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3-08-25 16:04:44 设计 我要投稿

(集合)设计方案6篇

  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设计方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集合)设计方案6篇

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 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热情。

  重难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时:2课时

  教学准备:钟面、情景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认识24时记时法

  1、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收集信息。

  2、组织交流有关的信息,提出问题:21:00是几时。

  3、组织学生猜测。

  4、说说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还建过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

  5、老师动手操作,理解1天内,钟表的时针正好走两圈,一共是24小时,后学生动手操作,感受一天共有20小时。

  6、老师介绍“24时计时法”在一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通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

  7、了解一日24小时的由来。

  二、学习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

  1、师出示钟面,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有什么?说说钟面内圈的数表示的是什么?外圈的数表示的是什么?

  2、学生观察自己的钟面,讨论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

  3、老师拨时针,让学生说说这个时间怎样表示?(凌晨1时,中午十二时)

  4、师再拨时针,让学生学习下午1时到晚上12时用24时计时法的方法(下午1时,下午5时,晚上9时,晚上12时)说说是怎样想的?

  5、小结: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上午

  练习:抢答:

  普通计时法 上午7时 中午12时 下午4时 下午6时40分

  晚上9时12分

  24时计时法 19时23时40分

  练后想一想: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6、同桌互动,一个说一种表示方法,另一个同学回答另一种表示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连一连后交流各自的想法。

  2、(1)下面的说法正确吗?(打手势)

  ① 18时就是下午8时。

  ② 工人上午8:00上班,下午16:30下班

  ③ 深夜12时就是24时,也是第二天的0时。

  (2)师出示一个钟面,指针指着一个数(8或10)

  想一想:现在钟面上所表示的是几时?”(可能早上8时,也可能晚上8时。)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说说用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以下的时间:上午8时,11时,下午3时、5时,晚上10时

  二、探究新知

  1、 出示情景图,引导观察,收集交流信息。

  2、说说下午2时40分和17时45分表示什么?在钟面上该怎么表示?(让学生上台拨出时间?

  3、说说下午2时40分用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

  4、师画出线段图,引导学生在图上表示出这两个时刻,并讨论坐火车从北京到石家庄要用多长时间可以在线段图中应该怎样表示?

  4、师小结:像上面所说的2时40分、17时45分,还像上午7时50分上学,11时35分放学都是指一瞬间的时刻,一般用“几时”来表示。而从一时刻到另一时刻所经过的时间,一般用“几小时”来表示,如工作了8小时,在校3小时45分。

  5、学生小组讨论计算坐火车用了多长时间的方法。

  6、组织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说说你喜欢哪种办法?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 你知道妈妈几时上班,几时下班?你能算算妈妈一天工作多长时间吗?

  2、 你每天几时上学?几时放学?你一天呆在学校有多长时间?

  (学生交流后独立解决后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的吗?

  五、作业:练习十三3、4、5、6

设计方案 篇2

  目标

  1、被魔术表演所吸引,产生接纳、佩服、喜欢老师的情感。

  2、能初步参与到活动中来,如吃小点心、玩玩具等。

  准备

  1、自制魔盒(上下两层,上层是空的,下层装一些好玩的玩具或好吃的.糖果)。

  2、请每个幼儿准备一张他特别喜欢的照片。小丑头饰。

  过程

  1、观看魔术师表演。

  (1)马戏团里,有一个小丑魔术师特别喜欢小朋友,他听说你们都上幼儿园了,就跑来给大家表演魔术。我们一起来欢迎小丑魔术师吧!

  (2)教师带上小丑头饰,向小朋友有礼貌的问号:“小朋友们好!我是小丑魔术师,听说你们是一群爱看表演的好孩子,我特别喜欢你们!准备好了吗?我的表演马上就要开始啦!”

  (3)教师手拿魔术盒,请幼儿猜猜盒子里有没有东西,并请个别幼儿伸入洞中摸一摸。

  (4)当幼儿认为没东西时,教师可摇动盒子,让幼儿听到里面的声音,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5)教师边说“变变变”,边快速地从下层拿出玩具,给幼儿惊喜的体验。

  (6)“你们还想看我变吗?”教师以神秘的神情逐一变出各种东西。

  2、玩玩具和吃糖果。

  (1)请幼儿玩一玩从魔盒里变出来的玩具。

  (2)请幼儿品尝一下从魔盒里边出来的糖果。

  (3)你们今天开心吗?下次我还会来和你们做游戏的,再见!

设计方案 篇3

  设计背景介绍: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开放的、综合的、实践的课程,是破解课改瓶颈的重要的途径。春夏之际的校园,到处是一派葳蕤、茂盛的景象;尤其是校门口的两处花池和西边的绿化带,更是富有独特的景色,其中有各种树木、花卉,别有一番诱惑人的美感。

  课程设计意图:1、引导学生走进现实生活,扑捉到生活中的美;2、激发学生对学校、对生活的热爱,培育生活的观察能力;3、培育学生良好的探究能力;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课时安排:90分钟

  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老师拍摄的几幅图片引入:芍药花、树木等。

  二、分组: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选出组长,完成下面表格任务——

  综合实践活动工具之表格(1)

  温馨提示:1、组长要根据成员的不同差异分工;2、小组成员4—6人;3、摄像器具可以用手机或相机等,与老师借;

  三、选定主题:

  各小组长组织本小组成员仔细研究,确定所探究的.主题。

  温馨提示:1、要结合学校和自身的实际来确立研究的主题;2、要有可操作性,不要过大;3、做好活动方案,完成老师帮助设计的表格——

  综合实践活动工具之表格(2)

  四:具体活动开展:到学校进行实地观察、探究

  温习提示:1、注意安全;2、各小组要在组长的安排下进行观察、探究;3、老师要监管各组的学习进度,指导相关活动的开展;4、有疑问,也可以采访、咨询后勤的领导、老师。

  五、汇报:

  温习提示:1、各小组指定一位同学进行汇报,不足之处,相互补充;2、汇报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手抄报、图片、影像展示等;3、汇报人要口齿清楚,仪表大方,服装整洁、语言连贯,表述清楚。

设计方案 篇4

  教学内容:左右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具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领会左右的意义。

  2、使学生建立有关上下、前后、左右的的初步空间念。

  教学重点:

  能确定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准备: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转笔刀5样学具。

  教学方法:情境活动参与。

  教学过程:

  一、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1、大家说说,我们常常用右手做哪些事?

  2、我们常常用左手做哪些事?

  3、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你身边还有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要求摸着说。

  4、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要求: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学生做,老师评。

  二、理解左边与右边。

  出示摆一摆教学图。

  1、请大家也来摆一摆。

  2、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

  3、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4、尺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呢?

  5、有不同的意见呢?

  演示练习:

  6、请你们打乱学具摆一摆,说一说。

  三、体验相对,并加深理解

  1、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我跟大家面对面地站着(举起右手)问:老师举起的是右手吗?

  2、请你们把右手举起来再判定一下老师举起来的是不是右手。

  3、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

  我们面对面地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的右手就会刚好相反。

  4、做游戏:我们一块儿举左手,看谁举得快又对。

  四、巩固练习。

  1、练一练各题。 2、分析、评议。

设计方案 篇5

  所以,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人们在不断地同危害人类健康严重的疾病作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流行病学是研究特定人群中疾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本期我们来一同了解流行病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分类有多种,按研究性质分为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实验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是通过调查或观察的方法将疾病、健康或其他卫生事件真实地展现出来,描述事件在不同时间、地点、人群的分布特征,同时为研究病因提供线索。

  分析性研究是流行病学病因研究的主要方法,在描述性研究提出的病因假设基础上,应用分析性研究检验病因假设,其基本方法可分为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实验性研究是通过人为控制某些研究因素,在人群中进行实验,以验证病因及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即采用控制变量法,做验证性实验研究和预防疾病措施的探索尝试。

  理论性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的高级阶段,它是在已知疾病流行或卫生事件发生全过程中各因素相互关联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方法模拟疾病流行的过程,一方面可以预测可能发生的流行,另一方面可以筛选并检验不同防治措施的效果。

  现况研究

  现况研究(existing circumstances research)是研究特定时期与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是调查这个特定的人群中的每个人是否患病和是否具有某些相关变化或特征的情况,从而探索具有不同特征的暴露与非暴露组的患病情况或是否患病组的暴露情况。现况研究时所搜集的资料一般不是过去的危险因素暴露情况或疾病情况,也不是借此观察将来的暴露于疾病情况,只是特定时期特定群体的情况,所以又命名为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

  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就是比较患某病者与未患该病的对照者既往暴露于某个(或某些)可能危险因素的百分比差异,以判断这(些)因素与该病有无关联及关联程度大小的观察性研究方法。是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去探索这些因素与疾病之间是否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在评估了各种偏差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推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疾病病因假说的目的。

  这是一种回顾性的,由结果探索病因的研究方法,是在疾病发生之后去追溯假定的病因因素的方法;是分析流行病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类型之一,使用和理解病例对照研究是现代流行病学方法学的一个重要进展。

  特点信息:

  在疾病发生后进行,研究时疾病已经发生;

  研究对象按发病与否分成病例组与对照组;

  被研究因素的暴露状况,是回顾性获得;

  若按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已发生,由果推因;

  根据两组暴露率或暴露水平的比较分析暴露与疾病的联系。

  病例对照研究所需样本量小,病例易获取,因此工作量相对小,所需人力、物力较少,易于进行,出结果快;可以同时对一种疾病的多种病因进行研究;适合于对病因复杂、发病率低、潜伏期长的疾病进行研究;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对治疗措施的疗效与副作用做出初步的评价。但是,这种研究方法易出现回忆偏倚,有较多的混杂因素不好控制;选择对象、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等问题都难以判断,没有办法确定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疾病的发病率;不适于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

  近年来病例对照研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是流行病学研究,特别是病因学研究的一个得心应手的工具。常用于在疾病的病因未明时,探索疾病的可疑危险因素;通过精良的病例对照研究来验证病因假设;并且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线索。

  队列研究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的对象大多是有特定生活经历的人群及其中的个人。其基本原理是在一个特定人群中选择所需的研究对象,根据目前或过去某个时期是否暴露于某个待研究的危险因素,或其不同的暴露水平而将研究对象分成不同的组,如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高剂量暴露组和低剂量暴露组等,随访观察一段时间,检查并登记各组人群待研究的预期结局的发生情况,比较各组结局的发生率,从而评价和检验危险因素与结局的关系。

  基本特点:

  属于观察性研究:暴露是否客观、自然存在于研究人群的,不可随机分配。

  设立对照组:把非暴露组或暴露的低水平组作为对照。

  在时序上是由“因”到“果”,属于前瞻性研究。

  由于研究对象是根据研究开始时是否暴露分组的,并随访观察研究结局的发生情况。因此,能准确计算结局的'发生率,并估计暴露人群发生某结局的危险程度,从而判断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根据特定条件不同分类:

  出生队列:是指特定时期内出生的一组人群;

  暴露队列:泛指具有某种共同暴露或特征的一组人群,如某个时期进入某工厂工作的一组人。

  根据人群进入队列时间不同分类:

  固定队列:是指人群都在某一固定时间或一个短时期之内进入队列,之后对他们进行随访观察,直到观察期结束,成员没有因为结局事件以外的其它原因退出,也不再加人其他新队员,及在观察期内保持队列相对固定。

  动态队列:即在某队列经过确定后,原有的队列成员可以不断退出,新的观察对象可以随时加人。

  研究类型:

  前瞻性队列研究:是队列研究的基本形式。研究对象的分组是根据研究对象现时的暴露状况而定的,此时研究的结局还没有出现,需前瞻观察一段时间才能得到。

  历史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的分组是根据研究开始时研究者已掌握的有关研究对象在过去某个时点的暴露状况的历史资料作出的。

  双向性队列研究:也称混合性队列研究,即在历史性队列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前瞻性观察一段时间,它是将前瞻性队列研究与历史性队列研究结合起来的一种模式,因此,兼有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历史性队列研究的优点,且相对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各自的不足。

  队列研究作为分析流行病学主要的方式方法之一,现在常用于检验病因假设,研究疾病自然史,评价预防效果以及新药上市后的监测。

设计方案 篇6

  学习目标

  1.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积累几个重点词语。

  3.学会一点赏析:感受文章优美的景物描写,注重学生阅读的个性体验。

  4.探究一点规律:引导学生领悟写景成功的要领。

  5.追求一点创新:创设情境,激发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习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

  课堂学习的关键在于合作与交流,包括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同学与文本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但合作与交流成功的前提是个人的自主学习,只有在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我们的合作和交流才有意义。请同学们展示课前自主学习的成果。

  二、展示、交流课前自主学习的成果。

  ①积累字词:学生展示自己积累的词语,教师强调三个词语(铿锵、穹隆、头晕目眩),让学生结合具体语境解释意义。

  ②主要内容与情感基调:

  学生用一句话归纳本文主要内容,明确:本文写盛夏树林草原一天中的景色。

  情感基调:喜爱大自然。

  (教师引导: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寓情于景)

  三、赏析优美的景物描写,体验文章情感。

  ①自由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语段。

  ②说说你最喜欢的景物描写,谈谈你的感受。

  (教师引导:可以从语言、情感、画面以及给你的联想等方面去分析。)

  ③小组合作交流,并形成合作学习记录,小组代表发言(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即给予鼓励)。

  ④配乐朗读文章末段,再一次感受优美的景物描写。

  (教师引导:通过同学们的赏析和配乐朗读,我们确实感受到作者笔下优美的景色。屠格涅夫是位善于描写自然景色的伟大作家,难怪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称赞说两三笔一句,大自然就发出芬芳的气息。请同学们结合文章探究作者写景成功的.密诀是什么?)

  1、探究写景成功的要领。

  ①小组合作讨论,形成发言记录。

  ②小组发言并交流(只要能结合文本,言之有理即可)。

  ③学生总结交流结果,教师板书。

  参考如下:

  ①善于观察,抓住景物特征。

  ②准确生动的语言。

  ③讲究写景的手法。

  ④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引导:同学们探究出了写景成功的密诀,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密诀进行创新。将黎明时候的景色进行想象,写得更具体些,让树林和草原黎明时的景色也散发出芬芳的气息。)

  2、想象与创新(以黎明时候的景色为基础大胆想象创新,完成写作片段)。

  ①学生独立想象,写作。

  ②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新写作的片断,并交流。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设计方案11-08

设计方案08-16

(精选)设计方案08-20

教学设计方案04-25

学习设计方案06-22

设计方案模板07-27

教室设计方案07-25

网络设计方案07-24

音乐设计方案08-02

装修设计方案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