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比尾巴评课稿
作为一名教师,编写评课稿是必不可少的,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我们应该怎么写评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比尾巴评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比尾巴评课稿1
霍金说得好:命运是可以挑战的。语文教学同样可以挑战。李xx老师总能对自己的教学发起挑战,并不断战胜自己。在语文课上切实促进学生的发展,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一、一堂好课要全员参加、以学生为本,实现有效交往。
时间是学生的,空间是学生的,是学生的学习语言,因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李xx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她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全程全员参与学习活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李xx老师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出声读、合作读、默读、分角色、齐读等,求学生真正投入读书之中,达到了全员参与。
二、一堂好课要充满教学机智,及时捕捉学生的.信息反馈。
课堂上李xx老师充满了鼓励的语言,及时纠正学生的发言中不规范的语言,及时捕捉到学生发言的精彩用语,进行恰当的点评,既鼓励了学生又给予学生信心,显示了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显示了教师的教学机智。
三、总结全文,扩散思维,教学效果要求实而不求全。
我们知道了鱼的尾巴能拨水,黄牛的尾巴能赶蝇子,燕子尾巴能掌握方向,壁虎的尾巴能保护自己。教师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有什么用?让学生说说其他动物尾巴的作用。如果仅仅只让学生说说这些动物尾巴的作用还是没有体现语文课的特点,李xx老师让学生模仿第三自然段的结构句式说一段话。比如: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看见猴子在树上摇来晃去,小壁虎说:“猴子大叔,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猴子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荡秋千呢!”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获得成功的快乐。
总之,李xx老师的课堂,反映了学生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在课堂上有较长时间的且有实际意义的学生活动;教师富于生动而富于情趣的教学语言,这样的课堂常常有震撼人心的亮点。
比尾巴评课稿2
在学校的名师开放周活动中,我听了陈玉荣老师的《比尾巴》,这是一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整节课层次清晰,方法多样,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几方面谈一下个人的听课感受。
一、以趣导学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提供刺激物,增强气氛,还在于语文学习需要熏陶感染。陈老师用富有童真童趣的语言创设了观看小动物比尾巴大赛的教学情境,那生动活泼的动物,一下子就吸引了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轻而易举地将学生带到了课文中,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并且这个情境贯穿始终。
二、生字教学扎实
识字教学要注重识字过程,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从会读到会认,由简到难地进行学习。抓住识字规律,让学生发现识字规律,渗透识字方法。陈老师采用随机教学法,把学习生字一一落实。有层次地有梯度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与认识的事物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一节课下来,学生就轻轻松松地掌握了本课的生字。
三、趣味朗读。
本篇课文整体的朗读基调是轻松、欢快、俏皮的,朗读时,陈老师除了让每位学生自由读外,还安排了小组间、男女生、师生问答等不同形式的对读。在朗读指导中还重点指导学生读好问句末尾词语的升调,如“长?”“短?”“一把伞?”等。强化了朗读训练,培养了朗读能力。
比尾巴评课稿3
听了曹老师上的《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后感受颇深。学生的阅读训练离不开理解,也离不开朗读,两者互为促进、补充。因此,教学一开始,周老师就让学生带问题读课文,达到初步感知课文的目的,随着教学深入,采取不同方法,以读促思,以读释疑。如出示“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和“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教师扮演小壁虎分别说出这两句话,叫学生扮演小鱼。问:“小鱼喜欢小壁虎的哪中说话方式为什么?”学生比较读、学生反复读后,纷纷选择第二句,觉得这句多了有文明礼貌用语说明小壁虎是个有礼貌的'孩子还可以看出壁虎想借尾巴的着急的心情。于是,借读训练学生语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最后在学生能流利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范读、齐读、分角色读,层层深入,突出体会“姐姐”、“伯伯”、“阿姨”、“您”、“行吗”等礼貌用语道出壁虎委屈、难过、焦急的心情,从中领悟借尾巴的经过说明了各种动物尾巴的功能。
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曹老师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文、小组读文、朗读、齐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让他们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学生通过充分地、饶有兴趣地读文,理解了课文,培养了语感。
比尾巴评课稿4
《小壁虎借尾巴》是第四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课安排了三个结构相同的自然段让学生通过角色的朗读,知道不同动物尾巴的用处。本课的教学可以在抓典型段落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引导他们通过小组互助理解感悟。而潘老师的课堂还是有几个值得肯定的地方的。
一、导入一举两得
潘老师在教授新课之前出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指名学生读,并在读完词语之后让学生用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词语说一句话。这样的导入不仅复习巩固了本文的生字词语,同时也提炼了课文的内容,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学法指导费尽心思
潘老师在教学3—5自然段时,先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要求,让他们尝试用不同的符号标一标学习内容。(向谁借?怎么借?结果怎样?)再让学生完成要求的同时自主学习,你还知道了什么?你从哪里知道?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学法指导,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要求和任务能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漫无目的,同时学法的指导,提高了他们学习的能力和学习效果。
当然再操作中还有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1、在指导感悟不同动物的尾巴有不同的作用时,如果穿插一个语言拓展训练,那么重点的突破就更容易了。小壁虎可能还会向谁借尾巴?可出示一段和文章结构一样的文字,在感受动物尾巴奇妙的同时能充分进行语言积累。
2、学生朗读3—5自然段时,一次性提出的学习任务太过繁多而且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一次用三种规定的符号学生完成有点难度,容易混淆。
3、朗读指导时让一年级的学生说一说读得怎么样,所取得的效果完全没有教师的直接范读和正面点评来的有效。正因为黄老师在指导朗读时没能充分指导,导致角色朗读的失败,使本堂课的朗读指导成了走马观花,为了角色朗读环节才安排角色朗读。读好对话中的语气这一目标没能落实。
比尾巴评课稿5
今天,听了汪老师执教的《比尾巴》一课,可以看得出教师在课堂上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活泼、自主的学习空间。下面就谈谈我对这节课的一些看法。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然后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从而使学生相互交流,畅所欲言。并且在整堂课中,穿插了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实践,提高了语文课堂的实效性。整节课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主体地位。
一.注重情境创设
一年级学生课堂常规较差,好动、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创设一个与小动物交朋友的情境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始终情绪盎然,有声有色地投入学习中去。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促使学生主体能动作用与现实环境的统一,使学生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实现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个性的充分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创设出理想的'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使教学不断发展和提高。
二.生字教学力求扎实
新教材识字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识字量增加是一明显特点。识字教学要注重识字过程,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从会读到会认,由简到难地进行学习。抓住识字规律,把几个相似的字“巴、把、公、松”放在一起比较,让学生发现识字规律,渗透识字方法。教师采用随机教学法,把学习生字一一落实。有层次地有梯度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与认识的事物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一节课下来,学生就轻轻松松地掌握了本课的生字。
三.形式多样,强化朗读训练
在朗读中,教师不但运用了指名读、自由读、范读、齐读、同桌分读、男女生对读等方式,而且让学生评议,评后再读,强化了朗读训练,培养了朗读能力。
四.练读课文,体会语气
本节课重点指导疑问句的读法。教师采用多种形式练读,目的是想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在读中体会感情,在读中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方式。
比尾巴评课稿6
《比尾巴》这篇课文是首儿歌,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有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内容是充满儿童情趣的语言,读起来琅琅上口。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识字、写字,认识新笔画“撇折”,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第一是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
首先,对课题的解析,项老师以我们学校的运动会为切入点,以“比”为线索贯串联每个教学环节。然后,营造一个充满儿童情趣的动物王国比尾巴大赛的情景揭示这节课的课题。老师在教学中营造了比尾巴大赛的情境,语言又极富童趣(如:“动物王国的国王给我们说发来邀请函,说森林里要举行一场比尾巴大赛,但还缺少裁判员、播音员和颁奖嘉宾,小朋友愿意帮忙吗?”),一下子就吸引了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轻而易举地将学生带到了课文中,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其次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项老师也不忘教学情境的延续创设,会用自己富有感染力的童真语言进行语言情境的创设,比如,在识字板块,项老师说:“你们为这些小动物们加油,当啦啦队,它们肯定会信心百倍的……”在引导读好问句的板块,项老师又说“谁来当当运动会的播音员,对比赛项目进行播报。”“请颁奖嘉宾对我们的获胜选手颁奖!”等等,这样的故事情境创设随着情节的发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随着高涨,为有效教学打下基础。
第二是生字教学的有效落实。
低年级识字、写字是教学的重点。识字教学要注重识字过程,教给学生识字方法。项老师在这节课上很重视识字方法的渗透,抓住识字规律把几个相似的字如: “公和松”,项老师是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特点,发现识字规律,进行学法指导。而“把”这个字的落实则是在课题“比尾巴”的认知基础上进行引导的,让学生自己感悟识字有加一加、减一减等方法。
动物名称里的生字则是通过不断地复现而达到牢记的教学的效果。我们低年级的课堂上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是为生字的不断复现而服务的。项老师在这堂课上就很好的做到了这点。初读环节有再读环节也有,如颁奖环节,发给学生词卡去颁奖,这又是一次复现的机会。还有就是《走迷宫》环节,更是在有趣的游戏情景中去巩固生字。
比尾巴评课稿7
低段的孩子非常喜欢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兴趣盎然。在学前教育中大多数孩子们都接触过有关动物尾巴的故事或儿歌,生活中也积累了一定的常识。这些有利因素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比尾巴》这首儿歌抓住了各种小动物尾巴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它以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语言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汪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就紧紧抓住了这样的教学契机展开的。
一、趣味的引题,事半功倍。
教师在上课之前,先让小朋友做了一个趣味的小游戏。摸摸你们的小眼睛,摸摸你们的小鼻子,摸摸你们的黑头发,摸摸你们的长尾巴!(学生大笑,说:我们没有长尾巴)哦,你们没有尾巴啊。可是昨天与我们见面的小动物课都有尾巴,我们请它们出来,好吗?这样的学习氛围创设,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
二、趣味的教学,感悟更深。
本堂课的教学脉络相当清晰:游戏激趣复习旧知深入研读比尾巴主干内容拓展延伸写字教学。教师紧扣这样的教学环节展开趣味教学:
师: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说说比尾巴大赛有哪些项目?
学生交流比赛项目的时候,教师随机指导读通句子。
师:动物模特儿都准备好了,让我们小评委们来评一评。请我们的小评委公正公平地给这些动物模特儿们颁奖。
学生们纷纷欲试。
我们知道小学语文教材都是情景交融的产物,但对于学生来说,它是一个未知的领域。在教学中,教师依据教材特点,运用艺术手段的力量,创造性地把文本的情境搬进了教室,把热闹的比赛现场移到了孩子们的面前,再现了教材内容的相关情境,使情境直接诉诸于儿童的感官,使他们对教材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从而引发学生的共鸣,使之如临其境。这样的教学情境正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且与他们的思维、想象力相协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把学生引入渴望尝试的情境,使他们跃跃欲试,以致积极倾吐自己的感受,释放自己的感情。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乐得学,学得欢,学得成。
三、趣味的拓展,相得益彰。
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打开校门,走进社会,拓宽领域,开阔视野,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语文课程资源是极为丰富多彩的。学生自身的直接体验、经验以及间接的认识也都应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利用。这种资源往往比教材更真实,更丰富,更具情境性。教师出示老虎、燕子、狗等动物图片,说说它们尾巴的特点,然后出示句子:谁的尾巴?的尾巴。进行说话练习,既是对文本学习的提升,又积极开发了课外学习资源,凸显出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各个方面,通过各种媒体,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了学生认识世界的机会。
四、趣味的朗读,水到渠成。
本篇课文整体的朗读基调是轻松、欢快、俏皮的',就好像两个小朋友在一问一答,做猜谜游戏。因此,在安排全文的朗读时,汪老师除了让每位学生自由读外,还安排了同桌、男女生、师生问答等不同形式的对读。在朗读指导中还重点指导学生读好问句末尾词语的升调,如长?短?一把伞?等。另外比较有特色的是加动作读。课堂教学进行到学生已经对文本一定领悟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参与到小动物的比尾巴大赛中去,想一想能不能一边读一边加上动作。既可以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又可作为课间操,舒缓学生紧张的学习状态。一举双得。强化了朗读训练,培养了朗读能力。
值得商榷的地方:
1、从游戏到复习旧知这个环节的过渡不是很自然,教师的引语容易引起误会,分不清是哪一课时。
2、在教学过程中给小动物的颁奖过程中,可安排学生边说边颁奖,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3、要注意细节。写字教学中要注意间架结构的讲解和教学中有一个学生八松鼠都读成平舌音,教师没有注意,后来也有几个发音错误。
总之,王老师的课越上越精彩,为我们的学生带来了无比快乐的学习享受。相信做汪老师的学生是幸福的,是快乐的。
比尾巴评课稿8
《比尾巴》这篇课文是首儿歌,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有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内容是充满儿童情趣的语言,读起来琅琅上口。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识字、写字,认识新笔画“撇折”,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如何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更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呢?
1、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制定好认知、训练和情意目标,根据训练点,,用网络优势,制作了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努力创设与训练点相关的教学情景。
2、以学生为主体,以个别化,协作式为主要形式,在引导学生全体参与的教学过程中,力争形成师生共鸣的态势,以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拓展知识面,培养创新能力。
围绕训练点,教师的教学是这样展开的: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一开始创设一个充满儿童情趣的动物王国比尾巴大赛的情景,把儿童置于活动中,这为复习词语、朗诵课文做好了准备。各教学环节都从兴趣入手,围绕着这个大赛,充分跳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充分朗读,在读中感悟。
在阅读的过程和方法方面,《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第一学段在朗读的目标上是这样要求的“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这篇课文本身而言,那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而读好文中的问句又是教学难点。由此可见,读在本课的教学中是占有相当一部分的比例。对于本课在问句的指导朗读方面,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是出示文中的六个问句,指名让学生读,这样他们让他们有个大体的感知。然后是让学生仔细听我的范读,让学生自己在听的过程中找出不同点,发现问句的朗读方法。再让他们自己按照找出的要点自己读,最后是再次指名读,齐读。
3、拓展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课文中介绍了六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中琅琅上口、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课本中的知识毕竟有限,为了丰富课本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设计了拓展这一环节,利用图片另外出示了五个小动物的图片,生动活泼的画面再次激发了学生的欲望,此时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形式编儿歌。在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之后,他们能够抓住动物尾巴的特点,按照课文中诗歌的样式编儿歌。例如,“谁的尾巴像剪刀?”“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比尾巴评课稿9
《比尾巴》这篇课文是首儿歌,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有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内容是充满儿童情趣的语言,读起来琅琅上口。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识字、写字,认识新笔画“撇折”,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朱星怡老师和田华老师经过了精心的备课,为我们呈现了两堂精彩的语文课,可谓各有千秋,听完之后我受益颇多,下面说一下我听完这两节课的收获和感想。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也是任教于一年级,一年级语文,我也是第一次接触,对于低年级识字、写字的教学,一直是我最大的困扰,如何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引导孩子自主进行识字,这堂课,田老师抓住低段识字的特点,不断复现的方式,让孩子熟悉动物名称,课堂上的各个教学环节设计都是为生字的不断复现服务的。从出示课文题目“比尾巴”三个字就让学生开始观察,让学生用加一加或者减一减的方法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识记这几个字的,田老师这种随文识字的方式,把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一节课下来,学生就轻轻松松地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而且田老师在课前做了十分充分的准备,准备了精美的动物插图,并且分别搭配了相关动物尾巴特点的词语,在这种颇具趣味性的学习过程中又巩固了生字的学习。一节课下来,田老师一直在围绕本课时的重难点开展教学,非常扎实。
听完朱老师的课,也对我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多帮助。朱老师亲切大方地教态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深深的吸引着我们老师的眼球,各个环节的精心设计和恰到好处的.课堂调控能力,为我们新教师树立了一个优秀的榜样。上课伊始,用小游戏的方法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字学习方面,从开始的带拼音读生字,到去掉拼音读生字,再到组词语,逐步深入,由易到难,梯度明显。个人认为朱老师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对问号和疑问句的朗读练习,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朗读,让学生体会问句的读法,理解问句的含义,不仅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还使课堂变得生动而高效。朱老师在最后的写字环节的教学也是非常的细心,首先对笔画撇折进行强调,然后反复地带领学生进行书空练习,熟记笔顺,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了学习过程中去。
两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对生字的学习还是课文的朗读,都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法,比如指名读、齐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范读、自由读等等,形式多样,学生参与度高,课堂学习效果明显。两节课都紧扣识字与朗读的教学重点难点,从教材出发,从学情出发,利用多媒体软件,充分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
总而言之,两位老师的课,虽然美中或许略有不足,但是听完之后真的是学到了很多东西,并且自己也开始认真的思考和反思。作为一名新教师,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把学到的经验合理的转化,然后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比尾巴评课稿10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看图学文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讲了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处。课文较为简单、易懂,在教学中我打破以往的按段讲解的方法,而是采取了我为辅,学生为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们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还在较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完成了一节课的教学。
一、读文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多读,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阅读方法。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文、小组读文、朗读、齐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在开始教学时,我让学生自由读文,给每位学生一个比较个体的自由散读的空间,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的作用;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并且在这过程中,对德育的渗透也比较到位。
二、教学教法
根据本课的课型特点及语言特色,在教学方法的总体构想上,可采用情景教学法,运用版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教师通过语言描绘及提问、启发、点拨、以读带讲、以读带问,学生采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以及自主学习的方法。
三、师生互动
老师起到辅助作用,安排各种问题,一步步去引导学生,但是在学生表现,我没有及时的反馈以及评价语的匮乏,在导入以及过渡语中,有很多不规范,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在讲课过程中,有绝大多数学生的三姿不合格,可能跟平时的管理不到位有很大关系。
四、收获
通过这次新任教师达标课,我认识到自己有诸多的'不足,领导已一一给我指正,有些都是自己没有留意过的,视野一下被打开,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也知道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是什么,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将自己最大的不足改正,尤其是基本功方面,多虚心学习,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比尾巴评课稿11
今天,听了吴老师执教的《比尾巴》一课,下面就谈谈我对这节课的一些看法。
吴教师在教学中,首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然后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并且在整堂课中,穿插了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实践,提高了语文课堂的实效性。整节课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主体地位。
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促使学生主体能动作用与现实环境的统一,使学生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实现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个性的充分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创设出理想的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使教学不断发展和提高。
在课堂中,吴老师抓住识字规律,把几个相似的字“公、松、鸡、鸭”放在一起比较,让学生发现识字规律,渗透识字方法。教师采用随机教学法,把学习生字一一落实。有层次地有梯度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与认识的事物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一节课下来,学生就轻轻松松地掌握了本课的生字。
在朗读中,教师不但运用了指名读、自由读、范读、齐读、同桌分读、男女生对读等方式,而且让学生评议,评后再读,强化了朗读训练,培养了朗读能力。针对问句,在课堂上呈现地语气朗读还不够到位。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有感情地读懂问句,读出问句,是有一定的难度,本人认为还是需要在一定的语境中得以理解之后再进行朗读训练。
比尾巴评课稿12
上午在一年级2班听了王老师的一节语文高效课堂达标示范课,感受特别深刻。
第一,王老师的导学案设计完全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高效课堂的要求出发,不仅“三究四学”的环节完整,最重要的是联系课文的内容,在独学第4小题“我能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加动物头饰表演读,问答读,唱儿歌,齐读,个人读等)”给学生提供了发挥自主学习的条件,让学生在课堂的展示中,有话可说,而且都是学生自己生成的活生生的事,给课堂增添了精彩。第5小题“我也来试一试编写儿歌。(比翅膀、比耳朵、比眼睛等)”在学生课前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更是让课堂学习达到了一个高潮。
快乐组的一个女同学展示自己在小黑板上画的.各种动物的尾巴,种子组有一个男同学点评说“公鸡的尾巴画的像香蕉。”还有一个男同学说“公鸡的尾巴画的像一只手。”这样的评价完全是课堂上学生现实的想法,他们把自己的真实想法、真实感受说出来了,这就是当前高效课堂的一个目标,让学生得到了相对自由的发展。这些同学的展示也是课堂上新生成的内容,这样的回答在课堂上赢得了师生热烈的掌声。
更精彩的是联系课文内容对“比尾巴”的拓展展示:王老师在导学案中给学生设计有写儿歌的提示:比鼻子,谁的鼻子长?谁的鼻子短?比快慢,是谁跑的快?是谁跑的慢?为同学自己编写儿歌打好了基础。含羞草小组一个女同学展示自己编写的比鼻子的儿歌,把课文中没有提到的其他动物鼻子的长短仿照课文形式进行了比较,内容新颖,结构完整,激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其他小组的同学也不甘示弱,纷纷站起来展示、补充;快乐组的一个男同学展示自己编写的比耳朵的儿歌,画眉组的一个男同学展示自己比眼睛的儿歌,稻草人小组的一个女同学展示自己编写的比脖子的儿歌,在这些学生展示的同时,还不时有同学质疑、补充,争先恐后的站起来说,课堂气氛达到了白热化程度,你一言我一语,精彩纷呈,掌声阵阵。
学生完全进入一种忘我的学习状态,实现了高效课堂学生是主人,学生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理想目标。另外,第6题“我会说一说各种动物园的尾巴有什么作用?”设计的也非常好:猴子的尾巴可以当绳子用,鱼的尾巴能起到平衡作用,猫的尾巴也有平衡作用,松鼠的尾巴可以当降落伞雨伞等等说法,这样的导学既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又结合课文拓展了动物尾巴的作用,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王老师这节课,无论是从导学案的设计,还是教学过程中的手段应用,都符合高效课堂的各项要求,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在课内外引导、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是一堂优秀的示范课。
比尾巴评课稿13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大家共同听了我们组李老师执教的《比尾巴》一课,李老师那靓丽的外形,极具亲和力的语言,轻松活泼的课堂给老师和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老师这节课有许多亮点值得我学习,尤其是以下三大亮点:
1、随文分散识字 降低识字量的难度
识字教学要注重识字过程,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李老师的字词教学就十分扎实,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从会读到会认,由简到难地进行学习。在教学词语时:根据动物图片找名字,通过动物的名字,叫出小动物;,在认识“鼠”字时候,利用汉字演变的图片加强记忆。在识字生字时,老师让学生说说自己什么办法能记住生字?还抓住识字规律,把几个相似的字“鸡、鸭、”放在一起比较,让学生发现识字规律,渗透识字方法。教学“把”时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让学生说出还有一把什么?”这其实是对生字教学的一种拓展。一节课下来,学生就轻轻松松地掌握了本课的生字。
2、形式多样 强化朗读训练
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而读好文中的`问句又是教学难点。在本课中李老师采用多种形式练读,有细听老师的范读,也有自己读、个别读、师生对读、生生对读、男女对读等形式,目的是想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在读中体会感情,在读中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方式。
3、趣味的拓展,景上添花。
现在我们学校正在流行1+x群文阅读教学,李老师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学习掌握情况做了二种相应的拓展,一种是教师出示学生平时比较常见鹿、燕子、牛三种动物的图片,说说它们尾巴的特点,然后出示句子进行说话练习。第二种,利用比嘴巴儿歌儿说说它们嘴巴的特点,然后出示句子进行说话练习。既是对文本学习的提升,又积极开发了课外学习资源,凸显出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以上是我的一点浅薄的认识,评不好之处请大家见谅。
比尾巴评课稿14
今天听了雷霆老师的《小壁虎借尾巴》,感觉非常棒。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看图学文的童话故事,语言生动,感情色彩浓重。这篇课文有以下2个明显的特点:
1、文章的3、4、5段是并列段式,并且以小壁虎和小鱼、黄牛、燕子的对话展开。
2、本文虽是一篇文质优美的童话,但也蕴涵着科普知识。针对上述特点,雷老师恰如其分地采用了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娱教娱乐。
1、注重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
雷老师以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借助自己亲自动手制作的插图辅助教学手段,采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情景表演的方法,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引领学生进入文本语言所描述的情境中去。在教学中我们看到,学生们时而为小壁虎没有尾巴而担心,时而又为小壁虎发现自己长出了尾巴而感到高兴。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乐,语文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2、注重识字教学,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在语言环境中开展识字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词语和句子中识字,在阅读故事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这对于学生认识、理解和积累本课的生字和词语,确实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课文时,老师从文入手,再从中提出所要学习的`含有生字的词语,让学生在学习词语中认识生字,最后再将所学生字、词语放回到课文中进行朗读。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生字,又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真可谓一举两得。
3、字词及文章的理解于无形之中。
文章的理解和字词的理解,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难点,雷老师力求对字词和文章的理解于无形之中,或通过朗读感悟,或通过动作演示,整节课中既有生动的表演,又有深沉的思考。学生学得扎实,听课的老师听得有味。
比尾巴评课稿4
李老师的这一节课,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注重字词教学,多种方法并用。
李老师在识字教学与学生交流运用了多种方法,更加注重拼音识字和整体识记。当学生拼读出现错误时,老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纠正,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引领学生读生字的时候,李老师采用了开火车读、范读、领读、学生领读等多种读法,使学生对生字的巩固达到了最大化。
2、正确理解语文,培养语言习惯
李老师一边亲切地注视着学生,一边微笑着鼓励学生,在李老师的循循善诱下,一个又一个学生跃跃欲试,一个又一个完整、精彩的句子在学生的奇思妙想中脱口而出,我们在为学生喝彩的同时也见证了李老师的教学功力。
通过李老师给我们班上课,我看到了很多我的不足,我平时训练还是不够到位,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上还要多下功夫,我要多向各位老师学习!
比尾巴评课稿15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知识性童话。主要讲述小壁虎被蛇咬住了尾巴,为了逃命而挣断了尾巴。小壁虎分别向小鱼、老牛、燕子去借尾巴,但是它们的尾巴都非常有用,不能借给小壁虎,正在小壁虎难过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已经长出尾巴了。本文是继《小蜗牛》《咕咚》之后的第三篇没有注音的课文,除了运用学生已有的识字和阅读经验,还要在此基础上能借助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和联系上下文了解字义,并通过交流提炼猜读的几种方法。
今天非常有幸听了范老师和邹老师所上两节同课异构,受益匪浅,下面就邹老师这节课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邹老师教学思路清晰,课堂气氛活跃,从不吝啬教师的激励语音,教学手段新颖,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教学中,邹老师用亲切的语言启发学生想象画面,再现语言文字所反映的生动情境。
2、读题质疑,齐读课题后,提出问题,“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向谁借?借到了吗?”等,为下文作铺垫,教学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突破教学难点。
3、邹老师充分利用课文中插图,采用讲故事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4、教学中,邹老师抓住一年级学生特点,喜欢新鲜的失误,注意力集中时间段等特点,进行送卡片和青蛙跳伞的游戏,学生的眼球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然而,课无完课,对于本节成功的示范课,我有几点小小的'建议:
1、因为是一年级,再说是一篇没有注音的文章,我觉得识字的方法可以再丰富一些,例如“墙、壁”等字可以利用插图猜一猜;“蚊、咬”等字可以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甩、拨”等字可演示动作。
2、课堂中,邹老师抓住很多读的机会,并且读的方式比较多,但只是读,教师没有做出一定的指导,没有达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本文的3~5自然段表达形式相似,我们可以抓住一个段落进行朗读指导,例如爬在课文出现9次,说明小壁虎爬了很远很远,读的时候语速放慢,表现出小壁虎的艰辛。
3、学生在读词语的过程中,第三声和轻声没有读准,教师应及时指导。
以上就是我一些粗浅的看法,说的不对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比尾巴评课稿】相关文章:
比尾巴评课稿06-03
比尾巴评课稿11-11
《比尾巴》评课稿08-02
[精选]比尾巴评课稿08-27
《比尾巴》评课稿08-14
比尾巴评课稿(精选)09-04
比尾巴评课稿【推荐】01-01
比尾巴评课稿【热】01-02
【荐】比尾巴评课稿01-02
【热门】比尾巴评课稿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