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评课稿

时间:2023-09-30 10:36:07 其他 我要投稿

(经典)美术评课稿

美术评课稿1

  听了周老师的一节课,非常精彩。她将《飞天》这课的教学设计处理得非常巧妙,有欣赏、有绘画。

  一、 动眼观察

  审美能力是潜移默化的,通过让学生欣赏飞天的图片,激起学生欣赏的兴趣,在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有目的的欣赏。如在欣赏飞天的.美时,重点让学生体会飞天的姿态美、服饰美、飘带美。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

  二、 注重体验

  当学生欣赏完飞天的图片时,周老师提问:如果你是飞天,你想怎么飞?让学生和她一起来听音乐,摆飞天的姿势,学生在体验中,感受了飞天的美。

  三、 精心准备

  周老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首先,对飞天的知识以及三个时期飞天的特点向学生做了详细的介绍,让学生对本来的陌生的飞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其次,作品展示的背景是亲手画的,以及板书的美术字设计得特别美,有动感,可见叶老师的用心呀!

  总之,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美术课,特别是将这么难的飞天绘画改变成儿童版的飞天,让学生易学、乐画,做到了学有收获。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美术评课稿2

  阅读提示:优秀美术评课稿《画情绪》评课稿,这堂由余老师执教的《画情绪》一课属于绘画•表现的学习领域,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学生心理,旨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首先,余老师从备课,教学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课堂教学来,优秀美术

  这堂由余老师执教的《画情绪》一课属于绘画?表现的学习领域,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学生心理,旨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

  首先,余老师从备课,教学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课堂教学来看,通过灵活多样、风趣幽默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习惯,以培养表现能力为目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

  余老师整堂课的结构分如下几块来完成:

  一、创设情境,看一看:人们不同的表情。猜一猜他们不同的情绪。(并给每个表情配上合适的声音,来加深情绪感受)

  二、游戏表演,以“我”为主题表现出一种情绪,用语言、动作来表现不同的情绪。

  三、名画欣赏,蒙克《呐喊》,先从局部色彩和用笔分析、感受画面所表现的情绪。再从整体画面感受。

  四、教师示范:当场画不同色彩、形式的线条,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所要表现的不同情绪。

  五、范画欣赏:展示一组不同色彩、形式的线条。说一说你觉得它分别表现的是哪种情绪。并总结规律。

  六、名画欣赏:康定斯基、米罗的作品

  七、画展作品:教师本人去参观画展与作品的合影,拉进艺术品与学生的距离感。

  八、学生作业:试用不同色彩、线条表现现在的情绪,并为作品取个题目,写上简单文字说明。

  九、展示作品:让学生带上自己的作品,来给大家说一说自己表现的了什么样的情绪。

  在课堂上,余老师以他特有的幽默自然的教学风格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 的课堂氛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应该说,这是一堂重主体、重过程、重生活、重创新的在新课程背景下洋溢着现代教育气息的美术课,让人感受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

  美术教学是一个预设和开放并存的系统,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陆老师打破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在导入部分就运用一组同学们都熟悉的人物表情图片,让学生猜猜他是什么样的心情,并给人物的表情配上合适的声音,加深对情绪的理解。(如奥运冠军刘翔的照片,刘翔学生都认识也是学生心中的偶像,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并做到静中有动、动而有序、活而不乱。

  二、 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探究”的学习,是一种学生通过游戏、欣赏等方式来自主探索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陆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实施了这一方式。第

  一、游戏。以“我”为主题表现出一种情绪。创设情景:如果你被老师指定代表班级参加开学仪式。如果你被绑架了。根据情景请学生用语言和动作表演你当时会是什么样的情绪。小学生的表演欲望比较强,这样的情景表演,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能使学生更好的体会情绪表现。第

  二、根据重难点,“自主探究”。首先,通过欣赏蒙克的作品《呐喊》(局部),从色彩、线条来感受画面表现的情感。其次,教师当堂示范,用浅绿、桔红画出柔和的线条。再用深蓝、深红重重的画出杂乱的线条。让学生更直观的体会老师在画两组线条时的不同情绪。接着,马上欣赏两组不同色彩、形式的线条。体会表现的不同的情绪,并通过自己的观察总结出规律。(愉快的情绪:色彩明亮、对比柔和、点线圆润、曲线较多;不愉快的情绪:色彩灰暗、对比强烈、点线错乱、折线较多。)

  三、 树立学生主体理念,坚持“授之以渔”

  课改中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有思想、意识、情感、欲望、需求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与教育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应该是人,我们不仅要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更应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关键在于“授之以渔”,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是“鱼”,而应该是捉鱼的方法。丁老师在指导学生制作方法时采用让学生欣赏范图,并让学生自己分析思考,总结规律,学会绘画表现的方法。陆老师已经改变了原有灌输现成知识的教学方法,他让学生拿着自己的“杯子”,用自己的方法不断找到适合他的“水”,即学会学习,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这是一堂完整、充实而精彩的美术课,给我留下很深的影像,值得我慢慢推敲和学习。

美术评课稿3

  10月9日上午第一节听了新教师朱文静老师的汇报课《诱人的瓜果》一课,记忆深刻。

  教学亮点:教师教态自然、大方,课前准备充分,整堂课内容新颖,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积极性很高,课堂氛围较活跃。

  不足及建议:教师在欣赏完水果图片时,直接进入到新授,缺少揭示课题这个环节,可以在欣赏水果图片时,说:“看到这些水果是不是很想吃很诱人啊?”直接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诱人的瓜果,这样一句话的衔接,就很自然的引出了课题。

  教师在接下来的新授环节中没有抓住本课的重难点,该讲的没讲清楚,不该细讲的用的时间太多,导致后面环节时间不够,教师没有时间示范了。

  教师在新授开始讲解水果的颜色时,抠得太细,用得时间过多。

  应先总的讲颜色,让学生说说水果的颜色。

  其次再讲水果的形状。

  颜色和形状不要混在一起讲。

  教师让学生将所带的水果摆在一起这个环节之后,应强调一个重点,也是本课的重点:大小前后疏密关系。

  “如果后面的水果被前面的`挡住了,该怎么办?该怎么画?”接下来教师应在这之后进行示范,示范时强调画水果时大小前后疏密关系的处理方法,加上这个示范环节对学生的创作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教师在展示评价环节时,没有注意关注到全体学生,大部分学生在评价时没有抬头看听,这样评价的效果就没有达到。

  教师应在评价学生作业时,把音乐关掉,全体学生放下笔坐正认真看听,在全体学生注意力都集中的情况下,展示评价才有效果。

  整节课学生没有纪律性,想说就说,该安静时也在说话,整堂课乱哄哄的。

  这样不仅影响整节课的进度还影响听课的效果。

  教师还需在课堂记律上再加强管理。

  总体来说,两位新教师课前准备的都很充分,对学生热情、对工作认真,这是新教师身上的优点,这种优点值得每一位老师学习!当然新教师初来乍到,对教学没有经验,上课环节有点衔接不上,抓不住重难点,这些都很正常。

  希望她们今后的在课堂中反复实践,积累经验,争取一年就能站稳讲台,三年成为优秀教师。

美术评课稿4

  听完曾老师的中国美术作品人物的情感表现,接着就听苏老师的外国美术作品的情感表现,两位美女老师的课各有千秋,都很精彩。下面就讲讲苏老师这节课的一些体会:

  一、本课的优点:

  1、通过多种途径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苏老师是借班上课,与这里的学生没有情感的磨合,所以苏老师在课堂上以女性特有的魅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始终面带微笑,与学生互动,学生很快进入课堂状态。

  2、融表演元素加深人物表情的理解

  在美术欣赏课中穿插一些表演,并能在表演中完成欣赏目的,这就是“寓教于乐”。苏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游戏、观察、表演说人物表情特点,表演课本的人物表演给大家看,惹的学生都乐开了花。经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对人物表情有了更深的理解。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欣赏课最容易落入“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这种满堂灌的讲课方式,剥夺了学生思维、发言的机会,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苏老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精心设计了每个问题,用心组织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一点建议:

  课堂的重难点及时间的分配还有些欠缺,欣赏作品人物表情可以选几个重点人物分析,从人物的五官、动作的不同变化,表情显得丰富多彩。老师讲的有些多,导致后面学生作业时间有些短。

  总而言之,苏老师这节欣赏课是不错的,使学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做到课堂精心设计,师生互动完美,达到了欣赏课的目的!

美术评课稿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作为评课老师我将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为目标,用把“优点讲够,不足说透”的评课原则来阐述、交流我对这堂由陈文辉老师执教的《我们爱吃的水果》一课的理解和看法。从整体上看,这是一节综合性很强的美术课,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美术课,让人感到愉快、轻松的美术课。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的选择符合儿童生活实际

  水果是儿童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有益身体健康的食物,孩子们十分熟悉。正因为水果艳丽的色彩,简单的外形,美味的口感,丰富的营养,以及,水果的结构、水果的药用价值、水果的发展性、地域性、季节性等特点都给我们提供了超大的信息量,综合性很强,选择空间很大,所以水果这一课题有着其他课题无法比拟的优势,这就为本课的教与学提供了便利。

  二、教学形式的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点

  陈教师运用玩游戏、和创设情景的形式提倡一种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用摸水果的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水果王国”选继承人的情景促成学生饶有兴致的达成目标,学生的心情一直处于快乐和兴奋的愉悦状态,是一堂新课程标准下洋溢着现代教育气息的美术课。

  三、教学方法符合儿童认知规律

  低年级的儿童认识事物有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陈老师正是从孩子的这一特点出发,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选择恰当的教法。如:在让学生感知水果的形、色、肌理时,教师提供的真实的水果实物让学生摸一摸,闻一闻,非常直观、真切的感知苹果、菠萝的外形特征;在引导学生进行水果创想,发散学生的想象思维时,教师直接采用了演示的教法,把画水果的方法、步骤以及对水果的.联想都清晰、明确、直接的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容易掌握。

  四、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

  陈老师打破了传统的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学内容没有局限教材和书本,而是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以及学生爱画敢想的特征和美术学科特点,陈老师自己进行精心设计的,在学生充分了解水果的形色肌理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想象,发散学生的思维,对水果进行丰富的联想,大胆的夸张变形,进行水果王国的本领大比拼,这一设计具有开放性;其二,有趣新颖的情景创设加竞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其三,本课教学中用到的许多水果道具是实实在在的新鲜水果,以及大量的水果图片,学生作品资料则来自网络,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

  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和谐、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乐于尝试,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

  当然,在赏评《爱吃的水果》的同时,我也对陈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课前准备可以再充分一些,俗话说“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只有教师在课前对水果的种种知识(各种水果的特点、功效、营养、如何用点、线、色表现不同水果的肌理等)精心准备,胸有成竹,在课堂中教师才能厚积薄发,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二、教师语言可以再简洁、准确些,指令明确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让课堂更流畅如:

  三、开门见山地对学生加强水果质感,肌理的表现的引导。

  水果质感,肌理的对比表现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因为水果单纯的色彩,简单的外形对学生来说已经储备了这方面的知识,缺乏的是对不同水果质感的对比和用线表现不同水果的肌理,因此在本课的第一个环节初步感知苹果和菠萝的外形特征(型色质感)后,就可以让学生思考用什么线可以画出苹果光滑的表皮,还能用什么花纹画出菠萝粗糙、厚实、突起的外皮呢?并用简单的线条画一画。这样做可以对本课重点的解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对《爱吃的水果》一课的肤浅看法,在赏评中若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用一句话结束我的评课,那就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谢谢大家!

美术评课稿6

  《眼睛的创想》是我们新课程刚刚增设的一个内容。这课的内容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杨老师选择这课作为教研课,也是一种尝试和挑战。

  杨老师从图形的联想导入本课的学习,在圆形和椭圆形的基础上添画几笔变成想象中的物品,非常自然有效的引出课题。杨老师本节课让学生欣赏了很多图片,在欣赏图片的时候都是有针对性,并且对每张画的解读都非常到位,比如把天鹅的身体画成眼睛这张画,引出“诗意超现实主义”。接着欣赏和眼睛形状相似的物体。再是出示眼睛的机构图。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创作,杨老师设计了一道填空题。我觉得这是设计非常好,但是后面学生的作业还是不理想,我想可能就是差陈老师自己的示范,如果陈老师能自己在黑板上范画一下,比如可以用什么替代眼球的'表面,什么替代上下眼脸上的睫毛。有了这样的示范,我想学生创在起来就有内容可画了。

  其实我一直在思考,美术老师课堂上的现场示范如果操作更有效。有时候画多了,反而阻碍学生的思维,都不画那根本不像美术老师,有些学困生还真不知道怎么画。我现在一般都是做些简单的示范,留些余地让学生自己创作。

美术评课稿7

  这堂由范老师执教的《卵石动物造型》一课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学生心理。

  首先,范老师从备课,教具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课堂教学来看,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感受利用卵石所带来的形式美感,培养能力为目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闯关得卵石

  在情境中,通过多媒体图片的展示,一个卵石不同方向的联想,老师的提问和引导,都能让学生乐于尝试去想去说,在闯关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同时,他们的个性化创意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尽管他们的作品还不够成熟,但是每件作品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情感、理想和创造性。

  二、 采用“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

  “互助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范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无不突出互助互动。第二、根据重难点,“互助互动”,在抓住制作中的难点展开时,提出问题。第三、结合作业,“互助互动”,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不同。评价时,同伴之间进行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他们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

  三、 树立学生主体理念,坚持“授之以渔”

  课改中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有思想、意识、情感、欲望、需求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与教育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应该是人,我们不仅要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更应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关键在于“授之以渔”,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是“鱼”,而应该是捉鱼的方法。范老师在指导学生制作方法时采用自己示范,并让学生自己分析思考,获得制作方法,范老师已经改变了原有灌输现成知识的教学方法,他让学生拿着自己的“杯子”,用自己的方法不断找到适合他的“水”,即学会学习,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由于美术课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评价标准,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各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因此,我在赏评这堂课时,认为本节课的教学还有一些缺憾:

  美术课的示范教学是指导学生理解制作方法,掌握技能的重要环节,示范教学贵在“活”字,活而得法,往往事半功倍。我认为除了在卵石上直接勾线的方法以外还可以先在卵石上上颜色再勾线,或者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或许会更加精彩。

美术评课稿8

  这堂课由周老师执教的《彩色拼贴画》一课是浙美版教材第五册中的第十四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学生心理。

  首先,周老师从备课,教具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课堂教学来看,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知道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教师较好的把握教材的要求,学习制作方法,培养能力成为为目标,做到了教学目标的明确。

  周老师的整堂课的结构如下几块来完成:

  1.创设情景,看一看单个的几何形状,再让几个几何图案组成一幅画,引出课题。

  2.观察马蒂斯《游泳者》,儿童画,剪纸等作品的对比,引出制作拼贴的画的几个要素:色彩,造型概括,添加。

  3.示范制作过程,并提点学生注意点。

  4.学生作品点评

  本节课的亮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周老师在拼贴画的材料选择上别具新意,颜色的多种,让学生一开始对制作充满了好奇,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制作欲望。

  二.周老师在教学引入上,几何图形的运动,到组合成一幅完整的'拼贴作品,让学生能初步的认识到拼贴画的概念。

  本节课有些不足之处:

  一.周老师的语速上有点快

  二.课上在区别剪跟斯的效果时,作品的引用的不好,学生的注意力都放在作品的丑与美上,并没有把重心放在周老师所要讲的两种做法的不同的效果表现,并且周老师在学生回答丑的时候,周老师也同意学生观点,并且忽略了这个知识点,带过了。

美术评课稿9

  一、教学设计妙

  本节课根据鸟的形态美、动态美、颜色美依次展开教学。在形态美这一环节中梁老师充分利用书中的范作,通过欣赏、分析作品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画、摄影等的画种。让学生充分感受形式多样的鸟的表现手法。其次,在讲授动态美时,梁老师又巧妙地结合教具,让学生拼一拼、摆一摆,自主地发现鸟的各种动态,并在游戏中轻而易举掌握鸟的结构。

  二、学生范作妙

  如今的美术范画多数都是欣赏大师们的作品或是把书本中学生作业编辑到课件中,今天,梁老师则是推开了黑板,几张用油画棒描绘的漂亮的范画跃然眼前,这一时刻,学生的兴趣油然而生,激情完全被释放,孩子们情不自禁的发出啧啧赞美声,纷纷评述了自己的观点,教师也轻松地完成了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而且深刻领悟到自己作业时的要求。

  三、书本使用妙

  “美术课需要用到美术书吗?”说实在的确让老师们在设计教学环节中很纠结。 多数的美术展示课几乎没有看到老师们使用本书,因为所有书本中的范作范画、名师赏析都放置在PPT中,真的没有必要。可反言之,书本对于学生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看书更直观更亲切更有思考空间,所以,对于常态课而言使用书本这一环节还是必不可少,梁老师的这堂课几次重复使用书本,欣赏书中的作品来讲授贯穿知识还是让我们体会到书本的真正妙处。

  下面几点思索与老师们共勉

  1、在板书设计上不妨把课题写的高点,有更多空间展示学生的作品。也可以把‘形态美、动态美、颜色美’纳入到板书内容中。

  2、讲授鸟的动态这一环节时通过教师的启发,让学生进行拼一拼、摆一摆,我想会更有效地拼贴出各种姿态的鸟。

  3、学生作业要求中可以加入鸟的生活环境,让作业更加丰富、饱满。

  在课堂上,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新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些课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生命化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具体感受如下: 优点:

  1、课堂情景恰如其分的设计,师生之间和谐融洽的交流,使学生之间能团结合作,探究兴趣盎然,老师循循善诱的引导,耐心细致的指导,一步步诱发学生缜密的思维,把学生带进了一个确实思考的过程,教给学生的不再是死的知识,是授之以渔,不是授之以鱼,是给学生一个思维方法,是“点金术”,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知识。如二实中黄秀芳老师所讲的《春天的畅想》,通过赏春、赞春、品春、画春四个环节来引领学生全方位的感受春天。以及二十四中刘丽蕴老师所授的《生命—艺术与自然的和谐交融》,通过汶川地震及海地地震的真实画面一下子就把学生给带入一个珍爱生命的现实生活中,然后通过欣赏各种艺术作品来体现不同画家是如何通过艺术作品再现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交融。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教师较高的个人素质。

  2、教师的语言、语气、语速、和表情都非常重要,在愉快的氛围里进行学习,所学知识就轻松掌握了。如二十五中的董江水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从始至终一直保持微笑,用鼓励、欣赏的眼神注视学生、用轻松愉悦、鼓励性的语言启发、引导学生,整节课都使人感到使人很愉快,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学生能按老师的设计,一步步轻松的.完成各个环节的任务。

  3、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将课堂放手给学生,通过小组互动、动手制作、及学生自我展示等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作品产生的过程及结果,使学生能更深地理解所学知识,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4、课堂环节设计由易到难,问题的逐步深入,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斗志。

  5、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尽量让学生多展示,多讲解,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表演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

  6、评价起着重要作用。评价不仅促进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同时也促进组内同学的团结协作,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向心力。 需要改进和不足:

  1、受知识水平的限制,有些学生的参与并不是十分积极,课堂上有部分学生没有随着老师的设计去进行。

  2、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参差不齐,常常因为某些同学表达不清楚,其他同学听得索然无味,或是给课堂带来松散的现象。

  3、由于教师的对学生的学情了解不够,认为学生会的知识,常常一提而过,但一部分学生往往因知识缺陷而听不懂,展示自我的积极性不高。

  总之,我相信,在这样一个轻松、愉快又充满鼓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无论在知识、能力、创新各方面都将会是最优秀的,这也正是体现了生命化课堂的亮点。让学生感受生命,感受快乐,感受美术课堂的意义。

  美术课评课报告

  6月8日听了美术老师赵金友的一节题为《花的世界》的主题教学汇报课,很有研究价值,值得推敲,愿将听课的感受写出来与大家共同商榷。 本节主题教学的内容是:用线条表示各种花卉的形状。 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

  (1)学生能够认识几种花卉

  (2)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进而创造美

  (3)培养学生热爱花卉,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道德意识。 教学重、难点: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绘画技巧) 教学流程是这样的:

  1、教学用较精妙的语言,引出教学的主要内容。

  2、教者播放视频材料“中国十大名花”并配以优美的音乐。以听觉、视觉调动学生感观,达到很好的效果,从花的形、色、状等角度使学生对不同种类的花卉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同时,又配以生活中的实物花卉进行比对,从而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事物的表像,为下一步的绘画奠定了一个初浅的认识基础。

  3、视频结束以后,教者又问学生记住了哪几种花卉的名字,这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等能力的扎实训练,这样一问,学生能自然的回忆起视频图像,将各种花的名字与花的实物图像联系在一起,达到对客观事物认识进而牢记的目的,同时,又问国花是哪一种?由此可见,教者设计之精心。

  4、尔后,教者又下发学具,即各种颜色的花卉叶片的彩纸,让学生动手拼构花卉的图案,动手操作,使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创造美。

  5、教者又精心制作演示教具,即用“国画”、“粘贴”、“图案”、“剪纸”、“布艺”等不同表现方法作的范图列举,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同一事物可以用不同技法表现的道理,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来学习。符合认识规律和教育规律。

  6、接下来进入主题板块,教者范画。教者是这样做的:侧背对着学生,在自己水平视线位置的黑板上快速作画,并且,口中讲道:“就这样画”,“就这样画”,“再画个花茎”,“画个花托”,“再画个花叶”,“再画叶脉”,只有1/3的学生能看到他作画,进行时间不到一分钟。

  7、再下来,就让学生自己作画,教者巡视指导,并不断播放视频图像并伴有音乐。

  整个教学的遗憾就在第6个环节上,这个环节本应是浓墨重彩之处,教者的示范作画要能真正起到作用。

  首先,应当讲清用线条绘画是表现实物形状的一种形式,然后重点讲清,即要一笔一笔的画,又要一笔一解说。花蕊、花瓣、花茎、花托、花叶从实物的不同角度看去,应如何绘画,一招一式都要示范到位,如果这样做的话,多数学生是能够明白绘画技巧的,部分学生是能够掌握绘画技巧的。

  再有,在学生作画的过程中,重复播放视频资料,拼凑环节是画蛇添足。

  如果我们的老师在“范画”的过程中,能将身了再侧一侧,将示范的全过程展示出来;如果我们的老师“范画”的速度再慢一点;如果我们的老师“范画”的过程,每一招一式,配上准确的指导与解说,这不就是很完美的一课了吗?

  由此看来,这节课所反映的不是教师水平与能力的问题,而是方式与认识的问题,是教学思路与理念的问题。 个人观点:

  1、教者水平高,但对学生现有能力与未来发展潜能认识不足,过高或过低的估价了学生的能力,造成教学方法与学生现有能力不能很好衔接的问题。

  2、美术教学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认识美、欣赏美,具有强烈的创造美的愿望;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用自己掌握的技巧去创造美(心中要能构建起一座美丽的宫殿,但不一定要求手上就可以绘画出一幅美丽的宫殿);使极少一部分学生心中既有美丽的宫殿,手中又能创造出一幅美丽的宫殿。

  3、教师的示范是否束缚学生的思维与创新?示范是学生模仿的基础,没有模仿,就没有生成与创新,脱离基础的创新是不存在的,“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必定要根植于已有的传统优秀作法之上,是传统优秀作法的升华,同时也是对传统不良作法的改进。试图与传统的做法彻底革裂,脱胎换骨(求证一种非此即彼的新作法),是不可能存在的,是行而上学,是伪科学。

美术评课稿10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周老师上的《彩色拼贴画》,这是一节精彩的美术课,从总体上看,教师准备充分,教学思路清晰,能够熟练把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在教学中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整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学习。这节课的主要亮点是:

  一.课前准备充分

  在课前周老师准备了大量的图片资料,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力,开阔学生视野,拓展想象空间。课前拼贴了很多幅拼贴画,供学生欣赏。拼贴画,无论颜色、形状等都很美,该教师态度很认真,值得表扬。课前还给学生准备了丰富的材料。

  二.教学理念新颖

  随着新课标的落实,小学美术课已不再是老师拿着一只粉笔在黑板画什么,下面的学生就跟着画什么,美术也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它与现实的生活经验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周老师让学生欣赏大师作品和同龄人作品,仔细观察是由哪些熟悉的几何图形所拼成的,从学生熟悉的几何图形入手进行拼贴。

  三.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而“自育自学”就是为了达到“不教”的目的。周老师在让学生明确指向重点——个人自学——讨论自学未解——点拨自学得失——巩固自学成果等过程中无不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坚持“授之以渔”。在指导学生绘画方法时采用先让学生欣赏范画,并让学生自己分析思考,学习拼贴画的特点。

  这节课学生思维活跃,教学目标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下完成。学生学到了美术知识和技能,尝到的美术活动的乐趣。从而使对美术的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

  四.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引发学生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他们创造美德能力。

  五.教师的基本功扎实

  教态自然,语言清晰,具有亲和力,多媒体操作熟练。

  由于美术课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评价标准,每个美术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也是不同的,因此,我在赏评这节课的时候,认为本节课也相应的存在一些遗憾,归纳如下:

  一、在游戏导入环节拼成房子引出课题有点快,可以多让学生去讲。

  二、在色彩游戏拼贴环节让学生贴两片小叶子感觉有点少,叶子过小,看不出效果,感觉要贴5片大叶子左右,这样会对比更加强烈。

  三、在剪与撕有什么不同效果这个环节,学生觉得撕出来的作品太丑,然后老师就过了这个环节,这个环节可以再问一下其他学生,或者自己可以说下撕纸速度更快,还可以出现不现的肌理效果,不能跟着否定。

  四、教师示范这个环节,示范操作过快,布置作业时学生都不知如何下手。在示范剪纸这个步骤时可以提醒学生使用剪刀一定要注意安全。

  五、展评学生作业时,可以多元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没发挥好,没有调动学生的评,课堂就不生动了,可以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评等环节入手,教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积极的评价画,才懂的如何欣赏画、如何创作画。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色彩、构图等方面,评价学生自己的画。

  总之,周老师的这堂美术课,为我们如何上好手工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其中的很多教学环节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也给了我很多的启示与自我反省的机会,对我改善今后的教学将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美术评课稿11

  阅读提示:

  优秀美术评课稿《画情绪》评课稿,这堂由余老师执教的《画情绪》一课属于绘画•表现的学习领域,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学生心理,旨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首先,余老师从备课,教学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课堂教学来,优秀美术

  这堂由余老师执教的《画情绪》一课属于绘画?表现的学习领域,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学生心理,旨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

  首先,余老师从备课,教学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课堂教学来看,通过灵活多样、风趣幽默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习惯,以培养表现能力为目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

  余老师整堂课的结构分如下几块来完成:

  一、创设情境:

  看一看:人们不同的表情。猜一猜他们不同的情绪。(并给每个表情配上合适的声音,来加深情绪感受)

  二、游戏表演:

  以“我”为主题表现出一种情绪,用语言、动作来表现不同的情绪。

  三、名画欣赏:

  蒙克《呐喊》,先从局部色彩和用笔分析、感受画面所表现的情绪。再从整体画面感受。

  四、教师示范:

  当场画不同色彩、形式的线条,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所要表现的不同情绪。

  五、范画欣赏:

  展示一组不同色彩、形式的线条。说一说你觉得它分别表现的是哪种情绪。并总结规律。

  六、名画欣赏:

  康定斯基、米罗的作品

  七、画展作品:

  教师本人去参观画展与作品的合影,拉进艺术品与学生的距离感。

  八、学生作业:

  试用不同色彩、线条表现现在的情绪,并为作品取个题目,写上简单文字说明。

  九、展示作品:

  让学生带上自己的作品,来给大家说一说自己表现的了什么样的情绪。

  在课堂上,余老师以他特有的幽默自然的教学风格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

  的课堂氛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应该说,这是一堂重主体、重过程、重生活、重创新的在新课程背景下洋溢着现代教育气息的美术课,让人感受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

  美术教学是一个预设和开放并存的系统,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陆老师打破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在导入部分就运用一组同学们都熟悉的人物表情图片,让学生猜猜他是什么样的心情,并给人物的表情配上合适的声音,加深对情绪的理解。(如奥运冠军刘翔的照片,刘翔学生都认识也是学生心中的偶像,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并做到静中有动、动而有序、活而不乱。

  二、 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探究”的学习,是一种学生通过游戏、欣赏等方式来自主探索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陆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实施了这一方式。第一、游戏。以“我”为主题表现出一种情绪。创设情景:如果你被老师指定代表班级参加开学仪式。如果你被绑架了。

  根据情景请学生用语言和动作表演你当时会是什么样的情绪。小学生的表演欲望比较强,这样的情景表演,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能使学生更好的体会情绪表现。第二、根据重难点,“自主探究”。首先,通过欣赏蒙克的作品《呐喊》(局部),从色彩、线条来感受画面表现的情感。其次,教师当堂示范,用浅绿、桔红画出柔和的线条。再用深蓝、深红重重的画出杂乱的线条。让学生更直观的体会老师在画两组线条时的不同情绪。接着,马上欣赏两组不同色彩、形式的线条。

  体会表现的不同的情绪,并通过自己的观察总结出规律。(愉快的情绪:色彩明亮、对比柔和、点线圆润、曲线较多;不愉快的`情绪:色彩灰暗、对比强烈、点线错乱、折线较多。)

  三、 树立学生主体理念,坚持“授之以渔”

  课改中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有思想、意识、情感、欲望、需求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与教育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应该是人,我们不仅要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更应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关键在于“授之以渔”,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是“鱼”,而应该是捉鱼的方法。

  丁老师在指导学生制作方法时采用让学生欣赏范图,并让学生自己分析思考,总结规律,学会绘画表现的方法。陆老师已经改变了原有灌输现成知识的教学方法,他让学生拿着自己的“杯子”,用自己的方法不断找到适合他的“水”,即学会学习,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这是一堂完整、充实而精彩的美术课,给我留下很深的影像,值得我慢慢推敲和学习

美术评课稿12

  希望中小学美术教师在教研活动写作时借冯海彬老师执教的《线条的魅力》一课,总体来看整节课教学形式活泼多样,教学理念新颖,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看出冯老师做了精心的准备,这是一节很有创意的美术课,本节课的亮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方式活泼多样

  冯老师能够抓住四年级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特征,通过活泼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与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开始利用小游戏的形式导入,把线条当作朋友,“这位朋友最会跳舞了,有谁能让他把身子扭动起来?”好奇心促使每个学生都想来尝试。在作业环节让学生为国王设计美丽的生活用品。让学生置身于童话世界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联系生活认识美术

  整个教学过程大致可以分成四个环节:找线,赏线,画线,评线。

  首先冯老师让学生找线,找教室里的线条和他们衣服上的线条找课件中展示建筑物线条、动物身上的线条。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感知思维能力,还让学生了解线条无处不在,它和我们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线条还能美化我们的生活,使学生领悟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独特价值。

  三.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英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斯宾塞曾经说过:“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便失去了一半。”我们要不断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何老师通过带领学生欣赏毕加索《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这幅画,感受线条的美感,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并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四.注重培养创造能力

  冯老师让学生闭着眼听音乐画线条,拓展自己的想象力,画出自己心中喜欢的线条。这种富有情趣的美术教学更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培养丰富的创造力,让学生回家以后还能够利用所学的线条知识装扮自己的`生活用品,起到了课后拓展的作用。

  这节课的存在一点不足,归纳如下

  1.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觉得还应该采用一些形式多样鼓励的方法,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教师不要用显而易见的刺激去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是应在更深的层次上,让他们通过发现自己“才能”的,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2.在评价作品的时,引导学生在自评与互评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努力寻找到解决的办法。

美术评课稿13

  首先,陈老师从备课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课堂教学来看,通过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我们先来回顾老师的课堂足迹:

  第一:欣赏沙画表演视频或手指印画导入,引出指墨画,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

  第二:初步尝试、体验指墨画:

  1.感受水墨变化

  2.尝试画花,体验用手指作画乐趣

  第三:走近大师 拓展表现

  第四:学学大师

  陈老师课过程也较清楚,从徐悲鸿作品《猫》与潘天寿指墨作品《猫》进行对比,感受指墨画的不同之处,启发学生从线条、墨色、画面效果等方面仔细观察体会、展开讨论交流,它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

  陈老师以自己娴熟的技能给学生进行了示范,展示。

  相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接触中国水墨画已有几次经历,但对于用手指作画还是很难掌握其特性。指墨画教学的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表现方法,大胆地将自己对国画的认识和感受表现出来,提高学生表现能力。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中国画艺术的博大精深,但教学总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对中国画我学的.不多,只能用我浅显的知识提几点看法,希望一起探讨,以此共勉:

  我想,让学生在掌握了指墨画基本技巧后,运用“梅花”作为练习,教师的示范给了孩子们很好的引领和启示,为了避免示范给学生带来的千篇一律,是否的适可而止,并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所长,创作独特形象。教师在演示时应该多做几种造型演示,比如可以画小动物,如小鸡、小螃蟹等造型简单而且可爱生动,可以更加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更加拓宽学生的创作题材,丰富学生的创作内容,使得作业更加多样化。

美术评课稿14

  这是由海滨一小的 王老师执教的《风儿吹过》一课,从整体上看,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环环相扣。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美术学科特点,王老师自己进行精心设计的.,通过听风——模仿风——感受风——画风,层层诱导深入,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学生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和谐、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乐于尝试,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

  (二)王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认真。一是课前准备充分。教具齐全、课件精美、教案熟练;二是课堂表现沉着思路清晰,没有出现明显的教学遗漏等现象。三是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课堂练习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没有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这些说明执教者课前、课外下了不少的功夫。

  不足之处:

  1、教师上课语气过于平淡,要富有激情,不要吝啬激励学生。

  2、教师拿出迷你电风扇让学生感受风的时候,学生感觉到凉快,这时教师总结了不同季节吹过来的风有不同的感觉,这时教师是否提出问题让学生说一说冷暖用什么颜色表达好。让学生从不同的色调中尝试出不同的表现风的方法。

美术评课稿15

  许xx老师执教的《美丽的丝巾》一课,也是属设计、造型课,课堂上主要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教学中李老师下意识让学生去发现、去寻找、去探索染色的乐趣,真正达到美术课中“艺术缘于生活而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本课教学中有这么几个环节值得肯定:

  1、师生探究、乐于其中

  课堂上学生的作品很是吸引人,在尝试折染和尝试练习这两个环节,许老师做得比较到位,现成的作品不仅能让学生发现折染的方法,通过师生探究,化难为易,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折法会产生不同的图案和不同的.染色效果,同时,在欣赏中形成创新意识。

  2、尝试练习、循序渐进

  为了解决教学的重难点,许老师先是让学生观察折法,再让学生说说折法,并在练习中时刻提醒学生把握制作要领,为了让学生发挥其创造力,还鼓励学生动脑筋想其他的折法,以求标新立异。那么在动手操作这一环节,先讲单色染法,再讲多色染法,这样的过渡学生易于接受,难度也随之降低了。

  由此可见,在美术课中,知识的传授是相当重要。这节课的知识面较广,除了要让学生懂得折法、学会染法之外,还要让学生了解色彩的搭配、留白,以及还要懂得宣纸的性能,许老师在课堂中都做了精心的设计和恰当的安排。

【美术评课稿】相关文章:

美术评课稿11-14

[精选]美术评课稿09-06

美术评课稿[经典]08-21

美术课评课稿03-07

美术课评课稿(精选)07-21

小学美术评课稿-《动物面具》评课稿07-31

(推荐)美术评课稿09-23

(必备)美术评课稿09-23

(优秀)美术评课稿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