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孔子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孔子教学设计1
1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2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课文在叙述孔子拜师这件事时,线索非常清楚。
3重点难点
1、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2、通过品读和积累语句,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不畏艰辛及彬彬有礼的品质和老子谦逊有礼、诲人不倦的品质。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咱们上课前先来做个热身运动,把你们积累的孔子名言与大家分享吧!
生: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生: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师: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意思也就是说三个人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值的我学习的人。孔子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第17课。(板书课题)课题为什么用拜师,不用求师,也不用认师呢?
(出示课件:说文解字说,拜者,服之甚也。)
师:服,崇敬,佩服。甚,到了极点。谁来读课题?(指名读)
师:听出了你的崇敬,你的佩服。好!全班一起带着动作读课题。(齐读)
活动2【导入】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师:孔子拜谁为师?关于老子你们知道多少,请看老师为你们收集的资料。
(出示课件)
师:老子的学问这样渊博,孔子对他佩服到了极点,千里迢迢,洛阳拜师,他是怎样拜师的呢?请大家翻到课本第67页,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孔子拜师艰辛的词语。
师:谁来说说最能体现孔子拜师艰辛的词语是什么?
生: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师:很好,老师来写,同学们书空。(板书: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是啊!走到洛阳不容易。还有吗?
生:风尘仆仆
师:是的,这些词语写出了孔子一路的奔波劳累,告诉我们孔子在拜师途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请看。(出示课件)
师:假如你们现在都是孔子,在这样的环境下,你会怎么做?
生:我会冒着风雨继续赶路。
生:我会戴上斗笠继续前进。
师:嗯!你真是拜师心切啊!这么大的'风,这么大的与,孔子,你等风停了,雨住了再走好吗?
生:不好!我想早点见到老师,学到更多的知识。
师:天黑了,路上有野兽,危险啦!孔子,你等天亮了再走好吗?
生:不好,我要早点赶到洛阳,迟到了,老师就不收我了。
师:茫茫雨夜,没有旅店,孔子,你怎么睡觉啊?
生:我就在破庙里打个盹。
师:荒山野岭,没有人家,孔子,你怎么吃饭呢?
生:我就摘点野果子吃。
师:求学艰辛,求知若渴啊!像这样风雨无阻,白天赶路,晚上也在赶路,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生:日夜兼程
师:像这样顶风果腹,露天睡觉,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生:风餐露宿
师:谁想读这两个词语?(指名读)还有谁想读?
师:现在老师把这两个词语送到句子中去,谁想读?(出示课件:“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人人想读,人人乐读,达到一个情感的共鸣】
活动3【导入】
三、研读课文,感悟品行:
师:孔子历尽艰辛,终于走到了洛阳,师生见面有一段非常生动的对话,请大家自由朗读孔子和老子对话的片断,把你喜欢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感悟人物品行:谦逊有礼:】
品读人物的言行: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孔子与老子的谦逊有礼?
B、辨析近义词:“迎候、等候”,在这两句句子里,这两个词可以调换吗?为什么不能调换?
C、演读:同桌合作——展示评议。理解破折号的含义。
D、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3、小结
(三)自学1、3自然段,体会孔子的虚心求学和老子的诲人不倦。
孔子教学设计2
一:热身运动
师:同学们,咱们上课之前先来个热身运动,把你积累的孔子名言跟大家分享吧。
生汇报交流
二:读课题
师: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意思吗?意思是说三个人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孔子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7课孔子拜师(学生齐读)
师:课题为什么用拜师,而不用求师、认师呢?(出示课件)说文解字说拜者,服之甚也。服,崇敬、佩服。甚,到了极点。谁在读课题(出示课件)
学生读课题
师:听出来了,孔子对老子十分的尊敬。我们带上动作齐读课题。
师生带动作齐读课题
三:听写生字
师: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听写本课的生字。
听写生字风尘仆仆学无止境等候传授
师评议
四:学习课文
(一)师:孔子拜老子为师,师板书老子,关于老子,你知道多少?可以看看老师给你们的资料。
学生汇报
师:老子的学问渊博,孔子对他佩服到了极点,所以千里迢迢的来到洛阳拜他为师,孔子是怎样拜师的呢?打开课文67页,小声读第三段,画出最能体现孔子拜师艰辛的词语。
学生小声读课文
师:谁能说说最能体现孔子拜师艰辛的词语。
生: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师板书)请跟老师书空
师:这些词语写出了孔子求知路上的不易。听(出示课件)风声、雨声、雷声。
学生认真听
师:假如你是孔子,在这样的环境下,你会怎么做?
生:我会怀着永远不放弃的希望向前走着,去洛阳拜师。
师:又是风来又是雨,孔子你停一停,好吗?
生:不好,早点见到老师,就能学到更多知识。
师:天黑了,孔子你停一停,好吗?
生:不好,我得赶路。
师:困了,孔子你怎么不睡觉啊?
生:我在树上打个盹就行了。(全场笑)
师:饿了,孔子你怎么不吃饭啊?
生:我会去树林里找野果子吃。
师:求学艰辛啊,像这样白天赶路晚上也在赶路,就是哪个词?
生齐说:日夜兼程。
师:像这样顶风吃饭在露天睡觉,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生齐说:风餐露宿。
师:带着你的理解和感受,谁能把这两个词语读一读。
指两名学生读
师:现在,老师把这两个词语送到句子中去,(出示课件)谁会读这个句子?
生(朗读):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师:她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她读得好,因为她把“兼”读得急,看出很辛苦。
生:我从“兼”字感到孔子日夜赶路,很急、很辛苦。
师:那你读一读。(学生朗读。)还有谁来读?
(一位学生站起来朗读)
师:她读得怎样?
生:我觉得她读得很好,因为她把“终于”读得很重,说明孔子很高兴。
生:因为孔子终于走到洛阳,可以见到老师,很高兴,所以我读得响。
师:好,只要你想得有道理,爱怎么读就怎么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两句。
学生自由朗读
(二)师:孔子历尽艰辛,终于走到了洛阳。师生见面,有一段非常生动的对话,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中描写孔子和老子对话的片段,把你喜欢的`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
师:谁能够把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呢?
(指名读)师:你喜欢读谁的话?你呢?
一生读孔子的话,一生读老子的话。两个学生分角色读(两组)
师:请你再来读读老子说的第一句话。生1读
生2读(生2):你是——(学生拖长音,读出疑问的语气。)
师:你们喜欢谁的读法?
生3:应该带有疑问的心情(语气),所以要拖长音,表示我不认识,他怎么认识我?所以“你是——”
三位学生分别带着疑问来读一读
师:好,读出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这里的破折号“——”表示疑问。你喜欢谁的话?
师:谁再来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可以是其中的一句或者两句。
生4:我喜欢孔子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师:可是老师有时明白,有时不明白,把老子的知识学完了,学习就到头了吗?
生4:知识很多,永远学不完。
师:现在是三年级——
生4:还要读四年级,三年后读中学,再读大学。
生5:还要考博士。
师:学习就完了吗?
生6:还要考研究生。
师:是啊,工作了,还要学习,这就叫——
生(齐):学无止境。(老师板书)
师:谁能读读这句话?
指名读、齐读(读出知识的浩瀚无边)
师:你还特别喜欢那句话?
生1读: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师:非常好,非常有礼貌,彬彬有礼,有礼有节,值得大家学习。
生2: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吧。
师:求知心切呀。
生3: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师:这个老子真高兴,因为他终于见到了孔子。我们来看,句子中有一个词:迎候,什么是迎候。迎(学生接)迎接、侯(生接)等候。合起来,迎候的意思是?
生说
师:像这样理解一个词语中的一个字就能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是一种非常好的办法。老子,您老已经70多岁了,请您坐在车上等候可以吗?
生:不行,我坐在车上等候,表示我对你的不尊重。
师:多么谦和、知礼的老子呀!假如你就是老子,你会怎样迎候孔子?
指生上台表演(他会怎么说怎么做)
师:咱们现在要在现孔子和老子见面时的情景,分角色表演,我们同坐两个先试一试。
学生试着表演,师相机指导。请一组上台汇报。
师:当时的情景是这样的:在洛阳城外。。。。。。上前行礼,问道:学生表演。
(三)第三段
师:从此以后,老子怎么教?孔子怎么学?默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师:孔子是怎么学的?
生(朗读):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师:如果用课后孔子的名言来说,孔子怎么学?
生:温故而知新。
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知道及时复习巩固,真了不起。
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没有不懂装懂,学得实在。
师:老子怎么教?
生(朗读):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师:真是无私呀,不怕孔子超过他。老子还会怎么教?
生:老子一丝不苟地教孔子,一下也不会觉得孔子很烦。
生:老子一字不露地教孔子。
生:老子一心一意地教孔子。
生:老子专心致志地教孔子。
师:我们来齐读这句话。老师领读,孔子怎么学?生读
老子怎么教?生接读
(四)师:想不想夸夸他们呀?
生:孔子的学问很渊博,我尊敬他、佩服他!
生:我夸老子:老子非常无私,毫无保留地教,不怕孔子超过他。
生:我夸孔子:他勤学好问,又谦虚。
生:我夸孔子:孔子的学问已经远近闻名,还去拜师,值得我们学习。
师:对古人的赞美,可以用一副对联——(板书)“孔子拜师学无止境,老子授徒毫无保留”现在要把上下联的后四个字换一换,你认为可以用什么词语?上联——
生:随时请教谦虚好学勤学好问专心致志谦虚谨慎
师:下联——
生:一字不露一心一意一丝不苟专心致志不厌其烦
师:横批——
生:虚心接受流传千古专心致志敬佩敬重
师:带着崇敬的心情齐读对联
孔子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二 过程与方法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三 情感与价值观
③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4 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学习者分析:
学生对二千多年的孔子及老子很陌生,需要老师的教导。应该在多读基础上了解拜师的过程。再来体会他们的品行。
教学重难点: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这些词语: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三、研读感悟、总结
②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座听。
③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③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重难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①认读、书写生字。
同桌交流记忆这些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小”字的写法。然后练习写生字。
②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③引入:大家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二、朗读感悟
①生自由练读。
②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③师引读。
三、演读感悟
①分小组演一演。
②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先议论一下哪些字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完后适当展示、指导。
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引用孔子的名言)。
四、总结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板书:
17、孔子拜师
远近文明 风餐露宿
总觉 不够 日夜兼程 学无止境
上前行礼
课后反思:
通过学习,达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对字词掌握很好,理解了课文内容,也懂得了孔子、老子的 为学要勤奋、谦虚、等品行。
孔子教学设计4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信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2、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3、帮助学生认识“仲、儒、蔡、祭祀”;会写“仲、育、儒、仁、核、怨、粮、祭祀;”理解“、儒家、核心、抱怨、祭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已及人”等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以及他在中华文化史上重要地位。
课前准备:学生可从不同途径,网上、书籍、向家长了解等方式了解孔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近来央视百家讲坛,于丹教授在为我们解读《论语》,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于丹教授说,《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其实《论语》在古代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是一部传世的经典,二千多年来它一直影着中国人的思想。
你们知道《论语》的作者是谁吗?(孔子)
2、课前,同学们都从不同途径了解孔子,请大家初步交流一下。
(学生可从孔子的生平、著作、言论、小故事等方面去谈)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全文,教师提醒读准生字音,看清字形。
2、指名学生依次朗读各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点朗读情况,注意正音。
三、交流预习成果
1、学生交流易读错的字音,和易错的笔画
读音:如仲(zhòng)儒(rú)祀(sì)
笔画:如怨(夕)祭(夕)祀(巳)
2、需了解的词意
儒家: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学说内容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它的经典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最高教条,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也为后代保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仁:古代儒家的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相互亲爱。
隐晦:不明显,不容易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四、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结构)
一、(1、2)孔子的生平。
二(3-8)讲述孔子的几个故事。
2、默读1、2自然段,思考:为什么称孔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指导学生一边默读思考,一边画下关键的词句)
要点:(1)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期儒家学说,教导人们怎么为人处世。因此,人们称他为圣人。
(2)流传于世的一部《论语》,其中许多思想,可让人终生奉行,而且沿用至今。
点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联系这句话的意思,举举生活中的实例,想想,孔子是在教导我们做什么样的人?
师总结:人要学会关爱别人,这就是儒家理论中最核心,最精髓的东西“忠、恕”,――宽容。
第二课时
一、整体入手,回顾全文
1、指名读课文,思考:文中讲述了关于孔子的哪几个故事?
(可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
(1)、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不喝盗泉水
(3)、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
(4)、晚年读《周易》
二、细读课文,品读感悟
1、默读第2-5个故事,抓住重点的语句去品味,通过孔子的言行,你悟出了什么?
2、小组间交流(2-4人左右)
3、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第二个故事
1)为什么孔子口渴的厉害,却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
[盗,即盗窃,由此可看出孔子对偷盗行为的厌恶,认为“盗”不是君子之举,人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取,“盗”是可耻的,因此对“盗泉里的.水反感,不喝盗泉里的水。]
第三个故事
1)你怎么理解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可结合生活实际谈。
(君子由于有修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小人心中无德,穷困时自然不择手段,获取利益)
引导学生感悟: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穷困不要紧,重要的是有节操,有乐观的生活态度。
2)孔子为什么说了解一个实在不容易啊?
[眼见不一定为实,内心的想法太主观,要从多种角度,不同方面,全面地去了解一个人]
孔子知道错怪颜回,才有此感叹,从他的感叹中,你觉这是一位怎样的圣人?
[肯于反思,肯于自省,才能不断拥有智慧]
※引论语: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想像着孔子当时的心情,读读他对弟子们说的话,再指名读,带着理解。
第四个小故事
抓住故事中的重点词,试用一些成语或词语,来形容孔子的学习精神?
[笃信好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活到老,学到老……]
三、整体回顾,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以几个小故事的形式,让我们品味感悟二千多年前孔子这位圣人的思想,能否结合你学习生活中,谈几点感受。
总结:简单的真理穿越千古,深入人心,让我们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也让我们的心灵被唤醒,我们今天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孔子的思想博大深厚,让我们试着沉下来潜心读读关于孔子的书,试着读读《论语》。
四、作业:
1、推荐阅读同步阅读中的《孔子的故事》、《庄子传奇》,2、如有兴趣,可阅读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并写。
板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推己及人
孔子 不喝盗泉水 安守节操
君子与小人 识人不易
晚年读《周易》 学而不厌
1.《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2.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3.小学课文孔子拜师的教学设计
4.《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与反思
5.孔子游春教学设计(优秀)
6.《孔子拜师》教案
7.《孔子拜师》教学反思
8.《孔子游春》说课稿
9.《秋天》教学设计
10.社戏教学设计
孔子教学设计5
设计思路:
《孔子》一文是根据《论语》等相关资料编写的。文章按照“总起――分述”的思路行文,先介绍孔子的生平概况,再具体讲了孔子生平中有代表性的几件事情。通过对孔子语言行为、神态心理的描写,充分体现了孔子推己及人、厌恶偷盗、敢于自省、勤奋好学等方面的品德,突出了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课文内容含量大,语言较为深刻,因此在课前让学生查阅有关孔子的资料,力求缩小他们与生活在二千六百多年前的孔子之间的时空差距。课堂中注意引导学生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进而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特点,了解文中故事所蕴含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回归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回归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要求学生读读关于孔子的书,试着读读《论语》,借此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不断从经典的书藉中汲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 些思想主张。
2、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3、帮助学和认识“仲、儒、祭、祀”;会写“仲、育、儒、核、厉、粮、怨、 祭、祀、覆”;理解“教育、儒家、祭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翻来覆去”等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体会文中所蕴含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及他在中华文史上重
要地位。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孔子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一)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聊聊你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名人。学生畅所欲言自己崇拜的明星,在此基础上,课件出示孔子画像,让学生猜猜这位名人是谁?相机引出课题,教师板书:孔子。
(二)齐读课题后,学生以课前准备简要交流有关孔子的资料。
(三)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位名人,看看从文中我们又会知道些什么。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既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又拉近了学生与生活在二千六百多年前的孔子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探究文本奠定了感情基础。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一)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注意本课的生字新词,遇到读不顺的地方多读几次。
(二)检查初读效果
1.指名学生依次朗读各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点朗读情况,注意正音。
2.学生交流易读错的字音和易写错的笔画。
读音:如仲(zhòn?溃? 儒( rú ) 祀(sì)
笔画:如怨( ) 祭( ) 祀(巳)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练读中先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为理解文本扫清障碍。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胳
(一)默读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孔子的什么?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试着把课文分为几个部分。
(二)交流读书情况,明确分段情况。
全文共分两部分:
一、(第1、2自然段):孔子的生平概括。(总起)
二、(第3-8自然段):讲孔子的.几个故事。(分述)
【设计意图】新课标淡化了分段,概括段意等有关段落教学的要求,但淡化并不等于不要,这篇文章按照“总起――分述”的思路行文,充分利用文本的特点,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这是非常务实有效的。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感悟品味
(一)默读1.2自然段,思考:为什么称孔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指导学生一边默读思考,一边画下关键的词句)
(二)学生交流读书情况
要点:
1.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期儒家学说,教育人们怎样为人处世。(课件显示孔子讲学,众多弟子学习的情景图片。)
2.流传于世的一部《论语》,其中许多思想,可让人终生奉行,而且沿用至今。(读读课后“阅读链接”中的句子)
点拨:
儒家: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因孔子曾做过为贵族相礼司仪的儒而得名。学说提倡以仁为中心的礼、义、忠、恕、孝、悌、中庸等道德观念。主张德治、仁政,主张伦理教育。
仁:古代儒家的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亲爱。
【设计意图】学生理解有困难的地方,教师的点拨、讲解是有必要的,这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帮助。
(三)教师小结,指导朗读
“仁”――(教师板书“仁” )儒家理论中最核心,最精髓的东西,它也使我们初步了解了孔子。我们在为二千六百多年前就创立了儒家学派的孔子自豪的同时,也产生一种由衷的敬佩之情,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自由朗读第一部分,读出敬佩、称赞、自豪的语气来。
【设计意图】在实施课堂交流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当随时注意引导学生回归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进一步感悟。
五、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
2.抄写课文的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孔子有哪些了解?
这节课,我们通过再次阅读课文更进一步地走进孔子。
【设计意图】对上节课所学内容的回顾,有助于引出本节课的学习。
二、精读第二部分,了解孔子的几个小故事
(一)默读课文,思考:文中讲述了关于孔子的哪几个故事?可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
1.学生默读思考,在书上写出每个故事的小标题。
2.反馈列小标题情况。
故事一: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故事二:不喝“盗泉水”
故事三: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
故事四:晚年读《周易》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
(二)细读课文,品味感悟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文中故事,多读几次,看看能读懂什么,想想在这些故事中蕴含着哪能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在感受最深之处可做简要批注。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收获,提出自己的疑问,相互释疑。
【设计意图】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去读,一是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读书,二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
活动中,与文本充分对话,在对话中读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学生,教师点拨。
抓住文中描写孔子的言语行为,神态心理的语句,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和这些故事中所蕴含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1)(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中重点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引导学生理解句子:
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表现了孔子怎样的处世准则?用文中的一个成语加以概括。(师板书:推己及人)
②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这方面的经历。
(2)(课件出示第五自然段重点句:君子在穷困时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时会为所欲为。)启发思考
①“君子”、“小人”分别指什么人?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君子指那些德行端正,品质高尚的人。“小人”指那些道德败坏,品质恶劣的人。)
②联系上文(第二个故事)想一想:孔子的什么行为称得上君子?(不喝“盗泉”水)
③从孔子的言行中,你又感受到什么呢?(板书:君子自律)
(3)(课件出示第七自然段孔子对弟子们说的话)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
(可启发学生体会如下两点:①孔子有敢于自省的勇气。如他所说:“吾日自省吾身。”“见其过而内自。”每个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只有不断自我反省,发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才能不断提高和进步,逐渐走向完美。②认识、了解一个人,如果仅从表面看到的现象和一时产生的感觉,去作出判断,常常会出现失误。只有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思考,得出的判断才可靠,结论才正确。推而广之,认识、了解一件事,一种物,也是这样的。)
(4)(课件出示第八自然段第4、6两句话)讨论:这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孔子读书的情景?(动作、语言)试用一些成语或词语,来形容孔子的学习精神。(勤奋好学、学而不厌、笃信好学、发愤图强、活到老,学到老)
在理解、品味的过程中,相机指导学生朗读有关句子,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如对第三自然段和第五至七自然段,可以安排分角色朗读,弟子的疑问语气及孔子对弟子的循循善诱,都可以在朗读中充分体现;第八自然段孔子怎样读《周易》的语句可以带着称赞、敬佩的语气读。指导学生要读得恰如其分,读出其中所蕴含的感情。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在小组内说说,再推选出最优秀的同学在全班说。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采用有效的阅读方法: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进而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特点,体会文中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获得思想启迪。在学生交流的同时,要尽可能地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齐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受到思想的启迪。
三、整体回顾,总结延伸
1.教师谈话:这篇课文以几个小故事的形式,让我们品味感悟二千六百多年前孔子这位圣人的思想,能否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谈几点感受。
2.学生谈感受。
3.总结延伸:简单道理穿越千古,深入人心,我们秉承圣人的思想主张,处世准则,也让我们的心灵被唤醒。但我们今天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让我们试着沉下来潜心读读关于孔子的书,试着读读《论语》。请同学们课后找一篇《论语》中的故事读一读,想一想这个故事给自己带来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不断地从经典书藉中汲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板书设计: 推己及人
孔子 君子自律
敢于自省 勤奋好学
“仁”
孔子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2、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字句,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3、认识“仲、儒、祭、祀”;会写“仲、育、儒、核、厉、粮、祭、祀、覆”;理解“教育、儒家、核心、抱怨、祭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等词语。
【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孔子的几个小故事,感悟孔子厌恶偷盗,敢于自省,勤奋读书等方面的品德。
【教学准备】
课件:孔子的画像、生平简介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设计流程】
第一课时
一、畅所欲言,引入揭题。
同学们,对于老师,大家都非常熟悉,能说说你对老师的认识吗?(学生可就自己认识的教师畅所欲言)
在中国古代,有一位最有名的老师,他“弟子三千,贤者七十八”,真可谓“桃李满天下”。他被中国人尊为“万世师表”,他是谁呢?(板书课题:孔子,读题。)
读了课题,你最想了解孔子的一些什么呢?请说一说。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注意本课的生字新词,可借助文中拼音多读几次。
2、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互当小老师纠正不正确的读音。然后再请几位学生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孔子生平的哪些情况?讲述了他的哪几个故事?用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的意思。
故事1: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故事2:不喝“盗泉”水
故事3:谈“识人不易”故事4:晚年读《周易》
四、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
2、抄写课文的新字生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些什么?(让学生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等谈谈自己第一课时的收获。)
二、精读课文,感悟品味。
(一)精读第一段,了解孔子的生平概况。
1、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思考:这两段介绍了孔子的什么?
2、结合插图,根据课文中的内容,向同桌介绍孔子的生平概况。
3、出示课件,结合有关图片,向学生介绍孔子及《论语》。
(二)精读第二段,了解孔子的几个小故事。
1、读孔子的几个小故事,思考:你觉得孔子是个怎样的人?(厌恶偷盗,敢于自省,勤奋读书)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多读几次,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提出自己的疑问,相互释疑。
4、汇报点拨。
抓住文中描写孔子的言语行为、神态心理的语句,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并认识孔子的形象风貌: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做事要将心比心,自己所不愿的,也不要强加于人。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这方面的经历。
(2)“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君子”“小人”分别指什么人?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君子”指那些德行端正、品质高尚的人。“小人”指那些道德败坏、品质恶劣的人。)
(3)“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可启发学生体会如下两点:①、孔子知错即改,有自我反省的勇气。正所谓:“吾日三省吾身”“见其过而内自讼。”每个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只有不断自我反省,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才能不断提高品质,逐渐走向完美。②、认识、了解一个人,如果仅从表面看到的现象和一时产生的感觉,去作出判断,常常会出现失误。只有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思考,得出的判断才可靠、结论才正确。推而广之,认识和了解一件事、一种物,也是这样的。)
在理解、品味的过程中,相机指导学生朗读有关语句,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如读第一自然段对孔子的生平简介和第八自然段孔子怎样读《周易》的语句都可以带着称赞、敬佩的语气读;对第三自然段和第五至第七自然段,可以安排分角色朗读,弟子的疑问语气及孔子对弟子的循循善诱,都可在朗读中充分体现,指导学生要读得恰如其分,读出其中所蕴含的感情。
5、选择自己的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在小组内说说,再推选出最优秀的同学在全班说。
三、总结拓展,作业布置。
1、说说自己学习了这篇课文的收获。
2、作业:找找有关孔子的书来读一读。如:《孔子的故事》等。
孔子教学设计7
一、研究目标
从学习的职能来说,独立学习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合作讨论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没有独立学习做基础的讨论犹如空中楼阁,没有经过个体独立思考而展开的讨论如无源之水。离开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深入思考,相互间的交流和讨论就不可能有深度,不可能有真正的互动和启发,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观点跟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为了做到吸取有效成分,修正、充实自我观点,所以组织本课中的合作学习。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孔子论水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3、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之间的情谊。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播放歌曲)知道是什么歌吗?
2、春天,仿佛是大自然的精灵。总是在我们不经意间,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装点着世间万物。春回大地千山秀,中国是一个文化的`国度。你能在诗歌中找到春天吗?
(二)体悟春情
1、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也有写春的文字,找出来读一读,哪打动了你的下心弦。
2、再次用心读,在你的眼中,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3、仿写
4、引读
(三)感受孔子人格魅力
1、就在这美丽的泗水河畔,25XX年前的一天,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尽情地游玩,他们在游玩之时都说了些什么呢?请快速浏览后面的文字,哪段文字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了解一个人的心灵世界,走进一个人的心灵世界。读读他的话,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让我们研读孔子的话,走进孔子伟大的精神世界。自由读,想一想,(1)孔子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展开的?(2)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
3、(1)小组合作:1每小组任选其中一点说说自己的理由。
2各组员独立思考,有自己的理解
3小组内交流,让感受和想法走向深入。
(2)交流
4、你还能说出水的其他特点吗?
(四)孔子总是想方设法开导弟子,他期待着每个弟子都能成为真君子,于是他兴致勃勃地和子路,颜四说起了志向。
1、子路和颜四的志向各是什么?他们各是怎样的人?
2、孔子听后的反应呢?
3、看了孔子的反应,你觉得他偏心吗?(齐读第10自然段体会)
(五)总结
1、孔子一生都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征尘中完美着、饯行着自己“君子”的心。他的言行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华子孙。1982年,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孔子2533年生辰纪念大会献词中说:“孔子高贵的行谊与伟大的伦理道德思想,不仅影响他的国人,也影响了全人类。孔子学说世代相传,揭示全人类丰富的做人处世原则。”
2、齐读这段话。
孔子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正确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基本技能:能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思想教育: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含义。
2、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孔子的画像)同学们,认识这个人吗?(板书:孔子)你们了解孔子吗?
2、学生结合资料谈对孔子的了解。
3、教师补充资料:孔子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大教育家,后人为了纪念他,专门修建了孔庙。(课件出示孔庙的图片)孔庙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孔子同时受到世界人民的敬仰。
4、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课件出示词语,检查读音情况。
3、指名朗读,要求:仔细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同时画一画课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
4、课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课件出示:颜回子贡子路子张子夏)点明颜回、子贡、子路、子张是孔子得意的四大弟子。
5、快速默读课文,画出不懂的问题。
6、小组交流对孔子的印象。
三、学生谈对孔子的初步印象。
1、通过读课文,你觉得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教师随机板书:(可能有以下的认识)
有爱心谦虚伟大受人尊敬了解学生不贪财
善于教育大教育家
四、教师因势利导,深化对孔子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
(一)、第一段的学习依据学生对孔子的初步印象进行进一步的引导。
1、你从哪部分读出孔子有爱心的?请你给大家读读这个自然段。
2、说说看,你怎么觉得他有爱心?
3、谁有和他不同的感受?引导学生结合句子说出自己的见解。课件随机出示重点语句:
当时,只要你想跟孔子学习,哪怕是带上一束肉干作见面礼或学费,孔子也会乐意收做学生。
孔子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所以他门下的学生,包罗各种各样的人才。
4、小结:看来孔子确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再来读读书,书中有一个词和大家说的意思差不多。(板写:有教无类)为了让学生得到一样的教育,不管贫穷或富裕,不管聪明或愚笨,他都乐意收做学生。他的确是位令人敬重的好老师!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回忆一下,孔子有哪些重要的教育思想?
(二)、第二、三段的学习
1、刚才同学们还谈到了谦虚,你是从哪部分读出来的?
⑴、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⑵、谁来说说孔子什么地方让你感到谦虚?
小结:一位德高望众的老师敢于在学生面前说出自己的不足,孔子的谦虚真让人敬佩啊!
⑶、朗读孔子的话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课件出示四句话)
⑷、指名分角色朗读孔子与子夏的对话。
2、刚才有同学谈到孔子非常了解他的学生,你们又是从哪部分读出来的?(第三自然段)
⑴、在阅读这部分的时候,你们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现在可以提出来。
引导学生弄懂“变通”、“和颜悦色”、“谦厚”等词语的意思。
⑵、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思考过孔子这么了解每一位学生,对他教学生成才有没有什么帮助?
⑶、小结:的确如同学们所说,孔子这么了解学生,使他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课文第一自然段有一个词和我们说的意思一样,那就是“因材施教”。(板写:因材施教)孔子正是善于把握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优势,改进学生的不足。培养出了各种各样的人才,造就了七十二个才华超众的贤人,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培育人才的纪录。
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⑴、指导朗读,孔子和子夏的话分别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⑵、指名分角色朗读。
⑶、练习朗读二、三自然段。
4、(课件出示句子: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这段对话让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那么老师对子夏的教育是什么呢?
5、小结:看来孔子在教育学生方面的确是位了不起的老师,他的思想和人品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学生,影响了他学生的学生,影响了中国的教育。被世世代代的人们尊为先师。(板写:万世先师)
6、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7、(课件出示孔子的画像)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三)、课外拓展。
1、(课件出示孔子的名言)
2、全班齐读。
3、推荐学生阅读漫画版的《论语》和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连环图画《孔子胜迹图》。
五、板书设计:
孔子和学生
有教无类
孔子
因材施教
六、教学后记:
孔子教学设计9
一、揭题:
1、导入:在社会课上,我们学习过关于孔子的情况,谁说说孔子是怎样一个人?(酌情补充)
2、补充并揭题:孔子很会教育他的弟子,他和弟子的关系非常融洽,常常抓住身边的一些寻常事物来教育弟子们,今天,我们要学的便是这么一个故事。
板书课题:孔子游春
二、检查自学:
1、介绍:同学们已经按要求预习了课文,老师请同学们用接力的方式读课文,听的同学要仔细,看有没有读准音、读顺句。(指名读)(结合正音)
2、投示生字词:“泗水飘逸……嘛”(泗、凿平舌音)(澜、茵前鼻音)每个读2遍。
3、抄写生字
4、课文我们已经读过,你能用几句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三、引导抓住重点,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点:同学们通过自读课文,初步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读的过程中,你觉得文中那些地方文字优美,写得特别精彩?或者能让你有所思,有所启发的地方呢?请速读课文,找找是哪几个自然段。
2、学生发言讨论,酌情引导学生概括一下所找的自然段的.内容。
3、过渡导学:孔子听说泗水涨春潮,便带领弟子们到河边游玩,看到了如此美丽的春天。
4、投示:“阳光普照着大地……”
5、讨论学习:
⑴自由朗读,感受一下春之美
⑵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你认为作者是分几层意思写出春之美的?
⑶学生议论:第一层(1—2)第二层(3—4)把大自然比作一位伟大的母亲。
说一说,把什么比作什么?省略号什么意思?(还有许多美的景色)
⑷指导:在每个人心中,母亲是最慈爱,也最美丽,作者如此描写春天,应该怀着怎样的情感?
⑸感情朗读,(指名齐读)
⑹试背。
四、学习文章第二部分:
1、过渡:
⑴面对如此美景,孔子内心极不平静,文中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⑵孔子遇水而观,观而沉思,可他看到的毕竟也是平常之水啊!弟子们理解孔子为什么如此沉思呢?哪个词可以看出?
⑶面对学生的疑惑,孔子说了什么?
2、投示:“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真君子啊!”
3、讨论学习:
⑴自由读,想想每一句说了什么意思。问:你读明白了吗?这一段中哪句话最能概括本节意思?
⑵指点:想一想,孔子说水是真君子,依据是什么?
板书: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
⑶指点:这些词通常用来写什么的?孔子这么议论水是把水当作了什么?这种描写的手法叫什么呢?(借物喻人)这里的物是什么?物怎么样了?你想想人应该是怎样的呢?人应该怎么说叫有德行、有情义、有……?
⑷小组讨论,并交流(随机请人补充)
⑸齐读
4、指点:孔子对学生这么说水,其实他的目的是什么?
这么平凡的水,经过孔子的一番议论,成了真君子,这真称得上是“宏论”了(解词)
弟子们有没有领悟老师的教诲呢?你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来?理解:司空见惯
五、激趣结束:
1、你认为这样的老师好吗?好在什么地方?
2、指点:其实,做一个好老师不容易,做好学生也不容易。课文后半部分我们将继续学习孔子与学生关于志向的讨论,侃侃应该怎样做一个好学善思、上进的学生。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背诵1、2节。
孔子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
对“日夜兼程、风餐露宿”等词语的理解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通过拓展阅读、课外资料的展示,了解孔子、老子。交流所收集的孔子、老子的名言。
3、学写12个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2、理解“学习是无止境的”。
3、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古代的大思想家,他们是谁呢?(板书:孔子 老子)
2、千百年过去了,孔子和老子为什么能受到人们的敬重呢?这堂课,让我们继续在课文《孔子拜师》里,去揭开这个秘密。
二、整体研读
1、故事里,老子是孔子是个怎样的人,给你什么印象呢?默读课文,划起有关的句子,并在旁边注明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座听。
三、重点研读
紧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一)谈孔子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比较这两个句子:
⑴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⑵ 曲阜到洛阳相距很远,孔子走了几个月,才走到了洛阳。
(理解: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这个词,你怎么理解?
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曲阜与洛阳相距上千里啊,那时,没有汽车,没有飞机,孔子是靠着双脚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走几个月到洛阳求学。想一想,这一路上,孔子会遇上些什么呢?
对啊,这一路走来,不简单啊,让我们再来读读句子,再来感受孔子求学路上的艰辛。
☆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孔子连忙说:“学后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理解孔子谦虚、好学)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这句话,你怎么理解呢?你身边有这样的事例吗?(说话拓展)
(二)谈老子
☆ 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迎候换成等候,可以吗?为什么?)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有礼 诲人不倦)
(三)整体回顾课文,感悟孔子、老子的'高贵品格
看板书总结:孔子谦虚好学、不怕吃苦、彬彬有礼,老子谦和大度、诲人不倦,让一起再来读读第二自然断,再次感受两位思想大师的高尚品格吧!(分角色读第二自然段)
四、拓展阅读
1、过渡:正因为孔子老子的高尚品格,受到了人们的佩服与敬重。孔子门下有许多的弟子,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记录了下来,编成了《论语》。而老子撰写的《道德经》,这两本书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课后,大家可以去找来读读。
2、学习是无止境的。古今中外,许多名人为了学问,也有过许多动人的故事,现在,让我们一同到文章中去读读这些故事吧!(阅读《参考读物》(下)阅读天地二)
五、小练笔
学习无止境,生活处处需要学习,读书、做人……你的身边,有没有一些刻苦求学的人和事呢?请你写下来。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综合性学习
孔子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表格。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
1.谈话: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
(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i)
2.学生展示搜集的孔子资料:听了有关孔子的介绍,你想说些什么?
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放动画朗读)
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
2.寻求答案,找找孔子拜师的原因。
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1)谈孔子
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③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④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⑤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⑥从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2)谈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3)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4.演读。
拓展活动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分小组编写一篇题为“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的小文章。
1.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和标题组成学习合作小组。
2.明确责任: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本小组的活动。
3.代表朗读本小组小文章。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表格。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
1.谈话: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
(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i)
2.学生展示搜集的孔子资料:听了有关孔子的介绍,你想说些什么?
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放动画朗读)
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
2.寻求答案,找找孔子拜师的原因。
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1)谈孔子
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③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④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⑤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⑥从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2)谈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3)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4.演读。
拓展活动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分小组编写一篇题为“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的小文章。
1.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和标题组成学习合作小组。
2.明确责任: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本小组的活动。
3.代表朗读本小组小文章。
孔子教学设计12
教学要点:
1.理解课文,使学生初步了解孔子,了解孔子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思想,北师大小学语文第七册《孔子和学生》教学设计。
2.学认生字7个,学写10个,联系课文理解和积累词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颜悦色”等词语。
3.继续练习在自读中作批注笔记,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作好读书笔记。
第一课时
一、预习课文要求。
1.自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识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边读边圈点自己遇到的问题。
二、导入新课
1.出示“孔子”的画像,你认识他吗?板书“孔子”。
2.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请生上台向大家介绍孔子。
3.过渡: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它一生教过三千多名学生。
4.板书课题:“孔子和学生”,齐读课题。
5.引导学生思考:孔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人们称他为伟大的教育家呢?
三、理解课文
1.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圈点。
2.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的.看法,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北师大小学语文第七册《孔子和学生》教学设计》。
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孔子教育学生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理解“有教无类”一词。
引导学生了解孔子与子夏对话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理解“因材施教”一词。
4.小组交流讨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5.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将疑难问题全班交流。
四、作业:采集孔子的言语,摘录自己喜欢的。
第二课时
一、把自己摘录的孔子名言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它的理解。
二、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孔子的认识。
三、拓展思考:
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
四、读名言警句,试着背下来。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身边人的态度。
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句话表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的特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
五、读课文,做摘录笔记。教师指导后进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议。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认词:
富裕、天资、愚笨、选择、谨慎、谦虚
二、比较记忆字形
裕 资 择 谨 慎
浴 姿 泽 勤 真
三、练习写生字10个。
孔子教学设计13
本课是略读课文,讲述了两千多年前,孔子在学生的陪同下途经郑国。路上,被一个叫项橐的孩子用碎石烂瓦堆砌的一座“城池”挡住了去路。开始,孔子叫孩子让路并责怪孩子不懂礼节。可项橐却反问孔子,“世上是车给城让路呢,还是城给车让路”。孔子想,孩子是把摆的城池当做真正的城池,当然是车绕道过去,自己还不如这孩子懂礼节,便心平气和地夸奖孩子说得对。孔子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项橐在礼节上可以做他的老师。于是,师生驱车绕“城”而去。故事内容有利于教育学生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设计理念
本文是略读课文,更要突出学生主体,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想、去说、去写,教师在关键之时适当地点拨引导:语文课要突出整体感知,让学生在多读的情况下,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多读多想,强化语感教学。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10个生字,辨析多音字“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孔子不耻下问的精神。
教学重点:品析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从对话中体会孔子是一个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人。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让过路吗?你让过几次路呢?你是怎样让路的呢?(同学们畅所欲言,教师总结得出,导入课文)。
今天我们来学习《孔子让路》一文,你和孔子比较一下,谁做得更好(板书课题)。
2、出示挂图,简介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留传于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思考题和新字词,让学生自读课文。
①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用一句话概括)。
②指名学生认读本课生字词。
2、课文记叙孔子给项橐让路。
3、开火车读生字词,纠正读音不正确的字,特别注意多音字:喝hē(喝水)hè(吆喝)
三、品读句段,朗读感悟
1、在课文中找出下面这两个句子,对照下面的思考题,比较朗读分析。
喂,小孩,快让开,我们的车要过去!
孩子,给我们的车让让路好吗?
a、这两句话,分别谁对谁说的话?
b、句终号有什么不同?说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
c、安排学生扮演角色朗读,看谁读得像读得好。
①小组讨论交流。
②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2、在课文中找出下面两个句子,体会朗读,分析孔子和项橐的特点。
孩子,你怎么不懂礼节?你挡住了车,误了我们赶路啊!
我不懂礼节?那么请问老人家,世上是车给城让路呢,还是城给车让路呢?
教师点拨:这两个句子是孔子和项橐的对话。项橐抓住孔子讲“礼节”一句,连用了两个反问句,提出是车给城让路,还是城给车让路,答案是明白的,因为城是不能动的,车是可以绕道,且在城面前,车应先让路,这也是一种礼节啊!由此可见,七岁的项橐是多么的机智、聪明。
3、指名学生朗读第11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写的是什么?分析孔子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品德?
(这一段是孔子内心独白,记叙了孔子的思想变化过程,是孔子的内心活动。孔子敢于向孩子认错,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甚至还说自己不如孩子懂礼节,可见孔子是多么的谦逊)。
4、找出“三人行,必有我师!”一句,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a、指名读句子。
b、你是怎么理解的?(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一个可以做我的老师。这个句子成为千古绝唱的名言名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
四、总结全文,人物
1、带着感情朗读全文,从这个故事中,你认为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2、你认为项橐是个怎样的人?
3、面对项橐这个孩子,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五、课外拓展
课外搜集有关孔子的故事,准备召开“孔子故事知多少”故事会。
六、课时作业:
1、我会连:
周游而过
知识礼节
懂得渊博
绕道列国
2、说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包含的意义。
孔子教学设计14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语言,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
2、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所蕴含的道理,领会孔子的教育方法,感受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3、感受孔子的师者魅力,初识孔子的智慧。
教学重、难点:
难点是孔子论水的话中所蕴含的道理,重点则领略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感受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课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赏景)(论水)(言志)。
今天就让我们回到2500年以前的泗水河畔,追随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去感受那里融融的春意,去聆听圣人的教诲。
二、自主学习
学习板块(一)-------赏景
1、 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
(1)这段话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出了泗水春景的美?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读一读。
(2)段末的省略号省略了 ,我也能试着补充。
2、展示交流
(1)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
(2)滚滚的春雷是她前进的脚步; 茫茫的大雾是她迷人的面纱;绵绵的.细雨是她激动的泪水……
(3)感情朗读。
学习板块(二)--------论水
1、 默读第8段孔子说的话,思考: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双横线画下来。
(2)孔子认为真君子和水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3)静下心来,走到字里行间,看看你对水的哪种品性感触最深,说说自己的理解。
(温馨提示:你可以联系咱们学过的有关水的课文、名言、诗句等等,来谈谈自己的理解感受)
2、展示交流:
(1)A有德行
从“哺育”“一切生灵”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想到了母亲,想到了世间的万物的生长离不开水……)
师创设情境:没有水,就没有——
没有水,就没有——
没有水,就没有——
所以,水是生灵的母亲,对她我们要心怀感激,读——
这是花朵对阳光,子女对母亲的感恩——读
这有德行的水,就是真君子!
B有情义
1.生先谈自己的感受。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给它半亩方塘它就是方的,给它一个圆形的人工湖,它就是圆的,给它宽阔的河道,它就是万里长河,给它九曲十八弯,就是一条黄河,给它一弯羊肠小道,它就是潺潺小溪。它不计较周围环境,总是和顺温柔,你就还它个和顺温柔,读——
这和顺温柔的水就是真君子!
C有志向
生先谈自己的感受。
从“穿,凿”你体会到了什么?(表现了水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孔子说“三军可夺其帅,匹夫不可夺其志”,有志者事竟成,人无志则不立。我们一起读,把水的坚定志向读出来,水穿山岩——
这坚定无畏的水啊,是真君子!
D善施教化
生谈感受。万物入水,都能变得洁净美好。这多么像善于教人求真善美的君子啊!你能读出它的善施教化吗?
这善施教化的水,是真君子!
(2)水仅仅有这四点美德吗?那么水在你的心中还有怎样的品性呢?你也像孔子一样来赞美心中的水吧。选择其中的一句,把它补充完整。
生交流。
此时,我觉得同学们也理解了孔子,也拥有了那份“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智慧了。
合作探究:
孔子今天仅仅是在向弟子们介绍水吗?由此,你看出孔子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3)感情朗读。
学习板块(三)-------言志
孔子这样循循善诱的用意,弟子领会了吗?
1、自读10——19自然段,用“-----”画出子路和颜回及孔子的志向,从中,你又感受到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2、展示交流
听了他们的志向,再结合前面的论水,你觉得
子路是一位——(有情有义的,勇猛无惧的……真君子)
颜回是一位——(温文尔雅的,……的真君子)
孔子是一位——( 善施教化或心中有大爱……的真君子)
3、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弟子们能够领悟孔子的弦外之音,师生间能够畅谈志向,不仅仅是孔子教育的智慧,还有他们师生间结下的那份浓浓的师生情意。快速从课文中找到能够体现孔子和弟子间那份浓浓的师生情意的句子。
小结:明媚的春光里,悠扬的琴声,快乐的舞蹈,师生之间那浓浓的情意,这些都使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齐读最后一段。
三、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不仅领略了圣人的智慧,更进行了一次愉快的精神之旅。此时,我不禁想到司马迁的话:
出示:“高山仰止,景行(háng)行(xíng)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想到在1988年,75位诺贝尔获得者发表的共同宣言中的一句话:
出示:“人类要想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要回首二千五百年前,向孔子寻求智慧!。”
2.孔子的智慧不是一节课能领悟,而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领悟,去践行的。
推荐阅读:于丹的《论语心得》,林语堂的《孔子的智慧》,走入生活,感悟孔子的智慧。
四、达标检测
板书设计:
23 孔子游春
赏春 春意浓
论水 真君子!!!……
言志 春意更浓
孔子教学设计15
教材分析
《孔子拜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开篇讲读课文,是引领学生打开中国传统文化大门的金钥匙,主要是介绍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课文在叙述孔子拜师这件事时,线索非常清楚。课文内容蕴含丰富,但并不深奥,只是有几个词语,如“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对于一个刚升入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讲,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在课堂教学时要创设情景,读词语想画面、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有机渗透,才能更好地体会孔子的求学精神,从而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文章的重点内容“孔子诚心拜师”很突出,线索很分明;而蕴涵着的老子热心收徒的线索也比较清晰。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主次两条线索分开讨论和研究。
学情分析
让学生从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中,对我国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有初步的了解,激发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通过标题,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拜师)齐读课题。课题为什么用“拜”师呢?(老师讲解)请带上动作读课题。孔子拜谁为师?关于老子,同学们了解什么?(学生交流)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自读课文
了解了故事的主人公,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读故事。不过老师有一个小要求,那就是读书时,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展示朗读
老师听同学读得都很认真,现在谁想把这个故事读给大家听听?(抽生读课文)其他同学当小评委。听他们哪里读得好,哪里还不够好,记下来。
3、朗读评价
谁来交流一下他们读得怎么样?(重点读准本课的生字兼、毫、差、授、佩)同学们,‘佩’在课文中组什么词?
【设计理念: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解决难字生词,为下文理解做好铺垫,同时,培养学生的倾听的良好习惯。】
三、读中感悟,学习品行。
佩服,请同学们自己从课文中找出佩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二)读悟语句,体味品行。
他们的什么品行值得世人敬重?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1、孔子为什么拜师?
(班级交流)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1)孔子觉得自己的知识渊博吗?(理解:远近闻名渊博)
(2)把对词语的理解以朗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体味孔子有学问、虚心好学,板书:虚心好学)
2、孔子是怎样拜师的呢?
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划出孔子拜师艰辛的词语。
(日夜兼程、风餐露宿、风尘仆仆)
老师板书这三个词语,要求学生边观察边书写。
这些词语都写出孔子在拜师路上遇到很多困难。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理解“曲阜和洛阳……走到了洛阳。”)
(1)在指导朗读中让学生感悟词语的意思以及用法。
(2)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孔子赶路的艰难。(体味孔子不怕吃苦,板书:不怕吃苦。)
【设计理念:通过理解“日夜兼程、风餐露宿、风尘仆仆……”词语让学生体会到孔子为了拜师,是不怕艰辛,这样一来,不但帮助学生体会语言运用的恰倒好处和语言文字的精美,进行语言训练,还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情景,这样可以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读起课文来自然了许多,突破了难点,水到渠成。】
孔子终于见到老子了,课文有一段生动精彩的文字再现了他们见面时的情景,同学们找出来细细地朗读,边读边体会老子和孔子的品行。然后分角色表演读。
(1)老子的外貌描述。(体味老子的有学问)
(2)学生边读边表演,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从人物的语言、动作体味孔子和老子的彬彬有礼、谦虚)
(3)你为什么要这样读?(理解破折号的用法与含义)
师小结: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这里的破折号“——”表示疑问。你喜欢孔子的哪一句话?
(4)“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联系生活实际体味这句话,板书:学无止境。)
(5)对比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拜访——拜见;迎候——等候
在这段对话里,还有两对近义词,我们一起来看看。
①通过对比朗读,细细品味:“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
“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
②“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等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所以,我们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用词一定要恰当。
【设计理念:分角色是学生们所喜欢的,在此我多次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以及师生合作的形式呈现,目的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他们的品行,同时在朗读中体味作者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的写作方法,让语言训练渗透于无形,达到授生以渔的效果。】
3、孔子拜师以后呢?
(1)从此以后,老子怎么教?孔子怎么学?
学生交流: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2)如果用孔子的名言来说,孔子怎么学?(学生交流,再次体味孔子的谦虚好学)
(3)老子怎么教?
学生交流: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学生交流,体味老子的诲人不倦,爱护晚辈)
四、联系实际,升华情感。
1、假如,此时我们正面对着孔子和老子,大家想不想夸夸他们吗?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2、学生交流。
3、师小结:同学们,孔子的虚心好学、老子的诲人不倦被世人称颂,正是他们做到了学无止境,才学识渊博,得到后人的敬仰。来,请大家端起课本,带着崇敬的心情再读课文,读出对两位圣人的敬佩之情。
【设计理念:通过谈话的形式再现对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的敬佩之情。】
五、课堂总结,推荐作业。
同学们,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对世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也因此被中国人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台湾和美国还将孔子的生日定为教师节。而今,孔子的故乡曲阜的“三孔”以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让我们大家永远记住这千年的孔子。活到老,学到老。课后大家继续蒐集有关孔子和老子的文化精髓,下节课交流。
【设计理念:进一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一)抓住中心句,感悟主旨。
佩服,请同学们自己从课文中找出佩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二)读悟语句,体味品行。
他们的什么品行值得世人敬重?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1、孔子为什么拜师?
(班级交流)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1)孔子觉得自己的知识渊博吗?(理解:远近闻名渊博)
(2)把对词语的理解以朗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体味孔子有学问、虚心好学,板书:虚心好学)
2、孔子是怎样拜师的呢?
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划出孔子拜师艰辛的词语。
(日夜兼程、风餐露宿、风尘仆仆)
老师板书这三个词语,要求学生边观察边书写。
这些词语都写出孔子在拜师路上遇到很多困难。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理解“曲阜和洛阳……走到了洛阳。”)
(1)在指导朗读中让学生感悟词语的意思以及用法。
(2)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孔子赶路的艰难。(体味孔子不怕吃苦,板书:不怕吃苦。)
【设计理念:通过理解“日夜兼程、风餐露宿、风尘仆仆……”词语让学生体会到孔子为了拜师,是不怕艰辛,这样一来,不但帮助学生体会语言运用的恰倒好处和语言文字的精美,进行语言训练,还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情景,这样可以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读起课文来自然了许多,突破了难点,水到渠成。】
孔子终于见到老子了,课文有一段生动精彩的文字再现了他们见面时的情景,同学们找出来细细地朗读,边读边体会老子和孔子的品行。然后分角色表演读。
(1)老子的外貌描述。(体味老子的有学问)
(2)学生边读边表演,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从人物的语言、动作体味孔子和老子的彬彬有礼、谦虚)
(3)你为什么要这样读?(理解破折号的用法与含义)
师小结: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这里的破折号“——”表示疑问。你喜欢孔子的哪一句话?
(4)“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联系生活实际体味这句话,板书:学无止境。)
(5)对比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拜访——拜见;迎候——等候
在这段对话里,还有两对近义词,我们一起来看看。
①通过对比朗读,细细品味:“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
“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
②“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等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所以,我们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用词一定要恰当。
【设计理念:分角色是学生们所喜欢的,在此我多次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以及师生合作的形式呈现,目的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他们的品行,同时在朗读中体味作者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的写作方法,让语言训练渗透于无形,达到授生以渔的效果。】
3、孔子拜师以后呢?
(1)从此以后,老子怎么教?孔子怎么学?
学生交流: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2)如果用孔子的名言来说,孔子怎么学?(学生交流,再次体味孔子的谦虚好学)
(3)老子怎么教?
学生交流: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学生交流,体味老子的诲人不倦,爱护晚辈)
板书设计————学无止境——————
孔子(谦虚好学) 老子(诲人不倦)
(不怕吃苦) (爱护晚辈)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分角色是学生们所喜欢的,在此我多次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以及师生合作的形式呈现,目的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他们的品行,同时在朗读中体味作者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的写作方法,让语言训练渗透于无形,达到授生以渔的效果。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课文在叙述孔子拜师这件事时,线索非常清楚。
第一部分,孔子决意拜师。第二部分,孔子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第三部分,写孔子认真求学。第四部分,写人们既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又敬重他们的人品。
在此课前,我让学生蒐集了孔子名言,并蒐集孔子个人资料,并请教或蒐集孔子和老子分别是怎样的人。在课前并综合了学生预习情况,并对孔子名言作了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孔子名言及引用孔子名言,运用写作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学习这一课,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感悟到:知识是学无止境的,只有谦虚好学,才能成为知识渊博的人。我在教学中截断了语文教学的一般流程,我让人物语言闪亮登场。
如、“温故而知新”的意思是: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得新的更深的知识。(设计语言,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名言。老师常常告诉我们,在学习上要“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意思是:如果三个在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老师的人。(老师常常教育我们,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现在还是将来,为人都要谦虚好学,有礼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意思是:学习了知识然后时常温习,不也是高兴的吗?(老师告诉我们,每天早读时都要把学过的知识温习一下,我们常常表现出不高兴,不愿意的表情,。每当这时,老师总会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道呀!(一天,老师在给我们讲一道数学难题,刚讲完,老师问我们懂着没有,教室里整齐地回答:“懂着了!”接着老师在黑板上出了道类似的题,可是班上没几个会做,老师生气了。接着又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孔子有句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能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吗?)
我点拨了,这几句名言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作了精辟的论述,和本课孔子拜师的内容紧密相关,意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古典文化的精髓。随之我又出示几句孔子名言: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学生对孔子的话算有点兴趣了,我将板书课题《孔子拜师》。本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的是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在叙述中,线索非常清楚。我出示了阅读要求,让学生在朗读,要带着对孔子和老子的敬重和佩服之情感去读,去拜读,注意语意的停顿,语速的缓急,语气的变化。读后说说孔子和老子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并写一写读后的感受。(这个环节,我给足学生时间读,加上有课前孔子名言的理解,学生完成很不错。有个女孩儿写:我读了课文,从孔子在求学时不怕路途艰辛和他的言行中体会到了,孔子是一个虚心好学,有礼貌,不怕吃苦的.人。我也从老子不顾七十岁高龄,到洛阳城外迎候孔子以及他毫不保留地把知识传授给孔子,我从这件事中,知道了老子是一个有礼貌,爱护学生的好老师。)看了学生的读书体会,进一步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理清课文层次:
孔子决意拜师—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人敬重—老子
谦虚好学 不怕吃苦 孜孜以求 诲人不倦
在此基础上,揭示课后作业第二题:(老子是一个博学多才及谦和大度,诲人不倦的人。孔子是一个谦虚好学,不怕吃苦,求知若渴的人。)
对文本的理解已不是问题,自然词意在文本内容中能理解,对重点词语作“用词写话”的练习,生字认读与书写是过关的,在学习本课中,以下方面还是落到了实处。
一、阅读中悟写法。
这是语文学习中的支撑点,在本课中,就要抓住人物语言,在习作练习中,怎样写好不同人物的语言。比如、本文对孔子和老子初次见面时的情景,主要进行了人物对话描写,而且在对话中作者能够准确描写不同人物的语言。出示文中老子与孔子的对话。“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孔子:“多谢老师等候。”“迎候”和“等候”都有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迎接。“等候”则不表达迎接的意思。(引导学生从读中体会怎样描写不同人物的语言呢?首先要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特点。然后要注意人物的年龄,职业、兴趣、爱好不同,他们的语言也不同。最后要注意人物性格的发展。随着人物性格的发展,人物的语言也不所变化。比如、描写懒惰的姐姐:妈妈让姐姐洗碗,姐姐不高兴地说:“听到啦!又叫我去沅碗。”接着,姐姐神神祕祕地对我小声说:“弟弟,你的字写起了吗?想去玩吗?你帮姐姐洗碗,姐姐一会儿陪你去玩!”我装着没听懂,只见姐姐又奇奇怪怪地说:“今天我借来了一本小人书,上面就是灰太狼的故事。”我忍不住了说:“姐姐,今天我帮你的忙……”(点拨、只要能注意做到以上几点就一定能写好不同人物的语言。)这里安排了练习:“有趣的爸爸”“懒惰的爸爸”“爱节省的妈妈”
二、抓句子的理解也是本文的重点。
作为三年级学生,应该掌握句子的生动与平泛是文章的技巧。比如:“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这句话的含义深刻,学生独自理解还是有难度的,我设计了换掉“风餐露宿”和“日夜兼程”和去掉这两词的练习。我点拨了,这一句作者在讲孔子的旅途之苦,并运用了词语“相距上千里”,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生活艰苦运用了“日夜兼程”。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却运用“终于”一词来说明。(就这么短短的一句话,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对孔子对知识如饥似渴的追求。)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子,可以先理解重点词语,然后再联系词语的意思,想想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
三、课外拓展,综合展示
让学生自己完成,蒐集资料、问家长等方式。
四、习作练习“我的语文老师”(必须落到实处。)
学完本课,我有以此反思,语文教学就是一种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扎扎实实地教学态度,要真实地再现我们的课堂,不用动感的表演也能抓住人心,它是用一种深层的,人文的,纯真的语文的一种朴实精神所吸引人。用老师朴实的教态,力图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返璞归真,创造一种纯朴的语文课堂。本课的亮点就是帮助学生体会语言运用的恰到好处和语言文字的精美,在写作中,恰到好处的词语及语言的运用是文章的“精髓”。
【孔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04-01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07-06
《孔子拜师》 教学设计07-03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04-06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05-10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05-12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优秀10-13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5篇06-20
苏教版《孔子游春》优秀教学设计07-04
苏教版《孔子游春》教学设计范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