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精选3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设计方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设计方案 篇1
[学习重点]
1、说的文体特点 奇巧而善辩 文艺性的议论文
2、《马说》的寓意 比喻说理
3、虚词也的用法,体会文中的气
[学习难点] 1、由马到意,透过文中情,体会文中气
2、虚词也的用法,另有其、之、而、以
3、归纳这一类怀才不遇文学的共同特点,做一点初步文学研究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制作、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法初探] 1 链接教学,决不满足于某一课的内容,提倡大容量,以本课内容为核心,将课内、课外相结合,让学生广泛地阅读
2、初步的研究性教学,一课上完,不以解决了所有的问题为满足,而是重新提给学生新的问题。一课上完是终点,同时也是起点,是某个问题研究的起步。
3、主张情气说,作者写时以情使气,以气结句,我们读时反过来由句寻气,由气悟情
[教学过程 ]
(一) 课前 准备 1、马年说马 学生说有关马的成语,指名另一个学生解释
2、教师说一个关于千里马的故事伯乐相马知己这个词的来历(见大屏幕)知己---彼此互相了解而情深意切的人 见《战国策---楚策四》
(二)韩愈其人
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学家,散文尤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 的美誉。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昌黎先生集》
韩愈其人有杰出的才华,可他的政途却多坎坷 请看下表
时间 原因 结局
贞元1116年(795800年) 求仕 不得志 有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感叹
贞元19年
(803年) 上书言京畿百姓穷困,请求缓征徭役,租税, 被贬为阳山令;元和14年(公元819年),卒于824年 韩愈上著名的《谏迎佛骨表》力谏, 几招杀身之祸,后经友人鼎力营救,被贬为潮州刺史。
学生齐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竟然想到了死,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心情抑郁,悲伤到了极点。这种抑郁的心情一般都注定他们不会长寿。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三)关于说
奇巧---有形象 善辩有观点 文艺性的议论文
托物寓意,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说理,是这种文体的特点。
韩愈就是一匹千里马,他有日行千里之能,但在封建社会,他怀才不遇,屡遭贬斥。他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有强烈的愤慨与不满,可又不能直接表示出来,所以,他就托物寓意,借写千里马的遭遇,来写封建社会人才的遭遇。
看课外阅读《杂说一 龙说 》 (君臣关系 互相依靠,才有作为)
(四)学生读课文,感知文意?
(五)归纳整理字词?
?实词 古今词异义表?
词语 故 虽 称 等 安 策 道 通 临 是 或
意义 今
古
古意 今已不用------祗 骈 槽枥 石
通假字-----祗同只 食同饲 见同现 邪同耶 材同才
第二节四个食读音 食1食4---SHI 吃 食2食3----SI 饲
?虚词 而 之 其 以 也
? 而 A转接 可以译为却,可是 B顺接 可以不译
之 A结构助词的 B 代词,代人或物 C 无意义,句中停顿
D 帮助构成倒装,无意义
其 A代词,代人或物 B 代词 他的 它的 C 指示代词 那种
D 反问语气词 难道 E 推测语气词 恐怕
以 A介词 因为 B介词 按照
也 A 肯定语气 B反问语气 C 推测语气 D句中停顿
??练习:
而 1、而伯乐不常有()2、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执策而临之()
4、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之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2马之千里者()3、策之 食之 临之()
4、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其 1、安求其能千里也() 2、策之不以其道()3、不能尽其材()
4、其真不知马也() 5、其真无马邪()6、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7、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以 1、不以千里称也() 2、策之不以其道()
也 1、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其真不知马也()3、、不以千里称也()
(六)课文学习指导
? 第一节:伯乐知马 (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着决定作用)?
首句--- 千古感叹 到底是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全文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次句---愤愤不平 千里马倒常有,可没有伯乐发现,愤世嫉俗。
末句---描写千里马的终身遭遇,不以千里称也也 肯定语气,寄予无限同情。
?第二节:不知马,害了马(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首句---千里马的.特点 特别能吃,因此特别能跑。
次句---全节之关键,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以上冷峻陈述
末句---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一顿,作低回之势。接着,以不饱,不足,不外见,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层层蓄势,反问作结。也 反问语气,愤怒谴责食马者 害了千里马,向读者寻求公道与正义。
?第三节:太不知马(辛辣嘲讽食马者的愚妄无知)?
首句---活画食马者的愚妄无知的丑态
神态 [执策而临之] 洋洋自得 愚妄浅薄
语言 [天下无马] 有眼无珠
末句---发表感叹 归结全文中心 不知马
其真不知马也()也推测语气,辛辣嘲讽食马者的愚妄无知。
句末可以用!(强烈的讽刺感情)?(推测语气,表达自己的观点)
。(问而后答,一锤定音)学生可以自由讨论,发表看法。
(七)归纳寓意,附板书设计 ,并作课外拓展。
? 学生思考:本文的观点是什么?形象是什么?借伯乐与千里马来比喻什么
板书设计 ?
马说
韩愈
伯乐---- 不知马---- 食马者----
(愤怒谴责) (辛辣嘲讽)
千里马----
(无限同情) 知马
害了马---- 全文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课外拓展 政途多失意 悲愤出奇文
---中国古代怀才不遇文学初探
1、 你还知道哪些古代文人怀才不遇?写了些什么作品?
2、 他们作品大多写些什么内容?山水风景,男女之情,咏史怀古,托物寓意
3、 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古代文人哪一位?
A韩愈 怀才不遇文学B苏秦 悬梁刺股发愤C董邵南 另寻高就发展
将上述你的观点 写成一篇小论文,下节课交流
设计方案 篇2
【学习目标】
1、发现形声字的规律,并积累词语。
2、引导学生在感知大量语言现象中发现规律,获得感性认识。
3、通过口语交际,让学生自由结合,互教互学,提高生活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习作训练,帮助学生提高选材、构思、表达等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感知大量语言现象中发现规律,获得感性认识。通过口语交际,让学生自由结合,互教互学,提高生活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习作训练,帮助学生提高选材、构思、表达等能力。
【课前准备】
课件、学生预习、准备。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创设互教互学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交际兴趣 组织展示、交流。
1、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绝招,如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
2、说说自己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本领,再说说自己的“招”好在哪里,有哪些独到之处。示范交际 然后引导学生对示范交际活动进行评议,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中心内容:
你准备教别人哪一招?这一招好在哪里,是怎么练成的?
提醒学生交际时要注意的问题:不但要讲述清楚怎么做,还要解决学本领的同学提出来的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
1、一个同学教,一个同学学;
2、扮演记者,对某个学生进行采访。互教互学 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生自由组合,互教互学。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和表演,大家共同评议,谁说得最清楚,谁的本领最拿手。布置作业 建议学生把自己学到的本领或窍门向家人或朋友介绍、演示,以增强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
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进入情境 引导学生回忆。
教师巡视,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适当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积极好学的精神,开拓学生的习作思路。 和同桌说一说自己都会哪些本领。指导审题 在自由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习作提示。
提醒学生注意这次习作的要点:要说明白自己学的是什么本领,要写清楚自己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题目可以用“我学会了……”,也可以自拟。 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自己学会的本领清楚地告诉别人。自主习作 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并巡视,以便做到对全班的习作情况心中有数,然后选择带有普遍性问题的'习作(如,过程写不清楚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的)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学生构思后进行自主习作。交流评议,修改誊写 相机指导。 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誊抄。
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我的发现 引导学生用带点的字扩词,以加深理解,巩固运用;
启发学生再写出一两组有相同规律的词,如,羊群海洋,弯曲海湾,青山清晨。 学生自读,自主发现。
积累词语。日积月累
1、“我会填”:
根据汇报情况,引导渗透“的”“地”“得”的使用,让学生通过练习丰富语言,形成语感。
补充练习,让学生在感知大量的语言现象中发现规律,获得感性认识。
光彩夺目的(焰火)(宝石)
清澈见底的(小溪)(池塘)(湖水)弯弯曲曲地(流淌)(伸展)(流向远方)
和颜悦色地(说)(讲)(批评)(点点头)(看着我)
鲜花开得(很美)(正艳)(像一幅五彩缤纷的织锦)
时间过得(太快了)(真慢)(像闪电一样)
2、“读读背背”:
把这些成语放在语言环境中,让学生通过读句子体会成语的含义;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大致了解成语的意思。积累与应用。
1、根据已有的语言感受自主填写。
同桌交流。
2、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趣味语文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了解图上画了些什么。
2、汇集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或编制此类谜语,开展猜谜活动。
3、顺势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带数字的或带“大”“小”的成语。如,五彩缤纷,三头六臂,九牛一毛,千钧一发,万紫千红;大同小异,小巫见大巫,小心翼翼,大快人心,大风大浪,大吃一惊,大吹大擂,大摇大摆,大失所望。 根据画面以及自己的成语积累,猜出谜底:开门见山,大材小用,一举两得,三长两短,小题大做,百发百中。
设计方案 篇3
教材说明:本篇略读课文是一篇寓理于物的文章。作者通过对丑菊形态和习性的描写,告诉人们,“丑菊非但不丑,而且非常美丽、可爱”,从而说明在人间事物中,有不少东西往往名与实并不相符:有的名字虽丑,却有着真善美的内在;有的名字虽美,却徒有虚名、有名无实。做人也是如此,“名可以丑,但是一定要美”。
课文围绕丑菊,先写种丑菊、盼开花;再写丑菊打苞、开花,作者赏丑菊;最后写议丑菊。内容的安排条理清晰,主次分明,重点写赏丑菊,写了丑菊开花时颜色和形态的特点。议丑菊部分则揭示了丑菊的品格特征,凸显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在表达上,这篇课文除了具有与《落花生》相同的寓理于物、主次分明的特点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色——作者对丑菊的情感贯穿全文::先是盼开花,花不开始“我气得真想把它拔了”;接着,丑菊打苞“我高兴极了”;而后满心喜悦地“欣赏”丑菊与众不同之美;最后为有人给丑菊取了这样的“恶名”而忿忿不平,“觉得那人太不公平了”。随着作者对丑菊先抑后扬的感情变化,课文的主旨也逐步明朗。课文主次分明。作者把赏丑菊写得非常具体,既写了花苞的样子,又写了丑菊逐渐开放时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而对丑菊到丑菊开花前的情况和对丑菊的议论写得比较简略。
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分清课文的主次。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作者按生长顺序把植物描绘具体的写作方法。
3、联系课文、生活实际理解从丑菊身上的得到启发,学习正确的看待事物的方法,懂得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对思想内容的理解,继续进行重点训练项目“分清文章的主次”的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部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课外阅读、生活实际,体会“名可以丑,但是一定要美”。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以描写菊花的词句导入,描绘菊花的美丽,从而与题目中的.“丑”字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授新
1、直接切入文章重点:读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丑菊的样子和特点,批划下来,多读几遍,然后再跟组内同学交流你的理解和感受。
2、汇报时,学生都能找到相关语句。要让学生首先感知文本内容即写了什么,“起初”丑菊什么样,“长了几天”什么样,“又等了几天”什么样。
3、生练读,试读出丑菊的娇小、美丽。
4、通过评读,让学生赏析作者写法的精妙,同时也是朗读指导。
5、学习作者按植物生长顺序描写的方法,读写结合,仿写一种植物。先由师示范,再在组内练说,然后汇报,师指导。
6、带着对写法的感悟,再读课文,使生在更深程度上理解感悟丑菊的美丽。
7、学习文章第3自然段,了解丑菊夜晚、白天的不同特点,以读代讲,感悟丑菊的神奇、可爱以及作者对其的欣赏之情。
8、了解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开头的“种丑菊”和结尾的“议丑菊”。
9、练习课文内容、课外阅读、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思想上的升华,体会作者寓理于物的写作方法。
三、梳理
分清文章主次,把握文章重点。
四、积累
读写结合,落笔训练。
五、板书
丑菊
种丑菊
起初
赏丑菊
长了几天
又等了几天
议丑菊
名可以丑,但实一定要美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设计方案11-08
(精选)设计方案08-20
设计方案08-16
装修设计方案03-09
学习设计方案06-22
教学设计方案04-25
活动设计方案12-27
网络设计方案07-24
教室设计方案07-25
设计方案模板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