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评课稿

时间:2023-07-22 16:06:55 其他 我要投稿

[经典]三年级数学评课稿1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评课稿编写工作,评课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那么应当如何写评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评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经典]三年级数学评课稿19篇

三年级数学评课稿1

  本节课教学环节完整,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注重面积认识的直观性和层次性。

  在课开始部分,教师就设计有效活动,安排了两个同学分别擦洗大小黑板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对二维空间的认识,由此积累认识面及认识面的大小的活动经验。再接着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身体物体的面,引导学生感知面的大小,进而让学生能很好地理解面积的含义。

  二、注重对面积概念认识的全面性。

  学生的生活经验常常认为只有向上摆放的“面”才有面积,为了突出面积概念的本质,教师让学生摸摸桌子的侧面,球面,看看湖面、钟面,从而丰富了“面”的表象,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面积概念。

  三、精心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认识面积单位的需求。

  教师精心选择了两个长方形,使学生用已有的观察、重叠方法都不能方便地进行比较,产生认知冲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借助另一个图形来比较?如何借助另一个图形来比较?从而激发学生用面积单位进行测量的意

  四、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逐步内化对面积概念的认识。

  第一个练习题比较国家、省份面积的大小,用目测法。第二个练习是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来确定图形的大小;第三个练习则是提高练习,从中渗透了面积与长、宽、边长间的联系,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建议与改进:

  1、在发展学生面积守恒的观念时,教师最好用数学书来操作,引导学生观察书在横放、竖放、斜放时的现象,从而渗透“图形的面积不会因摆放形式的变化而变化”的守恒规律。

  2、教师的过渡语还不够精炼。例如,在学习完物体表面的面积后,教师可如此过渡:“物体的表面的大小,那我们学习的图形有大小吗?好,现在,我们一起用手来比划出几个图形。”

三年级数学评课稿2

  《年月日》是小学阶段“量与计量”知识板块中的一节概念课,“年、月、日”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系,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一、本节课的特点

  1.以问题驱动,情境创设巧妙且贯穿始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及时进行激励评价,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无论课前交流还是课中学习,老师适时恰当地运用赞赏、鼓励的语言评价,共计28次左右,评价语言较为丰富,既有肯定的'评价,也有导向性、针对性评价。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活动中充分地表现自我,乐学,爱学。

  二、教学思考

  1.教师发问的次数较多,较为细碎,加强发问的针对性。

  2.评价语言丰富,加强评价语言的准确性,计算结果对错,应是计算准确,而不是计算的好。

  3.加强评价语言的导向性。当学生回答问题声音较小时,及时评价,你回答正确,如果声音洪亮就更好了。

  4.减少重复性的语言评价,20分钟的微课,28次左右的评价,平均1分钟1次,评价过于频繁,教师说得过多,学生会听觉疲劳,起不到评价的作用。

三年级数学评课稿3

  李老师的这节课,奇思妙想层出不群,让我受益匪浅。整个课堂,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学生在轻松的自主探究学习中认识了四边形,研究、思考、归纳、概括出四边形的概念及特征,获得了新知的同时,更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索的.精神,知识和能力得到同步发展,这是一堂充满生命活动力的课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

  1、导入新奇,用小动物铺地,猜谜的方式,激发了学生了学习热情。

  2、边讲边练,及时巩固,扎实有效。

  3、李老师在学习中渗透了猜测验证的数学思想。注重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

  4、练习很精彩,是本节课的点睛之笔。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其中“我是形象代言人”设计很出彩。

  建议:在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的环节,可以集体发现,小组证明来节约时间,还有前面判断四边形的环节不必每个图形都说原因,这样就可以吧精彩的练习呈现出来了。

三年级数学评课稿4

  本节课的教学中,邓老师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索新的知识。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开放性。不同的统计图都有其使用条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统计图。

  一导入贴近生活。用学生的体育活动项目统计表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学习统计的意义和必要性。

  二、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基础,教学时邓老师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索新的知识。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开放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较高。

  三、邓老师注重学生操作时习惯的养成。再学生操作前和操作过程中,教师对于容易出错的地方向学生做了明确指导,有助于学生习惯的培养。

  四、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重难点内容突出,对比清晰。

  五、问题导学,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在教学时,邓老师多次向学生质疑,在质疑中让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建议:

  1、对于条形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中出现的刻度问题,应放在课下作为探究。

  2、更好的审视课件的内容,确保课件的准确性。

三年级数学评课稿5

  传统的数学计算教学的目标注重让学生牢记法则,通过反复练习形成计算技能,而忽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使计算的学习变得乏味无趣,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这节课,徐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学会新知识,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学会计算,而 更注重让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注意分类、转化思想的渗透,使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能力得以培养和发展从而把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作为数学教育的根本的目标。计算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把计算教学置于现实情境之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为一体,从而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本节课中,徐老师尽量让学生参与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独立思考得出8020的口算方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体现。

  在学生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再通过小组交流口算方法,让每个学生有说话的机会。通过说提升学生对口算过程的认识,通过说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这样,资源得到共享,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拓宽思路,彼此受益。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不表述计算过程而直接通过思维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式,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因而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如果学生对口算产生浓厚兴趣,他们就会自觉积极地参与。于是,徐老师在教学中通过口算竞赛活动,提高口算能力,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富有趣味性,做到寓学于乐。

三年级数学评课稿6

  《周长》一课是人教版标准实验教程第五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如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对空间和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学习的。学习这一课的目标:

  ①是让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

  ②让学生探索测量不同形状的图形的周长方法;

  ③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这位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注重让学生经历现实的活动情景,在具体情境中,联系身边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具体的说来,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重视创设情景。

  数学知识的学习有时是枯燥的,特别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课的开始就吸引每一位学生的眼球,抓住每一个学生的心往往对整节课的成功与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中,老师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图形入手,接着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给小像框镶上丝带要准备多少材料,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样的问题,驱动了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对制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从而自然的'引出周长。这样的引入,为学生学习周长提供了一个亲切熟悉的环境,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为周长概念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重视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活动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儿童社会交往的最初方式。切实有效地数学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了确实达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老师组织学生经历了一个理解图形周长的含义;探索一般图形周长测量方法的过程。设计了许多活动,比如“直观感知”层面上的说一说、摸一摸;比如小组合作的测量周长活动,而且每种活动都有明确的目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体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也为下节课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做好准备。

  3、尊重学生,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对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本节课中,这位老师做的比较好。比如课的开始,教师让学生说说怎样可以知道准备多少材料,有个学生说到了“周长”一词,其实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物体的周长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时,教师没有回避,继续让学生指一指、摸一摸、比划一下;对周长的实际含义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问学生你认识周长吗,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这些都充分尊重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比如在探究不同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时,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对于每一位学生的不同回答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当学生找到测量的方法时,教师特别重视学生思考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将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地暴露出来,有利于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情况适时的进行评价!

  4、特别重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本节课中,教师组织了许多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教学活动,如课开始创设的问题情境,是生活中遇到的实际例子,又如,教师让学生开展在生活中找周长的活动,开展测量活动之前,让学生说说你想测量生活中的什么?这些问题或活动的设计,充分地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了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

  在本节课中,我个人认为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教师组织自主探究时,如何更好的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中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测量图形周长的方法很有必要。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只关注测量几个图形,测量的结果如何,而忽略了每一位学生在测量过程中是否对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进行了科学学有益的探索,如何更好的发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开展更深层次的探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我想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三年级数学评课稿7

  听了邓老师教学的《认识几分之一》这节课,我颇有感触。

  我认为邓老师的教学有以下几个亮点,值得我学习:

  一、情境引入,激趣引导,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分水果活动,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问题的探究。怎样分小朋友才会觉得满意,学生想到了平均分。通过平均分的结果有时能用整数表示,有时不能用整数表示的生活现象,让学生体会分数的产生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同时引出了教学内容几分之一的认识。

  二、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邓老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正方形纸进行一次或几次对折,然后用彩笔涂上颜色。这样,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

  三、教学各方面准备很充分。如教师事先准备好了水果、纸片(圆形、正方形),学生准备了正方形纸片等,能看出邓老师是个考略周到细致的好老师。

  四、板书的设计很有新意。邓老师为了避免板书时花费太多时间,她采用了把板书的内容事先写在纸上,粘在黑板上,既节约了宝贵的时间,又起到了强调的作用,值得我在的教学中借鉴。

  五、练习形式多样并富有梯度性。有判断题;我会说,我会写;聪明你我他;动手对折纸,一步步的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后来邓老师又把数学还原于生活,让学生分分桌子,让学生体会到了身边的几分之一。最后爱迪生的名言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让学生学生从中找到了这节课所学的几分之一,名言中提到的百分之九十九也为后面学习其它分数做了铺垫。

  建议:

  1.练习中有一道线段题,多数学生答错了,教师应适当花点时间点拨学生,以免再犯类似错误,不应匆匆一带而过。

  2应及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评价语言还不够丰富。

  3.教师不应对孩子的思维进行局限,课前可以让孩子们准备自己喜欢的各种形状的'纸,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纸去折一折,涂一涂,让孩子的思维更加开阔。

  4.折纸活动老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折去涂色,说出自己表示的是几分之一,教师还可以指定具体的几分之一让他们去折去涂,这样既训练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

三年级数学评课稿8

  冯xx老师执教的是关于“三个数连加运算”的《捐书活动》,我感觉到这是一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节优质课,是一节上乘的好课,涵盖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她是我学习的榜样。我抱着学习的态度,浅谈我对这节课的几点看法:

  一、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生动、快乐、有效。

  这一切由老师的教学思想决定,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紧紧围绕学校倡导的“四环三查”模式和“深入与文本对话的有效性”课题研究和本节课目标联系起来,严格施行。她所带的班已经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浓厚氛围。从一开始的4人小组交流小练习的学情调查开始,就引导学生进入了角色。

  二、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引领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质疑环节让生说信息,提有层次的问题,培养认真观察和提问题的能力,而老师则帮生提炼出合乎本节课目标的问题“哪个年级捐书多一些”,让生积极思考解决,一路引领下去先估算,再尝试解决的几种方法。

  三、注重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为宗旨,给学生创设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敢于放手,引导有法,引导得法,点拨到位。重点知识生成时,都给予了合理的语言点拨,帮生建构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意识,只待学生百花齐放。

  四、注重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师生共同板书练习后。问“做完了没有?”生答:“要写答案”。有追问“再看,做完了没有?”生答:“好得在横式上写答案”。最后老师强调:“做题要注意完整性”。小组合作训练有素,自然而有效,不走形式。学生写得认真、工整,与老师一直强调有莫大的关系。

  五、最难能可贵的是数学老师的德育渗透很到位。

  商榷之处:

  1、教学过程有点太细腻,导致未拓展练习。

  2、公开课要高标准,要想上成理想中的样子,时间要恰到好处,而效率还不减。学生仍要加强训练,力争上成一节很完整的课。

  总之,我在冯巧玲老师的课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以后要选择性地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三年级数学评课稿9

  《位置与方向》这节课是要让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这节课是既是实在的又是实用的,老师以生为本,为学生创造最为合理的学习材料和教学路径,体现了生命的课堂,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整节课,教师放手让学生说,放手让学生做,放手让学生参与。善待了学生差异,将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学生在放手操作的过程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量角方法,老师一一给予反馈,师生之间保持着有效的.互动。“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有什么想说的或是想问的?”“谁还能再说一说。”课堂上我们不难听到这样的问话,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奇特的想法,侯老师创设了一种心理自由和安全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的心智和心灵能自由自在的放飞。

  2、老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教师两次巧用学生的认知冲突,以学定教。巧妙设问引发了学生的第一次认知冲突。学生发现已有的知识已不能满足需求,即同方向但不同角度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尝试探究新知的欲望。学生的思维得到激烈的碰撞。这一环节的设计就巧在需要角度才能将物体的相对位置描述清楚这一知识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发需要,而不是老师强加的。当学生在知道了用角度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后,老师再次巧设问题情境:我知道了2号目标在火炮的东偏北40°方向上,现在我能去了吗?引发了学生的第二次认知冲突,即知道角度但不知道距离。学生感受到只有角度还是难以描述清楚的,距离就成为学生自身的一种需要。这一环节的设计与上一环节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最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层层深入的分层设计也有利于让学生明白这个知识到底是怎么样形成的,明确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让学生经历了从旧知识到新知识产生、形成过程,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数学评课稿10

  今天上午有幸听了侯老师的讲课,讲了一节三年级数学下册关于“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课程,从听课中可以总结出一下几点:

  1、课堂开始的引入让人耳目一新,感觉既复习了以前的知识又为本基本做好了准备,而且还紧密的贴学生的实际生活,根据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希望联系教学内容,做到了方方面面,把知识融入生活,感受面积的大小,让学生能够从中收集信息,学习新知。

  2、授课环节中,教师充分利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首先是给出两个由小正方形组成的不规则图形,让学生数一数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然后又用小正方形摆一摆,看看给出的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为求长方形的面积提供的方法依据。

  3、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提供学生学具,根据提供的小正方形自行排出一个长方形,根据摆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填表格,自己分析表格,发现了什么,从而得出求长方形的面积,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探究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学习新知。

  4、针对得出的'结论,教师仍然反复反问,是不是知道了长方形的长和宽就一定能够求出面积呢?经过反复求证,最后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学习观。

  5、练习题设计层层递进,由易到难,练习题类型多样化,设计了不同方面的练习,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多样性。

  对本节课意见和建议:1、在用小正方形摆长方形时,可以说明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cm,方便学生得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推出面积公式,7cm2乘2和长乘宽并不一样。在这一块学生经常会把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混淆,应重点强调一下。2、最后填表格时,求面积是28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时,不只是4和7,还可以是1和28,14和2几种情况。

三年级数学评课稿11

  在听完本小节的平均值之后,我对老师的教学设计印象深刻,我很惊讶老师会有这样独特的视角,教学层次的进步,整个班级,所以我不能放松,因为恐惧精彩的问题,哪个聪明的指导错过了。他的优势不能崩溃,让我明白最深的一点是:

  首先,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挖掘出这么多平均使用的例子,每个例子都有不同的重点,从不同的角度挖掘平均值,以及对未来的中值和数量的研究。

  二,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前三组数据设计巧妙,因为平均意义更抽象,难以理解,老师让学生做裁判,看哪组高层次的学生充分沟通各种比较方法,然后让学生深入思考哪种方法更合适,通过全面分析,最终获得最合适的平均方法。然后老师还会抛出什么是平均值,如何找到这两个问题的平均值,用条形图和老师聪明的指导,让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最终探索Evenly是平均的灵魂数量,最终让学生自己用自己的话来理解突破这一节类的焦点。多种方式解决学生的.智慧,使学生的潜能发挥,体验成功的感觉,然后体验创造学习的乐趣。

  第三,这类教师重视观察,比较法,发现法和讨论方法等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思考,沟通和表达的能力,教师认为学生有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学习,因为我通常害怕学生不能来自己,似乎完全相信学生。

  第四,通过分析情况,解决问题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平均概念的理解,实现了在日常生活中寻求平均的实际意义,而且为学生创造自由表达。交流机会,提高他们的数学沟通能力。

  第五,实践设计的聪明才智,既有性又有趣。有水资源,奥运会等问题,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平均的意义,也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从生活,回到生活到概念。

  第六,教师和强烈的亲和力,很强的掌握教室的能力。教师借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感染学生,缩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全班学生非常热衷学习,学习效率也很高。

三年级数学评课稿12

  听完了徐老师执教的《重复》,深深为徐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幽默的教学语言、精湛的教学技能和丰富的教学智慧所折服。徐老师在课堂上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风趣盎然的启发与挑战以及抽象的数学思想不经意地融于课堂之中。在整个课堂之中,精彩不断,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学生感受到的是数学的魅力,听课老师感受到的是徐老师教学艺术的完美。课堂中创设了一次次的冲突活动,让学生在冲突中自主探究新知。以下将分别结合几个冲突进行分析:

  冲突一:理发师的困惑

  这部分用时6分23秒,采用小故事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们常用的一个教学技巧,有些教师运用不好会让学生感觉很乏味,但是徐老师在课堂上讲述理发师的困惑这个小故事时却是妙趣横生,他模仿三种不同的人物的对话,运用象声词“吱扭”等的词语绘声绘色地描述场景,到故事最后:“理发师回头一看,他很纳闷?”声音戛然而止。这时候的徐老师就像是一位配音演员在给孩子们表演话剧,由此引导孩子进入故事的情境之中,学生不由得去猜想理发师的困惑到底是什么呢?在猜想中,在认知冲突中,学生考试思考。此时徐老师抛出:为什么只有三个人?

  通过一系列的讨论,最后学生发现故事中的爸爸充当了两个角色,并用四个手指表示出三个人物的关系,使学生初步感知到“重复”。真是润物细无声呀。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地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在这个环节中,徐老师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徐老师还注重以学生作为课堂资源,徐老师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操作。教学中徐老师注重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以“小孩→爸爸→爷爷”为素材,徐老师让学生感受集合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价值。徐老师把学生已生成的数学当成未完生的数学知识,为学生提供再创造的机会。

  冲突二:抢椅子游戏

  这部分用时9分35秒,徐老鼠抓住孩子好玩的天性,让孩子玩“抢椅子”的游戏。他首先搬出两把椅子,请两名学生然后说出游戏规则。此时,学生马上提出:应该多一个人,两个人玩的话不会有人被淘汰。徐老师故意顿悟似的说:哦,人数少了,不能决出胜负吗?敢情这也是数学问题,两个小朋友,两把椅子,就是每人必须有一把椅子,这是数学里的一一对应。

  他利用这个环节,让学生领悟到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一一对应”。按理说徐老师再请一名学生就可以参加游戏了,但徐老师却请上来4名学生,在此徐老师可以埋下伏笔,之后多万了“石头剪子布”来选出一名学生参加之后的活动,为之后深入学习“重复”做铺垫。

  在这个环节中,徐老师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地“活化”教材,使教材趣味化、生动化,大胆地对教材与生活资源进行了整合,注重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亲自经历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

  冲突三:呼啦圈的解释

  这个环节用时14分03秒,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本环节中,参加两次游戏的同学到底是7人还是6人?徐老师故意设计冲突,师生对抗,引导学生深究。这时候徐老师把呼啦圈引进课堂,让学生在“套圈”中想办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里,实物“呼啦圈”抽象出数学符号“集合圈”,在此取名“数学二环”的数学设计堪称“绝技”!全班学生在全力解决参加两次游戏的学生人数时,徐老师故意退出了场地,把问题留给学生独立解决,这时候学生就主动思考,并且成功套上了。全体同学及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此时,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等一等”。教师的离开并不是对学生不闻不问,因为如果教师自己揭示答案的`话会阻止学生的思维,而当教师离开时,会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地挖掘,这样就使很难理解的知识具体化、生活化、直观化,同时也巧妙地凸显了本节课的数学内容与主题。

  徐老师的课堂是魅力的课堂,他的每一次生成都是有预设的。其中徐老师说道“4+3=6”这并不是徐老师的口误,而是故意犯迷糊,这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徐老师巧妙设计,对课堂的预设和生成精心思考,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点。

  冲突四:花名册里的故事

  这部分用时4分58秒,这个环节是变式练习,徐老师在这个环节中没有涉及重复知识点的问题,而是利用反例进行强化,让学生在反向思维中加深对“重复”的理解,防止学生出现思维定势,巩固新知。

  徐老师努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具体原始背景的数学问题,交由学生去抽象出其中的数学问题,并用数学语言加以描述。徐老师利用“呼拉圈”进行教学,使学生听中学,看中学转变为主动的活动的做中学,徐老师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选择合适的学习素材,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比如本环节中,徐老师就提出的“三年一班”就是结合本班的情况来举例的。

  冲突五:社会小调查

  这部分用时8分39秒。徐老师关注教学课程的人文价值,充分发挥它的育人功能。教学不仅是一种工具,它更是一种文化!徐老师追求学生在学习教学的过程中得到熏陶与教育。因此,课堂不仅是学科学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培育的圣地。徐老师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社会小调查找好爸爸的位置,在这个环节中渗透了全集的概念,实现了学科内容的整合,让数学充满了浓厚的人文色彩,也让学生感受到独特的数学的“生活味”和数学二独特的“美”以及它的广泛的应用性。

  徐老师的这节课的预设与生成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徐老师把握学生思维进程的节奏,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没到结果快要揭示的时候,他总是戛然而止,使学生一步一步靠近事物的本质,从而理解数学的真谛。

  在这节课上,徐老师成了学生中的“一个”,参与学生的共同活动,而不是自作权威,高高在上,成为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教学不能等同于发展。在这节课上,徐老师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使学生的求知心理与知识内容之间产生一种“冲突”,从而激发学生渴求新知的欲望,徐老师把学生引入“冲突——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堂课的学习活动,徐老师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徐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做到:

  ①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

  ②尽量让学生动脑思考

  ③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

  ④尽量让学生自己读书

  ⑤尽量让学生动口表述,发表见解

  ⑥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⑦尽量让学生标准立异,把这些要求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本节课中,学生分小组在教师引导下,主动从事猜测、验证、讨论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积极探索自己未知领域的知识,自己去发现创新,这样长期坚持,日积月累,必然能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今后的终身学习与自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年级数学评课稿13

  由我校教导室主办的“教学月”活动正式启动后,吴传清老师上了一节数学示范课《四边形的认识》,下午的教研活动时间,我们三年级数学老师就吴老师的这堂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龙书记的带领下,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都说这是一堂高质量的数学课,上得非常成功,既充分体现了我校教师的风采,又展现了我校课改的成效。特别是新调进来的老师,更是获益匪浅。

  吴老师的课教学目标明确具体,重点难点的提出与处理得当,教学效果好,整节课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新的教学理念。我们认为以下几点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准备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设计合理,由浅入深,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一次逐一体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观察、比较,抽象出四边形的概念,做到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导学得法,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教具、学具也恰到好处的发挥了作用,学生始终在教师创设的具体场景下进行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认识了四边形这个新朋友,真正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2、体现了“数学源自生活,数学服务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发现数学,找出身边的图形,让学生感受生活环境的美妙,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通过认图形,产生疑问,再通过观察抽象概念,通过区分比较巩固概念,在校园中、在生活中寻找四边形,使学生感知数学于生活,使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意识。帮助学生建立比较清晰的概念。

  同时也有值得商榷的几处地方,以便自己我们自己在教学中得以运用和理解以及改正。

  1、在让学生给图形分类时只强调了用边或角做标准,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使有些学生更有创意的想法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

  2、过重重视了自己“包办式”“不放心式”教学,没有充分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不把教学放在学生为主,老师讲解的过多,以便出现语言上的不精练,重复繁琐。

  3、应着重重视动手操作。四边形是一节操作性很强的课,学生通过操作能探索究竟怎样的图形叫四边形,同时又能进一步理解、巩固概念。在课堂上,应让学生在本上画一个四边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及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小组合作、探讨等新课改教学模式,应多利用我校已有的教学课改模式、教学资源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

  小组合作的优点之一就是学生之间能互相启发,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在本堂课之前的试教课中,教室里充分利用了四人一组的小组合作、小组探讨的合作学习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本堂课中却在此忽略。

三年级数学评课稿14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学习了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来进行学习的。人教版教材将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放在一课时进行课堂教学比较充实。而新课标教材认识面积独立成节。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编写意图,利用广泛的课程资源来教学,在学习本课知识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熟识的事例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从而为后续的面积单位的学习和面积计算的学习做好准备。罗老师的课让我回味无穷:

  一、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学习数学,建立概念。

  本节课上,罗老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体会,直观地理解面积的含义:首先结合学生自己找的身边的具体实例,通过摸一摸书桌面的动作,找一找身边还有什么有面积等活动,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其次通过找正方形、三角形的面积,从而使学生感受面积并认识到平面图形也有面积,又出示开口图形,学生学生在对比中理解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以完整的认识面积的含义。

  二、在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练习设计中深化概念。

  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过程对具体形象存在着依赖性。罗老师根据中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各种梯度的习题,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面积之后,既巩固了面积的概念,又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在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时,追问学生能不能一下子比出来,在摆铺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第三个练习让学生估测图形的面积应该是有多少个小方格,其实是在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思维,理解面积是二维的`,通过课件的逐步演示,用小方块填充整个图形,进一步丰富了面积的概念。

  三、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本节课上,无论是对“面积”含义的理解还是让学生用不同的面积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罗老师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拼摆等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加深学生对建立统一测量单位重要性的体验。

三年级数学评课稿15

  一、目标定位正确。

  1、课内充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概括推理等能力。

  2、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3、让学生能利用圆面积公式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引入自然。

  1、复习巩固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同一圆内半径与直径关系。

  2、复习巩固了什么叫面积,让学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从而自然引入圆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

  三、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圆,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再让学生拼成近似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让他们仔细观察,研究长方形的长(或平行四边形的底)是什么,长方形的宽(或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什么,从而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探讨的地方

  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为了照顾中差学生,教师应充分了;利用教具或课件展示,让学生有充分的观察和思考,真正感悟圆面积公式推导的整个过程。其次是在计算公式中对半径的平方还需要指导和练习,以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中很好的运用。

  ——————《统计》评课

  这次景东杯课堂教学比赛,我听了李丹老师上的《统计》这一课,作为一名教龄还不满一年的年青教师,我觉得李老师这节课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整节课从新课的引入,新授,练习和课堂小结各环节的安排比较合理,有序,层次清晰,练习设计有层次,有拓展,既照顾全体,又为个别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体现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如果长此坚持下去,定能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本节课中,李老师能提供学生比较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如课中老师让学生说说如何统计班中每种水果喜欢的人数,在出示了统计图后,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还安排了让学生看统计图同桌互相提问题等等,这样在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质疑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由于李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民主,在课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能在课中大胆质疑,如有学生发现教师所给的统计图的纵轴只有17个格子,就向老师提出:如果超过17人该怎么办这些宝贵资源的呈现无疑是我们数学课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十个问题更重要.在这里我也想给李老师提几点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要正确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在统计班中学生最喜欢吃的水果的人数时,教师明知道有个别学生已重复站立而不加以指正,(班中也有同学向老师反映某某同学已经站立过了,但教师没有予以回应.)我想这是因为在教案中教师有这样一个预设的问题:我们怎么知道班级里每个小朋友都统计到了呢李老师想让这个问题能在后面顺理成章地出现,孰不知这样做反而使教师要对班级人数重新进行统计,这样做势必要浪费许多宝贵的教学时间,`以致后来教师就干脆造假,把总人数凑齐就算完成了人数统计,这样做的结果显然使统计失去了它的真实性和它的实际意义.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要规范,表达要确切,如教案中“这是统计图吗”这句话表达就不够确切,应可以这样问:这是一张完整的统计图吗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注意倾听,更需要有适时的评价.在本课中,当学生完成了第一张统计图后教师要学生回答:你是怎么看出喜欢什么水果的人数最多和最少当有学生回答:喜欢草莓的有16人,喜欢菠萝的有1人,所以喜欢草莓的人数最多,喜欢菠萝的人数最少.这样的回答显然与教师的要求不相符合,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反应比较冷淡,也没有对该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并进一步启发,但我们知道该学生从数字上看出数量的多少显然是没有错的,老师对该生的回答先要予以肯定,然后启发学生从另外不同的观察角度来回答问题,从而让学生从观察直条的高低来知道数量的多少.从试教课到正式上参赛课,我觉得李老师的进步是非常明显的,只要她继续不断地努力钻研教材和改进教法,相信她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数学教师.

三年级数学评课稿16

  回顾林老师《吨的认识》这节课,我们五年级数学组总结有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林老师从“曹冲称象”的图片,引起内在学习需求,再由旧引新感受"吨"存在的必要,概括出"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

  2、"亲身体验,感受并想象1吨"。通过数大米的袋数、1吨学生的人数和常见物品的个数等体验、想象,学生进一步丰富、强化了对吨的感知和认识。

  3、"实际运用,深化认识"。从找生活中的.吨到填单位练习到修改数学日记,学生把数学中的吨运用到了生活中,充分感受了吨的实际运用价值;

  4、整节课学生们投入地活动,积极地思考,大胆地发言;看着他们体验生活,获得知识,提升思维;真切地享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林老师的这节课真的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三年级数学评课稿17

  昨天,听了侯老师执教的《三位数加三位数》一课,再一次领略了侯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同时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

  一、注重预习习惯的培养。

  从教师检查预习环节看出教师布置预习作业不是流于形式,而是要求学生认真对待,并且要接受教师的检查。这一点很有必要向侯老师学习。

  二、热身训练形式新颖有效。

  做起站起检查,同桌交流做对的请坐,站着的同学说说注意什么。这样的方法便与教师很快了解学生练习情况,对不用心练习的同学也有了一定的.约束,同时让做错的同学说说注意什么有助于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评价的多元化。

  这一点表现在好多地方上。如让学生预习后说收获,从信息中找数学问题,让学生列式,估算、笔算、总结都引导学生在恰当的时机自己说出,教师真正发挥了组织、引导者的作用。有其精彩的地方时在学生汇报估算方法后,教师问还有其他方法吗?一生估算的方法准确算出了结果,教师耐心听完学生的算法并将他的算法巧妙地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区分了估算和准确算的区别。这里提出个小的建议:应该对这个孩子的想法给予充分地表扬肯定,说明他的方法其实是一种简便的方法。另外,教师在学生发生错误时不急于当场指出而是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互评,自评从而深深地将错误的原因刻在孩子脑海中。

  四、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及时纠正书协方面的格式错误。

  在对445+298进行简算时教师让学生板书并及时让学生暴露了书写方面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书写格式的重要性。

  建议:

  练习题可以少算一道,重点练练简算方法。这是学生较难理解的地方。我是这样想的,不过侯老师肯定有自己的设计打算,毕竟一节课这么多知识点面面俱到是很难保证学习质量的。

三年级数学评课稿18

  今天听了宗老师的课我觉得这节课,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思路清晰,环环相扣。《认识分数》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分数意义上还是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别,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宗老师这节课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起点,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情境,并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同桌交流,让学生经历认识几分之一的学习全过程,感悟分数的含义,能直观地比较分数的大小等。宗老师在本课的设计以及执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特点1:

  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起点,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创设了十分贴进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两人郊游分食物,从分的过程中进行体验和感悟:一方面,产生“平均分”的需要,强调“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体验由于总量的变化引起了每人得到的个数从整数两个或一个再到不能用整数的变化的过程,自然引出分数。学生的学习完全是从生活经验中得来,怎能不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产生了积极的探究情感。这个环节的教学通过情境的创设突出两个层次:第一个,引出并理解平均分。因为这是分数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第二个层次:通过质疑,学生发现一半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数字来表示,引出新的数学数字用分数1/2来表示,这样分数出现的实际需要性能够凸现,学生自然产生了对新知识探索欲望。

  特点2:

  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宗老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探究环节,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并掌握分数。第一次操作教师首先组织学生用圆代替蛋糕折出它的一半在直观的感受的基础上,教师引出1/2表示生活中的“一半”的数学化结果,在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之间架设了认知桥梁,初次感知到生活中的一半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一半可以用1/2来表示,让学生直观感知1/2产生的过程;并让多位学生说一说1/2所表示的具体含义。第二次操作折一张长方形纸并表示出它的1/2的,交流各种不同的折法。这个环节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鼓励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验创造的快乐,同时,在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即: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呢?宗老师让学生结合自己折的纸说一说。明白折法不同没关系,只要折的是这个长方形的`一半,每一份都是它的1/2。凸显数学教学最本真追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步步深入,层层递进,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完成几分之一概念的建构。第三次操作是全课教学的亮点,教师将教材进行调整利用同一种图形,同桌合作折出1/4和1/8,张贴学生的涂色纸片(1/2、1/4、1/8)分别进行比较1/2与1/4,1/4与1/8,1/2与1/8的大小,同桌讨论交流这三组分数,谁大谁小?从中发现了什么?结合平均分的份数来理解体会到:把同一个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这样的规律,从而得出几分之一与几分之一它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体会简单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发展数学思考。这充分体现出数学知识不是教师直接给予的,而是在学生一步步的操作、交流、感受、体悟中动态生成的,从而达到有效的数学学习的目的,这样的设计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特点3:

  整节课可以感受到宗老师设计中力求体现形式的多样性,创设了让学生去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写一写等情景。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表示出自己所发现的分数。不仅让学生用脑子去想,而且用语言表达,用手操作,用心去感悟、体验,其中一个重要理念就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在具体的操作交流活动中,多次感悟平均分的概念,结合平均分,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写一写,充分认识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等;从而认识几分之一;使学生加深对几分之一的认识,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年级数学评课稿19

  一、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兴趣。整节课思路清晰,环环相扣。首先从学生野餐这样具体的生活实例引入课堂内容,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也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怎么分?平均分。平均分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很多老师在上本课引导学生说出“平均分”时费了很大的力,分数就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才出现的。许老师这里引导得好,学生很容易就得出并会说了。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新的一个数二分之一表示。引入很自然,很到位。

  二、动手操作活动,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在构建“二分之一”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动手折一折长方形的纸片,画一画折痕;构建“四分之一”时,让学生动手折一折,画一画正方形的纸片;到最后的放手让学生创造“几分之一”,在圆形纸片上操作。在整个表象的建立中,层层深入,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活动中学习。

  三、内容丰富,练习设计富有趣味性。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在构建完“二分之一”的表象后直接插入联系巩固,判断是否二分之一。在圆形纸片中创造“几分之一”后,适时地进行了分数的大小比较,让学生对分数大小初步有了概念。最后,能够联系生活实际中的众多实物,挖掘生活中的.“几分之一”,体现了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整个课堂教学设计中,似乎课的容量有些大,导致最后的分数大小比较这一块内容想要涉及却涉及不深。许老师作为新老师,在对学生的因势利导方面做得不够,不能及时灵活的将学生的信息融为自己想要的信息,这一点我也正在努力当中。

【三年级数学评课稿】相关文章:

数学评课稿12-24

数学评课稿01-28

数学课评课稿03-08

数学方程评课稿06-14

小学数学评课稿01-27

《数学广角》评课稿04-08

数学《统计》评课稿04-09

初中数学评课稿精选04-09

数学评课稿集合05-20

初中数学评课稿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