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听课反思

时间:2023-08-13 07:59:15 教师 我要投稿

(通用)教师听课反思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我们该怎么去写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听课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通用)教师听课反思

教师听课反思1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要多向指导老师以及其他有经验的老师们学习的重要性,然而平时老师们的空余时间不多,要总是拿着问题去找他们显然不是一个合适的方法,所以,常去挺老师们的课便成为了一个优选的方案,既可以让自己学习到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手段,同时又不会影响到老师正常的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

  因此,我在本月的20号,也就是本周一再次去听了一节我的指导老师的课程,而这次课正好碰上老师的进度讲到2单元的小课文部分,在英语的课堂中,文章应该是属于词汇运用的最高级的形式,因为在文章中,词汇、词组、语法的运用都有了一个语境,在相应的语境中理解才是最高境界,也是最好的方式。

  很荣幸听到指导老师的一节阅读课,于是就老师上课的模式,我做出了如下总结:

  首先,在开始上课前的两分钟里,先由一个学生在旁边的黑板上写下一个新词(不是书后的单词)以及相应的发音和简单的.用法,学生讲解给大家,之后老师做额外的补充或纠错。

  第二个环节是由两位同学上讲台为大家带来一小段dialogue,并在对话结束后,向同学们提出两个小问题,一般同学都可以答对,老师再给予一定的鼓励,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同学们把学过的知识点表达出来,一方面巩固知识点的运用,另一方面锻炼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老师教得好,同学们下课也掌握得好,课堂上满满的都是“和谐”的学习氛围,虽然我只是个旁听的实习老师,但是在后面听课的时候,俨然已经被这种氛围吸引,被带入,真的是让我好生羡慕。我也希望未来有一天能像我的指导老师一样让我的课堂氛围变得这么好!

教师听课反思2

  有人说经验十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这里的“反思”就是指“教后感或听后感”。听课也使我发现了很多自己的不足,如:找出教学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从而为调整教学建立可靠依据,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优化和成熟。勤写听后感,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听了如此多教师的同头比较课,谈一点肤浅的体会。

  一、 记学生反馈

  1.学生见解。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总会有“智慧的火花”出现,教师对学生就某一问题发表的独特见解应予以鼓励,长此以往,对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及日后的教学设计、教学改革必能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更好发挥。因此,在课堂上,作为英语老师,经常用这样的课堂用语:Do you have anything else to say?anything else?(还有别的要说吗?)。鼓励学生多说,以发表不同的见解或表达方式,尤其是在讲解练习答案时,更鼓励学生多想、多说。尽量给学生提供发表不同见解的机会,以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2、记作业问题。学生的作业情况,不仅能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暴露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而且能反映出学生在此年龄段上思维的特点、对事物认知的程度、观点及思维能力等。例如,通过作业发现有困难,我就训练他们进行推理:着重强调每组词的关键区别所在,如用法上的.、人称单复数上的、词性上的等等,然后加以巩固,使学生真正掌握与理解所学知识。

  教师把这些情况真实地记录下来,一定能成为教师今后教学参考的第一手借鉴材料,对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了解学生的外语学习习惯及心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 记自身体验。

  1.记成功之处。在教学过程中,一堂气氛活跃的课,往往会出现一些精彩难忘的片断及能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如形象贴切的比喻、简洁明了的板书、对突如其来问题的处理、瞬间产生的灵感等,这些都是促成教学成功的因素。课后将这些课堂上的点滴花絮记录下来,日后进行归类、整理、总结,只要长期坚持,教学能力必然会大大提高。

  2、记失败教训。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须待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的地方。我们在记录教学成功之处时,更应找出不足,研究产生不足的原因,思考今后改进优化的方向。“教然后知困”,通过对教学失败之处的反思,能使我们吃一堑长一智,以达到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目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去寻找不足之处: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中的各个过程,讲授内容的清晰透彻度,学生积极性的调动等等。

  3、记再教设计。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每教一篇课文之后,总要写下次再教时的做法。我们应该象于漪老师那样,每上完一节课之后,认真总结一下自己的得与失,写一写“再教设计”,只有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常教常新。

  三、 记他人评价。

  教师要提高教学能力,平时应多邀请其他教师随堂听课,或是向其他教师谈一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并虚心地请其他老师指出自己的优缺点,及时地记录下来。这样,通过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才能使自己的课越上越好。写教后感,没有固定的模式,其贵在及时,贵在坚持,一有所得,及时记下,以记促思。长此以往,必将促使教学水平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教师听课反思3

  xxxx年10月9日,我校科学团队一行五人参加了江宁区青年教师优质课展示活动。此次优质课展示由冯阳老师的《简单电路》、王亚芹老师的《加热和冷却》和杨菁馨老师的《心脏与血液循环》构成。本次展示活动教师能力突出,内容精彩纷呈,研讨发人深思。

  一、思维训练点亮简单电路

  冯阳老师的《简单电路》由我校科学团队精心打磨,教学设计的亮点在于对学生的思维训练。

  首先,冯阳老师别出心裁地只为学生提供一根导线,看是更少的实验器材却可以让学生的点亮方法更加多样,从而为学生的总结归纳提供更多样本。有教师提出“可以至多使用两根导线”,我也觉得未尝不可。但是这样的设计在归纳总结时,将对教师的引导能力与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其次,白板贴的使用也是一大亮点。利用易擦除的白板贴,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表现出自己的'想法,而教师也可以把学生的各种想法展示在黑板上。不仅为学生的思维过程留下了记录,也为总结归纳提供了样本。本次展示课使用的白板贴是冯阳老师在网上千挑万选出的。这种利用网络资源获取实验材料的方法是科学教学的一种趋势,我们应该像冯阳老师一样,拓展自己获取实验材料的渠道。

  二、精彩活动蕴含冷热之理

  第二节课是王亚芹老师的《加热和冷却》。王亚芹老师通过四个精彩的小活动将这节课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

  首先,通过滴蜡作画的小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加热对固体形态的改变。接着,学生通过经典的铜球加热实验,惊奇地发现:加热后,铜球穿不过铁圈了,固体体积变大了;通过加热液体实验,学生又发现:液柱上升了,液体受热后体积也会变大;通过加热气体实验,学生发现:原先瘪的气球鼓起来了,气体受热后体积也会变大……三个小活动让学生有层次地认识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同时,王老师在指导学生活动时,环节处理得比较自然,让学生在做中思考,在做中学。

  三、海量知识助力认知循环

  第三节课是杨菁馨老师的《心脏与血液循环》。这节课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容量大、知识量大。杨菁馨老师将课程分为:听心跳确定心脏位置、观察动物心脏、洗耳球模拟心脏跳动、血管知识、心脏及血液循环的作用、保护心脏等部分。教学环节紧凑、面面俱到,同时杨老师准备了鸭心、听诊器、洗耳球、换水泵、模拟短剧等材料,力求给学生最生动、最真实、最深刻的学习体验。

  杨老师设计海量知识的背后,其实还蕴含着认知的整合与循环。在心脏的作用环节,杨老师提问:为什么心跳和呼吸在运动时加快?这个问题不仅巩固了本环节所学知识,还揭示了本单元第一课时研究主题(不同状态下心跳及呼吸的次数)的根本原因,帮助学生完成本单元知识体系的立体建构。再例如:探讨血液循环的功能环节,杨老师出示了肺、肾和消化系统等器官。杨老师结合血液循环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各个器官的功能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其中融入了学生在四年级《食物的消化》一课所学知识。这样的设计将生命科学领域的人体知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建构对人体的认识。

教师听课反思4

  听了黄老师和张老师的课使我受益匪浅,两位老师的授课不仅让我领略到他们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浓厚的教学特色,也让我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英语教学方面的不足。、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困惑得到探讨解决。下面是自己的一点收获,写出来大家一起分享。

  1、上课节奏清晰、明快,整个课堂驾驭能力非常强,整个课堂有张有弛,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激起了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

  2、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我们教学的宗旨。教师非常注意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励培养。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从课堂导入的guess game和小组合作对话表演等各种形式的活动,都是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中心的。教师紧紧抓住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的`特点,注重学生听说读能力的发展,使得学生在课堂中成为主角,而教师也不是单纯的旁观者,既是倾听者更是出色的指挥者,整个课堂中师生关系融洽有序。

  3、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作后盾,词汇丰富,课堂充实。在教学中能优化教学,提高效率,比如:亲切的问候和交流,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别出心裁的组织教学,唤起学生的注意,丰富多样的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以听说为主,多元化的练习,引导学生实践,真诚实效的辅导,促进每个学生的指导,用轻松、愉快、活泼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教师在教学是以自己的态度来激活课堂气氛,用轻松活泼的气氛影响学生的情绪,因为学生的情绪会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重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每个学生取得的成绩及点滴进步都予以肯定。

  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不仅仅要认真地上好每一堂课,还要在这个“好”字上下功夫,怎能样才能上好课,怎样才能上出让学生喜欢的课?怎样让自己的语言更优美,让自己的学生更喜欢?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多琢磨,要多学习。通过这次听课,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让我深切的体会到了紧迫感,认识到了自己的局限。同时我对自己也提出了问题去思考,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一定能拉近距离,不断进步。反思之余,真的庆幸,我还年轻。只有激情和对工作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自己需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英语一天不看,不听就会退步,经常提醒学生,却麻痹了自己。其次,热情永远不能跟经验相抗衡。虚心向别人学习,充实自己。做一个永不自满的学习者。

教师听课反思5

  这学期回到学校接任了初一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刚好初一年级正在进行课堂改革教学。围绕如何培养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在课堂上最多只能讲15分钟,要把绝大部分时间都留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展示能力等。所以,我刚来到初一年级组感到有些不适应,但我觉得却又是很幸运的,可以和大家一起来分享课改带来的快乐。

  我真的觉得学校想的很周到,不但组织了骨干教师的优质课供我们大家学习和探讨,而且还让我们青年教师分组进行学习和探讨。在本周五的第6节课,我们有幸听了青年教师一组刑勇老师的数学课,并且全体青年教师还做了非常详细的评课,可以说那一下午让我们大家都受益匪浅,感触颇多。我也想说一说我的感受:

  虽说这是一堂数学课,而我教的是英语,但我觉得学科之间也是互通的,比如学法的指导、学生如何展示等等。很巧的是,刑老师所授课的班级初一6班正好也是我任教的班级,因此对学生们我是比较熟悉的。所以在听课的时候我总是有意识的将学生们的.表现和他们在我英语课堂上的表现做个对比。我发现很多在我英语课堂上不怎么积极发言的学生在这堂数学课上表现的很不错,原来他们(我心目中的后进生)也有这样的一面。我觉得我不得不好好的反思一下自己,反思一下我的课堂,为什么同样的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却没有那么的积极(尽管学科之间也是有些差异的)?我大概总结了这样几点:

  (1)、学生们的预习不到位,甚至有的根本就没有做预习准备。

  (2)、课代表和小组长没有充分发挥好他们对组员的监督工作和引导作用。

  (3)、课堂纪律方面也有问题,尤其在小组展示的过程中,听展学生有的不专心,心思没有集中在课堂上。

  (4)、对学生的奖惩力度不够。正如有的学生所说的,感觉我对他们太仁慈了。

  (5)对学生们的单词听写、课文背诵把关不够,对于那些没过关的学生没能挤出时间来再督促。这也是我自己感觉还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听了这堂课对我的启发也是挺大的,我也将会吸取老师们所提出的那些见解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不断地改善课堂,不断地探索。我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加油!加油!

教师听课反思6

  连着听了两天的课,说实话虽然有点累但是收入颇丰。同时也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

  每堂课一开始,我们看到的是充满自信,充满朝气,脸带笑容的老师,她(他)们和学生在进行友善的对话,气氛非常轻松,令人感觉到老师和学生就置身于平等的、欢愉的情景,学生畅所欲言,脸上流露的.自然的微笑。以前我们经常责怪学生没有课前准备,这时我们是否反倒问问自己:我们准备好了吗?

  在课堂上,当学生回答不上来或比较紧张的时候,我看到老师们都报以微笑的期待,或投以激励的眼神,注重了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对于以前当学生回答不上来或比较紧张的时候,试问:我们给他们信心了吗?我们鼓励、表扬或肯定了吗?

  在听课中,给我印象较深的一个学案是郑志霞的《竞争不忘合作》,她学案的设计就是《王晓梅同学成长的日记》五则材料,整堂课就围绕王晓梅的烦恼、竞争等展开,整堂课非常明晰的一条主线,解决问题时结合学生自己的亲身体会让学生感受到理论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样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如果课堂练习设计全是书本的题目,有时比较缺乏生活的“味道”。那么,试问一下:学生对于枯燥的题目他们会感兴趣吗?如果兴趣都没有,那能谈得上能力的培养吗?

  看到他们,我好象看到了自己,看似简单的一堂课,背后凝聚着教师多少辛苦的付出。上课的教师尽量想要上出新意。我真心希望我们老师创造出自己的风格。说了这么多,其实也印证了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挑别人的毛病都会挑,轮到自己也未必能行,的确如此。不过,我还是很高兴能从课堂上学到很多,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

教师听课反思7

  6月3日,我和小学数学教研员到我县一所村完小,听了一节三年级的数学课。课的内容是"几个几,老师的教学出现了3个知识性的错误、我说两处:

  错一题目:一个西瓜等于16个苹果,4个苹果为1000克,1个西瓜有多少千克。教师在引导学生弄清数量关系和单位名称时,却出错了。

  错二题目:6根胡萝卜换2根大萝卜,9个大萝卜换3棵大白菜,6棵大白菜能换几个胡萝卜。教师也找不到直接的等量关系。

  评完课出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教师阅读年,我们都在积极倡导教师读书,作为村完小教师,应读什么书,才更适合我们。我想可以从以下三点考虑吧:

  一是要合理安排时间。农村小学教师日常工作繁忙,常常连晚上也会被搭进去。上班时间读书几乎不大可能。双休日、春秋假、寒暑假应该是教师安排读书的好机会,要合理分配好,充分利用好。

  二要切合工作实际,先读懂教科书。教育书籍浩如烟海。狮子大开口,什么书都要读,只会什么书也读不好。根据自己从事的教育教学(此文来自)及研究活动的需要,先读懂教科书;在会上课之后才“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缺啥补啥,“对症下药”,无论对工作还是自身都是很有裨益的。

  三要结合自身,读些提高自身素养的书。每个人的生性差异,决定着不同读书兴趣的形成;个人读书兴趣与所学专业有别,又导致其知识结构上的盈缺。针对自身知识结构的特点与现状,在力求专业深度和新度的同时,适当读一些兴趣与专业以外的书籍,不但能完善和拓宽知识结构,培养更广泛的.阅读兴趣、更精深的人文素养,而且能使自己的工作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也许我的观点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至少不会得到领导的认可,但我还是认为,如果一名教师连教科书都没有读懂,你叫他读圣贤书、写读书心得,又有什么用。

  但愿我的观点能给村完小教师一点启示。

教师听课反思8

  昨天有幸听了郭琪老师的公开课,我获益良多。

  郭老师在导入环节出示了学过的象形文字图片,联想文字,引出禾与火组成秋字,然后观察秋天美景,从而引出课题《秋天》,师生共同板书课题。此环节设计有新意,以旧知引出新知,并以图片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授新课环节,进行了自然段的讲解。通过“开火车”、在“摘苹果”等形式进行了生字与词语的复习。学生在读生字时把声调也读出来,如秋:q—iu—qiu,一声秋,秋天。这一读法有创意,并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让学生听课文录音,可以正音,并教会了学生朗读课文的方法。

  进行自然段讲解时,运用了多种朗读方式,通过不断的读来使学生理解句子含义,并以关键词贴图贴在黑板上的形式来突出关键字词,并以关键字词来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可以让学生将当堂所学内容理解并记忆,是非常好的背记忆课文的方法。

  在整节课的'中间,设计了游戏环节,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游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给予学生一定的缓冲来理解知识。

  在整节课的后半部分,用图片的形式引导学生复述课文,起到了很好的加强记忆的作用。

  总体来说,郭老师教态大方,准备充分,运用了多种教育与课堂组织形式。课堂气氛活跃、组织有序,授课过程环节完整,时间紧凑,是一堂非常值得学习的公开课。

教师听课反思9

  近段时间一直在听同事们的课,在听课的过程中感觉自己收获不少。虽然上课有时候不是一件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在听的过程中,进行换个角度的思考,便也总结出一些问题来。

  听课日记一则

  今天听了一节《圆明园的毁灭》,这位老师在课堂上便也贯彻了“引导——发现——成长”课堂的新理念,即“高效课堂”新模式上的,但是感觉一堂课下来孩子们的情似乎没有被激发出来。一边听我就一边想,怎样才能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下上出精彩的课来,学生的情随文动?课后有的老师也对现在的新课堂提出了疑问: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课堂模式上课,我们学生情感是否能够容易激发一些呢?面对同伴的疑问,我也曾经为此矛盾过,但是后来想想,如果老师能够及时恰到好处地引导,我们的孩子的情感能不起来吗?

  我和其他老师有一个不同的感受:如今的课堂对老师的要求比传统课堂高多了!不仅要求老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渊博的.语文素养,而且还要有灵活处理、调控课堂的能力。

  片段一:

  导入课题环节:在《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授课老师这样导入课堂: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一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读(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读)

  师:请大家再一次读课题。

  生:再读(只是声音比前一次大了一些)

  于是老是便进入了下一个课新目标表出示环节。

  我想,如果老师在读第二遍课题之前说一句:“圆明园毁灭了你们高兴吗?”

  请带着你们这样的心情再读课题(然后老师在学生读的时候加上自己的一些手势动作,这样孩子们的感情基调会不会就垫起来了呢?)

  片段二:

  自主学习(一)请同学们读2到4段,想想圆明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哪些句子给你的印象最深?

  生:我觉得圆明园很宏伟,园中有》......也有。......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连续板书几个“有......也有......”,然后问:“圆明园中还有什么?

  生:继续说

  听到这里我就在想,这一段是文章中写得最精彩的地方,能不能在读得活动设计上多下一番功夫,进行思考思考?

  活动一:第一轮汇报(指名一边汇报一边读句子)

  活动二:如果学生没有读到位,老师请找到同样句子的同学站起来挑战朗读。

  活动三:师:这么美的地方,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师生配合开火车朗读,这样在老师不断地配合朗读中,既渲染了气氛,又在无形之中起到了范读引领的作用。同时在配合朗读中,还让学生感受到了圆明园中景物的壮观,还感受到其中的美景数不胜数。同时为学习第五自然段埋下了伏笔。

教师听课反思10

  今天我听了科学教材分析,很有收获。老师将教材分析得很细,还说到科学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教师应知应会的知识资料,使我查到自己科学知识上的缺漏及教学上的缺憾。下面我总结如下:

  1、例如我在教《折形状》一课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时曾指导生实验“用一张A4复印纸托起一块红砖”,但是没强调那么详细的操作要求。如:

  (1)红砖离桌面15厘米以上;

  (2)放书本时,要对准纸筒中心轻拿轻放;

  (3)一个纸筒只能做一次实验,不可重复使用;

  (4)纸筒的缝隙要用胶带黏牢固,不能留缝。然而指导教材分析的老师都指点了。使我豁然开朗。

  2、再入我在教(课本P23)在“研究三座桥的承受力大小差异”时:只是教师简单演示了一下没让生亲自操作,听培训老师一讲我懂得了一定要让学生亲自操作或教师演示,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桥的承重能力;还知道了实验注意事项:

  ①做桥面的硬纸板长不小于20厘米,宽不小于7厘米;

  ②做拱桥时,要把一张纸板做成拱形,放在平板桥下面,并粘牢;

  ③建斜拉桥时,要把两条等长的粗线分别系在四根筷子上,再把粗线分别粘在厚纸板中央;

  ④桥墩间的距离要一样,把同样的重物放在桥的中央;

  ⑤桥梁的承重力应是塌了时的重物数减去1。

  总之,这次听教材培训收获颇丰,以后我定要多参加这样的培训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做个优秀的科学教师。

教师听课反思11

  3月17日上午,高一化学组的所有老师来听我的课,我所讲授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化学能与电能,精心准备了一个星期,呈现给了大家一堂完整的课,在下课后,我们高一化学组所有教师到教研室开会,对我的授课进行了评价总结,我也对自己的授课内容,授课方式进行了反思。

  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新课标理念要求以人为本,教师要构造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课堂。在本节课中,有涉及到实验的地方,我给同学们放视频实验,让学生观察,在这里我采用了让学生先观察实验视频,再交流讨论的方法,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前两个实验(铜、锌分别与稀硫酸的反应)比较简单,第三个实验(铜锌硫酸原电池)稍有难度,所以在做前两个实验之前,先让同学们自己猜测实验现象和结论,再通过实验验证,在前两个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如何把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需要连接一根导线,从而引出第三个实验,再引出原电池的概念,这样做学生更容易接受。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注重孩子的感受,充分了解学生的水平,设置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

  二、教师是引路人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要善于引导学生,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思考,作为教师, 要深层次挖掘教材,课下准备的内容要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尤其在当今社会显得更重要。教材只不过是一个范文或者例子,老师在教学时要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并且达到终身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步领会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窍门。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引导观察法,通过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的方式,让学生们透过实验现象,挖掘实验本质,进而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然后再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原电池的工作本质,进而掌握电极反应式的写法。每一个环节都精心设置,作为教师,要分析学情,提问题要有价值,这样学生在小组讨论时,就会产生疑问,认真思考,进而解决问题。这样,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还提高了自主探究能力,增强了团结合作意识。

  总之,本次听课,教研组的`老师们我提出了多点建议,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对于优点,我会继续保持,对于不足,还需要继续学习,努力改正。在此,我要感谢教研组的各位老师给我提出的宝贵建议,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吃透教材,吃透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力求打造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优质课堂,积极听取他人建议,课后反思教学效果,努力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教师听课反思12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中心小学领导考虑到对我们年轻教师的培养,重视与关心我们新一批特岗教师的发展,如期的组织了培训。领导希望我们在培训中能有所收获并结合自己所在学校的特点把学到的知识经验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陪训期间我听了崔兰芳老师与其他几位老师的课后使我拨云见日、茅塞顿开,我开始认识到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听了催老师的课我自己有所思也有所获,与此同时崔老师也尽心的给予我指导,真是让我受益匪浅。除了收获之外与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师相比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有很多的地方值得我去深思,也还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的方面,《礼记》一则中说: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所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劝学》有:学不可以已??都在告诉我们要学习,要相互学习,终生学习,更应该做到学以致用,为我所用。

  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会充分去利用在这次培训中获得的知识经验。不管是什么样的课我都将会去充分备课,去了解学生,去计划时间。熟悉教材是根本我会努力去研究教材,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教学资源尽到一个教师的职责,陆拉完小条件相对较差资源有限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显得更加紧迫和重要,这里的一年级学生多部分没接受过学前教育同时也还有很大一部分不会说汉语听不懂汉语,这使教学更是难以开展,我任一年级班主任不仅要把这次培训学习到的管理方法运。

  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还得多请教多学习让自己尽快的成长起来。针对这里一年级孩子的情况合适的教学方法显得更加重要了,因此我在教学中会把多种方法进行比较选择学生最喜欢最容易接受的方法来教学,因为在这次培训期间的听课学习中我明白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道理,教学不可以千篇一律而应该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就是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教学,听崔老师的课时她总是巡视辅导,有时课后还在教室教不会不懂的学生这不仅做到了因材施教还做到了关注整体、培优补差的课标要求,同时也体现了尽职尽责的教师素养。陆拉小学的学生都是住校生倾心于她们就更重要了,一定要更加关注她们的健康、学习、生活、安全等。一定要有教学中无小事的.意识,这样才能尽到一个教师的责任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

  教师、教学都是“教”在前,因此教师必须明白学校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而教师应以教学为主要职责。培训中我还明白了教学还真不是件易事,进行课堂教学前的有充分的准备(教学用具的准备,思想准备,心理准备);教学中应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教育机智能力等;教学后还需有教学科研能力及反思评价能力,此外教师还应该具备相应的素养(思想政治素养、扎实的教育理论素养、广博的科学文化素养,精深的专业知识素养),听完课我明白了中心学校领导为什么要给我们安排培训,安排指导老师。陆拉完小需要思想积极,时间观念强,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我作为这里其中一员我一定会严格要求自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教学、去实践、去学习。

  培训过程中学校给我们提供了上公开课的机会,还让各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给我们评课提建议,这又一次给我们提供了与老教师交流学习的机会,各位老教师针对我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从各位老教师的建议中我首先明白了利用现代科技进行教学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同时也明白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仅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体性也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一定要做到师范作用,如:课堂教学中的范读与范写。其次教学时间的安排与教学环节的衔接也是我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注意去精心准备妥当安排,努力的去教学实践中积累这方面的经验改正自己错误、弥补自己的不足。

  总之,我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把这次培训当做我工作的起步。结合陆拉小学的学情把培训的收获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尽可能多的利用多谋体上课。在教学工作中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教师听课反思13

  10月9日,江宁区科学青年教师优质课展示活动在淳化小学举行。冯阳老师执教了《简单电路》一课,经过我们科学组各位老师的多次磨课,我受益匪浅。

  从教学内容上看,冯老师准确的把握重难点。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路的通路。

  点亮小灯泡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思考,在不断尝试中发现如何点亮小灯泡。因此,我们可以将内容挖深,可以思辨、判断,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在科学课堂中不断的渗透思维的培养。比如在导入环节,学生看到一个不亮的灯泡,想要将灯泡点亮,就需要思考利用导线和电池如何将灯泡点亮。后来,在学生有了各种想法之后,再次动脑将相同的合并和归类。最后,学生深入思考亮与不亮的不同点,在交流讨论中整理思路形成回路的概念。

  学习科学知识是为了更好的应用于生活。所以,在最后增加了如何用课上所学的东西去解决问题的环节。用判断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几种连接电路的不同方法,让学生判断哪种方法能使灯泡发亮。

  在实验材料方面,用卡纸贴灯泡和电池,代替了以前的“画”,这种方法方便了学生在组内思考和展示小组的想法,也更方便了后来的“归类”。

  提问要更有针对性。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连接电路后再汇报小结,在汇报中可以不断提示:为什么要连接两极和灯泡的两个点才能亮?等等,可是,针对学生不同的想法如何提问?这个问题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不断研究。

  王亚芹老师执教了《加热和冷却》一课。王老师虽然工作才两年,可是课堂驾驭能力很好,尤其是对教材有自己的理解。

  对物体形态的变化,王老师用了蜡画的'方式,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方便了学生的观察和理解。看出来王老师做了精心的准备,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副蜡画,让学生在井然有序的情况下进行画图。而且在画图之前在ppt中给了学生明确的任务。所以这个活动不仅有趣而且目的明确,从学生的回答来看,效果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