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3-09-16 12:11:39 设计 我要投稿

设计方案3篇[合集]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设计方案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设计方案3篇[合集]

设计方案 篇1

  引言

  现阶段,变电站的防洪措施多数是以防止洪水进入为主要的原则,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在变电站的周围设置一定的防洪设施,或者开挖泄洪的通道等。但是这种防洪的措施较为传统,当前已经无法满足智能变电站的防洪要求。在本文中,笔者从当前我国变电站的防洪概述入手,分析了变电站的防洪设计问题。

  1、变电站防洪问题现状

  我国水位监测系统的建设包括三个阶段:初级阶段、发展阶段和网络化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到80年代中期为初级阶段。水文信息化从1980年开始,起步于信息源的处理。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十余年为发展期。90年代后期,为适应防汛和水利调度现代化、信息化的要求,以及近代通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特点,水位监测系统的建设进入了网络化阶段,不断进入电力、水利、房地产等行业运用。

  水位监测系统建设经过近30年的发展经验积累,虽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总体来说,大部分地区的水位监测系统的建设还不够合理和完善,整体水平仍相对落后,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信息采集、传输手段和技术比较落后,信息时效性差,不能满足当今对水文数据实时、快速、准确监测的要求。

  在20xx年巨大灾害性台风“菲特”经历中,不管是人文还是经济都遭受到极大的损失。输供电在人们的居民生活以及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次台风经过中输变电工程均受到不同程度上的的损失和破坏。

  在浙江省海宁市地区的变电站中由于雨量过大引起的排水系统雨水倒灌的现象给变电站的运行带来不便。雨水的倒灌致使变电站内水位的太高。电缆和电缆室均出现了水侵现象。为防止在突发的灾害性天气出现时,变电站外的水通过排水道进入到变电站内,造成倒灌现象。在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检修建设工区变电组和苏州市远帆电器有限公司技术人员讨论下得出一套防止雨水倒灌的水位系统。

  2、变电站防洪的意义

  变电站排水遇紧急灾害防涝系统的研发和应用是针对突然灾害天气,如:强降雨、暴雨、台风等多种灾害性雨水天气引起的内涝现象进行预防。在变电站的整体设计中。由于沿海一带地处平原,变电站建筑中变电站的选址也是在平整地段。当灾害性暴雨天气来临时,常常发生变电站外水位与站内水位相同,甚至产生站外水位过高,导致变电站外水开始向变电站内水倒灌的现场。

  在历来的灾害性暴雨天气下,沿海地带的变电站均会出现内涝现象,在此等情况下研究设计出变电站防涝系统。主要防止在灾害性暴雨天气来临时,控制变电站水位进行防涝措施。

  此设计有效应用于变电站和各种需要防止内涝的重要场所,能有效降低经济损失和防止因水灾引起的重要社会需求中断。提高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有效保证变电站运行的地面环境,做到智能自动的控制和监测,实时的作出应急措施,增强变电站的运行保障。

  3、变电站防洪设计方案

  3.1防洪设计原理

  变电站日常排水中的水量是稀少的,在雨天的时候也能正常排水。但是遭遇台风或者暴雨的天气时,雨水开始通过排水口倒灌到变电站中,至此变电站的排水口成为防护的一道关口。当变电站内水位到达一定水位量的情况下进行制动。在出水口设置一道防水闸门。闸门内放置一台水泵。在水位到达一定量的情况下。通过水位探头进行传感。直接联动水闸,控制水闸下放,并开启水泵,致使变电站内的水通过水泵排出变电站。

  变电站以外放置一只水位探测器。在水位低于日常排水位的情况下水闸方可自动开启见图1,至此,变电站的水能通过正常的排水口流出变电站。保证变电站的水位正常。

  3.2系统设计原理

  利用RS485通讯分别采集水位变送器获得现场的水位高度;根据水位情况判断;通过指令开启水闸或水泵。

  (1)设备描述:水泵:100QW80-10-4(排出口直径:100(mm)额定扬程:10(m)电机功率:4000(W)额定流量:80(T/h)QW-潜水式排污泵。

  (2)通讯描述:串口0波特率:9600bps,采集下面的水位变送器数据;串口1波特率:115200bps,执行上位机指令;水位变送器1-水闸外:ID=0001;水位变送器2-水闸里:ID=0002。

  (3)功能描述:当水闸“外”的水位“低于”设定“下限”时———开启水闸;当水闸“外”的水位“高于”设定“上限”时———关闭水闸;当水闸“里”的水位“高于”设定“上限”时———开启水泵;当水闸“里”的水位“低于”设定“下限”时———关闭水泵。

  3.3系统功能

  (1)数据自动采集:自动实时采集计量点的地下水位数据,实现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和可靠性;(2)自动控制:监测到变电站内水位超标能自动控制水闸进行启闭,放下水闸,具有及时性的防止内涝功能;(3)自动复位:根据检测的数据实时控制防涝系统。在达到正常排水的.时候能自动及时的恢复到正常排水。

  3.4技术难点分析

  自动预警与自动防涝系统采用先进计算机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对地下水位数据的收集不仅能够及时、准确反映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指导工作实践;而且能够自动启动相应排水设备,及时有效掌握不同环境单元地下水位变化,对变电站设备的运行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3.5系统硬件

  (1)水位监测探头:分体式结构:投入液体中的传感器部分为全密封不锈钢结构,电子线路部分壳体为铸铝结构,便于调校和接线;一体化结构:传感器与放大电路均在不锈钢全密封壳体内,无需外部调校;传感器外壳的防护等级为IP68,接线盒的防护等级为IP65;该产品由高性能压力传感器作为测量元件,精度高、体积小、使用方便、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稳定性好、灵敏度高、防水、抗结露;免维护,安装、调试方便,直接投入水中以测量出变送器末端到液面的液位高度。

  (2)闸门及水泵控制器:通过主机分析数据得出解析结果。控制水闸以及水泵达到自动控制结果。

  (3)闸门及启闭器:采用不锈钢材质定做而成,有效防止腐蚀,保持闸门的长久性和安全性。启闭器采用螺旋式手自一体的启闭器。在自动控制的同时。可手动进行旋动控制启闭,有效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运行。

  4、洪水进站的衍生问题

  4.1户外变压器的水淹影响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洪水对户外变压器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由于国产的变压器底座通常比较高,所以其下部的是密封的钢实体,由于刚度比较大,所以即便洪水来袭,其一般也不会对变压器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对变压器冷却风扇、监测系统和消防系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4.2对配电楼的影响

  洪水对配电楼的影响主要包括对地基承载力、对地层结构和主建筑物入口三个方面的影响。其中,为了减少户内变电站的土方,一般情况下把建筑物的地基抬高,从而达到少挖土方的目的。由于地基的抬高,室内与室外的地坪高差可能比较大,所以这种情况可能会给生产造成一定的不便。针对这一问题,必须在不过多占用用地面积的前提下,采用站台式的处理方法,通过布置台阶来满足检修人员的需要。对于布置在室内的电容器、电抗器等设备,需要设置符合要求的台阶,从而确保检修人员顺畅通过。

  5、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我国的能源供应局面日渐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加强变电站的建设,以提高我国的电能供应能力。但是对于一些在低洼地带建设的变电站,有遭受洪水侵袭的危险,所以必须加强变电站的洪水设计。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和理论知识,从我国变电站洪水设计现状入手,从防洪的意义、方案设计和系统功能等方面探究了变电站的防洪问题。

  参考文献:

  [1]聂小丽,张洪山,张尚华,等.220kV变电站防洪竖向布置优化设计[J].河北电力就技术,20xx(2).

  [2]韩旭.变电站总平面与竖向布置设计研究[J].科技资讯,20xx(11).

  [3]王瑞,崔建业.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在变电站站址选择及竖向布置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与经济,20xx(34).

  [4]黄英,方绍东.中小水电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中的防洪问题探究———以云南中小型水电站工程为例[J].专家视点(应急论坛),20xx(9).

  [5]赵丽君,贾素华,魏利民,等.220kV安新变电站防洪设计[J].电力建设(输配电技术),20xx(7).

设计方案 篇2

  一、活动名称;不跟陌生人走

  二、活动目标;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三、活动准备

  1、 请一位老师客串并设置表演情境。

  2、幼儿喜欢的零食

  四、活动过程

  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师在旁边提醒:(1)你认识她吗?

  (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

  (3)那你应该怎么对这位阿姨说?

  教师小结: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选择游戏

  1.陌生人就是坏人吗?

  a. 陌生人就是坏人。b.陌生人不一定是坏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园和游乐场。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个认识的'阿姨想带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b.不能和她去。

  4.有个不认识的叔叔给你东西吃:

  a.喜欢的都吃

  b.什么都不能吃

  5.陌生人问你的名字.家里有谁.能不能告诉他?

  a.都给他说

  b.什么都不能告诉他。

  五、结束活动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设计方案 篇3

  一、主游路、次游路、游步道

  主游路是道路系统的主干,主要起景点联系、功能分区界限的功能,一般宽3-4米,依景区规模和游人流量而定;次游路是从主游路分出后直接联系各区和景点的道路,主要起到分散人流的作用,通常宽2-3米;

  游步道是真正引导游人深入景点、引人入胜的道路,在山峦、峡谷、水崖、小岛、丛林、水边、花间和草地上均有铺设,是完全融入大自然景观的道路,采用的宽度为1-2.5米,也有小于1米的。游步道不仅是景观的组织与联系纽带,同时由于其蜿蜒曲折或跌宕起伏带来的景观变化,从而带给游人不同的视觉体验与游憩享受。

  二、游步道的功能

  合理、充满情趣、有观赏性的景点是游步道铺设的前提,也是游步道的延伸和节点,因此,游步道铺设的必要性取决于景观质量,引人入胜的景观点搭配上与之协调的游步道,对景观也是一种补充和提升。

  由于游步道是融入自然的道路,因此游步道在功能上除了具有与主次游路相同的引导和疏散的功能之外,作为慢速交通线,还有其更重要的功能,具体体现如下:

  一是使景观具有景点串联的有序性。游步道规定了游人的行进路线,从而向游人传达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让游人按规划好的顺序依次进入各景点;

  二是审美功能,游步道将景区最美的景点景观联系起来展现给游人,通过不同的形式、形状、铺装和材质也形成景观融入环境;

  三是对游人安全和景区资源具有双重保护功能。约束游人游览的随意性,在让游人远离危险的同时减少随意践踏带来的破坏,保护旅游环境;四是文化提升功能。“曲径通幽”是中国传统景园的追求,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游步道用来引导人的活动足迹,有助于提升景区的文化品位。

  三、游步道设计的原则

  1、满足基本功能的原则

  游步道的设计,首先应满足其基本功能,即交通功能,通常次游路应与主游路连接形成环路,游步道与次游路连接形成环路,游步道也可以与主游路连接,游步道之间也可以形成环路。根据景点的设置,最终达到的效果是让游人不走回头路、错路或者毫无景观可看的路。

  2、审美原则

  游步道是景区连接景点的最后一部分,是融入自然的道路,因而其审美性在整个园路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是要符合景区的整体风格。以满足构图的需要。规则式的园林景区,游步道也应为直线或有迹可循的道路;自然式的园林景区,则应采用无轨迹可循、曲径通幽的自由曲线和宽窄不定的变形路。

  第二是要在线型上寻求变化。不同的线型具有不同的审美作用,直线代表力量,曲线象征柔美,交叉线使人产生激荡,波状放射线使人感到奔放等。所以游步道应根据不同的区域、地形、地貌、使用功能和资源条件选用不同的形状。

  第三是要空间上寻求变化。以满足人们视觉上的'动感需求。利用地形的高低起伏,或有意识在高程上使路面错落有致,以及有意识地运用古典园林艺术力的障景、漏景等手法获得移步换景的效果。

  第四是铺装的色彩和图案的设计。颜色应总体上选择邻近色,尽量不选用大范围的对比色,而图案的选择应从美观和游客的因素上考虑,一般的道路应选择色彩构成简单,线条明快的图案,而儿童活动区则可选用比较活泼的图案和色彩以增强趣味性和分区的标志性。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园路铺装的图案多具有一定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如蝠纹路、钱纹路和鹤纹路分别象征着人们对幸福、财富和健康长寿的向往。

  第五是选材。路面不同的材料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如镶嵌的石子似一朵朵跳动的浪花、起伏的音乐,给人一种自由浪漫的感觉;嵌草路面给人清新活泼的感觉;木板铺路会给人轻松的感觉;石材路面会让人感到坚实牢固。

  3、因地制宜、适地适路原则

  游步道的选择应适应自然的地形水文条件、不破坏重要的自然景观并能够让人欣赏体验优美的自然环境。尊重自然资源的特点,在丰茂的草场上可能采用汀步路,在崖壁上修步道尽量保持崖壁的原貌,采用悬空的搭建方式,水面上修路决不应该把水系景观分隔得生硬、简单。

  4、安全舒适原则

  安全是游步道设计的重要前提,必须引起设计者的足够重视。线路设计应该尽量避开危险区域以尽量避免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当安全与景点审美发生冲突的时候,应尽量服从于安全,从工程技术、工程质量和加强管理等多方面努力以满足安全的要求,如在较危险但风景优美的观景点设置观景平台、加固台阶、安装护栏、设置警示牌、警界线、加强游人安全教育等。

  铺装材料的选择也应注意其安全性,要尽量避免选用表面过于光滑的材料,在儿童游戏区应避免选用有棱角的材料,碎石接缝的处理不应把缝隙处理过大以免对老人和儿童造成危险,老年人聚集的地方不选用对比强烈的色彩等等。

  线路设计的舒适性。如线路设计中是否合理安排休息的地方,在沿途设置座椅、休憩平台;在具有夜游功能的景区路面照明是否合理美观,是否有刺眼的眩光,维修是否到位及时;卵石铺路会起到足底按摩的作用,但是不宜过长,否则会引起足底的不适;卫生间的安排位置是否适宜,无障碍设施是否齐全等等,都是衡量线路设计是否舒适的标准。

  四、游步道设计的方向

  1、融入自然

  游步道布局以生态保护为原则,在可达性与观赏性的基础上,有机组织与串连景观资源。在设计中充分保护现有植被,游步道采用地面与架空等手法,与现有植被有机结合。自然岩石上的游步道凿石而行,融入原有的地貌中。

  2、丰富游憩体验

  将游步道布局设计与为游客提供不同的游憩体验结合,在游览路线的设计中突出路径与场所的不同感受。如在路径上串连了高台景观空间、中台景观空间、门式景观空间、峡谷景观空间、岩洞景观空间及林间植被景观空间等多种场所与空间形式,分别为游人提供环视、平视、俯视与仰视等多种景观视觉方式。使得人在景中,可触摸体会,人在景外,可观赏、留影。

  游步道地块面积虽小,但作为整个景观游憩系统的最后一级道路形式,起着把游人引导至景点的重要功能,以满足游人的游览欲求,线路设计得太长会使人疲倦而放弃继续探寻,太短又会让人觉得意犹未尽,畅通无阻太容易到达又会让人觉得缺少刺激,太艰险又让人望而却步,因此游步道的设计成为了景区道路系统设计成败与景区整体功能优劣的重要部分。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设计方案11-08

(经典)设计方案09-01

设计方案08-16

(精选)设计方案08-20

(精选)设计方案09-10

设计方案[经典]09-12

学习设计方案06-22

装修设计方案03-09

网络设计方案07-24

音乐设计方案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