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3-09-25 13:11:13 设计 我要投稿

实用的设计方案(优)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设计方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的设计方案(优)

设计方案 篇1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德育活动课,使学生对文明礼貌用语有一个认识和了解,同时体会文明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会正确运用礼貌用语,,从自我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做起,从—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活动准备】:

  1、收集礼貌用语和平时这方面做得好的典型事例。

  2、排练快板《假如》、文明礼貌操、文明礼貌儿歌、歌曲等节目。

  3、布置教室。

  【活动过程】:

  英文歌《hello song》导入。

  主持人出场

  男:好孩子,志气高

  女:讲文明,懂礼貌

  男:欢欢喜喜进学校,见到老师行个礼,

  女:见到同学问声好,大家夸我有礼貌,

  合:我们是新世纪的小学生,我们是合格的小公民。让我们从小讲文明,讲礼貌。一(1)班《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主题班会现在开始!(鼓掌)

  男:自古以来,我们中国就是一个礼仪之帮。请听中/英文故事版的:《孔融让梨》。

  女:从我们踏入校门那一刻开始,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做一名有礼貌的好孩子。小伙伴们,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的礼貌用语,你知道它们吗?(点同学回答)

  1、我知道“您好”是礼貌用语。

  2、我知道“请”是礼貌用语。

  3、老师“谢谢”也是礼貌用语。

  4、“没关系”也是礼貌用语。

  5、我知道“对不起”是礼貌用语。

  6、“打扰”也是礼貌用语。

  7、我知道“再见”是礼貌用语。

  男:说得太好了,那我们来看看在水族学校里的学生们是怎样讲文明懂礼貌的呢?(播放:水族学校之文明礼仪)

  女:水族学校的同学们,真的是很懂礼貌。我相信我们班的同学,也都是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那我们来做一个你来说,我来猜的“礼貌用语猜词游戏”吧。愿意参加的`举手。。。 。。。

  男:准备好了吗?。。。。(开始游戏)

  女:同学们他俩棒不棒?

  男:我也很棒的!

  女:怎么说?

  男:这些礼貌用语,我还能用英文说呢!请大家跟我说:please 、、、、、、

  女:你也不错,但是我们班上有位同学更厉害了,下面请听儿歌《讲礼貌》:

  小学生懂礼貌,见到老师问声好,good morning上午好,good afternoon下午好,放学时说再见。goodbye挂嘴边,please小词很常见,代表请字记心间,come in please请进来,keep quiet please请安静。受到帮助要感激,thank you立即说出去,做了错事要赔礼,说声sorry对不起。打扰别人要有礼,excuse me放头句,礼貌用语常使用,文明少年就是你。

  男:小鸟渴望蓝天。

  女:小苗渴望甘泉。

  男:葵花渴望太阳。

  女:露珠渴望鲜花。

  男:心愿与行规是兄弟。

  女:礼仪与追求是姐妹。!

  合:我们是祖国的春天,我们的人生刚刚燃起火焰,有了行规礼仪才能有进步。请欣赏我们班自编的《礼仪操》。。。 。。。

  女:(会做的一起跟着做)

  男:在校园里,我们是文明的学生;

  女 :在家庭中,我们是文明的孩子;

  男 :在社会上,我们就是文明的使者、遵守社会公德的模范小公民。 请欣赏配乐诗朗诵《文明礼貌诗》

  (男)爷爷常说,中华是文明古国。

  (女)妈妈常讲,我国是礼仪之邦。

  (合)老师教导我们,知书达礼儿时起。

  我告诉自己,文明礼貌要发扬。

  (男)学习礼仪善交往,团结同学敬师长。

  (女)主动帮助老弱残,孝顺长辈问暖寒。

  (合)礼仪知识认真学,从小养成好习惯。大方热情懂礼貌,言行处处都规范。

  男:五一劳动节就要到了,在这七天的长假中,你是不是要和爸爸妈妈去游玩呢,下面就请三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小学生的礼仪。

  女:请听快板《假如》

  1:假如我是小顾客,买东西,按先后;说话时,先说请。要尊重售货员,不给别人添麻烦,添麻烦。

  2 :假如我是小乘客,上汽车,不拥挤;在车上,不抢座;车到站,他先下,和和气气不争吵,不争吵。

  3:假如我是小观众,看电影,看杂技,讲文明,守秩序,讲卫生,不吐痰,保持安静不起哄,不起哄。

  4:假如我是小游客,上公园,看美景,爱花木,护文物,见外宾,不围观,文明游客我做到,我做到。

  小记者出场:

  小记者:同学们大家好,刚才你们说的真不错,我深受感触.

  女 :哎?您好,您是谁呀?

  小记者:我是红领巾电视台的小记者我姓陈,听说你们在这里开展文明礼仪的活动,我特地来采访一下。

  大家:好,欢迎欢迎!

  小记者采访:

  1.小记者问:请问,你到书店买书时,怎么对营业员阿姨说话?

  xx:阿姨,我想买书架上那套《小学生作文》,请您拿给我看看,好吗

  小记者:好的。你真有礼貌。

  xx:谢谢!

  2、小记者问:请问,当你在十字路口迷路时,你怎么问民警叔叔?

  xx:您好!民警叔叔,我不认识回家的路了,您能把我送回家吗?

  小记者:你真棒,民警叔叔一定会夸你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3、小记者问:请问,当你不小心把别人的铅笔盒碰到地上了,你怎么说,怎么做?

  xx:我会这样说,对不起,我不小心把你的铅笔盒碰到地上了,我帮你捡起来。

  小记者:嗯,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4、小记者问:请问,如果有你的语文书忘在家里了,上课了你怎么办?

  xx:我会跟同桌这样说:xx,我的语文书忘在家里了,请问你的语文书能借我一起看吗?

设计方案 篇2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①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圆的有关概念,因为它们是研究圆的基础;②五种常见的点的轨迹,一是对几何图形的深刻理解,二为今后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的学习作重要的准备。

  难点:① 圆的集合定义,学生不容易理解为什么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内容本身属于难点;②点的轨迹,由于学生形象思维较强,抽象思维弱,而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难懂。

  2、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需要4课时

  第一课时:圆的定义和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1)让学生自己画圆,自己给圆下定义,进行交流,归纳、概括,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可以直接通过点的集合来研究,给圆下定义(参看教案圆(一));

  (2)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让学生自己观察、分类、探究,在“数形”的过程当中,学习新知识。

  第二课时:圆的有关概念

  (1)对(A)层学生放开自学,对(B)层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自学,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概念较多而没有很多发挥的内容,老师没必要去讲;

  (2)课堂活动要抓住:由“数”想“形”,由“形”思“数”,的主线。

  第三、四课时:点的轨迹

  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利用电脑动画来加深和帮助学生对点的轨迹的理解,一般学校可让学生动手画图,使学生在动手、动脑、观察、思考、理解的过程当中,逐步从形象思维较强向抽象思维过度。但我的观点是不管怎样组织教学,都要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原则。

  第一课时:圆(一)

  教学目标

  1、理解圆的描述性定义,了解用集合的观点对圆的定义;

  2、理解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和确定圆的条件;

  3、培养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发现问题的能力;

  4、渗透“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点和圆的关系

  教学难点:以点的集合定义圆所具备的两个条件

  教学方法:自主探讨式

  教学过程设计(总框架):

  一、 创设情境,开展学习活动

  1、让学生画圆、描述、交流,得出圆的第一定义:

  定义1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随之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记作⊙O,读作“圆O”。

  2、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得出圆的第二定义。

  从旧知识中发现新问题

  观察:

  共性:这些点到O点的距离相等

  想一想:在平面内还有到O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吗?它们构成什么图形?

  (1) 圆上各点到定点(圆心O)的距离都等于定长(半径的长r);

  (2) 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都在圆上。

  定义2:圆是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3、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问题三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怎样?(学生自主完成得出结论)

  如果圆的半径为r,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则:

  点在圆上d=r;

  点在圆内d

  点在圆外d>r。

  “数”“形”

  二、 例题分析,变式练习

  练习: 已知⊙O的半径为5cm,A为线段OP的中点,当OP=6cm时,点A在⊙O________;当OP=10cm时,点A在⊙O________;当OP=18cm时,点A在⊙O___________。

  例1 求证:矩形的四个顶点在以对角线的交点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

  已知(略)

  求证(略)

  分析:四边形ABCD是矩形

  A=OC,OB=OD;AC=BD

  OA=OC=OB=OD

  要证A、B、C、D 4个点在以O为圆心的'圆上

  证明:∵ 四边形ABCD是矩形

  ∴ OA=OC,OB=OD;AC=BD

  ∴ OA=OC=OB=OD

  ∴ A、B、C、D 4个点在以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上。

  符号“”的应用(要求学生了解)

  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

  OA=OC=OB=OD

  A、B、C、D 4个点在以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上。

  小结:要证几个点在同一个圆上,可以证明这几个点与一个定点的距离相等。

  问题拓展研究:我们所研究过的基本图形中(平行四边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哪些图形的顶点在同一个圆上。(让学生探讨)

  练习1 求证:菱形各边的中点在同一个圆上。

  (目的: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A层自主完成)

  练习2 设AB=3cm,画图说明具有下列性质的点的集合是怎样的图形。

  (1)和点A的距离等于2cm的点的集合;

  (2)和点B的距离等于2cm的点的集合;

  (3)和点A,B的距离都等于2cm的点的集合;

  (4)和点A,B的距离都小于2cm的点的集合;(A层自主完成)

  三、 课堂小结

  问: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学习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强调:

  (1)主要学习了圆的两种不同的定义方法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2)在用点的集合定义圆时,必须注意应具备两个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3)注重对数学能力的培养

  四、作业

   82页2、3、4。

  第二课时:圆(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弦、弧、弓形、同心圆、等圆、等孤的概念;初步会运用这些概念判断真假命题。

  2、逐步培养学生阅读教材、亲自动手实践,总结出新概念的能力;进一步指导学

  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知识的能力。

  3、通过动手、动脑的全过程,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积极主动获得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

  1、重点:理解圆的有关概念.

  2、难点:对“等圆”、“等弧”的定义中的“互相重合”这一特征的理解.

  3、疑点:学生容易把长度相等的两条弧看成是等弧。让学生阅读教材、理解、交流和与教师对话交流中排除疑难。

  教学过程设计:

  (一)阅读、理解

  重点概念:

  1、弦:连结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

  2、直径:经过圆心的弦是直径.

  3、圆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

  半圆弧: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分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叫做半圆;

  优弧:大于半圆的弧叫优弧;

  劣弧:小于半圆的弧叫做劣弧.

  4、弓形:由弦及其所对的弧组成的图形叫做弓形.

  5、同心圆:即圆心相同,半径不相等的两个圆叫做同心圆.

  6、等圆:能够重合的两个圆叫做等圆.

  7、等弧: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叫做等弧.

  (二)小组交流、师生对话

  问题:

  1、一个圆有多少条弦?最长的弦是什么?

  2、弧分为哪几种?怎样表示?

  3、弓形与弦有什么区别?在一个圆中一条弦能得到几个弓形?

  4、在等圆、等弧中,“互相重合”是什么含义?

  (通过问题,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进行交流、学习,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排除疑难)

  (三)概念辨析:

  判断题目:

  (1)直径是弦( ) (2)弦是直径( )

  (3)半圆是弧( ) (4)弧是半圆( )

  (5)长度相等的两段弧是等弧( ) (6)等弧的长度相等( )

  (7)两个劣弧之和等于半圆() (8)半径相等的两个半圆是等弧()

  (主要理解以下概念:(1)弦与直径;(2)弧与半圆;(3)同心圆、等圆指两个图形;(4)等圆、等弧是互相重合得到,等弧的条件作用.)

  (四)应用、练习

  例1、已知:如图,AB、CB为⊙O的两条弦,试写出图中的所有弧.

  解:一共有6条弧. 、 、 、 、 、 .

  (目的:让学生会表示弧,并加深理解优弧和劣弧的概念)

  例2、已知:如图,在⊙O中,AB、CD为直径.求证:AD∥BC.

  (由学生分析,学生写出证明过程,学生纠正存在问题.锻炼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实践能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积极主动获得知识.)

  巩固练习:

  教材P66练习中2题(学生自己完成).

  (五)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做出总结:

  1、本节所学似的知识点;

  2、概念理解:①弦与直径;②弧与半圆;③同心圆、等圆指两个图形;④等圆和等弧.

  3、弧的表示方法.

  (六)作业

  教材P66练习中3题,P82习题l(3)、(4).

   第三、四课时 圆(三)——点的轨迹

  教学目标

  1、在了解用集合的观点定义圆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了解轨迹的有关概念以及熟悉五种常用的点的轨迹;

  2、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3、提高学生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重点、难点

  1、重点:对圆点的轨迹的认识。

  2、难点:对点的轨迹概念的认识,因为这个概念比较抽象。

  教学活动设计(在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对话中完成教学目标

  (一)创设学习情境

  1、对“圆”的形成观察——理解——引出轨迹的概念

  (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从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

  观察: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的点的集合;(电脑动画)

  理解:圆上的点具有两个性质:

  (1)圆上各点到定点(圆心O)的距离都等于定长(半径的长r);

  (2)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的点都在圆上;(结合下图)

  引出轨迹的概念:我们把符合某一条件的所有的点所组成的图形,叫做符合这个条件的点的轨迹.这里含有两层意思:(1)图形是由符合条件的那些点组成的,就是说,图形上的任何一点都符合条件;(2)图形包含了符合条件的所有的点,就是说,符合条件的任何一点都在图形上.(轨迹的概念非常抽象,是教学的难点,这里教师要精讲,细讲)

  上面左图符合(1)但不符合(2);中图不符合(1)但符合(2);只有右图(1)(2)都符合.因此“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圆.

  轨迹1:“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研究圆是轨迹概念的切入口、基础和关键)

  (二)类比、研究1

  (在老师指导下,通过电脑动画,学生归纳、整理、概括、迁移,获得新知识)

  轨迹2: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轨迹3:到已知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三)巩固概念

  练习:画图说明满足下列条件的点的轨迹:

  (1)到定点A的距离等于3cm的点的轨迹;

  (2)到∠AOC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3)经过已知点A、B的圆O,圆心O的轨迹.

  (A层学生独立画图,回答满足这个条件的轨迹是什么?归纳出每一个题的点的轨迹属于哪一个基本轨迹;B、C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或带领下完成)

  (四)类比、研究2

  (这是第二次“类比”,目的: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螺旋上升.这次通过电脑动画,使A层学生自己做,进一步提高学生归纳、整理、概括、迁移等能力)

  轨迹4: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定长d的点的轨迹,是平行于这条直线,并且到这条直线的距离等于定长的两条直线;

  轨迹5:到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

  (五)巩固训练

  练习题1:画图说明满足下面条件的点的轨迹:

  1.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2cm的点的轨迹;

  2.已知直线AB∥CD,到AB、CD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A层学生独立画图探索;然后回答出点的轨迹是什么,对B、C层学生回答有一定的困难,这时教师要从规律上和方法上指导学生)

  练习题2:判断题

  1、到一条直线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平行于这条直线到这条直线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直线.( )

  2、和点B的距离等于5cm的点的轨迹,是到点B的距离等于5cm的圆.( )

  3、到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等于8cm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的平行且距离等于8cm的一条直线.( )

  4、底边为a的等腰三角形的顶点轨迹,是底边a的垂直平分线.( )

  (这组练习题的目的,训练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和语言表达的正确性.题目由学生自主完成、交流、反思)

  (教材的练习题、习题即可,因为这部分知识属于选学内容,而轨迹概念又比较抽象,不要对学生要求太高,了解就行、理解就高要求)

  (六)理解、小结

  (1)轨迹的定义两层意思;

  (2)常见的五种轨迹。

  (七)作业

  教材P82习题2、6.

  探究活动

  爱尔特希问题

  在平面上有四个点,任意三点都可以构成等腰三角形,你能找到这样的四点吗?

  分析与解:开始自然是尝试、探索,主要应以如何构造出这样的点来考虑.最容易想到的是,使一个点到另三个点等距离,换句话说,以一个点为圆心,作一个圆,其他三个点在此圆上寻找,只要使这圆上的三点构成等腰三角形即可,于是得到如图中的上面两种形式。

  其次,取边长都相等的四边形,即为菱形的四个顶点(见图中第3个图)。

  最后,取梯形ABCD,其中AB=BC=CD,且AD=BD=AC,但是这样苛刻条件的梯形存在吗?实际上,只要将任一圆周5等分,取其中任意四点即可(见图中的第4个图).

  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四点有且仅有三种构形:①任意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及其外接圆圆心(即外心);②任意菱形的4个顶点;③任意正五边形的其中4个顶点.

  上述问题是大数学家爱尔特希(P.Erdos)提出的:“在平面内有n个点,其中任意三点都能构成等腰三角形”中n=4的情形.

  当n=3、4、5、6时,爱尔特希问题都有解.已经证明,时,问题无解.

设计方案 篇3

  一、教材草丛中分析

  自然界草丛中的花草除了本身的形态各有其特点外,花与花、叶与叶、茎与茎之间的相互穿插、遮挡所产生的空间感也非常生动。本课草丛中以“草丛中”为主题,让学生表现平时不大注意的草类植物,较容易引起学习兴趣,能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感性知识。 草丛中

  本课草丛中涉及到“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以线绘画的形式进行造型活动,观察、描绘几种野生草类植物,适当想像、添画。草丛中本课兼具了观察性绘画和想像性绘画的特点。因为儿童写生时常把眼前看到的进行主观改造,所以本课综合了写生与创造两方面的基本能力训练。一方面在引导学生观察写生时,应让学生了解植物因其种类、生长的速度不同而产生了高矮、强弱、粗细、大小、翻转等形态变化。在一片草丛中,植物的排列有前有后、有弯有直,画面应表现出草叶之间的前后、遮挡、穿插关系,教材设置了改画三片草叶的小训练,可增强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在处理画面的空间关系时可采用对比的方法:形与形之间的疏密对比;主要物体与次要物体间的对比;直线与曲线的对比运用等。另一方面本课设计反映了一种创作思路,也是一种逆向思维的训练,画面内容可自由想像、发挥,用故事接龙的游戏方式拓展学生的想像创造空间。法国画家亨利·卢梭的作品就是将一些植物放大后进行组合,追求一种原始的'神秘的梦幻般的艺术效果。《格列佛游记》中的插图采用了夸张想像的手法,显得更为生动有趣。这些图例可供学生创作参考之用。

  二、教学目标

  认真观察、分析草类植物的结构、外形特征,并能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

  能用线描的方式表现一片草丛,体现草叶之间、草与人物或动物之间的遮挡和远近的空间关系。

  欣赏画家的作品,学会思考,能大胆想像添画,使画面表现的内容更丰富。

  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

  三、教学思路

  本课教师的主要任务为:

  1.指导学生认识草的特征,注意枝叶连接处的结构。

  2.怎样借鉴画家作品拓展学生思路。

  3.把握作业步骤和画面构图。要求学生把草画大,可以“顶天立地”或只画草的上部,至少选择2种以上不同种类的草进行描画,注意在空隙处适当想像添画昆虫、动物或人物。

  本课教学可先解决技术问题,再拓展思维。教学过程安排建议为:引导观察一尝试绘画一掌握方法一作品欣赏一拓展思维一自主表现一交流评析。先引导学生观察一棵简单的草类植物,分析其结构、外形特点,让学生尝试描画,通过对尝试作业的解析和教材中的改画练习,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技术:如用线是否流畅;怎样体现草叶的转折;怎样表现草叶之问的相互穿插、遮挡。然后介绍画家作品,玩故事接龙的游戏,充分启发学生思维后再引导学生想像添画、自主表现。

  作业评价可采用自评的方式讲草丛中的故事,体现趣味性。可采用师生互评的方式解决线条的疏密处理、画面空间关系处理等问题,体现理性思考和学科技术性。教材中的学习屋向学生介绍了油画利用色彩来表现空间关系,而学生作业的绘画是利用黑白关系处理空间前后层次,以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艺术的不同手法与形式美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降低来自同学之间的横向比较有可能产生的挫折感。

  四、教学选择

  1.以不同方式导入教学

  如上所述比较理性地导入教学,也可从名画欣赏开始进行教学,或者从草丛故事情境开始,比较感性地导入课堂教学。

  2.根据课时目标设置活动可以将活动一、活动二综合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分为两个课时完成:一课时倾向欣赏评述,向学生着重介绍画家卢梭及其作品或一些线描作品。另一课时倾向造型表现,描画草丛。

  五、教学建议

  1.画面内容主体为茂盛丛林时,可添画细小物体或昆虫;画面内容若体现人物、动物故事性时,可先画3种草叶,然后在空白处加画人物,最后再添画“远景”,参见教学资料。

  2.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时,可简略示范写生要点,启发学生表现叶子的各种形状及动态变化。

  3.引导学生注意线的疏密组织:用线处处都密,必然主次不分;用线处处都稀松,画必然空洞;用线有疏有密,画面才有节奏美感。


设计方案 篇4

  主办单位:机电学院社团联合会承办单位:机电学院刺绣协会

  “绣出自已,绣出精彩”

  项目名称:“绣出自己,绣出精彩”

  项目起止时间:20xx年11月

  实施单位:机电学院社团联合会

  一、背景分析

  刺绣作为一项古老的传统手工艺,是我们曾见怪不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如今却像珍珠般珍贵却又罕见。民族民间艺术需要传承,需要更多的人来关注,尤其是大学生,更有这份责任和义务。学生们并不是盲目抵制传统文化,而是对我们自己的东西知之甚少。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等传统文化的兴趣,结合课堂教学、社团组织等实实在在地开展各种活动,不仅能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加心灵手巧,培养良好的素质。

  二、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多渠道、多学科的从“绣出自已,绣出精彩”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刺绣,知道学习刺绣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

  让学生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勇于探究、动手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交往、合作交流、运用创新、持续发展等综合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获取和处理利用资料的能

  力。

  3.情感目标

  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产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培养认真探究问题的科学态度。学会一些方法,在合作交流中体验交往的`乐趣。感悟传

  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责任心。

  三、活动形式

  活动的形式主要是“观察”、 “学习”、“交流” 、“竞赛”。

  四、活动时间安排:

  1.活动准备阶段:20xx年10月28日

  2.活动方案实施阶段:20xx年12月中旬。

  3.活动评价、总结阶段:20xx年12月下旬。

  五、实施过程:

  第一个阶段:准备策划阶段

  活动目标:

  1、 增强社团凝聚力,扩大协会影响力

  2、 发扬团队协作精神,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3、 激发会员活动积极性,促进协会会员沟通交流;

  4、充分吸纳社员智慧,加强内部联系,凝聚社团向心力。

  5、增强社员的集体荣誉感。

  6、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生活,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活动过程:

  1、前期准备

  (1)活动宣传

  (2)作品征集,类型:剪纸和十字绣,作品于20xx年12月10号进行筛选。

  (3) 活动当时的PPT制作;

  (4) 剪纸材料的准备;

  (5) 通知参加人员;

  2、活动当天:

  (1) 负责人员提前40分钟到达,将所用的信息设备调试完毕;

  (2) 将所用材料摆放整齐;

  (3) 进行会员签到;

  (4) 活动开始,主持人负责介绍剪纸和十字绣的历史以及现代化的应用;

  (5) PPT与作品实物展示,伴随简单主持人简单介绍;

  (6) 劳逸结合,有精彩的歌唱表演;

  (7) 由会长亲自讲解如何剪纸,社员参与其中,并且现场进行剪纸比赛。

  (8) 评委为各个作品打分;

  (9) 预计效果:学会简单的剪纸;

  (10)合影留念;

  3、后期总结:

  将图片资料汇总、整理,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结合自己和社员的感想总结,改进以后的工作活动。

  六、人员安排

  1、部分男生负责音响设备和场地的安排规划;

  2、部分女生负责展示作品;

  3、其余人员负责结束工作;

  七、奖项设置

  1、一等奖3名

  2、二等奖5名

  3、三等奖7名

  八、应急预案

  1、备用教室B17—301

  2、音乐设备检修

  九、活动经费

  评审团饮料一箱40元,比赛剪刀10把50元,彩纸10张10元,胶水5瓶5元,装饰气球加打气筒15元,共计120元。

设计方案 篇5

  一激趣导入,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导言:有个小伙伴想请大家猜謎语。

  2、播放课件:水滴娃娃自述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内容。

  3、学生归纳水有哪些变化,师板书。

  4、自读课文第一、二段,小组合作摆学具,表现水的形态变化过程。

  5、播放水循环过程动画课件,帮助学习解决疑难。

  6、师小结,启发创造:如果你是水,你想变成什么?进一肯加深对云、雨、要、雹的了解。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启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说出在哪些地方见过水,相机出示词语:“池子里、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

  2、联系课文,了解陆地表面水的`各种形态。

  A勾画句子中的动词。

  B看池水、溪水、江河、海洋的画面,听,感受水的不同形态特点。

  C调换动词,生评议。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播放课件:水滴娃娃自述对人类的贡献和危害。

  2反馈交流:“听了以后知道了些什么?”

  3播放治水资料片,了解人类治水的一些办法。倡导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爱护水资源,不浪费和污染。

  4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可为治水做些什么,增强环保意识。

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的:

  ⒈赏读课文,再次感受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学习作者是如何有条理地将看到的`和听到的写得具体生动的。

  ⒉通过课外精选片段的拓展与交流,扩大阅读量,增加积累,利用音乐创设氛围,引导学生说写结合,内化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⒈通过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回忆文章按明暗两条线索构文的方法。

  二、品读、赏析、感悟。

  ⒈引导学生说说印象最深的场面。

  ⒉圈画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写批注,完成课后5 。

  ⒊教师小结:

  只有看得细致,听得仔细,想得丰富才能写出好文章。

  三、拓展、交流、积累。

  ⒈交流自办小报《鸟的乐园》

  ⒉指读小报上写鸟的最精彩的语句,品析、积累。

  ⒊强调:看得细致,听得仔细,想得丰富。

  四、迁移、练写、内化。

  ⒈播放《百鸟奏鸣曲》。

  ⒉引导说说感受。

  ⒊发纸练写,鼓励运用积累的语言。

  五、作业。

  ⒈摘抄文中优美语句。

  ⒉读《鸟的天堂》。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经典]设计方案09-16

设计方案11-08

(经典)设计方案09-01

(精选)设计方案09-10

设计方案[经典]09-12

设计方案08-16

(精选)设计方案08-20

数学设计方案07-02

装修设计方案03-09

学习设计方案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