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读后感汇编[5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儒林外史》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儒林外史》读后感1
我们常常看到古装剧中,时不时就会出现某个人科考中举后人人皆来祝贺道喜,热闹非凡的盛大场景。我们看到这番景象,也欢呼雀跃,如同金榜题名的是自己一样。几乎所有的画面都是开开心心,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原因也不为何,只因中举之人十年寒窗苦读已有收获,亲朋好友乡里乡亲即将满堂富贵,怎不叫人欢喜呢?
可在这些欢喜人家当中,偏偏就有一个人“放荡不羁、独树一帜”。此人便是中举却喜极而疯,三年后成为皇帝钦点的山东学道——范进。
说范进就不得不说《儒林外史》。《儒林外史》作为最伟大的讽刺小说家吴敬梓所著,其中的人物形象生动,活灵活现,犹如书中所述都发生于眼前一般。每个人,每件事,每一个细节都显现出对社会的讽刺。而范进,便是《儒林外史》中一个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代表人物之一。
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是悲?这是许多人的疑问。我倒认为中举却疯是一场喜剧,只是因为这场喜剧发生在范进身上,才奠定了这场喜剧注定是一场悲剧。
范进中了举为什么会疯?我认为有以下三个原因:
主要的便是范进自己。书中第三回有这一段文字:“周学道看看自己身上,绯袍金带,何等辉煌!因翻了翻点名册问那童生道‘你就是范进?’范进跪下道:‘童生就是。’学道道:‘你今年多少年纪了?’范进道:‘童生册上写的是三十岁,童生实年五十四岁。’学道道:‘你考过多少回数了?’范进道:‘童生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
范进在二十岁参加了考试,可五十四岁都未被录取。却正是在五十四岁这年先遇周进考中秀才,不久就又中了举人。三十四年都没有中举,却在几日之间连中两次。待到邻居找到正卖鸡欲买米的范进向他报喜,范进以为邻居在开玩笑逗他玩寻他开心,根本就不信。可被邻居拉每家时,又仔细确认,待确实了自己中举,就大叫:“噫!我中了,我中了!”疯了?疯了……喜极而疯,知命之年才中榜,虽然可悲,却道也还是人生的一件幸事。
另外就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就现在而言,考试自己考90分,别人考89分,虽就一分之差,也难免不去讽刺一番。常言道:“范进中举,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原因便是当时社会,身为贫困却看不起贫穷,人人追名逐利、攀结富贵。范进三十四年都未考中,自己的岳父胡屠夫都看不起范进这个现世宝穷鬼,所以范进必定被胡屠夫及邻居嘲讽至中举前的最后一刻。像范进这样的穷苦书生不过众人愚弄取笑的对象罢了。即使范进如何地坚持不懈、一念永恒,但面对如此虚伪的社会,他的内心就毫无波澜吗?
最后、最根本的,就是当时的科举制度及它的用途了。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考试考不上也就不考了,在过去有点学问,肚子里有一些墨水,找个,当个教书先生,混口饭吃。而当时的科举制度被当作升官发财的道路,所以说范进在一棵树上吊死也算是情有可原了。为了过上太平日子、衣食无忧、享尽荣华富贵。
科举制度始创于隋唐,兴盛于两宋,初衷为是招揽贤才、建设国家,却在明朝建立后,设立八股文制,结构单一死板,禁锢了仕人的思想,于此科举成为当朝统治者巩固自家王朝的.手段;科考中举本是为了展示自身的才能,为国家效力,到最后却成了人人为了当官发财、衣锦繁华的门径!
范进五十四岁才提名于榜上,但也享到了余生无忧,做了山东学道。可他耗尽将近一生才取得功名,五十四岁!五十四岁啊!武乡侯诸葛亮五十四岁六出祁山、兴师北伐无果,薨于五丈原,“中国魂”鲁迅五十四岁因肺结核病在上海与世长存,就是《儒林外史》著者吴敬梓本人也在五十四岁逝世。这不可悲吗?不可悲吗!五十四年他人都已经芬芳一生、青史留名、名垂千古了!而范进才刚刚中举,常常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要好好学习,可空耗三十余年做一个老儒生值得吗?
这不值得……悲剧。
社会冷暖,情伪意假,失意时,人人恨不得离远远的,千夫所指、鄙弃唾弃,成为众失之的。风光时,个个趋炎附势,巴不得做亲戚。面孔变化多端,这便是社会不可更改的世态炎凉,这是真的社会吗?
这是真的现实社会……悲剧。
科举制度建于兴盛,衰于兴盛;推动了社会进步,也阻碍了社会进步。
范进不仅仅只有一个,科举制存在了多少年,范进就存在了多少年!谁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个如此可喜可悲的范进进存在过。
这,不仅仅是范进一个人的悲剧,当时遭受封建科举的读书人的悲剧。
更是我们这个国家与民族的悲剧!
而可喜的是,这场长达千年的悲剧已经落幕,曾经的业已不复存在。
喜剧上台了!
《儒林外史》读后感2
我读了《儒林外史》这本书,我颇为喜欢。《儒林外史》是一本好书,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我不得不惊叹作者的巧夺天工,作者的写作手法,那些生动的人物,发人深省的故事,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有很多!我来跟大家一一介绍一下我喜欢这本书的理由吧!
《儒林外史》是中国四大讽刺小说之一,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还是缘于它给了人一种真实的感觉,在《儒林外史》的众多人物大都有真人真事的影子。但作者却又巧妙的把故事推向了前朝,避开了统制者残酷的文字狱,这是很有勇气的,并且对于这本书的主题闲斋老人的《儒林外史序》又讲的非常清楚:“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闹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乃终以辞却功名富贵,品第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全书正是以反对科举和功名富贵为中心抨击当时的官僚制度,人伦关系以及整个社会风尚的,这是它独特的亮点。
还有这本书中作者的创作意图,人物形象都是清晰的,作者赞扬什么反对什么都用作品中的人物语言一一道了出来,一点也不做作。因为作者不喜欢做官所以在第一回“楔子”里就写了王冕母亲临死时劝说儿子的话:“做官怕不是荣宗耀祖的!我看见这些做官的都不得有什麽好收场;况你的性情高傲倘若弄出祸来反为不美,我儿可听我遗言,将来要娶妻生子,守着我的坟墓,不要出去做官我死了口眼也闭。”而匡超人的父亲临死时也有类似的遗言:“功名到底是身外之物,德行是要紧的。”这些都体现出作者的坦荡。
关于这本书的主旨是通过一个个的小故事讲述出来的:比如王冕弃官隐居,匡超人的背弃遗训混官场,周进对于仕途的情有独钟,范进中举等等。我比较佩服王冕的身处诱惑时表现出来的坚定。唾弃匡超人、周进、范进等人的不知廉耻。
王冕是个农民出身的放牛娃,他凭借聪明好学,不仅精通经史子集,还自学得到了画荷花的绝招,但从来没有迈进科举的轨道,从不被功名富贵所连累,凭借着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孝敬母亲自食其力,当他得知朝廷要他出来做官时,他却连夜逃到了会稽山隐居,因为他知道任何一个人,无论是什么出身,一旦身登官位就身不由己了。不能有自己的思想与活动,只能做一名没有灵魂的奴才了。他最终成了一个磊落潇洒的人。
匡超人是一个敦厚朴实的贫苦孩子出身,由于对于仕途的追求背弃了父亲的遗训,一心贪图功名不顾德行变成一个毒辣凉薄趋炎附势的统制者的打手,终生痛苦没了人样。六十多岁的周进,因为未曾进学不得不卑躬屈节,忍着新进学的梅三相公的嘲笑,还替前朝新中的王举人扫了一早晨的垃圾,到后来连教馆的职位也给丢了,只得给商人记账,还哭的死去活来最后商人给他捐了个监生,他竟没了尊严爬到地上给他们磕头说他们是在生父母做牛做马也要报答,要知道那时商人地位何等低下而周进不顾一切却恭维他们是多么可笑。还有范进,他是连考二十多次都不中的老童生,后来终于上榜了,发榜的那天家里连米都没了就抱着正下蛋的母鸡到集上去卖了,当他的知中举后拍手大笑欢喜的疯了,直到挨了丈人胡屠户的耳光才清醒过来,后来平步登天,还有许多人来奉承他,转眼间房屋田产、奴仆丫鬟什么都有了。
这里的许多故事讲述了清朝科举制度腐败、八股文考试弊端百出,可以请人d考,可以行贿,可以冒名顶替,书中也有这样的描写。当安东向升为安庆知府后,他到察院去考察童生时,看到那些童生有代笔的,有传考卷的,有丢纸团、扔砖头的,挤眉弄眼的,无所不为,甚至还有一个童生,借者出去方便的机会,走到土墙根前,竟把土墙挖了个洞,伸手要到外头去接文章。这样的'环境能出什么样的人才官吏,又怎么能使清政府千秋万代呢,这里体现出了清灭亡的实质漏洞。
在这本书中作者笔下的人物无论是孝子还是逆子,无论是升官者还是罢官者,无论是翰林学士还是侍读,都写得形象逼真,美丑可见。这本书的语言也是很有艺术的,经常三言两语就使人物“穷形尽相”,没有艺术的语言便不是文学,文学应该是语言艺术的宝塔。它的任何部位都应闪烁着语言艺术的光泽,《儒林外传》全然达到了这一标准。这本书的艺术结构很独创,没有贯穿始终的事件,没有贯穿始终的人物,但却有贯穿始终的思想。用功名富贵引出不同的各类人物,借以否定了那时的科举社会制度,并且批判了政府。
《儒林外史》不仅有丰富的深刻的思想,还有卓越独特的艺术风格,通篇贯穿了“讽刺”艺术的技巧,它的讽刺艺术几乎达到了超及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所以我更加喜欢这本书,它的语言艺术、文学艺术都是堪称一流的。相信这本文学经典会一直传承下去!
《儒林外史》读后感3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是一部极具湘西文化的作品。湘西是一个和谐而又纯净的世界,在这样一个桃花源式的世界里,沈从文先生为我们介绍了山城茶垌码头团总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这样的一个故事,是由许多美丽的“错误”组成的,而这些美丽的“错误”幻化成一株株小草,造就了这一段美丽而凄凉的故事。
翠翠的身世似乎并不是那样的美好,她没有见过自己母亲,她的一切关于母亲的记忆是她的爷爷告诉她的。她的一生似乎都充斥着一种遗憾,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翠翠从小与爷爷和黄狗相依为命,爷爷是个摆渡人,他们虽然不是过着富足的生活,但却很充实。她的父母的相识相知看起来都似乎是一种遗憾,更是一种错误。父母的相继离世,使她从小就生活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但在沈从文先生的笔下,这样的翠翠似乎更加纯朴,更加善良。
她并没有因为这个不完整的家庭而自暴自弃。“为人天真活泼,犹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曾想到残忍的事物,从不发愁,从不动气。”这正是在大自然生活过的翠翠的真实写照。一次美丽的错误诞生了一个美丽的人,而大自然又赋予了女主人公纯朴、善良的性格。无疑,这一点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故事从翠翠十三岁时的端午节开始,那是翠翠第一次知道“二老”,也是那个曲折故事的开始。那天翠翠在河边焦急的等爷爷,“二老”与她正好相遇。然而他们的相遇没有半点浪漫可言,反倒是“二老”被翠翠骂了一顿。这也正是湘西独有的文化特色,一种纯朴的湘西文化特点和两人之间小小的误解,在沈从文先生的笔下,为这样一个凄美的故事增添了一丝丝活泼的氛围,也毫无矫情之意。沈先生以及其平淡的生活画面作为两人相遇的画面,更显现出浓郁的地方文化,更道出了湘西人们纯朴的民风。
然而这个故事的发展,却并不是像浪漫主义小说那般的让两位从相遇、相识、相知到最后的相爱,反倒是戏剧般的让翠翠断章取义的听到了乡坤太太们说“二老”与碾坊女儿的讲亲,一股醋意从这个 5岁的女孩子心中犹然产生。“是烦恼吗?不是;是忧愁吗?不是;是快乐吗?更不是!有什么值得她快乐呢?是生气了吧?――是的,她仿佛觉得是在生一人的气,又仿佛是在生自己的气。”文章中这种氛围就是通过翠翠的心理,这样呈现出来。或许,这正是翠翠从小因为母爱的缺失和母性的迸发,那种懵懂少女因为误听了乡村中人们的谈话而产生的心痛吧。
相信那种纯朴的人性美对每个人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吸引力吧!在渡溪和“逮鸭”的竞中,大老天保和“二老”傩送都深深的被翠翠吸引,“二老”为了翠翠愿意放弃碾坊的女儿,大老愿意为了翠翠放弃原本可以拥有的美好的生活,却在向翠翠提亲时一次次被混沌不清的“马路”、“车路”推辞中,也不放弃对美的追求。执着的兄弟二人互明心事后,决定都在月夜山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在农历十四的那个夜晚,“二老”傩送便在对溪的岸上为翠翠唱起了山歌。而翠翠误以为是梦中灵魂幻化成美妙的.歌声,随着旋律在梦中轻轻飘着,有复飞窜过对岸的悬崖半山腰去摘取那虎耳草。而爷爷却以为是大老天保既走“车路”又走“马路”。懵懂的翠翠在等待的季节里颜容虽没有随花朵的凋谢而凋落,却因事后爷爷只字未提,而错失了在现实中摘取虎耳草的机会。
翠翠的误以为,爷爷的无心不提,虽然如水一样淡薄,却让翠翠的幸福生涯因此而被耽搁。这样的一个错误虽然是无心的,却又一次让母亲的悲剧在翠翠身上重演。
故事写到这里,其实就接近尾声了。故事的结尾,以翠翠的悲剧爱情为结局,让剧情既合乎情理又合乎道理,这样的结尾给人一种遗憾的感觉。就像翠翠的出生,以一种遗憾开始,更以一种遗憾结束。
纵观沈从文先生的一生,也是充满了坎坷。沈先生是湘西人,凤凰城墙外绕城而过的清澈河流,是他儿时的乐园,给予他无穷的享受。他与小伙伴在这里游水嬉戏,也常常在河滩上看见被处决犯人的尸体。这美与野蛮的奇异组合,都对沈从文后来的创作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也使得边城这篇文章成为了具有湘西特色的优秀之作。
“这个人也许再也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是边城的结尾,这意味深长的句子,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遗憾,更是一种对于世事的无奈。这句话不仅仅概括了翠翠的曲折人生,更表现出了沈先生对于城市与农村存在“隔膜”的无奈。
边城这一故事不仅仅讲了翠翠曲折的一生,也让我领略到了湘西独有的文化特色和湘西特有的民俗民风。让我体会到了湘西人的纯朴,更是被翠翠这一形象的善良而感染。《边城》是一篇优秀的作品,值得我们去仔细品读。
《儒林外史》读后感4
我读《儒林外史》是在《红楼梦》之后,在我看来《儒林外史》与《红楼梦》相较而言虽在结构的宏大完整、人物的类型众多等方面它都显然不如《红楼梦》。但《红楼梦》还是有较多的“古典”气息。例如它的以神话为象征的哲理内涵、诗词歌赋的运用,以及宝黛爱情故事的诗化成分等,而《儒林外史》朴素、平实而深刻的艺术风格,则更接近于现代小说。在读它的时候也许你会想起曾读过的鲁迅小说中的一些简洁的描写和冷峻的笔调。
《儒林外史》是一部极具讽刺意义的小说,它把锋芒射向社会,客观地、写实地写秀才举人、翰院名士、市井细民,结合作者吴敬梓的亲身所历所闻,揭露埋没真正人才培养大批庸才、贪官污吏,造成当时社会道德败坏文化停滞不前的罪魁祸首——封建科举考试。同时也寄托了他看重文行出处、鄙视功名富贵的高尚情操。“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这是《儒林外史》开头的几句,在我看来这也正是整本书的灵魂所在,虽然这几句话都已是老生常谈,可如若真正能明白的人多一些在小说中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儒林人士在读书的道路上第一步就走错了,他们一心只为功名利禄,却忘了读书的真正意义在于领悟、意会、学以致用、提高自身修养,读书对他们来说,仅是一个敲开荣华富贵之门的工具。一旦达到目的,这个工具也就毫无价值了。这些人,即使读一辈子书,也不会有半点知识可以转化成自身力量。为了金钱,为了财富,他们可以废寝忘食地读书,可以从黑发垂髫考到白发苍苍:八十岁才中了状元的梁灏,花白胡子还是“小友”的周进,考了几十年一朝中榜,欢喜疯了的`范进……儒林中为了功名利禄,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又何止这几个?鲁迅曾经把封建礼教比作为吃人的礼教,那么封建科举制度也就是名副其实的吃人的制度了。
在科举制度被废除了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作者吴敬梓幽默诙谐的语言中把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面读的淋漓尽致。以前曾经在课本里读过摘自第三回的节选《范进中举》,文中对于范进岳父——胡屠夫的描写是惟妙惟肖,在范进中举前后,胡屠夫的态度简直是天壤之别: “范进因没有盘缠,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胡屠户站在一边,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自己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想一想,更疼的狠了,连忙向郎中讨了个膏药贴着。” 这些市侩之徒见风使舵、势利小人之形可见一斑。还有,在他笔下的吝啬鬼严监生,临死时因见灯盏里点了两根灯草,便伸着两根指头不肯断气,通过这一细节的描写将其的吝啬刻画的入木三分,但在后面作者其实也写到他为了把妾赵氏扶为正室,舍得大把大把地花银子。读到此时你是否会觉得这个严监生既可怜又可笑,却也颇有一点人情味。这些都是作者对平凡人物矛盾心理理解和同情的描写。另外,小说中杜少卿的出场,这位杜少卿,委实是挥金如土,但凡有个人来哭上几声,或是孝养母亲,或是做个小本生意,他并不多问,大把的银子撒了出去,家财散尽,搬到南京城。这还不算,他在南京城,陪娘子去看景致,轿里带着赤金杯子,融融春光做了下酒菜,喝得大醉,携着娘子的手一起走路。两旁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有人举荐他出仕,他却装病推辞不就。娘子问他为何不去,他反说:“你好呆!放着南京这样好玩的所在,留着我在家,春天秋天,同你出去看花,吃酒,好不快活,为甚么要送我到京里去?假使连你也带往京里,京里又冷,你身子又弱,一阵风吹得冻死了,也不好;还是不去的妥当。”通部书里,多少人只要念八股文做试帖诗做官混钱,杜少卿却是一心一意地要生活:作诗、会友、喝酒、赏花……但他为人又最重孝义,杜慎卿说他“但凡说是见过他家太老爷的,就是一条狗也是敬重的”。说到杜少卿我不禁要提及《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他们身上都有着其他人物形象身上所没有的叛逆精神,蔑视功名利禄,不已光宗耀祖为念。他们不仅是作家的精神寄寓,而且是寄托了作者审美理想的典型。体现了我国伟大作家对社会制度的深刻认识。
最后,宗上所述,《儒林外史》虽然写的是明朝的科举、官场,但作者却用其生花的艺术之笔,描绘出了一组组不同性格的人物群像,将其塑造成一面历史的明镜,不仅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做出了广阔而深刻的反映,也折射出了当今社会中不少人信奉“拜金主义”,物欲横流,一生都在追求名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也正是因为这些文学意义才使得《儒林外史》的社会意义大大高出其他同类作品才奠定了它在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儒林外史》读后感5
我读了《儒林外史》这本书,我颇为喜欢。《儒林外史》是一本好书,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我不得不惊叹作者的巧夺天工,作者的写作手法,那些生动的人物,发人深省的故事,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有很多!我来跟大家一一介绍一下我喜欢这本书的理由吧!
《儒林外史》是中国四大讽刺小说之一,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还是缘于它给了人一种真实的感觉,在《儒林外史》的众多人物大都有真人真事的影子。但作者却又巧妙的把故事推向了前朝,避开了统制者残酷的文字狱,这是很有勇气的。并且对于这本书的主题闲斋老人的《儒林外史序》又讲的非常清楚:“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闹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乃终以辞却功名富贵,品第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全书正是以反对科举与功名富贵为中心抨击当时的官僚制度,人伦关系以及整个社会风尚的,这是它独特的亮点。
还有这本书中作者的创作意图,人物形象都是清晰的,作者赞扬什么反对什么都用作品中的人物语言一一道了出来,一点也不做作。因为作者不喜欢做官所以在第一回“楔子”里就写了王冕母亲临死时劝说儿子的话:“做官怕不是荣宗耀祖的!我看见这些做官的都不得有什麽好收场;况你的性情高傲倘若弄出祸来反为不美,我儿可听我遗言,将来要娶妻生子,守着我的坟墓,不要出去做官我死了口眼也闭。”而匡超人的父亲临死时也有类似的遗言:“功名到底是身外之物,德行是要紧的。”这些都体现出作者的坦荡。
关于这本书的主旨是通过一个个的小故事讲述出来的:比如王冕弃官隐居,匡超人的背弃遗训混官场,周进对于仕途的情有独钟,范进中举等等。我比较佩服王冕的身处诱惑时表现出来的坚定。唾弃匡超人、周进、范进等人的不知廉耻。
王冕是个农民出身的放牛娃,他凭借聪明好学,不仅精通经史子集,还自学得到了画荷花的绝招,但从来没有迈进科举的轨道,从不被功名富贵所连累,凭借着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孝敬母亲自食其力,当他得知朝廷要他出来做官时,他却连夜逃到了会稽山隐居。因为他知道任何一个人,无论是什么出身,一旦身登官位就身不由己了。不能有自己的思想与活动,只能做一名没有灵魂的奴才了。他最终成了一个磊落潇洒的人。
匡超人是一个敦厚朴实的贫苦孩子出身,由于对于仕途的追求背弃了父亲的遗训,一心贪图功名不顾德行变成一个毒辣凉薄趋炎附势的统制者的打手,终生痛苦没了人样。六十多岁的周进,因为未曾进学不得不卑躬屈节,忍着新进学的梅三相公的嘲笑,还替前朝新中的王举人扫了一早晨的垃圾,到后来连教馆的职位也给丢了,只得给商人记账,还哭的死去活来最后商人给他捐了个监生,他竟没了尊严爬到地上给他们磕头说他们是在生父母做牛做马也要报答。要知道那时商人地位何等低下而周进不顾一切却恭维他们是多么可笑。还有范进,他是连考二十多次都不中的老童生,后来终于上榜了,发榜的那天家里连米都没了就抱着正下蛋的母鸡到集上去卖了,当他的知中举后拍手大笑欢喜的疯了,直到挨了丈人胡屠户的耳光才清醒过来,后来平步登天,还有许多人来奉承他,转眼间房屋田产、奴仆丫鬟什么都有了。
这里的许多故事讲述了清朝科举制度腐败、八股文考试弊端百出,可以请人代*,可以行贿,可以冒名顶替,书中也有这样的描写。当安东向升为安庆知府后,他到察院去考察童生时,看到那些童生有代笔的,有传考卷的,有丢纸团、扔砖头的,挤眉弄眼的,无所不为,甚至还有一个童生,借者出去方便的机会,走到土墙根前,竟把土墙挖了个洞,伸手要到外头去接文章。这样的环境能出什么样的人才官吏,又怎么能使清政府千秋万代呢,这里体现出了清灭亡的实质漏洞。
在这本书中作者笔下的人物无论是孝子还是逆子,无论是升官者还是罢官者,无论是翰林学士还是侍读,都写得形象逼真,美丑可见。这本书的语言也是很有艺术的,经常三言两语就使人物“穷形尽相”。没有艺术的语言便不是文学,文学应该是语言艺术的宝塔。它的任何部位都应闪烁着语言艺术的光泽,《儒林外传》全然达到了这一标准。这本书的艺术结构很独创,没有贯穿始终的事件,没有贯穿始终的人物,但却有贯穿始终的思想。用功名富贵引出不同的各类人物,借以否定了那时的科举社会制度,并且批判了政府。
《儒林外史》不仅有丰富的深刻的思想,还有卓越独特的艺术风格,通篇贯穿了“讽刺”艺术的技巧,它的讽刺艺术几乎达到了超及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所以我更加喜欢这本书,它的语言艺术、文学艺术都是堪称一流的。相信这本文学经典会一直传承下去!
【《儒林外史》读后感】相关文章:
《儒林外史》读后感02-08
儒林外史读后感05-30
《儒林外史》读书笔记05-06
儒林外史读书笔记03-07
《儒林外史》读后感范文04-22
《儒林外史》心得体会04-28
关于《儒林外史》读后感范文04-19
《儒林外史》读后感13篇06-28
儒林外史学生读后感08-26
《儒林外史》读书心得02-15