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诗词
重阳节诗词 篇1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朝·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采桑子·重阳》近现代·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3、《九日齐山登高》唐朝·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4、《蜀中九日》唐朝·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5、《小梁州·九日渡江》元朝·汤式
秋风江上棹孤舟,烟水悠悠,伤心无句赋登楼。山容瘦,老树替人愁。樽前醉把茱萸嗅,问相知几个白头。乐可酬,人非旧。黄花时候,难比旧风流。
6、《九日》唐朝·王勃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7、《折桂令·九日》元朝·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8、《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宋朝·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9、《九日送别》唐朝·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10、《九日蓝田崔氏庄》唐朝·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11、《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唐朝·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12、《霜叶飞·重九》宋朝·吴文英
断烟离绪。关心事,斜阳红隐霜树。半壶秋水荐黄花,香噀西风雨。纵玉勒、轻飞迅羽,凄凉谁吊荒台古?记醉踏南屏,彩扇咽寒蝉,倦梦不知蛮素。聊对旧节传杯,尘笺蠹管。
13、《西江月·重九》宋朝·苏轼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14、《九日》唐朝·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15、《清平乐·将愁不去》清朝·纳兰容若
将愁不去,秋色行难住。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风风雨雨。雨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回首凉云暮叶,黄昏无限思量。
16、《采桑子·九日》清朝·纳兰容若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17、《长安九日诗》隋朝·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18、《九日闲居》晋朝·陶渊明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往燕无遗影,来雁有馀声。酒。
19、《九日龙山饮》唐朝·李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20、《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唐朝·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重阳节诗词 篇2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晚香轩》
明·高启
不畏风霜向晚欺,独开众卉已凋时。
地荒老辅苔三径,节过重阳雨一篱。
秋色苍茫人醉少,寒香落寞蝶先知。
山翁独念同衰晚,坐对幽轩每赋诗。
《云安九日》
唐·杜甫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重阳席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人少年场。
《重阳后菊花》
宋·范成大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九月十二日折菊》
宋·陆游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画菊》
清·曹雪芹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重阳节诗词 篇3
《仪鸾殿早秋》 李世民
寒惊蓟门叶,秋发小山枝。
松阴背日转,竹影避风移。
提壶菊花岸,高兴芙蓉池。
欲知凉气早,巢空燕不窥。
《感遇四首》 (之二) 唐·李白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菊花》 唐.元稹
秋从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题菊花》 唐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九月十日偶书》 李煜
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平。
黄花冷落不成艳,红叶飕飗竞鼓声。
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
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
《长相思》 李煜(一题邓肃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 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菊清》 秋瑾
铁骨霜姿有傲衷,不逢彭泽志徒雄。
夭桃枉自多含妒,争奈黄花耐晚风。
《兰确铭》晋·王淑之
兰既春敷,菊又秋荣。芳熏百草,
色艳群英。孰是芳质,在幽愈馨。
《和郭主簿》 晋·陶渊明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云安九日》唐·杜甫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咏菊》 唐·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称登高节。在以前有很多关于重阳节的故事。yle="font-size: 14px;">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重阳,为什么叫重阳呢?你们可知道重阳的意义何在?而为什么又叫登高,为什么等登高代表着思恋亲人呢。
原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重阳节诗词 篇4
一、
吾为众师画肖像,笔挫文竭尽心肠。
高举一杯琼浆酒,挚诚如火敬安康。
九九重阳黄花瘦,常常回望君子胖。
但愿人间情长久,夕阳晚照也辉煌。
二、
风漫西楼霜满院,秋菊篱下正当强。
问君可有延年酒,恭祝娘亲寿禄长。
花残叶落南飞雁,九九重阳品酒香。
望远登高寻旧梦,不觉已是泪成殃。
三、
满山枫叶尽染霜,欲作彩锦题诗章。
丛丛秋菊香盈袖,行行归雁向南方。
举头西望斜阳暮,河水东流岁月长。
节至重阳思双亲,惟愿天堂有花香。
四、
时光飞逝又重阳,千里江山万里霜。
铧子山间叶落尽,岔林河畔秋水凉。
渔船搁浅已卸桨,江鸥水面捕食忙。
百花凋零无颜色,静待飞雪再梳妆。
五、
重阳又欲上高楼,满眼金霜染暮秋。
万里云天碧兰际,一江秋水澄澈头。
心若宇宙时空去,酒化青竹爽气流。
归去归来年渐老,扬鞭入舟撒闲愁。
六、
春风菊坛沐青袍,云树苍鹰八极高。
雨化清流苗勃然,霜飞鬓发鹤长皋。
头环茱萸吁年少,足底木梯比周遭。
正是秋阳好风景,放歌纵酒且逍遥。
七、
凭窗独自抚琴弦,细雨霏霏夜不眠。
懒插茱萸惊旧梦,怕登山顶忆当年。
翻书忌有相思句,提笔知无得意。
偷朵黄花簪白发,烹茶煮酒待君还。
八、
落英飘零菊花黄,寒风侵衣入重阳。
沧海云霞绘锦绣,霜天残月钓池塘。
云卷云舒皆有意,花开花落遍地香。
玉露晶莹凝琥珀,满目秋色似画廊。
九、
桂香飘影月朦绡,又是双阳菊也娇。
孤客登高寻旧梦,半生零落路枫桥。
一肩风雨惊兄弟,几度春秋忆故寮。
搔首南柯谁同醉,茱萸泣露鹤鸣箫。
十、
书香门第孝贤郎,慈母慧心结忠良。
身在官场肝胆照,乐为群贤作嫁裳。
张口常为他人笑,继后文坛有名堂。
华丽不厌辞藻媚,兄为楷模人效仿。
重阳节诗词 篇5
1、岩花不趁中秋约,篱菊齐供九日看。——钱时《九日融堂池上》
2、明月初濡寒露白,篱花似趁重阳黄。——释正觉《题奉化西峰圆觉禅院》
3、重阳试新酿,谓子当不速。——苏辙《次韵王巩见赠》
4、蒋陵依旧西风在,一度黄花一度愁。——仇远《读陈去非九日诗》
5、篱边旧菊犹豫堪摘,天末新鸿不可招。——仇远《明朝》
6、秋菊虽满园,无钱得沽酒。——张嵲《九日三首·忆昔陶元亮》
7、问讯重阳烟雨,俯仰人间今古,此意渺沧洲。——方岳《水调歌头·醉我一壶玉》
8、无钱持蟹对黄花,又孤负、重阳地。——方岳《一落索·瘦得黄花能小》
9、逢人提菊卖,方省是重阳。——方岳《九日·逢人提菊卖》
10、深谢栽培与知赏,但惭终岁待重阳。——李山甫《刘员外寄移菊》
11、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李郢《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12、清秋无限恨,残菊过重阳。——李郢《早发》
13、白玉阶前菊蕊香,金杯仙酝赏重阳。 ——和凝《宫词百首》
14、阳德重重在初四,不须九日是重阳。——杨万里《贺皇太子九月四日生辰十首·少阳拜赐太阳旁》
15、重阳过了元不知,犹有黄花三两枝。——杨万里《和沈子寿还朝天集之韵》
16、蜜房岁晚能多少,酒盏重阳自不供。——王安石《咏菊二首·院落秋深数菊丛》
17、重阳已过君休恨,留取金英晚节看。——宋祁《重阳不见菊·蜀地秋高未拟寒》
18、菊近重阳破青蕊,犹带潘郎旧风雨。——方岳《胡道士山房听琴》
19、重阳却喜无风雨,野菊迎人亦自花。——方岳《九日道中》
20、客中忽忽又重阳,满酌葡萄当菊觞。——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其八十五》
重阳节诗词 篇6
九日悲秋不到心。——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潘希白《大有·九日》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重阳节诗词 篇7
1、《蜀中九日》
唐·王勃
玄月九日看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2、《玄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远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启齿笑,菊花须插满头回。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去今来只如斯,牛山何必独沾衣。
4、《玄月旬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5、《玄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玄月九日眺山川,回心看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6、《九日》
唐·耿湋
重阳冷寺满秋梧,客在南楼顾老夫。
步蹇强登游藻井,发稀那更插茱萸。
横空过雨千峰出,大野新霜万叶枯。
更看尊中菊花酒,周到能得几次沽。
7、《重阳山居》
唐·司空图
此身逃难进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
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随历日三分绝,醉伴浮生一片闲。
满目秋光还似镜,周到为我照衰颜。
8、《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天孙回不回?
9、《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重阳节诗词 篇8
《重阳情思》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有幸登高红山上。
心旷神怡,
天阔地广,
一身清风一身爽。
天上人间,
各在一方,
蓝天白云尽遥望。
款款眷恋,
柔柔寸肠,
亲情依旧日月长!
重阳节诗词 篇9
九日示大圆洪-智 宋·陈与义
自得休心法,悠然不赋诗。忽逢重九日,无奈菊花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夜旅怀 唐·郑谷
强插黄花三两枝,还图一醉浸愁眉。半床斜月醉醒后,惆怅多于未醉时。
重阳日酬李观 唐·皇甫冉
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黄菊自开花。愁看日晚良辰过,步步行寻陶令家。
九日家中 宋·陈与义
风雨吴江冷,云天故国赊。扶头呼白酒,揩眼认黄花。
客梦蛩声歇,边心雁字斜。明年又何处,高树莫啼鸦。
九日蓝田崔氏庄 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雨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九日 唐·杜甫
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恨落晖:一作叹落晖。独沾衣:一作泪沾衣。
鹧鸪天 宋·郭应祥
谁道他乡异故乡。泉江风物似湄湘。钗头缀糁萸偏紫,杯面浮金菊倍黄。
今共古,几重阳。休将往事更平章。舞衫歌扇姑随分,又得掀髯笑一常
清平乐 宋·石孝友
天涯重九。独对黄花酒。醉拈黄花和泪嗅。忆得去年携手。
去年同醉流霞。醉中折尽黄花。还是黄花时候,去年人在天涯。
醉落魄/一斛珠 宋·赵善括
重阳时节。可怜又是天崖客。扁舟小泊花溪侧。细雨斜风,不见秦楼月。
白衣望断无消息。举觞一笑真难得。归兮学取陶彭泽。采菊东篱,悠然见山色。
点绛唇 重阳 元·李俊明
秋树风高,可怜憔悴门前柳。白衣去後。闲却持杯手。
一笑相逢,落帽年时友。群知否。南山如旧。人比黄花瘦。
(二)佳作
九日言怀 唐·令狐楚
二九即重阳,天清野菊黄。近来逢此日,多是在他乡。
晚色霞千片,秋声雁一行。不能高处望,恐断老人肠。
九日得新字 唐·孟浩然
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
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重阳东观席上赠侍郎张固 唐·卢顺之
渡江旌旆动鱼龙,令节开筵上碧峰。翡翠巢低岩桂小,茱萸房湿露香浓。
白云郊外无尘事,黄菊筵中尽醉容。好是谢公高兴处,夕阳归骑出疏松。
重阳 唐·司空图
菊开犹阻雨,蝶意切于人。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
重阳日访元秀上人 唐·司空图
红叶黄花秋景宽,醉吟朝夕在樊川。却嫌今日登山俗,且共高僧对榻眠。
别画长怀吴寺壁,宜茶偏赏霅溪泉。归来童稚争相笑,何事无人与酒船。
重阳山居 唐·司空图
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闲。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重阳四首之四 唐·司空图
白发怕寒梳更懒,黄花晴日照初开。篱头应是蝶相报,已被邻家携酒来。
重阳阻雨 唐·司空图
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
重阳日即事 唐·赵嘏
病酒坚辞绮席春,菊花空伴水边身。由来举止非闲雅,不是龙山落帽人。
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唐·李郢
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
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漂泊 唐·郑谷
槿坠蓬疏池馆清,日光风绪淡无情。鲈鱼斫鲙输张翰,橘树呼奴羡李衡。
十口漂零犹寄食,两川消息未休兵。黄花催促重阳近,何处登高望二京。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唐·白行简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重阳节诗词 篇10
1、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李群玉《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2、驱车先五漏,把菊后重阳。——黄滔《贻张蠙》
3、重阳寒寺满秋梧,客在南楼顾老夫。——耿湋《九日·重阳寒寺满秋梧》
4、故园新过重阳节,黄菊满篱应未凋。——刘沧《送李休秀才归岭中》
5、重阳才过便新寒,去岁如今暑尚残。——杨万里《晚登净远亭二首·重阳才过便新寒》
6、新样西风较劣些,重阳还放海棠花。——杨万里《张子仪太社折送秋日海棠二首·新样西风较劣些》
7、重阳风雨不全篇,春草池塘岂满编。——杨万里《再和谢朱叔止机宜投赠奖及南海集之句》
8、菊径重阳酒,梅花雪后天。——方岳《山居十首·其六》
9、满城风雨近重阳,城脚谁家菊自黄。——方岳《九日道中凄然忆潘邠老之句》
10、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张籍《重阳日至峡道》
11、江湖晚岁勤行李,风雨重阳倒接罗。——方岳《病中酬王尉》
12、重阳风雨何堪别,只和名章当赠言。——方岳《次韵滕和叔投赠·白发相过各暮年》
13、重阳过后开无害,只恐先生不赋诗。——范成大《重阳不见菊二绝·冷蕊萧疏蝶懒飞》
14、留得典刑传菊圃,别篘新酒待重阳。——范成大《王正之提刑见和茉莉小诗甚工·南花宜夏不禁凉》
15、一夜西风开瘦蕾,两年海南伴重阳。——杨万里《九日中军送白菊》
16、三迳虽荒菊尚存,重阳想见露花繁。——赵蕃《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三迳虽荒菊尚存》
17、忽忽重阳今一月,菊花数朵见城根。——赵蕃《招在伯》
18、恰则今年重九日,也无黄菊两三枝。——杨万里《重九日雨仍,菊花未开,用辘轳体》
19、三年客里两重九,去年却得登高友。——杨万里《九日落莫忆同施少才集长沙》
20、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重阳节诗词 篇11
1、 正长安乱叶,万家砧杵。——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
2、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3、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潘希白《大有·九日》
4、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蜀中九日》
5、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杜甫《九日寄岑参》
6、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7、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8、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9、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堕,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李煜《谢新恩》
10、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11、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12、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13、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14、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15、武公不但歌淇澳,贤女犹能唁卫侯。——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16、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潘希白《大有·九日》
17、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18、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九日登高》
19、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20、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21、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重阳日有作》
22、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23、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24、六曲屏山和梦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25、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26、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27、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徐灿《菩萨蛮·秋闺》
28、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文森《九日》
29、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0、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31、肠断裂,搔首一长嗟。——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32、翠微高处,故人帽底,一年最好,偏是重阳。——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33、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王逊《西夏重阳》
34、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35、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6、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37、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杜甫《九日寄岑参》
38、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9、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40、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41、晚酣留客舞,凫舄共差池。——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42、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43、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44、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重阳山居》
45、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辛弃疾《踏莎行》
46、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杜甫《九日寄岑参》
47、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潘希白《大有·九日》
48、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醉花荫》
49、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郑谷《菊》
50、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51、北山白山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52、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重阳感怀》
53、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54、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55、砧杆动微寒,暗欺罗袖。——潘希白《大有·九日》
56、作县几时同志苦,投荒万里倍情真。——王逊《西夏重阳》
57、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58、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辛弃疾《踏莎行》
59、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重阳日即事》
60、是菊花开日,当君乘兴秋。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
重阳节诗词 篇12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
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
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
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
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九日齐安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重阳节诗词 篇13
1、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
2、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3、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徐灿《菩萨蛮·秋闺》
4、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杜甫《九日寄岑参》
5、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6、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韩琦《九日水阁》
7、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8、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9、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10、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杜甫《九日寄岑参》
11、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12、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13、九日悲秋不到心、凤城歌管有新音、——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14、辕门菊酒生豪兴,雁塞风云惬壮游、——王琼《九日登花马池城》
15、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重阳节诗词 篇14
重阳节著名诗词(唐代)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作者:孟浩然(公元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
作品译文:老朋友准备好了丰盛饭食,邀请我到他的农舍做客。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村子四周青山横斜。打开窗子面对着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与你品酒看菊花。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九月九日眺山川,
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
万里同悲鸿雁天。
作者:卢照邻(632年-695年),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
译文: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归心思归烟雾积聚不散。在异乡共同喝着花酒,看见鸿雁天上南来,离家万里之客一同悲伤。
简析:与王勃诗同席而作。人意北归,鸿雁偏又南飞,不正加重人们的情感?祈福的花酒正用来浇愁。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望故乡)
他席他乡送客杯。(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
人情已厌南中苦,(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你为何还要南来?)
作者:王勃(649~676年),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作者: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阳人。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诗与王维齐名,号王孟。其诗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清闲浅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有《孟浩然集》。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译文: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引我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思念起家乡。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少了我一人不在。
作者: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历尽了苦难后双鬓已长满了白发,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传世。
《重阳席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白居易(772~846)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祖籍山西太原。白居易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与李白、杜甫一起被后人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现存诗有2800多首,为唐代存诗数量最多的诗人。有《白氏长庆集》。
《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译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杜牧(803-853)晚唐杰出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世称杜樊川。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重阳节诗词 篇15
《蜀中九日》(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采桑子·九日》(清·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重阳节诗词12
(南宋)辛弃疾《踏莎行》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
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金)段克己《满江红》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
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
盈把足娱陶令意,
夕餐谁似三闾诘。
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头空白,都无语,怀畴昔
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
飒飒凉风吹汝急,
汝身孤特应难立。
漫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元)无名氏《水仙子》
青山隐隐水茫茫,时节登高却异乡。
孤城孤客孤舟上,铁石人也断肠,
泪涟涟断送了秋光。
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
夕阳西下水东流,一事无成两鬓秋。
伤心人比黄花瘦,怯重阳九月九,
强登临情思幽幽,
望故国三千里,倚秋风十二楼。
没来由惹起闲愁。
常记得离筵饮泣饯行时,
折尽青青杨柳枝。
欲拈斑管书心事,
无那可乾坤天样般纸。
意悬悬诉不尽相思,
谩写下鸳鸯字,空吟就花月词,
凭何人付与娇姿。
(元)张可久《折桂令对青》
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
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南朝陈)江总《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元)关汉卿《沉醉东风重九》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明)文森《九日》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清)曹雪芹《螃蟹咏》
桂霭桐阴坐举殇,
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
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
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
月浦空余禾黍香。
(现代)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重阳节诗词】相关文章:
重阳节的诗词12-22
重阳节诗词08-04
关于重阳节的诗词07-04
有关重阳节的诗词07-04
赞美重阳节的诗词07-03
关于重阳节的诗词12-08
有关重阳节诗词10-20
重阳节古诗词07-04
重阳节诗词17首10-04
重阳节经典诗词4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