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评课稿

时间:2023-08-08 18:28:25 其他 我要投稿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合集(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评课稿准备工作,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我们该怎么去写评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语文评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合集(15篇)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1

  听了罗老师的《我要的是葫芦》一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觉得这是一节朴实无华,扎扎实实的低年级随文识字课。

  1.识字教学润物细无声,体现了高效率的识字教学理念。

  本课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课文,教师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把识字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学习,降低了学生识字的难度,而且在识字的过程中,教师能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字。例如:葫芦,直接通过葫芦的图片,自然而然的就让学生认识了这两个字。如挂、哇,老师先让找一找第一自然段中字形相近的字,然后让学生思考,回忆以前学过的《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中和它们长得像的字宝宝“娃”和“洼”,利用汉字是音义、形统一体的构字规律,结合偏旁表义这一特点,既帮助学生复习了以前学过的生字,又通过音义、形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孩子印象深刻的记住了这几个形近字。而且老师还把这几个字变成一首形象的儿歌,帮助学生区分、记忆。“盯”字,教师不仅通过师生的对读,来帮助学生理解“盯”字的意思,还通过学习“挂哇”时偏旁表义的特点帮助学生识记,总之,课堂上教师通过多种的识字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识字的难度,使学生产生识字的愿望,教学效果还是很显著的。

  2.写字教学扎实有效。

  本课学生会写的生字是8个,本节课老师重点指导了两个字“言”和“每”。像“言”字的教学,教师是先通过“言”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不但记住了言字的结构,又理解了言的字义帮助学生掌握言字的整体结构,整体观察,把握字的结构特点。然后再指导注意“言”字第一横的写法,“每”老师也是重点抓住重要的一笔横要写在横中线上。指导还是比较详细的,这样落实到学生写,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3.以读品文。

  课标中在低年段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整节课中,教师始终把语言的学习、领会、感悟作为重点,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通过指名读,引读、齐读等多种方式的朗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领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文句。

  建议:

  1.指导学生利用音形义结合的方法识记生字后,藤、葫芦可否也让学生观察一下偏旁,它们是草字头,与植物有关,所以是草字头。这样把本节课学到的识字方法又让学生加以巩固,我觉得会更好。

  2.老师虽然抓住文中重点的句子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但朗读的指导不够,不到位。像那个人喜爱葫芦,都从哪些句子或词语能感受到的呢?老师只抓住了第一自然段的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小花,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通过这几句来体会,其实像: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这个“每”字;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的赛过大南瓜才好呢!这几句话,也都能看出他对小葫芦的喜爱。老师一定要抓住关键的字,标点符号,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当时种葫芦人希望小葫芦快长大的那种急切的心情,喜爱小葫芦的心情。

  3.教师的评价语言还是过于单一,低年级的学生教师一定要注重课堂上的及时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们更好的参加到课堂教学中。

  4.写字时教师的范写没起到范写的作用。可以把字帖往上放,或在往旁边动一动,让学生能看见。

  4.我觉得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完全可以体会到葫芦为什么会落下的原因与叶子上的蚜虫有关系,那么学时自然而然的就把这个问题解决是否更好?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2

  今天听了李海燕老师上的《葡萄沟》一课。从这堂课中我看到了李老师精彩的地方,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不足的地方,应该说受益匪浅。李老师执教的《葡萄沟》整节课都落实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而充满活力。

  一、谜语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巧妙的开头,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教学内容上,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在李老师的课堂上,摒弃了以往常见的读字、组词、繁琐地分析字形等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将要求会认和会写的字以句子的形式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在学生面前,“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同时对生字采用变换字号和颜色的方式,增强对学生的视觉冲击力,让学生直观上整体感受我会认和我会写的字。这样,一方面,让生字始终存在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有助于学生理解字词含义;另一方面,也为学生下一步的朗读课文打下坚实基础。此外,李老师还善于开发和利用课堂的教学资源,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认识、理解字词。

  三、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

  《葡萄沟》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语言生动优美,词汇丰富,是训练朗读的'好教材。《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至关重要。李老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能引导、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充分地读,抓住关键词语让学生品读、体会,重难点突出,如对“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处理得比较好,并能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积累一些优美词句,如“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等。就整堂课而言,李老师的课给人的感觉放得很开,又收得很好。

  四、多媒体课件运用恰当、适宜

  无论从课堂开始的范读课文,还是后来的运用课件展示地图、梯田、阴房,整节课课件运用的恰当而不牵强,有实效而绝不做作。课件与课堂教学紧密相连,起到了为课堂教学服务的目的。

  建议:只是内容上有些多,到最后时间有点紧。是不是把老乡热情好客这部分内容删掉先不讲,换到下一课时时再理解。中间的说话和句式训练也有点多。难度上有些难。这里的练习稍做调整。

  以上是我个人的几点肤浅看法,说的不妥之处,望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3

  20xx年12月22日未央区eepo同课异构活动拉开帷幕。在这次活动中作为一名低年级语文教师,我有幸代表南康学区参加了于12月23日在西航三校举行的低语组比赛。活动中我们听了西航二校叶凡老师的《红领巾真好》一课,参加了团队评课。

  我们运用单要素评课方式进行评课。我在本节课中关注的是资源利用。

  叶老师这节课灵活的运用了课本、课件、投影、黑板、微卡、大卡、图片等资源来组织教学。在这节课中叶老师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在上课开始,叶老师让孩子们对课题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动了解课文打下基础。随后有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同桌交流识字,既是学生个性得到凸显,有时孩子在互帮互助中共同得到提高。

  整个课堂无论是四人小组学习还是全班探讨写字都充分发挥个人资源和团队资源作用,达到较理想的效果。

  如果能在学习成果展示时多想一些办法,多一些展示机会和展台那就能更好地体现“人人参与,处处讲台”的效果了。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4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最后一课《阿德的梦》。本课为连环画式的略读课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训练学生默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展开想象,以及借助图画识字等方面。杨一囡老师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杨老师老师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研究,发现结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在教学中能结合学生的实际,为学生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此外,老师也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加强了课内与课外的联系,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2、创设了想象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杨老师让学生谈谈:未来的`新科技。未来世界要什么有什么,想去哪就去哪,科技要多发达就有多发达。所有在现实生活中还不能实现的,在未来的世界什么都实现了。让学生的想象也得到了尽情发挥,个个说得意犹未尽。

  本人认为,这节课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说的比较多,每个新科技产品都一一介绍,可以提出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省自己去读,去悟。比如:阿德的梦是一个怎样的梦?(新奇、神奇等)然后让学生从文中找到“新奇”体现在何处?这样可以在拓展延伸,“说说未来世界”深化主题这一环节,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让讨论交流更充分些。另外,还要把注意聆听学生的回答,及时的给予评价。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5

  本次语文优质课有三个类型,分别是现代儿童诗、寓言、古诗。青年教师蓬勃的朝气,向上的尽头,良好的语文素养,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下面我就通过三位青年教师呈现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的课,谈谈我个人的看法。说实话,寓言怎样教,以前我并没有做深入的思考。通常做法是认会生字,读好课文,并感悟寓意。这几节课,我认有以下几个亮点:

  1、每位教师的教学环节都非常清楚

  三位教师都能在出示课题后,从审题入手,紧扣题眼,分别理解“守”和“株”的字义,然后让学生串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启发学生说出了这节课想掌握理解的问题:谁在守株待兔;为什么要守株待兔;最后结果怎么样?然后整节课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教学,脉络清楚,促进了学生对寓言内容的理解。

  2、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4个生字。会写3个字。(株、桩、滋、蹿)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教学难点是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

  尤其是王晓丹老师,她巧妙地从解“守株待兔”之意到究“守株待兔”之源,再到拓“守株待兔”之境,视频形象,图画精美,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自己排列组合语言的过程,这也是一种含创新因素的语言练习方式,同时又较好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3、抓住细节、对话文本,实效教学。

  三位青年教师能引导、组织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让学生品读、体会,重难点突出。如对“窜”“撞”“乐滋滋”处理得比较好,并能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积累一些优美词句,如“又肥又大”等。如:第三节《守株待兔》,简单的一个“蹿”字,体现出教师慧眼独具。王老师抓住这些细节,首先让学生通过看兔子快速从树林里蹿出来撞死的视频,在讨论中理解“蹿”的特点。提问学生野兔为什么慌慌张张地蹿出来?再让学生想象野兔窜出来的'原因,兔子的心情怎么样,理解的基础上去读。从而让学生明白种田人捡到野兔完全是一种偶然。接着把兔子的图片贴在板画的树桩旁边,勾勒出“蹿”的背景,再通过“乐滋滋”这个词语让学生体会着读句子,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是,我认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若能注意一些小问题的处理技巧,将是更高效的课堂教学范例。

  例如:应多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通过课文的反复诵读,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自我感悟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而不是由教师直接归纳出示这则寓言的寓意。

  此外,在教学寓言课例之前,教师要多搜集寓言应怎样进行教学方面的资料,在了解文本特点及研究教法的基础上再进行备课,寓言的特点就会鲜明许多。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6

  这是一篇科普短文。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与人的利弊关系。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的描写,让读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一、目标定位准确

  朱碧老师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情,把本课目标定位:

  1.认读并理解“庄稼、灌溉、淹没、暴躁、冲毁、灾害”等词语。能正确、规范书写“池、浮”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聚焦动词,通过学习,读出水娃娃不同形态的变化。

  3.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借助微课自主学习“雹子”,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能借助板书介绍水娃娃不同形态的变化。

  二、教学方法科学合理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在学习词语时,周老师采用了‘’图文对照法‘’、‘’情境识字‘’、‘’’归类识字法、变序教学法,让学生在形象思维中,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会了新词。而且,周老师并没有走走过场,而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不断地强化中记住了这些字词。

  为了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更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了解水娃娃不同形态的`变化,周老师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借助音量示意图,让学生用不同的读法读出不同形态下水的变化,并抓住了‘’落,飘,打‘,这三个字,通过调换位置,让学生体会到了科普作品中用词的准确性。

  对于‘雹子’这种事物,南方的孩子不太了解,老师借助视频,让学生认识了雹子。我相信,由于这堂课上周老师运用了多种方法,本堂课的目标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三、课堂突出双基教学

  双基就是’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这是我们老一辈教师对于语文教学目标的概括。这节课里,朱碧老师在教学中很关注字词句段的学习,关注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四、课堂充满艺术性

  周老师的课堂结构紧凑,以‘’变魔术‘’贯穿整堂课,使得课堂犹如一篇形散神不散的散文,浑然一体。

  板书图文并茂,有图有文字,既形象又有趣,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帮助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把握。

  语言温柔,节奏慢,很适合小孩子,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顾及不同层次的学生,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很让人感动。

  对于本堂课,我也有几点看法,提出来拱大家研讨:

  1.在学生学习课文后,可以问问学生课文里还有哪些句子不好读,带着学生读读,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只有在熟读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

  2.认识雨、雹子、雪的时候,学生在说还想知道雪的时候,老师直接忽视,对于南方这些小孩子,这材料是不是需要准备。

  3.‘’落、打、飘‘’,为什么不能调换,学生说不出原因,老师要告诉他们。

  4.给学生示范写字,自己一定要写好。展示学生书写的时候,拿笔修改一下,给学生直观形象,起到真正的示范作用,以提高学生写字能力。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7

  第一大亮点是:紧紧抓住“情”字,设置感人的情境,给学生以情感上的熏陶。

  本课是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章老师通过精美的课件及和简笔贴画,创设出了美丽的童话世界,不但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而且简单明了地让学生了解了松鼠和小熊家的位置,并学会了带着问题读书,从文本中找依据,用书本来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深入到课文中来,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第二大亮点是:注重语文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导入课文的第一环节,章老师就注意了纠正学生的读音“筝”字单独出现时读第一声,而与“风”组成“风筝”时读轻声。这个知识老师没有单刀直入地引入,而是请学生读课题,学生自己就读正确了,教师借机提出如果这个“筝”字单独出现读几声?那么这个问题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课文中出现了“漂、飘”,一个是风筝飘在空中,一个是纸船漂在水里。老师就紧紧地抓住这两个音同意异的字进行语文训练,出示两个句子“比一比”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随机引导“飘”字带风字旁,是和风有关,是指飘在空中,而三点水旁的“漂”和水有关,指漂在水里。对低年级,这2个字马上让学生很难区别,她安排了填空练习,充分巩固了这2个字。

  第三大亮点:以读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读是理解文字、体会情感的纽带。“语文教学要回归到读上,所有的创新都应建立在读好的基础上。”本节课堂教学充分地体现了由读通到读出感情的训练过程,章老师这堂课十分重视朗读训练,朗读训练扎实到位,力求读准、读流利、读出感情,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以读激情。整堂课朗读形式多样,富有变化,有个别读,小组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在读“漂呀漂”时又采用了做动作理解的'朗读方式。理解“乐坏了”的意思后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烘托高兴的气氛。指导朗读一句一句由易到难,环环相扣,收到很好的课堂效果。朗读让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以上几点无论是在教学理念,还是在注重语文训练,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8

  崔老师面对全体教师上了一堂古诗教学研究汇报课,教学内容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崔老师的课让我眼前一亮,对把握低年级的古诗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要来自于兴趣,兴趣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先决条件。上课伊始,崔老师简介三峡,让学生想象三峡画面——,引发了学生对三峡的兴趣,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教学中,崔老师以读为本,逐渐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初读古诗时,她要求学生自己对照拼音,划出生字,把诗读正确流利。这样做有利于复习汉语拼音,也利于学生克服依赖思想,提高朗读能力。自读后,让学生找出诗中的多音字进行正音及理解。理解古诗后崔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得到熏陶,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特别注重了诗的停顿和节奏,从中感受到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古诗意境。课堂中,学生读诗十几遍,学生读得不累,而且越读兴致越高,大多学生能够熟读成诵,当堂背诵根本不成问题。

  在本次教学中,崔老师借助想象,让孩子们进入了诗所描绘的景象之中;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们去看、去想、去说、去听、去悟。学生的思维在扩张,认知在深化,每个孩子眼中有画,心中有景,此时此刻他们的情感也在不断积淀、不断升华。

  本堂课崔老师,紧扣语文课标的精神,努力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书声朗朗。学生充分地读,充分地说,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到读书的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9

  听了xx老师执教的《美丽的蝴蝶谷》,谈谈自己的体会:

  1、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品味,用自身的美术功底引导学生根据一群色彩斑斓的蝴蝶在山谷中飞舞的画面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2、“如果你就是台湾蝴蝶谷的导游,你会怎样介绍台湾的蝴蝶谷呢?”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由表现中充分内化书面语言,受到情感的熏陶。

  3、教师重视重点词语的教学。如强调“飞过、穿过、越过”的'使用,既能使学生仿佛看到蝴蝶们飞越千山万水来到蝴蝶谷时的景象,又能使学生品味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形象。

  4、整堂课教师教学用语轻松愉快,课堂气氛活跃,引发出孩子们天真活泼的个性,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蝴蝶谷的美丽在潜移默化中映入学生的脑海。

  5、教师注重朗读的训练,在读中入情入境,把语文学习与爱美情操融为一体,使学生从中体验美,发现美,营造出一幅幅美的景象。

  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一群群”时,能否把这个主动权交个学生,让学生自己到黑板上去把这“一群群的蝴蝶”通过自己的理解而表现出来。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10

  记得去年在市电教课上听过刘老师的一节《谈礼貌》,那时刘老师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今年非常幸运能和刘老师在一个年级组,今天非常有幸聆听了刘老师执教的《青松》。《青松》选自于陈毅元帅的《冬夜杂咏》,全诗借写大雪重压之下青松的毫不畏惧、苍翠挺拔,赞颂坚强高洁的品质。在语文教学中,对诗歌的教学我一直感到无从下手。刘老师的这节课,让我豁然开朗,倍受鼓舞。

  刘老师一开始在黑板上画了一个青松的轮廓让孩子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这一下子就激发了孩子的兴趣,接着让孩子说说在你的印象中青松是什么样的?联系实际,让孩子对青松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这节课中有很多亮点:

  一、朗读多样、读中感悟

  文本是主体感悟的语言材料,对文本语言的感悟首先要由读来完成。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也是最基本最经常的训练。由于诗歌与不同于一般的课文,教学中刘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提出了“诗句不仅要读准确,还要读出韵味”,并指导学生边读边画,让学生读诗歌时更有韵味。在教学时刘老师还通过让学生个别朗读、自由读等不同方式全方位地接触文本语言。随着文字的流淌,细细的品味。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心境。

  二、品词析句,感悟真情

  刘老师在教学课文时,始终抓住一些关键字词,通过反复品读、比较、回味来理解课文,体会情感和感受作者用词之妙。

  如抓住第一句中的“压”这个字,刘老师先创设情境,让学生观看图片,感受雪下得非常的大,天气非常的冷,再让学生体会这儿的“压”,孩子们就很容易感受到这不是一般的压,而是重重的压。

  在学习第二句时刘老师抓住了“挺”这个字,并且还让孩子上台表演这个动作,通过孩子们的亲身体会感悟到了在大雪重压之下,青松的毫不畏惧、苍翠挺拔。

  在学习后两句时,刘老师抓住了“高洁”这个词,在教学中刘老师出示了大雪之后的青松图片,通过比较雪压着青松与雪化时青松有什么不一样来体会青松坚强高洁的品质。

  这首诗是一首借物喻人的诗,单从字面上理解并不难,但要从中体会到青松那高尚纯洁的品质,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那就有相当大的难度了。刘老师还在课的结尾做了一些拓展,讲解了中国当时的背景环境,加深了孩子对青松的理解。补充了《冬夜杂咏》中两首借物喻人的诗:《红梅》、《秋菊》,让孩子们体会了借物抒情、借物喻人这种手法。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11

  评课内容:

  《一分钟》这篇课文是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内容较为通俗。主人公元元因为早上多睡了一分钟,带来的却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一声声的叹息,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故事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听了戴老师的课我受益匪浅,让我倍受启发。戴老师能根据低年级的教学重点组织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识字,使学生能利用“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来识字,在游戏中巩固识字,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1、稳扎稳打,识字教学扎实。

  在生字词的教学中,戴老师采用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了识字平台。有说说记住字的方法识字,如:换一换、减一减、加一加;在游戏中识字,如:组合游戏。这些过程,看似平常,却唤醒了学生以往的识字经验。在识字过程中,戴老师还非常注重正音,尤其是“丁零零”、“哈欠”等词语的轻声正音。在写字这一环节,戴老师花了5分钟让学生写字,并进行展示讲评,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整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体验到学习生字的无穷乐趣。

  2、多元评价,学习兴趣高涨。

  戴老师上课始终是亲切地和学生交流,在教学中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对学生的发言总是给予及时的激励与表扬。如“你真棒,都读对了!”、“这会儿,XX终于读对了,给他鼓鼓掌!”等等,使课堂充满了人文关怀;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了学困生的自信心。这就是戴老师的教学艺术,善于激励,善于唤醒,善于鼓舞。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完美的课也都会留下一丝不足,戴老师所上的是第一课时,我认为还有以下的不足:

  1、对本节课内容的整体把握不够完美。第一课时仅仅安排了识字教学,内容上显得有些单一。

  2、叶圣陶先生说过:“读书务必做到正确、流利,‘字字未宜忽’。首先要读正确,然后才能谈到思考。语文姓小,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然而,在这堂课里缺少了朗读,也就缺少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对于正确地朗读课文这一目标的`达成度不高。

  听了戴老师的这一堂课我收获了许多的教学经验,充分的了解了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还有很多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这一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她的识字教学如此扎实,真正的是一步一个脚印,步步非常扎实。文章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12

  本课本着“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珍爱生命”为主题,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郭老师的课学生掌握游刃有余,以下几点值得借鉴学习:

  一、以境促情

  课伊始,欣赏小鱼在大海里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到鱼到大海里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激发了学生们对美丽的海底世界的向往,也为下面学生体会小鱼的`可怜做好铺垫。

  二、以情渲境

  老师 对“浅水洼”的讲解、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大海里生活的情景、“假如你是其中的一条小鱼,你马上就要你会想些什么?”创设情景,让学生设身处境地位小鱼着想,从中体会小鱼的难受,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其实也是使学生感悟小鱼的危险处境为小孩子救小鱼埋下伏笔。

  三、以读促理解

  郭老师的课文讲解以第一自然段位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自由度、个别读、师范读、齐读等不同形式让学生逐层深入地体会文章,品析语言,深入地认识了浅水洼里的小鱼的困境。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13

  吴老师这节课目标明确,在课堂实施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把握住了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主要任务——识字,写字,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在识字环节老师检查学生读准字音之后,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还有十六个字宝宝也想和我们交朋交,请自由读,再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此时我们看到学生十分踊跃地发言,课堂氛围很好。学生根据以往的学习知识,提出了许多识字的方法,有用拆一拆,有猜字谜,有比一比,有加一加,减一减等,可见老师把识字方法的知识教得相当扎实。最后老师又用青蛙跳伞的方式让学生在趣味学习中再一次巩固了字词。教师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方法远比教给学生知识来得重要,通过教给学生系统的识字方法提高学生识字能力。我们认为这是这节课的一个亮点。

  菲男老师注重在情境中学字学词,进行语言训练。《天鹅大虾和梭鱼》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哲理诗。“合伙”一词是这首小诗的.关键词,正因为天鹅大虾和梭鱼是合伙拉车,而不是合作拉车,所以没有统一的计划和方向才会拉不动车。而“合伙”这个生活中并不常用到,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个词语,教学中吴老师先请同学来说一说“合伙”的意思,当学生不甚于理解时老师链接生活请同学用“合伙”造句,说说在生活中看到谁合伙做什么事,并用合伙与合作这两个词进行选词填空,力求让学生掌握。我们认为吴老师利用关键词语说话的这一教学环节设计得很妙,只是理解没有从课文整体感知出发,令人遗憾。

  每种策略的实施都有其利弊,我们认为本节课在识字教学上有其值得我们学习之处,也有其待商议之处。

  本课的研讨主题是识字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吴老师每一教学环节指向都十分明确,纵观课堂这也是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而我们认为不应把识字这一教学策略当做阅读课第一课时的唯一指向的目标。

  对于低年级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应大致包含三个方面: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部分词语;

  (2)练习朗读课文,强调读通读顺;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因此我们觉得本节课的目标单一,识字平均用力,是其不足之处。学生在后半节课的学习上显得有些倦怠,应与这有一定的关系。

  在初步感知课文之始老师提出“用2分钟时间看谁读得最多遍”的要求,这问题放在这儿看似高效,但感觉不合理,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而在这环节菲男老师在设计中抓住关键词“合伙”说话,这本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一个很好的训练点,可为什么老师没有从课文出发引导学生理解而是停留在造句上呢?记得当时在完成这一环节后,老师的小结是“我们用词语造句的方法学习了‘合伙’,可见词语造句也是识记词语的好方法”。由这话语我们假设,如若是目标定位更为合理,这个环节的教学会有更精彩的生成。

  以上是我们对本节课目标定位与教学策略的一些粗浅思考。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14

  《恐龙的灭绝》是二年级下册的一篇科学知识小品文。全文以科学家们关于恐龙灭绝的说法为线索,介绍了恐龙灭绝的五种原因。课文层次清晰,脉络分明,首先第一段向我们提出了,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这样一个问题。接着2-4段分别写了恐龙灭绝的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和其他种种说法。最后一段总结恐龙灭绝的种种说法还不能完全让人信服,至今还是个迷,激励人们继续去探究。课文的内容和主题,引起了孩子们的探究心理,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用智慧的目光去观察,发现身边的科学,丰富学生对恐龙的了解,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的好文章。

  听了郭叶青老师《恐龙的灭绝》一课,感悟颇多,体会如下:

  郭老师的课层次清晰、环节分明,为我们展现了一堂层次感强、结构美的课。

  在课堂中,郭老师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学习基础为基点,始终以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的角色出现。复习字词时,郭老师运用“我是识字小能手”既检查了认字又导入了课题,引出了恐龙。接着郭老师和学生交流了一些恐龙知识,并随即引出了课题。探究恐龙怎么会灭绝?

  为了使学生理解“短多了”,郭老师将人类的历史和恐龙的历史做了对比,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和朗读句子。

  郭老师在整堂课中非常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如:换词语理解词语,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等。

  教学有层次,多种学习形式相结合。比如在学习恐龙灭绝的.第一种说法时,李老师在让学生先读,指名试着说说,然后再填空,最后自己概括,层次感很强。另外在学习恐龙灭绝的说法的重点段中通过填空、排顺序多种学习形式相结合,避免了学习的枯燥、乏味。

  巧妙抓住第四段末尾的“……”,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更多恐龙灭绝这个谜的兴趣。

  郭老师为我们开出了这样一堂课,真的非常感谢她,让我学到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收获颇丰。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15

  《日月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本课描绘了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作者是按照这样的游览顺序描写的:首先介绍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然后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最后介绍日月潭清晨和中午各异的秀丽风光。语言流畅优美、清新自然,是一篇供学生品词析句的好文章,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纵观整节课,犹如我们一位老师所说,侯老师上课好像一杯浓浓的奶茶。的确,侯老师的课就如奶茶一般,闻起来是那样的`香,柔柔的,甜甜的。进入情境,与她同喜同苦,又耐我寻味,耐我咀嚼许久。我从以下三方面来评侯老师课中的优点:

  一、思路清晰,稳而不乱。

  侯老师是刚走上教师这个行业才一年多,能历练出这样的教学才能着实不易。第一自然段,读,几个问题,提纲挈领,日月潭在什么地方?等。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能力。第二自然段,看,看图,让学生了解光华岛是如何把日月潭分成日潭和月潭的。第三、四自然段,选,选择你喜欢的段落,研读。尤其是研读的环节,侯老师能适当穿插一些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如什么叫“隐隐约约”?你什么时候看到的景色也是“隐隐约约”的?你能把你所想像到的朗读出这种蒙胧美?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认知实际,侯老师能紧抓重点词语来进行理解;如在欣赏了日月潭的美景之后,对学生提问:你想发出怎样的感叹?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日月潭?并且把学生所说的词语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在接下去研读“清晨、中午”时候的日月潭时,能用这些词语进行说话,而且也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了这些词语。

  “于细节处见功底。”侯老师在课堂上这样的大家风范,与平时的磨练、努力是分不开的。

  二、自主课堂,拓展延伸。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如何把握好这个尺度,侯老师在今天的课堂上显示得淋漓尽致。介绍了日月潭的景色之后,侯老师抓住自己班级的实际,作为学校的实验班,存在着与众不同的环境布置,教室里的金鱼等,都是学生说话的材料。于是,侯老师利用这个契机介绍我们美丽的教室;或许与整个教学环节来讲,这里有了些许的停顿,或许与我们本节课没有太大的关联,但是,我们不要忘了一点,语文源于生活,生活应回归于大语文。侯老师在这里大胆地创设这样的教学环节是难能可贵并值得学习的。其二,侯老师今天执教的课堂中,至少有两处很明显得穿插了课外知识,与课文内容联系得相当紧密。不需要老师用多少语言来讲解,一出示就已明了。“水到渠成”这是最好的效果。其三,课堂中的小练笔,不仅体现了对学生写话能力的重视,而且是仿照课文中的片断,老师出示图片之前,先请学生想像,一步一步,怪不得学生的作品都是相当的出彩。

  三、朗读是线,朗读是情。

  侯老师把朗读作为教学的重头戏。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很多语言他知道但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于是他就用自己的朗读表达内心的情感,用朗读来激发自身的情感。侯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抓住日月潭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景色的变化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读中感悟、读中探索、读中拓展,丰富语言积累。

  最后,提几点小小的建议:

  1、侯老师是一名新教师,刚踏入讲台不久。难能可贵的是她的这份老练沉稳。但也存在着课堂中的教学机智还不足,遇到学生的突发事件,一言带过,如果再来点引导,学生会把“隐隐约约”说的更好,而不需要老师把答案说出来了!

  2、拓展中苏轼的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第三句诗:“欲把西湖比西子”中的“西湖”换成“明潭”,可能学生读起来的感悟会更好。

  总之,侯老师的课犹如清香的迎春一般,轻轻、淡淡、耐人寻味;徐徐、慢慢,又带着年轻人独有的朝气。希望侯老师继续努力,上出更多更精彩的课。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相关文章:

语文评课稿12-19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 狐假虎威评课稿06-04

语文《背影》评课稿11-15

小学语文评课稿10-14

《翠鸟》语文评课稿08-11

语文《灯光》评课稿12-03

小学语文评课稿04-16

语文评课稿范文12-20

守株待兔语文评课稿03-09

语文坐井观天的评课稿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