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的论文

时间:2023-07-20 17:31:26 农/林/牧/渔 我要投稿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精品14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精品14篇]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这一点显得尤为突出,而解决“三农”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解决“三农”问题上有其独特的优势。良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黑龙江省“三农”问题的表现

  目前,黑龙江省的“三农”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导致农民的经济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农民的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这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二是农业产业化问题。农业发展缺乏有效的企业拉动力,缺少较强的龙头企业,现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够。三是农村建设问题。主要是三个落后:基础设施落后、科技文化落后、乡村面貌落后。这三方面的问题实质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如不尽快解决上述问题,从长期来看,不利于社会稳定,从短期来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这将大大影响黑龙江经济的发展,阻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体系在解三农问题,支持农村经济发展诸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还是及其有限,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方面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但农信社自身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1)目前,黑龙江省市(县)的农业银行在农村的机构网点已全面收缩,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经营业务伴随着国有粮食企业改制、粮食流通市场化已逐步萎缩,邮政储蓄不断从农村抽吸资金,已经造成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和“一社难支‘三农’”的局面。

  (2)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服务的政策性与其商业化经营模式之间存在矛盾。黑龙江省农信社的发展历史证明,在经过多次的重组和长期的行政计划管理之后,农村信用社从内容到实质都不再具备合作金融的特性,已经变为按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运作,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组织。另一方面农信社又承担着部分政策性的支农任务,并为此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农村信用社成了一个矛盾综合体,多元目标冲突。农民对农信社既没有控制权,也没有管理权和收益权,导致农信社产权关系模糊、所有者缺位、寻租现象严重,最终发展偏离了设立时的初衷。

  (3)农村信用社农贷业务以粮食生产贷款为主,规模化养殖及农产品加工营销难以得到贷款,农村中小企业基本得不到贷款。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主要用于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以种植业小额贷款为主“春放秋收冬不贷”,贷款方式为3—5户联保,额度一般在3 000—5 000元之间。养殖业贷款占农业贷款额的比重在10%~30%之间,主要用于支持当地发展禽蛋业、奶牛养殖业,最高额度在1—3万元之间,采取抵押联保方式,多为一年期。农村中小企业贷款、筹资更为困难。

  2.农村消费型贷款处在起步阶段,民间借贷比较普遍。除农业扩大再生产外,农户迫切需要的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和助学贷款等分期偿付的中长期贷款,目前仍然很难从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贷出。民间借贷(当地称“抬款”)现象比较普遍,一般由亲属、朋友担保,利息都在一分以上。

  3.财政转移支付项目少,地方财政基本上为“吃饭财政”,对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的支持力量微弱。目前,中央与省级财政对市(县)支持主要是转移支付项目,包括粮食补贴、退耕还林补贴、人畜引水补贴等,而农田水利设施、村庄道路硬化、农村社区环境治理、农村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投入短缺、支持渠道缺乏,已严重制约了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

  总之,黑龙江省的农村金融支持作用,仅处在维持农业简单再生产的推进阶段,与广大农户、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发展规模化生产的强烈需求极其不相称,由此形成了三个不衔接,即“零风险贷款”供给与风险和收益并存的农业产业化资金强劲需求不衔接,农村金融机构的“恐贷”、“惧贷”行为与农户、企业强烈的贷款作为不衔接,农村金融自身发展壮大与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社会进步的不衔接。这种由于金融供给方式不合理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格局,必须要采取措施加以打破,形成新的供需衔接、优势互补、良性循环的经济增长方式。

  三、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高效新型农村金融体制的建议

  充足到位的资金供给、高效便捷的信贷经营模式和基地企业规模带动是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为此,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高效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是解决黑龙江省“三农”问题的关键。构建一种以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发行为主体,以其他金融组织为补充,以担保、保险企业为保障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必将促进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

  1.明确全省各金融机构为“三农”服务的义务,理顺相互间的资金关系,形成农村资金的良性循环机制。落实各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义务,按其新增贷款的一定比例发放支农贷款,对投向龙头企业的贷款比照农信社贷款利率的办法实行一定幅度的浮动。进一步发挥农发行的政策性信贷支持作用,调整职能,扩大对农业、农村的服务范围,开办“三农”贷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信贷业务,做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扶持贫困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工作;农业银行要继续坚守农村阵地,按商业化原则做好农业信贷工作,转变观念,讲求效益,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寻找机遇,创新思路,办好信贷扶贫业务,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支持乡镇企业和农村中小企业等等;人民银行要继续运用支农再贷款提升农信社支农后劲;农信社要结合双流农村居民非农化、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新情况,把服务“三农”作为业务经营的第一要务,把农民增收作为业务经营的根本出发点,把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业务经营的主要突破口,集聚信贷资金,结合优惠政策,积极调整信贷结构,不断增加贷款投入,努力提升金融服务,实现支农社会效益与自身经济效益的“双赢”。

  2.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作用。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因地制宜改革农村信用社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

  3.落实国家扶持政策,增强农村信用社主力军作用。政府要解决农信社的政策性亏损。建议国家对农村信用社开办保值储蓄而多付的利息给予补贴,并对农村信用社历史遗留的和因承担政府行为所形成的不良资产给予剥离。在税收政策上建议适当给予一定的.扶持。调整信用社的税收政策,减征或免征农业贷款利息收入的营业税,以减轻其经营包袱,使其轻装上阵,更好地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地方财政应对支农贷款进行财政贴息。

  4.适度放松农村金融的市场准入条件,允许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合法化,重点支持农民自主参与的各种形式的合作金融,以增加农村金融的服务供给。在大部分农户和农村企业普遍缺乏担保抵押品的情况下,发展民间金融可以有效利用民间的乡土信用资源,为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服务。此外,还应探索发展农业保险、大宗农产品期货、农村存款保险机制,调整财政和金融政策等支农方式。

  5.探索建立适应农民和农村需要、由自然人或企业发起的小额信贷组织。民间借贷现象普遍存在,证明切实存在民间金融市场,民间借贷有利可图。这是因为在经济发展中,一部分农户、企业先富裕起来、手中握有资金,一部分农户、企业急需发展资金,由此必然形成民间借贷。因此,应规范发展民间金融组织,着手建立贴近农民和农村需要、由自然人或企业发起的小额信贷组织,培育新型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主体,解决农村发展资金紧张问题。

  6.抓住契机,从根本上缓解农民和农村企业贷款担保问题。积极促进各级政府和财政落实预算,安排专项贷款担保基金,尽快成立农村贷款担保机构。根据农村和农业生产的特点,尝试推进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多种形式的担保方式,精简程序,增强可操作性。探索建立以信用镇、信用乡、信用村、信用企业、信用农户及信用个人为主线的农村信用资信、信用等级体系,在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条件下,便利农民担保与受贷。其次,鼓励支持建立“会员制”、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金融企业,采取“自愿入股、滚动发展、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改变过去单纯的“资产抵押”为“资产资金双抵押”,为股东提供股本多倍的贷款担保额度和其他经济合同的担保。

  7.建立和创新农村和农业保险产品。探索建立农村和农业保险产品,开发一些费率比例低、农民又急需的养殖业、种植业、抗灾、农业运输等方面的险种,既可使其成为农业保险新的业务增长点,又可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2

  前言:我国在这几年的发展下,通过金融服务农业,促进农村的发展,持续实现了农民增收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对农村的现代化建设,要把金融支持更好地融人到农村来,推进农村的建设增收。本文对我国现阶段三农存在的基本问题、情况及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具体说明如下。

  一、金融支持下三农问题制约的因素

  1、支持三农的效率不足,是因为农村的金融体系不完善。

  1.1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主体薄弱。(1)因为商业银行等机构的退出,减少了农村金融供给的主题。金融体制在1993年以后进行了改革,以盈利为最大化目标,所以引发银行不约而同地在农村的撤退营业网点,导致农业信用贷款的投人逐年下降。(2)政策性银行功能欠缺导致支农效应难以推进显性。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是农业发展银行,但是农业发展银行由于业务单一性,功能明显缺位,供不应求,仅仅只能发挥应有的职能。(3)农业信用难以承担服务三农重任,社先天不足。在商业性金融收缩、政策性金融滞后等问题的困扰下,农村信用社难以满足金融市场的资金需求,支持发展。

  1.2农村信贷资金供求出现失衡邮政储秀凭借优势利用多面广和汇兑网络抢先占有农村大部分储蓄市场,但是因为没有信贷业务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不仅分流了农村资金还加大了供求矛盾。在农村,金融机构大量吸收存款但是贷款却非常少,这样严重阻碍了三农经济的发展,不符合党和国家所制定的金融支持三农的'政策。

  2、影响到支持三农效果的是信贷管理机制不够灵活。信贷管理机制不够灵活:(1)信贷准人限制过于严格,比如规定只有信誉等级够高的人才能申请,VIP用户才能申请。(2)小额农贷的额度偏小。虽然小额贷款比较受欢迎,但是还钱期短可能导致生产周期不适应,而且贷款的资金少,一般都是五千元以下。(3)农户抵押和担保比较困难。农村最贵的是房子,可是农村的房价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导致抵押困难更不要说担保等问题了。

  3、三农信心的弱化是因为农业保证机制不配套导致的。

  3.1农业保障救助体系与三农发展要求不匹配。仅仅用农业保险为案例,作为农牧业大省,自然条件复杂,青海省每年受灾农作物占了三分之一,但是不常有限制,获得的农业保险金额远远不够受灾的份额,农民因此有浓烈的贷款愿望,可是又存在着害怕贷款的心理。3.2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配套。随着农业加快脚步,建设农业更需要政府和银行之间的支持和配合。怎样把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个地方财政投人到无限的农村建设当中成了一个大问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的落后造成了农业生产规模化和产业化之间的不适应。

  二、强化金融,支持三农的政策建议

  1、完善支持三农金融服务体系,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1.1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支持三农政策建议的关键是农村信用合作社要重新树立坚持为农村的工作观念,,发挥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主力军的作用,完善人治落实责任。

  1.2农业银行明确贷款比例和贷款的范围。在国家的政策下,各个银行应有责任在农村进行重点投资,以扶持农业发展,帮助农村现代化建设。适当加长中长期农业贷款的比重来扩宽农业的集资渠道。

  1.3扩充政策性银行的服务功能。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其地位就需要改变农业发展的经营定位,走适合农业发展的信贷业务。在政府和科技的有利投人下可以通过农业发行来开辟资金来源,才能更有效地增强农业比较优势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2、满足三农经济发展资金的需求,完善农村信贷管理机制。

  2.1适当提高农业贷款授信额度,满足农业生产资金的需求。为了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为了使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相一致,所以因户致宜来调整贷款长度期限是满足农市场需求的要求。

  2.2实行适度城乡差别利率,推进农村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中央英航调节机制,加大力度发展农村票据市场,调节信贷资金流向,放宽农村机构再现条件,使景荣资源在城乡间的合理配置。

  2.3解决贷款抵押困难,创新担保质押机制。克服政府出面代理可能产生的问题,实行民有民主的以民间资金为主的担保机制。

  3、增强金融真持三农的信心,建立农业风险补偿和保证机制。

  3.1为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撑起的保护伞,尽快建立农业保险制度。为了提高农民积极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补偿农村农村金融无法收回的损失,消除后顾之忧。

  3.2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农村基础建设。逐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加大对农村基础建设信款投人,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加强农业可发展能力。

  屈扬

  (陕西省镇巴县农村信用联社723600)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3

  摘要:当前“三农”问题仍然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链条上较为薄弱的一环,农产品价格不稳定,“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矛盾日益凸显。解决“三农”问题成为发展中国经济的重中之重。农业处于产业链低端,难以及时获取市场的需求信息,导致供求不平衡的情况出现,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加快信息的传播速度,使农民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减少损失。金融机构的介入能够使得农民的财产获得保障。

  关键词:“三农”问题;交通银行;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各生产服务行业的交流逐渐深入,不仅带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成长,也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耕文明影响了我们几千年,农业作为我国一个传统产业,也是一个重要的产业。我国的农业属于第一产业,是我国进行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也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交通银行在解决帮助三農问题的过程当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遇到了不少问题。

  一、农业产业链条在“互联网+”的引导下不断升级

  农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也是第一产业,然而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的国情不容忽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我国众多人口以及出口所需要的粮食。因此,农业现代化和自动化是实现农业产业增收的一条必经之路,而要想实现农业自动化和现代化,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持。目前,通过计算机控制的农业自动施肥和灌溉已经可以实现。农业产业自动化在“互联网+”的引导下不断升级,在将来有望实现农业现代化普及。交通银行可与计算机产业公司进行合作,向农民发放低息贷款或进行相关产品补贴优惠。使农民切实享受到“互联网+”为农业现代化带来的便利。

  二、交通银行与金融机构合作共同助力“三农”问题的解决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逐渐重视,各类金融机构开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共同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交通银行可以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来实现对农民的支持。此前,交通银行深圳分行就已经与“三农金服”公司有过合作。三农金服作为一家国资系农村互联网金融平台,有自己优质的风险控制团队,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可以对农民申请的小额助农贷款进行贷前审核、贷中监控以及贷后管理。结合大数据、征信体系、风险控制模型等先进手段实现对风险的有效规避和控制。通过这类合作,能够有效地实现对农民的帮助,使农民切实享受到金融机构带来的优惠和便利,并且保障投资者以及平台的运营安全。这类平台专注农村金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更加强力的.解决农业问题,并为投资者带来可观的收益。交通银行与三农金服的合作,是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相辅相成的成果。能够有效促进农村消费,改善农业环境。

  三、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相结合服务农民的必要性

  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业一直是城市里个体商户的主要资金来源与重要动力。然而农业作为我国的传统行业,在许多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仍然是当地农民主要的生活生产方式。传统的金融机构在这些交通不便的地区设立网店的成本太大,而且收益甚低,但是仍有一些需要金融机构进行贷款以发展自己农业的个体农业生产者。相比之下,互联网金融对于这些农民就是一个较好的选择,互联网铺设成本低,覆盖范围广,比传统金融业设立站点更加方便快捷。而资金雄厚又是互联网金融所不具备的一大特点,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则恰好弥补了这两个缺点,取长补短,相辅相成。能够有效实现对农民的帮助以及为金融机构更好地创收。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与互联网模式结合下的多元化产物,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的金融业,它更容易为大众带来便利,普惠大众。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金融已经渗透到“三农”的领域中,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市场宽阔,资金需求量极大,可是同时也面临着资金供给量不足、资金外流加剧等种种难题。所以我们坚信互联网金融可以为解决农村、农业、农民诸多方面的许多难题的解答得到实质上的帮助。互联网金融可以利用自身便利优势与普惠属性跨越地理鸿沟在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增加农村资金供给量和加强建立农村金融信用体系方面有着不俗的贡献。

  四、银行应主动加强与助农性互联网金融的合作

  “二十四节气歌”作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者智慧的结晶,反映的是农业生产与时节的对应性。而助农性的互联网金融也应注意农业生产在不同季节的不同需求。农民对金融的需求是有季节性的,如果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错过了农业生产时节,对农民和金融机构来说都有可能导致损失。因此传统金融机构应主动加强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建立完善征信体系,加快贷款资格和额度的审核速度,加快贷款发放到农民手中的速度。要让“好钢用在刀刃上”,使农民在生产的季节享受到助农贷款为农业生产带来的收益。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均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但物价水平也伴随着逐渐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也在提高,因此银行的金融产品为群众提供了方便。银行在推出金融产品时,应考虑到不同程度的消费人群,对其应有不同的门槛要求,提高产品的适用性,让更多的人享受到金融产品为其带来的便利,尤其是对于农村用户在进行借贷或办理信用卡时,应建立适合其的门槛要求。宣传有关金融产品的信息,增强人民对于信用卡等金融产品的信任度,建立并维护好银行与客户之间的相互信任。

  五、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准入门槛

  互联网金融在为农民和投资者同时带来收益的时候,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安全隐患。特别是在中国当下的环境中,互联网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也成为了一大问题。银行如果想和互联网金融机构合作,就应当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审核,确保该机构有相应的资质以及充足的资金,警惕非法集资诈骗。

  六、把握好互联网服务“三农”的方向

  “三农问题”即农民、农业、农村。互联网金融应当把握好服务三农的方向。强化基础金融服务。在对农户发放贷款标准化、线上化的改造过程中,加强规模化、批量化的贷款发放,并且降低对农民发放贷款的利息,使更多的农民能够享受到互联网金融为农业生产带来的便利。

  七、对农民的农业生产及农产品销售进行专业化的指导

  在传统农业的影响下,大部分农民进行农业生产仅仅是为了实现自给自足。只有较少的农产品会在传统的集市上进行交易,这对农民创收影响很大。而且不利于增加投资者的收益。要想为农民创收,就要加强对农民农业生产以及农产品销售的专业化免费指导。使农民能够在网上使用电商平台销售自己的农产品,实现创收。这一举措在为农民增加收益的同时,也能为投资者带来收入。

  八、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应当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

  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在合作的同时,要想既保证自身的收益,又要为农民带去可观的收入,就必须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农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助农政策和金融政策。政府应当与金融机构一同加快建立和完善征信体制,加快对农民贷款申请的审核速度,对于长期欠款未清的个人,应当予以一定的惩罚措施,使信用良好的个人享受到便利,带来良好的社会风气。政府是有形的手,市场是无形的手。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是推动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动力源泉,居民的财富日益增长,金融市场上流动的资金量才会越来越多。在这种形势下,政府应对不断变化的金融市场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加强宏观调控,不断完善市场体制机制,提高市场的管理效率,对银行金融产品的管制政策适当放松,完善金融机构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对于银行的监管问题等。交通银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政府应进一步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摒弃所有制结构单一的缺点,完善和调整金融制度。政府应提供给各大银行竞争机会,促使银行对金融产品不断做出创新,使银行能够在更高层次及范围领域内不断发展与创新。

  总体来说,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是大势所趋。无论是为城市个体商户发放贷款还是为助力农民农业生产发放贷款,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是未来金融机构发展的大方向。交通银行应该把握好目前的大好时机,做出具有前瞻性的工作,在为自身及投资者带来收益的同时,也能够响应国家号召,为农民带去实惠,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做出重要的贡献。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4

  我国农业和农村改革已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历程,人们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是密不可分的“三位一体”的关系,撇开其他任何两个问题而孤立解决一个问题都是十分困难和不现实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单纯以农业论农业不行,必须同时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三者的紧密联系被称为‘‘三农”问题。笔者认为,要想妥善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其基本路径是协同推进新农业、新农村和新农民(简称“新三农”)建设。

  一、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二农问题的前提

  现阶段,发展新农业就是推进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以农业现代化为标志的新农业模式,应当具有科学化、企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社会化(产业化)、多功能化、生态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等内涵及特征。农业现代化的全面推进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农业科技落后、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粗放、社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而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新农业建设特别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农业发展必须以现代科技体系为支撑

  我国新农业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农业,最终实现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农业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和资源环境优良化等。2所以,现代新农业建设始终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持,具体讲就是要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和现代农业机械技术,全面实现农业科学化、机械化和电气化,在此基础上不断培育农业优良品种,积极研制、引进、推广使用新型高效低污染肥料及农药等农用生产资料。现在发达国家的农业还出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新技术化特征,使农业生产力水平达到空前高度。由于大批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特别是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的衣业现代化问题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山东半岛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衣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山东省教学创新研究项目“发展经济学教学内容及教考方法改革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生物、计算机、信息、激光、遥感、原子能等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并配合科学管理手段与经营方法,很好地推动了农业快速、高效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推进新农业和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现代农业科技体系的建立及创新。

  (二)发展新农业必须遵照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及管理模式

  首先,新农业建设要求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以农户家庭为基础分散的小规模土地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存在内在矛盾,不利于使用、推广机器和农业新技术,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可以扩大农业规模,通过合同、契约等方式使农业生产要素在企业这个制度平台上进行市场化运作,达到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目的。3其次,发展新农业要求加强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建设与管理是现代企业的生命线,正由工业领域扩展到农业领域,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与管理越来越成为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潮流,甚至成为国际农产品技术贸易壁垒的重要条件,加速农业标准化建设是应对国际市场竞争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农业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重视农业标准化管理,严格农业投入品指标,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再次,发展新农业要求采取社会化和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产业链不断延长,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客观上要求发展社会化、专业化和组织化的新型农业。目前农业现代化国家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由政府、企业和农业合作社提供各类服务,很好适应了农业社会化发展的需要。今后,我国新农业发展的方向必须走社会化和产业化经营道路,不断壮大农业社会化组织,加强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盈利能力,降低其经营风险。

  (三)新农业发展应当追求生态化和低碳化模式

  现代化农业虽然提高了农业单产和经济效益,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农业发展的非持续性增强。正在兴起的现代生态农业较好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促进了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继生态农业后,近年来在一些国家兴起的低

  20碳农业发展模式也应受到重视。低碳农业是为逐步降低农业生产中C0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达到发展低能耗、低投入、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现代农业。4低碳农业具有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气候调节、生态涵养等多元功能,可以提高农业固碳功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拓宽农民收入来源和低成本实现农业现代化。H不论是发展生态农业还是发展低碳农业,均要求降低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提高其利用率,推广秸轩还田,扩大绿肥、农家肥等有机肥种植,利用生物的食物链原理防治作物病虫害,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和沼气等农业生产新能源,减轻污染,改善农业生态。所以,鉴于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未来新农业发展目标必然体现其生态化和低碳化,必须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低碳农业。

  (四)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演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被广泛应用,农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农业逐渐演化为信息农业。信息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农业生产与管理的高技术化、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等。0因此,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战略必须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企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跨越发展。同时,农村是农业信息化的依托,是实施信息农业建设的主阵地,而农民是农业信息的接受者、传播者、使用者和受益者,是实施信息农业的重要主体,我国在发展信息农业过程中,通过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各类信息数据库,建立健全农村水质监测系统、病虫害监测防治、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和村务管理等信息系统,不断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和农民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所以,信息农业建设过程实际也是实现新三农全面信息化的过程,必然推动新三农建设水平的提高,为根本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奠定基础。

  二、建设新农村和实现农村现代化是解决二农问题的关键

  建设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村的落后面貌,最终实现农村现代化,这一过程包括实现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等,这些目标的实现对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起到关键作用。

  (一)通过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

  一方面,我国新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归根结底离不开农村这块主阵地,新农村建设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乃至成败,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决定了二者必须同步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成为农业现代化推进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新农村与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也会加快农村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改变农村经济社会面貌。20世纪80年代后,乡镇企业在中国广大农村异军突起,成为农村工业化的一大亮点,特别是大量以农产品加工业为特征的农村第二产业发展,不但带动了农村服务业兴起,也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今后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加强,农村工业会进一步发展和优化,农民的收入会不断提高,起到以工促农的作用。同时,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工业化又加快了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广大农村地区崛起的`新城镇,吸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为提高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对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具有深远意义。

  (二)通过新农村建设为农民现代化奠定基础

  新农村建设及其推动的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了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使农民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加速了新一代农民的成长步伐。首先,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通过完善农村的科技推广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和各项文化事业,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移风易俗和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树立文明、科学的生活观念,确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其次,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提供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这不但有利于农民群众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农民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科学消费、文明生活的良好习惯,塑造与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相适应的新一代农民队伍。再次,新农村建设还有利于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解决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问题,通过扩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迅速改变农村在文化、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落后局面,为农业和农民的现代化创造条件。

  二、培养新型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

  农民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影响我国新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培养新型农民和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关键在于打破传统农业自身的封闭体系,转变的契机在于投入并使用新的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特别是人力资本是改变传统农业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那么,我国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落后农村向农村现代化转变,需要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本,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些新型农民应当具备多元化的基本素质要求。

  (一)培养大批新型农民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首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生产经营者确立新的经营理念。现代农业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需要的各类知识、技术、信息越来越复杂,农业现代化建设涉及的产业和环节越来越多,农业产业链条延长和农业分工越来越细,作为经营现代农业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及时掌握科学种田和科学养殖本领。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技术成果需要在农业领域推广应用,农民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对其文化、技术、能力等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培养大批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农民,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目前,我国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普遍偏低,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有20%,接受过初、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0.5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达76.4%,这与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70%以上受过职业培训的水平相差甚远。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尽快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其次,随着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推进,我国农业的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等对农民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新型农民不仅要有知识、懂技术,而且还要懂经营管理,能及时把握市场信息,勇于和善于参与市场竞争,形成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游戏规则进行生产经营及依法办事的意识,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和在市场经营中的盈利能力。总之,为了更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及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要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新型农民队伍。

  (二)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农村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包括农民的现代化,而农民现代化包括思想观念、知识结构、技术技巧、能力和智力等全方位的现代化。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认为,一个落后的国家要转变为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只片面强调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是不够的,必须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6-8因此,要实现农村现代化,不但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且需要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新型农民。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完善,广大农民是农村市场活动和市场竞争的重要主体,要求农民必须树立市场竞争观念和风险意识,自觉参与市场交易和市场竞争,适应市场多变的环境,及时进行生产结构和经营方向的调整,提高驾驭市场、利用市场以增加收益的技巧与能力,成为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管理者。同时,在推进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许多农民面临着非农就业的形势和机会,农民的收入逐渐实现多渠道和多元化,农民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还要适时掌握农业经营以外的知识和技能。这也给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必须积极转变农村办学理念,创新农村教育教学模式,农村基础教育应尽快从单纯应试教育转变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服务的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使农村青少年各有所学,学有所用,既要满足一部分农村学生升学深造的愿望,也要培养大批志在农村就业,承担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任务的新型劳动力,引导部分青年在农村创业和就业。事实上,我国新型农民的培养和成长过程,就是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逐步实现的过程。

  四、协同推进新三农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三农问题涉及许多方面,但从本质上说就是农业落后、农村贫穷、农民收入低的问题,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深层次问题。M而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新三农,尽快形成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模式,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三位一体与协同推进体系。

  (-)积极发展新农业,推进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

  中国人多地少,农业人口规模大、素质低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仅要追求农业现代化,还要追求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如果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无法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反过来,如果没有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就不会得到持续发展。M经验表明,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业在国民经济乃至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会不断下降,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因而,今后实现农业现代化仍然是我国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而且农业顺利发展也是新农村和新农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其他两个现代化。同时,农业现代化目标也为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我国传统农村会逐渐演变为现代农村,这个演变就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现代化实现的过程,作为农业现代化推动者的广大农民其综合素质也会得到极大提高,一代新型农民会随之成长。因此,积极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既是新三农建设的核心内容,又是加快新农村、新农民建设事业和实现农村与农民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也是成功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前提。

  (二)加快建设新农村,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农民成长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早日实现农村现代化,尽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推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为实现农业和农民现代化奠定牢固基础。首先,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村居住、交通、通讯、生态环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条件,这些同样也是新农业发展所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因而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随着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别的不断缩小,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水平日益与城市居民接近,为新型农民的塑造奠定了基础。其次,新农村建设加快了农村工业化进程,农村工业化可以直接成为推动我国农村发展的强大动力,尤其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从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模式和经验等多方面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吸收了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和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再次,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城镇化发展,城镇化充分发挥产业和人才等要素集聚效应,可以吸收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城镇对周边农业和农村发展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在资金、市场、技术、人才、教育、文化等方面对农业和农村进行支持,促进新农业持续发展和新型农民队伍快速成长。

  (三)塑造新农民,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积累人力资本

  建设新农业、新农村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因此,没有新农业和新农村的发展,农民问题就得不到根本解决,农民素质也得不到有效提高。同时,农民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没有新型农民的塑造就根本谈不上新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技术素质偏低,不少农村地区一些文化、技术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长期进城务工,或者在农村从事非农经营活动,而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是妇女、儿童、老人,这支劳动力队伍显然难以承担新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因而新农民培育任务十分紧迫而繁重。当然,最终能够将高素质农民稳定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也需要国家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资,进一步改善农业和农村的生产经营条件,完善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加大有关农业补贴力度,逐步提高农民、农业收入水平,提高新一代农民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积极性。另外,随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产业链不断延长,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配套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同样需要塑造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了解市场经济知识及规律和拥有一定经营管理技能的新型农民。

  综上所述,新农业、新农村和新农民建设目标的一致性,决定了三者可以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机制,也只有同时开展新农业、新农村和新农民建设,形成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协同推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而步入现代化社会。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5

  乡村旅游作为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一种新形态,对于解决中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河南作为全国农业大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目前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水平低,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本文通过对河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了河南乡村旅游长效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了河南乡村旅游解决“三农”问题的模式。

  一、引言

  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为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政府决策部门决定打造中原旅游区。但是,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区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粮仓,尤其是河南为我国人口大省,农民数量基数大,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我国“三农”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为此,解决好河南的“三农”问题,不仅是实现中部崛起和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需要,同时也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旅游业由于其固有的关联性、带动性和渗透性,借助乡村旅游的发展来解决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旅游学术界的共识,并成为研究热点。且河南省文化厚重,旅游资源丰富。为此,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在充分考虑河南省省情的情况下,构建乡村旅游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模式,在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同时,使得区域乡村旅游与“三农”问题解决共赢。

  二、河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河南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条件。截止2013年底根据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的名单,河南省共有嵩县、河南省鄢陵县、新县栾川县、郑州市惠济区、河南省确山县六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包括永城市芒砀山休闲旅游景区、信阳黄淮大丰收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驻马店友利实业有限公司休闲农业观光园、济源市思礼镇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园、中国银杏嘉年华、河南省龙泉集团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宁陵县刘花桥村、固始华阳湖生态旅游产业开发有限公司、郑州丰乐农庄有限公司、河南中昊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巩义市汇鑫芳香世界、固始县九华山茶叶生态农业观光园、濮阳县绿园果品种植农场等13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由于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河南还有一大批特色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河南的“栾川模式”、“西峡经验”成为全国发展乡村旅游的楷模和标杆,在国内外影响很大。

  三、河南乡村旅游长效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发展理念落后

  发展视野不够开阔,将乡村旅游仅仅作为一项旅游产品来发展。对于乡村旅游在推动农业转型、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新农村、保护和传承中原文化、扩大农民就近就地就业、促进乡风文明、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认识不够。

  (二)发展路径单一

  对乡村旅游关联性强、复合度高的特点认识不足,需要加深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与农林、水利、渔业、建设、文化、环保等部门协调发展,加强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生态省建设同步发展。

  (三)产业层次较低

  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缺乏现代经营理念和服务技能;管理制度不健全,与乡村旅游相关的安全、餐饮、住宿、环保、卫生、服务等行业性标准或规范不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滞后,缺乏停车场、消防、医疗等基础设施,食宿、卫生条件简陋,外部可进入性差。

  四、河南乡村旅游解决“三农”问题的模式

  将乡村旅游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生态省建设和扶贫开发有机结合,实现融合和互动发展,促进乡村旅游快速健康发展,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1.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

  结合新型城镇化,优先加快乡村旅游点道路、通信、燃气、供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美化村容村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积极落实全国休闲农业公共服务“进城入户”工程,为乡村旅游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强化国家和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名镇建设,加强对农耕文化特色村、历史文化特色镇、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凸显旅游服务功能。

  2.与农业现代化有机结合

  把乡村旅游与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经济结合起来,把创意全方位融入种植业、养殖业,以绿色、健康概念引领产品开发,开拓健康田园空间,吸引城市白领归园田居过绿领生活,发展休闲农业。规划建设各类休闲农庄、主题休闲农庄、民俗文化风情园等,为广大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休闲活动。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开发销售乡村名优土特产品、乡村旅游特色纪念品。将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成果转化为乡村旅游产品。

  3.与新型工业化有机结合

  将乡村旅游与新型工业化相结合,挖掘当地农副产品资源特色,提高产品加工技术和加工能力,注重产品包装设计和商标价值,加大品牌形象宣传推介力度,实现农副产品向高附加值旅游商品转化。引导工业企业进入乡村旅游合作组织体系,改变分散盲目的发展模式,弥补乡村旅游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不足,提高乡村旅游开发经营的组织性和专业性;按照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项目,向当地产业集聚区集中,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乡村旅游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大环境。

  4.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将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强化乡村环境绿化美化建设,配套完善旅游服务设施,突出生态特色和文化特色,为乡村旅游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在建设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发展乡村旅游。

  5.与生态省建设有机结合

  与河南省林业厅等部门合作,借力河南生态省建设,将乡村旅游“一圈、三带、四板块”总体布局与中原经济区“四区三带”区域生态网络紧密结合起来,构建“一圈、三带、四板块”乡村旅游生态保护网;把农耕文化特色村、历史文化特色镇、乡村旅游集聚区、特色县与国家和省级生态村、生态镇、生态县创建工作相结合,为河南乡村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

  6.与扶贫开发相结合

  促进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深入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优先扶持具有乡村旅游发展潜力的贫困乡村,推动贫困乡、村的饮水、交通、电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挖掘整合乡村旅游资源,促进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加强老少边穷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挖掘整合当地特色自然和人文资源,大力发展自然生态游、民俗风情游,红色文化游,以乡村旅游助推农民脱贫、农村脱困,实现融合互动发展。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6

  一、我国“三农”问题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得到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同时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虽说金融危机确实对我国的整体经济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但对我国的农村经济来说却起到了很好的刺激激励作用。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农业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否则发展的很可能就是所谓的“泡沫经济”,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内在的力量。农村经济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些年确实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还存不少的问题。具体来说:一是在农业方面,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仍然比较落后,科技投入不足,相关的基础建设也不够完善,而且粮价浮动较大,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二是在农民方面,农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知识型农民过少;三是在农村方面,农村管理相对落后,仍然易受传统不良管理思想的影响,农村面貌还需进一步改善。总而言之,“三农”问题仍然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仍然需要大力解决,与城市发展相比,城乡之间的差距还在不断扩大,这些都极大的影响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面貌的更新。

  二、发展农村经济的几点思考建议

  (一)加强农业投入,促进农业发展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是重中之重,需要在以农业增收为主导的目的下调整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结构,发展多元化农业生产。在我国传统的农业发展中,对农业发展的把握往往是依据经验而进行的,因而对农业的未来收入预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现代化背景下,农业的发展可以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得到快速发展。具体来说,在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首先应了解市场需求,通过对需求的了解调整农业的生产结构,在农业发展中不仅要关注量的提高,同时更应该注重的是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另外,农业的发展结构的调整既要兼顾精细化的产品生产又要注重规模效益与品牌建设,通过多渠道经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

  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和受益者,农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问题。发展农村经济,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农民素质的提高。政府各个部门要通过各种渠道教育农民,具体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增强农民法律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商品交易都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因此司法部门要发挥自身作用,定期向农民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二是增强农民科技意识。应充分通过各乡镇事业服务中心与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农民提供科技种植知识,通过专家讲座、组织参加技术培训等方式,对他们进行科技培训,增进农民的农业科技知识;三是强化农民市场观念。通过各种渠道引导农民利用互联网等资源获取市场信息,把握市场行情的情况下进行农业投入。提高农民素质不仅有利于农民自身发展,而且有利于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从而实现发展农村经济的目的。

  (三)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面貌

  农村发展经济的条件不足,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尤其要在资金投入上予以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发展农村经济政府可以从两方面加大管理力度:一是转移农村劳动力。不同区域农村经济情况的发展是不同的,因此中央政府需要在宏观政策上进行引导,地方政府则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形积极调配技术人才,合理划分农村劳动力资源,将合适的人安排的合适的岗位上。此外,地方政府还应注意人才的引进工作,通过各种优惠和鼓励政策吸引大学生投入到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去;二是引进资金。中央政府也应在二次分配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资金支持。此外,也应注重发挥农村金融的作用,引导社会企业团体等将信贷资金投入到农村,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资金基础。另外,农村经济的发展还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的支持,因此还应注意从公共设施、教育、医疗等方面入手,在促进农村总体发展的基础上更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而改善农村面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接受足够的资金投入与支持。农村经济的提高与发展可以从“三农”问题着手,通过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业生产结构以及完善农村管理等方式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杜瑾.新中国三农出路的探寻历程与当代困境的破解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xx.

  [2]任庆伟.政府行为视角下的“三农”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xx.

  [3]刘广栋.基于“三农”问题的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xx.

  [4]吕静.浅析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来发展农村经济[J].农家顾问,20xx.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7

  改革攻坚,力争进一步突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进程的深入,改革的难度在增加。有些改革进展缓慢;改革缺乏突破力;有些改革尚处浅层;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缺乏协调和平衡,整个社会缺乏改革的协调机制。

  “十一五”改革涉及经济社会各方面,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政府改革既连接经济体制改革,又连接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处于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另外,就业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医疗卫生和教育制度等同亿万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民生类制度的创新。对外开放,水平有待提高。

  加入WTO后,我国进出口总额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出口大幅增加,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成为稳定国际经济和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外资在出口中所占比例过大,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利用外资过程中在产业素质、资源、环境、劳工权益等方面也暴露出较多问题。鉴于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要引导各地由追求引资数量与速度转到更加注重引资质量与效益。“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关键在落实。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一五”期间社会发展的一个新课题。建立和谐社会,包括扩大就业、社会保障、调节分配以及文化体制、医疗卫生、安全生产等。

  当前,把构建和谐社会纳入“十一五”规划,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目前社会矛盾和冲突是基于利益基础上的冲突,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要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常修泽则强调,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社会。在创造活力过程当中要建立与市场化相适应的社会秩序,包括搞好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加强社会组织秩序的新建,以及加强个人、企业、社会和政府自身的信用制度建设等。

  尽管人们已经开始接受“三农问题”这个提法,但并不理解这个三农问题背后隐含着很多深层次问题,恐怕不能用“强调农村市场化,强调农业增加更多的投入”等现行政策解决。农村存在的复杂问题,是典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有中国特色的三农问题。

  城镇化问题。且不说现在大城市吸纳农民的能力已经下降,从长期分析来看,即使我们加快城市化到20xx年可能实现50%城市化率,到那时我们是16-17亿人口,按16.8亿计算仍然还有8.4亿人生活在农村;而在城市化加速阶段,按正常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和规模来看每年被征占的土地至少在1200万亩以上。也就是说30年后,无论按新口径19.5亿亩算,还是按老口径14.5亿亩耕地算,都要减少3亿多亩,人均耕地面积也实际上会减少更多。在这种情况下,农村这三个基本要素的配置关系能调节得了吗?

  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最终产品出口大国,靠的就是劳动力成本低廉。尽管有人强调出口产品有消费刚性,不可能减少多少,但确实可能减少而难以再增加。在劳动力供给绝对过剩的条件下,劳动力价格不可能提升,农民的收入还是增长不快。因此,靠出口拉动这个说法似是而非。因为东部地区吸引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打工节省了很多成本,主要节省的是农民进入东部地区打工的'全部转移成本。出口绝对值增加虽然带动就业和打工,但并不意味着收入水平增加。

  流动打工人口的社会保障仍然由他们承包的土地承担。我们绝对没有条件、不可能由国家来提供占70%的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农村改革这种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发生,客观上表现了一种交易的结果。国家在允许社区占有所有权、允许农民以大包干名义占有土地使用权的时候,向农民让步的是什么呢?让步的是农民承包的那块土地必须承担农民的社会保障。作为社会保障资料的土地又怎么能进入市场?在国家不可能提供社会保障的条件下,如果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减少,农民的社会保障迟早会成为问题。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8

  所谓三农问题,并不是中国所独有,它是农业化文明向工业化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只因中国人口比较多,三农问题的范围比较广,解决难度大,三农问题的表现才比较明显。由于我国的三农问题长期影响着城乡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的城乡差距比较大。因此,解决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将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合并实施,统称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产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由于我国老龄化情况的逐渐加剧,为解决老有所养,我国推出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并在20xx年已经完成了全面实施。

  本文将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的情形开始着手进行分析,探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对三农问题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促进我国的经济成长与发展。

  1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的情形

  社会保障作为我国一项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它的存在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也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象征。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愿望不仅是人民群众的企盼也是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意义。覆盖范围广、多层次是其所拥有的特点。从20xx年我国第一个养老保险试点,到20xx年我国仅用了 3a的时间就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全面覆盖,这也标志着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系统的全面建立。随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系统的不断完善,社保经办服务能力也在逐渐的提高,各地养老保险的基本设施也在逐步的建设当中,各项管理制度也在逐渐的加强。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工作进展顺利,成绩明显、超过预期,而这项决策的实施也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由衷的支持。由于政府的大力推广,增强了群众参保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此项制度的全面覆盖。

  2 处理三农问题存在的困难

  当前我国GNP(国民生产总值)已经名列世界前茅,可是三农问题的`存在,长期影响着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处理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发展我国经济的首要课题。

  三农问题存在的主要困难就是在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这种二元结构中城乡居民对政府决策的约束权远高于农民,在政策出台时,城乡居民凭借政治上的优势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农民却无法阻止不利政策的出台与实行,也无法改变城市收入高于农村收入的倾斜政策,这就使得二元结构的不平衡愈演愈烈,越来越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我国在处理三农问题上,也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如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提高农村医保补助标准等等,但是这些措施的实行只能治标,却依然没有解决三农问题的严峻性。从国民待遇上看,农民在经济待遇与政治权利两个方面都与城市居民存在差异,在社会保险、义务教育以及医疗等权利的使用上也有不足之处。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三农问题引起的表现,为此,解决三农问题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说刻不容缓。

  3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对“三农”问题的具体影响

  三农问题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也是主要问题所在。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全面覆盖,对三农问题带来了深刻影响。

  3.1 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以个人账户养老金与基础养老金相结合的原则为基础,实行个人缴费政府补贴的方式,到龄即领待遇,逐步地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3.2 打破了二元结构的不平衡

  长久以来,我国一直是以城市为主农村为辅的发展形势,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之间的不平衡愈演愈烈,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推广后,不仅减轻了农民的生活负担,缩短了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还加快了城镇化进程的步伐,完成了城乡统一发展的目标。

  3.3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内需的扩大

  当前我国的国民收入不均衡,农民的收入水平偏低,难以实现国内需求。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行,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也提高了农民的购买力,农民消费的增加,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内需的扩大。

  4 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畅想

  目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标准太低,以四川为例,基础养老金每月仅75元,与城镇职工标准近10倍以上。国有层面应加大财政投入,待农民年满60周岁以后,将土地等生产资料交还集体,实现真正退休,国家则大幅提升其基础养老金标准。最好接近城镇企业职工水准,以真正实现国民待遇。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全面覆盖,若农民能真正退休,与城镇职工一样享受国民待遇,则解决了我国人口占比较大的农民养老问题,提高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从根本上打破了二元结构的不平衡,三农问题也得到了根本的解决,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9

  “三农问题”作为我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政府在中央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将三农问题有效解决就必须推进城镇化。城镇化和三农问题相互影响制约,城镇化既能将三农问题有效解决但同时也是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如何将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镇化有效结合,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将三农问题解决,通过城镇化使三农问题有效解决。

  1.关于城镇化以及城镇化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基本战略问题,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具体的发展中概念。“城镇化”这一概念在十五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被严谨定义。在我国,城镇化和城市化两个词的概念基本相同,城市化最明显的一个标志就是农村人口比重下降,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将城市文明不断传播给农村也是城市化的一个标志。换而言之,城市化的实质就是将城乡差别消灭,成功实现社会转型,因此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城市化也自然可以称为城镇化。从城市化本质来说,城市化可具体分为两种,一种是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城市人口,主要做法就是在原有城市基础上不断扩展社会发展空间,将郊区土地蚕食;还有一种则是直接将农村进行城市化改革。对农村进行城市化改革也包含两种方式,一种是在保留农村社区的基础上将城市社区增加,通过兴办农村乡镇企业,让农民不再外出打工,实现从单一务农过渡到务农和打工的双重经济模式;另外一种则是将农村社区直接变为城市社区,直接将农村居民发展为城市居民,这也是目前我国增加城市数量的主要途径,我国近年来城市数量的增加主要就是通过将农村社会转变为城市社区来实现的。因此,要实现城镇化,自然就要将三农问题有效解决。城市城镇化需要涌入大量农村人口,因此自然要实现农村人口城镇化以及蚕食郊区土地,农村城镇化因此和三农问题紧密相联。

  2.关于解决三农问题中城镇化具有的作用

  要很好将农业问题解决自然要先加快城镇化脚步。我国幅员辽阔,在农业生产上已经发展千年,称得上是农业大国,但与世界先进农业强国来说,还是存在农业规模化以及生产率低下的问题。因此,要很好将农业问题解决,就需要将农业生产率提高,因此要实际解决农业问题就要很好将城镇化积极推进。将城镇化进程加快可以使农业规模化经营扩大,从而将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我国农村存在人多地少的现象,在实施包产到户以后,通过将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农业自然就不能实现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只有通过将城镇化推进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过渡,才能给规模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化提供条件和保障。再者,将城镇化脚步加快才能有效将农业发展空间拓展,让我国农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但农业经济效益始终不高,归其原因就是在经营模式上我国还没走出粗放型,因此要发展农村经济,自然就要将先进科学技术运用以及对旧的经营体制进行革新。要实现经济效益高。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经营模式,就要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和管理,对于产品不仅要注重数量同时还要注重效率和质量,让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社会效益保持协调关系。通过走城镇化道路,将土地合理流转并实现集中经营,使农村经济得到改善。

  3.关于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出现问题和其问题对三农问题造成的影响

  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若是过度开垦,很容易造成城市化过度的现象,另外,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在建设发展上过于追求豪华视觉效果,如此一来则很容易造成工资低、消费高的现象出现,特别是高价商品房大量出现使得人们居无定所。有的城市将非常严格的城市标准制度设立,使得现行户籍制度将层次较低的人口阻挡在城市之外,使得素质较低的人口很难融入城市现实社会。并且过度城镇化以后就会对解决三农问题造成冲击,不能很好让农村人口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按照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当大量素质较低的农民工不能很好融入城市之前,就只能成为城市的'“边缘人”,造成许多类似贫民窟的片区出现,这对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然造成阻碍。虽然我国现目前针对户籍制正在进行改革,但因为改革面积大、应对人口较多,所以效果还不太明显。

  4.关于在推动三农问题解决基础上解决城镇化问题是决策

  首先要对大城市规模进行控制,将建设重点落在小城市,让农民进城的成本得到合理降低。我国一线城市目前拥有高新技术以及大量人才资源,而中小城市则相对缺乏,若不及时遏制大城市发展规模,势必就会造成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在经济、人才、教育等各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其次,对城乡现目前的社会结构进行改革,解放户籍限制,使农民能够真正融入到城市。目前我国在土地城镇化上远超于人口城镇化,所以要解决这种现象自然就要从制度上着手。然后降低工业在城市经济的比重,扩大服务行业,让农民能从职业和经济融入城市。

  5.结束语

  我国农村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城乡差距大以及经济不发达,虽然也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目前效果还是不明显,因此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推进城镇化,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消化,让第三产业得到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自然是国家发展中放在首要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让农村和城市共同努力,让所有中国民众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这才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10

  摘要:20xx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xx-2020年)》,明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既要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化落户,能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享受跟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又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民基本生活条件,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三农

  1.廊坊市人口基本情况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从根本上来讲是人的城镇化,《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xx-2020年)》提出促進三个“1亿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到20xx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20xx年末,廊坊市农业户籍人口为262.6万人,城镇户籍人口为176.7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为40.2%,高于35.7%的全国水平。

  1.1人口总量稳定增长

  20xx年末,廊坊市常住总人口约为446.84万人,城镇常住人口约229.6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1.4%,同比增加2.91万人、城镇化率提高了0.8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为11.7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9‰,同比出生率提高了0.87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同比增加了0.32个千分点,人口总量和增长率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城镇化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28个百分点,在河北省内排名连续4年居第3位,仅在石家庄和唐山之后。廊坊市10个县(市、区)间的城镇化水平提高幅度不同,广阳、三河、香河的城镇化率高于全市水平,固安、大厂、香河、大城四县增幅较快,20xx年增幅分别为1.85个百分点、1.7个百分点、1.4个百分点、1.4个百分点。

  1.2农业人口增中有变

  20xx年到20xx年末,廊坊市户籍人口总量增加近20万人,农业人口增长近13万人。而户籍人口总量和城镇人口年均增长率平稳保持在1.4%和2.4%左右。农业人口年增长率波动性较大,仅20xx年廊坊市农业人口增长率就高达3.2%,20xx年廊坊市农业人口增长率则降低至0.8%以下。香河县、固安县、霸州市和安次区农业人口增长不稳定,个别时期农业人口出现负增长现象;三河市、大厂县、广阳区、文安县和大城县农业人口仍处于平稳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以上,大城县农业人口年均增长率保持1.5%左右。

  2.廊坊市“三农”存在问题

  2.1农村土地资源紧张

  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农业土地资源紧缺,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土地规模经营难以推行,传统生产方式难以改变,我国人均耕地0.1公顷,而廊坊市人均耕地不到0.095公顷,远远达不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门槛,农业土地集聚高效化发展举步维艰。目前农村土地确权以及由此带来的升值预期,农民对土地产生绝对依赖,加之廊坊独特区位,面临疏解非首都功能外溢和房价上涨的压力,土地资源越来越呈现紧张态势。

  2.2农村人口转移实施难度大

  从户籍人口看,廊坊市440万人中将近260万农业人口。达到20xx年45%的户籍城镇化率和60%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目标,廊坊市还要从农村向城镇转移约22万农业人。但目前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农民工受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影响,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陛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乡劳动收入和生活成本存在巨大差异,农民更愿意在城市务工获得较高收益,在农村享受更低廉生活成本。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在城市需要付出的机会成本将越来越大,这也促成农民更愿在城市打工而不愿落户城市的现象。

  3.廊坊市“三农”对策建议

  3.1突出规划,改善人居环境

  根据村庄性质,对划定保留的村庄进行村庄规划编制,利用规划手段,探索农村发展动力,尽快缩小与城镇户籍居民之间的待遇差距,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全覆盖;对纳入市区、镇区和工业园区的村庄进行整合迁并,合理安排迁并时序,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阶段性规律,制定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对要求迁并的村庄,根据农民意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整合农村土地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3.2探索创新,完善户籍制度

  降低城市落户门槛,对工作年限、收入水平、工作稳定程度进行评估划定,对参加社会保险2年以上的人员可吸纳为城市户籍人口;鼓励投资人员落户,在廊坊市投资达到一定数额、投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投资产业具有一定前景的'投资人员,可吸纳家庭统一迁入;被大中专学校录取的本地农村户籍生源采取鼓励落户措施,购买首套商品房产人员给予相应的落户政策;开放城镇户籍,重点放开县城、建制镇的户籍,将建制镇确定为未来吸纳农民工落户的主要区域,可采取较为合适的卫星城镇和产业新区作为试点,制订切实可行指导意见、配套措施和实施方案。逐步推进常住人口向户籍人口过度,探索“就业落户”、“投资落户”、“购房落户”、“入学落户”和“养老保险落户”等新模式。三农问题论文

  3.3发挥优势,强化农业园区

  园区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中采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形式,集约农民原料,节约生产成本,改变“各自为战”的生产方式,切实提高农民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大力支持与超市等流通企业开展“农超对接”,指导开展产销对接活动,推进园区农副产品商品化进程;利用新颖的营销手段推广农户产品和企业品牌,让“廊坊农业园区产品”立足于京津冀;重点鼓励本地农民劳动力向农业园区转移,发挥市场作用,绑定本地农业劳动力长期处于农业园区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链条中,保证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要求,实现农民生活水平迈向新阶段。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11

  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农村问题被称为“三农问题”。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民的生活水平、农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农村的建设情况都与社会总体发展息息相关,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中,农业就是社会前进的基础,当前时代虽然多种产业同时存在,但农业的基础性位置依旧稳如泰山,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三农”依旧是建设重点。

  本文正是从我国当前“三农”现状出发,通过分析“三农”问题的原因,强调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来寻求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与方法。

  我国要想实现现代化,促进经济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三农问题。由此可见,解决三农问题是至关重要,农村的经济落后没有得到发展,就意味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是十分缓慢的,“三农”问题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突出。

  一、“三农”问题的现状

  从总体上来说,广大农村的现代文化程度十分低,发展严重滞后,城乡收入差距过大,这就是如今“三农”问题的现状,主要表现为:

  (一)农村收入下滑,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扩大。近些年来农民的收入很不稳定,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农民的收入很不稳定,因为农民的收入主要依靠于土地,而近些年来地震,旱涝灾害的频繁发生,使粮食的产量大幅度下降,这就造成了农民的收入较低,而城镇的经济水平较高是因为城镇居民收入不受自然的影响,城镇居民的收入比较稳定而且还在持续增长,这就造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二)农村的劳动力问题十分严峻。一方面由于我国如今从国外进口的农副产品价格低,质量好,这就给我国农民的生产活动带来了巨大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大部分年轻农民选择进城打工,导致农村实际有效劳动力大幅减少。此外,农村的经济水平低,对教育不够重视,致使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低素质较低,而城市的现代水平提高后,工业生产对技术的含量要求提高,对工人素质要求相应提高,以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很难在城市中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三)农村的社会秩序较乱。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对国家的一些方针政策认识不足,在加上经济水平较低,很容易产生一些不满的情绪,他们用一些消极的方法进行抵抗,有些地区出现了暴力反抗等事件,而且农民对法律认识不够,遇到侵犯人身利益的情况不懂得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知道用暴力或者有一些其他不正当的方式解决,这些严重影响了农村秩序的稳定。

  (四)农业资源短缺基础设施落后。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道路的不正确性给我国的农业带来了严峻的问题,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就使我国的农业失去了赖以发展的基础,而且水土流失,水污染等问题的出现使我国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在加上农业基本设施的落后,这都是我国的农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问题。

  二、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性

  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我国农村人口比例较大,而我们衣食都与农民有关。所以解决“三农”问题是十分重要的。我国想要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要解决“三农”问题,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收入问题。这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一目标有着直接的联系,我国进行全面的改革要想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加快城镇化的步伐,就必须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让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满足城市化发展的需求。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农村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并没有真正的受益,我国的农村还是原始农耕劳作,并没有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而实现农业的机械化生产,农业的科技含量并没有提高,现代化进程依然十分遥远。如果这种现象一直持续下去,农村的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的现象,容易造成农村社会的不稳定,中国改革也会因此失去动力,现代化的发展也将会受到阻碍,对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会起到阻碍的作用。我国是人口大国,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吃饭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因此,为了确保我们国家粮食的安全,满足十几亿人口的需要,就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可以保证国家的稳定团结,实现国家的'长治之安,可以使我国更好的推进改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使国民经济向持续健康发展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三、解决“三农”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一) 调整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改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负担问题就必须要调整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现在我国对国民收入的分配仍然不公平,我国国民收入的分配仍然倾向于城镇,而忽视了对农村的投入。使农民不能同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平等的就业、受教育的机会。这是造成我国农村居民文化程度较低,素质相对较差的根本原因,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将会造成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这不仅影响着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农村的经济发展,长此以往将会对我们国家的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今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得到了基本的完善,而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仍然十分落后,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还是不够完善。农村对养老保险的认识不足,大多数的农民都片面地认为土地是他们生活的保障,必须改变农民的这一错误认识,而我们国家的政府也应该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范围,使农民和城镇居民享有平等的社会保障,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2]。

  (二)改革我国的户籍制度

  我国实行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户籍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我国的户籍制度,使农民在城市中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我国应该取消这种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户籍制度,这也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必要手段。只有取消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才可能和城镇居民享有平等的待遇,可以在城镇中找到一份较理想的工作,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减轻生活给农民带来的压力。

  (三)增加国家投入

  我国的土地面积辽阔,自然灾害频发,而农村对于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弱,所以我国家必须加大对农村的救济力度,完善这一救济体系,保障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减少自然灾害对农村人民的影响,使农村人口可以稳定的生活。此外,要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农业是一个国家不可缺少的产业,因此国家必须加大力度对农业进行保护。一些发达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十分的重视,我们也应该向发达国家学习重视我国农业的发展,不能只把眼光放在工业的发展上,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从而减轻农民的负担,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村容村貌。

  (四)支持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

  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可以解决一部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发展农村的经济,更有效的增加农民的收入。这些问题的解决是 “三农”问题解决的基础和前提。要想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就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向城镇进发,以此来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力。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农民的素质,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同时也可以使我国的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三农”问题是我国长期以来必须要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提高我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进而促进整个国家国民经济的繁荣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更好的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12

  [摘要]农业在我国产业经济结构中占据着较大比重,是保证社会稳定发展,完善产业结构,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关键环节。加强“三农”建设,是党和国家当前阶段推行农业现代化,保证农民的人均受益,深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工作。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三农”建设的现状与基层现代化技术推广面临的主要问题,对当前阶段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措施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三农;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

  1当前阶段“三农”与基层农技推广的发展现状

  1.1“三农”建设的现状

  根据研究可以发现,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的提升,是促进整体农业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推进农业相关产业优化升级的核心力量。然而,现阶段农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生产模式的限制,使得大部分农产品种植、产业经营、劳动生产处于分散状态,生产水平较低。在我国,农民生产大多采用分户生产—经营模式,较为分散的管理生产结构,导致现代化技术的普及成为建设难点;其次,农业产业机器化、自动化程度不高,人力资源投入较大。目前,农产品的供需市场以买方市场为主导,对农产品的质量与生产量有着较高的要求。但由于区域化农业发展的特性,使得部分地区出现产品过剩,价格低迷的情况。

  1.2在基层建设技术推广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1.2.1体制结构不合理

  在基层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对体制的专业化管理有着较高的`要求。但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仍旧沿用计划经济的管理,乡镇组建的农业科技部门大多参照上级县政府单位农、林、畜牧业等部门进行建设,是县级农业相关部门的延续。这使得乡镇农业部门以双重管理为主,其农业技术的推广有上级部门进行指导,人力、财政等管理工作则主要有乡镇政府负责。双重管理体制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技术推广工作的灵活性,保证县级单位对乡镇基层政令执行的有效监管。但在另一方面,人权、事权的归属不同,不利于乡镇基层专业技术推广队伍的稳定建设,降低了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此同时,乡镇一级的技术推广人员时常被其他单位抽调,发生“在编不在岗”的情况,分散了技术人员的精力,人才流动性大。

  1.2.2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不强

  现代化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当前阶段农业技术的分类逐步细化。新技术的研发、优良品种的培育、土壤成分的配比技术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提升了农业技术推广对专业化人才的要求。然而,基层推广人员的编制问题及财务、事务的管理等方面的不足,导致政府专业化人才储备匮乏。一方面,农业专业相关的专业人才引进力度不足,实际工作缺乏专业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专业推广人才的流失,导致技术推广队伍的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出现技术断层、先进技术的推广经验不足等问题。尤其是在实践阶段,技术掌握不熟练、缺乏相关经验地情况下,使得部分技术人员在进行推广工作时进度缓慢。

  2在基层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有效建议

  2.1深化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创新管理机制

  农业在产业结构类型划分上属于劳动密集型,现代化技术的管理、生产模式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程度不深。为此,深化农业领域技术改革,政府应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应创新技术引进方式,立足农业发展的实际,不断进行尝试。首先,根据区域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专业理论指导,合理地将科学技术引进到农业发展建设中来。提升农业建设的技术水平,完善农村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其主要目的在于改善农业发展的单一性产业结构,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从而提高农民的整体收益,为农业产业的飞速发展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其次,深化农业技术的应用程度。在保证合理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将其大范围地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等行业。在农业领域深化技术的利用程度,不仅可以提升农产品的生产效率,还能在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的基础上,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从而促进区域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2扩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领域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农业科技和农业现实生产中起到桥梁作用,应当改变目前过分侧重种子供给、播种培育指导等产中领域的现状,把服务领域前推后移。一是加强对本区域农业、农民需求的调研,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机制,推进农业科技研制培育更适合土地生长的作物新品种,生物肥料、动植物疫苗等,提高农业整体科技化水平;二是把农业推广由单项向综合服务延伸,向农民提供订单式服务,开展市场营销服务,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2.3加强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

  一是把农业技术推广纳入法治轨道。相关部门要积极出台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同时各地各部门应强化对农业技术推广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督察力度,确保把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二是加强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参照其他项目资金的申报、管理、使用、评价成熟的做法,建立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申报、管理、使用、评价一整套流程,确保农业技术推广资金充足、使用有效果。

  3结语

  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合理的引用到农业生产、管理、经营的各个环节,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及质量;还能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保障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提高农业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为此,相关政府部門应从基层出发,通过改革技术推广管理机制,运用创新推广模式,提升员工专业化技术推广水平,强化政策扶植力度等方式,深化先进技术在农业领域的适用范围,提升农业技术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赵菊英.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在农业服务中的作用和发展对策[J].农家科技旬刊,20xx(04).

  [2] 麦麦提图尔荪,塔什.当前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J].农家致富顾问,20xx(06).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13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重大任务。然而,要完成此项任务,必须充分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业现状,必须顺应世界农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发展趋势,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农业现代化新阶段所遇到的主要障碍和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着力做好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立专业化的农业分工模式和保护农业耕地质量等工作。

  一、建立规模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实现农业经营体制的突破

  现行的农业经营体制是建立在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的经营基础之上的小规模经营方式,这种农业生产的小规模分户经营模式存改革初期确实起到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这种小规模的农业经营体制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一家一户小规模的经营模式不仅从客观上阻断了农业产业链的有效连接,使农业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处于一种封闭的、分散的生产状态,从而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抑制了农业增收潜力,而且还阻碍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化流转,使目前的农业生产工具仍处于一种人畜犁耕的'原始状态,迟缓了农业机械化的研发与推广;使农业生产技术仍停留在农产品总量的增加和化学肥料与高残留农药的使用上,阻碍了优质化、无公害化生产技术的使用与研发;使农村土地的价值仍处于一种单一的、原始的农产品产出效益上,而无法通过交易扩大农业再生产并从其中获取更多利润的资本。因此,建立适度规模的农业经营模式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适度规模的农业经营模式是以农户承包的土地作股份,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实行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规模化经营,即每个农户所投入股份的多少都是自愿的而非强制,而且按每个农户所投的股份的多少来分配农业收入。这种规模经营不仅有利于农业产业链的有效连接,而且也有利于避免生产和投入的盲目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当然,适度规模化经营不是要动摇和改变现有农村家庭联产承包体制的基础,剥夺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权益,而是要通过这种适度的规模化经营,最大限度地解决好小规模、分散化家庭承包经营条件下的小生产与大市场间的矛盾,避免因农户分户经营所带来的生产上的盲目性和产品产业结构上的趋同性所造成的农民利益损失。

  二、建立专业化的农业分工模式,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突破

  农业生产成本过高是导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导致农业成本过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业专业化分工的缺乏,应该说在农村绝大多数地方还没有专业化分丁的概念。现实的情况是一个家庭独自承担。这种缺乏农业分工的经营模式,一方面增大了农业劳动者的市场风险,由于目前大多数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销售者,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应付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且不少农民文化素质低,很难准确的判断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因此,大多数农民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面临不法商人和利益集团的欺诈与盘剥,总是处于弱势地位;另一方面增大了农业生产者的农业风险,由于缺乏专业化识别能力,农户很可能在购买种子、化肥和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时上当受骗,遭受惨重损失,在农业品种和产业结构上,因缺乏专业化的市场调查和专业化信息分析,容易盲目模仿而造成农业品种和产业结构的雷同,导致农业产品的积压或腐烂,出现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的尴尬局面。因此,建立专业化的农业分工经营模式必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长期目标。

  农业专业化分工的模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区域的专业化模式、部门的专业化模式和作业的专业化模式。

  (一)区域专业化模式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一户一品”“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从宏观层面上就是要建成田院、村组和乡镇等专业化的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果、林、蔬菜和花卉;从微观层面就是要形成规模化的、单一品种的种植f养殖1场所和集散地。这样既便于生产的管理与技术的指导,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和管理环节上的失误,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收入;又便于销售,这样不仅最大限度节省了销售环节成本,而且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从而达到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目的,使农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二)部门的专业化就是通过农业分工在农村逐步形成相对独立的农业生产管理、农业技术推广与使用、农产品销售、运输、加工和仓储、农资产品供应、农业贷款融资和农业保险等部门,彻底改变传统的农村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以企业化的管理方式,将农业经营由过去的一个生产单元(家庭或家庭成员1单独完成,变为多个生产单元分1:合作,形成专业化的农业生产企业和农业产业工人。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生产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规避农业风险,而且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和转移。

  (三)作业的专业化,就是从种(苗)培育,到具体生产环节管理,最后到收割,这所有的生产环节不再是由一个家庭或者一个生产单位全部承担完成,而每一个家庭或者一个生产单位只是承担其中某一个生产环节。如形成专业的粮、棉、油种(苗)培育专业户。这样既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又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了农业劳动者生产效率。更主要的是通过专业化的管理,降低了农业风险,减少了盲目的农业投入。

  三、保护农业耕地质量

  耕地资源的地力调查、质量评价、分等定级,地力与施肥效益的长期监测、农田环境的监测和评价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均属农业公益服务而且都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因此,政府应提供专项资金,确保耕地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遏止土壤肥力递减,再针对不同作物、不同区域建立长期定位监澜点的基础上采取措施来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1搞好农田地力调查和评价,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根据《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标准,地力调查质量评价和分等定级是一项技术性强、劳动量大、任务十分繁重的工作。没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工作无法开展,特别是这些调查取样、评价定级等基础性工作,没有直接经济效益,农民无法完成,只能靠政府投入。

  2.建立地力、肥效检测网点,指导农民科学施肥。部分地区地形复杂,农田地力差异大,而且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相对减少,片面施用化肥造成土壤退化,土壤保墒蓄水能力降低,有的地方土壤富营养化,严重的形成次生盐渍化;有的地方出现土壤养分新的不平衡与缺素,土壤有效钾、微量元素含量下降。无论从规律还是从现实上看,都要建立地力监测点,了解土壤基本情况,开展土壤肥料调查,有针对性地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减少肥料资源浪费,防止土壤退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搞好农田环境污染监测,提高耕地质量。由于盲目施肥,片面追求产量,为农业标准化生产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环境污染。由于地下水、地表水富营养化,特别是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超标,污染了地下水源,使用的肥料含有重金属、三氯乙醛、游离酸等有害成分,对土壤造成污染;二是降低农产品品质。过量施用氮肥使产品中硝酸盐大量增加,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后成致癌物质,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另外,养分不平衡及盲目大量施肥改变了作物生理生化过程,产品中的糖分、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降低,影响了产品质量,所以十分有必要启动对农田环境的监测。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14

  本文运用宏观经济学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农、“黄箱政策”和“绿箱政策”等相关理论,对促进三农问题解决中财政政策的作用进行研究。介绍了我国三农的基本现状以及三农存在的问题,回顾了不同阶段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发展情况,并进一步指出财政支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建议。

  一、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

  (一)农业增长问题

  农业增长问题分产业职能、产业素质、产业开放三个层面。产业职能层面的农业问题表现是农产品的供给问题。从1997年开始,我国成为了农产品的纯出口国,每年的贸易顺差达50亿美元左右。由此可以得出,产业职能层面的中国农业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产业素质层面的农业问题集中表现为农业的现代化转型问题。目前我国整体的农业产业素质仍然偏低,主要表现为家庭经营难以实现规模化、有限的成功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不能得到推广、农产品市场体系还不健全,购销体制不够畅通;产业开放层面的农业问题表现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问题。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农产品在价格、品质和信誉方面都有很大压力,面对国外集约型农业的挑战,我国产业开放层面的农业问题任重而道远。

  (二)农村发展问题

  (1)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据统计可以得出,我国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相对不足。改革开放初期1981年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绝对额是29.2亿元,20xx年增加到5064.5亿元,虽然绝对额增加了172倍多,但是其占全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比重却一直较低,直到20xx年也没有突破3%。

  (2)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看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农村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情况,如表1所示。

  (3)农村医疗卫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IMF的统计,20xx年人均GDP为3000-6000美元的国家的社会保障( 包括医疗卫生和住房) 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平均为41.4%,而我国的只有25.1%,我国的医疗卫生财政投入占GDP的比重与同等收入国家相比低了55%。据统计我国 1997年农村卫生费用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44.59%,20xx年占42.79%,到20xx 年降为34.93%,到20xx年只占22.57%,这就导致了农村医疗卫生缺乏发展的支持动力。

  (三)农民问题

  (1)农民增收问题。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城乡差距的问题仍然不容小觑,如表2所示:

  从表可以看出,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917元,比20xx年增加了2763.8元,年均增长率为17.88%,20xx-2012 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略微缩小阶段。但是这一阶段,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10:1,绝对收入差距由12021.5 元拉大至16648元。

  (2)农民素质问题。首先,我国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如表3所示。其次,据统计,20xx年末我国农业从业人员34874万人,其中技术人员 207万人,所占比例仅为0.6%;每个农村家庭仅有0.09人有专业技术职称,受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数为每户0.12人。20xx年,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技术教育的仅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农民的科技素质偏低。

  二、财政支农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财政支农的政策

  据统计20xx年,中央财政支农资金从20xx年的1200亿增为1500亿;从20xx年到20xx 年,中央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累计达 4.47万亿元,年均增长23.5%。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增收扶贫方面。20xx年起,国家开始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并实行“多予、少取、放活、两减免、三补贴”政策。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中显示,20xx年农民人均收入6977元,到20xx年达到7917元比20xx年增长2倍,年均实际增长10%。此外统计数据显示,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xx-2010年)》实行以来,我国农村的贫苦人口数目从9422万消减到2688万,贫困率从10.2%下降到2.8%,政府累计投入扶贫财政资金达20xx亿元。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据有关资料显示,党和政府用于乡村道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以及人畜饮水等农业基本建设改善的投资己从20xx年的56.4亿元增长到20xx年的267.86亿元,占中央基本建设投资总规模的比例从3.1%上涨到了7%。

  (3)农村基础教育方面。20xx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无偿提供教材和补贴寄宿生生活费”。20xx年,学杂费在全国农村范围内得到免除,并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4)农村医疗卫生方面。20xx年,我国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到20xx年06月,新农合医疗试点在全国共有641 个县( 市、区),覆盖近2.25亿农民,参合率为72.6%。20xx年至20xx年底,全国20xx个县(县级市) 共设有县级医院9238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1987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243所、县级卫生监督所1821所。全国3.42万个乡镇共设3.8万个乡镇卫生院,床位93.3万张。全国59.9万个行政村共设63.3万个村卫生室,村卫生室覆盖率达90.4%。20xx年国家财政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升到240元/每人每年。

  (二)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

  (1)财政支农投入不足。整体来看,我国的财政支农投入规模不足,如表4所示:

  从该表可以看出,美国的农业财政投入是我国的三倍左右;就人均来看,我国的农业人口是欧盟的70倍,美国的142倍,日本的206倍,可是中国农业人口人均财政投入量约为美国的1/472。

  (2)财政支农的结构不尽合理。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贡献率的70-80%相比,我国的`科技贡献率仅有40%,农业基本建设投入、农村扶贫资金额度都比较低。如表5:

  (3)财政支农支出重点不突出,方式缺乏灵活性。财政支农的项目较多导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比较分散,支持的重点不够突出,致使资源得不到充分使用。第二,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方式是由中央和省制定。这种缺少灵活性、单一死板的支出方式不能根据各地域的实际情况作出反应,同时也影响社会资本对农业进行投资的积极性。

  (4)财政支农的体制有待完善。我国的涉农部门比较多,如林业局、国土资源局、农业委员会、农业机械服务中心等,国家财政支农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要经过很多的中间环节,导致资源使用分散效率不高。我国的财政农业支出实行分级管理,中央、地方的职责划分不清,出现“多头管理”的现象,影响财政支农资金效用。

  三、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的建议

  (1)加大财政支农的投入,建立稳定增长机制。国家应该继续加大对农业投入的支持强度,扩大支农财政的覆盖范围,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及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我国的农业综合支持率为3.3%,而按照WTO的《农业协议》中的“黄箱政策”,其可以达到我国农业生产总值的 8.5%。“绿箱”政策12项支出内容(包括10项是农业补贴)中我国有六项没有涉及。由此可以得出,我国财政支农投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2)优化支农结构。由上一章可以得出,我国的农林水气部门事业费支出所占比重偏高,占总的财政支农支出的60%以上,而对农业科技进步的投入、农村扶贫救济资金额度相当低。为合理分配财政支农资金,我国应该逐步增加这些比重偏低领域的投入,尤其应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的经费比重。

  (3)丰富支农方式。应该注意财政支农方式的灵活性、多样性,拓宽渠道,完善惠农补贴方式。政府应该对农业的补贴手段进行改革,改变单一刻板的方式,充分调动地方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刺激社会资本对农业进行投资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4)完善财政支农体制。党和政府应该不断对财政支农体制进行创新,全面推行“乡财县管乡用”,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的绩效评估系统,对财政支农资金加强监管,充分发挥财政支农政策的效用。首先应该确定评估责任者,赋予其明确的“责权利”;其次应该对支农资金项目立项进行绝对把关,并对资金的分配使用、运行以及使用结果进行严格管理。

【三农问题的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07-28

【经典】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15篇07-20

三农问题调研报告02-22

经典三农问题调查报告03-02

三农问题调查报告06-27

三农问题调查报告13篇02-23

经典三农问题调查报告13篇03-02

经典三农问题调查报告15篇03-02

桥梁抗震论文设计原则论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