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评课稿

时间:2023-09-09 13:08:27 其他 我要投稿

美术评课稿精华15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评课稿,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快来参考评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评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美术评课稿1

  老河口市三中李建华老师主讲的《苍松翠柏》这节美术课,是一节造型表现课。从这节课的效果看,这是一节很成功的美术课。李老师的教学思路很清晰:基本理论的讲述—基本技巧的强调—演示—评述。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学生人格。

  下面,我将对李老师这节课作如下几个方面的评述。

  一、本节课处处体现美术课的人文性质。

  课堂中让学生讲故事、完成范画、完成作业并展示学生的大量作业等,这些方面,李老师很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且也很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让美术与其它学科相结合。

  李老师在新课的开始讲山石的画法时,讲到山石乃“天地之骨,流云之根”,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其中的含义,李老师让学生讲“盘古开天地”的传说,把美术与文学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学生心中便豁然开朗。在讲山石的纹理常用的表现技法“皴”时,让学生用地理中地壳运动的知识来解释山石纹理的形成,把美术与地理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些都说明李老师对美术中的“综合探索”领域的要求掌握很好。

  三、紧抓重点,分散难点。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在本学段已对美术知识有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把重点突出,学生就能更好掌握技法,这一点李老师做的特别出色。本节课重点学习了皴法之一“披麻皴”。李老师花了很长时间讲解“披麻皴”的基本技法,课中反复强调皴时所用的“拖笔”以及皴时的用墨,这样以来,就把深奥的“中国画技法”化为较为简单的.拖笔“皴”,化难为易。

  李老师在示范山石的画法时,把较难的“皴”化为块面的“拖笔”,学生掌握的又快又好,把难点分散在老师示范,学生演示之中,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笔墨的特点和绘制技巧,这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态度严谨。

  课前,李老师准备了大量的范画,对教材的内容掌握的较为透彻,挖掘的较为深入,演示技法准确熟练,这些都说明了李老师的教学态度是严谨的,认真的。

  另外,对李老师的这节课还有点不成熟的想法:

  1、美术与生活联系不够紧密。

  作为一个社会人,学习美术不是为了成名成家,而是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自己每天徜徉在美的海洋里,特别是中国画,要

  是家中有一幅自己喜爱的中国画,不仅美化了居室,提高了口味,更重要的使自己赏心悦目,心情愉悦,这一点李老师应该在课的拓展中提出来,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举趣。

  2、没有较好的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中国画——传统的中国艺术,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的艺术形式。李老师在讲这节课的时候,把技法和规则讲得透彻准确,但始终没有带出让学生在享受中国传统的艺术美的同时,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并对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3、发现问题后没有及时纠正。

  李老师在出示样画,让学生分析技法时,学生的意见不统一,老师发现了问题但没有及时纠正。比如:学生对同一幅范画的基本技法有说“披麻皴”的,也有说“折带皴”的,学生的认识不统一,老师应该讲一下这两种皴的主要区别,再让学生分析,效果就不一样了。还有让学生演示皴的技法时,有个别同学皴错了方向,老师应该讲一下皴的方向性,再演示,学生会掌握的更好。

  4、评价学生以多鼓励为主。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情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李老师在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时,没有灵活的挖掘出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没有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们的自我再现力很强,很短时间内都完成了作业,李老师在评价作业时,没有注重发现学生的优点进行鼓励,而是泛泛而谈。我想,如果长期这样,在以后的课堂中参与的学生将会越来越少。

美术评课稿2

  《生活中的纹样》是浙美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课。温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精彩的导入,引导学生欣赏了动物纹样、风景纹样、人物服饰纹样上的纹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装饰纹样之美。然后以有特点的纹样——马蹄莲为例进行讲解,其纹样是通过简化、变形、夸张、添加绘制而成的从而引出纹样的制作方法,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通过举例适合纹样设计的方法,从而引出适合纹样均衡式、对称式、辐射式、旋转式的骨架变化。整个课堂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四个优点:

  一、准备充分

  温老师在课前准备的画好的纹样画作,真的做到了精致和高水平,效果好。在单个纹样到适合纹样的变化,都用到了自己准备的'素材,让学生一目了然,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漂亮的纹样作品让学生有种画好纹样的冲动。激起了学生的绘画兴趣。而且在“适合纹样”课堂制作阶段时,温老师准备了多种形状为素材媒介,增强了作品效果。最后展示的学生作品,也具有较高的美术水平,给学生很好的学习借鉴作用,为整个美术课堂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二、导入精彩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温老师的课从一开始就让人感受到一股独特的亲和力,说自己是文艺青年,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然后温老师出示一张漂亮的纹样照片,抛出一个问题:猜猜老师是在哪儿拍的?其实,这样一张漂亮的照片以及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就已经足够吸引人了,学生展开了各种猜测,但是没有一个人猜中,有的学生看这么漂亮,还以为是博物馆拍的,但是老师的答案大大出乎同学们的意料,原来这是一张窨井盖的照片,同学们万万没想到被人们睬在脚底下的井盖都可以做得这么美,于是深深地被这幅图吸引了,甚至有些同学还想把这样的井盖搬回家珍藏起来。这段精彩的导入不仅对学生一节课的情绪和整堂课起到引领作用,而且还教会了学生从生活中去多角度的发现美,有时候美就在脚下。

  三、讲解到位

  温老师的课堂从一开始进入单个纹样的主题就开始深入细致的讲解,从纹样的整体,色彩,外形,图案,装饰环境,到适合纹样的转化都用了贴切实际的例子。对于纹样的绘制,温老师也进行深入的讲解,无论是从纹样的外形,色彩,图案,绘画的步骤中的画形,勾线,上色都进行了精心的讲解。并做相应示范,加深知识印象。

  四、以生为本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温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温老师在课堂上多次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超有成就感,第一次展示学生的单一纹样,虽然作品还很不成熟,但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就感;第二次展示学生的适合纹样,作品一下子丰富起来;第三次展示学生勾线、上色后的作品,让大家眼前一亮,一步一步的升华;多次让学生发言,生互评,说出其优、缺点,让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分析概括能力得到锻炼、欣赏水平得到提高、自信心得到培养,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多次让学生动手,课堂上不仅学生画纹样,还让学生摆现成的纹样,让学生很好的掌握了对纹样的组织。这些活动极大的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建议:导入部分,讲到井盖时可以渗透一点安全教育;在评价作品时,如果以表格形式给出一个评价的标准会不会更好,再就是可以先让学生自我评价一下,再互评。这样学生评价时就能以准确全面的角度进行评价。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创作作品达到了一定水平,是一堂优秀完整的美术课。

美术评课稿3

  这堂由蔡老师执教的《喜怒哀乐》一课是一节综合性很强的美术课。从整体上看,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美术新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课堂上学生学得既带劲富有趣味性又收获多多,不失为一堂好课。

  蔡老师整堂课的结构分如下几块来完成:

  (1)创设情境,看一看:让学生观看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感受大头儿子的喜怒哀乐,让学生能在很愉悦,饶有兴趣的氛围中,去感受、去体验各种心情和随之产生各种表情——“小镜子”这个工具起到关键作用,学生通过它,观察到自己各种表情的变化特点喜怒哀乐,是本课的一大亮点。

  (2)观看图片,赏一赏: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画家的作品,讨论这些表情通过什么变化表现出来。了解五官的'重要性

  (3)欣赏范例,学一学:通过对同龄朋友的作品欣赏,和教师的亲自示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人的心情连着表情,表情体现了人的心情。

  (4)探究方法,试一试:提出要求,对着镜子给自己画一个表情,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5)展示欣赏,评一评:展示欣赏最后的作品,评一评作品的优缺点,并拓展课堂内容。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

  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我们的教学很多时候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蔡老师打破了传统的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

美术评课稿4

  本次“教与学有效组织主题课例研讨”活动由xx老师为我们上一节美术示范课,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xx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xx老师为我们上的《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是五年级的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课,在全套教材中,本课的知识概念相对独立,但学习本科会为学生今后学习空间、立体造型等方面的知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我将从本课的设计亮点、反思与思考进行点评。

  一、设计亮点

  (一)备课

  从观者的角度看,张老师带给我们了一节脉络清晰的课,我们明白她要教什么,她用的方法是什么,效果怎样,我们能做清晰的评价,这些都是因为她充分的备课。

  首先,这节课的目标定位非常准确。张老师对目标的确定是在课标的指导下,充分研读教材、分析学生特点而确定的。课标中提到“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而本节课非常严谨的透视知识也是在实际生活中处处存在的。五年级的学生能注意到景物近大远小的现象,但是没有分析过透视规律,不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概念,所以在表现立体空间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根据这些情况,张老师明确的将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在透视中的作用,掌握透视规律,运用透视知识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作为本课的核心目标。其次,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很清晰。整节课按照“发现透视现象——分析透视规律——运用透视知识”这样一个思路进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此外,张老师中所用图片都是学生天天看到却没有重视的生活场所,这也体现了我们美术课培养学生发现美观察美理念。

  (二)上课

  1、教师的“教”。张老师本节课较好运用了引导示范的方法。本节课知识概念严谨深奥,比如“消失点、视平线、地平线、消失线”等等专业概念很强的知识点,张老师就通过讲解示范的方法来解决教学难点。

  2、学生的“学”。本节课学生主要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实践”等方法来学习。先观察比较老师提供的两张图片发现透视规律,再通过分析老师的范画了解消失点、视平线表现透视关系的作用,最后通过画一幅风景画表现透视规律,这样难度循序渐进,从而提高观察能力和立体空间的造型能力。

  二、反思

  课堂是一门缺憾的艺术。这节课也有存在一些问题。

  1、本课的情感目标没有凸显。美术课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美育的使命和独特的视觉艺术性。生活中客观存在的透视规律除了严谨的科学性还有独特的美感。比如教材中霍贝玛的油画《村道》就是通过树木和小路的透视现象表现田野的宁静辽远的意境,11页《北京颐和园长廊》就体现透视带来的整齐与震撼。我们了解透视规律,目的也是发现生活中透视关系的美与奥妙。所以,在分析知识点同时要渗透透视的美感。

  2、突破难点方法单一。比如:老师讲到“表现视平线以下的景物视平线就要高一点,表现视平线以上的景物,视平线就要低一点。”这个知识很抽象,可以示范一下画耸立在我们面前的楼房和我们脚下的路,其实也是平视、俯视、仰视的问题,视平线以下的景物需要俯视视平线高一点,视平线以上的`景物仰视,视平线低一点,平视和地平线重合。还可以结合生活,照相时想高大伟岸,照相的人就蹲下。所以为了避免对概念性知识的枯燥讲解,我觉得教学方法应该丰富一些。

  三、思考与建议

  1、教与学的有效性。本次我们研讨的主题就是有效的教与学。何为有效,我的理解是是做到三有,即“心中有学生、眼中有目标、手中有方法”。任何教育都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任何课堂都是以学生为主的课堂,如果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的教学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每节课必须做到“心中有学生”,这样才能想学生之所想,真正为学生成长助力。“眼中有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明确的目标是我们教学行为的指挥棒。那么目标从何而来,它绝对不是单纯的从教参上誊抄,而是依据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特点而量身打造的,这一点我们备课的时候要慎之又慎。“手中有方法”指的是教师的“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方法千万种,最实用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就比如这节《绘画中的透视现象》用什么方法最好,我觉得就需要老师的示范,就需要引导观察,学生学的方法就需要去观察、去分析、去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看、想、说、做的能力。

  2、有效利用资源。我所说的教育资源既包括眼睛能看到的物,也包括眼睛看不到的生成资源。比如《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材中有画家名作,有生活照片,有图例,有范画,而且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室里的一排排桌子、过道也是本课透视规律的好资源,我觉得都可以有效利用。这些是能看的见得资源,还有比如在学生创作时老师发现了有学生把树都画成躺在地上,这个错就是个很好的生成资源,暴露了学生知识点的遗漏,所以老师赶紧以此为例,告诉学生在画透视规律时消失线在变化,但物体是垂直的。这些道理我们无论什么课堂都会遇到,有效的利用能提高我们的教育智慧。

  这些是我对xx老师这节课的一些粗浅认识,不对之处我们再深入探讨。

美术评课稿5

  《信封纸偶》一课教学为综合学习活动。从学生主体出发,拓展想象空间,运用,进行创造,让学生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去感受、去表达、去参与,既获取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又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在课堂上我最大的感受是:

  1、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体验、思考、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改变过去以技法训练为中心的教学体验,更加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用美术语言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课堂上也能得到阵阵掌声和笑声。制作、评说时由于没有局限,可以说作品的优缺点,也可以根据作品的形式来讲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同学之间也有互相辨认等激励的场面。显然学生学得轻松又所得。

  3、通过剪剪、拼拼、贴贴、画画,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从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充分发挥了小朋友们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一切让学生来进行自主地探究学习。从观察力的培养“猜一猜纸偶是用什么制作成的`?”从概括能力的培养“你能说说雄狮纸偶的制作过程吗?”从创造力的培养“从哪些方面来设计,能使纸偶制作的更巧妙、精美?”等等问题的设计都以学生为主,努力让他们在自己的探究中找到学习的答案,并锻炼其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积极思索,寻找方法,学得主动,学得快乐。

美术评课稿6

  今天听了叶老师的这节展示课,受益匪浅,以下几点是我听后的一点感受:

  一、科学、智慧、紧密的预设

  首先从设计虚拟的卡通城、展现生活中的卡通迷、卡通明星、画家与影视中的卡通动物入手,继而出示入城券、提出入城要求、学习入城本领,在学习入城本领时三个秘决的设疑布障与知识传授相结合,同时进行作业练习,进行卡通表现的探究。最后是展评与律动,无形中营造的卡通城欢乐的情境,深深吸引了学生,引发了学生的对本课学习的需求与愿望,产生了期待与探究效应。这样的设计始终围绕学生主体与学习目标,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二、精湛、成熟、出彩的示范

  美术课堂是美术教师的舞台,也是学生发挥创意的天堂。美术课有其独特的专业特征,“教师示范”为主要特征之一,而近年来,不少课堂借示范教学会造成学生临摹、束缚学生思维为理由,更多地借助多媒体教学而减弱示范教学,造成了美术课堂的专业性下降,非美术现象充斥美术课堂,美术教师专业能力退化,板书概括能力不强等问题。

  叶老师在本堂课中却特别强调了自己的板画与板书能力,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精彩、成熟、出彩的示范教学,充分展示了课堂教学的美术特质,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也正是其精彩的示范教学,形成了其独特而又不可复制的教学风格!

  其教学导入就是从示范开始,用一支勾线笔,快速地在幻灯机的白纸上作简笔画,她将自己的脸画成卡通画,与学生边谈边画,引导学生观察与体会。廖廖几笔,自己形象跃然而出,学生一片赞叹。

  在讲授第一个秘决“特别大,非常小”时,考虑到教学的需要,叶老师运用棒棒糖的`形象进行示范画,既直观,又简洁。但这样的示范并没有引起学生临摹,只是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了“秘诀”要领。

  学生作业时的示范辅导往往是大多数教师所忽视的,其实学生在课堂作业中产生的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倾向性与集体性。因此选择其中的作业进行代表性修改示范,及时调整既是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上的需要,又符合美术课的特征,很有必要性。叶老师正是这样在辅导中寻找群体作业中的典型问题,及时有效地示范!积极引导学生的美术价值判断与审美评价导向。如有学生在构图上出现问题,叶老师及时进行了示范修正,使构图立刻饱满起来。如造型上不够夸张、生动与幽默,叶老师就适当指引,使之作品更具美术特征与卡通趣味!

  最后的示范是在卡通形象画完后,在情节的添加上出现,为分层作业作铺垫。示范在师生互动中进行,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随机选择添加,这样的添画示范更多的检验着教师的基本功与临场机智。

  三、多元、丰富、有趣的展评

  新课程强调,在美术课堂要注重多元评价。《卡通宝宝》一课的评价贯穿课的始终。课的起始,叶老师就利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设计了通向卡通城的入城券,是随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与激励的有效“武器”。入城券巧妙地设计成了卡通宝宝的大汇集,既吸引学生,又成为学生创作的素材库。

  在学生完成作业后,叶老师将孩子们自己创作的卡通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并请学生先评一评你最喜欢谁设计的卡通宝宝?老师再进行适宜点评。最后,还把自己制作的卡通宝宝奖励给学生,学生都特别开心。

  四、深度、回味、创意的情感教学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之中,特别强调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这是在教学中教师最难以把握与调控的目标。叶老师在教学中清醒地明白“润物细无声”的道理,她巧妙地将情感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如在第二次作业完成,作品添加完后,面对几十个可爱的卡通形象,叶老师特别强调了每个卡通是有生命的,每个卡通会欢乐、会悲伤、会象人一样有情感!在作品情境添画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强调了生活与艺术的结合、渗透了学生行为习惯与品质的培养、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最让人回味的是第三个秘决的出示,在学生急切的目光中,出现的却是一条空无一字的秘决!引发了一场感叹。这就是教师的创意,也是激发学生创意的优秀教学方法。解疑之际,教师引导学生从原创的角度思考卡通作品创作。这样的引导,不仅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更是深层次地给予学生难忘的情感体验!相信这样的教学会无形地影响学生一生!

  再如课堂教学行将结束时,叶老师用了一段意味深长的结束语,寄语学生不管是在20岁、30岁、还是70岁、80岁时,心中永远拥有自己的卡通,心底永远留有卡通般的纯真,使课堂教学的内涵由此拓宽,情感得到升华!

  而叶老师的语言简练生动,特别注重与孩子思维、心理的吻合,尽量让每句话像“卡通”一样充满童趣。如在上课之前,她介绍材料时说:“请小朋友将三件东西整理好 让它安静地躺在桌的一角”,拟人的言词让孩子们对材料也有了感情。又如:“谢谢,怎样让它变成101分?”“为什么什么都没有,老师却说它是最厉害的秘诀?”、“你们想进入‘卡通城’吗?”、“别着急。只要表现好的小朋友,都能拿到‘卡通城’的入城券!” 明确的提问与各种的激励语言,不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再如“特别大,非常小”、“又生动、又滑稽”等用词,是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儿童化语言,而美术语言(夸张、拟人)的教学渗透其中,最后才出示与归纳,起到点睛之效果!课犹如一杯清茶,又若一朵莲花,纯净如水,温婉如玉。叶老师的课给我们带来教学精神上的安慰与引领。我们的美术课堂要由简单到丰富,再从丰富上到简约!

  这节课,只是叶老师成长路上的一个点,美术教学的路很长也很宽,如何以点成线,以点带面?更多疑难问题还需要反思与研究,有待不断琢磨与提高!

美术评课稿7

  王晓波老师执教的课,是一节综合性很强的美术课。从整体上看,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美术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

  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我们的教学很多时候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王老师打破了传统的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 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学内容没有局限教材和书本,而是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美术学科特点,王老师自己进行精心设计的.,具有开放性;其二,独特新颖的舞台主持加竞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

  二、采用“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

  “互助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王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第一,组队内学生间互助互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第二、抓住重难点,展开 “互助互动”。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欣赏,教师引导思考教师根据学生的建议进行画法指导(示范),巧妙解决了重难点。从表面看是学生帮老师解决了难题,实质是学生自己帮助了自己。第三、结合作业,“互助互动”,美术作业与其他作业不同,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不同,对同一题材同一事物的表现也各不同,作业的设计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个体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作品,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了作业的质量。第四、结合评价,“互助互动”,评价时,采取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

  三、教学态度严谨认真

  如果说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那么教学态度就决定着教学行为的努力程度。听课的老师们都感受到了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认真。一是课前准备充分。教具齐全、课件精美、教案熟练,另外,据我所知为了上好这一课她还对二年级学生对包装纸知识的了解情况和学生是否喜欢用竞赛的形式上美术课进行过详细的调查;二是课堂表现沉着思路清晰,没有出现明显的教学遗漏等现象。三是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课堂练习先易后难,先个体后合作,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没有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这些说明执教者课前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认真透彻地研究过教材,并进行过多次试教的锤炼。

  四、教师素质良好

  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语言表述准确,操作演示熟练,学生参与率高,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当然,在赏评的同时,我也有以下几点思考:

  1、好动、好问、好说是儿童的天性。教师要利用这份天性,为学生创设条件。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提的教师不提;学生能解答的让学生自己解答。教师要把展示自我的机会完全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课堂中如何把学习的自主权更完全地还给了学生,教学生学会学习,努力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2、教育要以人为本,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都有所发展。 总之,王老师执教的这节课的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的知识传授和单纯的技能训练,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中解脱出来,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的状态中,学生的心情一直处于快乐和兴奋的愉悦状态,是一堂新课程标准下洋溢着现代教育气息的美术课。

  由于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是不同的,那么对美术课的评价也不尽相同,加上本人能力有限,平时钻研也不够,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的肤浅看法,在赏评中若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美术评课稿8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老师执教的《恐龙世界》一课是一节综合性很强的美术课。从整体上看,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美术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

  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我们的教学很多时候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梅老师打破了传统的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学内容没有局限教材和书本,而是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美术学科特点,梅老师自己进行精心设计的,具有开放性;其二,独特新颖的舞台主持加竞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其三,本课教学中用到的'许多恐龙玩具是学生自带的、大量恐龙图片和恐龙资料则来自网络,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其四,学生进行创作《恐龙世界》时,有的拿画笔画,有的用彩纸旧挂历纸去剪贴,每个同学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去表现,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具有开放性。

  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和谐、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乐于尝试,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

  二、采用“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

  “互助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梅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互助互动”主要表现在:第一将全体学生分成四个团队即机灵小队、佳绩小队、拼搏小队和高峰小队,通过设计小组问答竞赛、画恐龙竞赛等环节四个小队之间互相竞争,组队内学生间互助互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第二、抓住重难点,展开“互助互动”。教师出示写实恐龙图片,请学生欣赏,教师引导思考:恐龙的身体是由几个部分构成的?我该如何去表现它呢?学生经过认真地思考商讨后认为:用基本形去概括比较好。教师根据学生的建议进行画法指导(示范),巧妙解决了重难点。从表面看是学生帮老师解决了难题,实质是学生自己帮助了自己。第三、结合作业,“互助互动”,美术作业与其他作业不同,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不同,对同一题材同一事物的表现也各不同,作业的设计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个体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作品《恐龙世界》,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了作业的质量。第四、结合评价,“互助互动”,评价时,采取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

  三、教学态度严谨认真

  如果说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那么教学态度就决定着教学行为的努力程度。听课的老师们都感受到了梅春华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认真。一是课前准备充分。教具齐全、课件精美、教案熟练,另外,据我所知为了上好这一课她还对四年级学生对恐龙知识的了解情况和学生是否喜欢用竞赛的形式上美术课进行过详细的调查;二是课堂表现沉着思路清晰,没有出现明显的教学遗漏等现象。三是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课堂练习先易后难,先个体后合作,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没有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这些说明执教者课前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认真透彻地研究过教材,并进行过多次试教的锤炼,在课外下了不少的功夫。

  四、教师素质良好

  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语言表述准确,操作演示熟练,学生参与率高,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当然,在赏评《恐龙世界》的同时,我也有以下几点思考:

  1、组织小组活动时,小组人数太多,很容易乱,如果是平时上课,纪律能否控制?

  2、好动、好问、好说是儿童的天性。教师要利用这份天性,为学生创设条件。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提的教师不提;学生能解答的让学生自己解答。教师要把展示自我的机会完全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课堂中如何把学习的自主权更完全地还给了学生,教学生学会学习,努力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3、教育要以人为本,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都有所发展。本课中的小主持人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机灵劲儿和非凡的语言能力组织能力令人啧啧称赞,有没有更好的方案让他既做我们的主持人又不失去自己宝贵的美术课学习锻炼机会?

  总之,梅春华老师执教的《恐龙世界》这节课的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的知识传授和单纯的技能训练,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中解脱出来,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的状态中,学生的心情一直处于快乐和兴奋的愉悦状态,是一堂新课程标准下洋溢着现代教育气息的美术课。

  由于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是不同的,那么对美术课的评价也不尽相同,加上本人能力有限,平时钻研也不够,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对《恐龙世界》一课的肤浅看法,在赏评中若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美术评课稿9

各位老师,领导:

  大家好!

  刚刚三位教师,为我们作了《会变的线条》和《有趣的造型》三节美术课堂教学,让我们领略了她们的不同教学风彩。

  三节课共同的亮点:

  一、巧设课堂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三节课都采用情景导入

  二、注重观察生活,发现线条(事物)特点。

  《会变的线条》是让学生从生活中的桥、路、动物、事物等引导学生发现线条的美感,《有趣的`造型》是将生活照与工艺品比较发现造型变化的特点的。

  三、加强课堂示范,化解教学难点。

  汪老师当堂示范了太阳,并出示了不同手法表现的太阳。

  吴老师当堂示范了如何美化花瓶,让学生明白了不同线的装饰运用。

  卢老师:当堂制作了红太狼,让学生学会了蛋壳造型的方法。

  四、沿伸教学空间,再激艺术学趣。

  三位老师都巧设了课后拓展,如欣赏中外大师的名作等,给了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课堂教学永远是一件不完美的事,下面我就把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说一下,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会变的线条》教学建议:

  1.本课不仅要认识线,还要发现隐藏在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线条,这些线条其实变来变去都出不了如来佛的手心呀——全是直线、曲线和折线的变种。本课要将这三种线以及它们的变种稍些提一下。

  2.怎么用不同的线条以及线条的粗细、密、长来表现美感?

  可以进行比较教学,进一步教学当堂示范。

  3.怎样让学生思维更开扩,作业效果更好?

  作业可以上抽象一点的,强调线条美感的表现。展示时可以应用老师做好的不同物品框来评选作业。

  《有趣的造型》教学建议:

  1.课堂示范时方法还可以拓展一些,如画、贴等,材料可以结合橡皮泥。

  2.运动会参加的角色说一下是怎样抓特点的?怎样大胆夸张的?怎样巧妙设计的?

  感谢三位老师的精心准备、用心设计,给我们带来了精彩教学以及他们的深入反思

  感谢各位老师的深刻思考、精要点评以及毫不保留的教学建议。

美术评课稿10

  几张普通的彩纸,看似简单,在经过折、卷、撕、再组合之后,不经意间就会出现神奇。接着,各种各样有趣的脸跃然在眼前,这是一年级小朋友呈现给我的感受。

  这是一堂一年级手工制作课《有趣的脸》,在梁晶老师的课堂中孩子们感受到了美术课无拘无束的自在和快乐,深刻体会到各类纸张的无穷魅力。

  美术课程被公认为是对创造力的培养最具有成效的课程之一,而想象力则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所以在新课程中就要求对学生进行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

  同时新课程中也要求在美术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

  梁老师的`这堂《有趣的脸》就是在趣味无穷的情景体验和浓厚的情境氛围中进行的,学生在教师逐步引导和点播中既张扬了个性,又轻松愉快地消化了本课的知识。

  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具、形式各异的卷折方法让学生产生激情与兴趣,主动参与,释放激情,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

  并通过这种学习活动,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自由,表现独特个性的空间,同时也在这一活动中让学生初步感知、了解人脸的基本特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美术评课稿11

  《十二生肖》一课是柳老师所教的一节五年级的美术课,主要是要让学生了解十二生肖的来历,掌握十二生肖的绘画方法、粘贴方法以及剪影的方法。课堂上教师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播放《十二生肖》的歌曲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了解十二生肖的来历,以及十二生肖的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柳老师在教学中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通过思考和讨论,教学中让学生多些思考,自己去发现问题的关键,这个过程使学生掌握了绘画、粘贴和剪影生肖动物绘制的关键不是设计十二生肖的五官、花纹,而是外形,要想画、剪出的动物更生动有趣,更要突出、夸张的表现动物的`外形特征。

  柳老师在教学中积极的开拓学生的视野,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十二生肖不同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及潜在的创造力。积极的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中敢说、敢想、敢创造,敢于表现自我,正确引导学生多观察、多体验想象的乐趣,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得到发挥、提高。

美术评课稿12

  10月8日上午第二节听了新教师李姝静老师的汇报课《鱼的纹样》,感受颇深。

  教学亮点:教师教态自然,语言亲切,具有亲和力;教师课前准备充分,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准备了漂亮范画;抓住教学重难点,进行授课。

  不足及建议:导入环节,教师从现实中的鱼直接跳到揭示课题,中间缺少衔接部分,可以出示两幅图片,一幅是现实的鱼,另一幅是装饰鱼,两幅图对比,总结出装饰鱼的特点,进而导入到课题,这样的衔接就比较自然;

  接下来的'新授环节,教师整个流程进行的太快,学生没有接受消化的时间。

  教师在新授开始讲解鱼的组成部分时叙述不清,讲鱼的外形时,由于讲的太快,没有把概括、夸张、变形等方法讲解清楚。

  教师在分析设计鱼的纹样的三件法宝:点、线、面时,讲解不清,缺少学生接受总结的过程,只是教师一味的讲,学生一味的听。

  此环节教师应详细分析,让学生概括总结,如:点有大点小的,虚点实点,线有直线、折线、曲线,面有圆面、方面、不规则面等,教师在示范画鱼的纹样时,没有按照之前讲解的步骤来,应先画鱼的外形,再画鱼的纹样,这样能让学生更清楚的知道设计鱼的纹样的步骤,为学生的创作打下好的基础。

  本节课缺少学生讨论环节,可以把这个环节放在教师示范之前。

  整节课教师能把板书加上会更好些。

美术评课稿13

  昨天,听了我校杨方云老师上的一堂美术课《我心中的太阳》,让我受益匪浅。《我心中的太阳》是浙教版美术第一册的内容,从备课、教具的准备以及精彩的多媒体课件来看,杨老师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教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让学生利用各种材料制作他们“心中的太阳”,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创造出自己的作品,整堂课可以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一、课堂导入

  杨老师以一个关于“太阳”的谜语导入课题,通过让小朋友们猜谜这个活动,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分析与探究

  1、揭示课题后,老师提出:“为什么说太阳是人类的好朋友?”让学生说说自己与太阳的故事,不仅锻炼了一年级小朋友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通过交流,使学生知道故事里的太阳和人类一样也有“喜、怒、哀、乐”,为下面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2、接着,老师又提出“你们怎么画太阳?”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他们先思考,后制作,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然后,老师播放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各种造型的太阳:拟人的太阳、四季的太阳、具有各自兴趣倾向的太阳等等,在丰富学生视觉的基础上,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突破了原有太阳的概念,再通过不同的表现方法(点、线、面),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想象设计出“独特的太阳造型”,创作出来的每副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4、最后,老师提出学生可以用画、撕、剪、折、贴等各种方法制作太阳,这样学生不受约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制作,更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激发了他们马上动手制作的热情。

  三、展评:

  通过评一评“哪副画最棒”,学生不仅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更使他们在展评中学会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总的来说,杨老师上课时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她的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方法童趣,是一堂重主体、重合作、重过程、重创新的好课,是一堂在新课程背景下洋溢着现代教育气息的好课,是一堂让人感觉耳目一新的好课,通过这次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教育教学方法,我要将这些好的方法运用到自己以后的教学中,使自己的课也能上的更加精彩!

美术评课稿14

  蔡玲老师执教了二年级的美术课《彩蝶飞飞》,此课经过多次试教打磨,渐入佳境,在正式的比武活动中,上出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就最终的课堂教学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以蝶文化营造情境进行教学

  课堂以蝶文化营造情境体现在以下几处。

  第一,在课堂的导入上,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蝴蝶动画片导入,同学们一下就被拟人化的蝴蝶吸引,很快就进入蝴蝶的世界。

  第二,在蝴蝶的学习中,教师没有直接进入讲蝴蝶的结构,而是先向学生介绍蝴蝶种类、生活习性、美丽的翅膀等等说出蝴蝶受到人们的喜爱。之后以一句“人们喜爱蝴蝶,更受到了蝴蝶的启发”为引导,进入了蝴蝶文化:根据蝴蝶翅膀上的花纹创造出美丽的对称图案美化生活;人们模仿翩翩起舞的蝴蝶跳出了蝶舞;以双蝶恋飞创造出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化蝶”等等,道出了蝴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也说出了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蝴蝶这一课内容,学生在接下来的观察蝴蝶结构,创作美丽的蝴蝶学习中才会由衷而动。

  第三,在展示评价中,学生以自己创造的蝴蝶为依托,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寄托于自己创作的会“飞”的蝴蝶,手拿“蝴蝶”与其一道翩翩起舞,与其说“彩蝶飞飞”,倒不如说是学生的情思飞飞,审美体验得到灵动的升华。

  2、善于启发学生创新

  创新是艺术的灵魂,也是艺术课堂上的追求之一。对于创作美丽的蝴蝶,蔡老师也是多处对学生进行启发,来让学生创新。

  首先,是教师自己的示范,除了示范对称之外,教师以与众不同的图案,以自身的创新进行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在绘制蝴蝶翅膀时,教师还准备了事先绘制好的多种不同的方案让学生欣赏。

  其次,在欣赏学生作品时,教师出示了以生活中学生喜爱的图案装饰的蝴蝶,完全是理想化的,创新的'作品,有的是花朵的装饰,还有的是音符五线谱的装饰,别具匠心。

  3、教师示范作品的精美

  美的体验一方面来自于自己的动手创造,另一方面更来自于自己的视觉感受,学生在课堂上的所见,在课堂上欣赏的美术作品会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整节课中,无论是教师出示的作品,还是教师现场示范的作品都非常精美,给人以美的感受,学生会在视觉审美中陶冶高尚的情操。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也存在着如下的不足。

  1、教师教学的激情不够

  激情来自于情感的投入,上课首先教师要投入进去,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以情动人。只有投入,情绪饱满,也才能表现在教学语言中为抑扬顿挫。这方面不足,太平。

  2、课堂结尾“彩蝶”没有“飞”起

  课堂结尾,学生完成作品及评价之后,本该把自己的彩蝶放“飞”,由于教师组织力度不够,“飞”起的不多,本该出现的高潮没有出现。学生将自己创作的彩蝶飞一飞,乐一乐,玩一玩是多么高兴,要知道,这是学生情感升华与陶冶关键环节。

美术评课稿15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

  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何老师上的《认识身边的树》,这是一节精彩的美术课,从总体上看,教师准备充分,教学思路清晰,能够熟练把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在教学中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整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学习。这节课的主要亮点是:

  一、课前准备充分

  在课前何老师准备了大量的图片资料,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力,开阔学生视野,拓展想象空间。

  二、教学理念新颖

  随着新课标的落实,小学美术课已不再是老师拿着一只粉笔在黑板画什么,下面的学生就跟着画什么,美术也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它与现实的生活经验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何老师让学生欣赏观察校园里形态各异的树木,了解自己身边所熟悉的树木的生长知识,观察树的不同特点及树干、叶子的生长规律,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观察的习惯。

  三、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而“自育自学”就是为了达到“不教”的目的。何老师在让学生明确指向重点——个人自学——讨论自学未解——点拨自学得失——巩固自学成果等过程中无不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坚持“授之以渔”。在指导学生绘画方法时采用先让学生欣赏范画,并让学生自己分析思考,画树的方法,汇报自学结果。

  这节课学生思维活跃,教学目标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下完成。学生学到了美术知识和技能,尝到的'美术活动的乐趣。从而使对美术的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

  四、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爱护树木,保护绿色植物,树立环保意识,以及热爱校园,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五、教师的基本功扎实

  教态自然,语言清晰,具有亲和力,多媒体操作熟练。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

  一、在巩固自学成果环节,提出作业要求是,应该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画一画身边的树,来建一片美丽的大森林,这样才能与评价学生作品时首尾呼应。

  二、在时间安排上不合理,在学生自学总结时时间太短,没有总结出各种学生作品的绘画方法就草草结束。整节课没能在40分钟之内完成。

【美术评课稿】相关文章:

美术评课稿11-14

美术评课稿[经典]08-21

[精选]美术评课稿09-06

美术课评课稿(精选)07-21

美术课评课稿03-07

小学美术评课稿-《动物面具》评课稿07-31

小学美术评课稿09-21

写美术评课稿07-23

美术评课稿(精华)08-19

(优选)美术评课稿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