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时间:2023-07-18 14:38:42 历史 我要投稿

关于历史典故【必备】

关于历史典故1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关于历史典故【必备】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是崔护写的《题都城南庄》诗,流传甚广,至今仍有不少人能朗朗吟诵。然而知诗者并非尽知这首诗中还隐藏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故事中饱含着才子佳人的纯真之情,情节曲折神奇,人们称之为“桃花缘”,也称桃花运。

  崔护是唐德宗贞年间博陵县的一位书生,出身于书香世家,天资纯良,才情俊逸,性情清高孤傲,平日埋头寒窗,极少与人交往,既使偶而偷闲出游,也喜欢独来独往。这一年的清明时节,正逢一个难得的晴朗天气,屋外桃红柳绿、蝶舞蜂飞、清风微拂、春意袭人。午后春日暖照,苦读了一上午的崔护深为春的气息所感染,决心去郊外好好体味一下春的盛情。于是放下书本,兴致勃勃地独自步行出城。一路上杨柳花飞、莺燕啁鸣、暖阳和风、瑞气宜人。苦读不知春已浓的他顿觉心身清爽。一路漫行,看不尽的红花绿草,春山春水,他恣意享受着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浑然不知道路的远近。不知不觉离城已远,他忽然觉得有些腿酸口渴,寻思着找一处乡野农家歇歇脚、讨些水喝,以便日落之前赶回城去。这里已是僻野,农家住得极为零落,他举目四眺,望见不远山坳处,一片桃花掩映中露出一角茅屋,于是加快脚步朝山坳走去。临近山脚,在远处能望见的茅屋这时反而全部被桃树遮住,眼前只有一片蔚然的桃林:桃花灼灼,缀满枝桠,微风吹来,清香绕人,让人疑是误入了桃花源中。沿着桃林间的曲径往里走,在一小片空隙中有一竹篱围成的小院,院落简朴雅洁。院中住着茅屋三楹,全用竹板茅草搭成,简陋却整齐异常。崔护心想:“何方高人,隐居在如此别致的地方。”

  走近柴门,他叩门高呼道:“小生踏春路过,想求些水喝!”一边叫门,他一边猜想,出来开门的必然是一位白发美髯、竹杖芒鞋、相貌清奇、谈吐风雅的老翁。吱呀一声,房门敞开,不料走出的却是一位妙龄少女。少女布衣淡汝,眉目中却透出一股清雅脱俗的气韵,使崔护甚感惊讶。他再次说明来意,少女明眸凝视,觉得来者并无恶意,就殷勤地将他引入草堂落坐,自往厨下张罗茶水。崔护打量着四周,只见室内窗明几净,一尘不染,靠墙放着一排书架,架上置满诗书,桌上笔砚罗列,墙壁正中悬挂着一副对联,联文是:“几多柳絮风翻雪,无数桃花水浸霞。”语句雅致,情趣不俗,绝不同于一般乡野农家的风格。临窗的书桌上正搁着一帧墨渍未干的诗笺,上面写着一首“咏梅”五言绝句:

  素艳明寒雪,清香任晓风;

  可怜浑似我,零落此山中。

  诗句一定是这里的主人所书,似乎是在借梅花来感叹自己的坎坷身世,竟是这样充满着萧索与无奈。到底是何等人物隐居在这里?又是何等心情与遭际而衍出如此无奈的文字呢?一连串的问号浮起在崔护脑际,使得他对这桃花环绕的茅舍以及茅舍的主人大感兴趣,一心想要探个究竟。

  这时,少女托着茶盘从厨房中出来,她落落大方地走向崔护,见对方正凝视着墙上的对联似乎在品味,她会心地嫣然一笑,轻轻地唤一声:“相公,请用茶。”崔护从思索中转过神来,见少女正向自己走来,粉白透红的脸上秋波盈盈,不施脂粉的打扮,素净的布衣,更加衬托出少女的纯真和灵秀,宛如一朵春风中的桃花,向人们展示着生命的风采。一时间,崔护竟然有些看得发怔,少女似乎察觉了他的心意,迅即垂下眼帘,一份娇羞把她点缀得更加动人,崔护不由得心旌摇曳,险些儿难以自恃。

  但毕竟是饱读诗书,通情识礼的书生,崔护努力稳住自己的情绪,不致于在少女面前失态。他礼貌地接过茶杯,轻轻呷了一口茶水,故作镇定地表明自己的姓氏和乡里,接着又十分客气地叩问少女的姓氏及家人。少女似乎不愿多提这些,只是淡淡地说:“小字绛娘,随父亲蛰居在此。”并不提及姓氏和家世,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崔护自然也就不便多问了。

  然而墙上的联句、桌上的诗句、以及眼前的人物,这一切所透露出来的,都强烈地暗示着这茅舍的主人,必有一番不凡的来历。崔护的心目中形成了一团迷雾,但既然人家不愿多谈,他也就只好搁在一边了。两人在屋中静默了一会儿,崔护将话题转到景物上.他大赞此地景色宜人,犹同仙境,是游春不可多得的好地方。少女只是听他高谈阔论,含笑颔首似是赞同,却并不说话。说到春天,崔护诗情大发,又对古今著名的游春诗词品评了一番,最后说道:“花开堪摘直须摘,莫待无花空折枝”。说完,他意味深长地望着绛娘,等着她的反应。灵慧的绛娘当然明白他的意思,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面对着这样一位风华正茂、气宇轩昂、又才情逼人的少年郎,又怎不叫她情窦初开的心中春意荡漾呢?但知书识礼的少女怎敢在一个陌生男子面前敞开自己的心扉,她坐在那里含羞不语,两片红霞染上了面颊,偶尔用含情脉脉的目光向崔护一瞥,一碰到崔护的目光就迅速地收回。更加羞怯地望定自己的脚尖,益显出一副楚楚动人的模样来。面对少女的无措,崔护也不知如何是好,饱读圣贤书的他不可能做出更热烈、更轻浮的举动来。

  平时极少接触女孩的崔护自然不甚明白少女的心思,见少女长久不语,还以为自己得罪了她。于是暗暗警惕着自己,不知不觉便在言语上有了一些收敛。

  那时讲究“男女授受不亲”,一对未婚男女能够端茶递水,独处一室,已属破格之举。在乡村僻野尚且说得过去,若在城里则是大逆不道的了。两颗年轻而挚热的心,在春日午后的暖阳中激荡着,彼此都被对方深深吸引着,然而“发乎情,止乎礼”,两个饱受礼节教育的'年轻人并没有再进一步的越轨行为。眼看着太阳已经偏入西边的山坳,崔护只好起身,恳切地道谢后,恋恋不舍地向少女辞别。少女把他送出院门,倚在柴扉上默默地目送着崔护渐渐走远。崔护也不时地回过头来张望,只见桃花一般的少女,映着门前艳丽的桃花,一同在春风中摇荡,心中暗叹:真是一副绝妙的春景图啊!但少女眼中无限的眷恋他却已看不清楚了。

  春日里一次偶然的相遇,在崔护和绛娘心中都激起了圈圈爱的涟漪。然而,男女之情,对男性来说是生活中的一些点缀,在女性却是生命的全部。自从崔护离开以后,绛娘对他一直念念不忘,翩翩少年郎的影子日日夜夜盘桓在她脑海中,让她朝思暮想、魂牵梦萦,但这一切她又不能对任何人提起。而崔护回到家中,随即就埋头于繁重的功课中,日夜苦读,心思不复他顾;寻春巧遇绛娘一事只能暂搁脑后不敢再去撩起,以免心猿意马而荒废了学业。

  时光如流,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晴日,崔护望着城中绽开的桃花不由地触景生情,回忆起去年春天的城南旧事,感情的烈焰在他心中升腾,在无法压抑的冲动中,崔护抱着兴奋急切的心情,一路快行来到城外寻找往日的旧梦。一路上花开如旧,瑞气依然宜人,但这一些景物都已唤不起崔护的兴致,他心中只有那片灿灿的桃花中的伊人。寻寻觅觅,终于让他找到了去年那幢茅舍,但见一切如故,好象那一次春日艳遇就是发生在昨天。走近院落,里面寂静无声。他隔着竹篱高呼道:“小生踏春路过,想求些水喝!”他重复着去年的语言,期盼着去年的那幕再次上演。许久都不见少女出来开门,他唤了几声:“绛娘!绛娘!”除了些许微弱的回音外,并无应答之声。再定睛一看,茅舍门上静静地挂着一把铜锁,宣告着主人已不在此。顿时,崔护觉得如一瓢冷水浇头,火热的心凉了大半。推开柴门,枯坐在院中桃花树下.

  缤纷的花瓣落了他一衣襟,仍不见少女归来。又是夕阳西斜的时候了,他讪讪地从窗棂中取出笔墨,怅然地在房门上写下七绝一首,这就是开头提到的那首“题都城南庄”。题罢,他仍觉意犹未尽,沉吟两遍,想改第三句为“人面只今何处去?”转念又想,一首七言绝句中用两个“今”字,不甚妥当,于是仍依原句。再看诗中两次提到“桃花”一词,却并不嫌重复,反而更突出了主题,渲染了气氛。

  崔护城南访旧,没能见到绛娘,回家后心里一直放不下来,脑子里不断地问:伊人究竟到哪里去了呢?——扫墓?探亲?郊游?甚至是出嫁了?他想来想去,绛娘的倩影时常萦绕在心头。这样一来,他根本无法用心读书,甚至连茶饭也难以下咽。于是,数日之后,他再度往城南寻访。

  这次,他熟练地找到了茅舍,尚未走近,远远地就听到茅舍中传出了阵阵苍老的哭声,崔护心中一紧,连忙加快脚步赶到茅舍前高声询问究竟。片刻之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汉,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泪眼模糊中,上下打量着崔护问道:“你是崔护吧?”

  对老汉知道自己的名姓,崔护有些讶异,他点头称:“晚生是崔护。”老汉一听,悲从中来,哭着说:“你杀了我的女儿啊!”崔护惊诧莫名,急忙询问:“敢请老丈说明原委!”

  老汉涕泪横流,硬咽地述说道:“爱女绛娘,年方十八,知书达礼,待字闺中,自从去年清明见了你,日夜牵肠挂肚,只说你若有情,必定再度来访。她等过了一天又一天,春去秋来,总不见你的踪影,她朝思暮想,恍然若失。时过一年,本已将绝望,前几天到亲戚家小住,归来见到门上你所题的诗,痛恨自己错失良机,以为今生不能再见到你,因此不食不语,愁肠百结,这然一病不起。我已老了,只有这个女儿相依为命,之所以迟迟不嫁,是想找一佳婿,好让我们父女有所依靠。现在绛娘却先我而去了,难道不是你杀了她吗?”

  听了这番哭诉,崔护仿佛横遭雷击,一时被震得不知所以。萍水相逢,痴心女子竟用情如此之深,怎不让崔护心痛欲碎呢!他呜咽道:“去年路经贵宅,口渴求饮,承蒙小姐赐茶,日前再来寻访不遇,怅然题诗而返,不料竟意出这样的变故,绛娘若死,晚生也不愿偷生了!”他边说边奔入内室,抱住断气不久的绛娘声嘶力竭地呼喊:“绛娘慢走一步,崔护随你而来呀!”

  崔护一边摇晃着绛娘,一边大声哭喊,泪水流满了绛娘的面庞。也许是他的精诚感动了苍天,也许是他的真情唤醒了绛娘的心,总之,这时绛娘竟然悠悠地苏醒过来。一开始是呼出一丝绵绵的鼻息,接着双目微启,然后唇角微动,似乎认出了崔护,自己把脸深深埋进崔护的怀里。老汉见了惊喜万分,急忙备好姜汤米浆,慢慢给绛娘灌下。就这样,多情的绛娘居然从黄泉路上又走了回来。

  随后,崔护回家把情况禀明父母,父母十分体谅他们的一片真情,于是依礼行聘,择一吉日将绛娘娶进门来。绛娘的父亲也经崔家予以妥善的安置,得以颐养天年。但这父女始终不愿表明自己的姓氏和身世,留下一个难解之谜。也许老汉曾经在朝中为官,因故获罪,于是隐姓埋名,蛰居博陵城南,既然他有所顾忌,崔护一家也就知趣地不去探究。

  崔护娶了绛娘这么一位情深意厚、贤淑美慧的娇妻,心中自是美不胜收。绛娘殷勤执家、孝顺公婆、和睦亲邻,夜来红袖添香,为夫伴读,使得崔护心无旁思,专意于功课,学业日益精进。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崔护赶会士,获进士及第,外放为官,仕途一帆风顺,官到岭南节度使。在绛娘的佐助下,他为官清正,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

关于历史典故2

  【人物简介】

  李时珍-明朝医学家

  李时珍(明武宗正德13年-明神宗万历21年,即1518年-1593年),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生于蕲州亦卒于蕲州。李时珍是中国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其所著的《本草纲目》是本草学集大成的著作,对后世的`医学和博物学研究影响深远。

  李时珍,好读医书,医家《本草》,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梁陶弘景所增亦如之,唐苏恭增一百一十四种,宋刘翰又增一百二十种,至掌禹锡、唐慎微辈,先后增补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种,时称大备。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书成,将上之朝,时珍遽卒。未几,神宗诏修国史,购四方书籍。其子建元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时珍官楚王府奉祠正,子建中,四川蓬溪知县。

  故事典籍

  1.一天,李时珍的大徒弟王广和来到湖口,见一群人正抬着棺材送葬,而棺材里直往外流血。王广和上前一看,见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鲜血,于是赶忙拦住人群,说:“快停下来,棺材里的人还有救啊!”众人听了,面面相觑,彼此都不敢相信。人已死矣,再开棺惊动故人,不是太不吉利了吗?可万一……王广和当然看出了大家的心思,于是便反复劝说,终于使主人答应开棺一试。王广和先是进行了一番按摩,然后又在其心窝处扎了一针,不一会儿,就见棺内的妇人轻轻哼了一声,竟然醒了,于是,人群欢动。不久之后,这名妇女又顺利产下一个儿子,原来这名妇女是因难产而陷入假死。于是人们都传言王广和一根银针,救活了两条人命,有起死回生的妙法。这就是王广和一针救两命的故事。

  2.还有传言李时珍“活人断其死”的故事。传说李时珍在以一根针救活母子两人后,许多人都想见一见这位神医。一天,有家药店老板的儿子正在柜台上大吃大喝,听说了之后,也想去看看热闹。他费了好大力气终于挤到李时珍面前,问道:“先生,你看我有什么病吗?”李时珍见此人气色不好,赶忙给他诊脉,过后,十分惋惜地说道:“小兄弟,可惜呀,年纪轻轻,活不了三个时辰了,请赶快回家去吧,免得家里人到处找。”众人都不信,那个药店老板的儿子更是大骂不止,后来在众人的劝说下,方才气咻咻地走了。果不其然,不到三个时辰,这个人便死掉了。原来是此人吃饭过饱,纵身一跳,肠子断了,内脏受损。由此,人们更是惊叹李时珍的神奇医术了。

  尽信书上所说的。古书上也说过,『食黄金能成神仙』,但有谁见过有人成了神仙呢?秦始皇、汉武帝都是吃仙丹望长生,结果还不是死了吗?所谓仙丹的成分,大多是有毒的物质,吃了不但不能长寿,反而会令人中毒死。

关于历史典故3

  1、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即位后不出半年,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对宋朝。

  宋太祖亲自出征,费了很大劲儿,才把他们平定。

  为了这件事,宋太祖心里总不大踏实。有一次,他单独找赵普谈话,问他说:“自从唐朝末年以来,换了五个朝代,没完没了地打仗,不知道死了多少老百姓。这到底是什么道理?”

  赵普说:“道理很简单。国家混乱,毛病就出在藩镇权力太大。如果把兵权集中到朝廷,天下自然太平无事了。”

  宋太祖连连点头,赞赏赵普说得好。

  后来,赵普又对宋太祖说:“禁军大将石守信、王审琦两人,兵权太大,还是把他们调离禁军为好。”

  宋太祖说:“你放心,这两人是我的老朋友,不会反对我。”

  赵普说:“我并不担心他们叛变。但是据我看,这两个人没有统帅的才能,管不住下面的将士。有朝一日,下面的人闹起事来,只怕他们也身不由主呀!”

  宋太祖敲敲自己的额角说:“亏得你提醒一下。”

  过了几天,宋太祖在宫里举行宴会,请石守信、王审琦等几位老将喝酒。

  酒过几巡,宋太祖命令在旁侍候的太监退出。他拿起一杯酒,先请大家干了杯,说:“我要不是有你们帮助,也不会有现在这个地位。但是你们哪儿知道,做皇帝也有很大难处,还不如做个节度使自在。不瞒各位说,这一年来,我就没有一夜睡过安稳觉。”

  石守信等人听了十分惊奇,连忙问这是什么缘故。宋太祖说:“这还不明白?皇帝这个位子,谁不眼红呀?”

  石守信等听出话音来了。大家着了慌,跪在地上说:“陛下为什么说这样的话?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谁还敢对陛下三心二意?”

  宋太祖摇摇头说:“对你们几位我还信不过?只怕你们的部下将士当中,有人贪图富贵,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你们想不干,能行吗?”

  石守信等听到这里,感到大祸临头,连连磕头,含着眼泪说:“我们都是粗人,没想到这一点,请陛下指引一条出路。”

  宋太祖说:“我替你们着想,你们不如把兵权交出来,到地方上去做个闲官,买点田产房屋,给子孙留点家业,快快活活度个晚年。我和你们结为亲家,彼此毫无猜疑,不是更好吗?”

  石守信等齐声说:“陛下给我们想得太周到啦!”

  酒席一散,大家各自回家。第二天上朝,每人都递上一份奏章,说自己年老多病,请求辞职。宋太祖马上照准,收回他们的兵权,赏给他们一大笔财物,打发他们到各地去做节度使。

  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杯酒释兵权”(“释”就是“解除”)。

  过了一段时期,又有一些节度使到京城来朝见。宋太祖在御花园举行宴会。太祖说:“你们都是国家老臣,现在藩镇的事务那么繁忙,还要你们干这种苦差,我真过意不去!”

  有个乖巧的节度使马上接口说:“我本来没什么功劳,留在这个位子上也不合适,希望陛下让我告老回乡。”

  也有个节度使不知趣,唠唠叼叼地把自己的经历夸说了一番,说自己立过多少多少功劳。宋太祖听了,直皱眉头,说:

  “这都是陈年老账了,尽提它干什么?”

  第二天,宋太祖把这些节度使的兵权全部解除了。

  宋太祖收回地方将领的兵权以后,建立了新的军事制度,从地方军队挑选出精兵,编成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各地行政长官也由朝廷委派。通过这些措施,新建立的北宋王朝开始稳定下来。

  2、以茶代酒

  “以茶代酒”的典故最早出现在晋朝陈寿写的《三国志。韦曜传》里,“皓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已七升为限,虽不悉入口,皆浇灌取尽。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荈以当酒。”

  公元252年,吴太祖孙权病死,传位于子孙亮,后宫廷政变,孙亮之兄孙休上台。孙休临终时,遗诏儿子做接班人,任丞相濮阳兴和左将军张布为"顾命大臣",辅佐幼主。

  哪知尸骨未寒,两位"顾命大臣"嫌孙休儿子太小,废太子孙和的儿子,改立23岁的"长君"孙皓为帝,他是孙休的侄子。孙皓初立时,抚恤人民、开仓赈贫,后变得专横残暴、终日沉浸于酒色从而民心丧尽。孙皓不知感恩戴德,上台不到3个月就要了这两个“顾命”的命,因为,他听说这二位见他性情粗暴又好酒色,流露出了一些后悔立他为君的'意思。

  其实一点不错,这孙皓就是一个好酒之徒,经常摆酒设宴,群臣作陪。他的酒宴,一整就是一天,而且有一个规矩:每个人以七升为限,不管你会不会喝,不管你能不能喝,甚至不管这酒是不是进了肚子,七升酒是必须见底的。如果按照现在的度量衡,一升酒有二斤,那就是14斤了,白水也会喝爆肚皮的。可是陈寿的《三国志》是这麽记载的,这里照抄无误。

  群臣中有一个人叫韦曜,酒量只有二升,真难为他了。就算他的嘴是个大漏勺,也漏不掉这麽多啊。孙皓是个暴君,说一不二,动辄杀人,但是对韦曜却格外照顾,看着他喝不动了,就告诉人悄悄给他换上茶,这韦曜是何人?他原来是孙皓的父亲南阳王孙和的老师,也就是太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地位相当特殊。而且当时韦曜正奉命写孙河的回忆录,孙皓还指望着他在里面美言自己几句呢,当然也不想看他一个人喝不下酒搅了大家的兴,就偷偷使出这”以茶代酒”的一招。

  可惜,耿直磊落的韦曜碰到的是个嗜酒如命,贪图享受的平庸幼稚糊涂之主。孙皓竟把宴会演变成了"过家家","皓每于会,因酒酣,辄令侍臣嘲虐公卿,以为笑乐。"韦曜认为这样下去,"外相毁伤,内长尤恨",彻底堕落的孙皓不听韦曜的劝阻,最终,孙皓被惹火了,公元273年,孙皓把他打入天牢,不久被处死。

  这样一个暴虐的君主,当然不能治好国。280年,吴国为西晋所灭,孙皓也做了俘虏,被遣送到了洛阳,受封的爵位是“归命侯”,比早先被俘的蜀王阿斗的爵位”安乐公”还要低!这个残暴无能的家伙苟延残喘了四年,病故洛阳,时年42岁。

关于历史典故4

  献媚者现丑

  十六国时期南燕刺史鞠仲,为了讨好皇帝慕容德,奉承道:“陛下乃中兴之圣主,跟少康、光武帝差不多。”慕容德就让左右的人赏赐鞠仲帛千匹,鞠仲感到赏赐太重,正在谦让,没想到慕容德却说:“你知道跟我开玩笑,难道我就不知道跟你开玩笑?你对我说的不是实话,我赏你的'也是虚数。”鞠仲拍马屁没边没沿,被皇帝狠狠戏弄了一番。

关于历史典故5

  楚庄王一次平定叛乱后大宴群臣,宠姬嫔妃也统统出席助兴。

  席间丝竹声响,轻歌曼舞,美酒佳瑶,觥筹交错,直到黄昏仍未尽兴。楚王乃命点烛夜宴,还特别叫最宠爱的两位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文臣武将们敬酒。

  忽然一阵疾风吹过,筵席上的蜡烛都熄灭了。这时一位官员斗胆拉住了许姬的手,拉扯中,许姬撕断衣袖得以挣脱,并且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缨带。

  许姬回到楚庄王面前告状,让楚王点亮蜡烛后查看众人的帽缨,以便找出刚才无礼之人。

  楚庄王听完,却传令不要点燃蜡烛,而是大声说:寡人今日设宴,与诸位务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便更加尽兴饮酒。

  听楚庄王这样说,大家哦度把帽缨取下,这才点上蜡烛,君臣尽兴而散。

  席散回宫,许姬怪楚庄王不给她出气。

  楚庄王说:此次君臣宴饮,旨在狂欢尽兴,融洽君臣关系。酒后失态乃人之常情,若要究其责任,加以责罚,岂不大刹风景?

  许姬这才明白楚庄王的用意。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绝缨宴。

  7年后,楚庄王伐郑。一名战将主动率领部下先行开路。这员战将所到之处拼力死战,大败敌军,直杀到郑国国都之前。

  战后楚庄王论功行赏,才知其名叫唐狡。他表示不要赏赐,坦承7年前宴会上无礼之人就是自己,今日此举全为报7年前不究之恩。

  楚庄王大为感叹,便把许姬赐给了他。

关于历史典故6

  李白的历史典故

  李白的一生多姿多彩,相比起很多人平淡甚至平庸的一生来说,李白这个大诗人有着太多的趣事可以讲述,这里小编就介绍其中的几个,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这里就不说了,下面主要来说说他“谪仙人”和“有景道不得”的趣事。

  据说当年李白从24岁的时候就出门游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到30岁的时候他来到了当时的政治中心长安,他从小就有着匡扶社稷的理想,所以到了长安之后拜访了很多的达官显贵,但是没人愿意推荐他。直到有一天李白和朋友一起去到紫极宫游玩,碰上了当时的文坛领袖贺知章,贺知章对于这个名声渐起的小辈也比较重视,再看到李白仪表不凡,风姿卓越,所以就邀请他一起来喝酒。结果买酒的时候发现身上没钱,贺知章有点尴尬就把自己衣带上的金龟给取了下来,拿它去换钱,李白还劝阻他:“这是朝廷给的,怎么好拿去换酒呢?”但是几人都没有带钱,所以只好这样。之后李白拿出自己的诗歌请贺知章指点,贺知章读完《蜀道难》顿时觉得李白的这首诗实在太好了,等到读完《乌栖曲》贺知章不禁感叹李白是天上的谪仙人啊,才华不是凡人可以比拟的。因此李白的“谪仙”之名就传开去了。

  后来李白依旧不得重用就离开长安继续游山玩水,有一次就和几个好友一起来到了黄鹤楼,一般来说来到这种名胜古迹文人墨客总是会在上面题诗,但是到了这儿李白面对着无限的风光,刚想提笔作诗就看到了当年崔颢留下的那首《黄鹤楼》,读罢此诗,李白就把笔给放下了,感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孟浩然和李白的故事

  孟浩然和李白都是唐朝有名的诗人,不过要论成就李白这个后辈要比孟浩然这个前辈强多了。李白,唐朝有名的诗人,号“青莲居士”,有“诗仙”的称号,他的诗即使是现在,仍被许多学者争相研读。孟浩然比李白大十多岁,两人认识前,孟浩然的名字已经被许多人熟知,李白就一直很仰慕他,渴望跟“偶像”见一面。有一次李白在黄鹤楼上喝酒,听说孟浩然就在附近飞襄阳隐居,便立马去拜访他。孟浩然也早就听说李白的大名,衣服都还来不及整理就出门迎接李白,两人一见如故,从此成为了好朋友,经常在一起饮酒、作诗、谈人生、谈抱负,人生好不快活。

  但是好景不长,孟浩然不久后便要去远游,李白有事在身不同同去,不然照李白热爱游历山河的性格,铁定会和孟浩然作伴。临别前,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设宴践行,酒过三巡,站在高楼上眺望远处渐行渐远的帆船,李白内心百感交集,写下了一首后世传诵千年的千古名句送别孟浩然。

  郭子仪和李白的故事

  郭子仪一生经历丰富,他和李白之间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据说两人都救过对方的命。根据史书记载,当年郭子仪名声不显的时候还是一个小小的士卒,不知道犯了什么事,他的上司就要处死他,恰好碰上了当时正受宠的李白路过,看郭子仪威武大气是个人才就一番周旋劝告哥舒翰,免了郭子仪的刑责。

  李白虽然是史上少有的大才子,但是其实在政治上的`才能还是很渣的,并没有什么杰出的才能,而且为人狂妄不拘小节,得罪了很多皇帝身边的近臣、亲信,受到了很多人的诽谤,到了后来的时候更是失误的跟着永王造反,结果兵败,郭子仪念及李白当年对自己的恩德就力保李白,最后李白得以免去死刑。郭子仪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完人”,可以说遍观整个政治史像他这样的都很少见,他的一生经历了很多的波折,但是始终保持着一种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态度,得志的时候精忠报国,失势的时候也不埋怨什么,这其中还有他屏退侍女免遭祸患和不设门墙透明公开的小故事,最精彩的是他和李白之间的那段往事。

关于历史典故7

  依旧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依旧是孔子的弟子。闵损,字子骞。他的生母早亡,父亲续弦。继母生了两个儿子,经常虐待闵损。冬天的'时候,给闵损穿芦花做的衣服,而给弟弟们用的是棉花。

  这一天,随父亲出门,牵车的时候因为太冷而打颤,绳子掉在地上。父亲很生气,提鞭就抽,抽破衣服飞出来的却是芦花。父亲回家要休妻,闵损跪在地上求父亲放过继母。

  说:“如果母亲留下,那么只有我一个人受冻,如果您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受冻”父亲十分感动,留下了母亲。

  而他的继母听说此事,痛改前非,自此待闵损如亲儿子一样。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

关于历史典故8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源自汉中城固"升仙村"升仙村,伴随它有一段古老传说:东汉王莽二年,山口村有一位名叫唐公,既学道又酷爱柑桔。他所务桔园,绕河之水,沐山神风,质量上乘。秋高气爽,满园星辰,常有神仙路过,讨要品尝。一天早晨,山口处万道霞光,唐公方一家人连同他的.房舍果园,冉冉飞升上天,若干年后,尚闻鸡鸣九宵,犬吠云中,为了纪念这一段美丽的传说,山口处村庄便称作“升仙村”。

  伴随着改革开放,城固人民培育出了新的系列换代产品——升仙蜜桔。它处具有升仙村丹桔全部优点特点,还个儿硕大,薄皮无核,更兼树型矮化,最高亩产可达万斤。

  近年来发展沿秦岭南麓八万亩产业林带,形成了秋风十里柑桔香的桔园秋色。值此金秋十月柑桔飘香之际,特推出桔乡秋色一日游。

关于历史典故9

  高山流水

  春秋时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摇深,常人难解,仅钟子期能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赞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钟子期叹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无论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伯牙在曲中每表现某一主题或意象时,钟子期必能领会其意。一日,伯牙与钟子期共游于泰山之阴,逢暴雨,二人止步于岩下。伯牙心情郁闷,于是弹奏了一会琴。

  琴曲起初表现的是雨落山涧的情景,接着模拟山流暴涨和岩土崩塌之音。每段曲弹奏完毕,钟子期“辄穷其趣”,把曲中意象说的穷极通透。伯牙于是离开琴而叹道:“善哉,善哉,阁下能听出曲中志趣,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我哪里能隐藏的.了我的音声呢?”于是二人成为人生知己。但《列子》中并无伯牙因钟子期离世而从此不再鼓琴的内容。”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废琴终身不弹。后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难遇,也指乐曲绝妙。

关于历史典故10

  孟母三迁

  孟子小的时候和母亲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孟母认为这样不好,就搬到市集附近,孟子又学起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情。孟母再次搬家到学校附近,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岳母刺字

  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宋朝。母亲姚太夫人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姚太夫人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岳飞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

  拾葚异器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孝顺母亲。每日出去采摘桑葚时都把桑葚分开装。赤眉军(绿林赤眉起义)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黑色的味甜,用来供养母亲;红色的味酸自己吃。”赤眉军为他的孝行感动,送给他二斗米和一只牛蹄。

关于历史典故11

  典出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子云近出,擅名江表,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苏轼·题萧子云书》:“唐太宗评萧子云书曰:‘行行如纡春蚓,字字若绾秋蛇。’今观其遗迹,信虚得名耳。”

  《宋苏轼和孔密州五绝五首之四》:“蜂腰鹤膝嘲希逸,‘春蚓秋蛇’病子云。”

  《清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诗云:“研将朱墨任鸦涂,‘春蚓秋蛇’认得无?”

  《晋书王羲之传》评江南梁萧子云之书法,虽名扬江南,但其书法柔弱无力,缺豪迈之气。字体犹如春天之蚯蚓,秋天之蛇无异。《苏轼题萧子云书》中有录唐太宗观子云遗迹之语,与《晋书》所言,大致相同。

  亦作“秋蛇春蚓”。《宋·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二首》:“‘秋蛇春蚓’久相杂,野骛家鸡定谁美。”

  亦作“春蛇秋蚓”。《明宋濂史书会要序》:“近世以来,徇末而忘本,濡毫行墨,‘春蛇秋蚓’之连翩。”

  “春蚓秋蛇”。原指弯弯曲曲,似蚯蚓与蛇爬行之遗迹。后喻书法柔弱,缺乏骨力,字体拙劣,婉曲无状,常用此语。

  误会

  “春蚓秋蛇”典出李世民《晋书·王羲之传论》,文曰:“(萧)子云近世擅名江表,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卧王蒙于纸中,坐徐偃于笔下。虽秃千兔之翰,聚无一毫之筋;穷万谷之皮,敛无半分之骨。以兹播美,非其滥名邪?”萧子云是萧梁时代著名的书法家(按:其草书等今已不得见,惟小楷赖《阁帖》以传,见附图),李世民认为他的字萦绾无状,缺筋少骨,如同“春蚓秋蛇”。

  李世民论书以骨力为尚,尝云:“今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历代书法论文选》辑,120页)而萧梁书家多以王献之的流美书风为楷模,“字书工者率以纤劲清媚者为佳”(马宗霍《书林藻鉴》卷七引欧阳修语)。萧子云亦不例外,他在上梁武帝《论书启》中说:“臣昔不能拔赏,随世所贵,规模子敬(王献之),多所历年。”虽然他也说到自己“始变子敬,专法元常(钟繇)”,但事实上“晚节所变,乃右军(王羲之)年少时法也”(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第十九》“梁氏秘阁”条),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审美趣味。萧氏以柔美为主要特征的书法风格与李世民以骨力为主的书学祈尚相去甚远,遂招致李氏恶评。

  由于李世民的这段话中已经包含了对“春蚓秋蛇”的解释,所以,并没有给后人的理解和运用带来困难。宋·姜夔《续书谱·草书》:“唐太宗云:‘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恶无骨也。”又苏轼《东坡题跋》卷四《题萧子云书》:“唐太宗评萧子云书云:‘行行如纡春蚓,字字若绾秋蛇。’今观其遗迹,信虚得名耳。”又《苏轼诗集》卷十五《和孔密州五绝·和流杯石上草书小诗》:“蜂腰鹤膝嘲希逸,春蚓秋蛇病子云。”又《苏轼诗集》卷二十九《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二首·其一》:“秋蛇春蚓久相杂,野鹜家鸡定谁美。”又明·赵宧光《寒山帚谈·学力三》:“字法恶无骨。《书状》云:‘行行若萦春蚓,字字若绾秋蛇。’此主客不分耳。”又清·宋曹《书法约言·论草书》:“若行行春蚓,字字秋蛇,属十数字而不断,萦结如游丝一片,乃不善学者之大弊也。”又清·姚配中《书学拾遗》:“凡作草,不得一概盘纡……不然则春蚓秋蛇而已。”所言率皆限定在“萦绕”和(或)“无骨”的含义上。

  此外,有论者对“春蚓秋蛇”作了字面上的改动,本义不失。明·范钦《天一阁集》:“迩年陈、方、杨、马草书视解大绅、沈文明、张汝弼尤怪诞,乃攘臂驰骛,说者以病丐偷儿、僵蛇曲蚓目之,然乎!”(《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419页)又明·丰坊《童子学程·草书》:“近时张东海之学,缠绕无骨,备死蛇结蚓之态。”又清·王澍《论书剩语·运笔》:“解得顿挫,斯能跌荡。指如悬槌,笔如死蚓,岂有是处?”

  如此明晰之义,竟有误会者。考其所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春蚓秋蛇为遒劲,例如,明·解缙《文毅集》卷四《草书歌》:“动如彩鸾紫凤争翱翔,劲如秋蛇春蚓各奔忙。”二是以为婉转流动,例如,今人朱良志《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笔断意联,线断脉运,可以成一灵妙的空间,可尽春蚓秋蛇之意。”(51页)缠绕无骨的春蚓秋蛇在这里被用作艺术美的象征,实在令人意外。

  误会考

  首先,李世民文中“行行若萦春蚓”一语已经把意思表达清楚了,接下来的“字字如绾秋蛇”是出于句法骈丽考虑而加上的,不过重复而已。或许正是这附丽的一句中的“蛇”引起了后人的误会。从书法意象角度看,蚯蚓总是一无是处,所以古人有“蚯蚓笔法”之诮(宋·陈槱《负暄野录·篆法总论》),而不必说明蚯蚓所处季节或状态。蛇却大不一样,固然它在秋冬之际会渐趋僵硬、休眠,但在活动期的表现却是敏捷而生动的,而且具有某种份量的龙的特征,在这一点上,蛇与书法(特别是草书)的美是相通的。因此,如果用到贬义,则必在“蛇”前加上“秋”、“僵”、“死”一类定语,否则即涉褒义。汉·崔瑗《草势》:“畜怒怫郁……腾蛇赴穴,头没尾垂。”又晋·索靖《草书势》:“盖草书之为状也……虫蛇纠缪,或往或还。”又梁武帝萧衍《草书状》:“疾若惊蛇之失道,迟若渌水之徘徊。”又唐·窦蒙《〈述书赋〉语例字格》:“草:电掣雷奔,龙蛇出没。”又唐·陆羽《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宋·蔡襄《自论草书》:“每落笔为飞草书,但觉烟云龙蛇,随手运转,奔腾上下,殊可骇也。”所以,有的研究者认为“以蛇来比喻草书,是最能协助观者欣赏草书书法的.简便有力的概念和形容用词”(高尚仁《书法艺术心理学》,200~201页)。此外,还有书法家通过观察蛇而领悟草书法门。宋·文同《论草书》:“余学草书几十年,终未得古人用笔相传之法。后因见道上斗蛇,遂得其妙。”凡此种种,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干扰层,使得人们出于对蛇的“认可”而误解了“春蚓秋蛇”的贬损含义。

  其次,中国古代书法有“意象式”品评的传统,这种品评方式有时给人以云山雾罩、模棱两可之感。前人已经察觉其中的弊端,如唐·孙过庭《书谱》:“至于诸家《势》、《评》,多涉浮华,莫不外状其形,内迷其理。”又宋·米芾《海岳名言》:“历观前贤论书,征引迂远,比况奇巧,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是何等语?或遣词求工,去法逾远,无益学者。”这是我们在对待误解春蚓秋蛇问题时所不应忽视的因素,因为春蚓秋蛇正是意象式品评的例子。如果只注意到所谓春蚓秋蛇,而没有顾及上下文的申说,或者只是耳闻此语,却没有获悉相关背景,那么仅凭春蚓秋蛇之意象,就未必能确知其所指之褒贬。

  再次,萧子云的书法水平究竟如何呢?是不是如李世民所论之不堪呢?《梁书》卷三十五《萧子恪传附萧子云》:“子云善草隶书,为世楷法……其书迹雅为高祖所重,尝论子云书曰:‘笔力劲骏,心手相应,巧逾杜度,美过崔寔,当与元常并驱争先。’其见赏如此。”不仅享誉于当时,后人对萧氏的评价也不低,李世民 “子云近世擅名江表”一语就说明了这一点。又唐·张怀瓘《书断》将萧氏各体书分列为妙品或能品。又明·王世贞《书画跋·宋克〈急就章〉》:“叹章草自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后仅得一萧子云耳。”相比之下,负面的看法是很少见的。在褒扬声中,李世民“春蚓秋蛇”的说法就可能产生“错植”并导致误解,换言之,既然萧氏书法是好的,而春蚓秋蛇是描述萧氏书法的,所以春蚓秋蛇就是好字眼。

  我们分析了导致误解的可能原因,但这并不意味着误解的合理,因为在作为原始出处的李世民的那段话中,春蚓秋蛇的含义实在是没法再明白了。

  补充说明的是,春天的蚯蚓和秋天的蛇是僵硬迟缓的,而秋天的蚯蚓和春天的蛇却未必如是。秋天的蚯蚓姑且不论,春天的蛇至少处在复苏的、跃跃欲试的状态,甚至已经警觉而腾赴了,所以“春蚓秋蛇”并不能当然地转换为“春蛇秋蚓”。明·宋濂《〈书史会要〉叙》:“余又独慨近世以来,徇末而忘本,濡毫行墨,春蛇秋蚓之连翩,辄扬眉以骄人曰:‘此斯(李斯)、冰(李阳冰)也,此右军、大令(王献之)也。’君子观之,曾不满夫一哂。”这样的用法大概可以算作另一种误会吧。

关于历史典故12

  战国时期的齐国,有一个叫冯谖的人,他因为贫穷已经快活不下去了,于是他便来到当时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的门前,说自己想当他的食客。孟尝君就问他了:你有什么爱好吗?”他说没有。孟尝君又问:“你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吗?”他还是回答没有。孟尝君一听就觉得有点好笑,一个什么才能都没的人也敢来我家?当时处于自己的仁德,他还是答应了冯谖的请求。

  来到孟尝君的家里后,因为家里的办事人员认为孟尝君并不喜欢他,于是就随便给他点剩菜剩饭打发他。冯谖就三次用弹铗唱歌的方式向孟尝君提出自己的要求,而且一次比一次都要过分,皱眉的人都十分厌恶并讥笑他,但孟尝君还是满足了他所提的各种无理的要求。其实冯谖做这一系列事情都是为了测试孟尝君的胸襟和眼界,现在他眼界可以肯定孟尝君却是想做大事的人。于是他此后便尽心辅佐孟尝君成就大业。

  这个故事个我们的`启示是,作为一个领导人,要有宽宏的气魄和广大的胸襟,对于下属的要求应该尽量满足他们。就像孟尝君那样,对于冯谖提出的各种要求都能及时满足他。正史因为有了这样的领导,冯谖才能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来帮助自己的上级,而且是忠心耿耿,丝毫不敢有懈怠。

  当然这里的冯谖也是有非凡智慧的人物,他会考察自己应该要辅佐的人是否值得自己倾尽全力来帮助他,也就是说他懂得把自己的能力用在最恰当的人和事上,这样才能成就自己的最大价值。

关于历史典故13

  乐此不疲的意思

  [释义] 乐:喜爱;爱好;疲:疲倦。乐于做某事;沉浸其中;不觉疲倦。形容对某种事物特别感兴趣。

  [语出]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如此;倒也乐此不疲。”

  [正音] 乐;不能读作“yuè”。

  [辨形] 疲;不能写作“皮”。

  [近义] 乐而忘返 专心致志 沉迷不醒

  [反义] 心猿意马 心不在焉

  乐此不疲的成语典故

  汉光武刘秀为建立东汉政权,东征西战,历尽艰辛。刘秀登基后,为巩固政权,改善黎民百姓的生活,他非常重视发展生产,提高国力。他每天很早上朝,处理国家大事,很晚散朝回宫,还要与文武公卿们谈论治理国家的道理,商量和处理一些问题,稍有空闲,他还要伏案读书、批文。每天很晚才能休息。他的儿子刘庄,见父亲每天如此劳累,满分作文,心中很不安。刘庄便劝刘秀说:“父王争战半生,如今临朝秉政,又如此操劳,儿臣实在放心不下,儿望父王效仿黄帝、老子的养身之道,使生活更悠闲、宁静。”

  刘秀听罢,说:“皇儿之心,为父要以理解。只因我乐此道,不为疲也。”这话的意思是:我自己乐于这样,也不觉得疲劳。

  用乐此不疲造句

  1) 再美味的菜,吃久了都会腻;再惬意的生活,过久了都会倦。但唯独“爱你”这件事,乐此不疲,始终不变!

  2) 他们又最爱自创新招,四兄弟个个三头六臂,一心几用,奏乐同时又玩杂耍,我拨你的结他弦线,你按他的笛孔仍然合拍,又乐此不疲戏弄别人,总之绝无冷场,最紧要好玩!

  3) 六一六一,祝福穿上花衣,祝你万事如意,生活无忧无虑,没事打打太极,模样更加神气,心情保持美丽,天天乐此不疲!

  4) 今天我和要好的朋友一起去上山,走了半小时的路上了山顶我们乐此不疲,我们难以抑制自己的高兴,不约而同的大喊起来。最后,我们步履匆匆的下山了。

  5) 我们在学习上劲头十足,可谓学而不厌;老师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悉心辅导,可谓诲人不倦;我们和老师都可以说是乐此不疲啊!

  6) 当别的同学问题问到我时,我都会不胜其烦地说不知道,但查田君都会很乐意地教他们,乐此不疲。

  7) 不错,你现在是正当年,流连于岁的瑜伽教练和酒店服务生美眉之间,乐此不疲。但总不能永远这么下去吧。

  8) 她成天躲在家,她凡事嫌麻烦,她不爱出门,她常常不修边幅,她不恋爱,过着枯燥无味的生活她乐此不疲。

  9) 人生乐此不疲为哪般?佛曰:下班。

  10) 青春就像是切洋葱,我们都泪流满面,却还乐此不疲。

  11) 他对这件工作倍感兴趣,虽常夜以继日,但却乐此不疲。

  12) 小明很喜爱园艺,一个人在自家的后院乐此不疲地重复着掘土种花的时光。

  13) 世界各国乐此不疲的寻找着全球贸易路线并且不断派遣船只探路,这次他们看到了希望。

  14)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乐此不疲地玩微博。

  15) 他总是没日没夜地搞研究,每天乐此不疲。

  16) 有时,在他人看来这些事情是毫无意义的,但是她却乐此不疲地追求这些微不足道的快乐。

  17) 他每天都在马戏团表演小丑,真可谓是乐此不疲。

  18) 老赵天天去公园慢跑,乐此不疲。

  19) 小明总是帮助同学,乐此不疲。

  20) 我在家里乐此不疲的做着家务。

  21) 他乐此不疲地尝试非常规的货币政策,使美联储能够应对金融崩溃,即使美国的政客们已无力回天。

  22) 这个小明,管起闲事来乐此不疲。

  23) 跟facebook一样,用户心甘情愿、乐此不疲地免费为它做这项工作。

  24) 有些人对麻将是乐此不疲。

  25) 虽然植树很累,但同学们都为绿化我们的家园而乐此不疲。

  26) 我十分爱看书,每当有书摆在我面前时,总能让我乐此不疲的乐在其中。

  27) 小弟弟不是玩他的'遥控飞机,就是玩他的奥特曼,真是乐此不疲。

  28) 人们最乐此不疲的一项节日活动类似于摸彩.

  29) 父亲是一个坚毅冷峻的男人,似乎永远不会屈服。但是,父亲却愿意低下头让我坐上他的肩头,而又乐此不疲。

  30) 我个人对生活一无所求,吃住都十分简单,上天给我的恩赐,我并没多要财产的奢求。如果此生能做多点对人类、民族、国家长治久安有益的事,我是乐此不疲的。

  31) 我听见回声,来自山谷和心间以寂寞的镰刀收割空旷的灵魂不断地重复决绝,又重复幸福终有绿洲摇曳在沙漠我相信自己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不凋不败,妖治如火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乐此不疲。泰戈尔

  32) 此决定对和平年代本已紧张的太平洋地区邻邦关系报道纷至沓来;穆帅自己火上浇油;记者们也乐此不疲,决心将热闹进行到底。

  33) 亲情友情爱情情情相系,思念想念挂念念念不忘,官运财运鸿运运运亨通,短信真心诚心衷心祝愿你,赐福祈福祝福福福传到,重阳节欢乐喜乐快乐乐此不疲!

  34) 六一六一,送你一件新衣,让你心情美丽,模样更加神气,没事打打太极,生活纸醉金迷,天天乐此不疲,心底无限欢喜,开心天下无敌!老小孩们,节日快乐。

  35) 由于依靠政府救助基金才得以幸存下来,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除了欣然同意外别无选择,但是福特也同样乐此不疲。

  36) 我从小便爱上了天文星相学,每每有关此类书籍摆在我面前总能让我乐此不疲地沉浸其中。

  37) 重庆是中国西南的一个著名的大城市,全城群山遍布,倩影幽幽,让人乐此不疲。

  38) 这位老先生,天生又是无论什么疑难,每问必知,据知而答,无答不即详且尽,并且乐此不疲。

  39) 他在这权力的两极之间左右逢源又左右为难,既是游刃有余又是如履薄冰,巨大的利益诱惑使之乐此不疲,但暗藏的杀机又不得不让他盼望早日解脱。

  40) 小猫对毛线团的喜爱众所周知,只要有机会得到,小猫就会乐此不疲的玩下去,总也不厌。

关于历史典故14

  明史记载“大吏令不便,辄寝阁不行。有所击断,直行己意”,即上级的命令不切实际就束之高阁,不去执行。与上司有所争执,就径自照自己的意思办。

  针对吴淞江下游水旱灾害,重点考察了三江古道,撰写、、等一批考察报告和研究文章,对疏浚吴淞江水道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他主张制定治田规矩,对沿吴淞江一带被人私占围垦的茭芦地,限期清退疏通;对官府摊派的各种不合理税赋予以废除;在灾情发生之时,应及时召募灾民,采取“”的.措施,尽快兴修水利工程等等。

  在自己的文章中,揭露了恶霸横行、吏治腐朽的现实,为一名被流氓群凶杀害的弱女子张氏鸣冤。在归有光和昆、嘉两县乡绅、举子的声援和努力下,肆恶元凶终被法办。

  在长兴县做县令时,归有光一心要为民作主,凭着书生意气,公开贴出,要求大户们不许“刻剥小民”,这完全违反了官场的“潜规则”。

  归有光由大学士、等引荐升任南京太仆寺丞,且他被留在北京内阁,负责纂修时,京城有权贵想笼络他,归有光不为所动,后某权贵日益为皇上所宠,他则“遂绝不与通”,深受时人赞叹。

  一个小的事情也可以从侧面反映,他一直信奉“惟有读书高”、“”的理念,以60岁高龄考上进士。

关于历史典故15

  不读哪家书,不知哪家理

  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马绍良的人在朝中做官。他年轻气盛,自以为博学多才,满腹文章,经常在同僚面前卖弄自己,因此得罪不少人,皇帝对他的所作所为也时有耳闻。

  这天,皇上把马绍良召进后殿,闲聊几句后拿出一首诗对他说:“听说爱卿才学出众,且看这首诗写得怎样?”

  马绍良不知道这是皇上的诗作,只草草看了一眼,见其中有两句是:“明月上竿叫,黄犬宿花蕊”,他不假思索地说:“这诗不通!明月怎么会上竿叫,黄犬怎么能宿在花蕊中呢?”

  “那么,以爱卿高见,这句诗改如何改呢?”皇上不露声色地问。

  马绍良说:“就改为‘明月上竿照,黄犬宿花荫’。”

  皇上听了,微微一笑,说:“爱卿才学疏浅,不配在京为官。”于是,马绍良被贬三级,发落到福建漳州做太守去了。

  马绍良自认晦气,但也满肚子不服气,无奈圣命难违,只好带着家眷到漳州去赴任。

  一天,他来到闽南一座山岭下休息,忽然看见山道旁野花团簇,争奇斗艳,便随手折了一枝花,他往花蕊中一看只见一条黄绒绒的小虫儿在花蕊中蠕动,便问身边的轿夫:“这是什么虫子?”

  轿夫一瞧,笑着说:“它叫黄犬虫,专爱往花蕊中钻。”马绍良一听,一下子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

  天很快黑了,马绍良心事重重,无心赶路,便找了一个小店歇了下来,回想起白天的事情,他久久不能入睡,就到窗口赏月,这天晚上,碧空如洗,只见一轮明月照着在晚风中摇曳的翠竹,缓缓升上了天,正当月儿挂在半空的时候,不断传来鸟儿悦耳的.叫声,他听了好长时间,似有所悟,叫来店主,问道:“这是什么鸟在叫?”店主回答说:“这是明月鸟,这只有在月亮当空时才叫,所以人们叫它‘明月鸟’。”

  马绍良听了,心里惭愧万分,这时才明白皇上为什么把自己贬到闽南做官。

  马绍良年逾古稀后,辞官回乡,他特别后悔自己年轻时的狂妄浅薄,便时常对人们说:“不读哪家书,不知哪家理。我生在北方,不知南方事,到了南方,才知天之高,地之厚,自己所知道的,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一个人最大的过错,莫过于自以为是啊!”

  从此,“不读哪家书,不知哪家理”便在人们中间流传开了。

【历史典故】相关文章:

历史的典故04-12

历史典故04-12

经典历史典故精选08-26

经典历史典故02-19

经典历史典故04-28

经典的历史典故01-13

历史典故05-19

历史的典故05-21

经典的历史典故04-20

曳尾涂中的历史典故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