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精华(5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作文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篇1
由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组委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继承与弘扬高层专家座谈会”日前在北京举行。
会议由许嘉璐主持。他说,研讨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继承与弘扬这个题目,是为了寻求中华文化的当代发展,为了理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脉络。为此,我们拟了两个分论题,一个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一个是中国文化走出去与提升中国化国际话语权的关系。为什么要设立第二个论题,这也是我们大胆的推断,就是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很重要的一个任务,是文化外交,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中华文化要走出去。现在世界上对于中华文化的了解应该说是相当片面的、缺乏的,甚至是误解的、扭曲的。至21世纪的前十年,中国经济实力在国际上地位显而易见,而中国的文化与中国的经济地位不相衬。所以,我们谈当代文化的弘扬,就应该把中华文化走出去纳入到思考的范围。儒学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切入点,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应重视发挥儒学易于为世界多元文化所接受的优势。
与会专家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位、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中国文化的关系等问题展开讨论。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位
张岂之认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时间,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取得很大的成绩,但是有一个不足,就是儒学研究的历史基础薄弱。老一代的马克思主义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首先要研究社会史,追求历史和逻辑的一致性。儒家伟大之处就是它的`社会性,儒家学说的出发点就是爱亲,第一要爱我的亲人,爱我的家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没有这样的社会基础,怎么会把儒家的亲情解释的非常清楚呢?研究儒家,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要吸收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经验,要把历史唯物论的方法继续坚持下去。
邢贲思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继承与弘扬,有一个问题必须搞清,就是儒家思想在当代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儒家思想最值得我们来研究、传承、弘扬的,就是他强调人要自我反省。西方从古希腊哲学开始,强调要从外部世界来寻找知识的源泉,所以认识论在西方哲学里面是比较发达的;儒家思想则强调从人自身来寻找一种价值,从人的自身来寻找安身立命、为人处事的一些基本原则,所以它强调道德教化,强调人自己要不断的反省自己,只有人自己把自己的精神方面保持一个比较好的状态,你才能谈到影响别人,去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是儒家思想很重要的东西。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
陈来认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应该考虑三方面因素。首先应该考虑民族因素。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做事情,第一不能脱离中国作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框架;第二,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不能脱离民族文化传统。其次,应该考虑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各个阶段是不同的。我们今天的阶段不是一般讲马克思的普遍原理跟传统意义上的中国革命怎么结合,是要跟我们建设现代化的中华民族国家怎么结合。中国化有不同的阶段,今天就是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但是仍然是一个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再次,应该考虑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凝聚。
汝信认为,当前最大的问题是怎么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问题。中国将来的新文化绝对不是新儒学,但是儒学的一切最精华的东西都会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得到继承,因此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对儒学的批判继承关系。
李君如认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些问题不要回避,回避了之后可能引出好多争议。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时对孔孟之道的批判,这是客观的历史。讲马克思主义,要讲马克思主义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清算。新中国建立以后,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政党指导思想,也是一个民族的行动指南,这期间,我们清理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文化,这个过程不能回避。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篇2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经过无数地风吹雨打才保留至今。中国传统习俗文化是十分精深,有着历史故事。
春节,人们都会放鞭炮。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经常来人们居住的地方来捣乱。有一次村民们发现“年”特别怕鞭炮声,以后,每当“年”来到的时就会放鞭炮将“年”赶跑。这就是放鞭炮的故事。这个习俗一直保留至今,从未中断过。
挂灯笼,为什么要挂灯笼呢?这里议而不也有个历史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小镇上的镇民违背了天帝的意愿,天帝一怒之下命人在正月十五那天放火烧了整个小镇。那个人于心不忍,不想让镇民们受伤,就瞒着天帝在正月十五那天,让镇民们在大街上挂满灯笼,当天帝在天上观望时就放鞭炮,造成放火的假象。后来这个就被保留下来,成了我国传统习俗。
端午节和中秋节是我国两大传统文化节,有着十分感人的.历史故事。
在古代,诞生了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这就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屈原,他跳江死后,人们十分难过,为了不让鱼将屈原的尸体吃掉,人们就用棕叶把饭团包住,包成三角形的样子,然后丢进江中。有些人还划着小船到江中去打捞屈原这就是端午节包粽子和划龙舟的传统习俗来源。
中秋节的来原是一个神话故事。这个故事十分感人。在很久以前有一对夫妇,丈夫名叫后翌,妻子名叫嫦娥。他们十分相爱。有一天,天空出现十个太阳。后翌看见了就让妻子在家等候,自己去把9个太阳射下来。后来王母娘娘高兴,就给了后翌一颗长生不死药。后翌将丹药交给嫦娥保管。有一个很坏的人,他妄想得到这颗丹药。有一天,后翌有事出去了。那个坏人趁机到后翌家中逼嫦娥交出丹药。嫦娥手足无措情急之下自己吃掉了这颗丹药。刚吃完嫦娥就感觉身轻如燕,飞上了月亮。傍晚时,后翌会来了,他发现妻子不见了,丹药也不见了。后翌全明白了,他十分后悔将丹药交给妻子。他伤心透了,坐在院子里,发现空中月亮中似乎有一个身影在舞蹈。院子的桌子上还摆着他妻子做的点心,就像月亮一样圆后来人们把这个点心叫月饼。人们还会和家人在这一天赏月。这一习俗被保留了下来。
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内涵。中国传统文化如一篇篇优秀的诗篇,被人们传递;如一张张优美的画卷,被人们夸赞;如一首首经典的老歌曲,被人们记住……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旦在我们着一代发扬光大,继续永远传承下去。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篇3
今天,我和妈妈到公园里玩,这时我看到一位老人正在一块大理石板上画着什么。我怀着一颗好奇心跑了过去。
有一位小朋友付了钱,在画满各种动物的转盘上转了一下,指针指到了金鱼,糖画师傅舀了一勺糖,熟练地把勺子微微地一斜,糖水像棉线一样流到大理石板上,师傅的手一会向左一会向右,绕来绕去,绕出了鱼身上的花纹。最后,又画了鱼的胡须,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小金鱼就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我想:师傅真厉害,在这么短时间内画出了一条小金鱼!看到这儿,我忍不住让妈妈付了钱,我也转了一次转盘。指针指到了美丽的`蝴蝶,糖画师傅舀了一勺糖,他先画了蝴蝶的两只大翅膀,再画了蝴蝶的另外两只翅膀,接着,他画了蝴蝶身上一圈一圈的花纹。最后,他用铁铲的柄盖画出了蝴蝶的眼睛,这真是“画蝶点睛”啊!糖画师傅用铁铲铲出了蝴蝶,加上一根小木棒,把糖画递给了我。我拿着糖画,舍不得吃,糖画在阳光的照耀下,糖蝴蝶闪着金色的光,真好看,我舔了一口糖画,甜丝丝的,慢慢地在我嘴里融化,连心里也甜丝丝的。
回家后,我查了一下资料,原来糖画是一种民间艺术,是以勺子为笔,以糖为墨,美味又好看。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想尝尝呢?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篇4
过大年是我们国家古老的传统文化节日。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有一年的.除夕,人们都忙着收拾东西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家。他对一户老奶奶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走。众人不信,老奶奶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家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当“年”兽象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爆竹声,“年”浑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家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回到村里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家是帮助大家都驱逐“年”兽的神仙,人们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家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从此,每一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新年”。
每一年过新年前,从阴历十二月二十三日起到三十日,人们把这段时间叫做“小年”。除夕夜晚,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北方地区有吃饺子的习俗,象征团聚合欢;同时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南方吃年糕,象征新一年的生活甜蜜蜜,步步高。夜晚12点,也就是新年刚刚来到,每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鞭炮。
大年十五元宵节过后,过新年才算真正结束了。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篇5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的要义体现的。儒学传统中这一被传统社会奉为经典准则的“以修身为本”的理论,同样也适用于现代社会。建设起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根本在于每个社会成员的素质状况。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整个社会才能达到文明和谐之境。因而每个社会成员的和谐人生乃是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而要达到和谐的人生,自然应从“修身”开始。
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结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儒家文化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凝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即“和而不同”和“过犹不及”,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变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之学的科学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它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对外兼容,这正是依靠儒学“和而不同”的精神而实现的。儒学在保持其学统传承的同时,总以“和而不同”的精神,以我为主地汇通、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儒家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强大吸收能力和它强大的同化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更加出色的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之精神。
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的人文之化,中国突出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儒家学说则更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者和者。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血与水、源与流的关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得说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通过儒学体现,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儒家文化价值理念,“以儒治世“被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现实的需要,促使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价值选择,用历史的眼光和时代的精神去更好的`保留、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中国的未来而奋斗。
《儒家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中对和“为贵的价值取向”和“思想与规范”的深入讲解,可以认识到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理念。
1、国家间相处的和谐理念:“和而不同” 。
“和而不同”简而言之是指承认“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和”,从而在本质上达到相近或相似。“和”、“同”两个概念,都是讲同一性的,但内涵却有很大不同。“同”是指否认矛盾,不承认差异的同一性,而“和”则是承认有矛盾,有差异的同一性,因此“同”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而“和”则是一种辩证的思维。
儒家文化提倡的“和而不同”思想的要旨是:第一,事物是各各不同的;第二,不同事物互补互济;第三,整个局面因之而和谐。在与异民族相处时,儒家把这种“和”的观念置于具体的民族关系中,出现了“和而不同”的理念,这一点与西方的民族观念很不相同。今天,“和而不同”这一古老的观念仍然具有强大的活力,仍然可以成为现代国际社会发展的一项准则和一个目标。中国奉行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外交政策正是这一思想的鲜明体现。所以说,“和而不同”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理念。
2、国家内政外交的和平理想:行“仁政”、修“文德”。
“仁政” 爱民、“文德”教化是儒家思想在内政外交上的理想期求。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上的华夏民族和周边的夷、狄、戎、蛮等诸少数民族进入地缘政治时代。在处理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关系上,儒家主张修“文德”的对外政策。从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出发。显然,受着如此“仁政” 爱民、“文德”教化和平思想深远影响的中国决不会干涉别国内政,不会主动发动侵略其它民族、国家的战争,更不用说侵占其它国领土。所以,中国的崛起只会壮大国际社会上的和平力量。
3、国民个人修身的温和信条:“诚”、“敬”、“信 ” 。
儒家传统思想非常重视对国民自身进行修身的伦理道德教育。在此问题上,儒家强调“诚”“敬”“信 ”的和平修身信条,并形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对于保障国家和平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诚即真实无妄,敬即主一无适,信即真诚忠信,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没有诚、敬、信,人就不能称其为人,当然,没有诚信人类也无法和睦相处,更谈不上社会的繁荣昌盛。儒家思想主导思想潮流数千年,它所倡导个人要“诚”“敬”“信”的价值观使得中国民众自古形成热爱和平的历史传统和心理基础,也保证了它的崛起只会是“和平崛起”。近年来,由于中国信誉较好,其投资环境也日益受到国际投资者的青睐,成为吸引外资的大国。中华民族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是讲求诚信的,都是负责任的。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只要合理地开掘儒学传统资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就会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并存,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将会建构一个更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类共同追求的理想。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相关文章: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作文02-27
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作文02-27
中国的传统文化作文02-04
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11-03
中国的传统文化作文(经典)09-14
中国传统文化07-07
中国的传统文化美德03-24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范文07-04
中国传统文化02-03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