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化苦旅》有感

时间:2023-08-24 14:45:01 文化 我要投稿

读《文化苦旅》有感合集[15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文化苦旅》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文化苦旅》有感1

  第一次读得这本书时是在大学图书馆的书架上无意间看到,便借回宿舍阅读,只记得读完整本书后,被余秋雨先生严肃深沉却又辽阔邃远的笔触深深折服。之后这本书便在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再后来,大学毕业前夕逛书店时购得此书,心里甚为欣喜。如今,我再次翻开此书,又重新带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

  书中,余秋雨先生透过中国大陆的自然景物、名胜古迹,比如都江堰、道士塔、莫高窟等等,写出了中国人心灵中的纠结,同时这也是有关中国美学的书,深入浅出,用干净漂亮的文字,描述了中国深沉的文化,并抒发自我的情感。

  他从祖国大西北的甘肃敦煌起步,转向大西南四川的柳候祠、都江堰,再到东南的吴越春秋,最后写至境外南洋的叠叠从冢。写下了《那里真安静》、《莫高窟》、《五城记》、《夜航船》、《道士塔》、《酒公墓》、《华语情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许作为一个文人,杯水车薪,不愿去找旅行社写出一些乏味的旅游观感之类文章。由此便决定了他的文化旅行成了种"苦旅",浪迹天涯,行行止止,风尘仆仆,劳筋伤骨,这不可谓之不苦涩,再没有这般的创作魄力了,也可谓是真正的苦旅了。

  然而,真正的苦旅,是思想上的跌宕,是他对文化无休止的追思和探索。特别是其中一些写景但有蕴藏着人生的'感悟。比如:"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池。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惟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述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一生都在忙碌的所谓公务和事业,很可能不是你对这个世界最主要的贡献;请密切留意你自己也觉得是不务正业却又很感兴趣的那些小事。"等等,无不尽显余秋雨先生的智慧,读了这些语句,使读者瞬间对生活大彻大悟,找到人生的目标。

  正是余秋雨先生的在山水解读历史,在历史中解读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让我的心灵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礼,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规划,这便是我读《文化苦旅》获得的最强烈的感受。或许,我还未完全领悟作者的深意。或许,我还未真正读透这本书的内涵。但是这对我的人生规划已足矣,很庆幸自己读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读《文化苦旅》有感2

  记得去年夏天老师推荐的书目里有它,可多日的闷燥让我无心赏读。在家收拾旧书,它又一次出现在了我的眼前。又是一年春好时,窗外桃花艳艳地开着,兴趣使然,我终于踏上了余秋雨先生的苦旅。

  从遥远浙江乡间的牌坊、寺庙到李冰父子世代守候的都江堰,到甘肃的莫高窟、大漠中的道士塔,沙原中的隐隐清泉,再到喀什、到东北荒凉的流放之地“渤海国”,到杭州、黄州,到曾几何时名震天下的山西,到喜马拉雅山下的鱼尾山屋谱写《千年一奴》,甚至是在北极,文化一直在行走,从未止步,脚下每一寸土地都是动力的源泉,探索、寻根、追问,驰行不息。

  如余秋雨先生所说:有点意思。

  苦旅,重点在于苦。条件苦,不消说,祖国大好山河,世界雄伟奇观,哪一处会少了奔波与疲劳?视觉与精神的盛宴,但同时也考验人的毅力,可真正之苦并不止于此,心中对文化迷失离散的失传惋惜才是真正致命的苦,是颤动心灵的痛苦,无法言语。

  夕阳西下的莫高窟,朔风凛冽,风的低吼,这么多年来,总是重复着一个名字“王圆篆”!

  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王圆篆不消说,照片上的他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只是一位普通的中国平民,悲剧也自此始,余先生言:世间很多看起来正常的现象,常常掩盖着一个可怕的黑洞。莫高窟的惊人庙藏,使王道士这个守护者与守护对象之间产生了文化等级上的巨大落差,这个落差,便是黑洞。

  于是,精美的壁画被草草涮掉,补石灰抹白,最终补绘上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石窟被铁锤砸开,塑像被打碎,一片惨白,眼前一直晃动着草刷与铁锤……

  藏经洞被打开,一个可以使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耗尽一生的.具大宝库就这么被粗暴地打开,一次又一次。斯坦因仅用三十英磅便换取了九千多个经卷,五百多幅绘画,二十九个大木箱。七天打包的时间,每辆得靠三匹马拉的运输车,就这样,世间文物就这样简单粗暴地被剥离原生的土地,运到地球的另一端。

  这种心痛,痛苦在大漠回荡不绝。我好恨,恨自己不能出生在那个时代,亲身感受文化浓厚的气息;我好恨,恨王道士的无知;我好恨,恨大漠驼声和滚滚黄沙,书读到此,竟心痛得不可言语,我好恨。

  踏尽祖国大好河山,从古至今,盛世荒冷皆览尽。《文化苦旅》真是只有”苦”字可与情感相配。文化苦旅,不是余秋雨先生一人之事,应成为中华儿女的共同事业,大漠荒烟、雪峰足迹、江南小镇都是文化,“苦”,要用心去体验、要用心去景仰,用一生去追寻,这才是中华儿女对上下五千年文化应有的态度。

  书写至此,心痛不已。

  文化苦旅,是责任,知苦方知其可贵。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此此为归。

读《文化苦旅》有感3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被封面上那一望无际的沙漠所吸引,漫漫黄沙,沉静而疏远,夕阳的余辉在这里投下一片阴影,近在眼前的是一道车道轮碾过的痕迹,或许,就是在这里,开始的"文化苦旅"。

  曾想将自己定位为历史文化的尘封点,因为,是它们,在这里,被一次次温柔地揭开神秘的面纱。只有它们,是这本书的主角,这样才符合主办方的要求。但,暮色四合,喧哗的一切归于平静,一盏孤灯、一杯浓茶,再一次体味文人的魅力,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目中的乡,我似乎身不由己,加入了旅行的行列。因此,今天,站在这里,我并不是名家笔下的主人公,我只是个配角,我是那只轻轻揭开神秘面纱的手,是那个孤独的旅者。余先生是个导游,不,是导游的影子,摸不着,却处处皆在。

  因为不再雇得到李白的轻舟、陆游的毛驴,因为无法穿越那种似现代而又非现代、由松散懈怠连接成的层峦叠嶂,余先生选择了自己的游历方式,而我有幸,选择随他一路讲去,行行止止。

  在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的金光照耀下,领略那吸纳了无量度的才情的、空灵而又膨胀的、神秘而又安详的石窟。侧耳听山前那一泓泉流汩汩有声,抬头看沙漠之月特别清冷,这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冲着王维的那首《**曲》,我们去寻阳关。在那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因为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仿佛看到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听到湖**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还有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的军旗。随着一阵又一阵的烟尘,都飘散远去。那里的胡笳和羌笛,音色和自然混合。但后来都成了士兵们心头的哀音,于是阳关受不住叹息的吹拂--坍驰了--坍驰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风如浪。

  沿着沙路,我们遇见了老尼孤守的陋屋。那里同她一起,听够了一整夜的风沙呼啸。翌日,明净的水色把耳根洗净。当我们看够了泉水的湛绿,抬头,望望粲然的沙壁。这里有鸣沙山,有月牙泉,还有沙源隐泉边那静静的文化守候。

  后来,我们去了柳祠,行于排排固执肃立的石碑间,听余先生叹:正是发配南荒的御批,点化了民族的精灵。

  而在白莲洞中,我们想起了赖声川的《暗恋桃花源》,上海青年艺术家的《山祭》、《魔方》,想起张晓风的《武陵人》,以及那句"这里的幸福,取消了我们思索的权利"。

  走出白莲洞,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个长长的隧洞,其间奔逐着一个古老的民族。而这个古老的民族,不止有长城,还有**。

  你知道,这时的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些山水--自然、人文;你知道,我已经为自己来自这伟大的民族而自豪。

  "可怜"的白帝城是多么的劳累,清晨刚送走了李白的轻舟,夜晚,还得迎接刘备们的马蹄--我却愿意是白帝城,因为有三峡的奇诡,能听见神女静静地梦语、殷殷的期盼。

  还有范仲淹的洞庭,慧远、陆静修们的**……

  第二天,梦醒,台灯下的白纸上,红色的水笔分明地写着:我要去旅行,沿着余先生的足迹。

  正像余先生所言,自己所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人和文人留下较深印迹的地方,因为我们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没到一个地方,我们总会无端的感动、无端地喟叹,愿意像傻瓜一样木然伫立着,一会儿满脑章句,一会儿满脑空白。我们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与先辈们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雨声。

  从风景秀丽的江南,到大漠孤烟的大西北,从冰天雪地的北国到充满民族风情的西南边陲,将祖国的山水以文化的名义走遍,着迷于莫高窟的色彩、()线条,感慨于无法用文字解读只能用意会的西子带来的飘渺意境。

  所有这些,来自一个人的文字,如果愿意,还有我们每个人深深的脑海——

  盖上书,发现文化苦旅不苦,只是我们真的该携了文化去苦旅--别让她太寂寞,去云深不知处的**,姑苏城外的寒山寺,斯人已去的黄鹤楼,一一揭去他们的神秘面纱。

  历史面前,我们只是配角,若不深思,不徜巡,待有一天,在那属于我们的历史画卷中,后来的人们将寻不着我们这代人的身影。

  轻轻地,轻轻地,翻开黄沙作响的封页,开始一段段神秘的旅行,去爱那些文字、那些思想,去爱山川、那些河流,去爱那些文化、那个民族,去爱这个时代、爱自己,可以不自私、不浮躁,我们可以有内涵、会感恩。

读《文化苦旅》有感4

  一篇篇精彩的美文,余秋雨带我们探寻我们这个泱泱大国的文明和历史。

  你漫步徜徉的地方,总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可能有些地方我们不曾亲临,通过您对当地人、历史、自然的浑沌交融,历史的沧桑感和人生的沧桑感就会遍步全身,那些历史好像亲身经历过,从而紧随着的感动,叹息。

  比如说,我们路过汨罗江,总会在百感交集中挤出一声久远的口胃叹。既羡慕沉睡在江底的闲散,有恨楚国忠臣的轻生;既有感于物换星移的短促,又庆幸楚国的精神没有随流水而长逝;既叹息淘淘江水的无情,又因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这众多的感慨,全是因为楚臣遇到了汨罗,就看到了汨罗,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爱国精神与浪漫诗篇。

  又如,我们去参观长城。长城,之所以能成为我国的象征,就是因为它一直肩负起了保卫国家的责任。走在长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觉到无数英灵在抗击匈奴时的凶猛,倒下前转过头给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亘古不变的黑色眼睛。“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口号的提出,大概也是来自一个简单的愿望;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历代相存。而不懂得这一切,长城,中国的长城,只不过是一条长长的土堆而已。

  文化之旅,在旅行中品位文化,升华文化。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没有历史事件与人物,你即使来到有任何意义的景观也只是会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多高啊!”之类单纯的赞叹,而永远也不会有更深层次的感慨。旅游的更高层次,就是要领悟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传统精神。

  正如他在自序里说的:“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觉到年岁陡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本书写得的确不轻松,那惨白的洞窟展示着不堪回首的历史,一个个文化遗址都是对“荣耀”与“耻辱”的诠释。中国也不是往日的以“泱泱大国”自居的时代了。所以,让我们欣然接受苦旅,选择苦旅,在苦旅中探寻,铭记我们该记住的,试让敦煌的悲鸣停止吧!

读《文化苦旅》有感5

  这是本书的开篇之作,作者为何以此开篇?是有他的道理吗?带着疑问通读全文,才知作者苦心。用一个最具典型的例子向我们传达着他的感受,让读者体会“一种文化”经历了怎样的苦涩历程。

  敦煌莫高窟闻明于世,早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是古老中国乃至东方文化的代表之一,窟中绘制精美、丰富、规模宏大的壁画,以及沙泥塑像,还有大批的经文所开成的敦煌学,是现代研究古代文化与文明的重要文献,令科学界震惊,就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在历史长河的历练中,越发显现其魅力所在,从此世界关注敦煌这个地方。这是祖先给我们的遗赠。

  作者就是为我们翻开了这页历史,看着敦煌美,让我们惊叹的同时,一样遗憾者由于愚昧与无知,对她的摧残与破坏。时间会在任何事物上留下痕迹,无论是人的生老,还是事物的变迁,都是自然的规律,可是人为的破坏却加速事物的恶性循环,造成不可逆转的错误。敦煌汇聚多少能工巧匠的智慧与艰辛,它巧夺天工和浩大的营造工程是现代人不可想象也无法模拟的事情,然而她的神奇与美丽也会在瞬间粉碎,也许这就是历史吧!作者以莫高窟的罪人王道士为典型,影射出一批这样的人,在讲述敦煌历史和文化同时让我们看到某些无知的中国人的所作所为,作者感叹、叹息着“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无奈的“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作为一个学者,他要怎样急呼,在他心底又将怎样痛苦的呼喊!可惜,他不在那个年代,他无法改写历史,无法把无知变为有知,他只有这样面对惨白。我在想中国更可悲的“惨白”不止是敦煌,细数现存的稳中有各处古迹那一个不是历经风雨,王道士这样的人不止一个,更可怕的是个人的行为主导一切,无人问津,无组织、无纪律,更没有保护意识,很多古迹多为民间组织保护、崇奉,才得以保留下来。此时,读者脑海中也许已浮现许多……似乎与作者一同投入拯救文化的急呼中。

  如今,英国伦敦博物馆,法国卢浮宫,世界各地知名的大博物馆都陈列着各种来自东方,来自中国的文物珍品,更甚者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这些仅此一件的遗存,却不在我们手中,也许再无缘一见。前一段中央四台《国宝档案》连续讲述了,追踪遗失国外的中国国宝级文物,也许就是为了满足让国人看一眼的愿望吧!这也让我们认识了历史,知道外国人从我们手中略夺了多少珍宝,又因无知的人送给他们多少无型的有形的财富。那是打上历史烙印的珍宝,世上再找不到第二件,再也没有人能制造给我们。当历史翻过这一页页,我们只能自责为什么不能保护和拥有属于我们的“东西”?这就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苦”吧!我们体会到了。

  王道士是中国历史的罪人,道士塔永远受到世人的唾弃。当外国人拿着我们的经文,成就他一生事业的同时,外国人还感到从中国这么一个蠢人手中抢救了这笔遗产是多么重要。他们不断暗示,是他们长途跋涉,使敦煌文献从黑暗走向光明,文中这样写到:“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了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吧!至少它还存在于这个世界里。”可是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象作者一样感概中有多少无奈,为了文化的传承,与其毁在无知的人与无能的政府手里,还不如存放于他乡。现在外国学者都以成就他们一生的敦煌学在中国学者面前炫耀,而我们的学者要向他们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作以研究。作者在最后发自内心的感概到:“我好恨!”

  “不止是我在恨,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比我恨得还狠。他们不愿抒发感情,只是铁板着脸,一钻几十年,研究敦煌文献。文献的胶卷可以从外国买来,越是屈辱越是加紧钻研。”

  作者在文中提到,他佩服外国的学者,因为他们也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都是为了文化研究,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这前提是什么呢?我国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为此耗尽终生,肩负着中的荣耀与耻辱,我们能找回那遗失的“东西”吗?答案在文章最后写到:

  “我去时,一次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正在莫高窟举行,几天会罢,一位日本学者用沉重的声调作了一个说明:‘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这几年的成果已经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最后让我们庆幸的是:敦煌还在中国,没有人能把历史搬走,也没有人能把一个民族的文化略夺或是拱手送人。作者以自己的感概告诉如今的人们,尤其是现代的年轻人,请记住历史,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注重文化,保护我们的文化,使之发扬光大、源远流长,切莫因无知,无意间就成了历史的罪人。

  西湖的水,太拥挤。

  这里踏过了太多留连的脚步,这里映出了太多婀娜的舞姿,这里吟下了太多旷古的绝唱,这里流传了太多璨灿的华章。边疆四起的狼烟,到这儿只剩下了歌舞升平;战场挥洒的血泪,到这儿也只剩下了波光粼粼。金钱,欲望,美色,酒香,在湖畔招摇,熏醉了天边一抹如血的残阳。

  终于,在西湖的亭台楼阁中,在西湖水的碧波荡漾之上,站出了一位林升。他望见宫墙间渗出的点点春风,拂乱了六桥烟柳,似乎看见一个王朝正乘着西湖水偏离了历史轨道,渐行渐远。他的笔尖指向了苟且偷生的朝中权贵,他的墨迹染透了碧汪汪的西湖水,他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南宋的天空: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西湖诧异。它嗅了嗅自己还夹带的林和靖的梅瓣鹤羽,不清楚自己好端端地怎么就和亡国挂上了钩。

  可是,林升们的声音却越来越响,其中有企盼,有无奈,有斥责,有悲哀。这又逐渐上升为社会的感慨,上升为社会的风向。

  西湖不是长江,可以尽情地冲着前方咆哮翻腾;也不是大海,可以随心所欲地卷起千层雪。西湖,只能默默地咽下所有亡国的寄托,然后,种进了浮在湖水上的千年藻苔。

  为何南宋会亡得如此轰轰烈烈?

  有人说,是因为宋朝繁极一时的昌盛。可是,论繁荣,无论如何也抵不过唐朝。

  有人说,是因为南宋持久的兵荒马乱。可是,论战乱,该是元朝当仁不让。

  我认为,南宋的成功,在于它培育了一大批优秀词人。虽说诗歌以盛唐为先,但是,唐朝李白太多,杜甫太少。因此,人们只能贴近唐的绚丽而难以捉摸透它兴衰蜕变的悲凉。

  历史,是由人民所创造的,但是,是由文人书写的。孕育出文人的王朝,才有力量在历史的长卷中留下属于自己的一页,哪怕是不够光辉的一页。

  该逝去的还是会逝去,该沉淀的还是会沉淀。光辉、屈辱,沉甸甸地降在了湖底,积成了软绵绵的淤泥,在清冷的湖水里,安详地审视着自己,打量外头的日新月异。

  文化的罗裳,历史的绸衣,厚厚地裹了一层又一层。西湖由绝代风华的.江南女子,走向了雍容华贵的妇人。西湖水,也由真切逐渐迈向了虚幻。坐落于繁华的人世,却拥有遥不可及的寂寞。

  行人换了一批又一批,可是脚步却一直踏不进西湖喧嚣下的宁静;居民换了一代又一代,可是心灵却一直融不入西湖美艳下的柔情。

  西湖,只能独自卷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叹息。

  每每来到西湖旁,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总会失去方向,失去自己对西湖的方向。

  这里有苏堤春晓,有岳墓栖霞,有雷峰夕照。可是,这里已容不下一片空间,留给现在的我们。只有那钟声幽幽,湖水泠泠,鸣声嘤嘤,指引着我,却又随了那人流,走向未曾预见的地方。

  成群结队的不停步的人儿们,他们眼神所专注的前方,又可曾是一个真正的目的地?所有的人,都随着另一个迷惘的步伐,遗失了自己的步伐。

  学者们也混在这一拨拨的游客中,悄悄地来了。他们在夜晚轻轻地打捞一池旷古的繁华,想要用自己的头衔、身份,去征服这一汪曼妙的湖水。西湖,也看过太多,她只牵扯下皎洁的月光,点亮了湖畔的灯红酒绿。

  景点,景点,眼里只剩下风华绝代;

  游客,游客,心中只剩下吃喝玩乐。

  所有的目的,在这里都失去了目的。所有的意义,在这里都失去了意义。

  西湖的面容,难道只有在泥淖后憔悴?

  于是来了位余秋雨。他放下身段,放下遮盖,毫无顾忌地跳下了这潭西湖水。他的脚掌,抚弄过西湖的肌肤,掀起层层历史的涟漪,他的水波被抽象了,但西湖,却在一个人身上真切起来。

  这是西湖的欣慰。

  这是中华文化的悲哀。

  中国人太过于追求历史的沉淀。放眼望去,大中华的土地上,哪处风景名胜脱得开文化的底蕴?道风,禅语,书生,大将,永远是最好的宣传,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

  中国人追求那些所谓的旅游胜地。可是,一旦追求者多了,那份悠远与幽静势必会被扰乱,而它先前的美,也不复存在了。

  于是,中华大地上,一幕幕地上演着悲喜剧。

  西湖也成了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

  微笑着,寂寞着。

  等待解脱。

读《文化苦旅》有感6

  读罢全文,浏览目录,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却是那《都江堰》。

  长城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作者也承认长城“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在景观上也有不小的观赏价值。但是他更青睐那个似乎并不起眼的却默默地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的都江堰。显然,作者是从整个实际意义的角度比较这两大工程的。

  接下来,作者并没有直接切入对都江堰的描写,而是又撇开一笔,写去之前的心理活动“心绪懒懒的,脚步散散的,在街上胡逛,一心只想看青城山”平平淡淡的,我只好跟着作者这样了。然而,不经意中,我被带到了一个全新的天地里,先是“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终于陡然一惊,我已站在伏龙馆前,眼前急流浩荡,大地震颤”使我有种置身浩荡水流面前的感觉。从平平淡淡到惊讶不已,作者并没有故意造势,只是如实地写出自己的感受,却如此令人入胜。

  作者以泼墨般的.气势写了都江堰的水,是飞奔喧嚣的水,是撒野咆哮的水,是充满生命的活力与激情的水。“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波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读到这里,我不禁心潮澎湃,眼前作者笔下的仿佛都不是日常生活中我们“可掬可捧”的水了,而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活物,是的,都江堰的水在作者笔下被写活了!“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又是淡淡的一句,却更衬出了都江堰水的生气。

  然而,这样的水最终被人类驯服而造福人类,我仿佛悟到了作者的意图,写水又不止于写水,而是要写出背后的人来,写充满自信、爽利地驯服自然的人。李冰的政治纲领冰清玉洁,他的学问不那么宏大却永远水气淋漓。作者在思索为人之道和学问之道,都江堰流泻出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作者似乎说了,又似乎没说,越发引人深思。

读《文化苦旅》有感7

  选一截闲静的时光,打开《文化苦旅》,随余秋雨山水一程,风雨一程。茫茫然旅秋雨之所旅,茫茫然畅秋雨千年之谈。

  清茶一盏,助我入境。

  它是文化散文,读来却更像是一本厚重的历史。穿梭其间,我无法不放慢脚步,细细品味。穿越千年,时空飞跃,人间百态,跃然纸上。或清明,或惨淡;或萧条,或栗冽;或温和,或肃穆;或人情备暖,或砭人肌骨;或擘目愤然,或笔底柔情。

  他曾说:"一个人,干着别的事,有感而发,写两篇散文,这才是自然。"品味自然,鉴赏风物,感受社会,领略人情。自然而然,有感而发,情自流淌,笔自相随,这样的文章也才是真正的好文章。

  走马观花,或驻足欣赏。合上书,闭上眼,脑海里,构筑着他所描述的文化场景,沉湎于涓涓流淌的深刻文字,或忧,或喜。诗人何其芳曾说:"每一本书都像一个梯子,使他从兽类爬到人类。"与我而言,不是每本书都能成为梯子,让人爬升。很多时候,它们是一个个迷津,我在里面艰难摸索,苦闷思虑;时而也曲径通幽,豁然开朗。在余秋雨的笔底,更多时候,我行进艰难:读懂故事,记忆历史,品味语言,领略情怀,沉淀思想,升华性灵。

  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在他的笔下沉淀为驳杂的沧桑。雍容大气,洁净而不矫情;激情浩宕,智慧而不失灵动;俯仰天地,无愧古今,行云流水,收缩舒展间灵性撒溅,饱蘸着智者横亘时空的.千年忧患,洋溢着圣哲涤荡今古的敏睿哲思。

  他摆脱了沉湎自我的小家碧玉,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情怀,宏立于天地之间,慷慨豪迈。奔涌的是历史沧桑,心中块垒;亦是民族自豪,毅然决然。居高时不傲物,坎坷时不失志。依稀间仿佛又寻回了中华民族沉睡已久的精神图腾……

  写文章是件苦差事,我们往往只看到他天南地北、海角天涯、中东欧美、大洋大洲间旅察,美景入眼,风光无限,却无法感受他旅程中无人问其粥可温,无人与其立黄昏的舟车劳顿、艰险重重;或许,更难以领会他置身大美之地情感浓烈,思绪奔涌,却难以为文、断然搁笔的的寂寥,窗外黑黑,笔下白白……

  而作为读者,欣赏这样艰难而成的文章,也未尝不是一件苦事。足不出户,跟随他旅足万里,思接千载,感受风幽怨,水清寒;更感受离伤黯,转零乱。在历史的时空里,与作者一起,与民族一起,即使苦苦挣扎如尘埃,也不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在灾难面前,难过地哭泣,倔强地微笑,却依然把脚步继续铿锵……苦着,也快乐着,与民族同荣同辱、同进同退、同喜同悲……惟其如此,我们才能载着华夏,负重前行……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希望,是一个民族发展源泉。深刻感悟,深情以待,认清局势,保持清醒。期待中华文化不败,期待中华民族长兴。

  恐惧着,我们都泥足于井底;无畏着,我们畅游于海天之际……

读《文化苦旅》有感8

  有光有阴,光而不耀,阴而不沉,是为光阴。

  苦,文化之苦旅,思,历史之长河。一提笔就感受到岁月陡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大悦大悲愤,最后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句话出自余秋雨先生的第一本游记散文《文化苦旅》自序中。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找文化灵魂,探索了中国文化的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以他独特的写作魅力吸引着我们,那是一种苦涩的回忆,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文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有两处:

  一、道士塔

  初读,我仿佛看见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实像,壁画依然不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敦煌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而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输往外国。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并非外表炫丽,而是它只是一种仪式,一种人性的,及它深层的蕴藏。这里有美丽的宗教天地,以及它是中国千年的标本,一种美的标本,纵使它曾经残缺,被人无情的、任意的转换。

  二、风雨天一阁

  一个成功的藏书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个强健的人。一个家族背负着坚守一座藏书楼的命运,范钦让诺大的中国留下了一座藏书楼,保留到现在。别的藏书家有,藏书也有,但没过几代,历史的.风尘就将它们掩埋了。但是范氏天一阁留下了,靠的是什么,是执着,坚定,还是如余秋雨说的超越意气,嗜好,才情,甚至时间的意志力。这种意志力是他曾毫不客气的顶撞过权势极盛的皇亲郭勋,为此遭廷杖,下监狱,他似乎什么都毫不顾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后连权奸严氏都奈何不了他。最终,便为中国文化留下了沧桑的历史。

  也许是我出生的年代比余秋雨先生要幸福,没有亲眼目睹种种擦肩而过的辛酸与血泪,因而没有那种刻骨铭心的苦味萦绕心头,然而余先生笔下一幕幕清晰可见的中国文化悲剧,已令我的心也不自觉地随之惆怅。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历史的重压、苦在历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远离、更苦在文人心里的敏感。

  有光有阴,光而不耀,阴而不沉,是为苦旅。

读《文化苦旅》有感9

  杭有湖兮,名之西湖

  西子湖畔,两三行人。

  我猜想现在并不是来这儿的最好时节。正值五月,阳光微灼。初夏的粉莲尚未长开,全然无了六月的旺盛艳丽。

  漫步北山街口,不难想象得出南宋的杭城是极尽怎样的富丽堂皇,实在是称得上"一步一风景,一景一传说"的美誉。

  "没有了西湖,杭州也将不复存在。"

  第一次接触这个名字,是在小学的文化课上。还不识字,用不标准的拼音念出苏东坡三个字,然后慢慢会一笔一划地写在纸上。

  苏东坡作为诗人,文采惊世;作为朝臣,忧国忧民。或者可以说,在苏东坡后,才有了容光焕发的西湖,才有了极度奢华的南宋国都,才有了许仙白蛇的传说。

  我很难忘记结局并不圆满的故事。漫无目的地走到堤边,在这里可以看见断桥,可以看到雷峰塔。总是惊艳于她的一袭素衣,惊叹于她的为爱痴迷,惋惜于她的百年孤独。

  寺庙晚钟

  "衰的,静的,冷的,是吴山庙;荣的,动的,热的,是学校。"

  搬家前,我并不在这座校舍里。

  记忆稍有些模糊了。大概是很久以前,还在老家的时候,住在一条小巷子里。

  巷里的人并不多,所以邻里都互相认识。巷里有间小校舍,说是校舍其实有些夸大了,实际上也只有七八个五六岁的孩童和一个老校长。

  校舍挨着座寺庙。同样也很简陋,庙没有名字,只有四五个僧人。校长和僧人是老友,得空就去看看。

  说来也奇怪,校舍是没有散学铃声的。几个学生掐时间掐得极准确,一到点上,老校长正摇头晃脑讲得兴致正高,"唰唰"就闪个没影。老校长自然是信不过我们的,请了隔壁的老僧整点撞钟。不过结果还是差不太多,老校长讲得唾沫横飞,少得可怜的几根头发甩来甩去,底下的学生闹得起劲,纸飞机飞来飞去。"当当当"一阵响后,学舍又只剩了老头儿一人。

  那段时间我一直期待着寺庙震耳的晚钟声响起来。整一天寂静的寺庙因为晚钟声热闹了起来,清脆的木鱼声,和尚念经的声音,寺庙因为这变得稍显活力了些。

  读到余秋雨先生书里的这篇寺庙,突然想起了很多。

  西出阳关

  "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一点儿没有被吞食、被遮蔽,边沿全是挺展展的',紧扎扎地把大地罩了个严实。"

  读了书中的《阳关雪》,突然叫人想去大漠看看。想去亲眼见见王维诗中心心念念着的故土,无数将士的白骨安息之地。

  "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

  长途跋涉的饥寒,进退两难的大漠,对故人的极度思念,造就了将士们心头的哀音。但却那样从容。告别是经常的,步履是放达的。犹是这种豪放,不得不使人叹服于唐人的微笑。

  胡笳和羌笛的合奏,自然浑厚,夺人心魄。渐渐被朔风吞没,消逝于一个民族风尘的历史中。空留如潮的沙海、微凉的雪。

  回去吧,时间已经不早,怕是还要下雪。

读《文化苦旅》有感10

  这是一本令人思考的书,这是一本历史厚重的书,这更是一本百读不厌的书,这就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它伴随了我已五年的时间,五年,近两千个日子里,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但是最爱不释手的仍然是这本《文化苦旅》。

  开篇的《道士塔》,就将我们带入到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盛衰之中,历史的深邃苍凉之感见于笔端。一页一页的细翻开来,在一行行的字句段落中间,随着余秋雨的思绪,情感,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纸面上的文化苦旅。仿佛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隧道,中国历史的一幕幕在重现,各色的人物正在演绎着自己的人生故事。有居庙堂之高的君主,也有处江湖之远的百姓;有文人墨客,也有无名小卒。他们的故事,或令人倾佩,或令人振奋,或令人伤感,或令人悲哀,但是无一例外的全都留给了后人,也留下了思索警训和更多的怀念之情。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经过了岁月的沉淀积累,终酿成了一份难得的精神食粮。

  余秋雨的文字,不仅有叙述的优美和悲悯的情怀,更重要的是在文字里加入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读书中的文字,仿佛穿越了时间空间,穿越了我们的心灵。字里行间蕴藏着最多的是对事件的剖析,正确和公正的总结。历史已远,当用另一种目光回望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思索,一份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文化苦旅》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作者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字,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从十年前的结缘到今天,我已经记不清多少次读这本书了。但是每当随意的翻开书中的任何一页,心情仍然会象最初时的激动,每读一遍,理解则又多了一分,思考则又沉重了一分。

  从远古到现代,从异国到他乡,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文化苦旅》指引着我们进行了一次别具一格的旅行。我想,未来的日子里,如果有可能,我会带着《文化苦旅》一起,按图索骥,身临其境的真实的去感受,以一种敬畏之情,沿着历史的足迹,去寻访那些曾经的沧桑往事。

读《文化苦旅》有感11

  很早就有同学跟我强烈推荐《文化苦旅》这本著作,但是一直找不到机会静下心来认真去品位这本书,上了大学,终于有机会细细地去体会这本书所带来的深刻内涵。 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这本书的自序中写到“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山水集,它还把历史解剖在人们面前,踏着历史的脚印,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倾听其讲述的中国历史文人,回到那真实的场景,去感受文化带来的震撼。所以,看这本书要慢、要细,里面的思考,只有慢慢地去品位,才能真正理解,真正领悟。 手捧着《文化苦旅》,走进书中的情境与思考,天高地阔,万事万物如此真实。余秋雨就象一个导游,在指引着我,在牵动着我的思绪,让我真实去体验这苦涩的旅行。旅行本应是陶醉于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然而我却无法使自己陶醉,心头莫名地涌出一种苦涩的感觉。这样,就在这一瞬间,把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笼罩在每一位参观者的全身,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使每一位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历过一定的历史事件,无端地感动。走过汨罗江,我们看到了汨罗,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爱国精神与浪漫诗篇。去参观长城,我们感叹她的雄伟与壮丽,走在长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觉到无数英灵在抗击匈奴时的勇猛。“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口号的提出,大概也是来自一个简单的愿望: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历代相存。 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对于“废墟文化”的描写。余先生似乎对此情有独钟。他好多次都写到了坟,并在叙述中多次插入对坟的描写。

  无论什么坟,都标志着一个人的死去,这个人的一生也许凄惨黯淡,也许风流千古为万人景仰,抑或是背负沉重的情愁在这个世上走上这么一遭。即使没有名垂千古,至少也该有“一堆黄土掩风流”吧。或许他认为死亡比活着更美好些吧。有些东西留有回忆就够了,至少蝴蝶来过这世界。他说:“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没有周遭的闲言碎语,走向比现实更高的殿堂,继续新的轮回。而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默默地在前人的墓碑前伫立上几分钟,感叹沧海桑田的.变迁,悟一会儿人生之真谛,因为只有在现代的喧嚣中,历史的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中,过去才能上升为寓言。

  这本书里有历史上的匆匆过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遗产的范钦的后代们,有淳朴善良但又愚昧无知地剥夺美的人,深刻地刻画了一个又一个文化的侧面,令人为之汗颜。看完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让我感受倍深,感受到了中国的文化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感受了中国历史的苦涩与坚强,也让我领悟了人生之路的得与失!

读《文化苦旅》有感12

  翻开《文化苦旅》这本书,一下子就被《江南小镇》这个题目吸引住了,一股莫名的亲切感从心底油然而生。江南小镇,在我心目中,就是光滑的青石板路伴着青砖青瓦的古色古香的房子,还有随处可见的拱桥的身影,在一轮桥的倒影边,是一级级用青石铺起来的石阶,总有几个农家姑娘伴着欢声笑语在石阶上洗衣、洗菜。

  余秋雨描写的江南小镇似乎比我想象的更好。在他的笔下,小镇多水多桥,石阶是从楼板下一级级伸出来的;姑娘蹲在石阶上洗脸打扮,还有从不远处的乌篷船上袅袅升起的一缕缕的白烟。河岸边又有石栏相映衬,石栏边三三两两地倚着几位老人,深邃的目光凝视着河面,仿佛要看穿小镇悠远的历史。

  也许先生描写的才是最真实的江南小镇,我虽生于江南小镇,但现代化的进程早已冲刷去了小镇原有的古韵,只能在心底一遍遍勾勒小镇的模样。

  如同先生之说,江南的小镇没有雀桥、乌衣巷的沧桑感,仅有的是那一份淡泊。江南的小镇不屑于荣华,因此没有磅礴的气势,有的只是幽幽的山林,悠悠的水流,自古以来都是这样,不曾有过升沉荣辱,只默默滋养一方土地,养活一方百姓。

  江南的百姓是江南小镇的代言,谁都不能否定他们的朴实、淳厚,即使他们比喧闹的都市人多金,也宁愿淡泊处世。他们的生活永远是忙碌而安静的。伴着清晨的'炊烟,小伙子们系好衣带,解开系在码头上的绳索,踏上一条船,慢慢滑动双桨,悠闲地哼着江南小调,逢人便裂嘴笑着打招呼。他们驾着轻快的小船,漾起层层水波,驶向远方。撒网、收网、捞鱼,一天的劳动就如此简单。而妇女们则倚着窗,静看家人的船驶向远处,然后洗衣,织布,烧菜……

  江南的小镇,没有多少道路,河流就成了小镇的血脉。的确,没了河流,就不叫多水的江南,柔情的江南。江南的河流纵横交错,河里来来往往穿梭不绝的船只,把小镇的各处都连接了起来。而河里纯净清澈的水则把人世的喧嚣、滔滔的名利全部冲洗荡涤,让心灵得以净化。

  想着余秋雨笔下的江南,耳畔回荡起一首童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我幻想自己坐于船上,穿过一个个桥洞,浅渚波光云影,扑面而来的空气带来的古意渗透全身……江南小镇的河总给人童年、故乡的感觉。

  读完了全文,我忽然希望去踩踏青石路,舀舀小镇水,访访江南人,感受江南古镇的文化,看穿历史在小镇留下的倒影。

读《文化苦旅》有感13

  日本的敦煌学研究家用沉重的语调在敦煌石窟门前说:“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这几年的成果已经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而在场的听到了这句话的中国学者们并没有太大的激动,而是默默的退了出去,在王道士的圆寂塔前,相对无言。——题记

  余秋雨对文化总是有着别样的情感,他用自己的足迹来向世人阐释着那不朽的,穿越了千年的文化情结。他用近几年的心血浇铸着《文化苦旅》,用铿锵的文字表达了华夏民族文化历经的的沧桑。经历了多少的苦难,那民族的瑰宝传至今天,完好无损的又有几个?那西子湖畔的一代名妓苏小小,那拥有通天本领却想成人的白娘娘,那充满了传奇色彩的雷峰塔,那宁波月湖西岸拥有浓厚文化色彩的天一阁······他们无一不为世人传颂。

  似乎是被这寓意深刻的书名所恸,所以便时时翻阅,哪怕年幼的我对里面的涵义十分懵懂,但并不影响我从那简单的字词中读出那由内心喷射出的怒火,那对文化深沉的爱恋。记忆中感触最深刻的是里面的《道士塔》一文。或许是因为心生哀戚,对那来自远方,夹杂着血与泪的哭泣感同身受。余秋雨化身为愤怒的河涛,控诉着那败坏了莫高窟文化传承的无知道士王圆箓,控诉着他仅仅为了几枚银元,便将无价的文明卖给了外国人的无知行径。

  王道士原本是一个知识匮乏的农民,当上道士后便掌管了敦煌石窟。他因为嫌弃壁洞太过昏暗,竟用石灰将那自远古流传下的笔画逐一掩盖,将大能的著作永远埋在了惨白的石灰里,再不得重见天日。他讲那一个个形态逼真的少女飞天雕塑凿毁,想要改成佛像,最后变得不伦不类。记得最深的一句话是:“我好恨!”这是余秋雨有心而生的呐喊。他恨自己生不逢时,没有在那时阻止王圆箓愚蠢的行为,恨那时的官吏有眼无珠,错把珍珠当鱼目,再把文献押运归京时,随意糟蹋,以至于最后只留下稀稀落落几本孤本。

  犹记得初看到余秋雨老师的愤慨时,我不以为然,觉得不就是几本书么,丢了就丢了,反倒是那些飞天雕塑,实在是让人遗憾!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明白了文化传承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文明积淀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的`根本,是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基本。《文化苦旅》中所记载的,只是世界在变迁中所经历的岁月中几个遗憾的缩影。谁又能保证能正确的面对古物?甲骨文出土前,那些刻有信息的甲鱼壳不也照样被村民当作药材卖给了药铺?为了卖一个好价钱,他们便将那些个刻文一点一点的剔除,最后终是再也不见踪迹。

  其实,在当代社会,像王圆箻一样的人有很多,那个在埃及已有3500年历史的金字塔上刻下的“丁锦昊到此一游”无疑给世界敲响了警钟。在这个人类自以为进步的时代,毁坏文物,断送文化的行为终究是令人心寒。那个刻字的孩子,留下的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7个字,他也葬送了我华夏泱泱大国,文明之都,礼仪之邦的形象,而丁锦昊的事例也引起了国人对我国现状的思考。值得一提的是,这类事,并非个例!

  重温《文化苦旅》我彷徨了,那从古至今都未消逝的文化缺陷,是在向华夏的脸上抹黑。我想,作为新中国的一份子,华夏未来的骄傲,我们应该尊重文物,尊重我们的文化传承!自先秦时期的焚书坑儒,我国就流失了大量的典籍,将千年的文化积淀付之一炬,如今的我们,更该对那走过了艰辛大道的文化致敬。

读《文化苦旅》有感14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了《文化苦旅》这本书,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读完这本书后也从中找出了丝许的感觉。

  日记

  作者余秋雨先生从九三年开始从上海戏剧学院辞职后,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经驻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独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写着一段段亲身感悟。或许作为我们是没有这样的机会去尝试这样的一种体会,这种苦行僧般的高尚,我们只是以另一种特殊的方式在传承着这样一种精神。

  读《文化苦旅》,是读行走的哲学。在游历山水之间,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谛。我们去到了某一个地方参观旅游,总是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发生过的一切,曾经在我们所站的这个地方有谁走过,又发生过的什么样的历史事件呢,又是谁在这里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么呢等等。就在这样的一瞬间里,那所有的一切都会很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会油然而升,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重燃而生,使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历过了一般。那我们的教书育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与学生们做着不同的互动,在同他们的交流中,我感觉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此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觉自己是无比的自豪。我们在默默耕耘的同时,看到学生们快乐成长,在知识的海洋中畅快的游历着,我感觉到无比欣慰,感觉我们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读《文化苦旅》并不是在欣赏山水风景,而是在对历史的沧桑的一种回顾,叹息和哀伤,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激励。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长我们的智慧,洗涤着我们的心灵。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让我们得到一种启迪,一种精神的寄托。文化的传承,历史的见证在这里留下了最真实的写照。岁月的流逝,让历史的沧桑在人们的记忆中早已经是越磨越淡,渐渐地淡出人们的生活圈子,时间磨损了最值得深藏的记忆,或许也只有当我们身临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将这些诠释出来。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同样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教学是一种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们看不到呐喊声,没有欢呼声,更加没有掌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更不能因长久以来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而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换取暂时的高分。教学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读着《文化苦旅》,让我渐渐地明白了很多东西。我想,读一本书除了能够获得理性和知识的收获之外,最大的享受可能是那种喜悦,有所思有所悟的那种喜悦。读《文化苦旅》并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为需要用全部的心去感悟。但是读着读着,便会有所收获。犹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不能强求一致,更加无法整齐划一。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的细节。要知道学生们真正的想要的是什么,想听的是什么,感兴趣的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真诚地赏识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仅仅有责任心还是不够的,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才是真正的关键之所在。这些是我在读完《文化苦旅》后的所思,所想,所感。

读《文化苦旅》有感15

  在这篇寄情于山水的散文中,我与作者同道去那历史的风景中旅行。刚刚高一的我,读惯了哲理性的小短文,面对文化苦旅这样一本讲述历史中大道理的书,说实话我的内心很是抵触,当老师告诉我这是我们现阶段的必读篇目时,我十分担心,要怎样去完成那不少于600字的阅读笔记,但读后我发现,是我错了。余秋雨他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从他的书中我感受到了一种沸腾着的使命感,有人说余秋雨只是在炫耀罢了,其实不是这样的,他是在用真理向我们解释那饱含历史的风景。他在书中写道他觉得都江堰是最美的景色,长城也无法与之媲美,在他看来长城虽壮丽,但它的背后却有着残暴的历史,他是有多少人的血泪搭建的,而都江堰不同,它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的历史是干净的。

  书中最令我有所感悟的就是道士塔,一个道术不精,对于佛教毫不知情的人,王道士,他连自己的信仰都没有,却成为了我国文化的“守护者”,那精妙绝伦的莫高窟,那一卷卷代表着中华历史的佛卷,在王道士的.眼中却只值一个小洋镜,历史的文化被他如此的贬低,在他的意识里没有责任,一个矮小的身躯,一脸愚昧的笑容,当读到他将中华上千年的文化换作一个小洋镜时,当读到西方列强将我们的文化运走时,我的心中却只有愤慨,作者也是一样,他是多么的想将车队拦住啊……就像作者所说,再渺小的身影,只要你“有所作为”,也会在历史上留下痕迹。

  读着读着,我的眼前浮现出了一幅残缺的画面——被大火烧毁了的圆明园,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耻辱,但我却喜欢这残缺,正是因为有这残缺,才让我们记住,不忘国耻;正是因为有这残缺,才提醒我们,要让侵略者血债血偿。这残缺不是代表中华的不完美,而是告诉别人,这就是我中华的历史,他饱经风霜,却屹立不倒,这就是我中国发展的见证,我因我历尽沧桑的祖国而自豪!

  说得多了,反而成了故事。做的少了,只会让人觉得浮夸。

【读《文化苦旅》有感】相关文章:

《文化苦旅》有感05-05

读文化苦旅阅读心得02-13

苦旅有乐——读《文化苦旅》有感02-16

《文化苦旅》有感 13篇06-07

[精选]读《文化苦旅》有感08-02

读《文化苦旅》有感(精选)08-14

读《文化苦旅》有感(经典)08-17

读文化苦旅有感08-19

(经典)读《文化苦旅》有感08-17

读《文化苦旅》有感【精选】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