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评课稿

时间:2023-10-04 07:49:08 其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评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评课稿,评课有利于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怎样写评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评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评课稿

  王老师的这节课几经修改和磨课,最终呈现出来,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流畅如行云流水,与学生配合默契似心领神会,足见她在进入课堂前已对这节课做到心中有数。

  一、教学设计循序渐进,教学过程思路清晰

  王老师设计的这节课让学生有机会完整的经历一个探究过程。课前利用“猜想卡”对学生进行了前测,由“猜想卡”的调查结果引出问题:很多同学认为雨水会改变地形地貌,接下来请同学具体说说,会怎么改变呢?学生进行猜测。但是仅仅是学生的猜测是不够的,一个问题抛出来:到底有什么变化呢?想知道就要做实验。“虽然今天也下雨了,但是到外面观察很麻烦,那么有没有办法让我们在实验室就能研究呢?”自然而然引出模拟实验。学生饶有兴趣的讨论如何去模拟雨水对泥土的作用这个实验。在讨论中进行实验的细致指导。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补充。最后定下来的实验方法是经过学生自己思考,是学生智慧的总和。再进行实验,观察实验过程,汇报发现,共享集体成果。最后学生观看视频,提出问题:什么因素会影响土地被雨水侵蚀的程度?引申到下节课的研究问题。较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课前准备充分,呈现有结构的材料

  由于学生是四年级的学生,二本课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王老师课前设计了“猜想卡”,利用几个简单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即对“地形、地貌”的理解和“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的想法,并且经过统计,发现87%的学生认为雨水会改变地形地貌,为实际教学提供了很好的依据。为学生准备的实验器材也是经过仔细的推敲和琢磨,由最初的“沙子、碰水壶”到最后的“沙土混合、扎了孔的水瓶”,材料越来越趋于严谨和科学,有利与学生实验的设计和实验过程的观察和发现。亦有利于研究过程和方法目标的达成。最后环节,王老师在视频中播放自己去过的具有不同地形地貌的地方照片,紧密联系生活,给学生很强的冲击力,足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思考。

  三、注重学生有证据进行推测和得出结论

  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学生尊重事实,尊重证据的科学思想。教学中王老师对于学生的猜测都不予肯定,而是追问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确定了吗?有哪些证据拿出来?学生在老师的追问下会养成猜测也需要理由,结论需要充分的证据这样的想法。有利于学生科学情感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四、教学细节还需继续琢磨,磨出更成熟的课

  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需要再推敲的细节。本节课两个比较重要的概念:径流和侵蚀。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引导比较模糊,概念的描述不够明确。如果的汇报实验结果时深入挖掘一下表格的作用。对实验前和实验后的泥土和雨水进行充分的比较描述,可能这两个概念的推出会更加容易让学生们接受。

  从这节课中可以看出王老师的用心和努力,不久的将来王老师呈现的课肯定会更有深度,更有魅力。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评课稿】相关文章: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评课稿07-12

评课稿-《走进青春》评课稿08-02

“比”的评课稿09-28

课赛评课稿06-28

《掌声》课评课稿07-30

心理课评课稿01-18

语言课评课稿04-23

课赛评课稿03-08

复习课评课稿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