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三年级数学《四边形》评课稿
一、本节课的特点
(一)教学设计合理,准备充分
1.四边形概念的揭示由浅入深,由内到外,由近及远。先整体认识四边形,感悟四边形,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再动动手创造一个四边形。这种设计很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最后是展示,汇报,评比,明确。
2.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活动一]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四边形的活动。[活动二]用正方形纸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验证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3.课件制作体现了童真童趣。比如,测量花园和花坛的直径和半径。
(二)教师语言幽默风趣
“如果不是四边形你就挥挥手,如果是四边形就请你点点头”。
“老师,我要补充,你补充,我喜欢听到这样的声音”。
“给她留点时间,让她缓冲一下”。孩子,我们的先站一边好不好?
“等你们呀,你们听了以后,就没有意见吗?”
(三)情态观的渗透恰到好处
1.在说教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在交流中,在操作中,在观察中处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和鼓励。“我们两个一起合作可以吗?”
2.在快乐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伴着美妙的轻音乐,学生尽情的,投入的,认真的在寻找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3.汇报的同学站在展示的舞台上,下面的孩子是倾听的舞台,都有舞台,都有事做,都有收获,都有付出。让人感受到真人,真课,真实的味道。
(四)教师的教学风格和特点明显
1.儿童化语言很投入。展示学生的作品,老师提示为分享学习成果。折有折的好处,量有量的妙处。
2.能够灵活处理课堂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学生把正方形的对角线当成了边来说了,老师给予了很好的补充和明确。特别还生成了孩子验证正方形的两折就说明了正方形的四条边是相等的。
二、教学思考
1.预设与生成。折的正方形纸对折,对折再对折就可以判定四边形是正方形,但老师没有给予关注。因为老师也没有做出正确的判断。
2.课堂上有时候显得过于随意。老师的神态,动作,语言和肢体在课堂放的略微有些开。
3.教学内容没有进行完。(教学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准确)。
三、教学反思
问:画图环节为什么舍掉了呢?为我劳心劳力的背后的老师,思考和困惑。教前如何给学生传授知识点。一节真实的课堂重要吗?三教的教学理念:思考,表达和体验——贵州师范大学教授。真实的课堂,学生参与进来的课堂,更有意义。可能老师会,学生不会。呈现一节真实的课堂。如其教学环节,还不如多一点体验。开放,和谐,自由的课堂。安民告示,12点17分准时下课。第三节课,三角形面积一课。这个式子能成为公式吗?孩子是不是公式,直角三角形比较特殊,锐角三角形也留了。第三节课,与同类的课相比有什么亮点和特点?两个例题,两次教学,老师在教学进行了前测,连加,或者按顺序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建立了函数的思想;数学与音乐的整合。
【三年级数学《四边形》评课稿】相关文章:
四边形评课稿08-12
三年级数学《四边形》评课稿04-13
三年级数学《四边形》评课稿03-02
数学评课稿07-03
数学评课稿01-28
三年级数学《四边形认识》评课稿07-22
数学课评课稿03-08
《认识四边形》评课稿05-11
《认识四边形》评课稿03-14
四边形评课稿【推荐】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