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读《傅雷家书》有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傅雷家书》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傅雷家书》有感1
一封封家书,透露着浓浓的深情。母爱似海,父爱如山,在这一封封家书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待人要谦逊,做事要严谨,遇事不逃避,戒骄戒躁。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艺术家,再其次才是做音乐家,最后是做钢琴家。“这是傅雷对傅聪的谆谆教诲。他教育傅聪先成人,后成才。一个人只有履行做人之道,才能取得成功。
傅雷其实是一个为人果断,做事严厉的一个人。可在他给儿子傅聪写的`一封封家书中,我们能读到含情脉脉的话语。也许这就是为人父母对孩子远在他乡的思念,这种思念甚至于可以改变人的性格。
读《傅雷家书》有感2
古人云“未得还乡泪欲珠,一书封了又踌躇。”傅聪身为一名钢琴家,不断往返于世界各地,这一封封薄薄的家书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如何做人做事,如何为人处事。一封封家书有的不仅仅是用亲情和社会阅历汇成的字迹,更是无法丈量的爱。
每一位父亲都是爱他的孩子的,然而,傅雷的爱并不是含情脉脉,他,始终将国家放在一地位,对孩子深沉的爱放在第二位。他对孩子的严加管教,更是傅聪如此优秀的主导因素。
爱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正如文中这样,儿子遇到了极大的挫败,父亲的一封家书,是极大的精神动力。这些谆谆教诲,在必要时,是不会觉得烦的,它是最有效的强心针。因为它很质朴,令我们不断越过困难险阻;因为它是亲人的期冀,令我们扬起前进的风帆。
在家书中,傅雷曾给傅聪指出他的语法和字词的错误。一次可能是偶然,但五次六次甚至更多次,便是有意而为之。我认为,傅雷这样目的是让傅聪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每个人都有神圣的使命去传承他,维护他,不能有任何差错。
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发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正是如此,傅聪才开始更加热爱热爱音乐,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甚至熬夜练习,以求不辜负家人的希望。但同时,傅雷又告诉儿子“人寿有限,精力也有限,要从长远着眼,马拉松才会跑得好。”只有亲人才会不厌弃烦的告诉你要注意什么,减少那些弯路,直通人生的彼岸。
《傅雷家书》中的每一篇,都经过历史文化的积淀。这是一本“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术修养读物”,更是平凡又典型的“不聪明”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我们可以像傅雷一样从中体会做人、学习的道理。优秀的父亲,出色的儿子,不平凡的家书。
读《傅雷家书》有感3
读《傅雷家书》,感悟浓浓亲情书是知识的宝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通往成功大门的钥匙。小时候,我很喜欢读书,每晚都捧上一本书看看,否则就有罪恶感,难以入睡。然而现在的我,却因学业沉重而“戒掉”了这一习惯,书离我越来越远了。可是,在孤独寂寞、伤心痛苦的时候,仍会很自然地想起初中时读过的《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写于1954年到1966年,是傅雷夫妇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书信集,但它又不是普通的家书,因为其中蕴含的不仅仅是父母对子女的谆谆教诲,更是一部包罗了艺术探讨、温暖亲情和人生态度的启蒙书。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闲言絮语,一字一句都饱含了作者的爱子之情。每当想起这本书时,我就会想起我的父母。父母亲都是工人,他们是大千世界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他们的文化程度不高,他们粗糙的.手写不出优美的文章,在仅有的记忆中他们从未给我写过信!在学校里,我经常羡慕地看着别人手中的书信,有时想,就是问一句平安也好啊!电话与书信不能比的,书信是可以时时刻刻拿来温暖自己的,是可以永远珍藏起来的。
虽说骨肉相连,可总觉得相距太远太远。于是总是阅读《傅雷家书》,把其中的教导当成父母的话语。阅读中我学到了很多,学会了关注生活细节,懂得了如何理解别人和如何帮助别人,印象最深的是如何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和子女对父母的爱。《傅雷家书》中说“每个父母都是疼爱子女的”,这句话对吗?想到这里,我尝试着拨通了母亲的电话,嘀嘀了两声后就传来母亲温柔的声音,接下来,仍是老生常谈的话语,千篇一律得让我感觉这种“母爱”是在走方程式。开学十几天了,身在异乡,思乡之情总不经意地被碰触,觉得委屈时晶莹的眼泪就会在眼眶里打转!父母,我是你们的女儿吗?为什么在我无助的时候都是自己独自舔着受伤的翅膀,独自躲在角落里哭泣?失望之际,猛然看见闹钟已是10点15分了,我惊讶于母亲的执著,因为曾多次让母亲9:30关机睡觉,可是母亲每每都违背这个承诺,这次依旧如此。想象不出母亲看到号码的激动,更想象不出母亲接不到我的电话时的失落。而我知道,她此时肯定激动不已,因为时隔十几日耳边又响起了女儿的声音。10点多钟,属于早出晚归的父母休息的时间,此时母亲仅为等一通可能等不到的电话。刹那间,泪水夺眶而出,这是欢喜的泪水,因为我知道父母是爱我的!我的手指飞快地在屏幕上打下四个字——我爱你们!
《傅雷家书》让我发现了爱,理解了父母。我想,在此后的成长道路上,我会像傅聪那样主动把自己的成功、失败、快乐、悲伤倾诉给父母亲,让他们不会觉得与女儿之间隔着千山万水!
感谢《傅雷家书》!今后,我会与父母一起,共同到达成功的彼岸。
读《傅雷家书》有感4
信一直都是我们交流的一种方式,每一封信都承载着一种深情,《傅雷家书》是傅雷和儿子傅聪之间的书信集,是一位父亲对远在欧洲的儿子的谆谆教诲。
傅雷,字怒安,号怒庵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他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打开书,序幕就说到:“做人第一,其次再是做艺术家,再其次再是做音乐家,最后才是做钢琴家。”这句话一直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作为我的人生格言。
读了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一位严厉父亲对待自己儿子的深厚的爱。尽管傅聪远在千里,但傅雷的'心一直在他身边。写信对我们来说也就是小事儿,傅雷为了详细的了解到儿子的生活情况,就在信中就写到:“来信潦草不妨只求详细些,望你能拿着我的信,在回信时一个一个照着写。”一个简简单单的写信,态度就这么认真。在想想我们之间糊弄写作业的样子,真是有所羞愧。我相信世界上每一个父亲都对自己的孩子疼爱有加,但是傅雷在疼爱孩子的同时,也不忘对他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全方面的教育。他即使再忙再劳累,也都不忘给傅聪写信。每当听到傅聪的演奏时,他就会发自心腹感到无比的骄傲。
读了这本书我也学会了调控“空”和“忙”均匀,把这个方法用在学习上,会发现学习变得更加有效率,不出现加班加点的情况。
每当自己在学校疲惫时就会想到傅雷说的话:“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止境,没有perfect一天,人生也没有perfect的一天,唯其如此,才需要我们日以继夜,终生的追求,苦练;要不然大家做了羲皇上人垂手而天下治,做人也太腻了。”一想到这儿,我仿佛打了鸡血。身体又充满了一股热劲。
另外,最让我感动的是傅雷夫妇的品行。到最后读到他们的遗书时,不禁红润了眼眶,他们的遗书中都是关乎他人的事情,即使在自己离世的前几天也不忘记别人嘱托的事情,安顿好自己去世后给别人带来的影响。
孩子们在父母爱的包围下成长者,在父母似春雨般的谆谆教诲之下才能由小树苗长成挺直的参天大树。
读《傅雷家书》有感5
傅雷家书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如何对待艺术: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生活;家庭等。这三个方面贯穿了傅雷的人生准则和教育子女的方法。
《傅雷家书》的基本要点,还是强调“做人”这是家书的核心问题。整本家书围绕做人问题,层层展开。他教育儿子要把道德的约束放在第一位。傅雷的.这种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
要有一颗“赤子之心”这是最高尚,热烈,真诚的爱。对待他人要以城相待,诚恳直白。
要时刻爱国。在傅聪钢琴比赛获机奖后,他要傅聪首先把这种荣誉看作是新中国的荣誉。
要淡泊名利,名利是个人利益。傅雷要求傅聪要胸襟开阔,不为名利所累,身外之物只是社会一般要求,与个人的渺小和伟大无关。
读《傅雷家书》有感6
读傅雷家书有段时间了,读了将近一半,读的很慢,每天睡觉前读一点,之前有感悟就是在心里想想就过了,这次却想写下来。是因为傅雷先生在给儿子傅聪的家书中提到,自己的思想一定要及时写下来,要不日后容易忘记,就形成不了系统。这一点对我触动还是挺大的,我一直以来都感觉自己掌握的东西很散,每次提到一个点我都懂,但要是系统的讲下来对我挑战就很大,今天似乎追寻到了一个原因,以后是要多动脑,多动笔。
傅雷先生提到学习,生活,工作都要科学化,要有计划,切不可一段时间只知道工作,一段时间杂乱无章的生活,心情好就多工作会,心情不好就干脆不工作。看到了这份教诲,就像是自己想象当中的长辈给到自己的教诲一样。在有孩子以前我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工作的,也不知道什么叫生活,超负荷的工作就像是拉紧的琴弦,一不小心便会崩掉,多次体会到过山车似的心情。有了孩子以后我又是一个极端,只想陪着孩子,觉得工作的再好那最终还是大部分功劳都给了企业,但是错过了孩子的陪伴便再也补不回来,这个时候觉得自己是个受委的活的紧绷的孩子,觉得好像自己不再是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谁,就这样大概到了孩子3岁。家庭的突然变故,让我思考了很多,也因此换了工作,在这份工作中我开始有了新的变化,我开始去找平衡。平衡这个度是很难拿捏的,我在这段寻找平衡的'过程当中有过内心的撕扯,当时感悟到一点如果我还是继续超负荷工作,这份工作我遍坚持不了多久。我开始学着放松,学着去享受生活,当我感受到了工作以外的东西带给我的快感的时候,我对工作的兴趣也越来越大,感觉进去了良性的循环。这正是印证了傅雷先生的话,工作,生活都要科学化,不要走极端。
傅雷先生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教育孩子在习惯,日常细节,做人等等方面。而这些却都是他亲身经历和感受。所以说教育不在于简单的日常说教,更重要的是身体力行,才能把细节,感悟讲给孩子听。
读《傅雷家书》有感7
市面上的名人家书刊行不绝,长销不衰的只有两种:《曾国藩家书》和《傅雷家书》。这次,经叙事者平台推荐,我阅读了《傅雷家书》这本书。这本家书系傅雷夫妇与长子傅聪间精神接触和思想交流的实录,由傅雷次子、傅聪胞弟傅敏选编。
从书中的一封封家书,我感受到的是傅老先生对于长子真真切切的关心,关心孩子的学业、关心孩子的经历和挫折、关心孩子的心情等,不论是哪个方面傅老先生都摊开心扉和孩子真情诉说。
“父母胜过百个教师”,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乃至是一辈子的。傅老先生在儿子傅聪留学海外期间,先后写了近百封信给他的儿子傅聪,担心远在异国漂泊的儿子淡忘中华文化。信的内容,小到有为儿子纠正错字,大到有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融入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中。《傅雷家书》不仅仅是书信,而是他们父子之间的交流平台,书中最多的是他们畅谈对音乐的见解和感悟,他们是父与子的关系,也同样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傅聪现有的成就来说,与傅老先生对儿子的.教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来说,影响是巨大的。傅聪在傅老先生的影响下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而我们班的一个孩子在父母的影响下却日渐堕落!我们班有一个孩子,在整个学校都是比较有名气的。为什么呢?从六年级以来,这个孩子多次旷课。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会自己通过QQ给我发消息请假说生病了,当我给他的父母打电话确认情况的时候,孩子的母亲却表示孩子早上背着书包出门了,没有生病。我让他去找一找孩子,一个小学生不上学在外面还是存在很多危险因素,请家长找到孩子先确认是否生病,如果生病不舒服就先去看医生,没有生病的话就把孩子送到学校上课。结果一天过去了家长都没有回电话,也没有把孩子送到学校里面来,下午的时候,我给家长打去电话,家长告诉我她很忙,没有时间去找,孩子到了晚上自己知道回家的。
孩子母亲面对孩子旷课是这样的态度,可想而知后面的事情。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孩子未来面对一切事情和困难的时候,最大的底气就是小的时候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
好的家风家训能让孩子自内而外散发出与众不同的气质,从孩子的举止谈吐、行为习惯就能看出家庭教育的质量。有的家长特别乐观,希望孩子可以自学成才,成为优秀的孩子。从来不给孩子正确的思想引导,从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从不把与孩子交流放在自己行程满满的“日程表”里。你凭什么觉得孩子能自己成为优秀的人呢?
只有良好的家风、家教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必须引起重视,细心呵护、辛勤浇灌才会开出最灿烂的花朵!
读《傅雷家书》有感8
尽管今日的互联网高度发达,书信往来已不是重要的通讯方式,但书信的内容深度、情感表达,远不是其他通讯方式所能企及的。从古至今,书信所言皆出自肺腑之言,动人深切,诸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无不是如此。而我所读的《傅雷家书》,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位充满家国情怀的父亲,对远洋之外的儿子的.思念与教诲。
《傅雷家书》比起《出师表》《曾国藩家书》等,称不上晦涩难懂,相比之下显得简单朴素,但是,字字句句都铿锵有力、斩钉截铁,包含着傅雷先生对人生的思考、对理想的追求、对爱国情怀的深切感悟,可以说,这是一位父亲集毕生智慧所参透的哲理。
“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傅雷先生的书信中,不乏有这样简单而充满爱意的字句,对儿子的思念之情无不充盈着他的每一寸心肝,爱子情深实属让人动容,更让人察觉,傅雷先生在儿子傅聪身上也投入了不少精力,直抒胸臆的情感让人读起来十分温暖,仿佛父亲就站在面前,孜孜不倦地倾诉着思念。
当然,如若是单纯表达思念之情,傅雷先生的家书就谈不上深度。我钦佩的是,傅雷先生能够在书信中畅谈人生与理想,思念之余不忘鼓励儿子要做个有担当、有理想、有胆识的人。
傅雷先生是个艺术家,儿子同样继承了他的衣钵,所以,我们在书中所能读到的是一位老艺术家在向他的儿子灌输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从人格的尊严到国家的荣辱,傅雷先生的见解独到且深刻。我相信,这也让傅聪先生明白做一个德艺兼备的艺术家有多么重要,有多么可贵。
他教导儿子,待人处事保持谦虚谨慎,理想要选大而实际,在顺境中不骄傲,在逆境中不气馁。我想,这大概就是一位老艺术家经历人生百般折磨而屹立不倒所领悟出来的深刻思想,同样也是一位父亲对儿子最诚挚的教诲与劝诫。
最让我动容的是傅雷先生的爱国情怀。他经历过动荡的战争年代,亲眼见到过国家在近代史上的衰落,更能体会到建国的不易与艰辛,也更能理解一个人具备爱国的赤子之心是多么重要。尽管我没有这些经历,但从傅雷先生所写的书信中,我能够深刻理解到他的爱国情怀—祖国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要将个人的价值奉献给国家与社会,传播真善美。
很少会读到这种感人深切的书信,但读完之后,我的心中也俨然有了一股正气,要有理想,有胆识,也要学会奉献与热爱。
读《傅雷家书》有感9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从古至今,天底下流传了多少父母对子女的文章、图片、事物。父母不论何形式,对孩子的爱一直在他们的心中。今天让我们一起阅读一个书香世家,与在外留学的孩子的一封封书信往来吧,让我们一起感悟信中父母用千言万语表达的关心和挂念,以及孩子对父母的尊敬和体贴吧!
傅雷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在外他是声名远扬文学家,在家他却是个节俭严肃又慈祥和智慧的'父亲,俗话说得好“望子成龙”。而他的大儿子则真的是人中龙凤,是世界乐坛中活跃的音乐家。这样的家庭怎会不谈论艺术呢?在来来往往的几百封信中有大量的信都在谈论艺术。每一句都把美学诠释的一清二楚,并进行了深度的见解,从中可以感受到父母的智慧和对孩子的细心教导。在大儿子傅聪结婚的时候,他们并没有任何不满和劝阻之情,也显现出了傅雷一家的清高和不攀炎附势,也显现出父母对孩子的选择和自由有信心,对孩子的做法都持有认同,也说明孩子的选择是正确的,说明“名师出高徒”,一个好的家长教出来的孩子也是体贴人意,优秀的。
在傅雷的最后一封信中,傅雷本人面对年幼的孙子流露出了喜爱之情,看着儿子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当父母的怎么不会开心呢?虽未见到远在异国他乡的孙子,但对于家人的关爱丝毫不减,这才是一个称职的家人。
可怜天下父母心。多年未见远方的骨肉,但对家人的爱是永恒不变的。父母永远是我们孩子坚实的后盾,让我们对父母心存感激,过好每一天,让我们无愧父母。
家人永远是最重要的。
读《傅雷家书》有感10
风,轻摇着柳枝;天,洒下一抹残霞的殷红;云,领着余温悄悄离去,只剩下一片朦胧的夜幕。
月光洒在《傅雷家书》的蔚蓝色封皮上,傅雷用他那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一张张信纸,传递出一份份动人的舐犊之情。当我从书中感受着父爱的力量,即使身陷痛苦之中,因虚无的名利而苦不堪言之时,我也能感受得到那多么温暖,多么神圣,我逐渐明白了,“那是爱的力量。”
羡慕着傅聪得到的爱,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家人。
四年前,妈妈的离开并未带走我一滴眼泪。是绝情?不,是幼稚。懵懂的只被我弃之于野。渐渐的',外婆逐渐占据了妈妈在我心目中的位置。关心、疼爱、信任只是冰山一角,我曾无比幸运地度过我的童年,充满了欢声笑语,也曾一度认为,我是多么重要。我渐渐地明白了“被爱的感觉像棉花糖,柔软而又甜蜜。”噢,这不是《傅雷家书》中傅聪被爱的感觉吗?
时至今日,妈妈抛弃了事业,没有一句怨言。当我叫出“妈妈”两个庄严而神圣的字时,我分明看到了她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快乐,当她用那黝黄粗糙、苟匀无力的双手整理行装时,我分明看见了几件穿来穿去,洗了快发白的T-恤衫和外套。我在心底呐喊:“妈妈!”长大了,也明白了:“爱,其实无须证明,真情其实就在我的身边,经过时间的沉淀,早已变成了独一无二的无价之宝。”
爱的感觉,是一种享受,享受浴火涅槃的重生愉悦;
爱的感觉,是一种诫勉,鞭策灵魂深处的懒散傲慢;
爱的感觉,是一种震撼,震撼精神境界的酣畅淋漓。
读《傅雷家书》有感11
读完《傅雷家书》,傅雷对傅聪的严格教育与音乐上的交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傅雷曾说“艺术若是比较美的花朵,生活就是开花的树木”,那么我想说“傅聪的修养若是比较美的花朵,傅雷的教育就是开花的树木”。在事业上,傅雷尽力助儿子一臂之力;在生活上,傅雷周到地考虑到了儿子可能会遇到的种种困难;在思想上,父子完全结合成了一体,即使相隔千里.傅雷,他用他的行动,点亮了傅聪傅敏心灵的灯。
在这伟大的父爱背后,在一封封信的千言万语背后,其实也隐藏着至关重要的线索——故事的背景。在比较开始,傅聪为追求自己的梦想奔赴外国求学时,傅雷和妻子用温和贴切的口吻,仿佛近在咫尺地在与孩子聊天,字里行间透露着他们对傅聪的思念,还时而不经意暴露出傅雷因对傅聪的生活和学业太过紧张而显得焦急的口吻。
这时的故事背景一切都安好,感情也是那么纯真。可是读到1961年5月23日的那封信时,我总会感觉哪里怪怪的,细心摸索了一下便发现傅雷的口吻变了,虽然表面上是一封再简单不过的信,但是在写这封信时的背景是这样的——傅雷被污蔑且被错误批评,还要进行“思想改造”(其实就相当于坐牢)。
傅雷当时的心境一定是复杂、混乱的,所以这封信也显得迷茫和硬板,傅雷好像另有所思。可惜的是,以傅聪从波兰出走英国为转折点,政治的包袱日重一日,傅雷和妻子朱馥梅比较后选择的结局,总让我心有所戚。
家书中,充分体现了傅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儿子无私关爱,为人坦荡、秉性刚毅的`形象;也充分体现了傅聪孝敬父母,热爱音乐,心怀祖国的人物形象;傅聪的母亲朱馥梅在我眼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在傅聪还小的时候,她就像家庭的润滑剂,承担着傅雷的冲动怒火。
傅聪大了,在海外留学,作为爱子情深的母亲,端庄贤淑、温厚善良的慈母形象跃然纸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傅雷家书》以真挚的感情深深地打动了我,傅聪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感人至深。
读《傅雷家书》有感12
我在暑假看完了《傅雷家书》,有许多感悟。
《傅雷家书》是我国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他对儿子提出的意见,对青年人都有帮助。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在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他总是在信中和儿子讨论艺术和技巧,让儿子养成一些艺术修养,十分关心儿子在艺术道路上的成长,无论是去波兰学习,还是参加比赛,他总是在不断指点他、帮助他。
在信中,傅雷对儿子有批评,有夸奖,还有对他提出的一些意见。这些信对儿子有许多作用:1。可以讨论艺术、音乐。2。可以激发他的一些想法。3。还可以锻炼他的文笔和思想。4。傅雷可以做儿子的一面“忠诚的镜子”,无论在做人方面、在艺术修养、在生活细节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随时提出问题和建议,来帮助他。
这些信对我也有着一些影响:1。可以学习一些傅雷希望儿子养成好习惯。2。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3。提高语文的能力。
《傅雷家书》是本好书,我要认真读这本书,反复阅读,斟酌它的优点,使其被我完全吸收。
读《傅雷家书》有感13
《傅雷家书》讲的是傅雷在他长子赴波兰留学时给他写的信。信中他们聊音乐,聊生活,聊理想,聊恋爱。他们是父子,也是老生,更是朋友。傅雷身为父亲更是对孩子关心有加,几乎是每个月就要通两回信,不论是忙与不忙,回的信长或短。他总是认认真真,逐字逐句的看过去,再一丝不苟的回信。信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透露着浓浓的爱意。我觉得正是这一份份爱为傅聪成为优秀的钢琴家打下牢固的地基。
其中的一个情节令我印象深刻。当时傅聪因出国不得已与初恋相隔两岸,他的父亲立马察觉到傅聪被恋爱所困扰。但他并没有立马让傅聪停止交往,只是提醒他,他的理想和学业的重要性。那孩子自己去明白道理。为了方便傅聪,傅雷花了不少钱弄了两个麻绳方便搬运。一位普普通通的翻译家却为了孩子学习了不少音乐专业的知识。这是多么伟大的父爱呀!正如温家宝所说:“父爱如大海般深沉而宽广。”
幸运的是,我也有一位这样爱我爱的深沉的父亲。几年前的一个暑假。窗外是辣的太阳毒蛇吐着信子,虎视眈眈的盯着我,真叫人待不下去。此时,在门外站的汗流浃背,满脸焦躁,面红耳赤。心中是数不尽的懊恼和倔强。
那天,和母亲因一件极小的事大吵了一架,一气之下,我站在门外不肯吃饭。谁知也听见母亲摔门进房间的声音。就这样站在阳光下暴晒,心却渐渐静了下来,却有些不知所措。这时,门开了。父亲把我拉了进来,凉爽的空气轻拂着我的面庞。他没有说话,默默的为我添了一碗饭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看着我吃。“以后什么情况下都不可以不吃饭。”父亲依旧是那样面无表情,眼底闪烁着是不易察觉的关心呵护。他声音沉稳宽厚,听不出多余的情感,可能声音铿锵有力。穿透了我最后的倔强,心中的'委屈与愤怒都随着泪水流了下来。父亲递给了我一张纸巾,欲言又止,终是没有说什么。只是拍了拍我的肩,转身便去厨房洗碗。哗哗的流水声,宽厚的背影成了我永远的记忆。
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家里的顶梁柱。却是孩子最依赖最坚固的后盾,他们拥有着世界上最尊敬的称谓——父亲。他们的爱如大海般深沉而宽广,他们没有优美的言辞去表述爱意,却用一个个微小的动作去传达爱。
读《傅雷家书》有感14
在学校组织的阅读活动中,我读了《傅雷家书》这本书。在这本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傅雷及其妻子对他们的孩子的爱。
此中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傅雷夫妇写给他们儿子的日常生活小事。作为父母,他们肯定都是爱着孩子的。在此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点,但傅雷对儿子的.爱是不溢于言表的,更多的提教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处理问题,提高音乐上的造诣。而其妻子的信表达更多的是要傅聪注意身体健康,注意多关心家庭.
作者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教育家,更是位严厉,却不乏关爱的父亲。他与儿子谈音乐,谈艺术,谈爱国,谈待人.他也会以自身的经历去教育傅聪。虽然他对傅聪很严厉,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傅雷的爱子心切。
看完此书,我觉得有些遗憾,因为在傅雷夫妇身体并不好的情况下,傅聪及其妻子弥拉都没有回来看看父母,而傅雷夫妇也没有看过自己的孙子。
这本书给了我很深的感触,读这书就好像自己也在接受这淳淳教导。
读《傅雷家书》有感15
不经意的笔墨,不为发表而创作,只为远在海外的儿子学业有成,健康快乐;只为年迈的双亲放下牵挂,安度晚年。
每一封信都饱含着深深的父子之情。儿子在钢琴前轻敲琴键,将自己所有的青春激情倾注在每一个饱满圆润的音符中,他时而有学术上的疑惑,时而想念远隔万里的故园,他便提笔拟一封家书给父母,或是拿起昔日父亲的家书再仔细研读一遍,以便从父辈的经验教训中汲取营养。父母在繁忙的工作中常常抬眼,望向窗外,看看邮箱中是否有新到的信件,若是几星期都不见来信,他们便整宿整宿睡不安宁。
傅雷常常将傅聪作为一个讨论艺术、交流音乐的对手。来往信件中常看到父子二人积极发表自己对某个音乐家的看法以及钢琴演奏方面的专业知识。由于两人教育背景不同,年龄也有差距,所以有时看法不尽相同,在双方的交流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东西方文化相交融,傅雷激发出傅聪青年人的感想,让自己也得到了新鲜养料,更让儿子取得了进步。
傅雷曾在家书中写“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我做父亲的只想做你的影子,要随时随地帮助你、保护你,又不要让你对这个影子觉得厌烦。”的确,傅雷除关心儿子的学业外,还十分重视教导儿子的做人,他多次在信中提到要多给旧时的朋友写信,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待朋友不能薄情,傅雷告诉儿子青年人最容易给人一个“忘恩负义”的印象,其实他是眼睛望着前面,饥渴一般的忙着吸收新东西,并不一定是“忘恩负义”,但懂得这一道理的人很少,你千万不要让人误会,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对于父亲而言,无论儿子是否长大成人,是否早已名满天下,他终究还是一个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指点和关心,多点“唠叨”“说教”至少可以使他少走些弯路啊。
在傅雷严格的教育下,傅聪不仅蜚声乐坛,而且自我反省能力也十分强,傅聪在信中多次给父亲详细介绍自己参加比赛的多个细节,谈到自己对其他选手的褒与贬,也有对自己比赛的看法。期间他刻苦勤学,美妙的琴声博得了大多数人的赞誉,但傅聪并不过分骄傲,相反,他总对自己的比赛或演出效果不很满意,在家书中客观、冷静地分析自己的优缺点,并与父亲商讨方法加以改正。
事业上巨大的成功并没有使傅聪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和赞美,都没有减少他对艺术的谦卑,繁忙工作中的他,并没有许久不给父母写信,依旧详细地给父母介绍自己的近况,把父母当作最为信赖的人,这些便是他对父母的最好回报,是给予他们爱的回赠。
即使在傅雷被错划为“右派”之后,他也与海外的儿子保持通讯关系。悠悠岁月,茫茫大海,家书将遥隔万里身处两地的父子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
一份家书,承载着浓浓的父子情。
【读《傅雷家书》有感】相关文章:
《傅雷家书》有感04-19
傅雷家书有感04-29
《傅雷家书》有感范文04-13
傅雷家书有感范文04-14
《傅雷家书》有感范文14篇04-14
傅雷家书艺术特色02-16
傅雷家书人物分析02-16
傅雷家书心得感想11-20
《傅雷家书》教学设计01-09
读傅雷家书有感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