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的故事精品(15篇)
教育教学的故事1
看了一则美国短篇故事:8岁的小男孩随外祖母和母亲在一家豪华的旅馆吃午餐。他神气地要了个索厄斯伯利牛肉饼,自信地认为既然有这么好听的名字,那它一定是一种加了肉汁的美味汉堡。但端上桌后,才发现那只不过是一盘豌豆牛肉饼。小男孩不喜欢吃豌豆,可外祖母却命令道:“把你的豌豆吃掉。”虽然小男孩的母亲在旁解释:“妈妈,他不喜欢吃豌豆,随他便吧!”外祖母却不理会,反而靠向他说了一句:“如果你吃掉那些豌豆的话,我就给你5美元。”在这巨大的5美元的诱惑下,小男孩居然在母亲的瞪视中把所有的豌豆塞下了肚。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母亲时常会煮上一碟豌豆,放在小男孩面前,并说上一句:“你曾经为钱吃下了它们,你现在也可以为爱吃下它们。”
看完这则故事,我不禁为故事中那位慷慨的外祖母的良苦用心而感动:“如果你吃掉那些豌豆的话,我就给你5美元。”为了让孩子吃下那份食物,她不惜破费5美元。不管她此举的目的是出于对孩子摄取均衡营养所作的`努力,还是在设法向孩子渗透不可以随便浪费食物的美德教育,都表明她爱这个孩子,她的教育充满人情味。但我更为那位母亲的教育方式叫绝。“你曾经为钱吃下了它们,你现在也可以为爱吃下它们。”能找出什么理由来反驳它呢?没有。“你曾经为钱吃下了它们。”没有指责,却让小男孩觉悟到为金钱而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是不对的;“你现在也可以为爱吃下它们。”没有逼迫,却让小男孩感悟到这是无法拒绝的一种“爱的行为”——母亲爱我才为我煮豌豆,我接受她的爱并且要向她表明自己也爱她。所以,应该吃下它们。在我眼里,这位母亲的教育是有生命力的,它让孩子受益终身。
我们的教育很多时侯用的是这位外祖母的策略。每次考试前,总会听到孩子们在我面前炫耀家长的慷慨:“老师,我妈妈说如果我语文、数学都考95分以上,就带我去吃肯德基。”“我妈妈说,两门功课都考90分以上就可以去湖州吃麦当劳呢!”“我奶奶说了,如果我拿一张奖状,就奖我100元钱;要是拿两张就有200元呢!”“老师!我跟妈妈说我想要遥控汽车,妈妈说只要考试考得好,要两辆也没问题。”……如果达到家长的要求,就能得到价格不菲的奖励。在孩子眼里,这可是一道无法抗拒的魔力。应该说这道魔力对孩子此次考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作为教师我们还得在心里感激家长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可这种教育方式可取吗?教育类书刊中这句话出现的频率很高:我们要教会孩子做人、做事。在物欲魔力的笼罩中,我们的孩子做事能力、特别是做事必索取报酬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关于做人的教育得到多少呢?微乎其微,有时甚至连灌输的机会都没有。如果有的家长事后发觉这种做法欠妥,想要出尔反尔,那就是错上加错了。言而无信,你又怎么去让孩子理解、接受“诚信”?而万一孩子没考好,“恨铁不成钢”的自然是少不了一顿打;“爱子(女)心切”的照样会带孩子去吃、去玩、去买他想要的东西。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孩子会怎么想?
让我们来品位那位母亲的教育吧:“你曾经为钱吃下了它们,你现在也可以为爱吃下它们。”同样是“吃豌豆”,为钱吃下它们是“做事”,为爱吃下它们就成了“做人”了。我们不妨学一学这位母亲,把“如果语文、数学都考95分以上就去吃肯德基。”变成“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一定能考好!”“儿子(女儿),相信你自己是最棒的,祝你取得好成绩!”考完后不管成绩如何,你都可以带孩子去吃、去玩、去买他喜欢的东西,并告诉他:“孩子,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自己是不是努力了!”这样,孩子就会形成自己的想法:我爸爸妈妈这么信任我,我应该好好表现;我是能干的;我凭自己的能力取得了好成绩;爸爸妈妈对我真好,我要听他们的话,做个好孩子……当孩子感受到了来自父母的爱和信任,找到了自信,他们必然会学着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向父母表达爱、以健康积极的心态迎接成长道路上的每一次挑战。
我们教师也要学一学那位母亲,别让诸如“如果今天课堂上表现不好,就取消上体活课的资格!”之类的事发生在你的班级里。当学生让你伤心时,你可以坦率地对他们说:“你们今天的表现有点儿令我失望。”别忘了补充一句:“不过,我想你们不是故意的,下次你们一定会做得很好的,对吗?”学生不会拒绝你的宽容,当然也不会拒绝这份约定。当学生表现不错时也不要吝于说上一句:“我早就料到你们会让我骄傲的!”对孩子而言,老师的赏识是最真实的,是最值得骄傲的。
我会记住这个故事,记住这位母亲说的:“你曾经为钱吃下了它们,你现在也可以为爱吃下它们。”当我与孩子交流时,我会像她一样用上我的善良、精明与坚持,给我的孩子们一份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
教育教学的故事2
一树春风千万枝
“师生的和谐相处胜过教师许多的刻意教育。”我总把自我当成孩子们中的一员,走进他们中间。充分利用每次课间时分和孩子们在一起活动。
“杨教师,您说海的女儿为什么非要变成泡沫呢?”
“教师,请猜脑筋急转弯,为什么蓝色墨水的钢笔却写出红字?”
“教师,‘十五天’是什么字?
教师,月宫里真有嫦娥吗?”
“杨教师,你说我能当上科学家吗?”我乐了,“当然能啦,爱因斯坦小时候还没你们表现好呢!”
瞧,这是我们班的一群”问号娃娃“,都突闪着大眼睛,一脸的稚气,一脸的期望,很高兴地围在我身边,争着抢着说这问那;我们在一起看书、谈心、唱歌、讲故事、做游戏、讨论问题,孩子们无所顾忌地“表现自我”。还把心爱的东西――编织的纸鹤、幸运星等小玩艺双手举到我面前,得意地炫耀,然后很真诚地让我收下。记得陶行知先生说过“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
课间操前,有两首学校歌曲的'自由活动时间。我和孩子们倘佯====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在音乐的海洋中,手拉着手,欢乐地转着圈,故意把一些不留神的小朋友装进圈里来,有些淘气的小朋友也有意来闯进“陷阱”,孩子们乐了,我心里也开了花。无论男孩、女孩都喜欢“露一手”,什么“倒立”、“狗爬”、“燕子翻山”、“遛一字”……都把自我的特长展露无遗。“杨教师看我。”“杨教师看这儿。”……我真是目不暇接。“杨教师,您会什么呢?”我故作神秘:“我呀,我会小鸡抓老鹰呢。”“哈!”大家都笑了。孩子们还争着拉我的手,跳自编的“双人舞”呢!我成了“孩子王”。我们跳舞、跳绳、踢毽……体操音乐一响,孩子们尽管意犹未尽,却立即跑到自我位置站好,开始做操。我和他们一起运动。“童趣无邪”,“当我们真的用心置身于孩子中间时,连我们自我也变得纯真起来了。”
教育教学的故事3
我从事高中生物教学已有20年了,作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老教师,教学模式也固化了。我的课堂我做主,三尺讲台就是讲。根深蒂固的思想,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让我和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远。我把原因归结到我的年龄上:年纪大了招人烦了。但通过这三年的新课程培训后我又找到了方向和自信。
新教材的编辑是按知识的发现过程编写的,我开始总是很抵触。在讲基因分离定律时,我总是按我的老思路讲授。先告诉学生结论,再用这个结论解题,反复强化,机械记忆。每年都把学生弄得很痛苦。这个循环我尝试用新理念来讲课。先和学生们一起经历孟德尔老先生的实验过程和他曾经的疑惑,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我的学生们竟然能很快的提出问题,而且有很多的问题。我吃惊和感到欣喜。有问题能不能解决呢?学生们开始大胆猜想,再结合教材把遗传因子的概念引出,按从简单到复杂,从少到多的顺序才想出豌豆的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有大胆的学生主动到黑板画出遗传图解加以解释,得出正确结论。我这节课说得很少,学生学得缺很轻松。没有了以前学生的那种抵触和畏难情绪。这是我真正意识到了新教材安排的合理和科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科学的方法,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所以作为老教师更要更新观念,改变教学理念,不断的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自己跟上时代和学生的步伐,做一个终身学习的科研型教师,才不会被社会淘汰,不会被学生厌烦。
教育教学的故事4
我是一名数学老师,经常向有教学经验的老师请教,通过听课、学科聊天等多渠道向他人学习,试着将其他老师一些教育举措运用到我教的班级。尊重每个学生,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自我意识。但是当我积极投入到工作中的时候,我发现教育学生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我们班有个男生,长的也非常的可爱。他活泼,聪明,但是他纪律很差,上课坐的不端正,喜欢和周围的小朋友交头接耳,还不时的插嘴,讲话,大笑,叹气,总之你很难想象这么可爱的男孩自控能力会这么差。有一次,我上数学课的时候,他总是在重复我说过的话,我很耐心的对他说学生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能随便讲话,两遍过后他还是不听,而且在下面纪律越来越差,我生气了,让他站了起来,但是他站不直,还不时的转来转去,影响其他小朋友上课。我心里想:这样不行,我的数学课还得继续上啊。所以我就让他站到门口去。我以为这样就没事了,就继续上课。可没上了几分钟,我发现全班学生都在偷偷的笑,眼睛也没有看着老师,而是朝向了那个男孩子。我很惊讶,往那里望了一眼,我竟然发现他很开心的在那里转圈,跳舞。“天哪, 二年级的学生怎么会这样的啊,胆子怎么会这么大的啊,罚站了居然还敢跳舞。”记得我小的时候,只要是被老师点名批评了,我都要哭的不敢来上学了。这件事过后,我越来越觉得事情要马上想办法解决。以前,我每次找他谈话都是教育他,批评他,告诉他做错了哪些。这次我改变方法了,我不以老师的身份与他交谈,不再一味的批评他,而是以他朋友的.身份与他谈心。我对他说我想与你做朋友,我们之间可以谈谈心,什么都可以说的,你愿意吗?他张大了眼睛望着我,对我点了点头,说了一句:好。然后我就耐心的问他:为什么你上课要讲话呢?他低着头不语。我又问:那你知道上课是不能随便插嘴的吗?他回答了:知道。我刚想再说些什么的时候,他对我说:老师,我下次一定不再讲话了。我对他笑了。现在,他真的改了,上课坐的端正,思想力也集中了,纪律也进步了许多。虽然还时不时的插插嘴,但只要我稍稍看他几眼,他马上就会坐的端端正正的听我讲课。 二年级的学生需要的不是老师的不断批评,而是更多的关爱与耐心。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爱心最重要。教师在不经意的日常生活中流露出对学生的情感,学生感受到的就是一种巨大的爱。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老师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老师习以为常的行为,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也许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做一名老师应该经常回顾自己以往的教育历程,反思一下:我造就了多少个遗憾,刺伤了多少颗童心,遗忘了多少个不该遗忘的角落!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会学会了自信。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他们的心理脆弱,情绪易波动,充满爱的关怀,会改变一个学生的行为。反之,哪怕是一次不当的批评,也可能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
我们做老师应该努力欣赏着他们水晶般的心灵;更要保护着他们玻璃一样易碎的自尊。在与孩子一次次磨合的过程中,我慢慢学着宽容,学着理解。学生对我们教师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们真心一点,平等一点,赏识一点,他们就会心满意足,“言听计从”。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努力地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也努力着去用自身的行动,去影响他们。
教育教学的故事5
参加工作已十三载了,每次看到比自己年少的老师来参加骨干教师培训,我都羡慕得不得了,我也好想能近距离的感受名师专家智慧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今年有幸参与培训,我真的是欣喜若狂。在为期一个月的培训时间里,我们聆听了名师、专家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阐述的文学之美、语文教学之美、教育之美,所有的授课教师都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特别是一线的几位知名老师从自己切身的经验体会出发,畅谈了他们对教育教学各个领域的独特见解,让我确实享受了一顿“饕餮大餐”,让我的心灵震撼。现通过总结,回顾我培训的点滴。
一、专家引领,使我的心境豁然开朗。
这次培训,师范学院为我们邀请安排的老师都是高层次的专家和省级名师。从他们身上让我学到了很多最新的知识和理念,更从老师是我的心境豁然开朗。新乡市红旗区进修学校校长郭莉通过《说课解读》,不但让我掌握了一些说课的方法和技巧,还让我知道说课可以训练教师心理、技能、思维、内显知识外显化等整个教师各方面素质得到提升;金水区教研室朱震东老师《感悟课改》,他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对新课程的理念有了透彻、全新的认识;北京师范大学的钱志亮教授出神入化、精辟透彻的分析了学生教育发展规律,而且懂得了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课堂要想有效,就必须使课堂和谐;郑州师院的张家胜老师通过中外阅读教学的对比,强调阅读教学重在指导、参于和实践;北师大的楚江亭教授以幽默诙谐、趣味横生的讲解方式,告诉我们,家庭教育与学生培养的重要性;市教育局副局长田宝华通过《构建道德课堂》告诉我们只有构建道德课堂,才能提升师生生命质量,才能让课堂生活充满生命活力;刘娟娟、刘艳华老师的作文教学让我知道,只要能俯下身来做一些实在的事情,作文教学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难……专家、名师的讲课理论结合实际,深入浅出,使我沐浴着语文课改、科研的春风,在和他们思想和心灵的碰撞中,使我学到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教育思想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对如何才能在新的形势下当好语文教师和怎样科学地理解把握课程等问题有了全新的理念,有了完整清晰的认识。
二、博览群书,使我的知识不断丰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学习,永无止境,方能使自己知识渊博、观察敏锐、充满自信,永葆教育智慧之活水永不干涸,而名师专家们的讲座就充分得到了印证。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在工作中,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而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加强学习不仅仅只专业方面,要扩充到各个领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三、不断反思,使我在经验和教训中不断成长。
新课程改革强调从“教本”到“文本”的转变,从“分等”到“平等”的转变,从“设计”到“涌现”的.转变,要将这些新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反思、教育叙事就成为了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反思三年成名师”,教师在教学中若能及时的审视自己的得与失,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将自己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来,相信自己的教学工作会更加完善,孩子在一个反思型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学生也一定会快乐、健康的成长。同样,一个教师经过长期反思、积累,必将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四、聚焦教学,使我的课堂真正有效。
在课改实施的道路上,一味地死学理念或者模仿、套用某种模式,使我的课堂如一潭死水,变得毫无生机,低碳无效。通过学习使我知道,课堂教学要有效,教师就必须要教的有效、学生学得有效。教师教的有效教师就必须提高教学业务,加强基本功,在上每一节课时都要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整合教材(学材),科学设置学习目标,把握好教学的方向,使自己的课堂成为有意义的扎实的课,有效率充实的课,有生成即丰实的课,常态下朴实的课,有待完善真实的课。课堂教学,也要从“单向型教学”向“多向型教学”转变,开展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互动的教学活动;从“记忆型教学”向“思维型教学”转变,形成以问题为纽带的探究式教学;实现从“应试型教学”向“素养型教学”转变,通过倡导合作学习,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切实避免课堂上出现表演作秀、滥用课件、无效的分组讨论、满堂发问、牵强地联系实际、滥用赏识……在培训的日子里,我每天感受着名师专家的智慧熏陶和思想启迪,感受着同伴间的火花撞击,每一天都是幸福而充实的。培训带给我的是心灵的震颤、思想的升华,培训结束了,但思考没有结束,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带着收获、感悟、信念、和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教育教学的故事6
“只有不敢画的孩子,没有不会画的孩子。”
自从女儿出生以来,我常常从女儿一些不经意的游戏和涂鸦思维中悟出了许多教育的思想。
许多学生在幼儿园时个个都是画画能手,他们信手乩来都是画,其想象之大胆是我们这个年龄所无法超越的;到小学时也还能画出许多优秀的好作品;但到了初中以后却是更多的学生都不敢画了;而到了高中可以说根本就不会画了,这一怪现象在我们的美术教育中长期存在直至今日。
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按常规理解,当一个学生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扩大,观察能力的提高,对各种事物的进一步理解,以及始终都在接受美术教育的学习,应该画得更加优秀才对,可事情却恰恰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这不,事情就来了。
很久没有接触初中的美术教学了,去年春季到凌霄中学进行初中美术教学的支教工作,总算找到了这个答案。自新课改以来,美术的整个教学理念都作了很大的改变,更加注重将美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教材的编写上也特别注意到与该学期的不同季节贯穿在一起,比如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造型表现”就是《春天的畅想》,将春天与学校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拉近了美术与学生的亲和力。本单元有一幅题为《放飞》(见图一)的学生作品范图,图中描绘了一群儿童正在春天的郊外放风筝的情景。
当时我在备课时就一直在想该如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受通过画面来表现蓬勃生机的春天呢?这时,5岁的小女儿走到了我的身旁,用好奇的眼光观看着《美术》课本中的图画,出自逗女儿玩的心态,我就问女儿说:“子楸,你也给爸爸画一张小朋友们在放风筝的画好吗?”“好啊,”女儿不假思索地回答着,并马上跑去拿来了笔跟纸,开始煞有介事地画了起来。正当我也在思考着如何画出这张作品,特别是如何从人物结构、人物动态的透视变化来表现画面中的人物正昂起头来望着天空飞翔的风筝时,女儿已经用她那“童真”的笔触瞬间完成了这幅放风筝的作品,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当时真的'使我产生了很大的震惊,以致至今仍记忆犹深。
她爷爷、奶奶还有妈妈听到我嘘嘘的赞叹之声时都围过来欣赏她的杰作,可他们一下子就哈哈大笑起来了,“这张画怎么是这样呀,怎么把所有小朋友的脸都画倒了。”是啊,小女儿为什么不按常理把人物脸部画正而是将其画倒了呢。作为一个成人在看待儿童画时,首先会从画得像不像某一事物来评判这一张画的优劣,其次是从成人的思维模式和审美眼光来评判一张儿童画的好坏,这也正是他们看完画以后所发出哈哈大笑的原因。这一声哈哈大笑也印证了为什么“许多学生在幼儿园时个个都是画画能手;到小学时也还能画出许多优秀的好作品;但到了初中以后却是更多的学生都不敢画了;而到了高中可以说根本就不会画了”的这一怪现象。
小女儿那超越常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正是我所嘘嘘赞叹的可贵之处,也正如俄国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儿童世界有另外一套生活规则,另外一种理解和语言表达方式。”为了检验这个问题,在第二天的美术课上我也请班上的同学上来黑板上画一画这一《放风筝》的主题画,可是正如我上面所说的“但到了初中以后却是更多的学生都不敢画了”一样,均不知要怎样画出昂头看着风筝的人物形像来,甚至连一只小鸟也没能画出。我一连试了六个班级,班班如此,此后,我展示了小女儿的这幅画,并给他们作了讲解和分析,学生们才恍然明白,画画还可以这样画啊。
是啊,我们是应该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美术教育,从教师做起,拥有一颗童心,才能让我们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始终唤起学生们敢想敢画的精神,让他们始终充满着奇思妙想,永葆“童真、童趣”之心。
教育教学的故事7
感动是一种发现,于人于自然;感动是一种感激,于理解于关怀;感动更是一种动力,于思想于志向于行动。总之,我们的生命少不了感动,是感动让我们记住过去,体味此刻,憧憬未来。我是一个容易感动的人。别人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一次及时的帮忙……常常会激起我心中的涟漪,甚至使我眼眶潮热。有时躺在被窝里或在桔黄的灯下,回味那些令我感动的人与事,我的内心便充溢着幸福和温暖。
感动真的是一种完美的情愫,值得我好好地珍惜她,细细地品味她,尽情地享受她。当我幸运的成为一名小学老师老师时,我的这种感动就越发强烈,而它的源泉就来自于我的孩子们,是他们给了我无限的感动,是他们让我重新审视自己,是他们让我更进一步解读生活,解读教师的神圣与伟大,也让我收获了幸福快乐的人生。
年9月,校园安排我任一年级43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班里大多是农村孩子,双职工的只有两个,很多人都不看好我们这个班,彷徨过,犹豫过。偶尔看到了台湾作家席慕容的这样一段话:在阴暗的画室里,手上拿着这块调色板,我心中有着强烈的感动,别人是怎样把女儿托付到我们手中的阿!他们用着多谦卑与多热切的态度,期望我们能够,请求我们能够,使他们的子女进入一种境界,到达一种要求,实现一个从几十年前便开始盼望着的幻梦与理想。我肩头负着的是怎样的一副重担!而我,我尽力了吗我真的能够问心无愧吗它让我警醒:班里的每一个学生,不就应只停留在统计学好处上的五十几分之一,而是家长百分之百的期望。既然是语文老师兼班主任,除了对学生尽心尽力的帮忙,别无选取。
如今,这些孩子们在风风雨雨中和我一齐走过了四年的岁月,说实话,我们43班走到这天并不容易。如果像得奖的明星那样,“感谢CCTV,感谢我的经纪公司,感谢。.。.。."那我要感谢的人也有一大堆,感谢以前和我一齐奋斗过的各课任老师、感谢那些一向支持我的家长们,更感谢我的孩子们。跳绳比赛、毽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接力赛。.。.。.每次为了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为班争光,总能看到他们刻苦训练的身影,也总能得到他们的喜讯。在他们身上,演义着坚持不懈。是他们,推动着我一步步向前。
在四年级上学期校园举行的会操比赛前,因为自己去介休讲课走了两天,耽误了学生的训练,而在这两天里,别的班练的是如火如荼。其实,对于比赛的结果,我也能够预想到。虽然如此,可我在心底还存在一丝侥幸,期望我们班能赢。赛前,孩子们也满怀信心。经历了无数次学生比赛的场面,我还是会紧张。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孩子们用他们的身体语言诠释着自己为班级争荣誉的决心,尤其是我们班的体育委员,红领巾被风吹开以后,也没有去理会,甚至连碰都没敢碰一下,生怕因为她的一动,而影响了群众。看着这群认真的孩子,我被感动了。我们班虽然没有得奖,但我已经很满足了,因为我和孩子们都已经尽力了。
比赛的名次是小事,但在比赛中锻炼了孩子们坚强的意志,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不服输的劲头,这才是给予孩子们真正的宝贵精神财富,这样的人生财富或许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每个学生的生命中都拥有一片纯净的蓝天,老师的职责是百倍地呵护它、不断地滋润它、真诚地锤炼它。工作的需要,得去太原听两天课,可我放心不下的是班里那50多个孩子,尤其是那几个让老师们头疼的学生,胡沛恩、程志海、袁浩东、王佳轩,是对孩子们隐瞒真相,让他们误以为我还在,只是请了一会假还是实话告诉他们我在的时候,这几个孩子还经常给我弄点小插曲,如果让他们明白我走两天,那还了得可作为一名教师,又怎样能欺骗孩子再三权衡之后,我决定说实话。
“孩子们,我要去太原听两天课,在这两天之内,如果有什么想对老师说的,你能够写在日记本上,好吗”“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但是,老师最担心的是那几个宝贝疙瘩,会不会因为太想我了,而弄出一些乱子呢”我边说边用眼睛扫扫那几个调皮鬼。他们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故意卖了个关子:“如何是好阿要不,我不用去了。”“老师,请你相信他们一次吧,您不在的日子里,他们必须能守纪律。”“是阿,他们不会让您失望。”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
“是吗我不太相信。”“老师,请您相信我,我必须不给您添乱。”王佳轩站起来说到。“我保证不犯错误,老师,您放心地去吧!”胡沛恩也站起来。其他人也纷纷做了保证。忐忑中,听完了两天的课。回到校园的我,第一件事就是看学生的日记本,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这两天班里发生的事。“金老师,您不在的这两天,咱们班学生很听话……“老师,这两天,我很想你。”学生的表现出奇的好,这让我很欣慰。最让我难忘的是袁浩东的日记:“老师,我没有犯错,很听话。您虽然不是我的妈妈,可您十分关心我,我真想叫您一声老师妈妈。”这是个从私立校园转来的孩子,五门功课就有三门考试不及格。
有时,我真想放弃他。可当我看到他的日记时,不禁为自己当初的想法而感到羞愧。在前不久结束的接力赛中,我们班的男生前面九棒一向领先,可惜在最后一棒时,出现失误,我们与第一就这样擦肩而过。赛后,不断地有老师跟我说,为我们班惋惜,还问我是否有批评孩子们。孩子们都已经尽力了,他们又何曾不想拿第一阿看着他们黯然的眼神、沮丧的表情,我怎样忍心再去责备他们呢我在黑板上写下“期望失望绝望”三个词,并且告诉他们,“老师这天经历了从期望到失望的过程,但是,我没有绝望,只要梦还在,期望就在。”
孩子们在日记里纷纷写到:“下次比赛,我们必须要努力,决不再让老师失望。”升入六年级,知识难度增加,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心理的日趋成熟,思想问题也越来越多,一切都压得我喘但是气来。任凭我怎样努力,成绩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现实真的和理想有一段距离阿!以前一度,我想当逃兵。记得一次在网上和李鑫聊天时,我说:“你们让老师很悲哀,我真不想带你们了。”“那老师,您准备带哪个班”“不明白,只要不是你们就好。”半晌,网络那头的学生没有回信,就在我认为这次聊天要结束的时候,学生打过一段文字来“老师,您不想带我们了,能够再带一个班,如果我们不想学习了,能干什么也能够重新选取吗”是阿,学生没有退路,我也不能给自己留退路。
“咬牙坚持吧!”这是这个学期以来,我对学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王晨戍生病了,刘老师给家长打电话,孩子居然对老师说:“我等会吃了药就来了,不用拿书包。”张瑜感冒了,浑身发冷,我几次想给她妈妈打电话,都被她阻止了,“金老师,我能坚持!”下课了,浩扬、闫泽新、张艺君为一个缩句还在讨论;温俊慧、杨耀玮主动要求家长给自己找老师进行辅导;课堂上,因为犯困,主动站起来听讲的同学大有人在,往太阳穴抹风油精提神的人也比比皆是,有这样的学生,我还有什么理由逃避,还有什么理由当逃兵呢在这六年半的日子里,我们因成功而欢呼雀跃,因失败而相拥而泣。
四年间,一千多个日子形影相随。一千多个日子,忘不了我的`孩子们,更忘不了默默支持我的家长们。我班的学生家庭并不富裕,多媒体集资时,我一筹莫展。动员会上,申祥容爸爸的一句话“为了孩子,我觉得值!”使工作打破了僵局,家长们纷纷慷慨解囊,李源的爸爸更是一个人出了2000元,确保我们的工作顺利完成。07年9月,新教学楼竣工,许蓉的妈妈、温俊慧的妈妈、廖辉的爸爸冒雨将50多套桌椅搬进四楼的新教室;张静和张瑜的妈妈利用半天的时间为我们把新教室的玻璃全部擦出……“金老师,您说吧,需要我们做什么”这是六年中,我听到家长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当我情绪低落的时候,看到的是孩子们一双双关切的眼神;当我倦殆时,看到的是家长们那信任的目光。是他们,让我感受到了当老师的幸福;是他们,让我体验到了做班主任的幸福;是他们,让我沐浴在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的光辉中。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我。如果说自己这几年取得一点成绩,这都得归功于那些孩子们,家长们。
感动,不仅仅是心中一片温暖,也不仅仅是热泪盈眶时的无言,也不仅仅仅是从内心顿生的冲动;它是如春风般无声的轻柔,它是像下雨过后晴空中彩虹般的灿烂,生命中的感动,不仅仅要用眼睛去发现,还要用心去体味。选取教师,我就选取了微笑与欢乐,感动与幸福。前行,源于感动。
教育教学的故事8
“同学们,今日我们开学典礼,大家都能够做到按时在指定地点集合,全班仅有一人迟到,给团体抹了黑,那人就是我。主要原因是我对北京开学日交通早高峰估计不足。同学们是未成年人还能够做到按时到校,教师作为成年人没有给大家起到表率作用。在此,我向大家道歉(此处鞠躬)。并且向大家保证以后参加团体活动结不迟到,请大家监督。为了弥补我的过时,我主动要求做一周值日,请各组组长分派任务给我。”
其实在赶往学校的路上,我也为自我编造了一又一的理由,如:“前一天晚上家人生病了”,“我坐的车坏了。”等等。可是想来想去,一系列问题出此刻脑海里:“如果我是学生我会相信这样的话么?如果学生从第一次就开始怀疑你说的话,他们以后怎样会信任你,尊重你?如果孩子不信任你,尊重你,就算以后你搞的教育活动再生动,再有意义,又有谁会被感染,受触动呢?”最终我作了一勇敢的决定:应对今日的迟到,我要坦然认错,这样起码我的心是坦荡的。并且,我还要告诉学生,“人无完人”教师也会犯错误,关键是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应对错误。
第二天,我早早的来到学校,当天的组长分配给我一擦窗台的任务,我便细心的干起活来,这一向持续到一周后,我的“刑罚”期满。
事实证明,我真诚认错的态度,换来的是学生的理解和爱戴。家长陆续反映给我的一些情景也说明了这一点:听第二天值班的那组长的家长说:她好早就起床了,催促家长送他上学,家长问她为什么。她说:“我总不能让教师到了学校再等我吧!”还有一学生,在小学时习惯十分不好,经常迟到或者装病,之后也明白催促家长送他上学了,不能迟到。甚至很多学生的评教作文中也提到了这件事,成为他们选我作好教师的重要依据。更重要的是,班里构成了一种风气,但凡有人犯错误,就主动站出来承认,并且用自我的实际行动为大家补偿,班团体的'氛围很坦诚。
我们四中倡导的是“以人育人,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我经常问自我,我们期望学生能够拥有的品质“大气、严谨、真诚”等等,我自我是否已经具备了。如果没有,我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也会觉得底气不足。所以在不断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也陶冶了自我,我想这就是共同发展。我很感激在四中当教师这六年头。在与不一样的学生,不一样的同事,处理不一样的事情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了自我的变化与成长,这是在四中当教师的财富。
教育教学的故事9
我是一名平凡的教师,转眼间已经工作十几个春秋了。回首这近十年来的教育之路,我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更没有值得称颂的大做为,可是平淡的教学生涯却赋予我宝贵的课堂教学经验。从事语文学教学一直是我的一大乐趣。我爱,我爱看着我的学生在我的教育下露出满足的笑容。
每节数学课,我总不忍心立即离开教室。因为我总是被孩子们的一句“老师, 等一等---”给拽住脚步。有时候是为个别辅导差生留下的,有时候是被待解的疑难给拌住了,有时侯是找某个课堂上有心事而没认真听课的学生谈心,诸如此类。有趣的是,经常被重重包围的我反而很乐滋滋地倾听着、享受着师生之间的这种其乐融融的情景.
下面我想将自己在教学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件平凡小事与老师们分享。 记得我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年,在课堂教学上,我不厌其烦地一一指出及纠正学生所犯的各类错误。一堂课上,几乎每一个学生我都为他们纠正过错误。当时班上有几名男生,由于接受能力弱一点,纠正的次数甚至达到四、五次。有时候心里一焦急,还免不了批评几句。一段时间后,我开始觉得课堂上哪里不对劲,怎么气氛越来越沉闷。回想着课堂上死一般的沉寂,我陷入了沉思,找了学生谈话后才知道原因:是我过分“周到”的纠错挫伤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信心。试想,若是自己在学习时,老师也是不停地打断、纠正,那怎么不会感到气馁和受伤呢?那怎么还能积极愉快地学习呢?比如说,如果人的.心理压力很大,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学生所学的知识是不会被吸进大脑。相反,当你的心理压力小,学习的效果就好了。在痛心我的教学失误后我不禁思索着补救的方法。 最后总结到,对于学生学习实践的任何尝试,我们都应该采取鼓励的态度。同时也告诉学生:“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这没有值得害臊的地方。我也喜欢你们的错误。”从那以后,我常常微笑着、耐心地听完学生回答,而且及时制止其他同学的嘲笑,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不再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和激励,因为我越来越体会到: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是每个人的天性。(更何况是孩子。)一句积极的评价就是鼓舞孩子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孩子建立了信心,对待各种事物的态度就会越加积极。现在,从学生们渴望上语文课的期望中,从课堂发言积极热烈和表演会活动争先恐后的活跃气氛中,我得到了满意的答案。
这是发生在我课堂教学上的一个真实的事件,在教学活动中它非常普遍。但它就这样存进了我的记忆库,每一个时刻,每一处细节,都觉得有保存的价值。我在教育中培养了一批批合格的人才,我感到特别的欣慰。
教育教学的故事10
家中宠女被学生打【2】
在记者面前的张风华一袭碎花连衣裙,阳光般的微笑让人深深感染。
这个地道的上海姑娘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深得父母宠爱。
可是当她进入特教系之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她还记得第一次走进辅读学校和那些智障儿童面对面,看着那些并不友善的目光时的情景,她不止一次地问自己“这真是我以后要教的学生吗?”但她还是走进了辅读学校,做了被公认为全校最难教班级的班主任。
张风华开始教学没几天,班级中一个有严重攻击性和自残行为的自闭症孩子突然开始自残,发了疯似地用拳头往自己脸上捶打。
张风华上前试图阻止,但她根本无法制服处于癫狂状态的孩子,自己还被他掐得鲜血淋淋。
“从小到大,我爸妈连一个手指头都没有碰过我。”又委屈又生气的.张风华打电话给妈妈,妈妈心疼女儿被打,劝她别再干特教这份工作,但张风华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经过了一年的磨合和锻炼,张风华渐渐地爱上了这份工作,因为在那些智障儿童的眼睛中,她能看到世间最真的感情。
记得有一次她生病人不舒服就趴在桌子上,班中的孩子就在那边嘘长嘘短地叫人不要出声,因为张老师生病了。
听着班级中此起彼伏的嘘声,张风华的眼眶忍不住湿润了。
教育教学的故事11
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各种各样的问题接踵而至第一次上课我比较紧张,虽然准备很充分,但是实际效果还是跟预期有很大差距后来我慢慢克服了紧张情绪,对课堂的掌控能力也有所提高备课一直是非常让人头疼的事情由于我缺乏经验,备课常常会花很长时间,结果仍然还是有很多地方考虑不周到,重难点也把握不准后来学校举办了新老教师拜师结对仪式,我拜郑帆老师为师,常常向郑老师请教教学以及管理学生方面的问题同办公室的李老师也特别热情,我每次请教都热心给我分析指导听了几位老师讲的课,又请老师们听我的课并提出意见以后,我感觉豁然开朗,受益匪浅于是我一边模仿,一边摸索有人指点肯定少走很多弯路,备课也轻松了好多
可是我还没高兴太久,就迎来当头一棒年级主任把我们这些新来的老师找去谈话,指出了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课堂节奏过快、重难点没有凸显、与学生交流不够等等,还给我们提了一些建议前辈们的及时提醒和真诚建议让我立刻清醒过来,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后来上课的时候我刻意放慢了节奏;备课的时候主动向办公室的老师请教,明确重难点;课下找没交作业的学生谈话:既督促了学生,明确了纪律,又增进了与学生的交流;成绩不稳定的学生我也找来谈话,帮忙分析原因,制定学习计划,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通过跟学生交流,我体会到了当老师的幸福感,尤其是看着学生有明显进步,更是深感慰藉与此同时,我跟学生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年轻新老师刚来的时候,学生往往会对你很有兴趣,也愿意跟着你学,但是学生的新鲜感过后怎么让学生高效的学习呢?我发现在讲课的时候学生对于实验的兴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实验的时候就连平常最不认真的同学也会目不转睛物理教材里有很多小实验,我平常备课的时候也会多多搜集各类素材,发动学生参与实验比如在讲惯性的时候,我自己演示完了以后让学生自己做一个小实验,把笔或者文具盒放在一张纸上,然后迅速的抽出纸张,发现纸上的物体并没有随着纸张抽去而一起运动,有些同学放在纸上的东西比较轻就会随着纸张一起运动再让学生看书去找答案,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能够让学生自己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惯性与质量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小实验让全班同学都动起手来,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他们了解到物理的乐趣之后就会给未来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考试是一场硬仗,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也可以说是对老师教学效果的检验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期中考试考得很不理想我感到很大压力:为什么下了苦工没有取得想要的效果?为什么强调了多次的知识点他们仍然记不住?怎么样讲题才会取得最好的效果?太多的疑惑要自己去摸索,失落归失落,考得差肯定是有原因的通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和对考试成绩的分析,我发现不及格的太多,中间这部分人明显的没有把平时的'基础落实到位期中考试前我对学生的习题训练不够多,还有就是自己对学生的管理过于松散,学习有奖有罚似乎才是最好的……期中考试是沉痛的教训,在后来的几周我明显加强了对学生作业的监管以及平时作业的落实,督促学生做好改错,并对上课偷懒、自觉性差的同学做出适当惩罚,学习风气正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缓慢提高了最近的一次期中考试我带的两个班有明显进步,这更加坚定了我要对学生严格管理的决心。
教育教学的故事12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以前写文章常用这句名言,只觉得它好有文采;现在每每读到它,回想起自己从教1年的历程,对它便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真切体会。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我懂得笨鸟先飞,多一份付出,多一些勤勉,经过1年的累积,便多了一份属于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今天抱着学习的态度,与大家交流成长体会,收获成长快乐.
回首往事,我常有这样的体会:每当忙碌了一天后,我总会拿“太累了、该放松放松”等托词来给自己业余时间的“放假”找理由;我也常陷入这样的窘境:忙了一天,忙了一个星期,或是更多,可每当回首这段时光的时候,往往是一片空白,好象什么都没做。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少了一份学习,少了一份反思,更少了一片宁静的属于自己的心灵空间……如此日复一日,当我蓦然回首时,已然“尘满面,鬓如霜”。我不止一次地这样设想,不止一次地感到可怕。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忧患,所以在我的教育工作中,更多的时候还是充实,还是不断地在进步。在我这一年的成长路上,杜小的老师们一直在引导着我,激励着我,使得我两次在区论文评比中分别获二、三等奖,我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离不开他们的真情帮助。杜小的五十几位教师可以说是是五十几本"人"字的教科书.五十几本能很快发挥教学功能的书;五十几位能够用自己的生命实践为学生编写教科书的人.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老师的智慧才学其实是"书"的内容; 所以我养成了阅读课外书的习惯。法国卢梭曾经说过“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读书让人明智,读书让人深刻。阅读的习惯对于我的工作、我的成长,帮助是巨大的。我希望可以自豪的`站在我的学生面前敢说:我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资料书;一本让他们每天都惊奇的教科书!
如果说,身边的榜样引领着我成长的话,那么自身的不断努力,则是成长的必备条件。我喜欢这样一句话:实践出真知,磨砺育新人。用在我们青年教师身上,又是何其的恰当。回想自己这一年的从教经历,感触最多的是工作越忙碌内心就越充实。
一年以来,除完成自己语文教学工作之外,还有班主任工作,也正因为这样我比别人多了一些实践、学习和思考的机会。还记得正式成为教师的第一节课,那是一年级报道的第一天,一群好可爱的小孩,他们和我一样刚刚踏进这个校园,用着好奇的眼睛和试探的心来认识周边的一切。踏上讲台,第一次说:“上课”,心里感觉还是很别扭的而后听到孩子们用着清脆整齐响亮的嗓音说道:“老师好”,心里那一刻就如被清新的泉水叮咚叮咚地敲着,感到自己神圣的责任,还有从事这份职业的自豪。第二天,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教者的角色,我的工作对象,是一帮天真无瑕的孩子。我想,我的完美形象的塑造,还得从他们身上得以完善。我试着走近他们中的每一个人。结果,三天不到的时间,我竟熟悉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从姓名、座位到个人的喜好,甚至于每个孩子形体上的细节特征,我也摸得一清二楚。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段日子,我常常能闭上眼睛随时想象得出班级里的现状:谁在认真听讲,谁在左顾右盼,谁和谁在窃窃私语,谁与谁又在大声喧哗……陪伴着孩子的成长,是一件让人感动的事。看着他们活泼可爱的笑脸,听着他们问的单纯而有趣的问题,也使得自己一直保持着年轻纯朴的心态。
回顾一年所走过的脚印,无论是深深浅浅,无论是大大小小,都有值得回忆的经历。如果说我在“虚心学和勤实践”上做出了一点成绩的话,那么更引起我注意的还是在这些过程中存在的欠缺和不足。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工作,在探索过程中,“此事躬行”方知浅,学海无涯需努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是我借古诗拼凑的心得体会,当作结束语!
教育教学的故事13
前段 时间,我班的主题活动是《车子叭叭叭》。为了很好地开展此活动,我们便发动幼儿将家里的自行车、滑板车、扭扭车等车子带到幼儿园,让孩子在玩车的过程中获得愉悦与知识,初步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在家长的支持下,好多孩子都带来了不同的车子。可是,在开展这个活动的初期,我发现了我班的孩子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有车的孩子只顾玩自己的车子,或者是有车的.孩子之间相互换着玩,而没车的孩子只能在旁边眼巴巴地看。而在放学的时候,有的孩子嚷着要把车子带回去。更有趣的是有一次中班的孩子来借了车子,当两个车子主人看见后,竟然哇哇大哭。孩子的种种表现引起了我的深思,该用什么方法来教育这些小不点儿呢?
周一下午有一节课题谈话课,我决定利用这一节课对孩子进行教育。我知道孩子们特别喜欢听故事,于是,我便把孩子的表现编成一个故事,再让孩子在听完故事后围绕这样的问题讨论:如果别人有了好玩的玩具,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你把车子带来了,应该什么时候带回去?别的班级的小朋友来借,你愿意吗?为什么?(刚好那天大班的一个小朋友带来了小兔子,我利用课间和孩子们一起借来观看了。)虽然孩子还很小,但他们也有一定的是非观念。通过听故事和讨论,他们终于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有了好玩的玩具要共同分享。在家听家长的话,在园听老师的话……
此次谈话以后,我发现很多孩子变了,他们在玩车时不仅愿意借来借去,还能共同合作;放学时再没有孩子闹着要把自己的车子带回家;后来又有大班的孩子来借车进行活动,孩子们也能坦然处之。孩子们变了,我也尝到了故事教育的甜头。从此,孩子的小错误、孩子的点滴进步我都会将这些编成通俗易懂的故事来教育和鼓励孩子,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教育教学的故事14
有的人当了一辈子的教师,却留不下一个让自己津津乐道的教育故事;而有的人当教师才几个年头,教育故事却可写成_部厚厚的书。为什么只有少数教师有著书的成就,而大多数的教师辛辛苦苦一辈子,当告别讲台时,却随着学生的连开而两手空空、双眼茫然呢?这种天壤之别是什么造成的?
是研究的意识
为什么我没有教育故事?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我没有研究的意识,因为我有太多的照搬,我太少有自己的想法与尝试,这怎会有奇迹蕴在其中?对学生,我们更多的是喜欢他们的循规蹈矩,对调皮的学生是讨厌,对学生的犯错是批评,从来没有思考是什么造成孩子调皮,是什么原因让孩子犯错,我们没有调查研究,而是摆平了就了事;我们害怕新教材,我们害怕学生的差异,更害怕学生的捣蛋;遇到烦恼我们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以制止为目的;从来都是一刺激才反应,很少冷静思索,深入研究。省略了这关键的研究,教育故事也被省略了。能与他人分享教育故事的教师是有研究意识的教师,工作的内容都是他们的研究对像,有研究的意识便有挑战的精神,他们把学生的差异视为自己成长的机会,把捣蛋的学生视为研究的资源。同样一个教育事件,缺乏研究意识的教师是追求结果,获得一个结果就是了结了一桩心事,所见到的是事件的表面,所铭记的是事件本身。而有研究意识的教师,关注的是事件的过程,看到事件本身的同时想到的是事件背后的前因后果,考验的是自己专业化的水平,把疑难当宝贝,当自己研究的素材,当自己成长路上的财富。于是他们就有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的投入,就有了查阅、访问、调查、推断、验证等一系列的特别经历,而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就有许多动人的教育故事,加上实施过程中的策略及反复性,感人的故事就应运而生,丰富无比。
是创新的精神
感人的教育故事常常来自于个人的探险、创新,是在新辟的研究路上的大胆尝试,敢于创新者首先是勇于质疑。我们之所以难有自己的教育故事,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过于迷信权威,懒于思索而常常.照本宣科,而质疑及取证的过程本身就是美好的教育故事。因为我们缺失了这一素养也就失去了不少的教育故事。我们迷信权威的照本宣科而断送了我们质疑的本领,也埋葬了我们的教育故事,以至于我们到老了才知道一无所获。
创新精神还体现于不满足于现状,有着精益求精的强劲,有着另辟蹊径解决困惑的思维,可以说每一步的创新都是一个动人的教育故事。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由于其长期的思维变通、流畅,在教学或处理教育事件上,常常有惊人的智慧,教育、教学机智就是美丽的故事篇章。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教学童话《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文中的杂草被喷雾器大夫用化学除草剂喷洒过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可是,一位小朋友读杂草说的这句话时,声音很大,既有“力"又有“气”于是他开完笑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给你喷洒一点”。说完朝学生做了一个喷洒动作。全班的学生都哈哈大笑。那位小同学再读时,耷拉着脑袋,真的有气无力了。于老师表扬说:“你读懂了”。孩子又笑了起来。这是多美妙的教学故事啊,这是他一辈子都值得自豪的教学故事。
创新是艰难的,但艰难的轨迹就是美丽的故事。若要达到不曾拥有的快乐,就得走一条令你不快的路。若要达到尚不具备的有知,就得走一条无知无识的路。若要到达不曾拥有的富有,就得走一条一无所有的路。若要成为不同于现在的你的你,就得走一条不是现在的你的路。”多么美女少啊,创新的艰难恰是迷人的风景。
是事业的理念
以何种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决定着自己收获的多少。把教育当着自己的职正则心里总是以完成任务为准则,投入的是固定的时间和有限的责任,应对的心是少有激情,少有灵性,少有发现,也少有新奇的。职业的眼睛捕捉不到感人的细节,看不到日常生活里的奇异,欣赏不到困惑背后的美丽。把教育当着事业,充满乐趣的工作里是永远没有完结的追求,投入的不仅是时间和责任,更有情感专注和孜孜不倦的精神。进取的心是敏感的,事业的双眼跟随敏感的心而智慧。教育故事是从事业心里滋长出来的。我们没有自己的教育故事,是因为我们没有全心投入。众多的'教师都和我一样,把教育当职业,感觉不到教育里有无穷的乐趣,从教育中看不到自己的灵光闪闪,甚至看不到自身的价值。几十年的教育生活也就失去了精彩的话题,无法与他人分享自己独有的教育趣闻。两手空空、双眼茫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是记录的习惯
倘若当教师一个月只生气一次,一个月只开心一次,或许这难得的一二次,我们能够铭记,无须麻烦提笔。由一撇一捺构成的“人",就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可谓千人千面千种性格,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向‘的时期里也是有着极大的差异的。教育恰是以“人”为工作的对象,活生生的人会让教师生万种情,喜、怒、愁、乐在一天中会交替着光顾,稍纵即失的情感,没有笔的勤快,它便随时
光的流失而灰飞烟灭。再说,长期的教育生活中总有不少让自己曾经感动过的人与事;也有不少让自己伤脑筋、费气力而最终失败或成功的故事;也会有偶尔展现自己幽默、智慧或出丑、闹笑话的瞬间。倘若有记录的习惯,让这些在自己的笔下定格,那不就是自己的财富吗?可是我们少了记录,丢失了生活中的这些感动与忧伤,留在大脑中的只是教室、书本、说教,单调而少生气。能否拥有自己的教育故事,记录习惯是前提,那些拥有很多自己的教育故事的教师都是勤于动笔的教师。记录是将生命的财富存人银行,待要用时便去取出来,记录是理生命的财。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曾说自己能在短短的两个月里写出一本畅销的教育书,要归功于自己每天的教育日记,从走上讲台就开始了教育的记录。其实,这与其说是两个月里写的,还不如说是他一走上讲台就开始写了。
我没有记录的习惯,大多数的教师也都没有记录的习惯,我们用生命度量着时间,却不知用笔记下生命度量的足迹。有时也会与他人交谈工作、生活中的趣闻,但那是脑海里暂时的储蓄,时间的流失会把这些曾让自己得意的谈资抛得无影无踪。初涉教坛那会不知记录,在教坛呆久后却不会记录。不会发现,不会取舍,甚至缺乏记录的语言和技能。于是所有的生命中的喜与忧,哀与乐,就在不自觉中流失,留下的是一脸的无奈。
当然,并非所有的教学经历都能成为教育故事,教育经历要成为教育故事要具备三个要素。首先是教育经历要构成一个教育事件,这个教育事件具有情节性,具有吸引人的细节;其次是事件要具有教育价值,能给人带来启示;三是教育事件具有特殊性,但事件背后的教育意义却包含着普遍性,事件能揭示教育的一些规律,能让同行产生共鸣,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这三个要素看,似乎教育故事是难得一遇的,其实不然,教师的教育生活里.处处都潜藏着各式各样的迷人的教育故事。而能否拥有,就看我们是否有事业理念、创新精神、研究的心态和记录的习惯了。
教育教学的故事15
人人都说教学苦,在古代就有“家有五斗米,不做孩子王”的说法;
而现在对教师诠释就更加明朗了,手机短信也经常这样直白地说:“小时侯把English念成应改历史的,长大后当了领导;念成应该累死的长大后就成了老师……”
当然,这纯粹是闲人编的顺口溜。不过,做一个老师也的确挺苦挺累的,做一个好教师就更苦更累了,但这是我选择的职业,所以我要做的只有默默工作。
这是我作为一名教师的第一个学期,是由学生到教师的转型期,用句年轻人喜欢听的话可以说是“非常时期”。
大学刚毕业就进入小学进行教学工作,而我的实习期是在初中渡过的,所以对付小学生就有点缺乏实战经验了,什么都不懂!只有自己加班加点补,补多看关于小学生的书,补如何备课,如何把课备得详尽些,如何上课,如何……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备课本是我校青年教师中最详尽也是最工整的,得到领导的认可;上的公开课也挺不错的;也有论文在全国比赛中获奖。而往往这些努力只有在学生放了学,别人已经在家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做的,因为那时没人吵你,可以安心工作到夜晚。有人戏称我们是签了卖身契,把自己的所有时间都泡在学校里,卖给学校和学生。
有时想想自己这么累这么忙又没多少工资图个什么呀,这就是大学时憧憬向往的生活?可回过头来才发现这是自己选择的职业,当初的梦想就是永远当个长不大的孩子王。世俗的'念头终究抵不过良心的发现,工作半年更觉得这个选择是对的,我爱我的职业,我爱我的学生,他们带给我很多的快乐和无限的幸福,我相信这是其他职业所收获不到的。
每当学生亲切地叫着“老师,好!”“老师,好!”时,我所有的顾虑都消除了;有的学生受了委屈,就会跑来抱着我向我诉苦,此时的我像极了她的知心好友,我也很喜欢和他们平等地对话、坦诚地交流,也喜欢她们抱着我的感觉;很多时候,我的课一下就会被上课班级的学生缠着,拽着我的胳膊和我说悄悄话,他们完全把我当成了姐姐,有什么话就直接地说,不象和其他老师说话有那么多顾忌。
圣诞节就收到不少学生自己制作的贺卡,其中有一个学生上面就这样写到“我喜欢你,因为你像姐姐,很亲近;我喜欢你的课,因为你时常对我们微笑,虽然偶尔也会发发脾气……”我给学生微笑,那是因为他们是我的学生,是可爱天真的孩子,这个理由虽然说得有些牵强,但这是心里话。而我的微笑很多都是建立在师生互相友好的基础上的。所有这些都是我作为一个老师的自豪,我愿意有一群孩子围着我,我也愿意带领他们探索学习的乐趣,我愿意当一个孩子王……
【教育教学的故事】相关文章:
教育教学的故事12-07
教育教学故事03-15
教育教学故事04-21
教育教学的故事 (精选)07-04
【精选】教育教学的故事08-27
教育教学故事(精选15则)07-15
教育教学的故事推荐11-11
教育教学故事通用09-22
我的教育教学故事04-16
我的教育教学故事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