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读论语有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论语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论语有感 篇1
淡淡的书香,古朴的气质。仿佛带我穿越了2500年的时光,来到了百家争鸣的春秋时代。随着我手中阅读页数的增加,如梦惊醒,《论语》带我走进精神的家园。
我们的班主任方老师在四年级时就让全班同学背诵《论语》;初次背诵,我并不懂其中意思,一知半解;但随着深入地背诵,我渐渐地读懂了其中的深刻含意,我内心甚为欢喜。经过两年来的背诵,日积月累,慢慢品悟,古人思想的精华好似悠悠的花香,迎面扑来,我沉浸在书香之中。
《论语》是一面文化明镜,我从中觅到了学习的方法。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要我们常常温习学过的知识,才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别人的老师了。”这句话激励着我,有时间就去复习学过的知识,有时我还会去找老师和同学做更深的了解和巩固,从知识中找到快乐,找到自我,找到内心的充实……
《论语》教会了我一套处事的方法。子曰:“己所不欲,匆施于人。”告诉我们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强求于别人去做。因为每个人的喜爱不一样,我们要懂得换位思考。生活中,你帮助了别人,他会对你感激;但是,如果你强迫别人做他不喜欢的事,别人只会越来越讨厌你。当我理解这句话的.含意后,我没有强迫别人做不想做的事,我和同学的关系也越不越亲密。
《论语》带给我一种美好的生活态度。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如果有人不了解你,不太懂你,因某些事而误解了你,又何必去斤斤计较与其生气呢?生活中,难免会被人误解的时候,需要你去包容,你可以耐心地跟他解释,让他知道真相;你也可以慢慢地等,让他自己去理解,让时间告诉他一切。
《论语》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使我学到了行为礼仪,懂得了人生哲理。通过诵读经典,我走进了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我知道了什么是儒家风范,什么是千古美文,他引领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向成功迈进;精神之花常在我心中绽放。
夏色斑斓,经典让书香更浓。一部《论语》,一种人生,我陶醉其中;《论语》文化榜样的力量,帮助我们指点迷津;跨越漫漫时空,仍然照亮着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读论语有感 篇2
日常生活中,父母总是告诉我们:只有好好学习和读书才能有出路,才能改变自己的未来。听到这些话后,我们绝大多时内心掀起“这些道理我都懂”的波澜,也可能会产生反感。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可曾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学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学、怎么学才能成为好学之人?
学习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在书中占有较多比例。在读完《论语》后,孔子告诉我其中的答案,使我对学习的见解不仅仅停留在表面,有了更深的感悟。
一、学何?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告诉我们: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我们要学习的是,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换位思考,不仅仅只想到自己的利益,避免在人际关系出现较多矛盾。
二、为何学?
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孔子告诉我们:喜好仁德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容易被人愚弄;喜好聪明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容易放荡不羁;喜好信实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拘于小信而贼害自己;喜好直率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喜好勇敢而不喜好学习,弊病是捣乱闯祸;喜好刚强而不喜好学习,弊病是狂妄自大。在孔子眼中,仁、智、信、直、勇、刚都是好品德,都是我们应该加以修养的。但是,如果不通过学习而明白事理,不能把握其实质,便很容易造成危害,从而由“六言”变成“六蔽”。由此可见,学习的意义非凡!
三、何学?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告诉我们:温习学过的知识,预习新的知识,可以成为其中的老师。我们可采取的学习方法是在学习知识后,及时的温故,及时的`思考,重视量的积累,促成质变。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告诉我们: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思考而不学习也是很危险的。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深体会和牢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终日而学矣,不如须臾之所思也。在如今的学习型社会中,不但要求我们全面学习,终身学习,更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在高中阶段,我们学习了较多的理论知识,而缺乏对一些实际问题的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多思考、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告诉我们:勤勉而又好学,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请教而感到耻辱,方能成为好学之人。这就要求我们在遇到难题时,要不耻下问。而不是以韩愈《师说》中,那些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好学的人。
学习,不是空乏的获取知识,而是用知识去充实自己,推动成功。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在孔子认为,思考是学习必不可少的过程,学习的最终结果是学以致用。因此,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学而思,思而学,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读论语有感 篇3
历代研究《论语》的书籍很多,现存的主要有三国何晏的《论语集解》,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是儒家学派对《论语》的.代表作。
《论语》在西汉时有三种不同的本子,即《鲁论语》、《齐论语》和《古论语》。今本《论语》,系东汉郑玄混合各本而成,共二十篇。全书记录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多方面表现了孔子的思想和学说,故《论语》成为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孔子(前5xx-前4xx),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中国最古的散文小品,应可远溯自《论语》。普通把《论语》作经书看,认为是圣人之言,不以文学论。但以文学眼光看来,《论语》一书的文学价值很高。
读论语有感 篇4
初读论语,有一种高不可及之感。但静下心来,慢慢去品味,你便会发现书中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永远都是最简单的。
论语是一本记录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语录,它运用了最朴实的语言去阐述一个个浅显而又深刻的道理。
在我眼中,孔子是一位温文尔雅的圣人。读论语我们会发现,孔夫子教育学生时很少疾言厉色,他通常是用和缓的,因循善诱的,跟人言榷的口气。从他的'言语中,我看到了孔子的态度,一种儒家的态度,一种朴素。温暖的态度。
我们看到的孔子,态度平和但内心却十分庄严。因为其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那是信念的力量。所以,孔夫子是一个特别讲究信念的人。他的学生自贡曾经问过孔子,一个国家要想安定,政治平稳,需要哪几条呢?这就是论语中自贡问政的故事。而孔子的回答很简单,只有三条:足兵,足食,民信之矣。第一,国家机器要强大,必须得有足够的兵力做保障。第二,要有足够的粮食,老百姓能够丰衣足食。第三,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自贡却说,三条太多了,如果必须去掉一条,您说去什么?孔夫子说:去兵。我们就不要这种武力保障了。自贡又问,如果还要去掉一个,您说要去掉哪个?孔夫子非常认真地告诉他,去食,我们宁肯不吃饭了,接这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信念的重要地位。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从古至今谁不死啊?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就现在而言,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指标;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权的认可,则来自信仰。国家的凝聚归根到底是信仰的强大力量。
还有一个故事同样令我记忆犹新。孔夫子最喜欢的一个学生叫颜回,他曾经夸奖过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家里很穷,缺衣少食,住在那非常破陋的小巷里。这么艰苦的环境对于别人来说简直难以忍受,而颜回却能够自得其乐。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很佩服颜回,不是他能够忍受这么艰苦的生活境遇,而是他的生活态度。在所有人都以这种生活为苦,哀叹抱怨时,颜回却不改变他乐观的态度。
我想也只有那些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与安宁。
相比现在,很多人虽然已“丰衣足食”,但仍不满。因为他看到的总是比自己更富裕的上一阶层。而论语所阐述的,便是去寻找你内心中的那份恬淡与安宁。
合上论语,孔子的思想却仍历历在目。论语中虽然都是浅显的道理,但对人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让我们细细地去品味论语,品味孔子的思想吧。
读论语有感 篇5
在孔子眼里,仁的境界是非常高的。子路忠勇有将帅之才,不是仁;冉有多才多艺有从政之才不是仁;公西赤精通礼仪有庙学之才,不是仁;陈子文不屑与崔抒为伍的清高也不是仁。大概只有方方面面都做到了,做好了,才能达到孔子所说的仁吧。但孔子的仁在我看来实在是太过苛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又怎能要求一个人每方面都做好呢?如果一个人真的做到了孔子所说的仁,那大概不是人,是神吧。
孔子眼中的孝也是非常苛刻的。要让父母吃好穿好。父母有错,指出时应恭恭敬敬,父母不接受,也不应该违抗他们,纵使父母是错的,这就有点过了。虽然是做到了对父母的尊敬,但亲人这样相处难免疏远不亲近。对父母的愚孝也给很多的子女带来了痛苦。《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和刘兰芝因为愚孝,只能双双赴死;陆游和唐婉只能留下‘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 瞒、瞒。’(唐婉)的终身遗憾。如果父母的错会给我们带来终身的痛苦,我们还要遵守吗?如果明知是错还要去做,明显是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对父母应该尊敬,但应该把自己跟父母放在同一个度上,而不应该唯父母命是从。如果唯父母命是从就是愚孝!
孔子重交友,认为从朋友身上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行,重信义,爱音乐,主张人以修身为本。这些做法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不得不说人想要一生不犯大错,是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想有多少位高权重,富可敌国的人因为一时贪欲而瞬间跌到人生的谷底。但孔子提出以礼治国就太重视礼了。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认为只要每个人都努力做一个君子,那天下就太平了。但这实在是太理想化了。世界上又怎么可能每个人都是君子,每个人都能成为君子呢?人毕竟活在俗世中,有好的一面,也会有欲望和贪念,所以用只用礼来约束众人一定是行不通的。如果一个君王不像一个君王,按照礼来说又能怎么样呢?
孔子最多说他两句就是了。他绝不会主张别的更适合的人取而代之,因为那不合礼。那黎民百姓岂不是照样遭殃。孔子肯定不支持人民起来反抗的,因为那不合礼。那黎民百姓只能被动接受。当黎民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时候,又有什么精力去学习礼呢?不是照样礼崩乐坏?所以不能不说孔子的一些思想有些消极,有些过了,不符合中庸之道。人需要更有力的约束,那就是法律。
读论语有感 篇6
两千五百年前,圣人孔子与弟子们一起开启了中华文化的强大之梦。他历经沧桑,饱尝忧患,却始终坚持对清平政治的追求,对苛政暴君的批判,对传统美德的固守。
读《论语》,于己受益匪浅。孔子思想以立身为出发点,希望我们具备君子的高尚品行,以礼束己。诚如孔子所言:“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千年前,他就曾教育弟子,话要慢慢说,要三思而后说,不要口无遮拦,信口开河;办事情一定要积极敏捷、果敢决断、雷厉风行,不要拖泥带水。可如今,有多少人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啊!再如当今社会有太多人抱怨无人赏识不得重用,那么如果读到《论语》中“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之言,相信你定会懂得只有努力做好自己,才能成为值得别人尊重甚至信任乃至重用的人。让我们重读《论语》,以礼束己,争做君子。
读《论语》,于国将和谐安定。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而曾子觉得,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和谐是一个国家想要发展的必然前提。纵观古今,战乱频发的国家没有一个是强大的,法律制度混乱的.国家没有一个是富强的。和谐是人民安居乐业的要求,法制健全更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前提。只有做到二者相融共生才能拥有稳定的国家。“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共者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这则孔子像弟子解释了“礼”的本质——俭。放在现今,可以理解为“廉”。对官员来说,“廉”是执法铁律;对百姓来说,“廉”是公正标杆;对国家来说,“廉”是立国之本。因为自古以来,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都无法摆脱“勤由节俭败由奢”的定律。只有坚定公心,不贪图名利,人民的生活才会幸福,国家才能安定富强。
《论语》的思想早已渗透进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当中,不仅影响着我们每一个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更传承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走进《论语》,去见证孔子那坚韧的人格、“仁者爱人”的胸怀、好学不倦的品质、言必信行必果的处事原则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君子气概。
读论语有感 篇7
今天,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读完了《论语》第一篇——《学而》。心里犹如点亮了一盏明灯。《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核心思想是“仁”,《论语》中始终如一地贯穿了他的这一思想。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健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就要观察他的行为,三年不更改父母的为人之道,那么他的行为就能算是孝了。”百善孝为先,这一句是在深化孝这一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能尽孝的话,他是更不可能为社会、为国家尽责的。只要能做到孝,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道义,承诺才能兑现。恭敬要合乎于礼,就能免遭耻辱。所依靠的,应该是亲近自己的人。才是可靠的住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承诺别人的事情,要是自己可以办到的,今后可以兑现,不是空头支票。恭敬别人的时候,要顾忌到别人的身份,才不会遭受耻辱,招人烦感,这样才是君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学习知识和道理,又能时常加以温习演变成自己的技能,这不是很愉悦的事情吗?有志趣相投的伙伴从远方慕名而来,这不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觉得愤怒或怨恨,这不就是君子的作为吗?”这句话是《论语》开篇的第一句,说明了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快乐,正如古语说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学习要先正心,不要把学习当做一项任务,而是一种快乐,是自我修身修心的快乐。不断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使自己的思想得到交流和传播,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最后一句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真理:越是有知识、有格调、有涵养的人,也越是宽容。
至此,我明白了。做人应该先讲孝道,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读论语有感 篇8
我来到读书会已经一个月了,每次都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和大家学习《论语》,分享各自的经历与心得,这些就像纯凈无杂质的温水,不断注入我心中的杯子。
最近读到《学而篇第一》的第四则: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小学时就已经知道这则了,但知道归知道,根本谈不上真正的了解和体会,但通过读书会,便有了自己更深的感悟。曾子每天多次反省自己,而自省可通过三个方面:忠,信,传。通过读书会,我对于「忠」和「信」有了新的理解。
「忠」和「信」同属于儒家强调的「八德」。尽己之谓忠,这是尽心的态度。「忠」字,心上一个中,便是怀着一颗「中庸」的心,不偏不倚。不偏,不偏离自己的初心,坚持自己一开始所坚持的始终不变;不倚,将重心放在自己身上,便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力量,或许就是责任和担当。做到这两点,便离「忠」很近了;那何为「信」?以实之谓信。一是对己,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根细刺,那是难以暴露的私欲和杂念,不仅别人看不见,连我们自己也很难找到,这就需要我们抱着很大的勇气去揭开自己的心并找到它;二是对他人,这也要分为两个方面来谈,首先是我们自身对于他人的信,怀着诚心、讲诚信,便是「信」的第一步;其次,是看清他人的虚实,就如学长在读书会上所说:「看人就像看浪花一样,不仅要看见海面上不断迭起的波浪,还要看见浪花下的`那片海。」看清他人实质的内心,分清诚伪虚实,也是「信」的一部分。
于这一则,另一个让我深有感触的是「自省」。就像前文所说,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根刺,反省便是那个揭开内心寻找它,并将它连根拔起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确很痛,因为我们总是把眼睛放在别人的身上,看得见他人的是非对错,却觉察不出自己的问题。我有自省过,我知道那种需要将一切都放下、不断揭开内心不敢暴露的阴暗面,发现自身的缺点并承认它、正视它的感受。或许由于自己并没有那么大的勇气,我也很久没有观察自己的内心去寻找那根刺了。学姐说:「自省是一个过程,是需要不断努力与反复的过程,可能很快便发现自己改变了,但也有可能需要更久的时间与磨练,但是只要坚持下去,最终会变得更好。」
很感谢当时听从内心的声音来到读书会的那个自己,《论语》让我认识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自身的渺小与脆弱。我知道自己现在心中的那杯水没有很多,但通过不断注入,总会有醍醐灌顶的时刻。
读论语有感 篇9
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个高尚的人对话。假期虽短,可读罢《论语》,孔子的一言一仍在我脑海中浮现,久久不能抹去。
我最喜欢的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句。孔子把忠恕之道看成是处理自己和他人关系的一条准则,这也是儒家伦理的一个特色。可以这样说,忠恕之道是孔子发明的。子贡曾向孔子表达过两点愿望:我不想别人强加于我,我也不想强加于别人。孔子当时就在子贡头上浇了一瓢冷水:“子贡呀,这不是你能做到的。”如果从个人来讲,要想成为一个仁人君子,就应该从“忠恕”之道入手。“忠”道就是“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个人都有一些自己的习惯,但有些原则不一定为他人所接受,一个善于处世的人,应该本着尊重别人个性习惯的原则去适应化解,不能接受别的人的人说明自己也有很多不好的习惯,应学会由人及己的方法。如果这样,就可以消除别人对自己的怨恨,缓和人际关系。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这是指在对待仁的问题上,即使是老师,也可以不与他谦让。孔子和儒家十分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生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不过这是在一般情况下。而且,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用谦让,这是实现了把仁德摆在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标准。
孔子对教育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传授知识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还领会不了的时候,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但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要去启发他;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如果不能由此推知出另外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这是孔子有名的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孔子不喜欢灌注式的教育方法,那是把学者看成消极的'接受者。他强调,施教者要循循善诱,学者要积极思考。启发式的教育原则,乃是在学者有了迫切的求知愿望时,也就是他急于要做却做不成功,急于要说却说不清楚的时候,才给予开导和启示,使之主动进行深入思考和反复试验。
在不知不觉中,我已读完了《论语》,看似简单的一本书,竟蕴含着如此巨大的智慧。通过读《论语》,我仿佛穿越到几千年以前,也成为了孔老夫子的学生,坐在学堂里,听他讲解人生的真谛……
读论语有感 篇10
《论语》是记载孔子和一些弟子言行的语录,孔子死后由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而成的。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主要活动便是聚徒讲学和整理古籍,其思想的`核心是“仁”,政治理想是“仁政”。
《论语》这本书虽然篇幅不大,但是内容却十分广泛,有孔子关于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个方面的言论,家学派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绝对不可不读的作品。宋代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它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论语》不仅影响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而且很早就传到了海外,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著作,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世人称为东方的“圣经”。
这本书既可以让我们学习该怎么做人,遇到事情该怎么解决最妥当,对人怎么样才能让别人不讨厌你,还能从孔子的话里体会到孔子对他的学生的良苦用心,学生们对学习的渴望!
读论语有感 篇11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从论语的洋洋万言中,每个人都可以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人读出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矢志不渝,有人读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虚,而我读论语,更多的则是像看到一个长者坐在一群年轻人中间,同他们畅谈自己的人生感悟,试图让他们懂得:人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为一个平凡人,应该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
《论语》所传递的第一个生活的要诀,便是保持平和的心态。生活中常常能见到让你不顺心的事情,看到比你富有的人,看到比你生活的更好的人,往往就会失去心理平衡。二千年前的孔子也曾经遭遇贫穷,当他走到郑国的时候,粮食都断了,他的学生不高兴的问他,怎么君子也会穷呢,他淡定的回答,君子可以安于贫穷,而小人则会因为穷而作乱。这份安于贫穷的心境至为难得,而他之所以能够安于贫穷,正是因为心中有道德的力量,使他能够在贫穷中找到心灵的支点,才不至于失去平和心态。孔子并不掩饰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他坦诚的说:“如果能够发财,那么即使去做辛苦的事情,我也愿意。”但他也并不强求:“如果发不了财,那么我就去做我所喜爱的工作。”达致幸福的路径有很多,金钱并非途径,关键在于内心的快乐。他赞赏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是真正把孔子的人生观贯彻到自己的身心之中了,能够在物质的清贫之外,找到自己心灵的安稳和快乐,因为他们的喜怒并不依赖于外物,而存在于内心的安详与平和。在《侍坐》一篇中,他让几个徒弟各述其志,对那些看似远大的抱负,他置之一笑,而当曾点淡然说出自己的人生愿望只是在春风中与童子嬉戏时,他却赞许的点头。可见孔子在内心并不真的认为君子必须治国平天下,人生最终的追求,仍然是要归结到内心的平静,要能够体味到平凡生活的幸福,而这些,其实都取决于心境。
人应该如何生活呢?孔子给出的第二个答案便是“爱”。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孔子最看重的东西似乎是“礼”,如何宴请宾客,如何侍奉国君,所以礼节他都一板一眼、严谨无差,并认为礼乐是治国安邦之本。但孔子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可见在他看来,没有仁爱的'根基,礼也是无用的。这点孔子曾反复阐述。尤其是对父母之爱。他谈论孝,人人都说孝就是奉养父母,而他却说如果不能从心底里敬爱父母,这又与饲养犬马有何区别?事实上,也只有基于真诚的亲子之爱,才有可能达到真正的孝道。当别人向他请教治丧之礼时,他简洁的回答:“与其易也,宁戚”,与其在面子上搞得隆重,不如从心底里真的为逝者悲伤,一场充满爱的丧礼,才是对死者真正的尊重。其实,不论是古今中外,对于任何人来讲,爱都是人生的境界,也是人们能够达致幸福快乐的阶梯,不懂爱的人便不会懂得生活。但今天的孩子呢,他们受过更好的早期教育,很多孩子比那个时候更聪明更灵巧,却很少看到他们对父母的体谅和感激,父母尽所能给了孩子一切,却独独忘记教会孩子如何去爱他人让孩子觉得接受别人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爱的缺失,不仅仅会让孩子在今后的集体生活中遇到种种挫折,更重要的是,心中没有爱的人,无法体会到生活中的快乐。因此,真诚的仁爱之心,是孔子反复向他的学生所强调的,这也应该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永恒中心。
人活在世上快乐与否,很重要的因素,取决他能否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快乐。孔子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保持自己人格和心灵的独立性。他用一句话为这个原则做了阐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告诉人们,与朋友之间,不管相处的多投合多愉快,也不用强求两人观点完全一样。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应该能够保持内心精神世界的独立。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进而获得真正的友情。当受到他人伤害的时候,他不赞同无原则的以德报怨,因为善待对自己坏的人,实际就是怠慢了真正对自己有恩德的人,所以他认为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也是做人原则性的体现。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坚持和原则,这点说来容易,但它需要个人有足够的判断力,有足够强大的内心世界,才能够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坚持的,什么是可以包容的,什么是应该反击的,这一切的前提,便是个人具有精神上的独立性。最能体现这种独立性的,便是那句著名的“不怨天、不尤人”,这是一种充分自我负责的态度。有了精神的独立性,便能够在任何情况下独立承担其自己的责任,而不是从外界或他人身上找借口,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逆境境中奋发而起,不论外界条件是贫是贱,是乱世还是太平,他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温故而知新”听起来很简单,孔子为什么说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了呢?其实细想一下,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读过《狗熊掰棒子》的寓言,在学习上要想不像狗熊掰棒子那样掰一个丢一个,就得经常温习旧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做到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而不是止步不前,故步自封。我们每天学习一个汉字,掌握一个英语单词,每月读一本有益的书,这样做并不困难,如果能长期坚持,不忘旧知,学习新知,几十年后必然博学多才。这体现了孔子“学而不厌”的教育主张,也符合当前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
我感觉《论语》和其它经典的不同在于,它关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去生活才能够达致幸福,它是温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在学习其它各种知识之前最应该学习的,因为它关乎一个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拥有充实的内心世界。在今天这个充满了诱惑和选择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们去用心感悟。
读论语有感 篇12
合上《论语》,手依然依依不舍的紧紧抓住它,目光随着手锁定《论语》,我不禁陷入沉思。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面对《论语》,我不再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读书,而是用一颗渴望去了解的心去认真阅读,去品味书中的每一段话、每一个字、甚至每个标点符号,直到了解透彻才读去下一段落。它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虽然它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看得我内心澎湃,脑子里充满了感悟。
孔子的弟子把孔子说过的话记录下来,写下了《论语》。小时候看来枯燥,现在却觉得很有哲理。它在生活上,交友上,学习中,为人处世和孝顺父母等,给了我们很明确的指示。正是因为这样,才会出现北宋初年的宰相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和“半部论语秀自身”,说明了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和《论语》充满了智慧。
我最喜欢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是千古名句,代代相传。意思是:学过的内容在适当的时候温习,不也是件很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这样的主张思想在《论语》中多处可见,本章提出以学习为快乐的.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从而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儒家的话就是这样,一句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知识,但是它又不给出太多条框,要靠自己去理解意思,就显出悟性的重要了。
除了学习,时间也很重要。“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论语《子罕》,是孔子的一句名言。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圣人之言,含有多义。虽然书中的注释已解释清楚意思,但不能到此为止,我们要还要理解言外之意。这提醒着作为学生的我们要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珍惜时间,抓紧时间学习。不要让时间像一滩水一样,接在手掌心,不一会儿就漏光了。
打开《论语》去读,去看几千年前的春秋时期是如何产生孔子这样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智慧是如何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后人又是为何尊称他为“圣人”。我们要学习《论语》中的精神,领悟其中的道理,并将其行动。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努力和反思,这样才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读论语有感 篇13
七月,盛夏。日子波澜不惊,此时,窗外雨水滴答,清脆悦耳。雨点溅落在窗台上,风吹着雨丝穿过窗户,一阵凉意。这样慵懒的时刻,捧一本书,在文字里度过。此季的主旋律,源于一本《论语》。
书桌上,静静地躺着《论语》,思绪又飘到了刚刚接触《论语》的时候。记忆里,简陋的初中课本,我还是一只小小的毛毛虫,不知道鲜花的芬芳,懵懵懂懂的跟着老师读、念、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当时的感觉很困惑,天天做作业,不是复习就是预习,哪来的愉悦?
现在想想,那时虽读《论语》,始终一知半解,参不太透。偶尔提及,只是人云亦云的胡诌几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耳熟能详的句子。后来,偶遇旧书摊,附庸风雅地淘来一本线装的《论语》繁体本,一行行繁体竖字,硬着头皮读了一遍。说实话,那一遍没读懂什么,只读了一些表面的文字而已,得出结论:《论语》难读!在没有小说看的日子,偶尔也会翻翻那早已发黄的纸页,只是依然无法读懂其意!
再读《论语》,正是于丹热播的时候,那个时候不叫读了,是看。于丹教授声情并茂的解读,我又一次翻开那本《论语》,泛黄的书页由于岁月的'风蚀,留下了时间的沧桑,失去了特有的那种书香,有些霉味,但这并不影响我徜徉在经典里。那些日子,孔夫子亲切得犹如邻家老伯,“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论语》也不再深不可测、高不可及,那些似曾相识的警句、良言迎面扑来……而我如遇故知,信矣!
轻轻地合上书卷,穿越2500年风云的华光,惊觉这一团燃烧了数千年却依然熊熊的火焰,跨越漫漫时空,仍然照亮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等,我能做的,只是,跨越千年的距离,了解你,仰望你。不为别的,只为贴近你的温暖。
【读论语有感】相关文章:
《论语》有感04-28
读论语有感10-21
读《论语》有感10-14
读《论语》有感(精选)07-09
(经典)读《论语》有感08-26
(经典)读《论语》有感08-25
学论语有感04-28
学习《论语》有感04-18
读《论语》有感【热】11-05
【精】读《论语》有感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