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七年级语文《竹影》评课稿
《竹影》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是艺术大师丰子恺先生散文作品中一篇内涵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全文叙述几个小伙伴,借着月光,在自家的"水门汀"上游戏,描画映着的竹影,你一笔,我一画,竟然有几分中国画的意味。孩子的游戏,在成年人眼里也许不屑一颐,但在丰子恺的眼里就有了非比寻常的意义。也许,艺术和美就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认为最值得肯定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导入联系旧知识,感知独特富有创意
翁老师以已学篇目《童趣》作为导入,联系自己童年趣事与学生进行了交谈,风趣幽默的言谈让学生体会到老师不是那么严肃,还挺平易近人的,这样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同时也为接下来的课顺利开展创造了一个轻松自由的氛围。
第二,文本细读透彻,教学方法多样
在教学中,翁老师把品味语言,体会童真童趣作为主要目标进行教学,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找看,找出有趣的句子。(分析并辅以朗读)积极引导学生从课文1-3自然段中找关键的词句。在这里运用了很多方法如运用换词法、标点符号、修辞语、拟声词、修辞方式等等方法,充分地让学生体会生动形象的描写以及用词的凝练。同时翁老师也很注重朗读,采用了多种朗读方法如纠正朗读、换词朗读、提问题式朗读等指导学生朗读体会文中的童趣。
第三,思路清晰合理,教学流程顺畅
整节课由导入,整体感知,深入体会“童趣”,变无趣为有趣等四大板块组成,前三个板块是重点,让学生体会字里行间中的童真童趣,从而明白艺术并非高不可攀,它往往就存在与日常生活中的道理。所以这节课的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流程顺畅,课堂结构合理。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成功的课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这堂课在处理一些细节问题上还有一处显得不足。那就是在深入体会“童趣”这个环节,黄老师是想通过分析字词和朗读让学生来体会文章中所透露出来的童趣,可惜,在这个环节翁老师好像并没有很好的落实到让学生体会文中的童趣,却是讲着讲着讲到了华明的性格特征和他父亲的性格特征,让人以为这个环节好像是让学生体会华明和父亲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而不是从文中的字词来感受童趣。总的来说,我认为这节课是成功的。
总之,这是一堂高效的语文课。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相信不久的将来,在语文教学上,她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深深祝福她……
【七年级语文《竹影》评课稿】相关文章:
七年级语文《竹影》评课稿09-28
(精选)七年级语文《竹影》评课稿09-08
七年级语文《竹影》评课稿集合04-25
七年级语文《竹影》评课稿3篇09-29
七年级语文《竹影》评课稿(3篇)11-13
【经典】七年级语文《竹影》评课稿3篇07-28
七年级语文《竹影》评课稿精选3篇01-01
七年级语文《竹影》评课稿(合集3篇)12-08
七年级语文《竹影》评课稿(汇编3篇)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