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面源污染

时间:2023-08-01 13:28:28 农业经济管理 我要投稿

农业面源污染集锦[10篇]

农业面源污染1

  当前,环境问题已广为媒体、公众关注,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环境保护的精力主要放在城市工业污染的防治上,污染防治的投资几乎全部投向工业工业和城市,而占国土面积90%以上的广大农村的环境问题却长期不为人们所重视。农村环境的加剧和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听任起继续发展下去,势必瓦解农业的基础条件,这不符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因此,在建设新农村这一惠及广大农民群众伟大工程的时候,务必重视新农村环境问题。

  一、 当前农村环境的主要问题

  1、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这种发展主要是依靠化肥、农药等化学物品投入的大幅度增长,导致土壤有机质降低、肥力下降。化肥的不合理使用,还会对大气造成污染,氮素化肥浅施、撒施后往往造成氨的逸失,硝态氮在通气不良的情况下进行反硝化作用,生成气态氮而逸入大气,对大气造成污染。

  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因其使用见效快、防治效果高、防治面广,保证了作物的丰产、增产,因此在全球范围内被迅速推广使用。农药的大量使用还会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物种多样性减少,使农村本来就较脆弱的农业生态系统更加脆弱。在使用杀虫剂时,一些农业害虫的天敌如:青蛙、七星瓢虫、赤眼蜂,甚至一些食虫鸟,也由于食物链的关系或直接毒害而大量死亡,破坏生态平衡。

  2、城市污染向农村转嫁加速农村的环境污染

  随着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一些耗能高、污染重,难以治理的企业迁移到农村,给农村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由于工厂条件简陋,设备不完善,使得大量的污水被直接排入河流和路边灌水渠道,其后果造成了一定的水体污染。一方面,用于灌溉会使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使河流中的水生植物及水生动物遭到了灭顶之灾。此外,还有很多城市垃圾在郊外农村填埋或堆放,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同时也污染了周围的水体、土壤和大气,极大的影响了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

  3、秸秆焚烧污染严重

  每年的夏、秋季节是农村空气污染最严重的时期。每年的农村有大量的秸秆都未被利用。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绝大多数农村利用收割机收割小麦,虽省时省力但留下的`麦茬相当高,如不做处理必然对秋季作物的生长造成影响,于是采取焚烧的办法。秋季、玉米等农作物收获后,上未干燥的玉米秸被大量不能燃烧充分,产生大量的烟雾弥散于空气中,使空气中的二养化碳、一养化碳浓度急剧升高,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到了傍晚时分,加大空气湿度、烟雾扩散减慢,全部积聚于低层,能见度大大降低。另外,烟雾还严重刺激人们的眼睛和喉咙,使人流泪、喉咙、呼吸困难,甚至呕吐,严重时还会导致呼吸道疾病,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4、农村蓄禽养殖业及相关行业带来的环境问题

  调查数据显示,养殖一头牛产生的废水超过22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养殖一头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余7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附近地区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氨氮超标;河道水体发臭变黑,富营养化,蚊蝇滋生,严重污染周围的环境。某些作坊主甚至将动物皮钉在门板、板凳上,放到街道上晾晒,将猪毛等动物鬃毛满街摊晒、气味难闻,蚊蝇大量聚集。由于这些作坊大多位于居民区,从而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损害了人们身心健康、恶化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二、解决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对策

  1、 加强农业科技的攻关和推广工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大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科研攻关力度,积极推广先进的耕作制度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努力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开展生态农业建设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

  2、强化乡镇企业环境管理,控制工业污染

  乡镇工业要适当集中建设,建立工业小区,实行集中管理,集中处理污染。对于不经济的污染企业要限制其发展;对产业结构不合理、污染排放严重、不能实现集中处理污染,或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要关停,逐步在乡镇工业企业中推行清洁生产。

  3、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利用各种媒体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向农村干部宣传环境保护对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促使其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紧迫性;向广大农民宣传公益意识、环保意识,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环境、个个参与环境保护的氛围,把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引导广大农民革除陋习,倡导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帮助农民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完善政府职能,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保执法力度、深度。

  完善政府职能,将环境整治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要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管理,应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的法规与标准体系,在已有的法规基础上,逐步制定、完善与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有关的食品技术规范,农药、化肥、地膜污染防治与环境管理法规标准等,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完善的法律支持。加强环保队伍建设,乡、镇一级应设有环保机构或专人,提高队伍的执法能力。

  5、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坚持“谁污染、谁付费,谁收益、谁负担,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不断拓宽投资渠道,保证稳定有效的环保资金投入。财政政策逐步向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倾斜。另外,还需根据“工业反哺农业”有关精神研究、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集体和个人多渠道融资机制,保证稳定有效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投入。农村的环境问题由于其特殊性,如不及早重视和防范将会造成比现在城市环境更复杂、更有害、更难治理和恢复的被动局面。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今天,我们应当积极采取对策,把农村环境问题摆上议事日程,不能重蹈工业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农业面源污染2

  为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我镇高度重视,成立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分解了工作任务,制定了实施方案,以生态农业建设为中心,优质农产品建设为导向,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全面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一、制订规划明确目标

  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通济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开展农药化肥、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粪便和污水、农村生活垃圾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力争用最短时间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二、推进面源污染控制和治理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是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其成因复杂,防控治理难度大,又关系到千家万户,是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上以推行测土配方肥、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扩大标准化基地规模、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等内容为重点,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防治。

  1、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控制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科学使用和减少化肥、农药的用量,对保护源水质至关重要。而要控制化肥、农药的用量,必须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和合理使用农药技术,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业投入品,如推广使用测土配方肥、硅肥和生物有机肥,降低化肥用量,提高有机肥使用量,限制使用碳酸氢铵氮。我镇农作物种植面积xxxxx亩,统防统治示范区面积xxxxx亩,绿色防控xxxxx亩。减少农药用量xx吨,并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2、抓好农业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严禁秸秆焚烧,加强秸秆还田利用。每年夏秋两熟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加强了行政执法力度,采取各种行政措施,有效地遏止了秸秆焚烧的曼延。同时加强了农机、农技、农艺等秸秆还田技术的配套和创新,提高了秸秆还田数量和还田质量,保证秸秆还田的顺利进行。xxxx年小春秸秆还田面积xxxx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xx%,有效地减少了秸秆对环境的污染。

  3、整治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近年来我镇的畜牧养殖业发展较快,大量的畜禽粪便也成为了一个新的农业污染源。xxxx年我们把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作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重点工作来抓,推进养殖污染整治和规范管理工作,全面关停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积极完成畜禽养殖场治理、设施修复改造和标准化提升工作和关闭工作。基本杜绝了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污染水体。

  4、健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长效机制,实现全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完成城乡环卫一体化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按标准配足车辆、垃圾桶(池)、保洁员,垃圾转运站规范运行,村居全部纳入环卫一体化管理,形成“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

农业面源污染3

  根据全县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方案,今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的主要任务为:开展80头以上规模猪场排泄物的治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00万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84万亩,较前几年亩均减少化肥10%、农药10%以上;继续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全面推广生态渔业养殖技术,减少超标准的养殖废水外排;全县重点乡镇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13个。现将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成情况

  (一)开展规模养殖场排泄物治理

  1、切实抓好规模养殖场的排泄物治理。20xx年12月以来,我县共有158家规模畜禽养殖场根据“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低成本”的原则,通过实施“干湿分离”、“雨污分流”、“清污分离”等清洁生产工艺,圆满完成了排泄物治理任务,并通过上级部门组织的验收。特别是20xx、20xx年在没有省级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任务的情况下,继续深化生猪存栏100头以上规模场治理和开展生猪存栏80头以上规模场排泄物治理。

  2、积极转变养殖模式,推广水禽旱养。对直接放养在水源水面的水禽场大力推进搬迁工作,杜绝源头污染,至20xx年底,已全面完成搬迁治理的外塘或与外塘相通水面养殖户15户,搬迁水禽2万多羽。

  3、坚持适度规模养殖,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按照“畜禽养殖规模化,规模养殖适度化”的发展思路,对因存栏过大影响环境而又不符合禁养规划的养殖场坚决予以搬迁。投入800万元对4家规模猪场实施了搬迁,其中两家为万头猪场(常年存栏3万余头),有效缓解了对环境的压力。同时,在坚持适度规模养殖的基础上,提倡“三改两分再利用”清洁生产技术,“三改”即改水冲清粪为干式清粪,清出的干粪堆放在储粪屋内、改无限用水为控制用水、改明沟排污为暗道排污,“两分”即固液分离、雨污分流,粪污无害化处理后农田果园再利用。

  4、做好禁养区、限养区划定。20xx年9月,县政府办公室下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划定县畜禽养殖区域的通知》(20xx145号),对我县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宜养区进行了界定。

  (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综合防治技术

  1、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一是全面开展耕地地力调查。至目前取土样4580个点,完成土样分析4080个,为配方施肥提供理论基础;二是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开展“3414”试验和肥效试验,并与省农科院合作,按照作物生长情况开展不同施肥量试验,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信息系统建设。完成12480个基础数据的整理,建成耕地地力与配方施肥信息数据库系统,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四是加强技术培训。每年开展技术培训10期左右,并发放施肥建议卡和技术资料,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的掌握水平;五是建立配方肥推广网络。在县内筛选确定基层配方肥供应点,加快配方肥的应用。六是抓好示范方建设。建设水稻、油菜、春粮、茶叶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方,实行精确施肥,平均每亩使用商品配方肥4.4公斤。至20xx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年推广应用面积达102.25万亩。根据20xx年抽样调查,水田亩施用纯氮从20xx年的17.8公斤减少到今年的16.3公斤,五氧化二磷从20xx年的3.5公斤减少到今年的2.1公斤,氧化钾4公斤,与20xx年持平,每亩减少化肥用量11.07%;化肥使用强度为246.06公斤/公顷/年。

  2、推广病虫综合防治技术。一是积极争取省农业厅支持,投资74万元建立了县病虫测报站,建设了12亩病虫观察场和实验、分析等用房,配置了病虫观察等先进仪器,为正确测报提供了基础保障;二是加强病虫调查,扩大调查面,年发布病虫情报11期左右,做到能不治的坚决不治,能兼治的`不专治,并积极应用农业防治等措施,努力降低农药用量,今年比县少用药2次,比区少用药一次;三是加强技术培训,开展统防统治、每年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培训15期左右,大力推广提前灌水杀蛹、降低冬后螟虫残留基数和适当推迟播种、减轻条纹叶枯病发生等农业防治措施;四是加强植保新技术和高效低毒新农药的试验示范,对二十多个卷叶螟防治药剂、稻虱防治药剂和杂草防除药剂等进行了试验示范,不断完善综合防治技术。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至20xx年全县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年推广应用面积达87、52万亩,根据对20xx年农药使用的抽样调查分析,水田每亩农药用量(折纯)从常规的332、5克降到287、8克,减少农药用量13、4%。

  (三)开展增殖放流、推进渔业生态养殖

  1、开展渔业增殖放流。充分利用滤食性鱼类的生态修复功能,开展渔业增殖放流,减缓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水草泛滥,改善水质。在包漾河连续开展人工增殖,实行生态养殖。20xx年放流各类鱼种3、86万公斤,20xx年放流各类鱼种4、55万公斤,20xx年放流各类鱼种3、58万公斤,甲鱼1、5万只,投入资金158万元,有效改善了外河渔业环境。

  2、大力推广渔业生态养殖技术。近几年来,以河蟹和中华鳖为重点,推广了种草养殖、移殖螺蛳、多品种混养、使用生物制剂改善水质等技术。加强与水产大学、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的技术合作,建立示范点,研究、试验、推广河蟹、甲鱼、南美白对虾、青虾、鳜鱼五类生态养殖模式,利用池内种水草、留置尾水塘、人工湿地、套养花白鲢等措施建立渔业生态内循环体系,降低渔业生产的外部环境影响。

  3、加强渔业投入品的监管。建立了县-乡镇-户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每年进行渔业投入品专项检查5-7次,水产品药残检测样本数20xx年为63个,20xx年为70个,20xx年为72个,总合格率达到98、5%。并加强一、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水产养殖监管,协作有关乡镇取缔了高密度投饵式围网、网箱养殖。

  (四)加强“三品”基地建设

  按照“打造绿色高效农产品主产区”的要求,结合全县农业生产实际,围绕瓜果、蔬菜、优质稻米和特种水产等主要特色产业,以建设无公害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争创绿色安全农产品品牌为主要抓手,大力发展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20xx年至今全县共建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05个、面积32.8万亩,认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105个、绿色食品6个、有机食品18个。

  加强对认证“三品”基地的管理,强化日常指导和检查,重点对基地生产记录台账、农业投入品使用、索票索证落实情况等方面进行检查,有效规范了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安全使用。同时不定期开展“三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测,20xx年抽检茶叶、蔬菜、稻米等样品78个,合格率达100%。

农业面源污染4

  1数据的管理与处理

  GIS数据管理和处理的功能十分强大袁能够对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渊包括空间位置数据尧地形数据尧感影像数据尧属性数据等各种数据冤进行处理和分析袁实现空间处理和可视化。

  1.1数据库技术

  农业面源污染涉及到大量的空间数据袁主,要包括行政区划数据尧农户基本情况尧化肥农药采样数据尧流域降雨量尧统计年鉴尧土壤类型数据尧数据高程数据digitalelevationmodel袁DEM冤尧土地利用数据尧河网数据等以及各个数据相关描述性材料由于利用传统的机理环境模型无法自动完成这些数据的前期处理袁也无法完成后期的可视化工作袁致使传统,的模型的应用得到限制而GIS,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功能袁不仅能够分类尧存储尧修改尧查询尧管理和显示这些数据袁还能够建立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相互关联袁最重要的是GIS能将不同来源的空间信息及其相互关系方便地显示出来。

  1.2数据处理

  GIS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袁在基础数据的获取尧属性数据和栅格数据的数值计算尧空间数据的分析等方面应用很广泛在数据获取上袁金 苗等使用ArcGISExplorer软件获取太湖流域,感图像袁并计算太湖流域,耕地面积曰在数值计算上袁史健鹏等以GIS为平台估算其耕地面积和化肥的科学施用量袁成杰民等用GIS软件的空间分析野区类统计冶命令袁按照南四湖沿岸不,同的乡镇为区类进行统计袁整理确定USLE模型下南四湖沿岸的氮磷流失情况曰姜世英等以GIS为手段进,行农业面源污染PSR评价在空间数据处理上袁刘建昌等对流域DEM进行3D分析袁提取坡度坡长图袁求出地面表面积袁WANG et al利用SWAT模,型根据土壤特征进行土壤分类袁根据其空间分布特征得到关键风险区域分布曰万 超等通过ArcView的AvSWAT扩展模块袁利用DEM进行汇流,分析可以生成河网袁进而划分子流域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能直观地解析出研究区农业面源污染的时空动态变化情况袁从而为面源污染的时空分异研究提供依据。

  2模型集成与信息系统开发

  2.1模型集成

  GIS技术具有高效尧灵活尧直观等优点袁有着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能力袁适合于像面源污染这种复杂现象的研究将GIS与各类面源污染模型相结合袁一直是国外面源研究的热点如,GIS与NLEAP模型尧GIS与DRASTIC模型尧GIS与SWAT模型尧GIS与USLE模型尧ARC/INFO与CMLS模型尧ARC/INFO与AGNPS模型等国内农业面源模型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袁但自21世纪初以来袁AGNPS模型尧AnnAGNPS模型尧SWAT模型等与GIS的结合发展迅速袁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如赵 刚等将AGNPS模型与G,IS技术结合袁运用于云南省捞鱼河,小流域试验区袁并模拟评价几种常用的土壤侵蚀控制措施的应用效果黄金良等在中国东南丘陵山区九龙江流域借助GIS和相关资料确定模型参数袁检验了连续要分布式参数模型AnnAGNPS模型的适用性苏保林等以密云水库流域为研究背景袁建立了基于SWAT模型的密云水库流域面源模型系统袁并采用长系列实测数据对模型系统进行了参数确定和模型验证此外袁,近年国内新引进了一些面源污染的综合模型袁如HSPF模型尧CREAMS模型尧ULES模型尧GLEAMS模型也得到了应用GIS与面源模型的集成不仅可以在模型的不同模块之间方便地,完成数据交换尧信息共享与反馈袁还可以将模拟结果以生动形象的图形方式呈现给环境管理人员袁并且以这些信息为基础袁完成相关流域水质多情景的预测尧判断和分析。

  2.2面源信息系统开发

  随着面源污染研究模型的演进与发展袁以及信息化普及的要求袁农业面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势在必行袁结合数据库技术尧空间信息技术尧虚拟可视化等技术也是形势所趋系统开发的模块主要,是针对污染过程的模拟尧,染负荷的核算尧污染源的监管等几个方面王云鹏利用感和GIS技术建立面源信息系统并以深圳为例介绍了基于感和GIS的NPSIS的建立方法袁建立了基于面源信息系,统的分析计算模块袁并进行了初步的面源计算与分析施加春等通过,利用GIS及其相关技术袁特别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渊WebGIS冤技术渊ArcIMS尧ArcSDE冤的应用袁建立了一个基于WebGIS的农业面源污染信息系统渊ANPSPIS冤王玉,坤等借助GIS实现对上海农田化肥农药使用的监测和管理系统的设计王依贺等对北京市大兴区的农业面源污染普査数据及业务进行了详细分析袁对县域农业面源污染普查系统设计思,想及实现方案进行论述面源信息系统的自行开发不仅可以改进面源模型尧修改污染负荷核算方法袁还可以自行定制数据分,析和满足特殊业务需求。

  3其他应用

  3.1可视化表达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中的可视化主要是指对风险源分布尧污染程度尧流域河网等的空间可视化表达GIS技术的可视化表达主要有2个方面袁一方面是通过与模型的集成袁在GIS软件中直接绘图显示曰另一方面是独立开发面源信息系统袁再进行袁编程实现矢量图形的电子形式表达和图片的输出董亮借助GIS软件GRASS绘制了DRASTIC风险图,尧LDRASTIC风险图尧地下水风险分级图万 超等利用ArcView软件的一个扩展模块AvSWAT划分区域子流域和河网,叶 春等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袁将N尧P分布密度标准化处理,袁通过GIS软件,显示制图袁绘制了N尧P污染指数图曰刘建昌等利用ArcGIS对DEM进行3D分析袁提取坡度坡长图WANG, et al基于SWAT模型绘制了土壤侵蚀的关键风险分布图徐丽萍等通过统计新疆地区农药尧化肥投入密度袁利用GIS软,件渲染功能袁分级划定实现农药化肥污染程度分布空间表达。

  3.2风险评估

  识别流域内关键源区并加以,重点控制是流域面源污染治理的最有效手段目前袁基于GIS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评估主要集中在污染物的分布确定尧水土分布流失风险区确定尧关键源区识别方法制定等几个方面雷能忠等在GIS支,持下袁实现模型所需数据的提取及分析运算袁获得多尺度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程度,分布图袁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提供,工作目标区WANG et al根据观测数据对SWAT模型进行验证和率定袁并利用SWAT模型进行模拟袁揭示了清江流域面源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袁确定了清江流域水土流失风险区宋月君等以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养分平衡计算等方法为依托袁参照国际常用的.磷指数法袁对黄河流域主要农用地进行农业面源磷污染风险评价张汪寿结合面源污染和水系污染野外监测袁最终提出平原区关键源区的识别方法和技术流程。

  4结语

  GIS凭借在空间信息处理尧数据库技术尧数学计算尧可视化表达等多方面的优势袁广泛地被应用到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中数据库技术为农业面源污染提供了最底层的数据管理袁数,据处理为模型的参数和必备图层提供了初始条件袁可视化表达为结果的输出提供了形象的表达袁GIS与面源模型的结合充分地利用了其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袁同时也完善了面源模型,的发展自GIS被引入到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中以来袁污染负荷核算和模型集成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袁近,年来袁面源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空间分异性研究逐渐成为热点袁但随着WebGI,S和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渊ComGIS冤的兴起和发展袁为,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活力袁使得农业污染信息的发布和与农业面源污染模型结合变得更加方便但目前基于WebGIS和ComGIS的研究尚不多见袁这2个方面的研究将是,基于GIS技术农业面源研究的方向。

农业面源污染5

  面源污染是相对于点源污染而言的。农业面源污染,也叫农业自身污染,它主要指用于发展农业生产的化肥、农药、农膜、畜禽粪便等造成的污染,由于这类农用生产资料长期大剂量或单一使用,污染具有随机性大,分布范围广,危害规模大,监测、管理控制非常困难,其治理难度远远超过点源污染。

  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农用化学品投入量大,利用率低,流失量大。20xx年全市化肥施用总量按纯量计算为79.80万t,化肥单位施用量为411.7kg/hm2;农药折纯用量16369.2t,单位施用水平8.44kg/hm2;农膜使用量为23483.7t,平均使用水平为48.76kg/ hm2,平均残留量为25.93kg/hm2。化学投入品利用率低,大量的N、P通过农田径流流入江河,造成农业面源污染。

  二、畜禽养殖量大,粪便处理率低,直接排放量大。20xx年全市39个区县(市)畜禽养殖总量为32616.1万头(只、羽),产粪总量为15650.7万吨,粪便利用率为75.5%,尿液利用率为66.3%。规模化的养殖场除少部分建有粪污处理设施外,大部分养殖场的粪便采用水冲洗圈舍直接排放或长期堆放,形成农业面源污染。

  三、作物秸杆产生量大,资源化利用率低。20xx年,全市农作物秸秆产生总量为1677.90万吨,但是被利用的比例却不高,大部分都被直接焚烧或丢弃,是造成农田秸秆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四、水产养殖面积大,投饵量高。20xx年重庆市水产养殖总面积221.0万亩,投饵量最多的草鱼高达20xx-3000kg/亩,鲢鱼投饵量最少。一些地区受传统的水产养殖习惯影响,利用各种废弃料和畜禽粪便作水产饲料,对水体水质造成严重威胁。

  五、生活垃圾处理率低,生活污水无序排放。20xx年重庆市农村居民生活垃圾排放总量为6.04万t/d,生活污水排放排放总量为49.92万t/d。农村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仅为10%左右,生活污水处理率不到10%,是农村面源污染的生活污染源。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主要有:

  一、土壤污染严重,耕地质量下降。据重庆市农地污染与作物健康品质关联规律与综合控制技术研究表明,库区土壤中的汞、隔、砷、铅和锌五种重金属含量存在明显的累积现象,特别是镉和铅累积现象十分突出,较20年前

  增加一倍以上。稻田土壤,重金属平均污染综合指数为0.85,达到警戒级水平,其中轻污染的有5个区县占23.81%,主要污染物为镉;旱地土壤,重金属平均污染综合指数为1.46,达到轻污染级水平,其中重污染、中污染、轻污染、警戒的区县分别有1个、1个、5个、8个和6个,分别占4.76%、4.76%、23.81%、38.09%和28.57%,主要污染物也是镉。

  20xx年对三峡库区的8个基本农田片区土壤监测,有3个片区已达到警戒级水平,占37.5%。对20个蔬菜基地监测,部分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部分农田土壤板结,耕性下降,宜种性降低,已逐渐出现退化现象。

  二、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安全降低。水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污染两个方面,据环境水质监测部门的测评,目前长江干流部分江段和不少支流水质均未完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三类水质,有56%的监测断面的水质不能满足水域功能要求,其中N、P含量超标,BOD5、大肠杆菌超标率、超标倍数惊人。重庆区域内的70条次级河流有23条断面水质为劣Ⅴ类,占23.3%。26个断面中,水质呈中度富营养、轻度富营养、中营养和贫营养的断面分别占7.7%、38.5%、和50.0%和3.8%。其中万州区苎溪河2个断面呈中度富营养,忠县汝溪河、黄金河、丰都县渠溪河和龙河、云阳县澎溪河5条河流10个断面呈轻度富营养。

  三峡库区主要污染源是农田径流,库区水体中90%的悬浮物来自农田径流,在库区水体污染源中,农业面源污染的贡献率达60%以上,这种农业面源污染对三峡水库水质构成巨大威胁。

  三、农产品质量下降,食物链和经济链受到影响。20xx年对库区主要农产品市场抽样监测,大米重金属样本超样率48.3%,玉米重金属样本超标率33.9%,蔬菜农残样本超标率26.5%,茶叶样本超标率27.8%。农产品质量下降,对食物链带来影响,产品市场竞争力弱,也直接影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而影响经济链。

  四、村落卫生环境差,危害人体健康。农户典型调查表明,重庆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仅为10%,生活污水处理率不足10%,部分村落卫生环境差,加之畜禽粪污的直接排放、作物秸秆随意堆放,脏乱差现象较为突出,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受到影响。根据重庆市水利局的抽样调查,目前重庆市2423万农村人口中,有1341万人引水不安全。对全市2380处集中供水水源地的调查表明,水质不合格的有1952处,多为Ⅳ类或Ⅴ水质,少部分地方氟、汞、可溶性固体等毒理学指标和化学指标超标。同时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畜禽粪污等,在高温下可能产生异臭,滋生病菌、寄生虫和蚊蝇,导致流行病发生,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农业面源污染6

  为切实贯彻落实好《全省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我局高度重视,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我局安排科技人员配合相关部门深入全县15个乡镇,广泛宣传和引导农民自觉主动参与,为不断巩固提升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入及进“村社”活动相关工作。

  开展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5次,实施农药零增长行动4次,畜禽养殖污染防治8次,我县未开展秸秆资源化利用工作,农膜科学使用和农田残膜回收利用300公斤,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处理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农业投入品包装袋300公斤,测土配方施肥1.5万亩,绿色防控0.05万亩,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面积2万亩,宣传信息60条,发放宣传资料3000份,召开培训会议4次,培训400人次。

  二、工作措施

  明确目标为认真贯彻全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本部门实际制定了《县县农牧和科技局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及“进村社”的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活动的总体和单项要求、目标任务、工作内容、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取得成效:实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宣传、培训普及率95%,配合其他部门全面提升农村面貌和农村环境治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

农业面源污染7

  我镇发展生态效益,实施生态兴镇战略,发展第三产业,给力农业添彩,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促进基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基层经济增长点的重大举措,是我们镇创新发展模式的战略性选择,是全面提高城镇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一、镇实施生态兴镇战略的大发展

  我们镇确定了生态兴镇战略,积极发展生态观念,按照农业发展生态工作理念,实现生态全面发展。

  一是优化发展环境。出台鼓励生态发展的优惠办法,进一步优化服务机制,加强协调沟通,努力实现生态经常化。

  二是发展生态建设。围绕建设生态环境基地目标,加快规模专业镇场项目规划,积极抓好生态广场、生态城镇等一批在环境建设的续建工作,新上了蔬菜配送中心、进一步盘活资源,提高效益。使我镇变成环境发展镇。

  三是加快生态发展。积极培育生态服务镇,启动了生态建设,规划建设专业生态配送中心,发展壮大生态农业,积极开展生态服务,优化生态环境,以生态带动物流。

  四是搭建开放生态发展平台,形成全方位合作新格局。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充分发展生态资源优势,推进园区生态建设。真正做到远抓林果近抓牧,当年抓好经济作物,全力发展生态农业。

  二、推进生态互动,增强发展活力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城镇向经济强镇跨越的必由之路,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关键,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引擎,是财政增收的重要保证。一个地方的发展,必须有一批经济项目作支撑,没有项目就没有投入。我们镇坚持以城镇化、生态化和农村现代化为载体,实施“生态兴镇”战略,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生态互动”成效明显,重点项目取得突破。抓住产业加快转移等有利时机,实施“生态互动”发展战略,制定落实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建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工业企业,扶持生态企业发展,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升生态兴镇竞争力。

  二是引导扶持全民创业,我们镇出台各项优惠政策,营造尊重、崇尚创业的社会氛围,鼓励引导生态企业专长创业,做到了公司+农户+基地,引导城乡居民开拓创业,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激活内动力;

  教育引导创业者围绕产业上项目、创大业,向“专、精、特、新”方向迈进,逐步把小产品融入大产业。同时选准保护地、经济林、牛羊禽的发展,结合实际上项目,结合市场做文章。

  三、水土保持工作开展及综合效益情况

  近年来,我镇广大干部群众和水利部门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坚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与治穷致富相结合,长、中、短期效益相结合,工程措施、林草措施、保土耕作措施相结合,共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条,累计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其中条小流域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整修水平梯田万亩,垒谷坊坝万道,挖鱼鳞坑万个,造林万亩,其中经济林万亩,水保林万亩,用材林万亩,风景林万亩,种草万亩。

  一是经济效益。在小流域治理中,通过兴修梯田、条田、改造滩地、发展经济林,实行果粮间作,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产出率和商品率,全镇治理程度达70%、年人均粮食产量公斤、年人均纯收入元以上的优质高效小流域已达多条,其土地利用率和商品率都分别达到80%和60%以上。大规模植树种草和封育治理促进了养殖业的蓬勃发展;随着治理区综合治理开发初级产品基地的建立,促进了地方果品加工厂、饮料加工厂、肉食加工厂等企业的兴起,形成了“市场连企业、企业连基地、基地连产品”的水保产业链,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二是生态效益。经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林草面积占宜林宜草面积的.比例由治理前的30%提高到90%,森林覆盖率由治理前的10%提高到40%。水保工程的兴建、林草面积的增加、涵养了水源,保持了水土,提高了有限水资源的利用率,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拦沙减洪效益显著。

  三是社会效益。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解决了农村“三料”俱缺的问题。环境的改善,物质的丰富,收入的增加,农村人民的精神文化素质也得以普遍提高。水保产业的形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镇就业及再就业提供了更多的岗位。随着农村经济的增长,购买力的增强,消费档次的提高,激活了农村消费市场,小流域治理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现在出现了山绿水清、经济繁荣、安定团结的新景象。为解决镇村人民的贫困问题。近些年来,在水利部门的支持下,利用本村大面积荒山资源,开展了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人均粮食由治理前的公斤增加到公斤,人均纯收入由元提高到元。

  四、主要措施

  一是领导重视,真抓实干。领导重视是搞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关键,县委、县政府把水土保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了水土保持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各级政府每年两次向同级人大专题汇报报水土保持工作的制度。有水土流失治理任务的乡镇明确规定,把水土保持工作纳入乡(镇)、村三级领导干部任期内的政绩考核内容,层层签定责任状使水土流失治理任务落到实处,年终由县委、县政府组织考核,依据考核结果论功行赏,决定领导干部的降免升迁。

  二是科学指导,提高质量。我镇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加大水土保持治理开发科技含量。在工程措施上,注重坡改梯和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设,并根据土质、土地类型等特点,使机耕路、田间道、林草带、农用梯田、林草整地、水利工程有机联系起来,形成蓄、引、漫、排相结合的坡面工程体系,并逐级修筑沟头防护、蓄水池、谷坊坝、塘坝、截潜流、排灌渠系等蓄、引、扬、挖相结合的沟道工程体系;

  在生物措施上,充分考虑当地的水资源条件、群众利益和生态环境的要求,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灌则灌,宜农则农,宜草则草,形成成网、成片、成带的生物防治体系。创造和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如干旱阳坡水土保持造林技术、山区“三用路”设计与施工技术、山地微灌技术、地埂生物配置技术以及薄膜覆盖、穴施肥水、毛根蹬瓶、固体水、营养袋等先进实用技术,使果树成活率均在90%以上。同时,积极推广、引进和繁育赞皇金丝大枣、薄皮核桃、日本甜柿等名、优、特林草品种,为参与市场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树立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针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社会性和群众性特点,我镇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精品示范工程建设。针对山区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区域化分布的特点,在不同的类型区选出示范小流域,提出优化的治理模式,目前,全镇已建成条各具特色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样板,多个治理示范片,形成以小流域为代表的丘陵区治理模式、以小流域为代表的自然风景区治理模式共种治理模式。目前全市已建成一批高科技、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水土保持精品工程。

  五、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一是服务新农村建设,发展特色农业。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取得突破,破解了交通制约瓶颈。继续加快“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推动特色农业发展。组织指导好农户和企业拓展农产品镇,搞活农产品营销。坚持重点推进、全面铺开,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引导农民工参与生态互动项目,培育农业镇主体,促进了全镇生态化。

农业面源污染8

  1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

  1.1 养殖业和农药、化肥的污染 与工业固体废弃物相比,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畜禽类粪便量是其的 2.7 倍。

  并且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很多农村地区都建设了大批养殖场,但是这些养殖场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没有相应的环境管理机制,很多养殖场随意排放畜禽粪便废弃物,从而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污染。例如,产养殖场中为了使水生植物获得生长,会散播一些肥料,同时加上鱼类粪便、饵料沉淀物等的随意排放,对湖泊和水库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并且如果不及时处理畜禽粪便,在堆积发酵之后,会严重影响空气质量,产生硫化氢、氨及甲基硫醇等有害气体。其次,粪便能够通过地表径流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其具有比较强的淋溶性,经过大量堆积成土质过肥,能够使农田的土壤降低或失去生产能力。

  而近年来,为了遏制病虫害的发生,农户使用了大量的农业,农药过量施用在水稻生产中达到了 40%.并且很多地方仍然使用一些被禁止的农药,这些农药毒性大,具有化学和生物稳定性,其中 80% ~ 90% 通过地表径流流失,农药的残留会流入沟渠荷塘,污染当地的水体。另外,早在 20世纪 60 年代,为了提升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我国开始广泛、大量地使用化肥,从而对农业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大量的废氮、废磷的流失严重污染了地下水,湖泊、池塘等水域中的水藻生长过旺,水体缺氧,导致水生生物难以生存。

  21 世纪,我国农业土地资源已经被超强度利用,为了提高土地产出水平,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带来了严重的面源污染。

  1.2 焚烧秸秆和农膜的污染 农膜技术的使用产生了大量不溶解、不腐烂的废旧残留物。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农膜产品达到了 100 万 t 以上,残膜率达到了 42% 以上,有 50% 以上的农膜残留在土壤中,降低了土壤的渗透功能,导致土壤板结,农作物减产,并且对农产品也带来了污染,且农膜中的微量环境荷尔蒙物质还会危害健康。

  另外,农村的秸秆利用率太低,农民处理秸秆大多数通过焚烧,这样不但浪费了秸秆中的有机营养物质,还成为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影响因素,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

  1.3 生活用水和固体废弃物 20xx年,农村年废水量达到了 200 亿 t 以上,由于没有配套的排水管道,自来水的普及使居民的污水排放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时,严重污染了地表水,排向室外或街道的污水通过入渗严重影响了地下水。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国每年增加生活垃圾达到了300 万 t 以上,随意堆放的垃圾不但滋生了病毒细菌,还占去了大片可耕地,严重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例如,20xx 年我国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达到了3亿t以上。大部分垃圾都露天堆放,其产生的渗透液严重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

  2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建议措施

  2.1 科学确定控制目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要严格控制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活动,禁止排放养殖污水,严格对使用的农药进行控制,防止造成大面积的水质恶化现象。同时,为了逐步降低农业面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要优化农业生产和投入结构,实现有效调整,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控制好农业面源污染。其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强度要降低,农产品中有机及绿色产品比重要增加,秸秆综合利用率及农膜回收率要逐步提高,还要提高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的利用率。

  2.2 实施生态农业工程,减少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立足当地农业资源特点与产业,结合国家级生态区创建,通过一系列循环经济模式,大力实施生态农业建设工程,如在农业园区推广养殖 + 沼气 + 中职模式的生物链生态工程,建立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方式和生物防治工程,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推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等,建一大批有机、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有效促进农业生产方式改变,扎实推进农业清洁生产进程,减少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3 推广平衡配套施肥技术,合理施用农药,减轻农业自身污染 首先,为了控制或减少氮肥使用量,农田要增加有机肥的投入,协调氮磷钾施用比例,培肥土壤地力,增加硅肥、锌肥等的使用量,推广高浓度复合肥及作物专用配方肥,逐步淘汰容易挥发流失的化肥品种,提高化肥利用率。同时,要坚决执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使用农药时要采取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大力推广诱虫灯、防虫网等无害化防治技术,减轻环境污染,使用化学防治和非化学防治相协调技术。其次,要积极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秸秆气化等模式,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开发力度,提高其利用率。

  另外,要集中收集和卫生填埋农膜,从源头上防治白色污染,大力推广使用可降解农牧,并且推广“养殖 -沼气池 - 种植”等配套循环发展模式。

农业面源污染9

  近年来,我区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工作要求,突出节水、减肥、减药、畜禽粪污、秸秆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深入落实《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xx)经济带的实施方案》(x发〔20xx〕x号)等文件精神,多举措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对策做法

  一是着力推广科学使用化肥和农药。近年来,我区着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业投入品,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施药。一是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通过信息公示栏宣传、发放配方施肥建议卡等形式,加大推广力度,使广大农民树立“科学、经济、环保”的施肥理念,采取科学、合理施肥,增加有机肥的使用,提高肥料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二是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实施防虫网、诱虫器、杀虫灯诱杀等治虫技术,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提高生物农药使用比例;编印《病虫情报》,指导农民科学合理用药,提高防治效果,减轻农药污染。

  二是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我区按照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总体要求,结合全区农业生产实际,围绕瓜果、蔬菜、优质稻米和特种水产等主要特色产业,以建设无公害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争创绿色安全农产品品牌为主要抓手,大力发展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到20xx年,全区培育有机农产品认证3个(永兴岛甲鱼、西红柿、小麦);绿色农产品认证4个(普济圩稻米、白鱀豚食用油、添秀葡萄、佘家贡姜),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媒鸭)。成功创建了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和“中国森林体验基地”。

  三是积极推行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通过科学采用粉碎还田、深耕翻耕轮作等方式,推进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对秸秆还田机具进行补助。以秸秆肥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饲料化“五化”利用为抓手,着力提升秸秆产业化利用水平,全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在普济圩农场建成一处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年底正式投产使用。20xx年全区农作物秸秆总量约x万吨,秸秆综合利用总量x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x%。

  四是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20xx年7月,区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印发郊区畜禽养殖区划定方案的通知》(x政办〔20xx〕x号),对我区畜禽禁养区进行了划定。20xx年区政府制定了《郊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实施方案》(x政办〔20xx〕x号)和《郊区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实施方案》(郊政办〔20xx〕x号)。深入推进全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各乡镇办通过认真分析辖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形势,采取对养殖污染重的'规模以下畜禽场户及时下达拆除、搬迁通知书,对非禁养区的养殖场下达限期整改达标通知书等分类措施推进污染治理。20xx年底完成了长江沿线5公里范围内共计261家畜禽养殖场户整改工作任务。主要根据养殖规模、养殖模式和产生的粪污量分类实施了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建设化粪池、干粪堆积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池、种养结合全量还田、粪污资源化利用、关闭退养等措施,畜禽面源污染整治成效明显。

  五是积极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区农牧和环保部门加强配合,大力指导各乡镇办引导畜禽养殖场户因地制宜推广污水达标排放、污水肥料化利用、固体粪便堆肥利用、粪便垫料回用、粪污全量收集还田利用等各类粪污排放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模式,鼓励发展绿色农业,有效化解畜禽业污染问题。20xx年全面完成15家规模以上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经验收合格后投入利用,做到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粪污通过设施贮存堆沤腐熟,不会污染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养殖场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蝇蛆等寄生虫明显减少,粪污进行资源化利用。20xx年全区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x%,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x%。

  六是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我区按照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总体要求,结合全区农业生产实际,围绕瓜果、蔬菜、优质稻米和特种水产等主要特色产业,以建设无公害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争创绿色安全农产品品牌为主要抓手,大力发展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到20xx年,全区培育有机农产品认证3个(永兴岛甲鱼、西红柿、小麦);绿色农产品认证4个(普济圩稻米、白鱀豚食用油、添秀葡萄、佘家贡姜),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媒鸭)。成功创建了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和“中国森林体验基地”。

  二、20xx年工作目标和措施

  重点坚决打好我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坚持保护优先、源头减量,问题导向、系统施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落实责任、形成合力的基本原则,强化污染治理、循环利用和生态保护,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突出重点,强化举措,补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突出短板。到20xx年,实现“一保两治三减四提升”。“一保”,即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农村饮水安全更有保障;“两治”,即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实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三减”,即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和农业用水总量;“四提升”,即提升主要由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超标水体水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环境监管能力和农村居民参与度。

  一是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力度。按照“减量优先、鼓励分类、城乡统筹、综合治理”的原则,推行适合农村特点的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方式。建立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处理机制,规范处置农村工业固体废物。20xx年底前,要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到20xx年,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覆盖,全区农村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实现有齐全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完善的监管制度。优化农村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实现农村河湖及水库河长湖长全覆盖,发挥河长湖长对农村水环境保护治理的协调作用。大力整治农村黑臭水体,提升农村水环境。20xx年完成4个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到20xx年,实现全区所有乡镇政府驻地、美丽乡村中心村,及重点流域周边、水源地重点地区及环境敏感区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覆盖。对新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及运行维护资金没有保障的,不得安排资金和项目。(区农业农村局、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是着力解决养殖业污染。推进养殖生产清洁化和产业模式生态化。优化调整畜禽养殖布局,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升级,带动畜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引导生猪生产向粮食主产区和环境容量大的江北地区(非禁养区)转移。推广节水、节料等清洁养殖工艺和干清粪、微生物发酵等实用技术,实现源头减量。严格规范兽药、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严厉打击生产企业违法违规使用兽用抗菌药物的行为。推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加快实施水产养殖池塘、工厂化等水产养殖设施标准化改造。

  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积极申报和组织实施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鼓励和引导第三方处理企业将养殖场户畜禽粪污进行专业化集中处理。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因地制宜推广粪污全量收集还田利用等技术模式。到20xx年,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严格畜禽规模养殖环境监管。推动畜禽养殖场配备视频监控设施,记录粪污处理、运输和资源化利用等情况,防止粪污偷运偷排。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着力提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和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到20xx年,大型规模养殖场实现粪污处理设施装备全配套;到20xx年,所有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

  三是加强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和水生生态保护。优化水产养殖空间布局,科学划定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推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积极发展湖泊大水面生态增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养殖、连片池塘尾水集中处理模式等健康养殖方式,推进稻渔综合种养等生态循环农业,加快推进养殖节水减排。发展不投饵滤食性、草食性鱼类增养殖,实现以渔控草、以渔抑藻、以渔净水。严控河流、湖泊投饵网箱养殖。大力推进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修复水生生态环境,加强水域环境监测。

  四是有效防控种植业污染。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和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与全程绿色防控,提高农民科学施肥用药意识和技能。集成推广化肥机械深施、种肥同播、水肥一体等绿色高效技术,应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绿色防控技术。严格执行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质量标准,严格控制高毒高风险农药使用,推广高效缓控释肥料、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新型产品和先进施肥施药机械。加快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统配统施、统防统治等服务。引导发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作用,带动绿色高效技术更大范围应用。到20xx年,全区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力争实现负增长,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以上、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以上,农药使用量与基期(20xx-20xx年平均)相比减少1%。

  五是加强秸秆、农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切实加强秸秆禁烧管控,强化乡镇办秸秆禁烧主体责任。重点区域建立网格化监管制度,在夏收和秋收阶段加大监管力度。严防因秸秆露天焚烧造成区域性重污染天气。加快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结构优化和效益提升,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化利用模式,建立完善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标准体系、产业技术体系、政策支持体系,着力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的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到20xx年,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力争达到90%以上。

农业面源污染10

  一、调查目的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沉积物、农药、废料、致病菌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水层、湖泊、河岸、滨岸、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加上农业面源污染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大、隐蔽性强、不易监测、难以量化、控制难度大, 因此,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目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 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由来已久, 尤其近几年呈愈演愈烈之势, 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由此看来,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调查方法和地点

  本次关于面源污染问题调查方法我采用的是上网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法。

  我调查的地点选在家乡当地的河南省新乡县部分农村,利用暑假时间到当地的蔬菜大棚,田间实地观察。

  三、调查结果及存在问题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秸秆燃烧污染等。

  1. 化肥

  我县农村主要使用复合肥和尿素,由于化肥在作物增产中的重要作用,才使化肥大规模的生产和使用。实际上,化肥的利用率并不高,被农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少之又少,剩余的养分通过各种途径,如径流、淋溶、反硝化、吸附和侵蚀等进入环境。这些过量施用的.化肥流入水中,使水中藻类迅速生长繁殖,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导致水体丧失应有功能进入土地中,会改变原有土壤的结构和特性,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减少。另外化肥中过量的重金属成分积存在环境中,若被农作物吸收,会损害人体健康。

  2. 农药

  在我县七里营镇农业试验田里试验实施太阳能灭杀地下害虫,弥补了农药防治地下害虫的缺陷,而且节省资源,节省能源,减除农药残留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然而农村农民普遍使用的还是菊酯类、有机磷种类的农药,农民普遍重视农药的效用,对于一些高效低毒的农药认识了解较少,导致推广使用困难。

  资料显示,喷洒粉剂或液体农药,95%以上的或附着在植物表面,或降落到地面,或飘游于空中。由于农药没有得到合理的使用,大部分被浪费,这部分农药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水体,致使水体各种污染物质含量超标,水质恶化。

  3. 禽畜场

  我县的畜禽养殖业由农民个体家庭饲养逐步走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而且越来越集中在城市周围。由于畜禽养殖的饲养方式、养殖规模和分布区域发生了巨大变化,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总量、污染程度和分

  布区域也随之变化。从养殖场产生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等,随每天冲洗的污水流入河道、湖泊,造成水体污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自从国家实施农村沼气补贴以来,我县户用沼气越来越多,目前大致已有30%左右农户使用沼气作为能源使用。这些沼气池的建设,消化和处理了大量的人畜粪便和其他污染物,对保护环境有不小的贡献。

  4. 秸秆燃烧

  我县目前秸秆禁烧工作进展不错,一小部分作饲料或燃料运回家,剩余百分之九十以上都直接秸秆还田,大大减少了秸秆燃烧产生浓烟对大气的污染。

  四、调查体会

  大家知道,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对粮食的增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部分地区,由于不合理使用,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农业面源污染。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在为人民群众提供大量畜禽和水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会影响人类健康,造成大气、水体、土壤、微生物污染,对人居环境产生危害。 尤其是近几年呈现出愈演愈也烈之势,为保护有限的农业发展资源,建设美好的人居环境,专家认为,目前亟需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我自己本身就是生在农村,因此对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对环境的危害有则更深刻的认识,对于当前调查中所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加强对农民面源污染知识的宣传力度,使农民意识到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危害。 这次调查活动是一次锻炼自己、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让我们更快的融入到我们的专业知识中,能够更好的把我们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这次调查活动了解到了一些以前没接触过的农业知识,发现一些社会问题,从而更深入的了解社会。同时,还增强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发奋学习、顽强拼搏的信心和毅力,为日后报效家乡、报效祖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将珍惜火热的青春年华,珍惜丰富多彩的大学时光,在恩师教诲和学友的相互勉励下,发奋苦读,顽强拼搏,待学有所成,为创建和谐社会无私奉献自己全部的光和热!

【农业面源污染】相关文章:

农业面源污染07-29

农业面源污染08-01

农业污染源普查个人总结02-09

鸡蛋面作文05-01

农业的谚语08-06

农业的格言01-31

煮面优秀作文03-02

炸酱面作文05-18

丝瓜虾面做法02-11

农业报告农业调查报告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