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评课稿

时间:2023-07-31 11:58:32 信息技术 我要投稿

信息技术评课稿15篇[优选]

信息技术评课稿1

  龙老师执教的《画线》,画图程序中有两种线条,直线和曲线,直线的画法是比较简单的。在教学中,采用逐步深入的方法,先让学生在工具栏中找到直线的'工具,让学生进行任意的画。学生的操作完成情况都不错。在直线的操作中,怎样把线条变粗,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把线条变粗些。学生可以通过自我学习探究发现了线条变粗的方法,效果较好。

  曲线工具先拖出来的是一条直线,接着鼠标放在直线的上方按住向上拉,那么这条线就变弯曲了,并且你还可以拖动一次,曲线可以拖两次。讲清楚要点之后,让学生来操作,在巡视辅导中发现,多数学生的问题在于拖动过程中没有到位鼠标左键就松开,接着再按左键曲线就乱了。

  曲线呈现三种图形,单曲线、双曲线、封闭性曲线。看到一个案例,用曲线来画鱼,用单曲线绘制鱼身,用双曲线绘制鱼身上的花纹,封闭性曲线来画水滴,只要用鼠标在三个不同的位置各点一下,就会形成一个水滴形图形。

信息技术评课稿2

  一、说教材

  本节是华师大编的高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的第二章的第三节《文件管理》。本节的学习内容是文件与文件夹的基本概念和操作系统管理文件的实现方法。文件管理是操作系统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掌握信息处理技术的必要基础,这一节在整个教材中处于基础地位。本节的教学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讲文件与文件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第二课时讲文件与文件夹的查找以及快捷方式的建立。现在我针对第一课时来说课。

  二、说学情

  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和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在这节课之前已掌握了操作系统基本的窗口操作和用户界面的有关知识。并且学生对网页制作的兴趣较高、感觉很新鲜。

  三、教学目标

  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精神,以及教材分析和学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自主探索、协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文件分类整理的习惯。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增强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加深学生对校园生活的了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校园情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文件夹的新建、文件与文件夹的复制、移动、重命名和删除操作。 教学难点是对文件、文件夹的理解。

  五、说教法

  采用任务驱动,学习者通过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积极主动地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针对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我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法。

  六、说学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学生在真实情景中,由具有感染力的真实问题,围绕为制作多彩的高中生活网站准备的素材分类,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协作,掌握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功能。

  七、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课题导入,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小组协作,评价总结”这一主线展开。

信息技术评课稿3

  今天我评的是小学信息技术三下第13课《宣传海报》,本课执教老师通过让学生制作环保宣传海报,既让学生掌握了本课的知识要点,达到了教学目的;又在情感上深化了学生环保的意识。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个亮丽之处:

  一、教学目的轻松实现,重点较为突出,难点精彩突破。按照教参上的三个教学目的:一是认识‘画图’中的文字工具的使用。二是学会运用‘画图’中的文字工具。三是进一步熟练汉字输入法。这几个教学目的在本节课中都是学生操作过程中通过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形式中逐步实现和让学生掌握的。按照教参上本节课的重点是画图软件中文字工具的使用,本节课执教都是通过让学生看图片想环保宣传语然后用‘画图’里的文字工具输入,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做事习惯:先思考后行动;又着重让学生练习了本课的重点技能。本课的难点是合理的评价自己制作好的宣传海报,在这部分执教老师花了好多时间和心思,先利用普通化的点评,然后在通过利用网络上传海报的'方式,提高了评价的水平和面,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使评价更有高度。

  二、教学方式来看,执教老师采用了师生共同参与互动的教学方法。导入部分利用了学生一年级学过的课文《乌鸦喝水》的故事,对过师生互动一问一答的方式,逐渐把学生带入到本课情景中来,使学生很快就进入学习状态。在讲授海报组成部分时,执教老师还是利用问答方式,先让学生思考回答,然后再总结归纳,出示一份完整海报要包含的内容。在海报制作部分,执教老师通过学生遇到的问题,用一起想办法解决的方法,既自然的解决了出现的问题,又教授了本课的技能目标,还使部分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展示,通过这种师生一起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们感觉老师把他们当成了朋友,接近了师生关系,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执教老师也很会捕捉和利用课堂中的小细节,比如在强调打字姿式和指法时,他不是刻意拿出时间来指导,而是在学生不经意的时候,通过夸奖个别学生起到让全体都注意的效果。还有当因为电脑故障,给学生换座位的时候,看见有一位学生把座位放好这一细小的跟课堂教学内容无关的举动,他确并没有忽视掉,他提高嗓门向全体同学表扬了这位学生。我想老师的这个表扬对学生来说肯定会印象很深刻,他这种好习惯也会继续保持下去的。执教老师这种以小见大、细致入微的教学方法很是让人欣赏。最后的拓展部分算是本课点睛之处,通过把宣传海报上传,然后浏览评介,使课堂评价上升到另一个境界,既让学生认识了网络的魅力,又使学生能更全面、完整的欣赏到其他同学的作品。

  三、从教学效果看,执教老师非常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也非常注重学生的探究式学习,通过这种形式既能关注到全体学生,又保证了课堂的教学效果。本课结束后,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出符合主题、美观完整有质量的作品。从学生的课堂表现看,他们的技能知识掌握得都很扎实,本堂课的内容对他们来说基本上就是对技能的再次巩固和有所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应该也算是本课能大放光彩的硬件基础之一吧。

  这节课我认为也存在些许不足,以下是我对这堂课的一点看法:

  一、本堂课小组合作学习体现的不明显。学生们只知道自己独立操作,同伴间缺少一种合作交流。

  二、缺少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看书。在制作宣传海报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打开课本自己看课本学习,虽然本课操作技能比较简单,但看书学习不仅是让学生学会技能,更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我认为这堂课尽管存在着某些不足,但无论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上以及环节的把握和学生兴趣的调动上来讲都不失为一节精彩的课。

信息技术评课稿4

  曹**老师的这堂信息技术理论课,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讲解透彻,教态自然,教学效果良好。

  亮点:

  1、巧设教学情境。以配置一台学习型电脑为切入点,贴近生活,注重知识的挖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注重师生互动。《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这堂课是理论课,曹老师能科学引导,前置问题指向性明确,在一问一答中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气氛融洽。

  3、做到首尾呼应。让学生了解了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后,设置了配置电脑的`实践操作,解决情境创设中遇到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不足:

  1、由于借班上课,没有安排计算机硬件实物展示,让学生有个直观印象。

  2、对个别学生的回答不能给予及时地、恰当地评价。

  3、课堂小结环节,没有很好地利用板书进行总结。

信息技术评课稿5

  《花香满园》是浙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九课的内容。本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掌握“复制”,“粘贴”。学会选区的变化,能清除选定的区域。过程和方法目标是通过将图形复制、粘贴和变形,初步掌握对图“对象”进行“处理”的一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体验电脑绘画的神奇,感受电脑技术的应用,培养对信息技术创作的兴趣。

  下面就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几点看法:

  一、情景创设真奇妙

  在引入环节,宋老师通过播放《小猫种鱼》视频创设情境,这个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富有童话色彩的情境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知识点“复制和粘贴”,可以说是“一箭三雕“啊。

  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宋老师借用“小猫的车子翻了,请帮帮小鱼”和“请你设计一个美丽的鱼塘”这些问题自然地顺着情境把学生引入“旋转/翻转”“拉伸/扭曲”知识点的学习。当学生通过操作变出各种姿态鱼时,他们感受到了电脑绘画的神奇和成功的喜悦。

  整堂课,宋老师利用鱼这一个情境贯穿始终,巧妙地把教学知识点串联起来,环环相扣,一节课听下来给人行云流水般的畅爽感觉。而知识点又融入到任务中,每个任务地设置循序渐进。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成就感,这对郑小学生信息技术信息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这节课情境的合理设计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这节课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半成品加工”策略的合理应用

  正如我在网络博客中发表的第一次磨课感想中提到,郑小和我们练川小学的学生上信息技术课时有一个共同的尴尬——学生两级差异非常明显。按正常的教学计划和课时上课时,往往能完成和几乎不能完成教学目标的学生差不多是一半一半,因此在教学时,如何缓解这种差异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

  对面参差不齐的学生基础,“半成品”的提供为教与学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宋老师直接让学生利用已提供的小鱼进行复制粘贴时非常明智的。这个半成品的'提供能帮学生的知识点操作争取更多的时间,如果小鱼图像能可爱的话还可以成功吸引了学生更多的注意力。

  从始至终,宋老师都利用这一个半成品进行操作,我觉得这也非常好,但是这个半成品的设计还可以更加美观些。就这样一只鱼,感觉略显单调。

  三、学生的生成很精彩

  在第一个环节,宋老师提到: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有的同学在种小鱼的过程中,只复制了半条鱼,有什么好的办法吗?宋老师的目的是利用这个问题引入“清楚选定内容的教学”,而有一个学生提到“因为没有选定好,可以选定好一些”我觉得这个学生的想法非常好。对于刚接触选定操作的学生来说,这个操作时有难度的。老师可以利用这里契机把这个难点攻克一下,正好早上的课因为停电这里教学事故由了充分的时间。

  在设计美丽鱼塘的环节,有一个学生利用旋转设计出了花瓣形状的鱼群,有的学生给鱼塘添加了美丽的色彩。这些想法很精彩,教师在这里都可以利用展示稍作评价,给与肯定。

  四、教师的讲解可以有收有放

  新课程模式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学习新知时,可以适当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探索的乐趣。而且,本节课在学习“旋转/翻转”中,学生对详细操作非常有兴趣,有些学生甚至都叫出生来。说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在学习“拉伸/扭曲”时,教师可以不用像上面讲解时那么详细,利用这里环节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这样的收获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整堂课思路清晰,突显了男信息技术老师的理性味儿,但讲解又不失细腻,知识点的落实很到位。可以说这节课上得非常成功,而且为研究“半成品加工”策略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机会。

信息技术评课稿6

  就顾老师这节课,我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评:

  一、评课前准备

  从整节课所用到的教学资料来分析,顾老师对这节课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如:教学内容的选取,演示课件的制作,FLASH相关素材的落实以及源文件的制作,并且可以很明显的看出顾老师对教学内容也做了非常深入的学习,对相关的教学理论的落实和知识点的突破也做了相应的准备。

  二、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从本课的教学目标来看,我觉得顾老师很好的兼顾了以下四个方面:

  (1)认知

  (2)技能

  (3)情感

  (4)拓展

  从认知目标来看,顾老师让学生理解了按钮的相关概念及特点,从技能目标来看通过教学顾老师让学生掌握了按钮的`创建及简单的运用,从情感目标来看,通过本课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精神及知识探索能力,从拓展目标来看顾老师通过让学生探究按钮的更多创建制作方法,达到了知识拓展的目的,本课顾老师把按钮的创建制作以及使用方法做位教学重点,把库,公用库的概念及区别,按钮4桢的概念,尤其是对点击桢的理解,以及自主设计按钮作为教学难点,并通过课堂教学一步步加以突破和落实。

  三、评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也叫教学观念,是指教师认识和教学主张,它指导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从顾老师这堂课来看,他所采用的教学思想还是比较新颖的,在学生的三性中有如下的体现:

  (1)主体性: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如在新课的引入方面通过出示FLASH按钮动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课奠定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按钮的创建制作以及使用方法的教学过程中能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交流评价。

  (2)主动性:利用演示课件,FLASH相关素材让学生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FLASH知识去找寻结果,并且还利用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行教学环境的调整,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全面性:在新授和练习的完成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全体学生全面参与。

  四、评教法、学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法和探究法等,是计算机教学在用的几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非常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这节课所采用的学法有学习指导法,探究法和小组讨论法。

  五、评教学过程

  本课顾老师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导入部分,通过教师演示,请学生观察一个FLASH按钮文件,激发了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兴趣,

  (二)新授部分,主要分五个环节:

  1、使用标准按钮(公用库—按钮)

  2、自制基础按钮一(脸部变化按钮)

  3、自制基础按钮二(脑筋急转弯,隐藏按钮)

  4、自制基础按钮三(带有文字,点击桢设置)

  5、自主设计按钮(巩固基础,点燃创意),各环节之间由易到难,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能很好地落实相关的学习目标,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好的起到了引导,示范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总结与展示部分,教师通过总结回顾并展示学生喜欢的FLASH作品以及出示更多神奇FLASH按钮,继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为下一课时留下更多悬念。

  六、教学效果

  从本课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出自己喜欢的按钮,而且本课对学生的启发不仅仅是制作按钮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信心去尝试挑战FLASH中新建元件中的其他内容,这有利于提高学生FLASH的自学能力,并且能为以后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七、存在不足及自己对本课的感想

  没有什么课是完美无暇的,如果说本课有什么瑕疵的话,我觉得可能这些方面值得去注意:如今天的开场导入,似乎老师心急了些,并且在开始的操作没有利用多媒体控制系统,后座学生几乎看不清投影的操作,并且在课中讲述操作过程时,似乎学生没有喘气的机会,应该让学生中途过程中,一步步来达到教学成果,还有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有待提高,对于不同能力的学生的分层教学方面有待加强。

信息技术评课稿7

  一、引入新课

  说一说今年9月杭州要发生的大事。成立美丽杭州志愿者小分队。队员的服装上还缺少标志,需要亲手设计,作为小队的象征。猜一猜生活中常见的标志,体会标志作为一种象征性的视觉语言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来制作标志。

  二、探索学习

  1、自学课本,掌握word中插入形状的方法。

  2、对标志半成品进行分析,找出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并自两个基本形状组合成弯月形。

  3、请学生上台演示,教师引导。找出正确的组成弯月形的基本图形。

  4、将被遮住的星星放在前面,并旋转五角星,学会叠放次序、和旋转的技能。

  三、巩固提高

  1、激发创意

  ①分析中国银行、杭州城市标志基本形状的由来。引导学生选择有寓意、有代表性的图形,作为标志的基本形状;②选取标志物中的文字或字母作为标志的原型。标志的颜色要符合中国的文化特色或者传统习惯。③加入主题。

  2、创作标志,挑战小小设计师。

  3、反馈:组合,将标志印到志愿者服装中。

  4、展示学生的`作品,讲讲自己的创意设计。

  5、总结

  技术应用

  该教师技术应用策略较好的环节:

  ⒈PPT教学贯穿整堂课,星月图片、中国银行、杭州城市标志等画面与文字相配,显得形象、生动,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也很好。

  ⒉在完成星月图片的组合时,都是运用运用了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操作,显得特别灵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当中去。

  ⒊全程都是利用计算机专用教室的多媒体平台互动教学,所以得操作都是电脑上进行,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都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

  4、学生作品的展示也是利用电脑直接观看,方便快捷。

  因为裘老师这节信息技术课非常完美,所以在技术应用方法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环节。

  评课建议

  1、从信息技术应用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角度来看,裘老师的《设计制作标志》一课真正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的实效性。一堂课,从无到有,学生完成了构思创作的全过程,利用掌握的信息技术和手段,突破实践中的技术难题,掌握了新的技术能力,并完成了学习任务,达成目标。

  2、教学设计上可以看出,裘老师灵活处理教材。体现了教学思想和教育的内涵,将创新设计融入其中,突破了教材的局限性,紧跟时代主题,为杭州G20峰会助力,切合生活实际,做到学有所用。基于教材的创新,是建立在教材内容掌握扎实的基础上的,从而才能实现从创新到运用的升华。

  3、从教学过程来看,整个过程充满灵动性。裘老师的教学注重教法和学法的研究。做到了以生为本。整节课既体现了教师主导的作用,也体现了学生主体的作用。运用问题引导法和范例法使课堂生动灵活,教师做到了对学生充分了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学习微课、学习同伴、学习老师等多种形式完成学习和创作。

  4、重难点把握到位。体现主题的标志以例子进行引导。体现了课堂的开放性、交流性,是一堂信息技术课充满了情感。

信息技术评课稿8

  初中信息技术总是与电脑息息相关,从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学生的心不在焉,这就更需要体现一位优秀教师的个人魅力和教育水平。一份初中信息技术评课稿就能很好的体现,我们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也可以思考一下,初中信息技术评课稿与一般的'评课稿有什么区别。

  初中信息技术评课稿第一点:教学可取之处一、教师素质高,语言表达生动活泼,有亲和力,能恰当运用教师形象掌握上课进程;能广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每讲授完一个知识点,就让同学上台演示,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巩固所学,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能动性。

  初中信息技术评课稿第二点:教学可取之处二、教师用诙谐、有趣的语言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在课堂学习上,用形象比喻的方式诠释抽象的知识点,学科专业知识讲解准确到位;通过比喻让学生认识到在操作电脑时不应胡乱删除系统文件,使学生在以后上机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对于学校机房管理和学生在今后继续深入学习计算机知识都非常重要。

  初中信息技术评课稿第三点:提出不足一、设计教学模式方法新颖,但是没有提前深入了解学生基础,造成很多学生一开始无从下手。建议课前应深入研究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分步教学,让学生循序渐进;课堂教学整体性强,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但在解决学生的突发情况中,并没有完全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建议教师课前应有充分的准备。

  初中信息技术评课稿第四点:提出不足二、学生上台演示操作,教师没有进行针对性的点评,对每次同学们的操作情况也没有较好的总结与评价;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但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做不来就自己乱玩。建议使用小组互配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初中信息技术评课稿第五点:反思。课堂是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主渠道,上好每节信息技术课,对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看完初中信息技术评课稿我们知道,信息技术课程要将学生对于网络的兴趣引导对课堂的兴趣上来,这既是个亮点,也是个难点,也是最能体现老师综合素质能力的关键。

信息技术评课稿9

  一、在任务中学习

  “在任务中学习”是这堂课设计的核心。从一开始的“比较自己作品与教师作品的异同”探索如何利用剪贴画来使自己的作品更加丰富,到“观察教师作品的播放,小结教师作品的特点”激起学生为自己的作品设置动画的强烈欲望,以及后来的“调整动画的次序”这些环节,始终将操作方法简化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始终坚持让学生在兴趣中自己找任务的理念,这种设计理论,对课堂的动态生成体现得很少,往往是以教师的预设为主,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为主,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那这种教学方法也是无从下手的。

  上述任务的设立,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具体的实例中激发学习的兴趣,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求知和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在进行“动画设计”这个环节,当学生自己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时,当学生发现自己的作品也能动起来时,那此起彼伏地响起在教室里的欢呼声,那满脸惊讶、欣喜、兴奋、激动的表情,令人印象深刻,我觉得,如果这些问题不是靠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去解决,学生会有这种愉悦的情感体验吗?学生会有积极主动的思考吗?他们的探索欲望会强烈吗?

  二、教师成为任务学习活动的引领者、组织者、参与者

  在这节课任务设计时教师精心准备了每个环节,课堂上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和孩子交流,认真倾听孩子的发言,针对课堂上出现的突发情况,冷静应变。学生在“自主反馈”这一环节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在组织学生交流和引导分析得出结论这方面教师的能力还显得不足,引领学生展开讨论的面不够宽,深度还不够深,学生思维卷入不够。在这一点上尚需磨练!

  另外,在进行本堂课的教学活动时,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从上课时播放屏幕广播时要求学生不能抱有埋怨的态度到完成任务时碰到问题该如何请教老师和同学的方法上,都能很好地体现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这一新课程理念。下课时要求学生将各自的机器整理好再离开教室的做法也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计算机的习惯。

  纵观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教学层次清楚,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气氛轻松而活跃,达到了教学目的。但如果在课堂组织、参与上多下功夫,再锤炼锤炼教学语言,多看看教育书籍,从各方面不断充实相信会更出色!

信息技术评课稿10

  一、清晰的教学过程

  本节课是属于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的内容,该课的特点是操作环节多素材要求大,对老师的系统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x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复杂的内容中整理出了清晰的教学思路,一条贯串始终的主线将整个课文连为一体,并且主要内容层层递进,亦步亦趋,表现出了较强的逻辑上的严密性,使课堂呈现出了既轻松活泼,却又掌控得当的局面。我做了一些观察,在我附近的孩子她们在自己操作时兴趣盎然,不时的露出胜利的笑容,但一旦x老师开始教授下一个环节时,孩子们立刻将视线转向了老师,眼睛里充满了强烈的求知欲,不用老师任何的催促,学生们已经进入了"我想学"的心理状态。显然,这样的课堂效果是归功于缜密的教学设计。这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二、训练有素的学习过程

  《新课标》表现出了对创新能力的极大关注,要求我们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怎么样学习,要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向建构主义的现代化课堂转变。在我们的信息技术课中,怎样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也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向老师曾经一再强调过,我们要学会利用好我们的课本,让孩子真正学会看书。

  在x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x老师的学生们不但会看书,而且看得很好很认真。有的孩子还动手在书上做了各种各样得标记,以记下自己得心得体会。这种良好得看书习惯决非一日之功,从孩子们自然得看书习惯中,我们能够发现不但是这节课孩子们在看书,以前得课上她们也会看,这是x老师长期训练得结果,也成为课堂上得一个亮点。

  三、富有情趣的组织结构

  在本节课上,x老师将时尚的DIY引入了课堂,让孩子们有了探究的需要。这样的任务驱动在本课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围绕DIY的主题,在不断的探究,不但促进了孩子们对于未知事务的探索情感,也与生活实际较为紧密的联系起来。这样的俞教于乐的形式,会给孩子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的。

  四、活跃的课堂氛围

  在这节课上,我们作为听课的老师,都能很明显的感受到愉快的课堂气氛:孩子们的欢笑声不绝于耳,并且在欣赏自己作品的同时也肯定了别人。作为几岁的孩子,能在一个轻松的氛围里学习,是最好不过的了,在这里,x老师做了有意义的尝试。

  五、准确的教师定位

  在整节课中,我们的教师都不是在做个说教者,没有刻意的去进行任何知识的讲授,而是借用书本和孩子的探索来进行知识的传授。可以说,x老师在本节课中不再是一名导演,而是剧中的一个组织者,带着孩子一起来学习,很好的发挥了教师引导的作用。

信息技术评课稿11

  我听得是四年级的信息技术课。四位老师教学的都是《“画笔”的秘密》这一课。

  这课主要介绍的是“画笔”模块的相关命令,属于基础模块学习。角色运动会留下一定的痕迹,这些痕迹的保留,需要“画笔”指令的支持。老师们在教学中,将画笔的设置与小猫的运动结合起来,将枯燥的命令趣味化,让学生在欢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导入教学时,老师结合了之前学过的.内容,利用一个个趣味小程序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新授时,老师先让学生认识“画笔”模块,在此基础上学习画笔指令的设置,重点围绕“提笔”、“落笔”、“将画笔大小设定为”、“将画笔颜色设定为”等命令展开介绍。对于“图章”的使用,老师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使用单独一个“图章”命令,舞台角色会发生什么变化?使用“重复执行”与“图章”结合,舞台角色又会发生什么变化?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知循环的作用。作为一个信息教学的新手,这次的听课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会,以上就是我本次听课的收获。

信息技术评课稿12

  今天我们学习了林老师的《创建数据表》一课,使我收获颇多,下面我就这节课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目标与内容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一、通过创建数据表,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主要功能,二、了解向电子表格输入数据的方法。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林老师没有盲从课本,而是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以学生普遍关注的“个人身高”问题为契机,引出了个人身高与食物中钙摄入及日常食物中的钙含量相关数据,进而对这些数据学生依据个人实际进行处理加工,由于这些数据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也是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这样精心设计的教学范例更符合学生实际,更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的教学

  林老师在教学的开始用 “人的身高与每日钙的摄入关系” “食物中钙含量的数据表”的问题,引入课堂,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自然而然的把学生往数据处理这方面上来引导。课堂的引入可以说非常成功,紧接着林老师又抛出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请同学们根据这份材料,给自己一天的钙摄入量做个统计”。以任务驱动学生学习。后续的一系列教与学的互动都是围绕这一任务而展开,教师在完成这个任务地同时也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落实到位。

  对本节课教学难点:自动填充的操作方法与技巧。Excel界面的认识。林老师处理也非常的有艺术性,她并没有花过多的时间来消化难点,仅仅采用简单的演示教学再结合事先准备好的学生自主学习帮助文档和帮助视频直观的演示效果就把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消于无形,难点变得不难了。Excel界面的相关知识点的难点。林老师处理也很适当,她利用了Flash游戏——“找茬游戏”来完成从Word到Excel和知识迁移。然后再通过一个互动小游戏Excel界面知多少,让学生初步感知了Excel界面的各部分名称。仅仅通两个小游戏林老师很轻松的就把这个小难点给攻了下来。最后林老师还预留了一道探究形的弹性开放题:单元格中自动填充的数据,不仅限于数字,还可以是公式、日期、年份等,同学可以多找些具有内置序列的数据进行自动填充练习,你能从中发现什么技巧和方法。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更多的探究空间。既让大部分学生能学好,又能让一部分优生能吃饱。

  总之整节课下来林老师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符合教学内容实际,有很强的独创性,学生新鲜感强,课堂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教学时间紧凑,分配合理,学生活动也比较充分的。

信息技术评课稿13

  听了刘老师的一节《表格数据加工》课,感触比较多。刘老师在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思想的更新上,对教学内容的驾驭与处理上,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优化组合上,教学模式的研究探索上,均有一定程度的创新和突破,下面谈谈这节课的特点: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刘老师用表格对青少年网络成瘾一段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结论,并且用“我觉得”和“通过数据,我发现”进行比较,说明对数据处理的重要性,从而引出课题。这个例子不仅能很好地说明数据处理的重要性,更能让学生反思,体会网络成瘾症对青少年危害。

  二、自主探究、协作学习

  该教师在学生练习阶段突出了自主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

  首先,选择的主题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如:使用问卷调查方式让学生自己选择然后作统计。

  其次,给予学生个体选择的机会。可以在多个主题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如:教师画抛物线,学生可以自主画其他函数图象。

  第三,采用分组协作式学习。使学生之间保持融洽的关系、相互合作的态度,共同完成作品。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协调的能力,培养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

  三、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刘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真正为学生营造一个建构知识、寓学于实践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里,充满兴趣愉快地进行学习,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

  刘老师将插入图表、排序、分类汇总的教学融合到画函数图象、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任务”中。

  通过教师“展示任务”、“讲解演示”,激发和保持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老师提问学生得出结果的方式,使他们有成就感,更激发他们向更高目标前进。

  四、值得探讨的问题:

  1、时间有点紧迫,学生自主练习讨论时间有点短,气氛不是太活跃。

  2、最后总结时也比较仓促如果与学生一起总结效果会更好些。

信息技术评课稿14

  对《可爱的家乡》这节课的几点建议

  在教师打开自己保存的网页与让学生自己下载网页之间,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并突出总结先下载然后在本地机上浏览资料与上网浏览网页的优势之所在。

  第一个任务,也就是介绍鸡西的任务还可以更明确一点,比如,让不同的小组分别从自然景观、人文特点、经济、气候等不同的方面选定某个专题,集中搜集资料并进行较为翔实而具体的介绍,要求学生的介绍的资料要有代表性,要能抓住鸡西在上述方面的独特性,介绍要能吸引人(比如充分利用文字、图片,甚至录像等多种方式);

  “刚才大家练习了下载网页,可是有时我们并不需要整个网页,而是需要网页中的部分文字或网页上的图片。”这一点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自己总结出来,并且可以让已经掌握下载网页中图片(或动画)、文字材料方法的学生介绍做法,然后再让学生借助学习课件系统学习。

  “把你搜索到的介绍鸡西的漂亮图片和介绍鸡西的文字资料下载到自己的`D盘上,由组长汇总。一会以小组为单位介绍给在座的全省各地的教育专家们。”这个任务基本属于为了下载而下载的任务,与真正意义上的任务驱动中的任务还是有差距。为了进一步体现任务的现实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结合上面的建议,可以把任务改为“根据本组确定的专题,进一步收集鸡西在自然景观、人文特点、经济、气候等的方面资料,然后制作成一个介绍鸡西的演示文稿(学生之前应该学过了吧)“。由于下载整个网页不适合制作演示文稿,学生就会对只下载网页中某个图片的必要性体会的更深刻,而且利用下载的图片制作成PPT不但实践性更强,还可以加强新旧知识技能间的联系。

信息技术评课稿15

  下面就想从学生的角度来谈谈对这节课的想法。

  1、美味的课前餐

  由于朱老师给我们上课时,已经11点多了,同学们都有点儿肚子饿了,可为了上课我们只好忍着。没想到朱老师尽然给我们带来了他的家乡特产--美味的酥饼,让我们在上课前填饱了肚子,有更好的精神来上课了,真是太感谢朱老师了,还没上课,我们便有了一个好心情。

  2、动人的故事、感人的画面

  《乌鸦喝水》这个故事耳熟能详,我们都知道,可今天朱老师带来的故事中,乌鸦却喝不到水了,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大量的图片欣赏,我们知道了原来乌鸦喝不到水的罪魁祸首尽然是我们人类,看到这些我真得深感惭愧。我一定要从自己做起,努力让我们的环境更美好。

  3、快乐的操作

  在朱老师的引领下,我们一起学习了《宣传海报》的制作,怎么通过画图软件打开文件、怎么样才能更快地输入文字、怎么修改文字格式、怎么输入“绿”……朱老师都能及时地发现问题,让我们以最快的速度解决操作上的问题,快乐地进行操作与学习。

  4、不断的肯定

  “讲得真好,朱老师记下了。”“感人的图画,让人深思的宣传语。”“多么感人啊!”“好美,太棒了!”……在朱老师的课堂上,我们会不断地听到优美的赞美声,让我们感觉自己个个都是能干的电脑小能手,特别得开心。

  5、丰富幽默的语言

  “确定下来了,还能不能修改?”紧接着朱老师说道:“我们做什么事都要慎重和仔细,要不然一旦做错了,就好像我们的环境一样,一旦破坏了,再想恢复的原来的样子就很难了。但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们在信息技术中可以采用撤销命令来补救。”让我们不仅了解了撤销命令,再一次地感受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感。在讲解另存为的`时候,老师说“图片已经有了自己的家了,我们要想让他保存到新的家,就要选择另存为命令了”,多么形象的比喻,我们一听就懂了。课堂上朱老师还不时的提醒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姿势和正确的指法,让我们听了心里暖暖的。

  朱老师的课,让我们从吃酥饼开始,伴随着乌鸦喝水的故事,与它一起体验着口渴的感觉(吃了酥饼),到最终乌鸦喝到了水,我们也得到了水,并一起思索了如何使用它而结束。整堂课是一节快乐的课,我真希望每节信息课都能有如此快乐的体验。

《信息技术评课稿15篇[优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信息技术评课稿】相关文章:

信息技术评课稿07-20

信息技术评课稿07-21

信息技术评课稿(经典)07-21

信息技术评课稿(精选)07-27

信息技术课评课稿07-28

《信息技术画图》评课稿03-29

小学信息技术评课稿07-20

最新信息技术评课稿06-23

【推荐】信息技术评课稿08-05

【热门】信息技术评课稿08-05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信息技术评课稿15篇[优选]

信息技术评课稿1

  龙老师执教的《画线》,画图程序中有两种线条,直线和曲线,直线的画法是比较简单的。在教学中,采用逐步深入的方法,先让学生在工具栏中找到直线的'工具,让学生进行任意的画。学生的操作完成情况都不错。在直线的操作中,怎样把线条变粗,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把线条变粗些。学生可以通过自我学习探究发现了线条变粗的方法,效果较好。

  曲线工具先拖出来的是一条直线,接着鼠标放在直线的上方按住向上拉,那么这条线就变弯曲了,并且你还可以拖动一次,曲线可以拖两次。讲清楚要点之后,让学生来操作,在巡视辅导中发现,多数学生的问题在于拖动过程中没有到位鼠标左键就松开,接着再按左键曲线就乱了。

  曲线呈现三种图形,单曲线、双曲线、封闭性曲线。看到一个案例,用曲线来画鱼,用单曲线绘制鱼身,用双曲线绘制鱼身上的花纹,封闭性曲线来画水滴,只要用鼠标在三个不同的位置各点一下,就会形成一个水滴形图形。

信息技术评课稿2

  一、说教材

  本节是华师大编的高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的第二章的第三节《文件管理》。本节的学习内容是文件与文件夹的基本概念和操作系统管理文件的实现方法。文件管理是操作系统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掌握信息处理技术的必要基础,这一节在整个教材中处于基础地位。本节的教学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讲文件与文件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第二课时讲文件与文件夹的查找以及快捷方式的建立。现在我针对第一课时来说课。

  二、说学情

  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和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在这节课之前已掌握了操作系统基本的窗口操作和用户界面的有关知识。并且学生对网页制作的兴趣较高、感觉很新鲜。

  三、教学目标

  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精神,以及教材分析和学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自主探索、协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文件分类整理的习惯。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增强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加深学生对校园生活的了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校园情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文件夹的新建、文件与文件夹的复制、移动、重命名和删除操作。 教学难点是对文件、文件夹的理解。

  五、说教法

  采用任务驱动,学习者通过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积极主动地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针对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我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法。

  六、说学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学生在真实情景中,由具有感染力的真实问题,围绕为制作多彩的高中生活网站准备的素材分类,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协作,掌握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功能。

  七、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课题导入,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小组协作,评价总结”这一主线展开。

信息技术评课稿3

  今天我评的是小学信息技术三下第13课《宣传海报》,本课执教老师通过让学生制作环保宣传海报,既让学生掌握了本课的知识要点,达到了教学目的;又在情感上深化了学生环保的意识。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个亮丽之处:

  一、教学目的轻松实现,重点较为突出,难点精彩突破。按照教参上的三个教学目的:一是认识‘画图’中的文字工具的使用。二是学会运用‘画图’中的文字工具。三是进一步熟练汉字输入法。这几个教学目的在本节课中都是学生操作过程中通过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形式中逐步实现和让学生掌握的。按照教参上本节课的重点是画图软件中文字工具的使用,本节课执教都是通过让学生看图片想环保宣传语然后用‘画图’里的文字工具输入,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做事习惯:先思考后行动;又着重让学生练习了本课的重点技能。本课的难点是合理的评价自己制作好的宣传海报,在这部分执教老师花了好多时间和心思,先利用普通化的点评,然后在通过利用网络上传海报的'方式,提高了评价的水平和面,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使评价更有高度。

  二、教学方式来看,执教老师采用了师生共同参与互动的教学方法。导入部分利用了学生一年级学过的课文《乌鸦喝水》的故事,对过师生互动一问一答的方式,逐渐把学生带入到本课情景中来,使学生很快就进入学习状态。在讲授海报组成部分时,执教老师还是利用问答方式,先让学生思考回答,然后再总结归纳,出示一份完整海报要包含的内容。在海报制作部分,执教老师通过学生遇到的问题,用一起想办法解决的方法,既自然的解决了出现的问题,又教授了本课的技能目标,还使部分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展示,通过这种师生一起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们感觉老师把他们当成了朋友,接近了师生关系,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执教老师也很会捕捉和利用课堂中的小细节,比如在强调打字姿式和指法时,他不是刻意拿出时间来指导,而是在学生不经意的时候,通过夸奖个别学生起到让全体都注意的效果。还有当因为电脑故障,给学生换座位的时候,看见有一位学生把座位放好这一细小的跟课堂教学内容无关的举动,他确并没有忽视掉,他提高嗓门向全体同学表扬了这位学生。我想老师的这个表扬对学生来说肯定会印象很深刻,他这种好习惯也会继续保持下去的。执教老师这种以小见大、细致入微的教学方法很是让人欣赏。最后的拓展部分算是本课点睛之处,通过把宣传海报上传,然后浏览评介,使课堂评价上升到另一个境界,既让学生认识了网络的魅力,又使学生能更全面、完整的欣赏到其他同学的作品。

  三、从教学效果看,执教老师非常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也非常注重学生的探究式学习,通过这种形式既能关注到全体学生,又保证了课堂的教学效果。本课结束后,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出符合主题、美观完整有质量的作品。从学生的课堂表现看,他们的技能知识掌握得都很扎实,本堂课的内容对他们来说基本上就是对技能的再次巩固和有所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应该也算是本课能大放光彩的硬件基础之一吧。

  这节课我认为也存在些许不足,以下是我对这堂课的一点看法:

  一、本堂课小组合作学习体现的不明显。学生们只知道自己独立操作,同伴间缺少一种合作交流。

  二、缺少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看书。在制作宣传海报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打开课本自己看课本学习,虽然本课操作技能比较简单,但看书学习不仅是让学生学会技能,更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我认为这堂课尽管存在着某些不足,但无论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上以及环节的把握和学生兴趣的调动上来讲都不失为一节精彩的课。

信息技术评课稿4

  曹**老师的这堂信息技术理论课,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讲解透彻,教态自然,教学效果良好。

  亮点:

  1、巧设教学情境。以配置一台学习型电脑为切入点,贴近生活,注重知识的挖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注重师生互动。《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这堂课是理论课,曹老师能科学引导,前置问题指向性明确,在一问一答中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气氛融洽。

  3、做到首尾呼应。让学生了解了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后,设置了配置电脑的`实践操作,解决情境创设中遇到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不足:

  1、由于借班上课,没有安排计算机硬件实物展示,让学生有个直观印象。

  2、对个别学生的回答不能给予及时地、恰当地评价。

  3、课堂小结环节,没有很好地利用板书进行总结。

信息技术评课稿5

  《花香满园》是浙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九课的内容。本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掌握“复制”,“粘贴”。学会选区的变化,能清除选定的区域。过程和方法目标是通过将图形复制、粘贴和变形,初步掌握对图“对象”进行“处理”的一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体验电脑绘画的神奇,感受电脑技术的应用,培养对信息技术创作的兴趣。

  下面就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几点看法:

  一、情景创设真奇妙

  在引入环节,宋老师通过播放《小猫种鱼》视频创设情境,这个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富有童话色彩的情境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知识点“复制和粘贴”,可以说是“一箭三雕“啊。

  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宋老师借用“小猫的车子翻了,请帮帮小鱼”和“请你设计一个美丽的鱼塘”这些问题自然地顺着情境把学生引入“旋转/翻转”“拉伸/扭曲”知识点的学习。当学生通过操作变出各种姿态鱼时,他们感受到了电脑绘画的神奇和成功的喜悦。

  整堂课,宋老师利用鱼这一个情境贯穿始终,巧妙地把教学知识点串联起来,环环相扣,一节课听下来给人行云流水般的畅爽感觉。而知识点又融入到任务中,每个任务地设置循序渐进。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成就感,这对郑小学生信息技术信息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这节课情境的合理设计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这节课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半成品加工”策略的合理应用

  正如我在网络博客中发表的第一次磨课感想中提到,郑小和我们练川小学的学生上信息技术课时有一个共同的尴尬——学生两级差异非常明显。按正常的教学计划和课时上课时,往往能完成和几乎不能完成教学目标的学生差不多是一半一半,因此在教学时,如何缓解这种差异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

  对面参差不齐的学生基础,“半成品”的提供为教与学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宋老师直接让学生利用已提供的小鱼进行复制粘贴时非常明智的。这个半成品的'提供能帮学生的知识点操作争取更多的时间,如果小鱼图像能可爱的话还可以成功吸引了学生更多的注意力。

  从始至终,宋老师都利用这一个半成品进行操作,我觉得这也非常好,但是这个半成品的设计还可以更加美观些。就这样一只鱼,感觉略显单调。

  三、学生的生成很精彩

  在第一个环节,宋老师提到: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有的同学在种小鱼的过程中,只复制了半条鱼,有什么好的办法吗?宋老师的目的是利用这个问题引入“清楚选定内容的教学”,而有一个学生提到“因为没有选定好,可以选定好一些”我觉得这个学生的想法非常好。对于刚接触选定操作的学生来说,这个操作时有难度的。老师可以利用这里契机把这个难点攻克一下,正好早上的课因为停电这里教学事故由了充分的时间。

  在设计美丽鱼塘的环节,有一个学生利用旋转设计出了花瓣形状的鱼群,有的学生给鱼塘添加了美丽的色彩。这些想法很精彩,教师在这里都可以利用展示稍作评价,给与肯定。

  四、教师的讲解可以有收有放

  新课程模式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学习新知时,可以适当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探索的乐趣。而且,本节课在学习“旋转/翻转”中,学生对详细操作非常有兴趣,有些学生甚至都叫出生来。说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在学习“拉伸/扭曲”时,教师可以不用像上面讲解时那么详细,利用这里环节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这样的收获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整堂课思路清晰,突显了男信息技术老师的理性味儿,但讲解又不失细腻,知识点的落实很到位。可以说这节课上得非常成功,而且为研究“半成品加工”策略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机会。

信息技术评课稿6

  就顾老师这节课,我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评:

  一、评课前准备

  从整节课所用到的教学资料来分析,顾老师对这节课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如:教学内容的选取,演示课件的制作,FLASH相关素材的落实以及源文件的制作,并且可以很明显的看出顾老师对教学内容也做了非常深入的学习,对相关的教学理论的落实和知识点的突破也做了相应的准备。

  二、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从本课的教学目标来看,我觉得顾老师很好的兼顾了以下四个方面:

  (1)认知

  (2)技能

  (3)情感

  (4)拓展

  从认知目标来看,顾老师让学生理解了按钮的相关概念及特点,从技能目标来看通过教学顾老师让学生掌握了按钮的`创建及简单的运用,从情感目标来看,通过本课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精神及知识探索能力,从拓展目标来看顾老师通过让学生探究按钮的更多创建制作方法,达到了知识拓展的目的,本课顾老师把按钮的创建制作以及使用方法做位教学重点,把库,公用库的概念及区别,按钮4桢的概念,尤其是对点击桢的理解,以及自主设计按钮作为教学难点,并通过课堂教学一步步加以突破和落实。

  三、评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也叫教学观念,是指教师认识和教学主张,它指导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从顾老师这堂课来看,他所采用的教学思想还是比较新颖的,在学生的三性中有如下的体现:

  (1)主体性: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如在新课的引入方面通过出示FLASH按钮动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课奠定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按钮的创建制作以及使用方法的教学过程中能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交流评价。

  (2)主动性:利用演示课件,FLASH相关素材让学生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FLASH知识去找寻结果,并且还利用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行教学环境的调整,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全面性:在新授和练习的完成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全体学生全面参与。

  四、评教法、学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法和探究法等,是计算机教学在用的几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非常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这节课所采用的学法有学习指导法,探究法和小组讨论法。

  五、评教学过程

  本课顾老师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导入部分,通过教师演示,请学生观察一个FLASH按钮文件,激发了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兴趣,

  (二)新授部分,主要分五个环节:

  1、使用标准按钮(公用库—按钮)

  2、自制基础按钮一(脸部变化按钮)

  3、自制基础按钮二(脑筋急转弯,隐藏按钮)

  4、自制基础按钮三(带有文字,点击桢设置)

  5、自主设计按钮(巩固基础,点燃创意),各环节之间由易到难,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能很好地落实相关的学习目标,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好的起到了引导,示范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总结与展示部分,教师通过总结回顾并展示学生喜欢的FLASH作品以及出示更多神奇FLASH按钮,继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为下一课时留下更多悬念。

  六、教学效果

  从本课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出自己喜欢的按钮,而且本课对学生的启发不仅仅是制作按钮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信心去尝试挑战FLASH中新建元件中的其他内容,这有利于提高学生FLASH的自学能力,并且能为以后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七、存在不足及自己对本课的感想

  没有什么课是完美无暇的,如果说本课有什么瑕疵的话,我觉得可能这些方面值得去注意:如今天的开场导入,似乎老师心急了些,并且在开始的操作没有利用多媒体控制系统,后座学生几乎看不清投影的操作,并且在课中讲述操作过程时,似乎学生没有喘气的机会,应该让学生中途过程中,一步步来达到教学成果,还有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有待提高,对于不同能力的学生的分层教学方面有待加强。

信息技术评课稿7

  一、引入新课

  说一说今年9月杭州要发生的大事。成立美丽杭州志愿者小分队。队员的服装上还缺少标志,需要亲手设计,作为小队的象征。猜一猜生活中常见的标志,体会标志作为一种象征性的视觉语言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来制作标志。

  二、探索学习

  1、自学课本,掌握word中插入形状的方法。

  2、对标志半成品进行分析,找出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并自两个基本形状组合成弯月形。

  3、请学生上台演示,教师引导。找出正确的组成弯月形的基本图形。

  4、将被遮住的星星放在前面,并旋转五角星,学会叠放次序、和旋转的技能。

  三、巩固提高

  1、激发创意

  ①分析中国银行、杭州城市标志基本形状的由来。引导学生选择有寓意、有代表性的图形,作为标志的基本形状;②选取标志物中的文字或字母作为标志的原型。标志的颜色要符合中国的文化特色或者传统习惯。③加入主题。

  2、创作标志,挑战小小设计师。

  3、反馈:组合,将标志印到志愿者服装中。

  4、展示学生的`作品,讲讲自己的创意设计。

  5、总结

  技术应用

  该教师技术应用策略较好的环节:

  ⒈PPT教学贯穿整堂课,星月图片、中国银行、杭州城市标志等画面与文字相配,显得形象、生动,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也很好。

  ⒉在完成星月图片的组合时,都是运用运用了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操作,显得特别灵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当中去。

  ⒊全程都是利用计算机专用教室的多媒体平台互动教学,所以得操作都是电脑上进行,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都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

  4、学生作品的展示也是利用电脑直接观看,方便快捷。

  因为裘老师这节信息技术课非常完美,所以在技术应用方法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环节。

  评课建议

  1、从信息技术应用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角度来看,裘老师的《设计制作标志》一课真正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的实效性。一堂课,从无到有,学生完成了构思创作的全过程,利用掌握的信息技术和手段,突破实践中的技术难题,掌握了新的技术能力,并完成了学习任务,达成目标。

  2、教学设计上可以看出,裘老师灵活处理教材。体现了教学思想和教育的内涵,将创新设计融入其中,突破了教材的局限性,紧跟时代主题,为杭州G20峰会助力,切合生活实际,做到学有所用。基于教材的创新,是建立在教材内容掌握扎实的基础上的,从而才能实现从创新到运用的升华。

  3、从教学过程来看,整个过程充满灵动性。裘老师的教学注重教法和学法的研究。做到了以生为本。整节课既体现了教师主导的作用,也体现了学生主体的作用。运用问题引导法和范例法使课堂生动灵活,教师做到了对学生充分了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学习微课、学习同伴、学习老师等多种形式完成学习和创作。

  4、重难点把握到位。体现主题的标志以例子进行引导。体现了课堂的开放性、交流性,是一堂信息技术课充满了情感。

信息技术评课稿8

  初中信息技术总是与电脑息息相关,从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学生的心不在焉,这就更需要体现一位优秀教师的个人魅力和教育水平。一份初中信息技术评课稿就能很好的体现,我们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也可以思考一下,初中信息技术评课稿与一般的'评课稿有什么区别。

  初中信息技术评课稿第一点:教学可取之处一、教师素质高,语言表达生动活泼,有亲和力,能恰当运用教师形象掌握上课进程;能广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每讲授完一个知识点,就让同学上台演示,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巩固所学,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能动性。

  初中信息技术评课稿第二点:教学可取之处二、教师用诙谐、有趣的语言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在课堂学习上,用形象比喻的方式诠释抽象的知识点,学科专业知识讲解准确到位;通过比喻让学生认识到在操作电脑时不应胡乱删除系统文件,使学生在以后上机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对于学校机房管理和学生在今后继续深入学习计算机知识都非常重要。

  初中信息技术评课稿第三点:提出不足一、设计教学模式方法新颖,但是没有提前深入了解学生基础,造成很多学生一开始无从下手。建议课前应深入研究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分步教学,让学生循序渐进;课堂教学整体性强,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但在解决学生的突发情况中,并没有完全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建议教师课前应有充分的准备。

  初中信息技术评课稿第四点:提出不足二、学生上台演示操作,教师没有进行针对性的点评,对每次同学们的操作情况也没有较好的总结与评价;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但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做不来就自己乱玩。建议使用小组互配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初中信息技术评课稿第五点:反思。课堂是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主渠道,上好每节信息技术课,对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看完初中信息技术评课稿我们知道,信息技术课程要将学生对于网络的兴趣引导对课堂的兴趣上来,这既是个亮点,也是个难点,也是最能体现老师综合素质能力的关键。

信息技术评课稿9

  一、在任务中学习

  “在任务中学习”是这堂课设计的核心。从一开始的“比较自己作品与教师作品的异同”探索如何利用剪贴画来使自己的作品更加丰富,到“观察教师作品的播放,小结教师作品的特点”激起学生为自己的作品设置动画的强烈欲望,以及后来的“调整动画的次序”这些环节,始终将操作方法简化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始终坚持让学生在兴趣中自己找任务的理念,这种设计理论,对课堂的动态生成体现得很少,往往是以教师的预设为主,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为主,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那这种教学方法也是无从下手的。

  上述任务的设立,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具体的实例中激发学习的兴趣,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求知和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在进行“动画设计”这个环节,当学生自己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时,当学生发现自己的作品也能动起来时,那此起彼伏地响起在教室里的欢呼声,那满脸惊讶、欣喜、兴奋、激动的表情,令人印象深刻,我觉得,如果这些问题不是靠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去解决,学生会有这种愉悦的情感体验吗?学生会有积极主动的思考吗?他们的探索欲望会强烈吗?

  二、教师成为任务学习活动的引领者、组织者、参与者

  在这节课任务设计时教师精心准备了每个环节,课堂上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和孩子交流,认真倾听孩子的发言,针对课堂上出现的突发情况,冷静应变。学生在“自主反馈”这一环节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在组织学生交流和引导分析得出结论这方面教师的能力还显得不足,引领学生展开讨论的面不够宽,深度还不够深,学生思维卷入不够。在这一点上尚需磨练!

  另外,在进行本堂课的教学活动时,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从上课时播放屏幕广播时要求学生不能抱有埋怨的态度到完成任务时碰到问题该如何请教老师和同学的方法上,都能很好地体现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这一新课程理念。下课时要求学生将各自的机器整理好再离开教室的做法也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计算机的习惯。

  纵观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教学层次清楚,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气氛轻松而活跃,达到了教学目的。但如果在课堂组织、参与上多下功夫,再锤炼锤炼教学语言,多看看教育书籍,从各方面不断充实相信会更出色!

信息技术评课稿10

  一、清晰的教学过程

  本节课是属于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的内容,该课的特点是操作环节多素材要求大,对老师的系统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x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复杂的内容中整理出了清晰的教学思路,一条贯串始终的主线将整个课文连为一体,并且主要内容层层递进,亦步亦趋,表现出了较强的逻辑上的严密性,使课堂呈现出了既轻松活泼,却又掌控得当的局面。我做了一些观察,在我附近的孩子她们在自己操作时兴趣盎然,不时的露出胜利的笑容,但一旦x老师开始教授下一个环节时,孩子们立刻将视线转向了老师,眼睛里充满了强烈的求知欲,不用老师任何的催促,学生们已经进入了"我想学"的心理状态。显然,这样的课堂效果是归功于缜密的教学设计。这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二、训练有素的学习过程

  《新课标》表现出了对创新能力的极大关注,要求我们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怎么样学习,要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向建构主义的现代化课堂转变。在我们的信息技术课中,怎样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也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向老师曾经一再强调过,我们要学会利用好我们的课本,让孩子真正学会看书。

  在x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x老师的学生们不但会看书,而且看得很好很认真。有的孩子还动手在书上做了各种各样得标记,以记下自己得心得体会。这种良好得看书习惯决非一日之功,从孩子们自然得看书习惯中,我们能够发现不但是这节课孩子们在看书,以前得课上她们也会看,这是x老师长期训练得结果,也成为课堂上得一个亮点。

  三、富有情趣的组织结构

  在本节课上,x老师将时尚的DIY引入了课堂,让孩子们有了探究的需要。这样的任务驱动在本课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围绕DIY的主题,在不断的探究,不但促进了孩子们对于未知事务的探索情感,也与生活实际较为紧密的联系起来。这样的俞教于乐的形式,会给孩子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的。

  四、活跃的课堂氛围

  在这节课上,我们作为听课的老师,都能很明显的感受到愉快的课堂气氛:孩子们的欢笑声不绝于耳,并且在欣赏自己作品的同时也肯定了别人。作为几岁的孩子,能在一个轻松的氛围里学习,是最好不过的了,在这里,x老师做了有意义的尝试。

  五、准确的教师定位

  在整节课中,我们的教师都不是在做个说教者,没有刻意的去进行任何知识的讲授,而是借用书本和孩子的探索来进行知识的传授。可以说,x老师在本节课中不再是一名导演,而是剧中的一个组织者,带着孩子一起来学习,很好的发挥了教师引导的作用。

信息技术评课稿11

  我听得是四年级的信息技术课。四位老师教学的都是《“画笔”的秘密》这一课。

  这课主要介绍的是“画笔”模块的相关命令,属于基础模块学习。角色运动会留下一定的痕迹,这些痕迹的保留,需要“画笔”指令的支持。老师们在教学中,将画笔的设置与小猫的运动结合起来,将枯燥的命令趣味化,让学生在欢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导入教学时,老师结合了之前学过的.内容,利用一个个趣味小程序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新授时,老师先让学生认识“画笔”模块,在此基础上学习画笔指令的设置,重点围绕“提笔”、“落笔”、“将画笔大小设定为”、“将画笔颜色设定为”等命令展开介绍。对于“图章”的使用,老师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使用单独一个“图章”命令,舞台角色会发生什么变化?使用“重复执行”与“图章”结合,舞台角色又会发生什么变化?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知循环的作用。作为一个信息教学的新手,这次的听课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会,以上就是我本次听课的收获。

信息技术评课稿12

  今天我们学习了林老师的《创建数据表》一课,使我收获颇多,下面我就这节课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目标与内容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一、通过创建数据表,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主要功能,二、了解向电子表格输入数据的方法。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林老师没有盲从课本,而是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以学生普遍关注的“个人身高”问题为契机,引出了个人身高与食物中钙摄入及日常食物中的钙含量相关数据,进而对这些数据学生依据个人实际进行处理加工,由于这些数据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也是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这样精心设计的教学范例更符合学生实际,更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的教学

  林老师在教学的开始用 “人的身高与每日钙的摄入关系” “食物中钙含量的数据表”的问题,引入课堂,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自然而然的把学生往数据处理这方面上来引导。课堂的引入可以说非常成功,紧接着林老师又抛出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请同学们根据这份材料,给自己一天的钙摄入量做个统计”。以任务驱动学生学习。后续的一系列教与学的互动都是围绕这一任务而展开,教师在完成这个任务地同时也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落实到位。

  对本节课教学难点:自动填充的操作方法与技巧。Excel界面的认识。林老师处理也非常的有艺术性,她并没有花过多的时间来消化难点,仅仅采用简单的演示教学再结合事先准备好的学生自主学习帮助文档和帮助视频直观的演示效果就把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消于无形,难点变得不难了。Excel界面的相关知识点的难点。林老师处理也很适当,她利用了Flash游戏——“找茬游戏”来完成从Word到Excel和知识迁移。然后再通过一个互动小游戏Excel界面知多少,让学生初步感知了Excel界面的各部分名称。仅仅通两个小游戏林老师很轻松的就把这个小难点给攻了下来。最后林老师还预留了一道探究形的弹性开放题:单元格中自动填充的数据,不仅限于数字,还可以是公式、日期、年份等,同学可以多找些具有内置序列的数据进行自动填充练习,你能从中发现什么技巧和方法。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更多的探究空间。既让大部分学生能学好,又能让一部分优生能吃饱。

  总之整节课下来林老师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符合教学内容实际,有很强的独创性,学生新鲜感强,课堂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教学时间紧凑,分配合理,学生活动也比较充分的。

信息技术评课稿13

  听了刘老师的一节《表格数据加工》课,感触比较多。刘老师在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思想的更新上,对教学内容的驾驭与处理上,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优化组合上,教学模式的研究探索上,均有一定程度的创新和突破,下面谈谈这节课的特点: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刘老师用表格对青少年网络成瘾一段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结论,并且用“我觉得”和“通过数据,我发现”进行比较,说明对数据处理的重要性,从而引出课题。这个例子不仅能很好地说明数据处理的重要性,更能让学生反思,体会网络成瘾症对青少年危害。

  二、自主探究、协作学习

  该教师在学生练习阶段突出了自主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

  首先,选择的主题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如:使用问卷调查方式让学生自己选择然后作统计。

  其次,给予学生个体选择的机会。可以在多个主题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如:教师画抛物线,学生可以自主画其他函数图象。

  第三,采用分组协作式学习。使学生之间保持融洽的关系、相互合作的态度,共同完成作品。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协调的能力,培养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

  三、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刘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真正为学生营造一个建构知识、寓学于实践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里,充满兴趣愉快地进行学习,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

  刘老师将插入图表、排序、分类汇总的教学融合到画函数图象、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任务”中。

  通过教师“展示任务”、“讲解演示”,激发和保持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老师提问学生得出结果的方式,使他们有成就感,更激发他们向更高目标前进。

  四、值得探讨的问题:

  1、时间有点紧迫,学生自主练习讨论时间有点短,气氛不是太活跃。

  2、最后总结时也比较仓促如果与学生一起总结效果会更好些。

信息技术评课稿14

  对《可爱的家乡》这节课的几点建议

  在教师打开自己保存的网页与让学生自己下载网页之间,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并突出总结先下载然后在本地机上浏览资料与上网浏览网页的优势之所在。

  第一个任务,也就是介绍鸡西的任务还可以更明确一点,比如,让不同的小组分别从自然景观、人文特点、经济、气候等不同的方面选定某个专题,集中搜集资料并进行较为翔实而具体的介绍,要求学生的介绍的资料要有代表性,要能抓住鸡西在上述方面的独特性,介绍要能吸引人(比如充分利用文字、图片,甚至录像等多种方式);

  “刚才大家练习了下载网页,可是有时我们并不需要整个网页,而是需要网页中的部分文字或网页上的图片。”这一点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自己总结出来,并且可以让已经掌握下载网页中图片(或动画)、文字材料方法的学生介绍做法,然后再让学生借助学习课件系统学习。

  “把你搜索到的介绍鸡西的漂亮图片和介绍鸡西的文字资料下载到自己的`D盘上,由组长汇总。一会以小组为单位介绍给在座的全省各地的教育专家们。”这个任务基本属于为了下载而下载的任务,与真正意义上的任务驱动中的任务还是有差距。为了进一步体现任务的现实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结合上面的建议,可以把任务改为“根据本组确定的专题,进一步收集鸡西在自然景观、人文特点、经济、气候等的方面资料,然后制作成一个介绍鸡西的演示文稿(学生之前应该学过了吧)“。由于下载整个网页不适合制作演示文稿,学生就会对只下载网页中某个图片的必要性体会的更深刻,而且利用下载的图片制作成PPT不但实践性更强,还可以加强新旧知识技能间的联系。

信息技术评课稿15

  下面就想从学生的角度来谈谈对这节课的想法。

  1、美味的课前餐

  由于朱老师给我们上课时,已经11点多了,同学们都有点儿肚子饿了,可为了上课我们只好忍着。没想到朱老师尽然给我们带来了他的家乡特产--美味的酥饼,让我们在上课前填饱了肚子,有更好的精神来上课了,真是太感谢朱老师了,还没上课,我们便有了一个好心情。

  2、动人的故事、感人的画面

  《乌鸦喝水》这个故事耳熟能详,我们都知道,可今天朱老师带来的故事中,乌鸦却喝不到水了,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大量的图片欣赏,我们知道了原来乌鸦喝不到水的罪魁祸首尽然是我们人类,看到这些我真得深感惭愧。我一定要从自己做起,努力让我们的环境更美好。

  3、快乐的操作

  在朱老师的引领下,我们一起学习了《宣传海报》的制作,怎么通过画图软件打开文件、怎么样才能更快地输入文字、怎么修改文字格式、怎么输入“绿”……朱老师都能及时地发现问题,让我们以最快的速度解决操作上的问题,快乐地进行操作与学习。

  4、不断的肯定

  “讲得真好,朱老师记下了。”“感人的图画,让人深思的宣传语。”“多么感人啊!”“好美,太棒了!”……在朱老师的课堂上,我们会不断地听到优美的赞美声,让我们感觉自己个个都是能干的电脑小能手,特别得开心。

  5、丰富幽默的语言

  “确定下来了,还能不能修改?”紧接着朱老师说道:“我们做什么事都要慎重和仔细,要不然一旦做错了,就好像我们的环境一样,一旦破坏了,再想恢复的原来的样子就很难了。但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们在信息技术中可以采用撤销命令来补救。”让我们不仅了解了撤销命令,再一次地感受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感。在讲解另存为的`时候,老师说“图片已经有了自己的家了,我们要想让他保存到新的家,就要选择另存为命令了”,多么形象的比喻,我们一听就懂了。课堂上朱老师还不时的提醒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姿势和正确的指法,让我们听了心里暖暖的。

  朱老师的课,让我们从吃酥饼开始,伴随着乌鸦喝水的故事,与它一起体验着口渴的感觉(吃了酥饼),到最终乌鸦喝到了水,我们也得到了水,并一起思索了如何使用它而结束。整堂课是一节快乐的课,我真希望每节信息课都能有如此快乐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