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

时间:2023-08-19 12:02:14 文化 我要投稿

《文化苦旅》读后感(范例15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文化苦旅》读后感(范例15篇)

《文化苦旅》读后感1

  像读余的书一样,老师总是把自己独特的见解溶于文字,引导读者去理解和思考问题。老师写的很有逻辑,很独特,很深刻。每次看完都会被深深震撼。

  这本书介绍了一个迷人的景点和历史遗迹。但你千万不要以为看了余的书就会觉得轻松愉快。在我读完整本书之前,我已经被民族意识觉醒后的沉重和悲哀淹没了。当我们欣赏到历史留下的有形的“书”——古迹?谁会专心探索这个古迹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余老师就是这么做的。他用他的妙笔写下了“震撼”我们心灵的话语。

  我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个评论:余虞丘以他的历史和文化散文而闻名。余以其丰富的文史知识和优美的文字,引领读者在千年文化中泛舟。是的,他的书《文化苦旅》也深深的印在了每一个读者的脑海里。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繁星璀璨,《文化苦旅》是一条水系,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令人神往、深不可测的力量。有人说他是本世纪最后一位散文大师,也是第一位开创新散文风格的诗人。这些话道出了我的心声。之所以要写出来和大家分享,是为了表达我深深的敬意。余在《文化苦旅》中向我们展示了遗址背后的辛酸与痛苦,唤醒了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让我们记住我们历史的教训!

  《文化苦旅》这本书不仅告诉了我们中国古代的历史,也告诉了我们更深刻的道理。

  跟着作者到书上,因为历史文化我们要往前走,——前面莫高窟有个山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依旧。壁画依旧寂静。跟着作者静静的看着投射在悬崖上的光影变化,就像他们静静的看着敦煌千年的变化一样。千年前的刀割,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辉煌。它遭受了灾难。多年后的今天,这个神秘而又意味深长的山洞能吸引人们的目光,不是因为它耀眼的外表,而是因为它的人性。沉积很深。

  “报纸上说我写得轻松潇洒,其实根本不是这样。这是一种我自己都过不去的辛苦。当我写钢笔的时候,我感觉我在变老。无论是春天的温暖,还是秋天的凉爽,都是巨大的喜悦和巨大的悲痛。最后总要闭上眼睛,平复心跳,回归历史。莫莫,理智而严厉。”这是余教授在《文化苦旅》的序言。

  几千年前的灾难不能就这么过去了。我们应该吸取教训,永远保持中国的文化精神!

  合上书,走到窗前,看着川流不息的车流和人群。往往一种文化不是到处发泄,而是深埋在千年文化的故土?

  我们真的应该去广阔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嚼嚼,体验一下.释放我们澎湃的心。满眼。充满渴望。

《文化苦旅》读后感2

  看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当看到黄州突围这一篇,我不由自主地看了一遍又再看一遍,此事好想把我此时的心情说给你听,说给大家听。

  余秋雨曾经这样写到:人们有时也许会傻想,像苏东坡这样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应该是他所处的时代的无上骄傲,他周围的人一定会小心地珍惜他,虔诚地仰望他,总不愿去找他的麻烦吧?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中国世俗社会的机制非常奇特,它一方面愿意播扬和哄传一位文化名人的声誉,利用他、榨取他、引诱他,另一方面从本质上却把他视为异类,迟早会排距他、糟践他、毁坏他。起哄式的传扬,转化在起哄式的贬损,这两种起哄都源于自卑而狡黠的觊觎心态,两种起哄都与健康的文化氛围南辕北辙。

  苏东坡的“乌台诗案”即便站在朝廷的立场上,也完全是一个莫须有的可笑事件。他何罪之有呢?苏辙说:“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当把苏东坡长途押解,犹如一路示众,贫瘠而又愚昧的国土上绳子捆扎着一个世界级的伟大诗人一步步行进。

  苏东坡在示众,整个民族在丢人……

  从“乌台诗案”来看,一群小人能做成如此大事,只能归功于中国的独特国情。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把诸多文化大师捆压在被告台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挤眉弄眼的小人。

  中国的独特国情千年以来难道就这样一直存在着?我不禁一遍又一遍地问,又有多少人借着正义和爱国的幌子去指责、污蔑、谩骂、诅咒那些我们中国人本应该尊重并感激的可爱的人。千年过去了,中国人骨子里的那些丑陋的东西难道还没有去掉吗?

  我想应该可以的……

  乌台诗案后,他真正成熟了,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就像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端急的溪流汇成了湖。

《文化苦旅》读后感3

  读罢《文化苦旅》,我轻合双目,那雪,那泉,在我眼前久久回荡,却又挥之不去……

  再次睁眼,却发现自己已在阳关之前。大雪未止,广袤的大地被雪覆盖,一片洁白。西风呼啸而来,雪片飞扬,天地间顷刻变得白茫茫。远处,几块嶙峋的怪石却依旧保持着黑色。

  面对这样一个阳关,王维竟丝毫不露凌厉惊骇之色。面对即将出征的好友,他深知友人的远征可谓九死一生,更明白此次分离或许就意味着永别,却只是文静淡雅地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们的离别,没有过多的悲叹与劝阻,而是将目光放在未来。这,便是唐人风范。

  或许前路遥远,或许历经坎坷,亦或宦海沉浮、身世飘零,亦或今天的离别,便是永远的告别,但,苦涩中他们总会体会到甜美,艰难中他们总在寻找希望。于是,我看到,他们的告别是经常的,他们的步履却是放达的'。所以,即使八月的胡天北风卷地,白草断折,面对漫天大雪,岑参仍能喜悦地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所以,即使“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仍能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所以,即使二十三年被弃置在“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仍能达观地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以,……

  阳关之前,我看到他们缓缓向我走来,目光那么平静,笑容那么肯定,神采那么自信!

  又是北风呼啸,沙尘席卷而来,我站在沙山之巅,远眺夕阳下沙山的美景:一天一地都被铺排得大大方方、明明净净,色彩单纯,气韵酣畅。陶醉中我低头俯视,却发现山脚有异象——那里有一泓清泉,横卧山底。漠漠沙漠中,它显得如此突兀;茫茫黄沙中,它是如此明亮。它太清澈了,清澈到让人觉得它不该属于这个地方。以它的品貌,应在江南水乡,温婉而宁静地流淌,涓涓不息。而它却在这漫漫黄沙中营造出一片如此可人的天地。漫天的飞沙,难道从未将其填满?夜半的飓风,难道从未将它吸干?

  沙山之中,清泉之畔,冥冥中,一个声音传来,不疾不徐,从容镇定,字字分明:因为坚守,因为坚持,所以永恒!

  在余秋雨先生曾经站立过的地方,我仰视,我俯瞰,我感动,我喟叹,那自然的山水啊,那人文的山水啊,那如珠玑般的字句啊,都是我生命的养分,滋养我的思想,滋养我的情怀!

《文化苦旅》读后感4

  徜徉在一书架散文著作之间,我的心在犹豫,手已经不由自主地取下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刚刚翻开第一页,就追随着他掉入那华丽的摸不着边际的文字宫殿。我一动不动,心却已背上行囊,和他一起天南地北地游荡。冷落了几百年的古战场烽火重现,敦煌的黄沙中分明有赤脚的飞天在起舞,灵秀的苏州偏偏在雨中低声哭泣……

  读着余秋雨先生的文字,我就像在某处古迹放飞着心灵,让它随艺术的激流冲刷每一种文化,让它与古老中国的文化相碰撞!我的心却被撞痛了,因为这文化承载着太沉重的历史,太沧桑的过去……

  余先生是一位幸运的苦行者,中东焚天的战火中,冰岛封天的严寒中,昔日罗马悲壮的斗兽场前,都印下了他清瘦的身影。说他幸运,是因为他总是在最佳的'时刻巧遇文化,大雨来到宁波讲课,就遇上天一阁开放;黑暗中迷路,却无意中经过但丁故居。而细心的他又总能从眼前的蛛丝马迹中看到深远的历史,深刻的思想在稳重的文笔下交汇成河,征服了饥渴的读者,在华美中益显沉重,深邃中带有感性,像茶一样,几番品读,仍有余香再口。

  余先生又是心痛的,因为他必须一次次驻足曾经失去的辉煌,一次次仰望历史遗留下来的沧桑。最是痛心在敦煌,于敦煌漫天的黄沙中,我真想随余秋雨先生一起跪下,向那个斯坦因跪下。这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它彰显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传递的是一个民族的内涵!为什么?为什么敦煌要生在那个时代?为什么一个上下五千年的民族却没有一双智慧的双眼,没有一腔为民族文化而生的热情?我好恨,好恨自己为什么不早生一个世纪,与那位漠然麻木的王道士对峙,我相信我的冲动可以让他苏醒!

  就这样,敦煌一步步走着,文化一点点残缺着;就这样,我们的祖先,他们精神上的财富一点点地流失着。我不知道,我跪在斯坦因面前要说些什么,也许语无伦次的我只能瞪着血红的眼睛在凄艳的晚霞中与他对视!我愿让大漠的朔风将我与他吹成一塑雕像,立在黄沙漫天的敦煌,我愿与他对视千年!让我用这种方式阻止他们对敦煌文化的吞噬吧!我——只能如此!

  总是心存幻想,也许,眼前的一切辉煌与沧桑,都是冥冥之中历史早已安排好的一场戏;,让艺术活生生地为后人演绎吧!

  仍在追随着余秋雨先生,让心在历史古迹中游荡,我在心中祭奠曾经的辉煌与沧桑!

《文化苦旅》读后感5

  还记得初读这本书时,真正吸引我的并不是作者的下笔如有神,而是小叙中所说的“对我来说,《文化苦旅》就是这个外出的浪子”和“宅,成了一具无主的稻草人,成了一个废弃的箭靶子,破破烂烂地歪斜在田野间,连乌鸦、田鼠都不愿意多看他一眼”,还有“看来,浪子未死,气场未绝,就像笔记中的那个浪子,一路伤痕斑斑,而身心犹健,我离开门缝,许久无语,委屈你了,孩子。”这几句每一个都戳中我的内心,这让余秋雨都感叹的书籍何不引起我的注意,我对这本书充满了疑惑,对这本书的内容更是好奇,“文化苦旅”到底是什么,当时我仍无从得知,它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谜。

  而如今,大树的年轮又添上几圈,再拿起这本放置已久的书,也是别有一番滋味。《文化苦旅》到底隐藏这什么?这个问题深深地扎根在我心中。透过这本书,我感受到了咱们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大自然的神奇。那千山万水的豪迈在余秋雨老师的笔下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不曾去过他所描绘的任何的一个地方,也从未想过要去摸索、探寻,仅仅是看着这些文字,我的内心就已是无尽的赞叹。

  书中写了有着“天府之国”称号的都江堰;那夕阳西下,朔风凛凛而略显凄清的道士塔;接通着中华历史血脉的莫高窟;还有一湾不算太小的沙原隐泉和那风雨中的天一阁。这一切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陌生的、神秘的。它们在各自的地方安静的保持着自己的美好,但当余秋雨老师的笔触摸到它们时,它们又开始活跃起来。通过作者的笔,它们活力四射的出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们再次感受到文化和大自然结合的动人瞬间。

  作者余秋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河之子,他生长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他在书中说:“我在山河间找路,用短暂的`生命贴一贴这颗星球的嶙峋一角。”他触摸到了我们一些所不能接触的事物,他用一生的时间有劲祖国的山河,纵横华夏的大地,访遍名山大川,书写下这不屈的一笔。他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文化的魅力,见证文化的变迁,欣赏祖国的壮丽无垠。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其实本没有两者,因为路就是书。人生是路,是一条漫长的路;而书也是路,是一条崎岖的路。我们在这条路上摸索、前进。而最终的目标就是学习文化,了解文化。我们从咿呀学语到如今何尝不是这样的,改变我们的也就是这文化,这条路必定是苦的,但我们不妨去试试,就算结果不像作者那样,我们也最终在文化苦旅中成长起来了。

《文化苦旅》读后感6

  读《文化苦旅》这本书,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

  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有这种感觉,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作者余秋雨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我想,这个原因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同样适合。

  我们去某一个地方参观旅游,都总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的一切,主人是谁,修建的目的,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何许人也曾经到过这里等等。这样,就在这一瞬间,把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笼罩在每一位参观者的全身,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使每一位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历过一定的历史事件,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

  譬如说,我们路过汨罗江,总会在百感交集之中挤出一声来源久远的喟叹。既羡慕沉睡江底的闲散,又恨楚国忠臣的轻生;既有感于物换星移的短促,又兴幸楚臣的精神没有随流水而长逝;既叹惜滔滔江水的无情,又因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这众多的感慨,全是因为楚臣遇到汨罗。我们看到汨罗,就想到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爱国精神与浪漫诗篇。

  又如,我们去参观长城。长城,之所以能成为我国的象征,就是因为它一直肩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走在长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觉到无数英灵在抗击匈奴时的勇猛,倒下前转过头给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亘古不变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口号的提出,大概也是来自一个简单的愿望: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历代相存。而不懂得这一切,长城,中国的长城,只不过是一条长长的土堆儿而已。

  大概,每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需要一些历史事件才能得以丰富,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古迹,陈年的石头和木块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迹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与人类精神感悟出来。因此,文人也是丰富历史古迹的内涵的要素。没有历史事件与人物,人们对于无论有着任何意义的景观都只会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与技术多高啊!”之类单纯的赞叹,而永远也不会有更层次的感慨。旅游的更高层次,就是要领悟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传统精神。

《文化苦旅》读后感7

  暮色四合,喧哗的一切复于平静。静静的夜里,最好莫过于读书了。一盏孤灯,一杯浓茶,摆上余秋雨的游记散文集《文化苦旅》,细细品位起来。

  静中求定,这便是读书的境界。书打开了,一瞬间眼前多了个余秋雨,似乎正与我品茗论文。渐渐,我身不由己的加入了旅行队伍中,又仿佛整个旅行中就仅有一人,那就是我。天高地阔,万事万物如此真实。余秋雨就象一个导游影子,摸不着,却处处皆在,在指引着我,在牵动着我的思绪,让我真实去体验这苦涩的旅行。

  我爱喝茶,尤其是浓茶——碧绿的水透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倘若你一口把它喝下,你必须回叫苦不迭。茶,仅有慢慢去品位。初入口也许会感到苦,但细细噙入,仿佛一股细流淌过,一股甘甜清香自腹中升起直冲脑门,那舒服惬意仅有身临其境才能体到。越咀嚼越有味,读书也是如此。

  在那里,我的思想显得多么苍白无力。如钱塘江大潮,细细密密的文字却有席卷一切的磅礴气势。每一个跳跃的字符是最完美的`组合,平实而感人。

  我走过敦皇,进了莫高窟。“看莫高窟,不是看一个死了多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在这儿,我完全被“历史的洪流消融”。“那里没有重复,真正的欢乐从不重复。那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那里什么也没有,仅有人的生命在蒸腾。”是的在这千年文化的积累面前,我又是什么呢?在这朝圣者众多的圣地,却偏偏出了个王道士。从此,它蒙了辱,中华民族蒙了辱,但不也是王道士才使莫高窟文化大放异彩吗?中国文化何其多,却偏偏忽视了这座文化宝库,何其的悲哀!

  “历史,从来不给附庸以地位。”“历史,从不给弱者以怜悯。”上海人就是有一种精神,他们要证明他们是强者。“真正的强者,永远占据一席之地。‘这不正是中华民族所需要的吗?

  “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日,没有昨日就无所谓今日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废墟是进化的长链。”“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在心灵与心灵的撞击中,发出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的呼唤。

  在这儿,已超过了时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艰难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历史的漫游,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对那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的默认。读它,让我受到了灵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礼,心灵的升华。

  人生,其实也是一种苦难旅行。

《文化苦旅》读后感8

  《文化苦旅》是当代学者、作家余秋雨的一部散文集。于1992年首次出版,是余秋雨先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主要包括四部分,分别为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

  全书凭借山水风物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该书获得了全国金钥匙图书二等奖,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上海市第二届文学艺术成果奖,台湾最佳读书奖。

  刚读完《文化苦旅》的开篇,就有着一股莫名的冲动让我拿起笔,想要写一写那我不理解可是读过却有一种明悟的莫高窟。

  我跟随着余先生,跟随着他的脚步,去探索一个我从未接触的、玄妙的飞天世界。我站在道士塔前,倾听着从塔内传来的哀嚎,它在列举着一个罪人的条条罪状,在向世人叙诉说心中无休止的痛。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画面,那个古老的民族在无助向他求饶,却无法阻止那恶人的行为,在他手中,一箱一箱的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被外国冒险家以极少数的钱财运走,在他手中,飞天的壁画被那石灰刷得一干二净,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消失在飞天的历史长河中,在他手中,飞天雕塑的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

  我流下泪来。我好恨,正如余先生所恨的那样,恨自我不能用自我的胸膛去阻止那小丑与小丑之间的交易,恨自我不能与那小丑离开如云的战阵决胜负于城下,恨自我即使能够拦住车队,却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

  莫高窟,莫高窟,你有着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前呼后拥向你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在你这儿的举行着跨越千年的游行。

  在余先生笔下,莫高窟有着我不曾体悟到的独特的美,那些粗粗细细的线条和深深浅浅的色彩,是中华历史文化的缩影。北魏色彩的浑厚沉着,隋朝的畅快柔美,唐代的喷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细、温煦……这些石像已经不是简单的观赏品了,他们身上肩负着中华文化传承的重任,它们也是有生命的,它们的生命是漫长的,是永恒的。

  正如余先生所说的,“莫高窟它是一种聚会,一种感召,它是一种狂欢,一种释放,它是一种仪式,一种超越宗教的宗教。只要是只闻它的人,都会以一生来投奔这种仪式,理解它的洗礼和熏陶。”

  以后总有一天我会亲自去莫高窟看看,做他的朝拜者,去探寻它的底蕴,去理解它的洗礼和熏陶。因为正如余先生所说,我们,是飞天的后人。

《文化苦旅》读后感9

  读了《文化苦旅》这本书,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

  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有这种感觉,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人跟文化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作者余秋雨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跟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我想,这个原因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同样适合。

  我们去某一个地方参观旅游,都总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的一切,主人是谁,修建的目的,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何许人也曾经到过这里等等。这样,就在这一瞬间,把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笼罩在每一位参观者的全身,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使每一位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历过一定的历史事件,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

  譬如说,我们路过汨罗江,总会在百感交集之中挤出一声来源久远的喟叹。既羡慕沉睡江底的闲散,又恨楚国忠臣的轻生;既有感于物换星移的短促,又兴幸楚臣的精神没有随流水而长逝;既叹惜滔滔江水的无情,又因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这众多的感慨,全是因为楚臣遇到了汨罗。我们看到了汨罗,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爱国精神与浪漫诗篇。

  又如,我们去参观长城。长城,之所以能成为我国的象征,就是因为它一直肩负起了保家卫国的责任。走在长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觉到无数英灵在抗击匈奴时的勇猛,倒下前转过头给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亘古不变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口号的提出,大概也是来自一个简单的愿望: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历代相存。而不懂得这一切,长城,中国的长城,只不过是一条长长的土堆儿而已。

  大概,每一处自然景观跟人文景观,都需要一些历史事件才能得以丰富,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古迹,陈年的石头跟木块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迹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与人类精神感悟出来。因此,文人也是丰富历史古迹的内涵的要素。没有了历史事件与人物,人们对于无论有着任何意义的景观都只会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与技术多高啊!”之类单纯的赞叹,而永远也不会有更层次的感慨。旅游的更高层次,就是要领悟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跟发扬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传统精神。

《文化苦旅》读后感10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古以来,学习就讲究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在广袤的书海中,我认为更以如此。只读讲述大道理的书,实际作用并不大,所以我喜欢读游记。用或浅或深的文字述说一次次旅行,让人沉醉其中并受益匪浅。

  游记中,我极喜欢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起初,仅仅是名字吸引了我,而当真正翻开此书时,我如痴如醉,仿佛在这些精妙的文字中同秋雨先生一起开展了一场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旅行。观赏世界风景,经历人生风雨。在书中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一天时间,我便读完此书。可却读不到自己的感悟。遂我读第二遍。仿佛重新开展了一场旅途。这次旅途我放慢了脚步,仔细观察身边风景。读毕,我认为《文化苦旅》主要写了四种元素,即:风景,历史,文化,人生。自古以来,华夏文明有许多文化皆是隐匿于山水之间,可以说山水本身就是文化,它包含着人生真谛,见到它也许我们就会想起一段历史。而秋雨先生并不大张旗鼓的描写山水,而是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一个不经意的角落亦或者是一副整体的画面,令读者身临其境,仿佛与秋雨先生产生了心灵的共鸣,再自然地引出这处风景的历史和其中所包含的文化,令读者在陶醉中丰富了历史知识,领悟生活哲理,提高文化水平。在山水解读历史,在历史中解读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使我不禁感叹大师的功力。这次文化苦旅对我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提高,更有一种精神上的升华,

  读了《文化苦旅》,我认为真应该出去走走。旅行是对一个人的历练,它使一个人趋于成熟,洞悉人生百态,使一个人增长见识,了解各地文化,使一个人逐渐沉稳,领悟人生真谛。而我们却常常两三天闷在家里,坐着无聊而重复的事,想挣脱这种现状而又不知道如何改变,去旅行吧!看看那巍峨高山,看看那湛蓝大海,看看那荒凉沙漠,看看那辽阔草原,看看那祖国大好河山,看看那世界各地风景!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旅行,充满了太多未知,而知识就是这场旅途的必需品,在旅行中收获知识,领悟文化,体会人生。我想这便是秋雨先生文化苦旅的用意,也是人生的一大真谛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文化苦旅》读后感11

  “中国的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他们默默地离开了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

  阅读完余秋雨笔下的《道士塔》,我不由得有了写文章的冲动。在那看似平常的抬头瞬间,道士塔它悲惨命运的身影已渗透我的笔墨之中。

  原以为他是个白发老人,他赋有犀利的笔端,穿透历史的冷漠;他有难以捉摸的眼神,总在寻找些什么。但走近他的文章深处,才发现他与苏东坡颇有相似,有着“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自喻,独自享受着老年、中年、少年。在颠颠倒到的.日子里,泼墨洒下历史的余辉……

  道士塔是一溜空地上的幸存者。虽然在夕阳下有些悲凉,但它始终不放弃他的使命。只是命运使他有了一个昏庸的主人——王园录。王园录是个平方法没有文化的道士。在愚昧地改造道士塔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藏在塔底下的文物。面对金钱的诱惑,竟爽朗地用文物做成了一笔又一笔轻松的小买卖。他还四处招摇,引来无数外国人的抢购,好比现实生活中抢购市场大清仓的场面。一箱又一箱的文物悄悄从中国土地上流走,换来的是只是他愚蠢的笑脸和渺小的身影。

  我想我们不该痛恨外国的学者、汉学者、考古家、冒险家他们的狡诈。我们是不是该痛心地问一问:‘为什么他会出生在那个年代?’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不,他是古老中国的罪人,是他摧毁了文化。

  如果我用‘无知’来形容他当时的行为,那只会使我对不起‘无知’这个词语。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泻,完全可以将他彻底冲刷洗净。

  在初中的历史课本上,有着火烧圆明园的资料。那时我发现;原来我们中国人是那么富有,古老的中国文化是那么耀眼。虽然现在的圆明园已化为灰烬,但是它同样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也述说着千百年来历史的改变与人类对他的摧毁。

  一位当代青年的几行诗句写得好。

  我好恨

  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

  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

  阴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旷野

  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

  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

  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

  离开如云的战阵

  决胜负于城下

  我叹息了。在原本属于中国文化古物的立场上,竟会有千千万万的中国专家为了追回曾经遗失的几件文物而钻研几十年。为了文物,他们会用屈辱去换取研究的代价。

  我震惊了。在余秋雨的笔下并没有丝毫刻意地描写,只将笔端淡淡地写下这一幕,但它足以令我毕生难忘。那一句‘我好恨’将成为文章中发人深省的最后一章。

《文化苦旅》读后感12

  中国灿烂的文明正在被时光磨灭,不知在角落里边回味心酸史边唾骂历史罪人的人们是否真曾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我一直以来欣赏懂史且敢于评论批判历史的学者,而也同时认为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的余秋雨先生是无数学者中的豪杰,他的《文化苦旅》是万千部文史学散文著作中最为出色的上品。

  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夺得首奖。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余秋雨先生以他独特的写作魅力吸引着读者,那是一种苦涩的回忆,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他也曾在本书中像许多知青学者样深情感叹,但同样的感叹,出现在不同的地方,韵味也相差甚远。正如他所说的一样“我也可以年轻”,他的人生是富有弹性的,他总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闲度过他充实的中年时光,所以,余秋雨先生无论何时都是个混合体。因此,他的文章,也永远夹杂着不同感觉的口气。如他对中国文化日益沦陷丧失的悲伤感慨,就饱含了年轻人对不满的辱骂,中年人对世事的无奈和老年人沧桑的惋惜。

  也许有些的观览完全无心,但撰成此书的灵感源头绝对是有意的。很明显,他发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尘封点。在如今这个弘扬我国绚烂文明的蓬勃时代提出这样的悖论观点,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国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创造过盛世,人们为了保留住曾经繁华便将绚烂的文化代代相传,陆续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筑,就连普通的牌坊,藏书楼也印有文化的痕迹。但人们的理想总是好的,而岁月却是逆人而行,变故也是层出不穷的,人们再想保存下来的东西到了一定的极限还是会被时间冲走,虽然也有些是出于人为,但归根结底,还是源于历史的轮盘上的空白。有些历史尘埃的东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学者在哀伤的挽回,总痛心的活在不属于他们的曾经,便永远无法活着走出来。因此,“正视过往与当下”,便是我从此书中悟出的一个当前重要的课题,我也同时认为这是余秋雨先生的研究与警世主题。

《文化苦旅》读后感13

  读罢余秋雨老师的《文化苦旅》,我很想抓住些什么,却又难以言状,只觉得淡淡的哀愁与寂寞萦绕在心中不去,又难复平静。

  从滚滚黄沙的大漠边塞到温婉宜人的江南小镇,余秋雨老师的文化足迹,跨越了大江南北,旅途中夹杂着喜悦、激动、哀伤、沉痛……百感交集,而最终只汇合成一个赫赫刺人的“苦”字。中国史上叙说羁旅之苦的文学作品不在少数,然而负担上“文化”二字,却更令人觉得这苦涩的味道浓得要化不开了。

  说说那个令人恨恨不已的王道士吧,青砖黄泥的道士塔原也只是个普通的佛教地方,可当那王道士开掘了一门永久性学问的洞穴后,这儿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了达官贵人宠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谀逢迎的官场的中国的古文物,它们的清白也渐渐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国友人的不客气,王道士的傻笑,中国古文物就此一车一车地安全运出国境,王道士与外国友人的寒暄。唉!伤心欲绝!余秋雨老师之苦,皆因有着中国古代文人忧国忧民式的文化自觉,种种令人痛心疾首的现象赫然呈现在自己的眼前却无能为力,也就难以自抑地揪心揪肺了。

  也许是我出生的年代比余秋雨老师要幸福,没有亲眼目睹种种擦肩而过的'辛酸与血泪,因而没有那种刻骨铭心的苦味萦绕心头,然而余秋雨老师笔下一幕幕清晰可见的中国式文化悲剧,已经令我的心也不自觉得随之惆怅,陷入了淡淡的寂寞,历久不散。也许余秋雨老师得知我们肆意欣赏着他的“苦”,却不能与之同苦,而只是仅仅的“寂寞”,怕是他的“苦”又会更甚了吧。

  也许许多历史界的专家学者曾经不留情面地指出过余秋雨老师作品中与史实不符的种种纰漏,但是依然无妨,文学不同于历史学,毕竟余秋雨老师酿制的文化苦酒传出了令人心醉的香味,不仅仅是向读者,向文化界,更是向广大的中国人民。这样就已经足够了,不是吗?

  作为一名高中生的我就这样追随着余秋雨老师的足迹,在寂寞间行走着,徘徊着,彳亍着,最后旅途也到了终点站,只剩下了“这里真安静”的孤独与余韵……

《文化苦旅》读后感14

  在广为传颂的中国大地上,流浪教师余先生,在文化的苦旅中,跨过大山,走过雪地,回到历史的陌陌。他理性而严厉,回味苦涩,焦虑过后是理解,沉思之后是放松,是老幼,是言辞激昂的氛围,是能吞噬世界的深刻评论。——这是《文化苦旅》。这就是文化的苦旅。

  沙漠的荒凉,黄河文明的兴亡,江南文化与人情的美丽与落寞,古城风貌与历史。在《心灵之旅》中,余先生以文化学者精准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文化感悟与艺术表达,再现了隐藏在时间底层的深层思考,展开了山水与历史精灵的远程对话。太棒了!神奇!

  妙哉!

  是山水将文化的溶解,抑或是文化对山水的诗话?或是山水与文化的`天地契合?在看似平常的风景名胜之中,蕴藏的历史与内涵,涵盖的文化与深沉,在秋雨先生笔下,点点滴滴,猛的,全都滴成一团,如一股急流,把人震撼,感耶!叹耶!撼耶!

  西方一位哲人说过:“只有饱经沧桑的老人才会领悟真正的人生哲理。”余秋雨对于文化的经典评论便是他沧桑后博发而出的哲思。苏东坡三十七岁便自称“老头”,他颇有苏东坡“老夫聊发少年狂”的那种放达。放达于山水世界,放达于文化天堂。他曾说他常伫立,于观察自然与人交际境界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明史中,余秋雨先生将犀利的笔触直接伸向历史,伸向人文,他勇于批判历史,针砭时弊;他敢于发表见解,针针见血,这真是《文化苦旅》不同于其他散文之处,这正是《文化苦旅》长久不泯的精神所在。对于灵魂与精神的刻画,犹记得莫高窟里那位无知道士的愚蠢行径,犹记得长江入海口那个特殊群落一上海人的精明骄傲与能说会道。正是对于不被大众看到的内涵的深度挖掘,正是对于社会形态的方方面面的反映与体现,成就了这部书的魅力与价值。

  在山水解读历史,在历史中解读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让自己的心灵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礼,这便是我读《文化苦旅》获得的最强烈的感受。或许,我还未完全领悟作者的深意。或许,我还未真正读透这本书的内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怆奏响了时代的绝响,警世亦憾人!

  品一杯香茗,读一本好书,《文化苦旅》,值得一读!

《文化苦旅》读后感15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第一部散文合集,全书共37篇。它是用过山水景物来探求文化灵魂、人生真谛以及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其运用独具一格的文字风格描绘出我国的文化历史,又完好地把中国文人的艰难与自身回忆结合。于是我带着好奇的心去品读这一本书。

  第一篇为《道士塔》,讲的是一个无知愚蠢的道士——王圆箓令人悲愤的故事。《道士塔》的塔就是指莫高窟,而王圆箓做了莫高窟的当家后,以极低的价格向外国人售卖莫高窟里的中华文物。若以我们常人的思维,肯定会万般怪罪王圆箓。可是在余秋雨先生的文字中,他的“恨”不止恨王圆箓。篇中“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官都到哪去了,他们的滔滔奏折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一段足以表达了余秋雨先生对清末朝廷以及官僚的不作为感到愤懑又无奈。我第一次读是愤懑,第二次读是无奈,第三次读就只剩压抑了......

  紧跟其后的`正是《莫高窟》,写的是余秋雨先生对莫高窟的参观和感悟。莫高窟是我国的佛教圣地,由前秦时期开始修建,历经十六国,各朝在此地都有不同的建造和修缮。余秋雨先生运动窟中壁画鲜活的语言向读者诠释了莫高窟足以傲视异邦古迹的证据,从乐樽和尚对佛教的崇尚,至盛唐时期人民幻想的飞天,无一不使余秋雨先生感慨万千。我也去过莫高窟,但大多时候走马观花,只是单纯地觉得窟中的壁画很壮观,却无法如余秋雨先生一般表达出如此豪迈的文字。篇末的一句,则是先生对莫高窟,对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自豪——我们,是飞天的后人。

  余秋雨先生的这本著作《文化苦旅》深深印在每个读者的脑海里。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力量。有人称他是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这些话道出了我的心声。我之所以要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是想要表达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先生展现给我们那一处处古迹背后的辛酸和沉痛以唤醒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铭记我们历史的教训!

【《文化苦旅》读后感】相关文章:

文化苦旅好句07-03

文化苦旅感悟08-29

《文化苦旅》有感05-05

文化苦旅读书09-25

书写文化的苦旅作文07-02

阅读文化苦旅的心得12-13

文化苦旅阅读感悟12-27

文化苦旅初文化苦旅中读后感范文(精选9篇)08-03

《文化苦旅》的读书笔记05-30

文化苦旅的读书笔记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