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策略》评课稿[集锦2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评课稿,所谓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评估,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课堂上的教育行为作出正确的解释。那么评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策略》评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策略》评课稿1
10月29日上午,受学校领导指派参加“四校教学研修共同体”的第二次教学研讨活动,一上午学习了两节三年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课,一因为是新教材,二因为我是任六年级的数学课,对教材的把握可能不够准确到位,所以说对两位上课教师的课,谈不上是评课,只是向大家汇报一下自己的收获吧。
这两节课各有所长,各有特点,王xx老师的课侧重于学生对问题的解决,王奕老师的课侧重于培养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形成。王xx老师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在学生初步探索一些事物隐含的规律,掌握一些找规律的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以及由此而引申出来的数量关系,为以后学习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知识打下基础。课堂中教师注重让学生动起来,以学生为中心,如:让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正方形和圆片,要做到一一间隔等),动笔圈一圈(一只小兔和一朵蘑菇圈成一组等),动手画一画、数一数等这些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能力,这一点就很值得我学习,我平时在这方面做得就不够好。但是我觉得这节课中教师讲的有点多,学生说的太少了,低年级的学生爱表现,学会了一点知识他们就爱炫耀,练习时就应该鼓励他们,让他们把学到的内容向老师、学生好好显摆显摆,这样不就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了吗?
王奕老师上的是“从条件出发,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段内容并不是给学生建空中楼阁,学生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从条件出发”的知识,而且在一年级的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减法的第一课时中,已经渗透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例题是图中有2个小朋友在浇花,又走来3个小朋友,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条件出发(又走来),只不过那时学生的思考还处于经验阶段,并不知道解决问题时隐藏在“背后”但又支撑着问题解决所应用的策略。而王奕老师在处理这段内容时,他把例题的条件一个一个的出示,每出示一个条件,就在下面划上红线做上标记并且写上条件一,给学生以适当的暗示,而且教师没有直接出示问题,而是问学生从这些条件当中你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教师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引领学生走向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地方不论是对教材的处理,还是对学生的引领,都值得我学习,也许对于一些老师来说还不知道该怎么向学生讲明这是“从条件出发,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内容,王老师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地抓住了本课的重点,突破了难点,多么精彩的一次学习大餐哪!
学习完这两节课我的最大感触是:教师怎么教可能只是一种形式,如何能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内化吸收才是根本。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的共同活动,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的,也就是课堂上我们对学生的参与度究竟关注了多少?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策略》评课稿2
10月29日上午,受学校领导指派参加“四校教学研修共同体”的第二次教学研讨活动,一上午学习了两节三年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课,一因为是新教材,二因为我是任六年级的数学课,对教材的把握可能不够准确到位,所以说对两位上课教师的课,谈不上是评课,只是向大家汇报一下自己的收获吧。
这两节课各有所长,各有特点,王xx老师的课侧重于学生对问题的解决,王奕老师的课侧重于培养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形成。王xx老师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在学生初步探索一些事物隐含的规律,掌握一些找规律的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以及由此而引申出来的`数量关系,为以后学习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知识打下基础。课堂中教师注重让学生动起来,以学生为中心,如:让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正方形和圆片,要做到一一间隔等),动笔圈一圈(一只小兔和一朵蘑菇圈成一组等),动手画一画、数一数等这些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能力,这一点就很值得我学习,我平时在这方面做得就不够好。但是我觉得这节课中教师讲的有点多,学生说的太少了,低年级的学生爱表现,学会了一点知识他们就爱炫耀,练习时就应该鼓励他们,让他们把学到的内容向老师、学生好好显摆显摆,这样不就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了吗?
王xx老师上的是“从条件出发,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段内容并不是给学生建空中楼阁,学生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从条件出发”的知识,而且在一年级的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减法的第一课时中,已经渗透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例题是图中有2个小朋友在浇花,又走来3个小朋友,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条件出发(又走来),只不过那时学生的思考还处于经验阶段,并不知道解决问题时隐藏在“背后”但又支撑着问题解决所应用的策略。而王奕老师在处理这段内容时,他把例题的条件一个一个的出示,每出示一个条件,就在下面划上红线做上标记并且写上条件一,给学生以适当的暗示,而且教师没有直接出示问题,而是问学生从这些条件当中你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教师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引领学生走向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地方不论是对教材的处理,还是对学生的引领,都值得我学习,也许对于一些老师来说还不知道该怎么向学生讲明这是“从条件出发,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内容,王xx老师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地抓住了本课的重点,突破了难点,多么精彩的一次学习大餐啊!
学习完这两节课我的最大感触是:教师怎么教可能只是一种形式,如何能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内化吸收才是根本。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的共同活动,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的,也就是课堂上我们对学生的参与度究竟关注了多少?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策略》评课稿】相关文章:
解决问题策略评课稿09-18
《解决问题策略》评课稿03-25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评课稿06-03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评课稿06-03
【热门】《解决问题策略》评课稿08-29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评课07-02
《解决问题策略》评课稿(精选17篇)08-04
《解决问题策略》评课稿(13篇)05-17
《解决问题策略》评课稿13篇04-27
《解决问题策略》评课稿10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