笔触描绘着一幅幅苍劲浑厚的山水画,书写一支支轻柔婉约的小夜曲,带着我们去感受华夏五千年历史的兴衰与悲凉。细细咀嚼后,就会发现这本书里的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的意象,想借山水古迹探寻中国文人艰辛跋涉的脚印:寻求“一种再亲昵不过的人文文化”,“一种把自然与人情搭建得无比巧妙的生态环境。”

  这本书,很苦。写书的人,更苦。

  其实,《文化苦旅》中嵌生个“苦”字,表明了作者行程之苦,修行之艰。正像他自己所言:“‘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引发出人生沧桑感。山重水复,无言大地上,总有无端的感动,无端的喟叹。的确,读余秋雨的文字会有一种苦涩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造就人的,莫过于书了。一本本书,在人们面前一页页翻着,就像一道阶梯,人们由它走向更高的思想境界。

  走,不为终点,只为已划下的曲线。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6

  夜幕降临,一切的喧闹归于平静。

  在无数个如此寂静的夜里,细细体会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

  一盏清灯的余光里品一杯淡淡的绿茶,古人说,定中求静是喝茶的最高境界,而我却仿佛在飘散的茶香里看到了余秋雨,他就坐在我面前和我品茗论文,于是我不由自主地加入了他远行的队伍,天高地阔之间,走上这一趟漂泊于华夏苍茫大地上的苦谛之旅。朦胧中走入敦煌,走入那被破落的悲凉笼罩的道士塔,看到的是一方惨白的石屋,一个漠然的表情,一具无知的躯体,一抹西天凄凉的晚霞,一支载着一个文明古国文化的车队……一个愚昧无知的王道士,一笔压在炎黄子孙肩上的文化重债,如果有一种心情可以描绘这一种痛,那一定叫做――“恨”!

  《易经》里一句“天一生水”造就了一代藏书楼――天一阁。站在偌大的天井里,顺着那摇摇晃晃的木梯向上望,似乎看到了那无数泛黄的书页里记载的沧桑变化,看到了一代代范氏子孙坚守而执着的身影,看到了那个为了进藏书阁而嫁进范家却终不得愿的女子幽怨的神情……苍老的屋宇和庭院,百年的期许和守侯――风雨天一阁,一座由信念、责任支撑起来的文化楼阁。

  还有那个南荒之地的柳侯祠,一代文豪的凄凉注脚。当满腹经纶被车轮马蹄捣碎,脆亮的吆喝填满了疏朗的胸襟,惟有这寂寞的'柳侯祠固执地肃立着,彻底洗去人世的喧闹……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变得异乎寻常。余先生说“朝廷万万未想到,正是发配南荒的御批,点化了民族的精灵。”是这样吧,柳宗元,他用终年养育他的荒芜铸就了昼夜不眠的文化之林。

  手捧着《文化苦旅》,随着作者的笔触在字里行间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旅行结束,本应陶醉于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然而我心头却莫名地涌出一种苦涩的感觉。

  初看《文化苦旅》,书名中的“苦”字一度让我疑惑,是指漫长旅程中经历的劳苦吗?!然而,当随着余先生的指引,完整地走过这一段旅程,才恍然大悟,其实――苦于身无所谓苦,苦于心才实为苦。

  余秋雨先生说:“如果说人生是一条一划而成的线,那么具有留存价值的只能是一些点。”然而,即使只是一个个的“点”,人们也还得孜孜不倦地追求那历史长河中的“线”。无数人的足迹串联成岁月的年轮,一如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一种参合着太多悲伤、惋惜、屈辱的辉煌。探寻这样的历史,无疑是沉重而伤痛的,是一段“行者无疆,思者无涯”的心路历程,正如余先生自己所说“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不过我以为,这是文人最大的痛苦,却也是最大的幸福,因为苦涩后的回味会让我们了解,正是有着无数人艰难而执着的追寻,才能在历史的天空中留下这么多伟大的“点”,那是――对人生的认知,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思考!

  历史的魅力往往在于它的足迹总是隐藏在山水之中,难于寻觅。所以没有博大的历史情怀,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人是永远不可能找到这些无价之宝的。无疑,余秋雨是“探宝”的胜利者,他的收获便是这本《文化苦旅》――他在山水之间跋涉是为了探寻文化的足迹;我们在生活中跋涉则是为了寻求人生的真谛。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沦桑感。”这是作者的感叹,也是对读者的启示。在感悟历史的同时感悟人生,何尝不是一种收获?

  人的一生也是一段历史。生命之路总是曲折坎坷,回望曾经留下的足迹,就会明白,苦难是人生路上的泥土,只有深切体会苦谛苦境的人,才能把泥土握成黄金,才能造就人生的厚重感,因为在深沉的痛苦里,庸人选择逃避和遗忘,而智者却更深刻地体会了存在。

  走这一趟苦谛之旅,寻觅的是绵长历史的足迹;震撼的是璀璨文化的魅力;丰富的是多味人生的阅历;留下的是苦涩回味的收获。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7

  现在的图书市场上充斥各种各样的书籍。有的书读起来想对轻松,愉悦人心,比较适合大多数人的口味;而有的书却看起来却不是那么轻松,相反还有些沉重,给人一种沧桑、悲愤、苦涩与丝丝谓叹。是的,这样的书不是人人都可以明白,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看的。

  我想,如果说没有一定的中国文化的底蕴,就体会不出作者想表现的那份历史的厚重感,以及一个中国文人对黄土文化的使命感。游览的都是中国的大好河山,然而在作者的笔下却显得如此苍老。不得不说,作者的心里是苦的,正如他自己所说,“那是一种苦涩的回忆,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我没有能像作者一样,用自己的双脚丈量脚下的土地,没有那种说走就走的勇气,更不能边走边想,走走停停,不经意间就把那些少为人知、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全部抖落出来,明眼人一看,这哪是什么游记?分明是中国文化的缩影。不待在家里,不留在书房里做文化,而是离开案头,背上行囊,把自己放置在山涧河流,古亭建筑之间,静听山涧鸟鸣和流水潺潺,这想必是中国文人所向往的吧。其实呢,在作者看来,中国文人在骨子里都有一份清高与自傲。他们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可能都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想必还有“学而优则仕”的心态吧。

  然而,有时候也不得不说,在中国,在诺大的一个封建王朝里,总有那么一批文化人报国无门,空有一腔抱负。如此,在中国就形成了一种另类的“风景”,或者叫“贬官文化”。在书中,作者也说,“我在一个冬夜摸上寒山寺,人们来寻景,我是寻诗而来”。是的,诗从何来?听见夜半的钟声,那敲响的不正是这种落魄文人的遭遇吗?

  我们也必须承认这一点,有些楼,有些城,有些寺,好像也不是像它本身那么出名的,但是就是那么一批被贬的文人,竟硬生生地把偌大的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向往。从此,那城、那楼还有那寺就都刻画在中国大地,活在人们心里,这份能耐足以说明文化的举足轻重;一杆笔随意的涂涂划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这更体现出文化的魅力所在,它的永久常青。

  现在,我们总是把很多的景与很多的人联系起来,而且我自己更多的是先知道诗词歌赋,后才了解那些所谓的楼阁亭台。难怪现在的人,为了大力发展一个地方的旅游业,总是千方百计地给景点去涂抹一些文化的气息呢。其实,这是商业行为,我并不反对,如果本来却没有,硬生生为了商业而去编造,去虚构,就显得过了,反而显得造作。

  书中说起阳关,我最先想到还是王维的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虽然一时间没能想起诗的名字,但是这对于阳关来说,已经足够了。正因为这诗,我才知道有阳关。正如文中所说,阳关路又远,风沙一地,没什么好看的。但是对于作者而言,他是文化人,看的又怎么只会是这阳关表象?风雨千年,什么又能经得起岁月的摧残?是的,阳关已不是再是王维诗中的阳关了,但是我始终相信,一个民族的精神还在那片土地上,只是有些人不能看见罢了。

  我们说起都江堰,那座千年的水利工程固然是值得人敬仰,它滋润着一方沃土。但是我相信,如果有人说起都江堰这个名字,他也十之八九会知道李冰这个人,有时候就是这样,景与人已经融为一起了,用今天的话说想必就是绑定吧。再如果我们浏览三峡,我们会不会想起刘备的白帝城托孤,会不会知道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会不会想起李白,忆起他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飘然与洒脱。还有,当今诗人舒婷的《神女峰》,“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我总认为,作者眼睛看的是风景,心中想的是文化。想必这才是他心中的“山水文化”吧。

  虽不能像作者一样,但是在作者的书中,我也跟着作者在山水解读历史,在历史中解读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让自己的心灵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礼,这就是收获。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8

  我读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便被封面上那一望无际的大沙漠所吸引。封面上的沙漠,沉静而悠远,夕阳的余辉在那里投下一片阴影,近在眼前的是一道道车轮碾过的痕迹。这些轨迹,是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文化的艰辛跋涉?抑或是文化的苦苦追求与探索?

  而我觉得,文化只有苦行,才有它从古至今永不衰竭的魅力。这本书本身的资料并不甘甜,正因里头夹杂着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为这本纪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味道。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只有书籍能把个高贵的生命早已遗逝的信号传递给你,只有书籍能把一切完美和智慧比较着丑陋与愚蠢呈现给你。”

  我带着崇敬的情绪翻开了它,跟随余秋雨的脚步,去重新认识这些古老深厚的礼貌,没有肤浅的欢笑,有的只是与作者一齐感慨,一齐深思。《风雨天一阁》写了一座经历数百年风雨沧桑的普通的楼阁,被一代代人世代保护着,却终被强盗偷窃所骚扰,成为“一种极端艰难,又极其悲怆的文化奇迹”。天一阁承载的礼貌与历史太多太多。天一阁的命运正是当时中华文化的命运,中华的许多许多文化宝藏在静静地经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风雨洗礼之后,竟未为人所敬,不为人所珍,最终落入虎口。而当其几近灭亡时,人们才恍然醒悟,慌忙中搜寻回几粒残碎不堪文化碎片,叹息不已,可惜已晚了。

  《苏东坡突围》使我明白才华横溢、豪放高达的一代文豪苏东坡被一群奸诈卑鄙、强词夺理的小人诬陷时的无奈与痛苦,被排挤,被批判,被嘲笑,被流放,可余秋雨先生却并未丧失继续发奋生活、前进的勇气。我小时候曾为苏轼美妙清澈的水调歌头所倾心,为余秋雨先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所震撼,此刻则为余秋雨先生的涅盘重生所深深感动和钦佩。余秋雨先生的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余秋雨先生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习惯于淡泊和静定。余秋雨先生的艺术和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余秋雨先生真正的成熟了。在历史和文化中永远地站住了脚,永不流放。

  《一个王朝的背影》,让作者在历史的文化长廊中苦苦跋涉,踌躇在山水之间,和那些狂放潦倒、多情多愁的文人才子倾诉衷肠。以一个经历几番兴衰的承德避暑山庄为缩影和主线,反映出清王朝的兴盛与灭亡轨迹,为我们映现出一段烟雨蒙史,让我们体味历史,深深感触。

  秋雨先生说:“倘若说人生是一条一划而成的线,那么具有留存价值的只能是一些点。”是的,人生无非是漫长历史的一个缩影。历史从古代走到这天,还要继续走下去。历史的足迹却成了无数人一生的执著追求。历史的魅力便在于它的足迹总是隐藏在山水之间,难于寻找。因此没有博大的历史情怀,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人是永远不会找到这些无价之宝的。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沦桑感。”这是作者的感叹,也是对读者的启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历史。人生之路是弯弯曲曲;回头看一眼留下的足迹,自豪的同时难免感到一丝惆怅。正因无论你拥有多么辉煌的成功,却总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作者在山水之间跋涉是为了录求历史的足迹,文化的灵魂;我们在生活中跋涉则是为了录求人生的真谛。

  《文化苦旅》带领着我在历史长河中漫游。我们面前出现曾在历史舞台上演出过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一个个伟在大的人物出现了,余秋雨先生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是余秋雨先生们中的多数还是逃脱不掉那杯具性的结局。如此多的历史的真相和文化的美丽多愁在书中铺展开来,一种从未有过的穿越的恍惚在心底荡漾开去。虽然我们对文化的了解可能只是一点点的表面,但是我分明听到了那样深沉的脚步声,咚咚咚,在叩响中国文化的大门。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9

  第一次知道“余秋雨”这个名字时,我大概只有十三四岁。从书摊上拿起那本《文化苦旅》时,封皮泛出的灰黑、书名中的“苦”、作者名字中的“秋雨”,给人带来一股莫名的凉意。在那个网络并不发达的年代,我还远没有意识到这本书、这个人会带给我的震撼。

  初读《文化苦旅》时,其实是带着一些猎奇的心思在走马观花似的浏览。书中有那个年纪的我尚不了解的柳侯祠、天一阁、天柱山,还有与我所知并不相同的莫高窟、三峡、都江堰,粗略的浏览下来,似乎觉得见识已超过了同龄人不少,如今回头来看那时的自己,原来也只是在管中窥豹。

  还记得新浪上这样评价过余秋雨: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他凭借自己丰厚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明长河之中。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光晕。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展现给我们的是那一处处古迹中的给我们的教诲,让我们铭记在心……

  《文化苦旅》这本书在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历史的`同时,作者其实也在努力向我们传达更深一层的道理,就拿道士塔的第二节来说吧,文章是这样写的: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我几乎不会言动,眼前直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迷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

  是的,在这篇文章中写了作者对于那位道士做法的不满,在文章中,他喊了“住手!”又写道:“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他不忍心,不忍心那位道士毁掉那一个个婀娜多姿的雕像,那是历史,历史!我相信,不只我和余秋雨先生感到无比的惋惜,相信在读《文化苦旅》的每一位读者也会感到深深的叹息和心痛吧。这就是为什么《文化苦旅》这本书的“苦”字意义的所在了吧!

  《文化苦旅》让我领悟到了“苦”字的意义所在,更让我学会了惋惜,更学会了如何不让惋惜存在。

  对宁波天一阁,我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一间藏书楼上,但对于其藏书的艰辛,我直到读了《风雨天一阁》之后才解一、二。那是一种不顾旁人的不解与嘲笑,不顾财富上的巨大开支,不顾岁月的流逝,不顾王朝的兴替,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超越意气、超越嗜好、超越才情因此也超越时间的意志力。在他们的眼中藏书楼这时不是一个单纯的收藏着珍本、孤本的知识储蓄所,而是一个古典文化事业的象征。他们藏书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范氏家族,更不是为了某一个王朝,而是为了整个中华民族,他们是为了用一本本书籍,让我们长期处于散乱状态和自发状态的精神天地变得整齐连贯、充满凝聚力。可以说他们的行为是中国文化保存与流传艰辛历程的一个缩影。也正是由千千万万个如范氏一样的家族、机构组成了我们灿烂的中华文化。

  文化,在我看来是一个沉重而又艰涩的字眼。上下五千年的积累,使文化的沉积愈加深厚。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代表着这个民族最为珍重的事物。如果一个民族连文化都不存在了,那么便不足以被称为一个民族。评味文化,余秋雨在文化中行走,又在行走中思索。

  20几岁时再读《文化苦旅》,我觉得自己之前认识太过肤浅。其实,苦于身无所谓,苦于心才真是苦。当走过一座城市古迹,了解一段段历史,在苦涩的回忆中,我们似乎才可以真正理解文化、感悟历史,从而苦尽甘来,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离梦想越来越近。在斑斓的梦想里,我听见内心的声音呼喊着:传统文化绝不能被遗忘,要传承延续下去,这是一个民族的魂!我们与古人是一脉相承的,传承文化的使命任重而道远,但我坚信,明晰并坚定自己澄澈的信仰,它就会滋润一生,而我们的内心,终将如菩提一般开花。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10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处处都有值得人去思考的地方,如果说中国文化是太平洋的话,那么余秋雨就是一个航海家,而我也勉强算得上是他的小追随者,经典文章读后感。一路上,余秋雨引领着我去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领略着大自然的美好风光,深思着中国文化的发展。他的探索之旅不像陈景润那样在字母的世界中遨游,可以说是飞翔,从山脚飞向山顶,从江南飞向那更远的地方。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道士塔。青砖黄泥,这再普通不过;细细探探,才知道它大有玄机,可是这也是一种耻辱。道士塔只是个普通的佛教地方,可当那王道士开掘了一门永久性学问的洞穴后,这儿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了达官贵人宠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谀逢迎的官场的中国的古文物,它们的清白也渐渐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国友人的不客气,王道士的傻笑,中国古文物就此一车一车地安全运出国境,王道士与外国友人的寒暄,唉!伤心欲绝!经历如此难堪的旅途,思的多了,得的也多了。

  再乘船去那个三峡吧,离开道士塔,去找李白和刘备罢了。也许三峡之流正是为了这两股主流而日夜不息地争流着。放眼现在,三峡大坝工程的逐步完工,中国人逐渐满足了自己对能源的需求,这无不是三峡的功劳。无论怎样,三峡蕴藏着无限的能源和智慧。

  苦旅,也不算太苦,只是思想上受点儿跌宕而已。对文化的追思和探索是无休止的,那是因为人生也是个无休止的边界。就正如智者说“不在乎你拥有多少钱,就在乎你花了多少钱。”同样不在乎你有多聪明的头脑,就在乎了有多少有内涵的思想,好的思想多了,人就富了。

  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大悲,最后都是要闭上眼睛,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罢了。一篇篇精彩的美文,余秋雨带我们探寻我们这个泱泱大国的文明和历史。 你漫步徜徉的地方,总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可能有些地方我们不曾亲临,通过您对当地人、历史、自然的浑沌交融,历史的.沧桑感和人生的沧桑感就会遍步全身,那些历史好像亲身经历过,从而紧随着的感动,叹息。 比如说,我们路过汨罗江,总会在百感交集中挤出一声久远的口胃叹。既羡慕沉睡在江底的闲散,有恨楚国忠臣的轻生;既有感于物换星移的短促,又庆幸楚国的精神没有随流水而长逝;既叹息淘淘江水的无情,又因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这众多的感慨,全是因为楚臣遇到了汨罗,就看到了汨罗,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爱国精神与浪漫诗篇。

  又如,我们去参观长城。长城,之所以能成为我国的象征,就是因为它一直肩负起了保卫国家的责任。走在长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觉到无数英灵在抗击匈奴时的凶猛,倒下前转过头给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亘古不变的黑色眼睛。“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口号的提出,大概也是来自一个简单的愿望;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历代相存。而不懂得这一切,长城,中国的长城,只不过是一条长长的土堆而已。 文化之旅,在旅行中品位文化,升华文化。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没有历史事件与人物,你即使来到有任何意义的景观也只是会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多高啊!”之类单纯的赞叹,而永远也不会有更深层次的感慨。旅游的更高层次,就是要领悟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传统精神。 正如他在自序里说的:“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觉到年岁陡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

  这本书写得的确不轻松,那惨白的洞窟展示着不堪回首的历史,一个个文化遗址都是对“荣耀”与“耻辱”的诠释。中国也不是往日的以“泱泱大国”自居的时代了。所以,让我们欣然接受苦旅,选择苦旅,在苦旅中探寻,铭记我们该记住的,试让敦煌的悲鸣停止吧!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11

  有这样一个人,他是我国著名作家、中国文化史学者。

  他有一本共有三十七篇的散文集——《文化苦旅》。

  我所介绍的就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全书的主题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光晕。察其书名,文化和旅游联系在一起,而在旅游的同时,却感受文化之苦。也许你会在此留下疑问。同样我带着疑问读完这本书,才明白这本书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是在那一处处古迹的背后却隐藏着人们不为人知的一面,而作者运其妙笔,给我们的心灵写下了“震撼”两个大字。下面请跟随我的脚步走进文化苦旅。

  首先,踏入莫高窟的石洞。我们静静的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的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集宗教文化知识于一身,以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向全世界人们展示千年艺术的莫高窟也曾有荒唐史。一位王道士自作聪明将窟中的的珍贵壁画粉刷、挖凿,代之以天师灵官塑像。婀娜的体态就这样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就这样变成泥巴。更令人气愤的是,他视经卷入粪土,几个铜板,几棵白菜,甚至什么都不给,他就将不计其数的经卷送到外国人手中。也许是他

  的无知葬送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但是当时的官僚文人又怎样?忽略洞窟的价值,因为“东西很多,运费不低,官僚们犹豫了。”他们也曾运送一批文献进京,其情景:没装木箱,只用席子乱捆,沿途官员伸手进去,就取走一把,在哪歇息又得留下几捆,结果到京城时已零零落落,不成样子。当欧洲的学者文人们冒着被打被杀的危险,不远万里,变卖家财,只是为了得到莫高窟的一两件文物时,中国官员的.客厅里,却茶香缕缕。也许就是这样,没有任何关卡,没有任何手续,外国人直接走到了那个洞窟跟前。他们一切精心的准备完全没有必要,只要和王道士沟通好,一笔轻松的买卖交易就换来巨大的文物财富。听到这里,也许你会心痛那些文物就这样不翼而飞,痛心王道士的无知,痛恨于那些外国人的趁火打劫……但是有一个事实我们不得不面对。王道士出身农民,生活所迫,当了道士,有幸当了莫高窟的家,可当时的莫高窟无人看管,年久失修,洞中大量积沙,一片残败。他凭着对宗教的虔诚,清沙修窟,他也曾向政府提议保护文物,但晚清政府一再推卸责任。此时又恰逢当朝政权风雨飘摇之际,“庚子事变”,八国联军打到北京,朝廷岌岌可危。自身的落后让我们已无心理睬被搁在西北荒凉之中的文物。人们没有保护文物的意识,更没有人去重视。于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上演了。一个不拿朝廷一分钱俸禄,靠化缘维持生计的道士,做了他能做的一切。可悲的是,几年的努力,这些文物的管理处置权还在他手里,政府没有丝毫的举动。现在看来,这些文物怎么估价都不过分,而在当时并非如此,被视为“国宝”也是后来的事。文物的流失和损毁,一个民族文化遗产被如此严重的肢解,这一切不仅仅是王道士的愚昧,更是社会各阶层许多人的愚昧!是极贫极弱的国家之心痛,民族之悲哀。这才是作者的“苦”之所在,“苦”之由来,“苦”之际遇。

  一路风雨颠簸,余先生没有做沉默者,他总是要竭尽全力的悲切的喊上几句。也许这声音不惊天动地,但是足以慑服读者的心。因为当他喊上几句时,足以荡起生命的音量,让我们产生共鸣。听罢,在这呐喊中,翻滚的是怎样的一腔热血。

  在文中,作者一展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使我由衷的体会到文化的车轮在我身边碾过,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的感动,无端的震撼,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内涵底蕴。而这些,正是我们炎黄子孙惊醒的地方,他对我们每个人的人格都是一次考验,让我们真正明白“苦”字的意义所在!

  品味《文化苦旅》,即在品味百态人生。让我们对文化传承,对文化保护吧!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12

  在短短的一个寒假里我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去社会实践。虽然比较忙但我还是做了一件我认为最有意思的事情。我把余秋雨教授写的《文化苦旅》大致看了一遍。

  虽然来不及仔细去揣摩但确实让我感触很深,尤其是《风雨天一阁》至今都使我记忆忧心。

  一个家族背负着艰守一座藏书楼(中国古老文化)的命运。范钦一个拥有强大毅力和强烈的爱国精神的藏书家让中国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代表意义的藏书楼,直到到现在都有它的痕迹,但是岁月的沧桑,历史的风尘还是将它掩埋了。范氏天一阁之所以留下来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正式余教授所说的“超越意气,嗜好,才情,甚至是时间的意志力”而这种毅力有是什么呢?

  范钦曾经顶撞过拥有巨大权势的皇亲国戚,而因次遭到仗打这样的重刑,还进过监狱。但他豪不畏惧,始终毫不顾惜坚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后谁都奈何不了他,这就是一个古代藏书家,一个真正称职的藏书家所表现出来的超越常人的强健的职业道德品质。

  说到这里,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我们这些学生,有哪一个能像范钦那样监守正义,监守自己的岗位。或许有但也是极少数的。我不是故意要借古代成功人氏来讽刺现代人,但是我还是要批判我们不好的地方,包括我自己在内,同学们,所有读书的人们,我们早就应该反省一下了。对我们来说范钦的意志力乍看之下,显得不近人情,然而我们的毅力呢?可以说连他的二分之一都没有。我们读书,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学成之后又为了什么呢?等等这些尖锐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

  继续往下说,时间的流逝,光阴的短暂,80岁高龄的范钦中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但他连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要监守岗位。他将自己的财产分成两部分,一份是他监守一生的藏书楼,另外一份是一张万两银票。他让他的两个孩子去选择自己想要拿的一份。

  我想如果事情放到现在,有谁会愿意继承藏书楼,又不能卖而且不但没好处还要惹得一身的麻烦。然而有范钦这样伟大的父亲,就会有像他一样伟大的儿子。他的大儿子范天冲毅然的选择了子承父业,他继承了藏书楼。中国的古老文化就是因为有了像范氏父子这样的真正的读书人而保存到现在的。

  说到这里我又要开始批判些什么。想到读书人,现在的读书人(有些人)说说是书生,毫不考虑自己的言行举止,说不该说的话做不该做的动作。而且读书为的尽是一些私人的事情,只为那黄金屋或是颜如玉,而且做人都做的很自我,对自己要求很低对别人则很苛刻,只要自己好就万事大吉,毫不顾虑别人,更不用说是监守岗位和保护民族的历史文化了,一点都没有范钦那样的奉献精神。

  还有那些可恶致极的污吏,他们丝毫没有一点职业道德,简直像行尸走肉一样活在世界上比狗都不如。范钦好比是天使,而这些贪污的官,滥用职权的人就是恶魔,总有一天这些恶魔,会被天上的那些像范钦这样的`天使给带去,进化那肮脏的心的。

  《文化苦旅》使我对读书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我们读书人读书不能只为自己,要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这样读书人才是读书人。

  而且我们所学的文化有多少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换来的啊,文化的保留是艰难的,因此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来自不意的文化,不虚度光阴,真正的领悟中华民族的优异文化,并且发扬古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坚决不做学成之后,而忘本的人,也不做半途因为搓责和困难而放弃学业的人。

  一个人拥有了良知和强大的毅力才能领悟到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炎黄子孙数千百年来的优良传统。余教授的《文化苦旅》就如一艘导航船,她将带领我去深思更多中国文化的发展史。我也会将其细细品尝的。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13

  我本不知道《文化苦旅》这部书,也不太清楚余秋雨有怎样的文学作品,直到今年在看“青歌赛”时,才知道综合素质考核的评委席上端坐着的这位外表温文尔雅内在学识渊博的学者,正是余秋雨教授。他在点评的时候,时而机智,时而沉稳,总以一种最平缓的语气款款道出事情的原委,看似漫不经心却总能引经据典,触类旁通。悠悠散发出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文学气质,这种文学气质如同一股强大的磁场,将我深深吸引。

  我开始在网上搜索“余秋雨文章”,搜索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文化苦旅》散文集,我怀着对作者的好奇和对文章的渴念翻开了这部书的第一页。然而仅仅是第一章《自序》,已将我彻底征服,浑厚的笔锋与奇崛的文思化为曼妙的音符飘人心间,用平缓的节奏与优美的文字裹挟着读者的精神一起,跟随作者的脚步开始漫漫旅程。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的互相交织,渐渐老去的身体和永恒年轻的心灵的无奈纠结,让人读后仍然回味无穷。之后的文章中,时而精细,时而朴拙,用一只生花妙笔写出了斗转星移,写出了气象万千。跟随作者的笔迹,一起走出埋葬英魂的阳关积雪,跋涉温柔清澈的沙原隐泉,到敦煌感受莫高窟的兴衰荣辱,再走过造福于世的都江堰,穿越万年清冷的白莲洞,到达柳侯祠体会柳宗元的身世起伏。然后从秀丽的三峡顺流而下,回头望去,告别神女峰上的巫山云雨,又匆匆划过了多愁善感的一角洞庭。迎来气势雄峻的庐山,送走园林优雅的白发苏州。转眼又到了让人顿起归隐之念的江南小镇,在交错的水路间欣然的徘徊。跟寂寞的天柱山打声招呼,向风雨中天一阁里的藏书虔诚朝拜。到西湖重温千年的旧梦,站于狼山之巅感叹“山鸣谷应,海阔天空”。最后终于在纠结的上海人目送下归于浩瀚。一番旅程下来,不仅被高山大岳荡涤了灵魂,也让古哲先贤的典故充实了内心。王圆箓的无知,苦行僧的幻觉,王维的豪情,柳宗元的悲愤,李冰的壮举,李白的侠气,吕洞宾的醉意,范仲淹的叹怀,陶渊明的放达,唐伯虎的不羁,沈万三的天真,王安石的执着,藏书人的担忧,苏小小的美丽,骆宾王的隐逸。这一切一切全部变成《文化苦旅》中一个个淬炼的文字,一组组精美的词语和一串串动人的句子。

  然而,从《牌坊》一文开始,作者突然停下了匆忙的旅行脚步,闭目凝思,带我们走进他记忆的深处,去回忆那段虽然身心疲惫脸上却始终绽放笑容,虽然渐渐远去却经常崭新的出现在梦中的青春时代。尽管对那个大时代仍然有着抱怨与牢骚,但过去总是美好的`,牌坊下老师的循循善诱,庙宇里僧人的苦行修真,冬天的老屋窗外总有一点惹眼的红色从银装的山对面缓缓走来,夜航船的船长还在风雨中航行,信客沧桑的步伐还在路途中蹒跚。朴素的文字,平凡的故事,却总在潜移默化间震颤着读者的心灵,让我即使读完之后也久久不愿离去,若有所思,沉吟良久。作者多么渴望用这支笔来抹平岁月的鸿沟,甚至渴望到,这么一位文学大师居然在回复一封湖北农村小女孩把他误认为成三十年前的那个中学生,希望互相交流作文的来信时犯了难。经过苦思冥想,仔细斟酌之后,终于写出了一封自己满意的回信,寄了过去。可岁月的沟壑又怎能如此轻易填平,当看到湖北女学生再次回信的开头是“尊敬的教授”这几个字时,相信信前的他也只能发出一声自嘲的叹息吧。

  回忆了苦涩中伴着甜蜜的过往,心中不禁涌出一种忧虑,废墟中,夜雨里,少了阳春白雪般的浪漫,却透出千年历史的寂寞与厚重。时光流逝,光阴荏苒,未来充满了不安分的未知。不知马来西亚的那位小伙是否仍然热爱华语,不知那位老中医是否又一次回到家乡,不知病院中那只梅花是否如期绽放,不知自己百年之后那满屋的藏书将流往何方。在文集的最后几篇,作者反复写到了漂泊,老人,疾病甚至死亡。我想这正是中年的余秋雨在恐惧岁月对自己的侵蚀,怕自己渐渐远离文学的中心,怕自己的思想偏于一级,但无论忧虑还是恐惧,所有人都会跟随历史的车辙,向人生的终点缓缓走去!文化的苦旅已然走完,可人生的路途又将走向何方?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14

  夏季暴雨倾盆的夜晚,世俗的喧嚣被一时浇灭,在黯淡的灯光下,见到这般滋润蕴籍的文字,只得死心塌地地在小楷的包围中默默端坐。夜雨的诗意中,心里泛起一阵阵涟漪。轻轻地触摸这泛黄的纸张,我踏上别样的旅程,有着文字这般安静的旅伴。

  第一篇便是直白的开头,简单有序的描述,却没有任何苍白无力的表现。一步一步走近,满载敦煌文化的车队留下深深的车辙,道士塔旁凄艳的晚霞印入我的眼帘。刹那间,原本乏力瘫软的身躯随着灵魂起舞,在芳香四溢的舞台上找到了我专属的味道。这是我耳熟能详的交响乐,每一串音符都能引起我的共鸣。这无尽的旅程的第一站就俘获了我那颗即将热血沸腾的心。

  随心所欲地慢慢翻阅,与耳边的喧嚣隔绝,留下一片心灵净土,啜饮着文化的.甘泉,印刻着行旅的记忆。只要顺从他的牵引,脑中便是紊然不乱的条理;只需跟随他的脚印,一路上都是幻美绝伦的风景---枝干虬曲苍劲的腊梅、飘渺冷艳的西湖、狂暴雄大的庐山瀑布……余秋雨鄙弃陈词滥调,细腻又不失大气的笔触下描画着一幅苍健浑厚的山水画,书写着一首抑扬顿挫的诗歌,哼唱着一支轻柔婉转的小夜曲。那使人感同身受的旅行情绪,直锲人心的历史感怀,用悠长的歌谣谱写出心中的悸动。这如同一块天然的璞玉,把瑕疵与光泽一并展现,一切都未经雕琢,一切都回归它本来的面目。我领略了大智大愚的李冰创造的神话般的都江堰,三峡那翻滚咆哮的长江水;见识了中国华丽的文化瑰宝之地莫高窟与天一阁;拜访了清新婉约的江南小镇,精致幽深的苏州园林。

  山重水复,无言的大地上,总有无端的感动,无端的喟叹。

  走走止止,在山水历史间跋涉的时候,回忆渗入了笔墨之中。

  听着花鸟虫鱼的歌声小憩一会,心中却泛起一阵不可名状的惆怅。或许我也感受到了历史气压的沉重,禁不住一些诱人沉思的片段和作者自身感慨。每每读到发人深省的句子,思绪就不经意间地游离开去,整个人便瘫软下来,脑中一片空白,无力再读。总要反反复复地从开头连到结尾,然后继续让某句话引发的联想散漫地在我的神经中游荡。慢慢地迷恋上这种感觉,这是历史文化悠久的魅力熏陶着我,感染着我。仿佛是旅程中的“苦”,实则是最甜最美的享受。

  多年前,父亲也曾踏上过这段旅程,不知他又是如何定义的呢?

  而这天,我要抛弃所有的忧伤和疑虑,踏着文化的脚印,去追逐无尽的潮水,漂泊在思想的云端。

  既然是漂泊旅程,那么,每一次留驻都将是新的出发。

  一字一字,是旅行的脚印,深浅不一;一句一句,是几百年踉跄的路程,弯曲绵长;一页一页,如一舀甘甜的泉水,似一碗浓厚的热茶,而我便是极干渴的旅人。慢慢品尝,总有那么几句话值得去反复回味,让我心中的情感为之翻腾,有一种直至肺腑的莫名的喜爱。

  那些隐于山川河流的前人的踪迹,流传于千家万户的盛世传奇,有着咱们不曾了解的模样。在他所描述的秀丽绝美风光之后,对民族,对历史,对性命的探讨,对不羁的中国文化孜孜不倦的求索,都撼动着人心。

  无需华丽的辞藻来凸显出文章的深度,听他娓娓道来,感受到那深邃苍凉的历史命运和对中华大地深深的依恋。总是有无尽的柔情,总是有磅礴的气势,总有那份使人身临其境的魅力。四壁的文字间,能够让我感知到怎样咆哮的狂风在我指间游走,怎样绵长的细雨带给旅人无尽的乡愁,怎样回旋的流水唱着抑扬有致的曲调。的确,余秋雨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山、河、湖、海、森林、峡谷……每一个地方都隐匿着无数似真似幻的传说。会有多少蕴藏呢?简直连想也不敢想了。然而,正是这样的世界,这样的多元,这样的无限,才值得来活一活。(本段摘自余秋雨---洞庭一角)

  走,不为那终点,只为这已划下的曲线。走,不管能抵达哪儿,只为已耗下的性命。我愿一向走下去,为了在文化的旅程中实现自我的价值,为了寻找那一切美的本源。

【《文化苦旅》读后感】相关文章:

文化苦旅好句07-03

文化苦旅感悟08-29

《文化苦旅》有感05-05

文化苦旅读书09-25

书写文化的苦旅作文07-02

阅读文化苦旅的心得12-13

文化苦旅阅读感悟12-27

文化苦旅初文化苦旅中读后感范文(精选9篇)08-03

《文化苦旅》经典语段摘抄03-14

文化苦旅作文11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