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与盾》评课稿通用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评课稿,评课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那么你有了解过评课稿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矛与盾》评课稿通用,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矛与盾》评课稿通用1
我想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孙老师的这节课:学生在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文本中,与楚人进行了直接的对话,在说说背背中感悟道理积累了语言,在想象中激发了创造的潜能。整堂课,学生在宽松的课堂气氛中,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在流畅的教学过程中,愉快地学习,自主地体验感悟,大胆地探讨。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充裕的读书空间,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文言文教学要加强读的'指导,文言文又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语言简练,有着特殊的魅力与美,但读起来拗口,所以要反复用心读,不读错字。因此教师应该加强读的指导,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言文的语言美。本节课孙老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安排了大量地读的环节,给学生充分的读书空间,力求通过朗读激发学习古文的兴趣。进入新课时孙老师先是要学生自由读、个别读,把学生带入到文言文的情境之中,点燃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热情;接着是指导学生断句停顿,读出语气;再让学生练读,读流畅。读的方式多,读的面广,学生读书欲望得到满足,初步感悟到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二、学法指导环环相扣,指导到位
在读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古汉语中常用词语的意思,了解文言文中句式的一般规律。孙老师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注意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读书理解分层次,每一层次理解都有不同的目的,达到不同的要求,做到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如果将学习文言文比作一幅国画,那么这一步是一个局部精细勾勒的过程,经过这一步,课文的文言形式已在学生头脑中逐步稀释为相当的白话文,这些学习方法从学生中来又回归于学生中去,学生在读通的基础上再去读懂,并提出不懂地方小组商量、向老师同学质疑。这样几个回合下来,学生在个性化学习中自主探索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教者又注重提炼方法,这节课的教学正体现了这些教育理念,也值得我去好好的学习。
三、重视了文本与生活、与内心情感的联系
《矛与盾》中包括哲学对立统一的思想,对于学生来说难以理解,空洞的讲解只停留在口头,并未入脑入心。学生就能够从这个故事中想到自己的现实生活,告诫自己该如何说话办事,而教师这样的教学设计,既检验了学生对寓意的理解,又有效地引进生活的活水,加深寓意的体会,这也正是寓言的教育作用。
《矛与盾》评课稿通用2
《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是三年级上第七单元的开篇文章。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想的不一样,做的不一样,结果往往不一样。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从以上单元目标和课文的具体特点看,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的思维过程即把矛的自卫和盾的进攻合二为一的过程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
张老师在上本堂课时,教态自然,充满激情,能做到以身示教。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分析张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我认为本课教学的最大亮点是紧扣语文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思考、学会表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分三个方面组织教学。
第一方面:重视学生的初读感知,通过不同形式和不同的侧重点,从生字的读音、字形、以及词语之间,词语在句子中的内在联系,了解生字词的意义。这一步教师做得十分有耐心,“矛和盾”的字形从会意的角度出发,提醒学生写字的注意点,“坦克和履带”的关系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认识履带的作用,从而为下文的`教学打下伏笔。至于“左抵右挡和难以招架”这一组词教师又以现成的铅笔和书本作道具,创设课文情境,体验比赛的紧张激烈,从而形象地理解词的含义。我想这样的教学,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本课的字词,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学习字词的方法策略。
第二方面:重视对语文文字的表达方式的探究。鼓励学生读好课文,在由衷赞叹声中,学生将课文读懂了,并能结合“矛、进攻、盾、自卫”等词语概括了全文主要讲的一件事。同时,教师重点抓住发明家的发明坦克的心理历程,让学生潜心会文,找出写发明家想法的几个句子,抓住关键词,读读议议。“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固然安全”等词句。体会作者用词用句的准确。并引导学生读相关句子。对这几个句子的教学,教师也各有侧重点。
第三方面:巧用表格,探究发明家的思考过程,同时迁移运用课文的表达方式。发明家是如何想到给带“枪口和炮口”的“铁屋子”装上轮子、按上履带的,课文没有具体展开,这便为学生的探究和实践提供了平台。教师及时地抓住了这一机会,激励学生也来做一回发明家,模仿课文中“如果……就……”表达方式,阐述发明的思考过程。在这一过程的教学中,教师引导从读到说到自由写,体现由扶到放的教学原则。
整体上,张老师上课富有激情,表情丰富。但是我也有疑惑的地方,首先张老师的板书是否还未完整,研读部分是否偏重人文,忽略了工具性。语文课离不开学生主动地反复地读,在读中感受语言,在读中积累语言。
这纯属个人意见,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矛与盾》评课稿通用3
《矛和盾的集合》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5课。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
苏老师呈现的这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1、以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先让学生玩“集合”游戏,如“轮子+椅子=轮椅”,“房子+车子=房车”等,形式新鲜又富有生气,孩子们玩的兴致很高,同时也在娱乐的过程中感受和体会了“集合”的含义。这样的.导入自然又不乏趣味性。
2、课题的呈现具有艺术性。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它的作用不可小觑。苏老师并不是直截了当地把课题写出来,在课题的呈现上注重了层次性,先呈现“矛”和“盾”这一组反义词,同时让学生识记这两个字,将课题于巩固旧知相结合。接着再让学生说说矛和盾的作用,然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果将矛和盾集于一身、合二为一,将会如何?”至此课题才完整地呈现出来。整个过程非常自然连贯,同时学生学文的兴趣也油然而生。
3、在讲解坦克的发明过程时,苏老师并不是平铺直叙地进行教学,而是下发道具,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的方式体验坦克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学生自己动手,能够更深刻地记忆,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坦克的发明过程。乐于动手、善于动手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因此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寓学于乐。
但教育是一门缺憾的艺术。也正是因为缺憾让教育越走越远。苏老师在这堂课还需改善的是教学过程中部分的引导语。例如“作者通过那两个关键词表现他的思考的呢?”这句话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还是比较抽象的,因此学生的反映并不够积极,教师没有顺利地达到自己的预设。我认为可以将这个问题具象化,便于学生理解。
《矛与盾》评课稿通用4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有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发展。”今天上午江涛老师执教的《寓言二则》就如充满诗意和美的清泉,缓缓流进学生的心田,浸润着学生的心灵。这节课立足语文,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细细品味的“场”,一个静静思索的“场”,一个书声朗朗的“场”,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语文素养。
本课是一篇古文原文的寓言,文字特别简练,却又不失形象生动。托寓的道理明了深刻,而又颇能让人体味到其中的含蓄和幽默,但因其毕竟是文言文,在文字表达上与现代文有着很大的差异,学生学起来多少会感到有些困难枯燥。这堂课上,江老师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的策略,更在思索一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学习方式。
江老师亲切的语言,自然平实的教态,扎实深厚的教学功底,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都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大家也不难发现,江老师还运用了预习单、学习单的形式,其实这节课是在我区大力推进“三环五步”课堂教学模式这一背景下打造出的一节高效课堂。纵观整堂课,我来谈谈几点看法:
一、关注朗读教学,注重朗读感悟。
语言教学着重于读,文言文教学更基于此,且文言文教学与普通精读课文的读相比,更应着重于读。不读就显不出语言的特点,就品尝不出文中的韵味,就难以理解文章的意思。要反复读,多读,才能理其义。在《矛与盾》这节课中,江老师努力让学生做到了“四读”:
整体读,给学生充分自己读书的空间,力求通过朗读达成正确流利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信心和兴趣。
感悟读,深入理解重点句。古语云:“读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其中对楚人的语言描写,读“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两句时,更是指导朗读的.重点,让学生对照注释,揣摩句意后,指导学生将对人物和情节的理解与读紧密结合,读出了张扬夸耀的语气,体会到楚人说话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个性化读,融入情境,活跃气氛。例如:在指导朗读“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一句时,不仅充分借助文中插图,还创造性的编加插图,再次将学生融入情境,鼓励学生设想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在问这句话时的语气、节奏,尝试个性朗读。于是,白发苍苍的老者、年轻气盛的小伙子,活泼俊俏的小姑娘,一脸稚气的孩子,纷纷从远古走来。具个性化的朗读也活跃了文言文的课堂。
最后,熟读成诵,积累语言。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江老师的课堂上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用自己的话讲故事,熟读成诵,最终把背诵课文变成了自觉行为。还鼓励学生以一篇带多篇,课外继续接触文言文,努力实现“语文课堂与生活零距离。”在一次次的拓展积累中,学生的语文功底、顿悟理解力也会渐渐厚重起来,对文言文的学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关注预习,为高效语文课堂提供有力保障。
每个学生的学习都应当建立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是否能够让学生经历一段有计划、有目的、有成效的预习过程,将从根本上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可以说,没有预习就没有学习。
江老师精心设计了一份详细的预习单,引导学生从读文、识字、搜集资料、理解课文内容等方面对课文进行充分的预习。这份预习单不仅让学生对本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更是教给了学生预习的方法,培养了学生预习的能力。
三、关注学法的指导,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不只是把学生教懂,而是要把学生教会,教会学生怎样自己去获取知识,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要真正实现这一目的,我们不仅要加强教法的研究,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学法的研究,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江老师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学法的指导。
江老师的《寓言二则》中学法指导体现在以下四点:
(1)教给学生学习寓言的方法,即读通、读懂、明理、背诵。
(2)教给预习的方法,教师在课前给学生一份制定好的预习单,让学生按预习单预习,在学完《自相矛盾》这则寓言后,教师又巧妙地安排学生模仿课前发的预习单对《鹬蚌相争》这则寓言设计预习单,进行自学,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这种预习的方法。
(3)教给学生批注方法。
(4)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比如教师在教学中说道:“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更在读。”还有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译文解决文言字词意思等。
四、关注自主合作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学会合作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之一,只有学会合作,学会从他人智慧中获得启迪,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
江教师给足学生时间,按学习单先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合作弄明白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从课堂上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还是挺好的。
五、关注语言训练,彰显语文本色。
江老师准确解读教材,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抠词抠句,潜心会文,认真思考,把语言文字活化学为生动形象的生活画面。
《寓言二则》一课语文训练有很多,比如:
1、紧抓“誉”字,引导学生想象楚人誉其矛和盾时的神态、语言,反复指导学生读好文中楚人说的两句话。我想,文言中“誉”这个字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2、再如,教学“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一句,江老师巧妙地利用插图,引导学生想象这句话会是谁说的,怎么说的,从而很好地理解和读好了这句话。
3、“于物无不陷也”,引导学生感受双重否定句,加强肯定的语气。如果教师再引导学生说一个双重否定句就更好了。
4、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等,这都是语言训练。
此外,江老师的课上还有一点要特别提出的:在拓展环节,江老师用精美的翻页向学生介绍了《韩非子》这本书,由一篇课文引出一本书,把学生从课本引向广阔的课外阅读的天空。这一点很重要,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该成为儿童阅读的点灯人。
教育永远是遗憾的艺术,没有一节完美无缺的课。对江老师的课我想提几点自己的看法。
江老师在请学生表演楚人弗能应也的样子后,问:“他这样子让我们想起一个成语——”老师想引出“张口结舌”,但大多数学生说“哑口无言”,这应该也可以。可是老师没有及时地给予肯定。
教学是慢的艺术,给学生一粒粒种子,然后把他们交给岁月,我们终将看到万涓成水,万木成林,只要我们每天用心撒播种子,我们一定会听到花开的声音。
《矛与盾》评课稿通用5
《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一个发明家把矛和盾的长处集合起来发明了坦克。这篇文章并没有华丽的字眼,它在自然平实的叙述中,说明了“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行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文老师在设计本课时,落实基础知识教学的方法,特别重视利用本课培养学生的想象。整堂课的教学轻松自然,学生学习有乐趣,学习有收获。
文老师紧跟时代步伐,结合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重大国际时事。一开课,就给学生播放了我国在这次庆祝阅兵仪式上的视频。学生在观看时,不仅对历史事件有所了解,而且还对坦克的威力深有感受。这就是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生动画面的渲染,很快吸引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
在接下来的词语教学中,文老师对词语教学方式多样,手段不一,但使学生始终兴致勃勃。记忆深刻的是学生在学习“难以招架”这个词语时,教师是通过具体的肢体语言,通过和学生展开互动,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让学生明白了词语的`意思,并且能够灵活应用。
小组学习开展落到实处,学生探究氛围浓厚。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文老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突破对教学重点的实施。
通过把这个问题分解成三个小问题,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可操作性,同时也将问题进行化简。
最后教学的拓展,文老师再次点明中心“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行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既是对学生人生的正确导向,情感升华.在让学生思维得以拓展的同时,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这种现象,让学生放飞想像的翅膀,大胆设想,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得到飞跃。
《矛与盾》评课稿通用6
我评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5课《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
张老师所讲授的是本课的第二课时,依据课程标准改革精神,以及实验要求,确定了本课的教养、教育和发展目标是在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并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依据实验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结合本课的教材特点,教学重点是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教学难点是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法,民主交流等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有这样几个亮点:
一、复习旧知
识字是读写的基础,人教版实验教材对此十分重视,为了进一步巩固对生字的识记,张老师先指名读了一遍课文,再通过课件出示生字词,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认读,之后,她听写了部分本课要求会写的词语,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接着提问:听写的词语中有不懂的吗?学生互问互答,在理解“大显神威”这个词后,让学生围绕这个词,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提出了“谁大显神威?”“它具有什么神威?”“它为什么能大显神威?”等一些问题。这样就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读书,改变“被动接受”的局面,让学生进入积极的读书状态,在文章中寻找答案,在思考中寻找答案。
二、感悟、理解课文
以疑促读,既把握了课文的命脉,又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感受,维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进取精神,使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学生思维浪花相互激趣、强烈碰撞的信息交换场。学生在读书中不难发现,课文中“1916年,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这生动具体的描述不但解答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还激发了学生说一说对坦克的了解。
质疑是学生求学的重要途径。在质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可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的逐步深人,会产生不同的问题“文中告诉我们坦克是怎么发明来的呢?”学生通过分组学习,在读一读,说一说中,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坦克是怎么发明来的。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张老师采用表演的形式在学生对“左抵右挡”“难以招架”等词语的理解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一方面进行思维活动,另一方面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较为抽象,如能将课文和事例融为一体,在事例中感悟语言,在事例中理解课文,那么教学就会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本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张老师充分采用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我想学,我会学。总之,在尽量尝试着新课程带来的新理念。
《矛与盾》评课稿通用7
《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是三年级上第七单元的开篇文章。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想的不一样,做的不一样,结果往往不一样。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从以上单元目标和课文的具体特点看,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的思维过程即把矛的自卫和盾的进攻合二为一的过程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
分析周艳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我认为本课教学的最大亮点是紧扣语文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思考、学会表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分三个方面组织教学。
第一方面:
重视学生的初读感知,通过不同形式和不同的侧重点,从生字的读音、字形、以及词语之间,词语在句子中的内在联系,了解生字词的意义。这一步教师做得十分有耐心,“矛和盾”的字形从会意的`角度出发,提醒学生写字的注意点,“坦克和履带”的关系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认识履带的作用,从而为下文的教学打下伏笔。至于“左抵右挡和难以招架”这一组词教师又以现成的铅笔和书本作道具,创设课文情境,体验比赛的紧张激烈,从而形象地理解词的含义。我想这样的教学,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本课的字词,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学习字词的方法策略。
第二方面:
重视研读感悟,重视对语文文字的表达方式的探究,做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共振。这节课,教师重点抓住发明家的发明坦克的心理历程,让学生潜心会文,找出写发明家想法的几个句子,抓住关键词,读读议议。对这几个句子的教学,教师也各有侧重点。
第一处:着重引导“你从哪儿看出这只是发明家的一个想法,非真实存在。”由此了解“如果.....就”这对关联词的用法。
第二处:在想到自卫的基础上,发明家又想到了“自卫是为了更好的进攻”,两种想法是如何巧妙连接,了解“可是”这个转则词在文中的特殊作用。
第三处:抓住“对了,当然”等词,通过朗读,体验发明家思考问题的执着和灵感突现所产生的快乐感。
第三方面:
巧用文中空白,探究发明家的下一步的思考过程,同时迁移运用课文的表达方式。发明家是如何想到给带“枪口和炮口”的“铁屋子”装上轮子、按上履带的,课文没有具体展开,这便为学生的探究和实践提供了平台。教师及时地抓住了这一机会,激励学生也来做一回发明家,模仿课文中“如果......就”“可是”等的表达方式,阐述发明的思考过程。在这一过程的教学中,教师引导从读到说到自由写,体现由扶到放的教学原则。但是我觉得这一步可以做得更好些:
1、板书中的两个问号到底是什么,可先让学生先想一想。
2、教师激励性的语言可以再提升一点,情趣可以调动得更好些。
3、教师可能更多的关注了学生是否解决了问号,是否套用了句式,对说话时出现语病,就来不及注意了。
4、如果句式中加上“于是”可能会更通畅些。
作为“我是学生的角度”给周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
1、文中的发明家是谁?我想知道。
2、当周老师提问:发明家的第一个想法是站在什么角度来思考的?对我来说,有些听不懂。
《矛与盾》评课稿通用8
在高新区小学语文“关注文体、凸显语用”校际教研活动中,毛老师执教了《矛和盾的集合》,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关注文体,凸显语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也着力突显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和诠释,尤其在语用方面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首先。在课前交流中,引入了《自相矛盾》的成语故事。未成曲调先有情,成语故事与课文学习的内容息息相关,为课文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安排独具匠心,这样的'课前谈话有实效,值得提倡。
其次,第二学段教学目标准确,重点突出。本课在字词句的教学上,扎实有效,不流于形式。比如矛、盾的教学,通过图片了解字义,再从字形分析到汉字的书写。再如集合的教学、通过直观贴图达成对履带一词的理解、通过动作演示理解左抵右挡、招架的理解等等,能够始终做到关注学生对字词的学习,完成学段目标的意识强烈。
再次,能够根据文本特点选择语用练习的落脚点。文章第2至4自然段重点介绍了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这段话有着严密的逻辑顺序,课堂的研读推进紧紧抓住这一特点。首先用不同的符号划出遇到困难——怎么思考——怎么解决,接着通过演示、朗读、复述等方式整理这一逻辑关系,然后进一步拓展到其他类似发明的发展过程。这一语用训练主要集中在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有层次、有实效,也凸显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
本节课给了大家很多启发,也可见教者的用心。
【《矛与盾》评课稿】相关文章:
《矛与盾》评课稿03-05
《矛与盾》评课稿【精品】08-29
《矛与盾》评课稿集锦04-11
《矛与盾的集合》评课稿06-09
矛和盾的集合评课稿06-03
矛和盾的集合评课稿04-03
《矛与盾》评课稿7篇06-08
《矛与盾》评课稿11篇03-05
《矛与盾》评课稿(11篇)03-05
《矛与盾》评课稿精选11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