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13篇(精)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化苦旅》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1
从文化大家的园子里归来,被露水打湿的衣领上还带着花的香气,脑海里保留着和这早晨一样新鲜的记忆。不揣冒昧地把这些既不连贯。又不准确的记忆写下来,不知能否对读书养气有所禆益。
读了《文化苦旅》这本书, 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
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有这种感觉,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作者余秋雨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 想,这个原因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同样适合。
我们去某一个地方参观旅游,都总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的一切,主人是谁,修建的目的,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何许人也曾经到过这里等等。这样,就在这一瞬间,把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笼罩在每一位参观者的全身,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使每一位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历过一定的历史事件,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
譬如说, 路过汨罗江,总会在百感交集之中挤出一声来源久远的喟叹。既羡慕沉睡江底的闲散,又恨楚国忠臣的轻生;既有感于物换星移的短促,又兴幸楚臣的精神没有随流水而长逝;既叹惜滔滔江水的无情,又因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这众多的感慨,全是因为楚臣遇到了汨罗。看到了汨罗,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爱国精神与浪漫诗篇。
又如, 去参观长城。长城,之所以能成为国的象征,就是因为它一直肩负起了保家卫国的责任。走在长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觉到无数英灵在抗击匈奴时的勇猛,倒下前转过头给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亘古不变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口号的提出,大概也是来自一个简单的愿望: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历代相存。
《文化苦旅》这本书,犹如一片巨大的花园,作为一只小小的蜜蜂,我所能采到的只是一点点的花粉。这是要请喜花赏花的读者们原谅的。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古以来,学习就讲究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在广袤的书海中,我认为更以如此。只读讲述大道理的书,实际作用并不大,所以我喜欢读游记。用或浅或深的文字述说一次次旅行,让人沉醉其中并受益匪浅。
游记中,我极喜欢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起初,仅仅是名字吸引了我,而当真正翻开此书时,我如痴如醉,仿佛在这些精妙的文字中同秋雨先生一起开展了一场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旅行。观赏世界风景,经历人生风雨。在书中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一天时间,我便读完此书。可却读不到自己的感悟。遂我读第二遍。仿佛重新开展了一场旅途。这次旅途我放慢了脚步,仔细观察身边风景。读毕,我认为《文化苦旅》主要写了四种元素,即:风景,历史,文化,人生。自古以来,华夏文明有许多文化皆是隐匿于山水之间,可以说山水本身就是文化,它包含着人生真谛,见到它也许我们就会想起一段历史。而秋雨先生并不大张旗鼓的描写山水,而是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一个不经意的角落亦或者是一副整体的画面,令读者身临其境,仿佛与秋雨先生产生了心灵的共鸣,再自然地引出这处风景的历史和其中所包含的文化,令读者在陶醉中丰富了历史知识,领悟生活哲理,提高文化水平。在山水解读历史,在历史中解读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使我不禁感叹大师的功力。这次文化苦旅对我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提高,更有一种精神上的升华,
读了《文化苦旅》,我认为真应该出去走走。旅行是对一个人的历练,它使一个人趋于成熟,洞悉人生百态,使一个人增长见识,了解各地文化,使一个人逐渐沉稳,领悟人生真谛。而我们却常常两三天闷在家里,坐着无聊而重复的事,想挣脱这种现状而又不知道如何改变,去旅行吧!看看那巍峨高山,看看那湛蓝大海,看看那荒凉沙漠,看看那辽阔草原,看看那祖国大好河山,看看那世界各地风景!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旅行,充满了太多未知,而知识就是这场旅途的必需品,在旅行中收获知识,领悟文化,体会人生。我想这便是秋雨先生文化苦旅的用意,也是人生的一大真谛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3
亲爱的朋友,当你翻开《文化苦旅》,是不是也像我一样感慨:余秋雨先生怎的这么有才华?无论在哪个文化景点前,他怎么都能浮想联翩,引经据典?
还有历代的文人墨客,为什么往往也能在登高临远时赋诗作文?
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
究其根本,在于他们行走时,并非“空手”来的,他们来的时候,早已在行囊里储备了足够的情怀,一有契机,自然就文如泉涌。
李白没有储备足够的傲岸情怀,怎能吟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杜甫没有储备足够的爱国情怀,哪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苏轼没有储备足够的旷达情怀,就不会“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些诗文,不仅在描绘大好山河,也是在用他们的.深情和睿智在和我们沟通。
那么,他们的情怀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一曰读书,二曰行路。
是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在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们认识的人往往很有限,知道的事情也很少,更别说去鉴别和评论了。是书籍,打开我们认知的大门,使我们了解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的奇闻异事,在我们心里打下是非的框架,在我们心灵的土壤里,埋下一颗情怀的种子,等待时机长得清晰明媚起来。
这个时机,就是适时的实践。上路之前要备好情怀,备好情怀不上路,对世界的认知仍然是浅薄的。正如陆游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亲眼去看看,热带南国的人不能真正知道雪花究竟是什么;生在平原的人不用脚去丈量一下,怎么知道蜀道到底有多高?从不曾失去过的人,又怎么能体会失去的痛苦,又怎么会有失而复得的喜悦?
你少年时认的字,读的书,会在某个时机突然变得鲜明起来,如同茫茫雪地里绽放的第一朵红梅,有了颜色、味道、质感和温度。你读的书越多,你由一个人、物,一件事,所能连缀起来的网就越大,你对世界的认识,渐渐就成了春色满园。这样,你对世界就会有自己的鉴别,有了属于自己的情怀。
当你的情怀的行囊装满时,你再上路,你就会和余秋雨先生一样,触目皆风雨,下笔如有神了。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4
昨天语文课讲了这篇课文,我听完之后感触很深。
夜航船是中国南方水乡苦途长旅的象征,作为一个交通工具,夜航船曾为山民贫苦、无奈的生活带来了希望。在作者的家乡,夜航船象征物质文明的开化、一种富有的希望,它是山村孩子心中的理想之船,农村富裕之船。在作者读过的张岱写的《夜航船》中,记下的“僧人”与“士子”的争舱位故事实在是妙趣横生,当中暗示了一种有趣的“夜航船文化”。其实夜航船文化就等同于中国传统文化,夜航船文化的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同样也有,比如说,夜航船文化具有封闭性,中国传统文化同样有,夜航船文化无创造性和主动性,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作者在文章中把理性思考和感性宣泄结合得很好,这是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借鉴的一个优点,通常我们说我们写的.文章都是只有感情的宣泄,而没有理性的思考。而这篇文章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感觉,作者在写历史故事的时候还加上了自己的观点,没有落入俗套。这篇文章除了在手法上值得我们去借鉴,在内容上的一些反思也值得我们去借鉴。作者在写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批评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缺点。
我觉得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我们真的应该仔细思考:我们该怎么继承和发展好中国传统文化,避免传统文化的缺点,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点。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现在的道德滑落,其实是现在的一些不好的现象出现,导致我们彼此之间缺乏信任,也就不会有中国传统美德的继承。以前我们总是会乐于助人,但是自从出现了有人扶一个老人却被告上法庭的情况出现后,社会上少了一些乐于助人的现象,很多人都害怕自己就是那个倒霉的人。还有,以前都有很多拾金不昧的人,这也是中华传统美德,但是自从出现了有人捡了钱想找失主却被敲诈的现象出现后,社会上就有很多人见到钱不敢捡或者私吞他人财物了。道德的滑落,是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一个明显的现象,所以我们应该像作者一样,理性的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
以上就是我读完《夜航船》这篇文章后的感受,我希望现在的人们应该发扬传统美德,并且理性的思考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好道德滑落的问题。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5
还记得初读这本书时,真正吸引我的并不是作者的下笔如有神,而是小叙中所说的“对我来说,《文化苦旅》就是这个外出的浪子”和“宅,成了一具无主的稻草人,成了一个废弃的箭靶子,破破烂烂地歪斜在田野间,连乌鸦、田鼠都不愿意多看他一眼”,还有“看来,浪子未死,气场未绝,就像笔记中的那个浪子,一路伤痕斑斑,而身心犹健,我离开门缝,许久无语,委屈你了,孩子。”这几句每一个都戳中我的内心,这让余秋雨都感叹的书籍何不引起我的注意,我对这本书充满了疑惑,对这本书的内容更是好奇,“文化苦旅”到底是什么,当时我仍无从得知,它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谜。
而如今,大树的年轮又添上几圈,再拿起这本放置已久的书,也是别有一番滋味。《文化苦旅》到底隐藏这什么?这个问题深深地扎根在我心中。透过这本书,我感受到了咱们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大自然的神奇。那千山万水的豪迈在余秋雨老师的笔下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不曾去过他所描绘的任何的一个地方,也从未想过要去摸索、探寻,仅仅是看着这些文字,我的内心就已是无尽的赞叹。
书中写了有着“天府之国”称号的都江堰;那夕阳西下,朔风凛凛而略显凄清的道士塔;接通着中华历史血脉的莫高窟;还有一湾不算太小的沙原隐泉和那风雨中的天一阁。这一切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陌生的、神秘的.。它们在各自的地方安静的保持着自己的美好,但当余秋雨老师的笔触摸到它们时,它们又开始活跃起来。通过作者的笔,它们活力四射的出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们再次感受到文化和大自然结合的动人瞬间。
作者余秋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河之子,他生长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他在书中说:“我在山河间找路,用短暂的生命贴一贴这颗星球的嶙峋一角。”他触摸到了我们一些所不能接触的事物,他用一生的时间有劲祖国的山河,纵横华夏的大地,访遍名山大川,书写下这不屈的一笔。他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文化的魅力,见证文化的变迁,欣赏祖国的壮丽无垠。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其实本没有两者,因为路就是书。人生是路,是一条漫长的路;而书也是路,是一条崎岖的路。我们在这条路上摸索、前进。而最终的目标就是学习文化,了解文化。我们从咿呀学语到如今何尝不是这样的,改变我们的也就是这文化,这条路必定是苦的,但我们不妨去试试,就算结果不像作者那样,我们也最终在文化苦旅中成长起来了。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6
在广为传颂的中国大地上,流浪教师余先生,在文化的苦旅中,跨过大山,走过雪地,回到历史的陌陌。他理性而严厉,回味苦涩,焦虑过后是理解,沉思之后是放松,是老幼,是言辞激昂的氛围,是能吞噬世界的深刻评论。——这是《文化苦旅》。这就是文化的苦旅。
沙漠的荒凉,黄河文明的兴亡,江南文化与人情的美丽与落寞,古城风貌与历史。在《心灵之旅》中,余先生以文化学者精准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文化感悟与艺术表达,再现了隐藏在时间底层的深层思考,展开了山水与历史精灵的远程对话。太棒了!神奇!
妙哉!
是山水将文化的溶解,抑或是文化对山水的诗话?或是山水与文化的天地契合?在看似平常的风景名胜之中,蕴藏的历史与内涵,涵盖的文化与深沉,在秋雨先生笔下,点点滴滴,猛的,全都滴成一团,如一股急流,把人震撼,感耶!叹耶!撼耶!
西方一位哲人说过:“只有饱经沧桑的老人才会领悟真正的人生哲理。”余秋雨对于文化的经典评论便是他沧桑后博发而出的哲思。苏东坡三十七岁便自称“老头”,他颇有苏东坡“老夫聊发少年狂”的那种放达。放达于山水世界,放达于文化天堂。他曾说他常伫立,于观察自然与人交际境界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明史中,余秋雨先生将犀利的`笔触直接伸向历史,伸向人文,他勇于批判历史,针砭时弊;他敢于发表见解,针针见血,这真是《文化苦旅》不同于其他散文之处,这正是《文化苦旅》长久不泯的精神所在。对于灵魂与精神的刻画,犹记得莫高窟里那位无知道士的愚蠢行径,犹记得长江入海口那个特殊群落一上海人的精明骄傲与能说会道。正是对于不被大众看到的内涵的深度挖掘,正是对于社会形态的方方面面的反映与体现,成就了这部书的魅力与价值。
在山水解读历史,在历史中解读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让自己的心灵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礼,这便是我读《文化苦旅》获得的最强烈的感受。或许,我还未完全领悟作者的深意。或许,我还未真正读透这本书的内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怆奏响了时代的绝响,警世亦憾人!
品一杯香茗,读一本好书,《文化苦旅》,值得一读!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7
看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当看到黄州突围这一篇,我不由自主地看了一遍又再看一遍,此事好想把我此时的心情说给你听,说给大家听。
余秋雨曾经这样写到:人们有时也许会傻想,像苏东坡这样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应该是他所处的时代的无上骄傲,他周围的人一定会小心地珍惜他,虔诚地仰望他,总不愿去找他的麻烦吧?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中国世俗社会的机制非常奇特,它一方面愿意播扬和哄传一位文化名人的声誉,利用他、榨取他、引诱他,另一方面从本质上却把他视为异类,迟早会排距他、糟践他、毁坏他。起哄式的传扬,转化在起哄式的贬损,这两种起哄都源于自卑而狡黠的觊觎心态,两种起哄都与健康的文化氛围南辕北辙。
苏东坡的“乌台诗案”即便站在朝廷的立场上,也完全是一个莫须有的可笑事件。他何罪之有呢?苏辙说:“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当把苏东坡长途押解,犹如一路示众,贫瘠而又愚昧的.国土上绳子捆扎着一个世界级的伟大诗人一步步行进。
苏东坡在示众,整个民族在丢人……
从“乌台诗案”来看,一群小人能做成如此大事,只能归功于中国的独特国情。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把诸多文化大师捆压在被告台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挤眉弄眼的小人。
中国的独特国情千年以来难道就这样一直存在着?我不禁一遍又一遍地问,又有多少人借着正义和爱国的幌子去指责、污蔑、谩骂、诅咒那些我们中国人本应该尊重并感激的可爱的人。千年过去了,中国人骨子里的那些丑陋的东西难道还没有去掉吗?
我想应该可以的……
乌台诗案后,他真正成熟了,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就像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端急的溪流汇成了湖。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8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古人对于做学问的学者的要求。读万卷书,是让学者博览群书,“腹有诗书气自华”;行万里路,是让学者将学问与实践结合,“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现代,有一个人用他的行动践行了这句话。他就是余秋雨。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绝的古文明。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使这里积蓄了数不尽的文化财富。作者以一个学者的身份,开始了他的苦旅。第一站自然是他的家乡。
中国人总是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不管走到哪里,总讲究“落叶归根”。由此,灞河的柳也沾染了游子的热泪,血红的残阳也浸润了游子的惆怅。作为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中国的人在科举的`作用下,逐渐分散到各地。这是历史的必然。恰巧,农耕文明使得人员的流动性不至于太大,使人最终能荣归故里。因此,故乡也成为无数游子魂牵梦绕、朝思暮想的“理想国”。故乡的范围随时间扩大了,不再局限于那一间房舍,一座小桥,一株杨柳,一种乡音,而变成了一个国家。如今,故乡仍然是海外游子最痛切的盼望。
第二站,是祖国的边疆。这里,是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的地方。就中国的情况而言,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碰撞。作者说,这里的重要性远远超过看似很重要的朝代更迭。长城,恰好是这两种文明的分界线。游牧文明比农耕文明更具侵略性。但是,游牧文明的本质就决定了它的落后。在数千年的战争中,中原文明没有消磨殆尽,而是日趋完善,都源于农耕文明的先进性。但是,正如孟子所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没有游牧文明,中华文明就会“江郎才尽”,最终导致灭亡。就中国的情况来说,冲突的结果,是双赢。
作者又去其他古文明的诞生地,将中华文化与其他文明对比,最终分析了这几种文化的异同,调查了中华文化的优越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感到骄傲。因为当中华文化在辽阔江河中熠熠生辉时,其他古文明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风尘里,只有废墟知晓。文明形态的不同,造成民族性格的不同。农耕文明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以和为贵的中华儿女,强调集体的力量,强调团结的重要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逐渐推进,现在的年轻人却逐渐迷失了这个优良传统。这不是一个好兆头。所以,作者提倡回归自然,以水为道,回归中华文明的本真。我认为这是极有道理的。
总之,《文化苦旅》这部书,体现了作者对于中华文明的探求,体现了中国人对本国文化的反思,体现了现代中国对于古代文化的思索与融合。这部书,是我们现代中国人的精神文化典籍。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9
读完《文化苦旅》一书,感慨颇多,其中最深的一点,便是中华文明。
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国家,承载着伟大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断的文明,我们炎黄子孙以其为傲。
其他三大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它们都辉煌一时,虽起源早,却均被时间侵蚀,随之没落了,只有我们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流传至今,其它文明均太过张扬,引来了其它文明的嫉妒,在一次次冲撞中,走向了毁灭,中华文明比较保守,不张扬,不炫耀,但以其强大的力量,源远流长。
中华文明有三条天地之线:黄河、长江、长城。其中黄河最为重要,它孕育了中华文明,在那儿,有着中华文明的基本性格。长江也早有自己的文化,宋代时,中国经济,文化中心便已转移到长江流域。第三条线最有意思,这条线与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吻合,它同时又是区分农耕文化和游牧文明的天然之线,它借秦始皇之手“画”出,目的是区分两种文明。从中我感觉到了中华文明的神奇、有底蕴,有内涵,这是任何一种文明所不能及的。
中华文明虽未中断,但其也是历尽了沧桑与磨难。国内的兼并战争、改朝换代也避免不了大战,这一切,使中华文明损失了许多,但最令人不能忍受的是那些国家和民族的败类,他们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把中华大地上的珍贵之物卖给外国人,这其中,令人哭笑不得的就是王圆箓,他将莫高窟里许多珍贵的经书卖给了一个外国人,而他所得的价钱只有三十英镑!
到了清朝中后期,由于清政府的无能、腐败,从火烧圆明园、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再到后来的.抗日战争,中华文明一步步被破坏,被践踏,被摧残,每一次战争都沉重压制并打击了中华文明,但均未成功地中断中华文明,这便是中华文明的强大之处,也是使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地方,这更能彰显一个民族的伟大力量!
再有,我非常佩服作者余秋雨,他抛高官弃厚禄,冒着生命危险,又不远万里,考察了世界上的各大文明,写了二十余本书,单是辞去高位,就有多少人做不到啊,就更别说行遍天下了!他对各地的描述,引起了我无限的向往,我多想一览祖国大地上的秀美风光,也用自己的笔记下一路的所见所闻所感,做一个探索中华文明的旅行者、学者。是的,这需要无限的勇气与魄力,而我,正在慢慢积蓄……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10
读罢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很想抓住些什么,却又难以言状,只觉得淡淡的哀愁与寂寞萦绕不去,心中难复平静。 日记
从滚滚黄沙的大漠边塞到温婉宜人的江南小镇,秋雨先生的文化足迹,跨越了大江南北,旅途夹杂着喜悦,激动,哀伤,沉痛,百感交集,而最终只汇合成一个赫赫刺人的"苦"字。中国史上叙说羁旅之苦的文学作品不在少数,然而负担上"文化"二字,却更令人觉得这苦涩的味道浓得要化不开了。
说说那个令人恨恨不已的王道士吧。青砖黄泥的道士塔原也只是个普通的佛教地方,可当那王道士开掘了一门永久性学问的洞穴后,这儿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了达官贵人宠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谀逢迎的官场的中国的古文物,它们的清白也渐渐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国友人的不客气,王道士的傻笑,中国古文物就此一车一车地安全运出国境,王道士与外国友人的寒暄,唉!伤心欲绝!秋雨先生之苦,皆因有着中国古代文人忧国忧民式的文化自觉,种种令人痛心疾首的现象赫然呈现在自己的眼前却无能为力,也就难以自抑地揪心揪肺了。
也许是我出生的年代比余先生要幸福,没有亲眼目睹种种擦肩而过的辛酸与血泪,因而没有那种刻骨铭心的苦味萦绕心头,然而余先生笔下一幕幕清晰可见的中国式文化悲剧,已经令我的心也不自觉得随之惆怅,陷入了淡淡的'寂寞,历久不散。也许余先生得知我们肆意欣赏着他的"苦",却不能与之同苦,而只是仅仅的"寂寞",怕是他的"苦"又会更甚了吧。
也许许多历史界的专家学者曾经不留情面地指出过秋雨先生作品中与史实不符的种种纰漏,但是依然无妨,文学不同于历史学,毕竟秋雨先生酿制的文化苦酒传出了令人心醉的香味,不仅仅是向读者,向文化界,更是向广大的中国人民。这样就已经足够了,不是吗?
我就这样追随着秋雨先生的足迹,在寂寞间行走着,徘徊着,彳亍着,最后旅途也到了终点站,只剩下了"这里真安静"的孤独与余韵……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11
像读余的书一样,老师总是把自己独特的见解溶于文字,引导读者去理解和思考问题。老师写的很有逻辑,很独特,很深刻。每次看完都会被深深震撼。
这本书介绍了一个迷人的景点和历史遗迹。但你千万不要以为看了余的书就会觉得轻松愉快。在我读完整本书之前,我已经被民族意识觉醒后的沉重和悲哀淹没了。当我们欣赏到历史留下的有形的“书”——古迹?谁会专心探索这个古迹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余老师就是这么做的。他用他的妙笔写下了“震撼”我们心灵的话语。
我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个评论:余虞丘以他的历史和文化散文而闻名。余以其丰富的文史知识和优美的文字,引领读者在千年文化中泛舟。是的,他的书《文化苦旅》也深深的印在了每一个读者的脑海里。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繁星璀璨,《文化苦旅》是一条水系,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令人神往、深不可测的力量。有人说他是本世纪最后一位散文大师,也是第一位开创新散文风格的诗人。这些话道出了我的心声。之所以要写出来和大家分享,是为了表达我深深的敬意。余在《文化苦旅》中向我们展示了遗址背后的辛酸与痛苦,唤醒了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让我们记住我们历史的教训!
《文化苦旅》这本书不仅告诉了我们中国古代的历史,也告诉了我们更深刻的道理。
跟着作者到书上,因为历史文化我们要往前走,——前面莫高窟有个山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依旧。壁画依旧寂静。跟着作者静静的看着投射在悬崖上的光影变化,就像他们静静的看着敦煌千年的变化一样。千年前的刀割,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辉煌。它遭受了灾难。多年后的今天,这个神秘而又意味深长的.山洞能吸引人们的目光,不是因为它耀眼的外表,而是因为它的人性。沉积很深。
“报纸上说我写得轻松潇洒,其实根本不是这样。这是一种我自己都过不去的辛苦。当我写钢笔的时候,我感觉我在变老。无论是春天的温暖,还是秋天的凉爽,都是巨大的喜悦和巨大的悲痛。最后总要闭上眼睛,平复心跳,回归历史。莫莫,理智而严厉。”这是余教授在《文化苦旅》的序言。
几千年前的灾难不能就这么过去了。我们应该吸取教训,永远保持中国的文化精神!
合上书,走到窗前,看着川流不息的车流和人群。往往一种文化不是到处发泄,而是深埋在千年文化的故土?
我们真的应该去广阔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嚼嚼,体验一下.释放我们澎湃的心。满眼。充满渴望。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12
对于余秋雨先生及他的作品是有所闻,但一直没有接触过。我很少看电视,这次去河北与同去的大姐住一间,她一直在看青歌赛的节目,因此我也一起看了好几期的比赛节目,比赛中有文化知识的考试,评委正是余秋雨先生,其中的考题都是一些常识、专业性的知识,考题本身并不复杂,而与考题有关的相关知识的连接,余秋雨先生解读的非常到位,可见他渊博的知识,他对中华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评判,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正好手头有他的《文化苦旅》一书,利用双休日的时间翻阅了一遍,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静静体味的书,他从风景秀丽的江南到大漠孤烟的大西北,从冰天雪地的北国到充满民族风情西南边陲,他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里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线条令他着迷:北魏色彩的浑厚沉着,隋朝的畅快柔美,唐代的'喷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细、温煦,这是一条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直汹涌地向我们奔泻而来。天一阁的藏书曾令他迷惑,而终于有一天显现了藏书的社会意义。而西湖终究是文人们心中的一个飘渺的梦境,只能意会,无法用文字解读。
中国文化如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流经祖国大地,流向浩瀚的太平洋。文化是内化于心的一种精神财富,在有华人的世界里,就有中国文化的延传,漂泊海外的华人们可以把原始的巨树当成神庙,供奉着“大公伯”,然后进化成“拿督大公伯”,希望庇佑着他们。这是典型的宗族文化,一辈子也无法挥去。
960万及其海域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化,有如一朵朵奇葩绽放着,包容和开放的海派文化,亲新婉约的江南文化,浓郁思乡情结的华人文化。我无法用语言表达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刻解读,我只能用心去细细体味。
合上书卷,我们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动的车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种文化,这里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许咱们应该背起满满对中国文化的疑虑,亲自去辽阔的土地,让我们读过书后,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13
初读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不知道该以怎样的的心情来述说。开篇便是《道士塔》与《莫高窟》,那个我生活了十八年的地方,我却是没有一个游者对她的解读深刻。只记得,乐僔和尚开凿了第一个洞窟,王道士“打开了”莫高窟通往世界的大门,丝路花雨滋润了这方土地……
“大漠的落日下,那吹箫的人是谁?任岁月剥去红装,无奈伤痕累累。荒凉的古堡中,谁在反弹着琵琶,只等我来去匆匆,今生的相会……”一曲《飞天》奏响在耳际,只觉心中涌起莫名的情愫。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敦煌,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那个闻名世界的石窟,那段辉煌灿烂的文化。
眼望茫茫戈壁,四处荒芜。那片翠绿已被烈日化为干黄,那曾经的碧蓝只留下洁白的晶盐,只有苍穹依旧是不变的蔚蓝。那高架的铁塔撑起了多少人的现代梦,那纵横的缆线又牵来了多少人的小康梦。然而,当所有的中国梦都实现的时候。有谁还记得,敦煌,这座古城的梦想,千年如一的梦想。曾经的她,年轻气盛,任由祖国有志青年在她身上开采探挖;曾经的她,壮志凌云,任由原子弹绽开的蘑菇云在她脚边开花;曾经的她,豪气冲天,任由一批批的探索者带走她的经书卷藏。而如今,她的千疮百孔谁看得见,她的满怀心酸谁味的出,她的一腔苦水又向谁倾吐!寻梦的路,为何这般艰苦?
月牙泉的枯竭碎了谁的心,党河水的断流伤了谁的神,漫天风沙迷了谁的眼,遍地干涸断了谁的梦……风沙肆虐,细雨无踪,有谁明白敦煌的`梦已面临着枯竭,又有谁明白飞天的故乡即将成为传说。曾几何时,敦煌子民念念不忘一个名字——楼兰,可谁曾想到,千年之后,敦煌竟是要步了他的后尘,多么可笑,多么荒谬!难道敦煌的梦想就要如此被碾碎?
不!不可以!美丽的飞天不能没有家乡,轰鸣的沙山不能失去月泉,灿烂的莫高不能被黄沙掩住!
“我好恨!”恨王道士为何将如此珍贵的经卷拱手相送;恨我偌大中国竟是留不住一个小小敦煌;恨作为一个飞天儿女,我却是在风沙肆虐之时什么也不能为她做。余先生说“中国历史太长、战乱太多、苦难太深,没有哪一种纯粹的遗迹能够长久保存,除非躲在地下,躲在坟里,躲在不为常人注意的秘处。”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敦煌只是默默地孕育着她的莫高,直到我们足够强大,能够保护她。
这个世界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而是俗世的繁华富贵;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而是守护一生的梦想。我们是敦煌的子民,飞天的儿女,共同守护千古的敦煌梦就是我的梦想。
【《文化苦旅》读后感】相关文章:
《文化苦旅》有感05-05
文化苦旅感悟08-29
阅读文化苦旅的心得12-13
文化苦旅阅读感悟12-27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1-03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06-09
文化苦旅的读书笔记12-09
《文化苦旅》的读书笔记02-11
读文化苦旅阅读心得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