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优秀)图案设计
图案设计1
一、中西方传统图案纹样的解析
(一)中西方传统图案纹样的形态比较
随着年代的更替,历史的变迁,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审美观亦随之改变。审美及表现能力的提高,图案纹样的表现形式及其结构也呈现出多元化的风貌。形态万千的图案纹样是一种视觉艺术,更是人类文化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反映审美情趣和人类愿望的图画语言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历史悠久,所创造的传统纹样形象特征鲜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代表形态。春秋战国时期的饕餮纹;秦汉在画像石和画像砖及瓦当上的几何纹,米字纹,菱形纹,S形纹,三角纹,四叶纹,凤鸟纹,云纹;魏晋南北朝受佛教影响增添了许多莲花、火焰、飞天等图案;隋唐出现了散花与团花等不同组合方式。铜镜上的花鸟纹,敦煌藻井上的卷草纹;宋代吉窑特有的木叶纹,辽瓷中的龙鱼纹,边角纹,曲带纹,把莲纹;明清装饰纹样繁杂,题材丰富,逐渐世俗化,大多寓意祥瑞,寄托人愿。中国如此,西方也拥有自身的发展规律,纵观不同时代的主导风格,装饰图案呈现由简到繁,再由繁至简的发展路线。比如,在古希腊时期,有着迅猛发展的镶嵌工艺常常以简单的几何图案装饰地面,墙面甚至拱顶,其中最受喜爱的图案是方形中雕琢一个圆形,复杂一点表现不过是用波浪形或弯曲形的线路画方形,圆圈内加以装饰设计;到了巴洛克与洛可可时期为了实现建筑与装饰艺术的完美结合,继而在文艺复兴之后的工艺美术史上出现了繁缛精致、豪华壮观、奢丽纤秀的装饰图案。无论是以实用为目的的巴洛克风格,还是带有浓厚胭脂粉气的洛可可风格,图形本身的结构样式都十分多变且严谨,富有曲线美。虽然过于华丽、繁缛、纤细,但图案繁复却表现到了极致,这种极致必然将西方图案语言引向另一个方向,即近现代的抽象简练,并提出了“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
(二)中西方图案语言的异同
装饰图案根据语言特点分为简单类型与复杂类型,即图案纹样的简洁与繁复。从图案语言的类别角度,中西方的传统图案有着相同之处。图案的简洁在中国的民间纹样中多有体现。民间纹样以某种模式进行抽象简化,形成具有浓厚文化意识且独特的文化内涵符号,如十二章纹、八宝纹样以及一些其他吉祥纹样等,而西方的简洁存在于一些几何图形之中。讲到图案语言的复杂,中国在清朝时期为了体现室内装饰风格的雍容,常以繁复的纹样雕饰于隔断与家具之上;再有唐朝的卷草纹,同样也以一种复杂的图案语言彰显着华丽纤巧。那么,西方图案语言的复杂则非巴洛克,洛可可的装饰图案纹样莫属。从装饰题材及目的角度分析,中西方则存在明显的差异。中西方装饰题材的不同主要归根于中西方的装饰目的及对空间本质的理解的不同。中国的目的是礼教世俗化与思想意蕴;西方的目的是宗教神化,装饰美化。在空间本质上,中国强调“人居”,而西方追求“神居”。比如,中国常用“梅、兰、竹、菊”作装饰——梅之清白、兰之高洁、竹之劲节、菊之傲骨,既净化自身,又教化他人;在西方常将神话故事雕琢在建筑表面,或绘于室内界面加以装饰美化。
二、中西方的传统色彩观及寻找途径
(一)传统色彩
传统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各种思想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而色彩本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本身并不具备什么情感。只是与人有了接触,才被赋予了人类的感情,性格,文化,政治等意识信息。随着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由于不同的国家,民族生存环境、民族心理、哲学思想及文化背景的不同,记录着不同的人文特色、民族精神,反映色彩的时间性、空间性,表情的多元化。传统色彩进而具备了象征符号的性质,能够引起人们内心对文化的反思。
(二)中西方传统色彩文化
中国传统色彩文化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世界独有的“五行五色观”,儒家“礼”“仁”思想指导下的色彩观和庄子“道法自然”思想指导下的色彩观。与五行思想相关的中国传统色彩观被称之为“五色观”。五行中所说“水、火、木、金、土”不仅对应着世界上五种相生相克的物质存在,还一一对应五种颜色,分别是玄、赤、青、白、黄,指的是黑、红、青(蓝、绿)、白、黄,这五种基本原色,因其与“五行”之说相对应,而被作为色彩之正,也就是“正色”或“五色”乃色彩的本源,“五色”结合生万物,故“五色”结合生百色。“五色”不仅与“五行”有着对应关系,并且与“五方”“五时”“五性”“五气”“五声”“五态”分别对应。即黑——水、北、冬、智、寒、呻、恐;红——火、南、夏、礼、热、笑、喜;青——木、东、春、仁、风、呼、怒;白——金、西、秋、义、燥、哭、忧;黄——土、中、长夏、信、湿、歌、思。西方国家众多,不同的国家民族都有各自的喜好和传统,难以总结出固定的传统色彩,西方的圣诞节是其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圣诞三色”之说即红、绿、白。其中白色在西方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代表着圣洁、高贵,唯美之意,是最纯洁的颜色。红与绿同时被西方各国偏爱,尤其是意大利将红、绿、白定为国旗的颜色。除了这三种颜色,其他色彩则无定数,即便同一颜色在不同民族中的色彩观也会不同。
(三)寻找传统色彩的几个途径
掌握传递国家、地域和文化印象的配色方法是色彩混搭方法研究的第一步。中西混搭的配色方法其实就是归纳出能够反映中西传统文化,风土人情的色彩组合,总结起来可以有以下几个途径:第一,灵活运用能唤起不同国家、地域记忆的颜色。比如,绿色、红色、白色的组合与意大利文化风格、料理颜色相匹配,这种源于意大利料理的色彩记忆,使人联想到意大利的国旗配色,由此对意大利的相关记忆便自然复苏。第二,通过传统服饰、国旗配色体现国家的文化和传统。能够体现国家、地域、文化的色彩,令人最先想到的是国旗的配色。如:英国的联邦米字旗,美国星条旗,德国、法国、意大利的三色旗等。国家的配色都与国家、民族、文化的特色紧密相连,而传统服饰的颜色、图案、款式及本土民俗事物中的色彩要素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见到。因此可以从一些拥有浓厚风土人情的民族生活照片中寻找素材进行总结、归纳,运用于设计之中。第三,简单直接地选择各国传统色的配色。在染色或者工艺陈设品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并在某个国家或地域经久不衰的色彩,可以被视为该国家、地区的传统色。通过传统色的表达,可以直接得到与该国家、地区的相关信息。在染料发明前,自然界就已存在丰富的色彩,传统色往往取自于草木、果实等动植物以及岩石矿物等自然物质,每个国家、地域的风俗习惯,自然界景色各不同,传统色可以深刻反映国家、地域特有的文化。
三、传统图案色彩在中西混搭室内设计的运用
(一)实现中西方传统图案色彩融合的方法与原则
中西混搭设计是一种文化与艺术相结合的表现形式,而文化与艺术在不同的历史时空中散发着各自的光茫,尽管不同地域的艺术都是对自然的.反映。地域的阻隔创造了丰富多样的装饰符号——传统图案与色彩,现如今先进的通讯设备与交通工具的使用已经解决了地域相隔而造成的文化交流上的困难。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如同一次碰撞,而这“碰撞”出的室内装饰决非是中西方不同词汇堆砌的视觉盛宴,而是要实现不同文化的融合。实现不同文化背景下装饰符号的融合,首先有必要发现两种文化之间的互补因素,并进行借鉴、取舍和再创造,最终实现中西文化的融合。在中西方装饰符号的融合方法上大致具有以下两种:第一,装饰符号的共生,指的是寻找不同文化背景下具有共同特点的两种或相似的多种语汇,运用于室内空间,显示追求中西文化和谐交流的审美目的。第二,装饰符号的共融,指用同构、融合、创作,将不同词汇转化为符合同一秩序的符号体系,是中西方装饰语言的再创造并在居住空间完美呈现。中西方传统设计语言的重新组合,是居住空间设计新的时代特征。混搭设计是对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尊重,使得中西方文化更加根深叶茂。值得注意的是传统色彩的选择上要遵守一定的原则:色彩的混搭选择上要从整体感官表现入手,了解不同民族的色彩喜好。控制色彩的数量,若过多即便色调一致也会显得混乱。因此通过以上三种途径得到的色彩要经过罗列,合并,筛选出三种颜色以内的色彩。如,协调背景色,处理主色和点缀色的关系也就是说保持一种色彩清晰易辨,其他色彩处于从属地位。
(二)中西传统图案色彩特质的利用
中国传统图案特点表现为在形态表征上具有时间性,空间性且两者合一,在意蕴上具有象征性、寓意性、和谐性、多义性、符号性等。中国常利用这些属性特征装饰界面,教化人心。中国利用传统色彩的“五色观”在用色习惯上表现为喜爱原色,中国人常赋予纯正饱和且鲜艳的色彩以丰富的象征与想象;以纯色对比为主,喜好将对比互补的纯色搭配使用,营造一种明快鲜亮的色彩效果;也有整体色调深沉厚重的。西方传统图案色彩给人留下的印象是高贵典雅或清新淡雅或温馨恬静,色彩常以白色、淡色为主,若显豪华富丽会用金、银色作装饰镶边。图案纹样的形态表征多为柔美精致,极具装饰性美感。
(三)利用现代流行元素反衬传统文化
中西混搭室内设计在融入传统图案与色彩惯用的表现方式,突出民族文化的同时,应与现代的流行元素相结合。把握流行趋势的目的,正是利用时尚感的图案色彩反衬中国传统图案色彩中的传统文化。与世界的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的流行元素结合使中西方传统文化在融合的同时得到升华,与国际审美标准并轨。
图案设计2
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安排了平移以及利用平移进行图案设计的内容;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轴对称”安排了轴对称以及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内容,并指出将平移和轴对称结合起来,可以设计出更美丽的图案。通过平移与轴对称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图案设计的知识与经验,这些是学生运用平移、轴对称、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的基础。本节课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践、猜测、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在应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创造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
为此,本节课设计了以下六个环节:
1、知识回顾
教师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通过模型逐一演示,帮助学生回顾图形变换的基本特征,为进一步从图形变换的.角度辨析组合图案奠定知识基础。
2、图案辨析
再现了组合图案的设计过程,使学生认识到图形变换是图案设计的基础,图形变换的本质是基本图形的再组合,使学生能从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能描述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
3、图案搜索
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而又作用于生活。
4、图案设计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本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创造性地应用数学知识,学会与他人合作,集思广益。
5、成果展示
以学生为主,展示创作成果,欣赏并分析出其中用到的图形变换。促进学生的交流意识,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相互协作,共享成果。
6、反思小结
学生经历图案设计的过程,欣赏变换产生的美,体验数学的美学价值,这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节课学生虽然有极大兴趣,参与度很高,但是图案设计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同学设计的图案很有创意,图形的组合很巧妙,包含的数学知识丰富,有整体美感,品味较高;但有的同学设计的图案比较单调,缺乏创造性,就是简单的应付式设计,建议老师要注意评价的方式,找出设计中的亮点,多表扬,多鼓励。由于课堂时间和空间限制,学生很难完成较复杂的图案设计,建议开展“图案设计”比赛等课外活动。如我们开展了设计班徵的活动,表彰设计优秀的同学,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在图案设计时,让学生如借助计算机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有条件的话,应多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图案设计3
岗位职责:
1、充分收集各个季度的面料辅料发展信息,以提供给商品企划作为每个季度做商品企划方案的信息输入;
2、协助各个项目在公司总的商品企划方案的基础上,规划各个项目的产品的面料开发方向及结构,形成项目可执行的商品企划方案;
3、根据商品企划方案,组织方案所需的面料保质及时提供给研发设计师;
4、及时将研发所需的面料辅料收集到位,并做好相关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作好关于面料各项指标的`相关测试,处理研发开发所需面料的质量问题;
5、负责对现有供应商的考核、提升、淘汰、代表研发对公司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不断提升整体供应链的水平。
任职资格:
1、本科以上学历,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了解国内外纺织业的最新动态;
2、熟悉纺织、染整的各流程,对现有国内纺织面料的质量及工艺水平非常了解;
3、对面料行业及国家检验标准非常熟悉,并能对面料的物理指标提出一定的改进方法或措施;
4、英语听、说、读、写流利,熟练运用办公软件。
图案设计4
今天就说说名片的图案在名片的设计中,图案的设计是一个重要环节。图案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名片的视觉效果,影响到人们对名片持有人及其所在单位的心理感受。
图案在一张名片中有固定的职能
1、职能分类如下:
(1)吸引注意力,一个好的名片图案设计不仅满足画面的构图需要,还能很强烈的吸引人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持有人自我推销的目的。
(2)传递名片持有者的职业特性及行业特征。名片图案的形式与色彩要反映名片持有者的职业特性及行业特征。
(3)引导读者把视线引至重要方案的诱导效果。
2、图案的构成
(1)图案的.渐变
单色渐变 在名片设计中运用单色渐变既可以保持设计的完整性又不失增强视觉的冲击力。混色渐变 一两种以上的色彩渐变,此画面的效果较活跃,但应用时应注意色彩的强弱对比及构图的比例分布。形象渐变 取名片的标志、厂名或经销的产品,在上做浅色弱化、色彩渐变、大小渐变,形成更丰富的视觉效果。
(2)图案的"对比与统一"。
图案在名片中的作用是烘托主题、丰富画面、提示读者。所以图案的设计既要注意对比又要完整统一。对比主要是指画面的图案与画面的地,形成明显的区别。统一是指画的层次要分明,图案的存在是使主题突出,构图醒目,富于个性,同时不喧宾夺主。
(3)图案的表现技法
依据名片的性格特点,给予图案不同的表现技法。表现技法如下:形象肌理法 这种方法是,取与名片持有者行业有关的形象作肌理处理,形成有鲜明个性的图案。形象摄影法 取与名片持有者行业有关的形象摄影图片作各种艺术处理,形成具象艺术图案。绘画肌理法 这种方法表现出来的是抽象图案,主要是表现各种绘画的肌理效果,赋予名片强烈的艺术个性。如:油画肌理法、刮刀肌理法、素描肌理法、速写肌理法、水彩肌理法、国画肌理法等。色块平涂与名片纸底纹表现法。
图案设计5
教学目标:
1、能掌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方法。
2、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设计图案。
3、欣赏各种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教学重、难点:
1、能够有条理地表达一个简单图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过程。
2、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
2、看到这些生活中美丽的'图案,你想说什么?
3、揭示课题:图案设计
二、探究新知
课件展示教材中的花瓣图案
1 、提问:这个花瓣图案是如何通过图形A得到的?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3、小组汇报,展示各自的方法与结果。(汇报花瓣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基本图形变换过来的?)
4、鼓励创新。
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5、小结:
这朵美丽的花瓣图案,原来是由基本图形A,通过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变换得到的。
6、提问:笑笑是怎样把图1变成图2,你知道她是怎样做的吗?
三、动手实验
1、练一练第1、2题。
2、小组合作设计图案。
(1)作品展示。
(2)学生评价。
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图案设计6
1、经历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动手操作、画图过程,掌握有关画图的操作技能,发展初步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2、能按要求把所给出的图形补成以某直线为轴的轴对称图形,能依据图形的轴对称关系设计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点:
本节课重点是掌握已知对称轴L和一个点,要画出点A关于L的轴对称点的画法,在此基础上掌握有关轴对称图形画图的操作技能,并能利用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来设计轴对称图形,掌握有关画图的技能及设计轴对称图形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先复习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以及轴对称的相关的质:
1.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________,那么这个图形叫做________________,这条直线叫做 _
2.轴对称的三个重要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提出问题:
探索练习:
1.提出问题:
如图:给出了一个图案的一半,其中的虚线是这个图案的对称轴.
你能画出这个图案的另一半吗?
吸引学生让学生有一种解决难点的想法.
2.分析问题:
分析图案:这个图案是由重要六个点构成的,要将这个图案的另一半画出来,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只要画出这个图案中六个点的对应点即可
问题转化成:已知对称轴和一个点A,要画出点A关于L的对应点A,可采用如下方法:
在学生掌握已知一个点画对应点的基础上,解决上述给出的问题,使学生有一条较明确的思路.
三、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练习:
1.如图,直线L是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试画出与线段AB关于直线L的线段AB.
3.如图,已知△ABC直线MN,画出以MN为对称轴△ABC的轴对称图形△ABC.
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已知对称轴L和一个点如何画出它的对应点,以及如何补全图形,并利用轴对称的性质知道如何设计轴对称图形.
教学后记:
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掌握比较好,但对于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来设计图形觉得难度比较大.因本节课内容较有趣,许多学生上课积极性较高
图案设计7
教学目标:
1、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2、结合图案设计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重点难点:
1、能够有条理地表达一个简单图形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
2、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教具学具:
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硬纸板、剪刀、图钉、胶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
2、你看到的这些生活中的美丽图案,你有何感想?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制作美丽的'图案。
[通过欣赏生活中美丽图案,激起学生对美丽图案的探究,唤起学生制作图案的兴趣。]
二、观察、分析图案
1、课件2展示教材中的花瓣图案。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这些图案是如何得到的,是由哪个基本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方式得到的?
[通过再次欣赏花瓣图案,观察分析图案的构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会图案设计的基本过程。] 2、小组内进行交流。
3、小组代表汇报研究结果。
4、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由讨论,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法交流。注重培养学生想象和操作相结合,分析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研究空间图形的能力、初步的空间观念,体验活动成功的喜悦。] 5、课件出示
笑笑能将线面的图1变成图2,你知道她是怎样做的吗?(同桌交流后回答)
6、教师小结
其实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基本的图形通过变换而来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以找到其规律。
三、设计图案。
独立完成书37页练一练1题、2题。
四、课堂小结
1、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又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给大家说一说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
2、教师激励学生,提出希望。
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愉悦,知道自己本节课学习了那些知识,还有什么不足,今后应该注意的问题。
五、课后作业
小组合作设计图案。
图案设计8
本次课程是借助图案设计这门课程来尝试一些教学方法,旨在找出适合中职生美术专业课堂教学最简单有效的教学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本次课程分别对“主题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欣赏教学法”、“分层教学法”进行了一些教学尝试和交互运用,其中“分层教学法”,最能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把“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落到了实处,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了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优的提高和发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和个体性全面发展的特征。使得教师在课堂中教得舒心、学生学得开心,教有效果、学有成果,老师和学生能共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但是,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下面将这些问题和对策做一个分析总结。
首先要注意的是各层次是动态的变化,不要固定不变的。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经常会遇到对学生不了解或模糊难界的情况。因此教师在分层时应将学习状况相近的学生归为“同一层次”,使得他们的学习水平比较接近。同时,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和进步情况,分层是动态的`分层,有进步的学生可以晋升一个层次,学习态度不好且退步的降至下一个层次,激励学生积极上进,逐步解体C层组学生,从而达到A、B层次组学生不断扩大的目的。让学困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特长生吃得透。
其次要注意的是不要公开划分学生的层次分组。中职生的自尊心较强,心理、情绪变化不定。因此,教师在划分各层次时要充分认识到每一个学生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分层次实施教学,也只能是教师心里有数,是有目的进行的分层,但不能在公开的场合公布学生层次,因为教师一旦在公开场合公布了学生的层次差别,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失去分层次教学的积极作用和意义,适得其反。
最关键的是教师要与学生共同感受成功原则。由于目前中职生纪律性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实施“分层教学法”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内在潜质,培养特长生,转化学困生,很好地处理全体性与个别性的关系,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克服畏难情绪,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体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与学生共同感受成功的喜悦。
图案设计9
一、校本教材分析: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是炎黄子孙的民族之魂,中国人称自己是龙的传人。我们把龙作为尊严和吉祥的象征。到处都呈现龙文化,龙图象、雕塑、彩绘等。这些地方资源对研究龙文化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很好的课程资源开发。通过龙的文化和历史的载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内化为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怀。热爱家乡、热爱本土艺术的高尚情操。
二、教学目标:
1、应当知道
①、图腾崇拜是龙的起源。
②、以龙为形状和图案的装饰品与物品。
③、以龙为道具的活动舞龙、赛龙舟等。
④、图案造型的基本元素及其原理。
⑤、青花瓷的有关知识。
2、应当学会:
①、废旧纸杯、圆盘的再利用。
②、图案设计的基本原理及其方法。
③、颜料与水分的把握。
④、绘画造型表现能力。
三、教学重点:
1、调动同学情绪,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2、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3、生活到处都有美,我们要去发现美、创造美。
四、教学难点:
如何把龙的形象设计、绘画制作成青花瓷的艺术效果。使龙的形象有新的创意。家乡的龙文化如何设计到作品中。
五、情感态度价值观: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是炎黄子孙的民族之魂,中国人称自己是龙的传人,我们把作为尊严和吉祥的象征。把龙作为文化和历史载体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国家、民族,热爱家乡的'情怀。传统艺术的热爱与了解、继承方面的教育。
六、学情分析:
学生以前学习了绘画的有关知识,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家乡的龙文化、龙的形象也很熟悉。很多学生平时就很喜欢画龙图案。对与龙有关的知识非常喜欢。
七、作业设计:
设计龙的形象在纸杯上或白瓷盘上,用青花瓷的颜色,表现龙图案。
八、教法指导:
1、创建课堂气氛
2、利用影像资料新课引入
3、创建学生交流的环境,激发创新想法和思路。
4、汲取知识、指导学生运用知识完成作业。
九、学法指导:
1、学生快速进入情绪,开始学习
2、汲取知识养分丰富作品,有创新点,内化为自己知识完成作业设计。
3、展评活动,学生的口头表达清楚,说出作品的独特之处。
图案设计10
吉样图案是古人在理想主义的思想指导下,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来表现向往追求美好生活表达趋吉避凶的内涵的一套完整的艺术形式。它以特有的艺术风格和民族语言,传递着人们美好的良愿。研究吉祥图案的文化内涵与表现特征,目的就是研究其“意”与“形”。研究一种在变化发展中符合中国与世界审美需求的意、形组成形式。
一、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这是对吉祥图案特征的高度概括。吉样图案中形式美与深层意念相结合的表现方式为设计师提供了设计灵感。它于表层意义之外,还在深层隐含着另一些寓意,恰当灵活运用,使人有奥妙无穷之感。这里所说的两层意思虽不是完全相同的一样事物,但大都是表层事物象征里层事物或理想意识,这个原则正好与设计的实质不谋而合。设计是一种整体化、系统化的创作行为,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设计思想与美的设计形式相结合的实现过程,而民间吉祥文化的特殊图案形式可以说造就了中国古代的实用设计体系,是经过提炼的,大众普遍接受的,承载着一定情感内容的图形符号。吉祥图案所传达的内容和构成这些内容的意象无一不来自大众的生活,它的存在与社会普遍流行的风俗和信仰有关,不取决于某一个人的喜好,它来源于大众,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有着相当稳定的受众性,其设计图案的象征性为公众所周知。由于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普遍性,把它合理的运用于设计中,无疑会增强说服力和表现力。
二、吉祥图案的表现手法
吉祥图案是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图符等进行设计造型而形成的。它以民间传说及神话故事为背景,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谐音等手法.构成了“一句吉语一图案”的表达形式,赋予其求吉呈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着人们企盼幸福、长寿、喜庆等美好愿望。因此它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表现手法很多。吉祥图案主要通过象征、谐音、比喻等表寓意手法来表现内容,如牡丹象征富贵,石榴象征多子,仙鹤、松树、灵芝喻意长寿,龙凤、麒麟代表祥瑞,盘长、方胜象征绵延不断,如意代表可如人意。最具代表性的龙凤形象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物在不同朝代都有不同形态。谐音是以相近或相同的读音代表某些吉利祥瑞的含义,如以“蝙蝠”谐音“福”,五只蝙蝠与寿桃,寓意“五福捧寿”;以“莲”谐音“连”,以“鱼”谐音“余”,画莲花、鲤鱼,寓意“连年有余”。其它像“六(鹿)合(鹤)同春”、“吉(戟)庆(馨)有余”,“三阳(羊)开泰”等皆是谐音寓意手法来表现。
三、设计中吉祥图案的表现
在吉祥图案中,“意”是人们迷恋其“形”的关键。不论古人还是现代人,对美好的事物都一样地心存向往,因而传统图形蕴涵的吉祥意味,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雷圭元曾说过:“妙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是图案的规律之一,是中国传统图案自古以来的一种惯性用的表现手法,是装饰的需要。画之美,在于似与不似之间,图案之美在于具象与抽象之间。”[1]现在很多设计师都不同程度地利用民间吉祥图案作为创作素材,传统的视觉形象不时出现在包装设计、广告设计、标志设计等上面,这无疑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如何更合理地从博大精深的吉祥文化中吸取力量进行再创造。比如说,圆中有方的古代铜钱包含了丰富的设计理念和文化精神,蕴含着天圆地方、包罗万象、矛盾统一的中国哲学思想,设计师靳埭强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有深刻的理解,选用天圆地方的中国铜钱的图形作为中国银行标志的造型,既符合了银行的商业属性,又从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引申出中国银行是面向全球的国际性大银行。中国联通的标志就是采用了源于佛教的“八吉祥”之一的“盘长”造型,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的本意来体现联通公司的通信事业无以穷尽、日久天长的寓意。该标志造型中的四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意,六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意,而造型中的十个空处则有圆圆满满和十全十美之意。无论从对称还是从奇偶来说,整个造型都洋溢着古老东方的吉祥意味。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在设计中运用吉祥图案的表现手法是展示独特民族风格的'重要手段。
雷圭元先生在《图案基础》一书中提到:“借鉴古人,借鉴外国,是提高自己图案创作水平的途径之一,要善于利用。”[2]例如日本,其设计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究其原因,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成功融合所形成的独特的民族特色以及兼容并蓄的设计理念是造就日本设计崛起的关键。作为平面设计的形式本身,图形化倾向一般比较明显,民间图案的应用,可在它们之间建立一种内在的联系,观者可以从中领悟作品深层的民俗精神和民族特点。因此,在设计此类东西时,离不开对周围民俗精神的考查和认识,因为这些因素理应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平面设计的内在支柱。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体现民俗观念是一种良好的创意设计方法,因为民俗观念本身与广大受众的交融性,将有助于设计为众多人所理解和接受。同时,设计中的民俗特征不应单单从造型的角度来理解,也应对其深层的民俗基因进行把握,这样设计出的作品才更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
四、结语
艺术本身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断受到新科技与新观念的冲击而更新发展,它的内涵与精神是民族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3]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有着辉煌的历史,具有很高的观赏性、装饰性,因造型简约、对比(下转第144页)(上接第143页)强烈、形状优美等特点而受到广泛应用。因此,它能够被开发成为中国平面设计可借鉴的资源宝库。在理解透、把握准基础上,通过对传统吉祥图案进行取“形”延“意”的再创造再设计,一方面使自己的传统文化能得到较好的继承和弘扬,另一方面,通过对西方现代设计的兼容并蓄的学习和模仿,逐渐形成具有自主特色的设计发展之路,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互借鉴、完美融合的民族特色才是我们所期望的。
图案设计11
[教学目标]:
1、通过图案设计的活动,巩固有关图形的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进一步建立空间的观念。
2、通过图案设计,进一步熟悉圆规的使用技能,了解将圆六等分,三等分的方法。
3、认识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能欣赏现实中的美丽图案。 [能力目标]:
1、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口头表达能力。
2、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及创作、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积极参与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熟悉圆规的使用技能,了解三等分圆与六等分圆的基本方法。
2、难点:
在设计过程中,对图案的基本构成进行有条理的分析,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媒体]:模型,小黑板,三角尺,圆规[教学过程]:
一、引入:
情景设计1:先出示一把三角尺,然后提问:“三角尺可以用来画什么?”,再出示一把圆规,再提问:“圆规可以用来画什么?你会画吗?”,再提问:“那么,利用三角尺和圆规只能画出简单的一条直线或一个圆吗?”(目的):以几个简单的提问引入图案设计所需的基本工具,并且在此提醒学生用圆规画圆时要注意确定圆心和半径、为难点分散作铺垫。
情景设计2:
给学生观看自作图案模型。 “同学们看,这两幅图漂不漂亮?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是怎么画出来的吗?其实,它们都是用直尺和圆规画出来的,你相信吗?”(目的):以生动,形象,直观的图案,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由此过渡到本节内容的`重点。
二、画法探索
1、让学生自己看书本P144页的实物照片,让他们相互交流、讨论,按步骤画出图案。同学们自己画画看,看谁画的又快又好”(目的):用鼓励性的话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初步探索用圆规作一幅稍复杂图案的方法,积累活动经验。让一个同学回答,是怎么画出来的?必要时教师可适当引导或帮学生组织语言表达。同时,教师根据同学讲的画法一步步在黑板上演示出作图的顺序与操作过程。
2、留几分钟时间给没画出来的同学继续完成。同时思考3个问题:1A点位置对六花瓣的形状有没有影响?
2图中六花瓣相邻两个顶点与圆心所成的角是多少度?
3根据图中的方法,你能将一个圆六等分吗?三等分呢?
三、操作实践:
出示小黑板,先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并对小黑板上的图案进行基本构成的分析。然后请一个同学用语言描述图案的基本组成,同时,适当引导和补充得到作图的几个步骤与顺序。最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图案。学生在分析第二图的构成时可能会遇到困难,不容易把图案看作一个整体,容易看成一个个分散的三角形。因此,为了分散难点,在学生不会分析时,可将不着色的图案与之对比,便于学生看清图案的基本构成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图案设计。一些看似很复杂,很精美的图案大都是用直线和圆弧构成的。等分圆是我们设计图案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重点。其关键在于我们画的时候要会找圆心和半径画弧,找到弧与圆周的交点也就找到了等分点。相信大家掌握了这些基本的画法以后,发挥你们的想象力,一定能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图案。
五、作业布置:
课本随堂练习2~3。
图案设计12
活动背景:
研一的生活充满了无数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冀,文化衫承载着大家的各种青春情愫。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同学们对美和艺术的感知,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设计能力,挖掘同学们的创意灵感,给同学们的创意和青春风采提供一个展示平台,也给同学们一个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提供一个机会,更好地突显特色,塑造形象,振奋精神,传递文化并增强学院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为学院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认同氛围,现特开展征集文化衫图案设计活动。
活动目的:
1.本次设计的.文化衫图案将尽可能制作成成品,给数学科学学院每人一件,供大家拍照纪念使用,留作研一生活的青春记忆。
2.如有可能可制成夏季文化衫和秋冬季印有文化衫图案的服装各一套,方便以后集体活动使用(如校庆,院庆,开学典礼,各类运动赛事,春游等)
活动主题:
突显国科大特色,塑造数科院形象,振奋学术精神,凝聚青春风采
活动组织及参与对象:
1. 主办:中国科学院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学生会
2. 参与对象:中国科学院大学全体学生(个人或团体参赛均可)。建议自由组队(或自己,或与好基友,或与女朋友/男朋友,或与室友组队)进行设计。
活动时间:
1. 即日起至20xx年5月30日
作品要求:
1. 应征作品应由文化衫设计方案(电子稿)、设计理念文字说明(可选)两部分组成;
2. 文化衫设计方案需以电子设计稿形式提交。电子设计稿包括一张彩色设计图稿(图稿大小 为A4纸张规格,清晰度不低于300dpi,JPG格式)、一份设计源文件(ai/psd/cdr等格式)、word格式的文化衫创意理念文字说明(200字以内,可选)。
投稿方式:
1. 设计方案以邮件形式提交至,邮件主题为“UCAS数学科学院-文化衫图案设计征集”。
2. 电子稿以邮件附件形式上传,附件应包括作品要求中涉及的三项内容。
3. 邮件正文中注明作者院系、姓名、详细联系方式等。
参赛作品评审规则:
1. 最佳人气奖由网络匿名投票产生,得票最高的作品可获奖。如有同票则平分奖金。
2. 一二三等奖由数学科学院的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评审组进行评审,评选出征集作品奖项,并颁发相应的奖励。
创作声明:
1. 应征作品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2. 应征作品应为原创,此前未以任何形式发表,不属于公开作品,如涉及著作权、版权纠纷等法律问题,由应征者本人承担一切后果。
3. 应征作品一经采用,著作权、使用权等归中国科学院大学数学科学院所有,学院保留对作品进行修改和深化设计的权利。
4. 请作者自留底稿,所有征集作品均不退稿。
5.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中国科学院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所有。
奖项设置:
1. 一等奖一名,奖金人民币1000元。
2. 二等两名,奖金人民币300元。
3. 三等奖两名,奖金人民币200元。
4. 最佳人气奖一名,奖金300元。
5. 参选者幸运抽奖:预计共200元,以微信红包等形式发放
图案设计13
一、学习目标:
1、经历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动手操作、画图过程,掌握有关画图的操作技能,发展初步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2、能按要求把所给出的图形补成以某直线为轴的轴对称图形,能依据图形的轴对称关系设计轴对称图形。
二、学习重点:
本节课重点是掌握已知对称轴L和一个点,要画出点A关于L的轴对称点的画法,在此基础上掌握有关轴对称图形画图的'操作技能,并能利用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来设计轴对称图形.
三、学习难点:
掌握有关画图的技能及设计轴对称图形是本节课的难点。
(一)预习准备
(1)预习书128~129页
思考:如何作轴对称图形
(2)预习作业:
补全下列图形,使它成为轴对称图案
(二)学习过程:
轴对称的性质:在轴对称图形中,
(1)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_______。(2)对应线段_______,对应角_______。
1.下图中给出了图案的一半,虚线是这个图案的对称轴.
(1)你能猜出整个图案的形状吗?(2)画出它的另一半,证实你的猜想.
2.如图,直线L是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把下列各图补成以L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拓展:
1.根据下列语句,用三角板、圆规或直尺作图,不要求写做法:
(1)过点C作直线MN∥AB;
(2)作△ABC的高CD
(3)以CD所在直线为对称轴,作与△ABC关于直线CD对称的△A′B′C′,并说明完成后的图形可能代表什么含义。
回顾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已知对称轴L和一个点如何画出它的对应点,以及如何补全图形,并利用轴对称的性质知道如何设计轴对称图形。
图案设计14
教学目标:通过充分的视觉素材资源的展示与交流,使学生感受二方连续图案的艺术美感,初步了解其艺术特点及生活中的实际作用。通过本课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电脑工具借用或自行设计单独纹样,并运用复制、粘贴等方法组成二方连续图案,体验运用电脑工具进行创作活动的技术优势,进一步提高Word软件操作能力。通过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及使用电脑的兴趣,使他们进一步体验通过电脑开展设计实践活动所具有的技术优势。通过欣赏及运用电脑设计连续图案,提高学生的信息及艺术素养,感受艺术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使他们养成善于美化生活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二方连续图案的知识,并能够运用Word绘画软件创作出简单的、具有装饰性的二方连续图案,体验通过电脑工具进行设计创作的过程。
教学难点:创作出具有装饰性的、形式新颖的二方连续图案作品。
教师准备:信息技术设备、教学课件及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的各种学习资料等。
学生准备:各种与二方连续图案有关的素材。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出示一块印有美丽花边的方巾或一个有花边装饰的其他物品,让学生观察。
看实物找花边。
通过实物直观地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说出感受。
交流二方连续图案给人带来的艺术感受。强调二方连续图案的装饰美感。示二方连续的概念。(课件或教科书)
认真看文字,并读出文字内容。
初步了解二方连续图案的概念。
二、欣赏课件。
在图片中请你找出二方连续图案在哪里。
如:花瓶、坐垫、地毯、书籍、服装、包装盒、房屋等。二方连续图案广泛地应用于建筑、衣物、日用品、书籍等的装饰美化方面。
小结:人们很早就利用各种各样的花边来装饰身边的事物,使它们变得非常美丽。
根据保件提供的内容,找出物品的二方连续图案。
交流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有二方连续图案装饰的物品。
通过来自于生活的素材,让学生认识到二方连续图案有广泛的用途。
组织学生讨论二方连续图案的有关知识。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条美丽的花边是由什么组成的?(课件)
它们都是一种图案的重复排列,我们用箭头来表示出它们排列的规律。
观察并说出花边是由一种图案的重复排列组成的。
让学生找出二方连续图案的创作规律,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指导学生初步认识几种构成形式。
二方连续图案的形式可分为:(课件)通过课件演示二方连续图案的散点、折线、波线、综合等构成形式。
观察课件内容,理解浅显的二方连续图案的构成知识。
初步了解二方连续图案的构成知识,为突破教学难点提供帮助。
总结知识,引发质疑。
刚才我们看到了很多漂亮的二方连续图案花边,对于它们你还有什么不懂的或是想要了解的吗?
学生自由提问,说出自己的见解或疑惑。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不同想法或者疑惑,体现教学的民主性。
辅导上网。
学生查看校园网有关二方连续图案的网页内容,自主探究相关内容的知识,并通过校园网的`BBS论坛进行合作学习。
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式学习,搜集有关介绍二方连续图案的文字和图片,加以学习和整理,并通过BBS论坛与其他学生进行知识和问题的交流。
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式学习和探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教学的难点问题。
组织学生汇报自己通过网上学习获得的知识,如二方连续图案的构成形式,有什么新的想法及生活中的应用等。
汇报学习成果,对二方连续图案的概念和它的构成形式进行总结,说出自己的设计想法。
通过自主探究式学习和网络合作学习,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加深对二方连续图案的了解。
指导学生电脑操作的方法:
1.复习插图图片的方法。
2.指导学生学会简单的处理图片的方法(可以结合Windows图画工具进行图像处理)。
学生进行学习与实践练习活动。提高学生电脑操作能力。
三、布置实践活动的内容。
设计或利用一个单独纹样进行二方连续图案的创作,为我们班的板报或中队小报设计美丽的花边。
根据作业要求,在电脑上设计一个美丽的二方连续图案的花边。明确作业要求,以任务驱动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行个别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学生自己设计或从老师提供的资源中选择一个单独纹样进行二方连续图案的创作活动。
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使他们顺利完成作业。
四、课堂小结。
组织学生自评和互评,总结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并通过BBS填写问卷(内容可以是二方连续图案的定义、有几种组织构成形式、你还有哪些想了解的知识等等)。
学生说说对作品的感受,如图形、颜色、排列方式等。再次感受二方连续图案带给生活的美感。通过BBS填写问卷。
图案设计15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习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课堂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得到“经历、体验”。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中,我主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学生经历了“欣赏(陶醉)→探究(深思)→创作(表现)”这样一个过程。这一节课教学后,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这样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是一种任务和负担,而是一种精神上的充实。在课堂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学伊始,在学生眼前呈现四幅充满生气而美丽的图案,让学生在欣赏之余心灵受到震撼,不但感受到它们的外在对称之美,而且感受到它们的深刻内含及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感受到生活需要美、世界需要美,从而内心产生一种情感需要。其次,通过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激起学生对美丽图案的探究欲望,唤起学生制作图案的兴趣。
其次,教学时,让学生在欣赏之余,感受到这些复杂、对称图案是有一定规律的。并促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去探究、去发现这些美丽的复杂图案都是由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而得到的.。从而使学生获得对称图案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会探究学习。
再次,教学时,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因为实践是发现知识、获取知识的源泉。学生在运用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进行设计复杂、美丽对称图案的过程中,不但进一步感受到对称图形的美,而且提高设计能力,发展审美意识、创新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本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在欣赏图案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运用平移、旋转和作轴对称的知识设计图案的操作过程中,让自己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与同伴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体验了动手、动脑、与同伴协作的乐趣,并在操作学习中发展空间思维能力。课件演示,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