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乐评课稿9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评课稿,评课有利于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们应该怎么写评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音乐评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乐评课稿1
胡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首儿童歌曲《过新年》,2/4拍、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是歌中模拟锣鼓音响的衬词“咚咚呛”的反复出现,为歌曲增添了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胡老师课前精心准备了课件与道具,整节课条理清晰。学生不但学会演唱《过新年》这首歌,而且积极主动地参与了表演,并能加进锣、鼓等民族打击乐器表现歌曲。
这节课的亮点有以下几点:
1、在教学过程中,胡老师通过多媒体演示过新年的画面,为学生创设了熟悉的.情境,感受过年的气氛,并拓展了年的知识,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采用读一读春联的方式,胡老师突破教学难点:附点节奏。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学唱了歌曲,后又通过打击乐器锣、鼓、镲让学生感知韵律。
3、在学唱歌曲环节中,胡老师的教学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层层递进。首先初听,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风格,哼唱歌曲,熟悉旋律。听唱歌词,鼓励学生大胆表演,齐唱歌曲,针对学生在演唱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最后鼓励学生用手中的道具,用舞蹈表现歌曲。
音乐评课稿2
今天听了蔡老师的《桑塔露琪亚》这一堂课,让我受益匪浅。这节课充分渗透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她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及教学特色,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情境和氛围。下面我对该课进行简单的评议:
一、蔡老师的导入由浅及深、由点到线,把学生容易唱错的最后一乐句拿出来范唱学习,充分掌握学生学习的接受心理,并能调整学生歌唱状态,为下面的歌唱教学做好铺垫。接着,蔡老师马上利用电子琴这一教学工具,提问:此乐句的强弱规律?又很好的解决了三拍子的强弱特点。因此,蔡老师的导入设计既巧妙又实在,既具体有有效。
二、教师的音乐创作,提高课堂效率。这堂课之所以能成功的完成,重点还在于蔡老师对音乐的细致挖掘——运用了电子琴。她将琴声改为具有意大利风情的音色,并且把音乐进行录音,这对整堂课的顺利、流畅进行起了很大的作用,对音乐的创作不仅在于此,蔡老师还有扎实的多媒体制作技能,做出一个个生动具体,美观的视频音乐,把意大利威尼斯的风光展现的淋漓尽致,调动了同学的积极性,丰富教学手段,可见合理的'运用“教学手段”的魅力就在于此。
三、教师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这堂课上,无论是教师的弹,还是教师的唱,无论是教师的语言,还是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正是因为有过硬的基本功,学生才能很快进入状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色地完成好这堂音乐课。
虽然这节课在教学上有很多闪光点,但在有些教学环节上值得去探讨.如:最后扩展环节,是不适合用这样的变节奏的船夫,如果用了,怎么引导才使学生有进一步的收获和课堂深度的提升呢?当然这不是蔡海汪老师个人思考的问题,这也将是我深思的问题。
音乐评课稿3
这堂课最突出的就是引导学生生成体验与感悟的方法是多元的:
一、文本性体验。“文本”是本堂课的关键词。执教者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多种方式的读(放声朗读、默读、跳读)生成体验。新课标一再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本文属于人物描写的佳作,必须要求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培养语感。在读的同时,教师又很有层次地要求学生:
1、圈点勾画,找出自己认为精彩的语句,谈出独特的感受。这一做法就紧扣住文本语句,从一个小的切入点打开整篇文章,使得学生能够把从《命运交响曲》中的感性认识逐步升华为理性思维
2、结合文本内容,感知贝多芬的人物形象。这一环节既是对初步感知的片段的有分到总的归拢,更是从文本筛选、提取、概括人物形象的高度的提升。
3、画出贝多芬外貌描写的'语言并分析。这一环节是本科教学的重点所在。执教者巧妙地运用了“换词法”使得学生通过对两组外貌描写的语言的对比,形象且深刻地认识到外貌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三个板块的设计由浅入深,由感知入手到写法收束,处处离不开对文本的分析,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参与性体验。即新课标所要求的通过设计体验性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本堂课,教师设计了“众说纷纭,评点人物”这一环节,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比如佣人、来访者、贝多芬本人等等)评价人物。看似只是评价点的丰富,实际上却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在学生充分的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对贝多芬形象的“伟大”“平凡”就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三、形象性体验。也就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在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具体途径是: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播放乐曲,把文本中抽象的文字符号和形象化、音乐化的可感艺术相结合,把学生带入并使之沉浸在体现文本内涵的具体情境中去。
音乐评课稿4
现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是一个很复杂的时间段,新的教学方法还刚刚起步,老的教学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如何上好一堂让学生喜欢的音乐课,尤其是对工作不久的音乐教师来说,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今天徐炜老师上的课是四年级的一节音乐课——《牧童》。这节课一开始,徐老师采用情景教学的方法。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在轻松的音乐活动情境中合作,共同完成本课的学习。学生学得较轻松,学得愉快。今天的教学效果很好。
一、老师在熟悉音乐教材中,创造性地编排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注重音乐与自然,音乐与人文的结合,为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中,老师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注意挖掘教材的旋律美、快乐美。在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中,通过“听一听”环节充分地感受到了歌曲的旋律美;“唱一唱”环节充分地感受到快乐美。
三、教师动情的演唱,生动、有趣的讲解,丰富多采的图片,为启发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以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力发挥了主导作用。
四、“态度决定成败,细节铸就成功,创新意味辉煌。”这三句话,是我们教育者应该牢记的。对新工作不久的音乐教师来说,郭老师这节课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已体现出郭老师的不懈努力和优良的音乐基本功。相信她今后会更加出色。
另外,教学中还应注意几点:
1、歌词小黑板应抄大一点。
2、在教学中,应注意音乐性。如:教学歌曲的唱法还可以再形式多样些,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教唱歌曲难点时应注意听歌曲的前奏与间奏掌握节拍。
总体来说在听完这节音乐课后,让我受益匪浅。这节课充分渗透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音乐评课稿5
听了柳老师的《音乐中的强与弱》后,让我受益匪浅。这节课充分渗透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律动为核心,以游戏动力,面向全体学生,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她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及教学特色,充分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下面我就对该课进行简单评议:
一、乐曲为主线,直击重点
1、柳芳老师播放两首歌曲《摇篮曲》《命运》,两首乐曲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找到乐曲的强弱,把学生的积极性高涨。
2、告诉学生:强F弱P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3、做游戏“小蜜蜂采蜜”;自己选乐器演奏分辨强弱关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知识。
4、利用《山谷回音真好听》来巩固强弱关系
二、构思新颖,衔接巧妙、自如。
本课教学环节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流利顺畅。,使各环节自如地过渡,不流任何痕迹,课堂教学保持整体性。
本课教师“小蜜蜂”采蜜的游,打击乐器的演奏的戏为顺序。构思新颖,衔接自然,使教学生动活泼,兴趣盎然。
三、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
在音乐课中学生除了唱,学生自己动手体现音乐创造性,例如:在掌握强弱关系的时候,让学生自己找一种喜欢的打击乐器来表现声音的强弱。体现了学生在探索中找到成就感。
然这节节课在构思上有其独到之处,同时也体现了奥尔夫教学特点,但我提几点个人的见解和看法,如:
1、知识面可以多一点,在前一个游戏的时候学生已经掌握拉可以在扩张一下。
2、游戏环节的时候同样的游戏次数不要太多两次就可以还要变些花样更好,
3、击打乐器环节学生有点失去乐趣拉,两边后面一排的学生开始拉讲话。
音乐评课稿6
一.优点:
1、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能围绕自己设定的课题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突出,采用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比如,在董建玲老师"感受音的强弱"这节课中,课前老师发给学生的"小物品"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认识和感受音的存在;教师把粉笔头放在鼓上,然后敲鼓。鼓声小,粉笔头在鼓上轻轻震动;鼓声大,粉笔头从鼓上跳下来。把音的强弱形象化、具体化,由此突破了教学难点。
2、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整堂课都给学生营造音乐的氛围,给学生们充分的练习机会,并将教师的讲解换成多媒体的呈现,加深记忆、这一切都是很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充分吸引每个学生的注意力,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其中的感觉,积极参与,积极思考、老师能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把握时机,把学生带进喜闻乐见,贴近儿童生活的情境中。比如,张丽老师的"龟兔赛跑",她用拍手开火车的游戏导入新课;陈雪莹老师用美丽的孔雀开屏的课件导入新课;康德霞老师的"超级模仿秀"吸引了学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她让学生表演,学生非常乐意。
3、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注意学生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上课、下课利用音乐。既使课堂开始和结束有序,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康德霞老师在这方面做得很好,音乐会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很感兴趣。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鼓励学生表现自己的创造力与灵感,即兴创作。比如,张丽老师让学生编故事;陈雪莹老师让学生给歌曲编舞蹈;董建玲老师让学生创作声音强弱的小作品;康德霞老师让学生改编歌词。
5、注重个性发展:
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条件。比如,几位老师让学生改编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
6、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能听辨打击乐器的音色,如:强弱、长短不同的音。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习演唱的初步技能;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
7、面向课堂上的全体学生:
面向在课堂上的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全部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比如,张丽老师让全班学生都置身于"龟兔赛跑"游戏中;康德霞老师让学生每人手里都有小乐器,让全班同学动起来。
8、体现了教师的亲和力:
老师还很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随时用肢体语言,表情,以及夸奖鼓励的语言给学生以暗示,既可以掌握课堂的节奏,给每个同学以练习和表现的机会,给学生被关注的感觉,与学生保持亲善友好的交流关系,教师的语言充满了亲切感。老师在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有许多次鼓励学习的言语和动作,给学生很大的自我效能感。比如,康老师上课时始终面带微笑,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和安全感。董建玲老师在让学生做达标题时,有意选择了这样的录音,做对了说"我真为你高兴!"或"你真了不起!";做错了说"请再做一遍。"或"你累了吧?"。这些语言已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师生间形成了一种默契,这是课堂教学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有效保证。
9、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在教学中,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10、情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喜欢音乐,热爱生活,团结合作,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比如,张丽老师通过让学生学习"龟兔赛跑"的故事告诉学生"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做人道理;陈雪莹老师的"让世界充满爱"系列小片,教育学生热爱小动物,保护环境;还有董建玲老师,在课结束时让学生同唱"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1、教学评价:
在每段活动结束后,教师都有及时地总结和评价,及时表扬和鼓励,有助于学生跟上教师的进度和思路。
二、不足:
1、个别课没有实效,只是流于形式。时间分配不当,课的前奏时间花费太长,新授内容处理仓促,还没等学生掌握新授内容,老师就让他们忙于下面的游戏和改编活动。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效果。
2、在教学活动中没有真正突出教学重难点,教学活动没有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没有突出对新授内容的训练。致使有的课目标达成不好。
3、没有让全体学生参与我们的教学活动。无论学生成绩好坏,我们都不应该把他们拒之门外,应让他们走进课堂。
三.建议:
1、教学目标要明确:在各个教学活动中和所采用的教学手段要以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为轴,有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技能。
2、突出教学重难点:整个课堂教学中,要突出教学重难点,设法在教学活动中突破教学重难点。突出新授内容的训练,在学生掌握所学新知识的前提下,再进行扩展,才能达到对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3、求实:课要上得有实效,不要流于形式。教学活动和教学手段要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不要偏离主题。
最后,愿我们的课堂教学华而又实,取得较好的教学成绩
音乐评课稿7
这次的区级教研课是由姜老师展示的一年级歌唱教学《法国号》,这是一首三拍子的具有圆舞曲风格的歌曲,让学生通过看、听、动、唱等一系列的音乐活动来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听了姜老师的课,感受到姜老师用轻松愉快的语言带领孩子们走完这次音乐的旅程。整个课程环节非常清晰,每个环节都对孩子有了音乐的引领。具体有以下过程:先是老师带领孩子在音乐中律动,转圆圈进入音乐课堂,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课程开始,让孩子敲鼓感受音的强弱,以此引出三拍子强弱弱的节拍,并边打节拍边引出这首三拍子的歌曲《法国号》;然后就进入歌曲的学习,这首歌曲一共四句,老师用一三句音是相同的,二四句不同,来进行对比的教学,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歌曲;接着进入音乐游戏环节,姜老师一共设计了两个游戏。第一个是歌词接龙,在纸条上把歌词分四句,让四组孩子分别演唱,在听到相应的音乐时就唱出对应的那一句,这个环节也加强了对歌曲的练习;第二个是拍节奏的游戏,老师带来了沙锤、铃鼓、手鼓等打击乐,让孩子们敲出强弱弱的节奏,其余的孩子在小凳子上敲,孩子们积极地想办法,在平时天天坐着的小凳子上也敲出了好听的节奏,并为歌曲伴奏,这正符合了在生活中感受音乐的理念;最后一个环节是歌曲创编,老师用自己小手鼓咚咚咚的示范引出这个活动,让孩子根据生活中的声音来创编歌曲,孩子们有的唱小猫,有的`唱小狗,大家都乐意参加创编活动。最后在《法国号》的音乐下,孩子们愉快地走出教室,结束活动。
整堂课姜老师都带领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这也是音乐课堂带来的魅力所在。
这节课仍然有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首先,姜老师由于身体原因,嗓子受伤,不能很好的范唱,这样的情况可以采取用录音来代替范唱,让孩子能体会到歌曲带给大家的感情;在学习歌曲的时候,这首歌曲本来就很简单,可以不用把每一句进行分句教,并进行说明,强调某一句较难,破坏了歌曲的整体性;在游戏环节,歌词接龙时孩子没弄清哪里该自己那组唱,老师弹琴是所有孩子都是在进行齐唱,乐器打节拍的时候,打击乐的运用也比较少,可以让孩子自己探索,怎样用这些乐器打出强弱弱的节奏。
这些都是我粗浅的看法,姜老师活泼亲切的教态,以及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都是我要去学习的,一年级的孩子正是在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的阶段,姜老师的这种音乐素养,正是她在教学时的优点。
音乐评课稿8
今天听了芮老师的一节音乐课。虽然她是位新老师,但这节课上很好地展示了教师的专业素质,体现了教师扎实的基本功根底,给我留有深刻的印象。
《雨花石》这节课的难点是在学生能运用正确的方式及情感演唱歌曲;歌曲中倚音的运用。课堂上学生的心被教师预设的情景抓住了,被环环紧扣的.环节迷住了,被音乐作品震撼了,这就是教学艺术的魅力,也是音乐自身的魅力和歌声的魅力。但是在指导学生演唱时没有把握住学生轻声唱的原则,在聆听录音范唱时学生都能跟着唱,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很好的聆听习惯。建议老师组织学生安静听、仔细听、认真地听。
在歌曲开始教师的讲述过长,影响了孩子们的高涨情绪,建议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他们认真读歌词,理解歌词大意后淡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样自然的渗透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浅显的点滴点评。
音乐评课稿9
《五月的夜晚》这课,两个老师上出了各自的风格,姚老师给我们一种柔美的感觉,而袁老师的是活泼的感觉。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想法与建议:
姚老师这课的开始导入时间偏长,并且让学生说歌名的时候,学生说的是《春天在哪里》,而歌曲的名字应该叫《嘀哩嘀哩》,可能语言上要更严谨一些。读歌词环节过于冗长与繁琐,环节设计可更清晰一些。听歌曲找旋律相同的地方,这个问题可能过于抽象了一些,可在唱谱中发现旋律相同的'地方,了解“重复”这一手法。另外唱谱可由两小节一次改为一小节一次。在唱谱后,又用“LU”唱一唱这个环节可省略。填词演唱时,应避免无目的地一遍又一遍地唱,每次唱之前都应给予明确的要求。后面的轮唱环节过于仓促,应将前面的时间把握得再好一些。总体来说,本节课还是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呈现出的意境还是很美的。
袁老师这课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就是轮唱环节中,学生与音乐之间的合作。既可让学生了解旋律音高,同时又能让学生感受轮唱这一演唱形式,操作性也强,值得我学习。我觉得在演唱过程中,假设再注意一下学生演唱的声音,那样可能会更好。
【音乐评课稿】相关文章:
音乐评课稿08-03
音乐的评课稿04-08
小学音乐评课稿05-31
音乐小屋评课稿05-31
音乐评课稿[热]08-11
【合集】音乐评课稿08-08
小学音乐评课稿【经典】07-22
音乐评课稿(合集)08-04
音乐评课稿【优秀】07-13
音乐评课稿(优选)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