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优选】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设计方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设计方案 篇1
社会活动名称:会变魔术的稻草
适宜对象:中、大班幼儿(4-6)岁
价值指向:
1、利用稻草进行剪、扎、辫、变形、装饰、组合等,创造出具有民间特色的小工艺品。
2、活动中能大胆尝试,相互合作,充分感受稻草的利用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
3、萌发幼儿自我欣赏和愉快的情绪,激发幼儿的创作愿望,增强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材料设计:
1、用剪断的稻草(长短不一)、纸、木胶、各种形状的纸片供幼儿选取拼贴成各种图案。
2、供草帘架、包装线、稻草,用纸线前后交叉夹稻草的方法编草帘。
3、剪稻草末端三份之一长、用细铜芯线或彩色线绑扎,做成笤帚。
4、稻草扎成稻草人,再用纸、蜡笔、塑料袋、毛线、彩纸等材料来装饰稻草人。
5、提供稻草、扣嘴,拿5-6根稻草用线扎住,盘起来(盘到稻草一半)作草垫的中心圆盘,然后用扣嘴穿过盘中心,用两根稻草放在扣嘴中抽出后拧紧,附在原来的稻草上,编一圈后扣嘴移置外层,依次编成草垫。
6、用两根稻草十字放置,竖放的一根上端往下折,然后添上一根横着平行放在上面,把原来横放着的稻草两端往前翻折,依次进行,编到长约10CM左右,用线绑住下面的稻草,照此方法再编一个,两个对合起来做成草龙。
玩法提示:
1、用长端不一的稻草拼成不同形状的物体如“运动的人”、“各种车辆”、“形状不一的'房子”布置在活动室里。
2、用编成的草帘送到农家园里给鸡庶阳。
3、用稻草扎、编出笤帚,让幼儿打扫活动室或包干区。
4、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装饰材料或绘画方式装饰不同的稻草人,放在农家园里或投放在区域里做游戏材料。
5、将编好的草龙玩舞龙游戏。
6、草垫,可当作坐垫或体育游戏材料 。(如树桩、障碍物等)
指导要点:
在操作活动中,让孩子们通过和材料的互动,去操作尝试,并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能力差异去选择操作。
问题1、小朋友你是怎样让稻草断与其它材料混合、变出其它物?
问题2、小朋友你是怎样用稻草、包装线编成草帘的?
问题3、小朋友你是如何用稻草、扎辫的方法做成笤帚的?
问题4、小朋友你是怎样用稻草与其它装饰品装饰成不同的稻草人?
问题5、小朋友你是如何用稻草编出草龙的?
问题6、小朋友你是怎样用稻草扣编出草垫的?
设计方案 篇2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学案设计方案
【目标引领】
一、 基础目标
掌握理解文中词语:骇人听闻、气势汹汹、盛气凌人等
二、发展目标
1.了解东方科学和西方科学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2.掌握对待文化的正确态度,包容并接受西方文化
【过程记录】
一、预习
1.识记字形
至高无上—礼尚往来 绝无仅有—决不 盛气凌人—陵园
2.识记词义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气势汹汹:盛怒凶狠貌
盛气凌人: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3.预习过程中感到不理解的问题:
二、学习
1.东方与西方的科学是什么关系?东方科学在历史上有什么作用? 2.作者认为应以怎样态度对待东方科学?
三、质疑
1.思考:“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这句格言包含了哪些真理?
2.通过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问,记下来认真思考,与同学、老师讨论交流
四、训练
(一)知识识记
1.根据汉字写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覆辙( ) 盛气凌( )人 骇( )人听闻 (jué)无仅有
2.解释成语
骇人听闻
气势汹汹
盛气凌人
(二)佳句品读
文句:
理由:
(三)文段理解
对于东方科学采取粗暴态度的人,对于西方文明言过其实的人,大概不是科学家他们大多数既无知识又不懂科学
我们有理由为我们的美国文明而骄傲,但是它的历史记载至今还是很短的只有300年!和人类经验的整体相比是何等渺小,简直就是一瞬间它会持久吗?它将进步,将衰退,抑或灭亡?我们的文明中有许多不健康的因素,如果们想在疾病蔓延起来以前根除它们,必须毫不留情地揭露它们;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文明能为自己辩护,我们必须尽最大力量去净化它实现这项任务的最好的办法之一是发展不谋私利的科学;热爱真理——像科学家那样热爱真理的全部,包括愉快的和不愉快的、有实际用途的和没有实际用途的;热爱真理而不是害怕真理;憎恨迷信,不管迷信的伪装是多么美丽我们文明的寿命至少还没有得到证明,其延续与否,还不一定因此,我们必须谦虚归根结底,文明要要经过历史的考验而存活下来,这一这一点我们还没有经历过
新的鼓舞可能仍然,而且确确实实仍然来自东方,如果我们觉察到了这一点,我们会聪明一些尽管科学方法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它也还不是十全十美的当科学方法能够被利用,并且是很好地被利用的时候,它是至高无上的但是,不能不承认这种利用也会产生两种局限第一,这种方法不能永远使用有许多思想领域(艺术、宗教、道德)不能使用它,也许永远不能应用于这些领域第二,这种方法很容易被错误地应用,而滥用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的可能性是骇人听闻的
十分清楚,科学精神不能控制它本身的应用首先,科学的应用常常掌握在那些没有任何科学知识的人手中,犹如不经过教育和训练而去驾驶一辆能导致各种破坏的大马力汽车而即使是科学家,在一种强烈的感情影响下,也可能滥用他们的知识科学应该以各方面不同的力量,如宗教和道德的力量来帮助自己无论如何,科学不应傲慢,不应气势汹汹,因为和其他人间事物一样,科学本质上也是不完美的
1.“新的鼓舞可能仍然,而且确确实实仍然来自东方,如果我们觉察到了这一点,我们会聪明一些”句中“这一点”指什么?“可能”与“确实”是否矛盾?
2.第二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所选文字从哪些角度阐述了对待东方科学的正确态度?
【收获整理】
课文内容
及其理解
中心内容
理解或评价
文章风格
写作特色
文学常识
乔治·萨顿(1884—1956), (国籍)科学史专家,近代科学史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他为科学史研究作出重要贡献,一生著述甚丰,出版著作15部,发表论文800余篇,代表作是
【拓展迁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七音十二律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吗?
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是:十二音律和七声音阶在中国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还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所谓十二律,是中国古代的律制,律是指音调,比如用十二个长度不同的竹管吹出十二个音调不同的标准音,用以确定乐音的高低,这十二个标准音就叫做十二律,它相当于现代音乐的十二个调在一首乐曲中,我们一般只使用其中的七个音来构成音阶,即所谓七声音阶公元1780年,传教士钱德明发表了一篇论文,认为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发明的七声音阶是从中国抄袭的钱德明的观点当即遭到了欧洲学者的排斥法国人沙宛在1898年说,中国的音律是公元前4世纪由亚历山大东征军传入的
1962年,李约瑟在他的书中说,音律的知识起源于古巴比伦,然后向东西两个方向传播,向东传入了古中国,向西传入了古希腊在没有考古证据的情况下,人们仿佛默认了这样一个说法1978年曾侯乙墓出土了大型编钟,这个有关音律起源的争论,又一次喧嚣开来因为曾侯乙的双音编钟(即在一个钟上可以敲出两个构成三度谐和关系的乐音,这是要有成熟的音乐理论与精湛的制作工艺作为支持的),证实了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的音律知识,已经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古希腊这种在短期内所不可能达到的成就,使人们开始怀疑音律从古巴比伦传入的可能性有意思的是,我们可以把两个文明古国中音律方面的成就做一番比较
从古巴比伦的苏米尔出土的陶片上,可以看到竖琴与琴师弹拨的图刻这些文化遗物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20xx年之间,很明显当时的弦乐已经有相当的发展而多数科技史家认为,和谐音律的认识,最可能源于弦乐在同时期的中国出现的乐器有笛、陶钟和陶埙商代出土的乐器种类开始增多了,但没有墓,有二十五弦瑟,十弦及五弦器这些很先进的弦乐器,不是短时期内能形成的,也就是说中国弦乐器的起源,可能会更早,而源于商代的那些有多种发音的乐器,是可以做音律的测量与分析的李纯一先生曾对商代不同地区的埙、编磬和编钟做了系统的研究,结论是,那时可能已具备了标准音概念,也就是有了十二律的音乐体系
古代中国的音律和天文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十二律是和十二个月对应的在公元前14世纪的中国,有关闰月的制法已有初步的系统,商代天文学家已经知道利用大小月用一年十二个月并设置闰月来协调月相与季节的'关系在公元前6世纪以前,中国已经发明了十九年七闰制,并有系统地进行应用而古巴比伦人掌握十九年七闰的规律是在公元前5世纪,比中国整整晚了一个世纪这从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中国从古巴比伦学习十二律音乐体系的说法
另外,中国古代把二十八宿平均分为4组,每组7宿,分别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青红白黑四种颜色,以及龙乌龟蛇几种动物形象相配,称作四象或四律、四宫曾侯乙衣服箱上的二十八个宿名,顺时针围绕着一个斗字,这个斗字代表着北斗七星在西方,古巴比伦平面球形图的出现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1900年潘切斯教授利用大英博物馆收集的一些残片复原了平面球形星图人们对照古巴比伦平面星图和中国的二十八宿,并没有一个直接相对应的含义,由此可以显示,古中国的天文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独立生成的,这对十二音律及七声音阶的起源,有一个值得启发的参照
1.七音十二律长期以来被默认为是西方创建的下列对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西方学者始终认为音律的知识起源于西方,故而极力排斥传教士钱德明提出的古希腊七声音阶是从中国抄袭的观点
B、法国人沙宛认为中国的音律是公元前4世纪由亚历山大东征军传入的
C、李约瑟认为音律的知识起源于古巴比伦,向东传人了古中国,向西传入了古希腊
D、从古巴比伦的苏米尔出土的陶片图刻上可以明显看出当时的弦乐已有相当的发展,而中国缺乏考古的直接证据
2.原文以对中国古代乐器的研究为依据,倾向于否定七音十二律是从古巴比伦传人中国的下列表述不属于原文推论依据的一项是( )
A、与古巴比伦音乐文物所属年代同时期的中国,已经出现的乐器有笛、陶钟和陶埙
B、曾侯乙双音编钟证实中国的音律知识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古希腊,这是短时期内不可能达到的成就
C、从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弦乐器都很先进,说明中国弦乐器的起源应该更早
D、李纯一先生对商代多种乐器的系统研究表明,那时中国可能已有了十二律的音乐体系
3.下列对“古代中国的音律和天文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对十二音律和十二月相的认识大体上是对应的
B、中国古代把七宿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这与七声音阶的构成并非巧合
C、中国古代对音律的认识其实是应用了商代就有的对闰月的认识
D、中国古代天文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独立生成的,与之相应的七音十二律音乐体系也不大可能是传自西方的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侯乙编钟的出土,使有关音律起源的争论有了新的依据
B、对曾侯乙编钟的研究表明,至少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处于世界前列
C、中国发明十九年七闰制比古巴比伦人早了一个世纪,因此中国对音律的认识可能也要早于古巴比伦
D、对古中国和巴比伦音律成就的比较,说明其对音律的认识可能是各自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
【资料链接】
乔治·萨顿(1884——1956),美国科学史专家生于比利时的根特在大学期间,学习过哲学、化学、数学、结晶学等专业,1911年获博士学位1912年创办国际性科学史杂志《Isis》,担任该杂志主编近40年,并发起成立国际科学史学会他为科学史研究作出重要贡献,一生著述甚丰,出版著作15部,发表论文800余篇,代表作是《科学史导论》
答案:东方与西方的科学
二、学习
1.两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科学与科学全部形式是东西方共同孕育而生的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东方,西方近、现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东方传统文化的影响东方传统文化在21世纪科学技术创新中将在观念上、理论上、方法上、史料上、技术基因上、灵感上等方面发挥重大的启迪或实用功能,东方文化是一个取之不尽的信息宝库,亦是近、现代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
2.发展不谋私利的科学,热爱真理,憎恨迷信,谦虚对待东方科学,
三、质疑
文明始自东方科学的种子,包括实验方法和数学,实际上科学全部形式的种子是来自东方的而科学方法的产生于西方,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四、训练
(一)知识识记
1.答案〔zhé〕〔líng〕〔hài〕〔绝〕
2.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气势汹汹:盛怒凶狠貌
盛气凌人: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二)文句:科学的种子,包括实验方法和数学,实际上科学全部形式的种子是来自东方的在很大程度上,实验科学不只是西方的子孙,也是东方的后代,东方是母亲,西方是父亲理由:以比喻的的手法形象地阐述了东西方科学的关系,两者共同孕育了科学
(三)文段理解
1.新的鼓舞可能仍然,而且确确实实仍然来自东方不矛盾,既是推测,更是从事实角度说明这一现象
2.对比论证
3.从美国文明的发展历史、科学方法的利用和科学本身的应用三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收获整理】
课文内容
及其理解
中心内容
文章着重地论述了东方与西方科学的关系,阐述了对待东方科学的正确态度,从而更好地为真理服务,能更塞满地实现人类的使命
理解或评价
文章没有具体列举中国古代以及中古时期在科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阐述其对世界科学发展作出的贡献,而是站在西方科学的立场上说明东方人民对于我们的文明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即光明从东方来
文章风格
写作特色
文章使用了比较的方法,其中有历史的比较,也有各种不同见解的比较,如文章采用比较论证方法,或纵向比较,或横向比较作者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辨明正误,表述自己的看法,这样正反结合起来说理,显得有说服力
文学常识
乔治·萨顿(1884—1956),美国(国籍)科学史专家,近代科学史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他为科学史研究作出重要贡献,一生著述甚丰,出版著作15部,发表论文800余篇,代表作是《科学史导论》
【拓展迁移】
1.D紧扣“根本原因”进行选择,ABC属于答非所问2.A抓住“多数科技史家认为,和谐音律的认识,最可能源于弦乐”选择3. CC项属于无中生有4.CC项与“这从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中国从古巴比伦学习十二律音乐体系的说法”不一致
设计方案 篇3
组织方:黄河双语学校五年级b班家委会
活动时间:XX年5月17日周五
参与学校、班级:东营市胜利振兴小学五年级一班 黄河双语学校五年级b班
二、活动理念:
教育需要创新,需要触及学生的心灵。新《课标》下的教育强调:教育内容要根据现实,依托现实,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三、活动目的:
1、“手拉手”活动,能让学生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与友爱,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2、亲自考察并了解地域文化,感受体验东营特色——万亩槐林,养蜂人,海港等;
3、落实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手拉手”活动方案:通信——见面——交流;发挥特长,取长补短。
四、活动安排:
1、6:30在学校门口集合,集体前往东营港参观、考察;
2、10:20到振兴小学与五一班同学联欢、见面;
3、11:50和手拉手同学一起就餐;就餐后返回学校联欢、互赠礼物;
4、下午2:00参加振兴小学“亲近大自然”远足活动,深入了解手拉手学校校园文化、地域文化;
5、3:30返程;
6、家长5:00在四小门口接学生。
五、注意事项
1、在参观游览时注意纪律,不服从管理者给家长打电话,家长来接回家;
2、时时刻刻牢记:我的'一言一行代表学校,讲文明话,做文明事。
3、穿夏季校服+秋季校裤(绿色款),带水壶、春天、夏天的古诗,周报合集,为手拉手同学准备一份亲手制作的小礼物或者书信,带对方写给自己的书信;
4、准备一项才艺,联欢时备用;
5、家委会的家长要把班上32个孩子都当做自己的孩子。
6、跟车家长名单:牛子靖妈妈:郭淑丽;刘珂羽妈妈:郑英;郭特金妈妈:吴月华;王俊铎妈妈:张凤霞;王瑞莹妈妈:xx;张雨琛妈妈,田东玉妈妈:王翠玲;巩小丫妈妈(8人)
黄河双语学校五年级b班家委会
XX.5.14
设计方案 篇4
懂得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如果她的环境严重污染了,会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损害。同时,通过阅读有关环境保护的资料,我了解到在世界各地,有很多我们的同龄人也积极地参与环保活动。读着这些报道,我心里高兴极了。我觉得,我们再也不能坐着等待了,我们应该团结周围的小伙伴一起为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卫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说干就干,我和几个要好的小伙伴凑在一起商量着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正在这时,方老师似乎识破了我们的"秘密",及时地为我们送来了几份资料:
(1)如果从东北黑龙江省的'爱辉到西南云南省的腾冲划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的上方占全国总面积的64%,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4%;在这条线的下方占国土总面积的36%,却居住着96%的人口,即在3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10亿多人口。生活在这个地区的我们,人均占地面积仅有3.5平方米。
(2)在湘潭的土葬墓地中,最大的一座水泥坟长6.2米,宽6米,占地37.2平方米,相当于11个人的占地面积。 最小的一座土坟长4.3米,宽3.1米,占地13.33米,也几乎相当于4个人的占地面积。
读着这些资料,我们一个个惊讶极了。这时方老师微笑着对我们说:"正当人们绞尽脑汁处理掉堆积如山的垃圾,极力阻止绿地沙漠化,为我们人类抢下一片片生存的土地时,又有多少死去的老人悄悄从我们脚下夺走了土地?"
方老师的一番话启发了我们,我们决定以《爷爷、奶奶,请再爱我们一次》为主题,开展"提倡火葬,禁止土葬的宣传"活动。我们希望以我们最特殊的身份去说服我们的长辈,在死后实行火葬,为我们多留下一点生存的空间;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活动,号召更多的小伙伴来关注我们的环境问题,并且尽自己的力量为环保活动作贡献,努力当好地球的小主人;最后,我们还希望用我们实际的行动和主人翁的精神唤醒更多大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他们都投身到我们的环保活动中来。
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法和写法,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能正确求出比的比值.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建立比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日常生活和和工农业生产中,常常需要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的方法我们已经学过两种(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相差关系用减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用除法),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比较方法,叫做比.(板书:比的意义)
二、讲授新课
(一)教学例1
例1.一面红旗,长3分米,宽2分米.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板书:3÷2= = 2÷3=
1.3÷2表示什么?长是宽的几倍也可以说成谁和谁在比?是几比几?长和宽的比是3比2表示什么?
2.2÷3表示什么?宽是长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是谁和谁在比?是几比几?宽和长的`比是2比3表示什么?
3.小结
(1)长是宽的几倍,有时也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几比几;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有时也可以说成宽和长的比是几比几.
(2)3分米和2分米都表示长度,它们是同一种量,我们就说这两个量的比是同类量的比.
4.练习
有5个红球和10个白球,求红球是白球的几分之几,怎么算?也可以怎么说?求白球是红球的几倍,怎么算?也可以怎么说?
(二)教学例2
例2.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00千米,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求的是什么?谁除以谁?也就是谁和谁进行比较?
2.汽车行驶路程和时间的比是100比2表示什么?
3.思考:单价可以说成是谁和谁的比?
工作效率可以说成是谁和谁的比?
商可以说成是谁和谁的比?
4.小结
通过刚才的例子可以看出,用表示两种数量的数相除,可以得到新的量,这个新的量也可以用两个数的比来表示,我们就说这两个量的比是不同类量的比.
(三)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观察板书 ,什么叫比?
教师板书: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四)练习
1.学校里有10棵杨树,7棵柳树,杨树和柳树棵数的比是( ),柳树和杨树棵树的比是( )
2.小华用2分钟口算了50道题,小华口算的题量和所用时间的比是( ).
3.学校食堂买20千克青菜,用了10元钱;买了30千克萝卜,用了42元钱;买萝卜和青菜数量的比是( ),青菜和萝卜单价的比是( ).
(五)比的各部分名称和求比值的方法(演示课件“比的意义”)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说法变了,书写格式和名称也就变了.
例如: 3比2 记作:3∶2
2比3 记作:2∶3
100比2 记作:100∶2
2.“∶”叫做比号,读作比(比号在两个数中间,注意与语文中的冒号区别),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板书:
3.提问:比的前项和后项能随便交换位置吗?为什么 ?
4.练习:求比值
教师说明:求比值不写单位名称.
(六)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演示课件“比、除法、分数的异同”)
1.教师提问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和除法到底有什么关系?
(2)为什么要用“相当于”这个词?能不能用“是”?
(3)在除法中,除数不能是零,那比的后项呢?
2.比的分数形式
(1)教师:比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就是分数形式.例如:
板书:3∶2可以写成 ,仍读作“3比2“
2∶3可以写成 ,仍读作“2比3”
(2)思考:比和分数有什么关系?
三、巩固练习
(一)填空
两辆汽车,甲车4小时行驶200千米,乙车3小时行驶180千米.
1.甲车的速度可以说成( )和( )的比,是( )∶( ),比值是( ).
2.乙车的速度可以说成( )和( )的比,是( )∶( ),比值是( ).
3.甲、乙两车所行路程的比是( ).
4.甲、乙两车所用时间的比是( ).
5.甲、乙两车所行速度的比是( ).
(二)选择
1.大卡车载重量是5吨,小卡车载重量是2吨,大小卡车的载重量比是 .( )
2.如果a是b的3倍,那么a和b的比是1∶3.( )
3.小强的身高是1米,爸爸的身高是173厘米,小强和爸爸身高的比是1∶173.( )
(三)思考题
1.甲乙两队比赛结果是3∶2,是指这节课所学的比吗?
2.根据男、女生人数的比是4∶5,你可以知道男女生的具体人数吗?
3.一台机器上有大小两个齿轮,大齿轮有100个齿,每分钟25转;小齿轮有40个齿,
每分钟120转.根据所给条件,你可以写出哪些比?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区别呢?
五、课后作业
(一)应用题,
1.小红3小时走了11千米.写出她所走的路程和时间的比.
2.航空模型小组8个人共做了27个航空模型.写出这个小组做的模型总数和人数的比.
3.商店一共运来8.2吨水果,其中有3.5吨是橘子.写出运来橘子的重量和运来水果的总重量的比.
(二)求比值.
4∶5 0.8∶0.4
六、板书设计
设计方案 篇6
家装室内设计说明范文简洁和实用是现代简约风格的基本特点。简约风格已经大行其道几年了,仍然保持很猛的势头,这是因为人们装修时总希望在经济、实用、舒适的同时,体现一定的文化品味。而简约风格不仅注重居室的实用性,而且还体现出了工业化社会生活的'精致与个性,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品位。
装饰要素:金属灯罩、玻璃灯+高纯度色彩+线条简洁的家具、到位的软装
金属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也是体现简约风格最有力的手段。各种不同造型的金属灯,都是现代简约派的代表产品。
空间简约,色彩就要跳跃出来。苹果绿、深蓝、大红、纯黄等高纯度色彩大量运用,大胆而灵活,不单是对简约风格的遵循,也是个性的展示。
强调功能性设计,线条简约流畅,色彩对比强烈,这是现代风格家具的特点。此外,大量使用钢化玻璃、不锈钢等新型材料作为辅材,也是现代风格家具的常见装饰手法,能给人带来前卫、不受拘束的感觉。
由于线条简单、装饰元素少,现代风格家具需要完美的软装配合,才能显示出美感。例如沙发需要靠垫、餐桌需要餐桌布、床需要窗帘和床单陪衬,软装到位是现代风格家具装饰的关键。
设计方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仔细观察角色动作、表情的基础上理解故事。
2、愿意帮助小猪想象逃离危险的办法。
活动准备:
1、教学背景图,故事中的有关人物图片。
活动准备: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什么动物吃什么》
幼儿园小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动物的不同叫声、动作及小动物爱吃的食物;
2.喜欢运用有节奏的语言表现小动物的叫声和食物。
活动准备
1.头饰:小猫、小鸡、小鸭、小山羊、黄狗等每人一个
2.图片:牛、马、兔子等。
3.小鼓一面
活动过程
一、游戏:什么动物走来了
1.教师:今天来了几位小客人,它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你看是谁来了?”
(请一名小朋友带小鸡的头饰,模仿小鸡的动作走出来)
2.教师:看!谁来了?
小鸡怎样叫?
小鸡喜欢吃什么?
小鸡和妈妈(教师)一起走,捉虫子吃。
老师敲小鼓,有节奏的说:
小小鸡,叽叽叽,吃什么,吃小虫”;
将小虫子的图片贴在小鸡的旁边。
(以此类推,请不同的小动物走出来,和幼儿一起模仿动物的动作、叫声;
并运用有节奏的语言进行表述)
二、游戏:小动物出来玩
1.摸口袋
老师把小动物的'头饰、玩具、图片装在口袋里,请幼儿来摸动物,
拿出后,老师根据图上的动物问话,幼儿集体回答。
2.小动物出来玩
请幼儿自己选一种动物的头饰,听动物的叫声,模仿的动作,出来找喜欢的食物吃,
并运用儿歌的有节奏的语言描述。
如:出示小鱼的图片
带小鸭子、小猫的头饰的幼儿就学小鸭子、小猫的样子,走出来
小鸭子,嘎嘎嘎,吃什么,吃小鱼。
小花猫,喵喵喵,吃什么,吃小鱼。
三、创编儿歌
1.教师:今天,小朋友都知道什么动物吃什么了,现在老师把你们说的话变成了一首儿歌,
你们听:
小鸭子,嘎嘎嘎,吃什么,吃小鱼;
小小鸡,叽叽叽,吃什么,吃小虫;
小花猫,喵喵喵,吃什么,吃老鼠;
小山羊,咩咩咩,吃什么,吃青草;
小黄狗,汪汪汪,吃什么,吃骨头。
2.幼儿跟老师一起学说儿歌,复习巩固小动物吃的食物。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经典)设计方案09-01
(精选)设计方案08-20
设计方案11-08
设计方案08-16
学习设计方案06-22
教学设计方案04-25
网络设计方案07-24
教室设计方案07-25
装修设计方案03-09
音乐设计方案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